郑州大学土木工程材料 工程石材

合集下载

浅谈土木工程与材料

浅谈土木工程与材料

浅谈土木工程与材料本次讲座围绕土木工程材料展开,通过学习,让我们对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概念,应用,性能,前景等知识进行初步的感性认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所谓土木工程材料,是指在土木工程中使用的各种材料及制品,是一切基础设施建设的物质基础。

土木工程材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起着重要作用。

土木工程的发展从来就离不开土木工程材料,它们之间有着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

土木工程材料是一切土木工程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在各类土木工程建设中,材料费用在工程总造价中占有很高的比例,材料的品质和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结构物的性能。

土木工程与材料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土木工程材料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在原始时代,主要以木材,岩石,竹,粘土等天然材料为主,到18世纪中叶,钢材,水泥开始逐步使用,19世纪末钢筋混凝土开始出现,20世纪又相继出现了预应力混凝土和高分子材料。

目前,水泥混凝土、钢材、钢筋混凝土已是不可替代的结构材料;新型合金、陶瓷、玻璃、有机材料及其他人工合成材料各种符合材料等在土木工程中占有愈来愈重要的未知,轻质,高强,节能和高性能的绿色建材开始受到世人的广泛关注。

土木工程材料依照其作用,需有以下基本要求,必须有足够的强度,能够安全地承受荷载;材料自身的重量以轻为宜(即表观密度较小),以减少下部结构和低级的负载;具有与使用环境相适应的耐久性,以减少维修费用;用以装饰的材料,应能美化建筑,产生一定的艺术效果;用于特殊部位的材料,应具备相应的特殊功能,例如屋面材料能隔热、防水,楼板和内墙材料能隔声。

土木工程材料按材料来源,可分为天然材料(如粘土、石材、砂等)和人工材料(如水泥、人造板等)。

按使用部位分为承重材料、屋面材料,墙体材料,地面材料。

按建筑功能分为结构材料,装饰材料,保温材料,防水材料等。

按化学成分分为有机材料,无机材料,复合材料等。

土木工程常用材料主要有砖,石,木材,材料,水泥,混凝土,沥青等。

宾格石笼护坡施工方案

宾格石笼护坡施工方案

宾格石笼护坡施工方案1. 引言宾格石笼是一种常见的土木工程材料,通过组装石笼网和填充石块,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稳定性的护坡结构。

它不仅能够起到防护和固土的作用,还能够有效排水,适用于不同地形和土壤条件下的护坡工程。

本文将介绍宾格石笼护坡施工的方案和步骤。

2. 施工材料准备在进行宾格石笼护坡施工之前,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 石笼网: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规格的石笼网,常见的规格为2m×1m×1m。

- 石材:选择质量良好、坚固耐用的石材,根据实际需要购买足够数量的石材。

- 钢丝:用于固定和连接石笼网,选择质量可靠的钢丝。

- 木桩或钢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固定石笼网,选择合适的木桩或钢筋作为支撑材料。

- 土工材料:用于填充石笼网,选择适合的土工材料。

3. 施工步骤步骤一:确定施工位置和范围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宾格石笼护坡的施工位置和范围,标定出施工边界和线形。

步骤二:准备施工场地清理施工场地,将施工区域清除干净,清除杂物和障碍物。

步骤三:安装石笼网按照施工线形和设计要求,安装石笼网,使用钢丝固定石笼网的接口,确保每个石笼网之间连接紧密、坚固可靠。

步骤四:固定石笼网在石笼网的两侧和顶端,使用木桩或钢筋进行固定,避免石笼网在填充过程中移位或塌陷。

步骤五:填充石材将质量良好的石材填充到石笼网中,填充过程需要注意均匀分布、不留空隙,同时要保持石材与石笼网之间的接触紧密。

步骤六:整平和维护在填充完石材后,使用工具对其进行整平和维护,确保护坡表面平整且符合设计要求,同时检查石笼网和固定设施的牢固程度。

步骤七:完成施工完成宾格石笼护坡的施工后,对施工区域进行清理,清除施工产生的垃圾和杂物,确保施工现场的整洁。

4. 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宾格石笼护坡施工时,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 使用安全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手套、防滑鞋等。

- 注意施工现场的安全,设置警示标志,避免行人或车辆进入施工区域。

- 在操作和搬运石材时,注意重物的平衡和稳定,避免受伤。

土木工程材料(湖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精品

土木工程材料(湖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精品

土木工程材料(湖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精品2020-12-12【关键字】台阶、道路、方法、条件、前提、质量、增长、传统、基层、地方、问题、有效、大力、继续、整体、平衡、合理、良好、透明、快速、加大、配合、保持、发展、发现、掌握、了解、措施、规律、特点、突出、安全、稳定、基础、需要、环境、工程、资源、体系、能力、方式、作用、办法、标准、结构、水平、速度、关系、增强、检验、分析、激发、调节、形成、保护、推广、满足、鼓励、保证、优先、指导、调整、改善、加快、方向、加强、改革第1章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1)当某一建筑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强度、吸水率、搞冻性及导热性是下降、上生还是不变?(2)答:(3)材料的孔隙率和空隙率的含义如何?如何测定?了解它们有何意义?答:P指材料体积内,孔隙体积所占的百分比:P′指材料在散粒堆积体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所占的百分比:了解它们的意义为:在土木工程设计、施工中,正确地使用材料,掌握工程质量。

(4)亲水性材料与憎水性材料是怎样区分的?举例说明怎样改变材料的变水性与憎水性?答:材料与水接触时能被水润湿的性质称为亲水性材料;材料与水接触时不能被水润湿的性质称为憎水性材料。

例如:塑料可制成有许多小而连通的孔隙,使其具有亲水性。

例如:钢筋混凝土屋面可涂抹、覆盖、粘贴憎水性材料,使其具有憎水性。

(5)普通粘土砖进行搞压实验,浸水饱和后的破坏荷载为183KN,干燥状态的破坏荷载为207KN(受压面积为115mmX120mm),问此砖是否宜用于建筑物中常与水接触的部位?答:(6)塑性材料和塑性材料在外国作用下,其变形性能有何改变?答: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能产生变形,并保持变形后的尺寸且不产生裂缝;脆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当外力达到一定限度后,突然破坏,无明显的塑性变形。

(7)材料的耐久性应包括哪些内容?答:材料在满足力学性能的基础上,还包括具有抵抗物理、化学、生物和老化的作用,以保证建筑物经久耐用和减少维修费用。

JD_64658《土木工程材料》_陈正(习题解答)李帅

JD_64658《土木工程材料》_陈正(习题解答)李帅

第1章材料的基本性质【习题】1-1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有何区别?如何测定?答: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枳的质量;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也称体积密度:堆枳密度是描散粒材料在自然堆枳状态下单位体测定材料密度时.应先把材料磨成细粉(粒径小于0.2mm).经「•燥至恒重后用比重瓶(李氏瓶)测左艮体枳•然后将重量除以体积计算得到密度值。

测定表观密度时,对于外形规则的材料•只需要用尺测量苴体枳•再称英质量,即可算得。

对于不规则材料,先称取「燥材料的重量,W手采用排水法测定英体枳,在测怎前材料表而股预先涂上蜡,以防止水分渗入材料内部而使测值不准。

对于堆积密度的测迫,通过已标足容积的容器测定散粒材料的体积,再称出材料重駄即可计算出堆积密度。

一2材料的孔隙率和空隙率有何区别?如何计算?答:孔隙率是指材料体积内.孔隙体枳所占的比例。

其公式表示为:P = y^xl00%=l-“]xl00%% I Q丿空隙率是指散粒状材料在某堆枳体积中,颗粒Z间的空隙体积所冉的比例。

英公式表示为:X100%Do丿1-3什么是耐水材料?如何表示?答:材料长期在水作用下不破坏,强度也不显爭降低的性质称为耐水性,材料的耐水性用软化系数表示,工程中通常将K R>0,85的材料称为耐水材料。

1-4影响材料吸水性的主要因索有哪些?材料含水对哪些性质有影响?影响如何?答:影响材料吸水性的主要因素有:①材料本身的性质.即材料是亲水性还是憎水性的:②材料孔隙率大小,材料孔隙率越大.吸水性越大:③材料孔隙待征.开口连通细孔吸水性大•粗孔和细孔比,开口孔一览时,孔越细吸水率越大。

材料含水会影响材料的表观密度、堆枳密度、抗冻性、导热性和强度等。

材料含水会使材料的表观密度、堆枳密度变大,而抗冻性、导热性和强度会下降。

一5简述材料的吸水性、吸溫性、抗冻性、导热性的含爻及表示方法。

答:材料的吸水性是指材料在水中能吸收水分的性质,材料的吸水性用吸水率来表示,包扌舌质就吸水率和体枳吸水率两种表示。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考研择校参考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考研择校参考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考研择校参考土木工程专业本科------考研择校参考一级学科:0814土木工程(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哈工大浙江大学大连理工西南交大河海大学东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西安建筑北京交大天津大学重庆大学武汉理工华南理工华中科技二级学科081401岩土工程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方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煤科院北京建井研究所铁道科学研究院天津大学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河北大学河北工程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石家庄铁道学院河北农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鞍山科技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沈阳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科技学院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河海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扬州大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解放军理工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华侨大学福州大学华东交通大学东华理工学院南昌航空工业学院江西理工大学南昌大学山东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理工大学烟台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工业学院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三峡大学武汉岩土力学所长江科学院中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株洲工学院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西大学桂林工学院海南大学重庆大学后勤工程学院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学院成都理工大学西华大学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贵州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工业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长安大学空军工程大学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081402结构工程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天津大学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河北工程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理工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石家庄铁道学院燕山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沈阳建筑大学辽宁工学院大连大学吉林大学延边大学东北电力大学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大庆石油学院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河海大学江苏大学苏州科技学院扬州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宁波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州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南昌大学山东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烟台大学济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长江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三峡大学湘潭大学中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中南林学院南华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暨南大学汕头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大学深圳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西大学广西工学院桂林工学院重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后勤工程学院四川大学西南石油学院西南科技大学西华大学贵州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空军工程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081403市政工程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天津大学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河北工程大学河北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同济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苏州科技学院扬州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南昌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山东建筑大学济南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南华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桂林工学院重庆大学后勤工程学院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长安大学兰州交通大学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天津大学天津商学院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河北工程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东北电力大学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大庆石油学院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安徽工业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山东建筑大学河南理工大学中原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大学南华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株洲工学院广州大学重庆大学后勤工程学院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学院西南科技大学西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兰州交通大学081405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天津大学河北理工大学石家庄铁道学院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吉林大学东北电力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大庆石油学院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河海大学江苏大学苏州科技学院扬州大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解放军理工大学徐州空军学院浙江大学华侨大学福州大学江西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济南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烟台大学郑州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长江大学武汉化工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三峡大学长江科学院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汕头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广州大学桂林工学院重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学院成都理工大学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长安大学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新疆大学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铁道科学研究院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天津大学石家庄铁道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福州大学青岛理工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中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重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长安大学兰州交通大学081420*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北京交通大学081420*建筑工程技术与管理天津大学081420*土木工程管理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081420*土木工程施工同济大学081420*土木工程材料河海大学081420*海洋建筑物与环境浙江大学081420*消防工程中南大学081420*水木水利施工重庆大学081420*工程环境控制西南交通大学081420*现代结构理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081421*环境岩土工程北京交通大学081421*建筑材料天津大学081421*风施工同济大学081421*军事工程仿装与材料解放军理工大学081421*土木工程规划与管理中南大学081421*城市环境与生态工程重庆大学081421*景观工程西南交通大学081422*地下工程北京交通大学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同济大学081422*地下工程规划与管理解放军理工大学081422*土木工程材料中南大学081423*土木工程计算机仿真同济大学081423*国防工程内部设备及智能化解放军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案与实验指南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案与实验指南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案与实验指南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案与实验指南第一章:引言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介绍土木工程中常用的材料及其性能与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熟悉各种土木工程材料的特性与性能,了解材料选择与设计原则,培养实验操作与数据分析能力,为日后从事土木工程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教案将全面介绍课程所需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实验指南。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材料力学性能2.1.1 弹性力学性能2.1.2 塑性力学性能2.1.3 破坏力学性能2.2 水泥与混凝土材料2.2.1 水泥及其性能2.2.2 混凝土组成与性能2.3 金属材料2.3.1 钢材与铁材2.3.2 铝合金与铜合金2.4 建筑材料2.4.1 砖、石材2.4.2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2.4.3 木材与木制品2.5 实验室安全与操作规范第三章:教学目标3.1 理论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理论目标:- 熟悉各类土木工程材料的特性与性能。

- 掌握材料力学性质的分析方法及计算公式。

- 熟悉水泥、混凝土等常见建筑材料的生产工艺。

3.2 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独立进行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与实验。

- 锻炼学生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的能力。

3.3 情感目标- 提高学生对土木工程材料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 培养学生对实验室安全与规范的重视意识。

第四章:实验指南4.1 实验前准备- 学生需提前了解所安排的实验内容及实验材料。

- 学生应熟悉实验室安全规范,并做好相关防护准备。

4.2 实验设备与试剂准备- 针对不同实验,教师需提前准备好相应的实验设备和试剂。

- 教师应保证实验设备的正常使用,并做好日常维护工作。

4.3 实验操作步骤- 教师应向学生清晰地演示实验操作步骤。

-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并注意安全事项。

4.4 实验结果处理与分析- 学生需按照实验要求记录实验数据。

- 学生应运用相关的计算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与分析。

哈工大土木工程学院2010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哈工大土木工程学院2010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土木工程学院2010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姓名毕业学校总成绩拟录取专业奖学金等级备注张东青哈尔滨工业大学674.4 结构工程(土木工程材料)特等 1 索松山哈尔滨工业大学667.2 建筑与土木工程特等 2 王庆贺哈尔滨工业大学666.6 结构工程特等 3 李凤泉哈尔滨工业大学665.8 建筑与土木工程特等 4 张磊哈尔滨工业大学652.8 结构工程特等 5 景志涛哈尔滨工业大学648.2 结构工程特等 6 张胤同济大学647.8 结构工程特等7 张振哈尔滨工业大学644.2 建筑与土木工程特等8 郑志刚哈尔滨工业大学643 结构工程特等9 谷勇西南科技大学642.6 结构工程特等10 陈亮大连海事大学642.6 结构工程特等11 蒋中国哈尔滨工业大学642.2 建筑与土木工程特等12 牛奔浙江大学642.2 结构工程一等13 高广燕哈尔滨工业大学641.2 结构工程一等14 黄明哈尔滨工业大学641.2 结构工程一等15 罗敏哈尔滨工业大学641 结构工程一等16 张倬西南交通大学640.8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一等17 洪财滨哈尔滨工业大学636.4 结构工程一等18 张月乔哈尔滨工业大学635.6 结构工程一等19 胡海波郑州大学635.3 结构工程一等20 曾庆龙哈尔滨工业大学635.2 结构工程一等21 刘革哈尔滨工业大学634.8 建筑与土木工程一等22 董晓晨哈尔滨工业大学633.2 结构工程一等23 陈喆哈尔滨工业大学632.2 结构工程一等24 颜於滕中国矿业大学631 结构工程一等25 王宇哈尔滨工业大学630.8 结构工程一等26 万乐西南交通大学630.4 结构工程一等27 胡庆荣哈尔滨工业大学630.2 结构工程一等28 闫天泽哈尔滨工业大学629.2 建筑与土木工程一等29 陈旭哈尔滨工程大学628.5 结构工程一等30 金鑫哈尔滨工业大学628.5 结构工程一等31 张强强哈尔滨工业大学627 结构工程一等32 刘也哈尔滨工业大学626.2 结构工程一等33 冯立燕四川大学626 结构工程一等34 刘莹哈尔滨工业大学626 建筑与土木工程一等35柴艳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625.6 岩土工程一等36娄永杰武汉大学625 结构工程一等37 郑浩琴北京交通大学623.6 结构工程一等38 王磊武汉理工大学621.4 结构工程一等39 薛瑞天津大学620.8 结构工程一等40 赵辉河南大学620 结构工程一等41孟永杰天津大学620 结构工程一等42 王睿哈尔滨工业大学620 结构工程一等43 王有宝重庆大学619 结构工程一等44 闫世杰天津大学619 结构工程一等45 汪承华同济大学617.4 结构工程一等46 王博东北大学617.4 结构工程一等47 刘栋东北大学616 结构工程一等48 潘晓兰燕山大学614.4 结构工程一等49 钟杰哈尔滨工业大学614 结构工程一等50 倪晋峰东北林业大学613.4 结构工程一等51 李玉芳西南交通大学612.4 建筑与土木工程一等52 王文韬哈尔滨工业大学611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一等53 林琦哈尔滨工业大学607.2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二等54 任凯天津大学606.7 结构工程二等55 周宇大连理工大学604.8 结构工程二等56 尹弘峰哈尔滨工业大学603.6 结构工程二等57 王春圆哈尔滨工业大学603.4 建筑与土木工程二等58 吴春哈尔滨工业大学601 建筑与土木工程二等59 马亚文哈尔滨工业大学600.6 建筑与土木工程二等60 梁国俊黑龙江科技学院598.2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二等61 井一村哈尔滨工业大学598 结构工程二等62 王亮西南交通大学597 建筑与土木工程二等63 武坤芳昆明理工大学596.8 结构工程二等64 方明哈尔滨工业大学596.4 建筑与土木工程二等65 李兆杨哈尔滨工业大学596.2 结构工程二等66 郑志燕山大学592.8 结构工程二等67 于妍妍中国农业大学592.4 结构工程二等68 朱建于东南大学592.2 结构工程二等69 芮建辉清华大学591.8 结构工程二等70 王小龙哈尔滨工业大学588.6 结构工程二等 71 王赟哈尔滨工业大学587.2 结构工程二等72 林少远哈尔滨工业大学585.4 建筑与土木工程二等73 王梦杰西南交通大学584.6 结构工程二等74 方庆贺青岛理工大学582.4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二等74 卢全深河北工程学院582.2 结构工程二等75 张辉哈尔滨工业大学582.2 结构工程二等 76 蔺媛媛吉林大学581.6 结构工程二等 77 杜江月哈尔滨工业大学579 建筑与土木工程二等78 刘淼哈尔滨工业大学578.8 结构工程二等79 邰晓峰哈尔滨理工大学578.2 结构工程二等80 李靖哈尔滨工业大学577.4 建筑与土木工程二等81 王东辉哈尔滨工业大学577.2 结构工程二等82 洪斌东北林业大学577.2 结构工程(土木工程材料)二等83 符程俊东北林业大学575.2 结构工程二等84姜宝峰哈尔滨工业大学572.4 岩土工程二等85 林基聪哈尔滨工业大学567.2 结构工程二等86 及五限哈尔滨理工大学564.4 结构工程二等87 李志会哈尔滨理工大学560.8 岩土工程二等88 高松召长安大学559.8 结构工程二等89 李章嘉哈尔滨工业大学557.2 结构工程二等90 朱芳华中科技大学556.8 结构工程二等91 孙雨洋黑龙江科技学院555.6 岩土工程二等92 张俊苹安阳师范学院549.6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二等93 杨格武汉理工大学549.6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二等94 朱田田烟台大学544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二等95 刘继东西安建筑科技大学543.6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二等96 杨诗君武汉理工大学542.8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二等97 袁健临沂师范学院542.7 岩土工程二等98 王自柯新疆大学542.2 结构工程(土木工程材料)二等99刘丽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539.2 结构工程二等100杨松重庆大学539.2 结构工程二等101 张红河北工业大学539.2 岩土工程二等102 郝自强大庆石油学院538 结构工程二等103 韦伟哈尔滨工业大学538 岩土工程二等104 王道博大庆石油学院536.8 结构工程二等105 孙田田哈尔滨理工大学530.8 岩土工程二等106 李波四川大学528.4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三等107 梁金艳太原理工大学527.6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三等108 严雨河南科技大学527.6 工程力学三等109 毛维帅山东理工大学527.2 结构工程三等110 李青华烟台大学523.6 岩土工程三等111 李国君哈尔滨工业大学523 结构工程(土木工程材料)三等112 冯新辉山东农业大学522.8 岩土工程三等113 宋晓东沈阳建筑大学522.4 工程力学三等114 王明江哈尔滨工业大学521.6 建筑与土木工程三等115 张猛华中科技大学521 结构工程(土木工程材料)三等116 王乾宇哈尔滨工业大学519.4 工程力学三等117 邱星玮黑龙江科技学院519.2 工程力学三等118 张玉栋郑州大学518 结构工程(土木工程材料)三等119 徐伟帆哈尔滨工业大学517.2 建筑与土木工程三等120 王子健南京工业大学517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三等121 谢玉见河北建筑工程学院516.6 岩土工程三等122 张朋朋吉林大学515.8 结构工程(土木工程材料)三等123 王富源黑龙江科技学院513 工程力学三等124 吴明哈尔滨工业大学513 建筑与土木工程三等125 姜海洋大庆石油学院512.4 岩土工程三等126 谷守杰郑州大学512 岩土工程三等127谭文武株洲工学院511.4 工程力学三等128暴立南中国农业大学510.6 建筑与土木工程三等129韦承勋哈尔滨工业大学510.4 工程力学三等130赵淑芹山东农业大学508.4 岩土工程三等131邱慧芳山东大学507.2 建筑与土木工程三等132王鑫东北林业大学507.2 结构工程(土木工程材料)三等133王章化兰州大学506.6 工程力学三等134王鹏亮哈尔滨理工大学506.6 工程力学其他135赵卓北京交通大学505.8 结构工程(土木工程材料)其他136于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504.6 结构工程(土木工程材料)其他137梁磊哈尔滨理工大学504.6 结构工程(土木工程材料)其他138王加辉烟台大学504 建筑与土木工程其他139姜海峰四川大学503 工程力学其他140吴静新烟台大学496.6 建筑与土木工程其他141彭玲河北大学495.4 固体力学其他142张剑菲东北林业大学495.2 建筑与土木工程其他143武玉涛黑龙江工程学院494.8 建筑与土木工程其他144徐伟东哈尔滨工业大学491.6 建筑与土木工程其他145李晓艳内蒙古农业大学491.6 固体力学其他146于素慧黑龙江工程学院489.4 固体力学其他147王琦哈尔滨工业大学489 建筑与土木工程其他148郭立波哈尔滨工业大学488 建筑与土木工程其他149王宇哈尔滨工业大学487.6 建筑与土木工程其他150冯悦哈尔滨工业大学487.2 建筑与土木工程其他151胡日钦毕力内蒙古大学405.4 结构工程其他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格张国峰哈尔滨工业大学598.8 结构工程(土木工程材料)委托培养单考。

土木工程材料习题集及答案详解

土木工程材料习题集及答案详解

土木工程材料习题集目录0 绪论 (2)1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 (3)2气硬性胶凝材料 (10)3水泥 (15)4混凝土 (23)5建筑砂浆 (43)6墙体材料 (46)7天然石材 (50)8金属材料 (52)9合成高分子材料……………………………………………………………10木材…………………………………………………………………………11沥青与防水材料……………………………………………………………12绝热材料与吸声材料………………………………………………………13建筑装饰材料………………………………………………………………习题解答0 绪论习题解答………………………………………………………………1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习题解答………………………………………2气硬性胶凝材料习题解答…………………………………………………3水泥习题解答………………………………………………………………4混凝土习题解答……………………………………………………………5建筑砂浆习题解答…………………………………………………………6墙体材料习题解答…………………………………………………………7天然石材习题解答…………………………………………………………8金属材料习题解答…………………………………………………………9合成高分子材料习题解答…………………………………………………10木材习题解答………………………………………………………………11沥青与防水材料习题解答…………………………………………………12绝热材料与吸声材料习题解答…………………………………………13建筑装饰材料习题解答……………………………………………………0 绪论0.1学习指导一、内容提要本章主要介绍土木工程材料的定义、分类、作用、发展趋势与技术标准以及本课程的学习目的与任务。

二、基本要求了解土木工程材料的定义、分类、与发展趋势,领会土木工程材料标准化的意义及表示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一节、工程石材 • 第二节、墙体材料 • 第三节、屋面材料
第一节 工程石材
• 石材是指从天然岩石体中开采未经加工或经加工 制成块状、板状或特定形状的石材的总称。
• 石材是使用历史最悠久的建筑材料之一。由于其 具有相当高的强度、良好的耐磨性和耐久性,并 且资源丰富,易于就地取材,因此,在大量使用 钢材、混凝土和高分子材料的现代建筑中,石材 的使用仍然相当普遍和广泛。
• 按地壳质量计,仅占5%,但在地表分布很广,约占地壳 表面积的75%,因而开采方便,使用量大。
• 沉积岩大都呈层状构造,表观密度小,孔隙率大,吸水率 大,强度低,耐久性差。而且各层间的成分、构造、颜色 及厚度都有差异。
• 不少沉积岩具有化学活性,磨细可作水泥掺和料,如硅藻 土、硅藻石。
(3) 变质岩
成的构造。 • 杏仁状构造:是次生矿物填充在气孔中所形成的构造。 • 结核状构造:是部分沉积岩呈结核状,其组成物与包裹其
周围岩石的矿物成分不同。 • 以上几种构造所组成的岩石整体均匀性差,斑晶、杏仁及
结核构造易开裂和破坏。
(4)气孔状构造
• 岩浆中含有一些易挥发的成分,当岩浆上升至地 面或喷出地表,由于温度和压力剧减,便形成气 体逸出,岩浆凝固后便留下了气孔。气孔构造的 岩石孔隙率大,强度低,绝热好。
• 1)抗压强度 石材的强度取决于造岩矿物及岩石的 结构和构造。
• 如花岗岩的主要造岩矿物有石英、长石、云母和 少量暗色矿物。若石英含量高,则强度高,若云 母含量高,则强度低。
• 当岩石中有矿物胶结物质存在,则胶结物质对强 度也有一定影响。如砂岩,硅质砂岩强度高于钙 质砂岩,粘土质砂岩强度最低。
• 结晶质石材强度高于玻璃质石材强度,细颗粒构 造强度高于粗颗粒构造,层片状、气孔状构造强 度低,构造致密的岩石强度高。
磁铁矿、赤铁矿和黄铁矿等。
• 某些造岩矿物对岩石的性能会造成一定的 影响:
• 如石膏易溶于水,岩石中含有石膏会降低 其建筑性能。
• 又如黄铁矿为结晶的二硫化铁,岩石中含 有黄铁矿,遇水及氧化作用后生成游离的 硫酸,污染并破坏岩石,为有害杂质。
2.分 类
• 岩石按地质形成条件可分为岩浆岩(火成岩)、 沉积岩(水成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2.分 类
• (1)岩浆岩 • 岩浆岩是由地壳深处上升的岩浆冷凝结晶
而成的岩石,其成分主要是硅酸盐矿物, 是组成地壳的主要岩石。 • 按地壳质量计,岩浆岩占89%,储量极大。 根据冷却条件不同,可分为深成岩、喷出 岩和火山岩三类。
(2) 沉积岩
• 沉积岩是地表岩石经长期风化作用,生物作用或某种火山 作用后,成为碎屑颗粒状或粉尘状,经风或水的搬运,通 过沉积和再造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 少数矿物为单质,绝大多数矿物是由各种 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
1、组成
• 构成岩石的矿物,称为造岩矿物。 • 岩石的性质不仅取决于组成矿物的特性,
还受到矿物含量、颗粒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 同种岩石,由于生成条件不同,其性质也
有所差别。
• 岩石中的主要造岩矿物有: • (1)石英 • (2)长石 • (3)云母 • (4)角闪石、辉石、橄榄石 • (5)方解石 • (6)白云石 • 除上述造岩矿物之外,尚有石膏、菱镁矿、
• 岩石由于强烈的地质活动,在高温和高压下,矿 物再结晶或生成新矿物,使原来岩石的矿物成分、 结构及构造发生显著变化而成为一种新的岩石, 称为变质岩。
• 变质岩大多是结晶体,构造、矿物成分都较岩浆 岩、沉积岩更为复杂而多样。
• 根据原岩种类分为正变质岩和副变质到地表附 岩浆岩 近或喷出地表,冷却凝
抗冻性与吸水率大小有密切关系。用石材在水饱和状态下 所能经受的冻融循环次数(强度降低不超过25%,质量损 失不超过5%,无贯穿裂缝)表示。 • 5)耐火性 各种造岩矿物热膨胀系数不同,受热后产生内 应力以致崩裂。在高温下,造岩矿物会产生分解或变质。 • 6)导热性 导热性主要与石材的致密程度有关。
(2) 力学性质
• 具有成分均匀、构造致密、整体性好的特点。因 此,这类岩石强度高、抗冻性和耐久性好。
(2)层片状构造
• 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和颜色等沿垂直方向一 层一层变化而形成层状构造。
• 这类岩石整体性差。各层的物理力学性能不同。 易被水侵蚀风化和破坏。但是易于开采。
(3)流纹、斑状、杏仁和结核状构造
• 流纹状构造:是岩浆沿地表流动时冷却而形成的构造。 • 斑状构造:是较粗大的晶粒分布在微晶矿物或玻璃体中形
结而成岩。
沉积岩 变质岩
岩石风化后,再经沉积、 胶结而成岩。
岩石在温度、压力或化 学的作用下,经变质而 成岩
主要品种
花岗岩 玄武岩 辉绿岩 石灰岩
砂岩
大理岩 片麻岩
二、岩石的构造与性能
• 不同的成岩条件和造岩矿物使各类岩石具 有不同的结构和构造特征,它们对岩石的 物理和力学性能影响甚大。
• 1.结构与构造
第一节、工程石材
• 一、岩石的组成与分类 • 二、岩石的构造与性能 • 三、常用石材 • 四、石材的应用及防护
一、岩石的组成与分类
• 岩石是构成地壳的主要物质。它是由地壳 的地质作用形成的固态物质,具有一定的 结构构造和变化规律。
1、组成
• 岩石是由一种或数种主要矿物所组成的集 合体。所谓矿物即是存在于地壳中具有一 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或化合 物。
• 岩石的结构是指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 颗粒大小、形态及结合方式的特征。
• 岩石的构造是指岩石中矿物集合体之间的 排列或组合方式,或矿物集合体与其他组 成物质之间结合的情况。
• (1)块状构造
• (2)层片状构造
• (3)流纹、斑状、杏仁和结核状构造
• (4)气孔状构造
(1)块状构造
• 该岩石是由无序排列、分布均匀的造岩矿物所组 成的一种构造。
2.技术性质
• 石材的技术性质可分为物理性质、力学性 质和工艺性质。
(1) 物理性质
• 1)表观密度 石材的表观密度由岩石的矿物组成及致密程 度所决定。
• 2)吸水性 石材的吸水性与其孔隙率和孔隙特征有关。 • 3)耐水性 石材的耐水性以软化系数来表示。 • 4)抗冻性 抗冻性是指石材抵抗冻融破坏的能力,石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