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生态学考博真题题汇总全解-共18页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生态学考试真题及答案

1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学和经济学意义。
生物多样性包括了多个层次,主要是:遗传多样、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又称基因多样性,是指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物种内和物种间的基因多样性。
任何一个特定个体的物种都保持着大量的遗传类型,是个基因库。
遗传多样性主要包括分子、细胞和个体三个方面的遗传变异的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即物种水平的多样性。
对一个地区内的物种多样性的研究可以通过分类学、生物地理学方法进行。
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境多样性、生物群落多样和生态过程多样性,生境多样性主要是指无机环境,如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生境多样性是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基础。
生物群落多样性是指群落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
它们的过程是指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和功能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主要包括物种流、能量流、物质循环、水分循环、生物间的竞争、捕食和寄生等。
景观多样性:是指不同类型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功能机制、时间动态方面的多样性和变异性。
生物多样性需在上述四个方面加以保护。
保护的重点应是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珍稀濒危物种。
生态系统多样性既是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的保证,又是景观多样性的基础。
生态系统稳定是物种进化和种内遗传变异的保证。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经过40多亿年的自然演化而形成的,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不但给人类社会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药物和部分工业原料,而且在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维持自然平衡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在世界范围内,野生生物的多样性在不断地遭到破坏,据报,目前由于生境地的破坏导致每年大约有 1.75万种的生物从地球上消失。
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有多种,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1.大面积的森林砍伐(森林中的物种众多,特别是热带森林,森林砍伐后再进行烧山种植,原来森林中的物种几乎全部被毁灭。
)2.草地的过度放牧和开垦(草地的过度放牧和开垦的直接影响是使大量原生植物遭到破坏,而过度放牧和开垦造成的荒漠化、盐碱化会导致野生物种灭绝)。
中科院 生物所普通生态学考博真题06-16

考试科目:普通生态学考试时间:月日(注:特别提醒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直接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无效!)———————————————————————————————一、名词解释1.Gaia假说2.阿伦规律3.边缘效应4.长日照植物5.初级生产6.次生裸地7.单体生物8.顶极群落9.复合种群10.领域二、简答题:1.比较谢氏耐受性定律和利氏最小因子定律,分析二者有何不同?2.海洋鱼类水分平衡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它们是如何解决的?3.简述标志重捕法的使用4.简述生态因子作用的特点。
三、论述题1.关于种群调节的理论有哪些主要学派和学说?2.什么是中度干扰假说?有何实践意义?考试科目:普通生态学考试时间:月日(注:特别提醒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直接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无效!)———————————————————————————————一、名词解释1.贝格曼规律2.赤潮3.垂直地带性4.构件生物5.建立者效应6.动态生命表7.林德曼效率8.气候顶极群落9.生活史对策10.生物多样性二、简答题:1、简述植物群落调查时常用的主要数量指标2、陆地上的动物如何适应干旱的环境?3、能量是怎样进入到生态系统中的?在生态系统中是如何流动的?4、从裸岩开始的群落演替会经历那些阶段?三、论述题1、影响生态系统初级净生产量的因素有哪些?各有何影响?初级生产量有哪些主要测定方法?2、请论述捕食在生态系统中的意义。
考试科目:普通生态学考试时间:月日(注:特别提醒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直接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无效!)———————————————————————————————一、名词解释1.适应组合2.生物量3.生物圈4.食物网5.纬度地带性6.限制因子7.协同进化8.演替系列9.原生裸地10.优势种二、简答题:1.从年龄结构表可以分析出哪些信息?2.简答物种多样性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
3.植物适应寒冷的环境有哪些形态和生理的反应?4.引起种群波动的原因主要有那些?三、论述题1.一个地区的物种多样性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给出一些防止物种多样性减少的建议。
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生态学考博,总结

二、简单题 1、光合作用的生态类型简述 (1)群体生长的产生-扩展型; (2)快速碳增加-投入型; (3)安全储存-保守收支型; (4) 木本植物光合产物-季节性分配型; (5)通过寿命增加生物量-寿命增加型。 2、胁迫环境的类型 强光胁迫;紫外线辐射;极端温度;冻土、冰雪和冰;干旱胁迫、含盐生境等。
第三章 植物生理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 1、植物生理生态学(Plant Physioecology) :是研究植物随着环境因子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生 理现象。 2、C3 植物:在光合作用暗固定过程中,CO2 首先结合于 RuBP 受体(1,5-二磷酸核酮糖)在 RuBP 羧化酶的催化下进行羧化,一个 6 碳分子的羧化产物立即分解成两个 3-磷酸甘油酸 (PGA) 。这些最初固定有机分子均含有 3 个碳原子,故此过程成为 CO2 的同化 C3 途径,具 有 C3 途径的植物成为 C3 植物。 3、C4 植物:在光合作用中,所固定的产物不是 3 碳分子,而是草酰乙酸,即具有 4 个碳原 子的二羧酸,是由磷酸烯酸式丙酮酸(PEP)的 B-羧化形成的,故称为 C4 途径,具有 C4 途 径的植物称为 C4 植物。 4、 CAM 植物: 具有景天酸代谢途径的植物, 多位多浆液植物。 在夜间通过开放的孔吸收 CO2, 然后借助 PEP 羧化酶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结合, 形成草酰乙酸, 然后再苹果酸脱氢酶的作用 下还原成苹果酸, 进入液泡并积累变酸; 第二天光照后苹果酸从液泡中转运会细胞质和叶绿 体中脱羧,释放 CO2 被 RuBP 吸收形成碳水化合物。 5、 胁迫环境: 一个地区永久的或暂时的多种不利但不立即使植物致死的环境条件, 如高温、 低温、强光、弱光、干旱、严责化等环境,一般称为胁迫环境。
第二章 动物生理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 1、动物生理生态学(Animal physiological ecology) :是研究动物有机体的功能与环境相互关 系的科学。 2、适应(Adaptation) :适应是对周围陌生环境变得熟悉的一种状态。是在新条件和新环境 中的一种功能性改变,是自然选择的特征。所有有机体的适应性特征,应该对于其生存和繁 殖是有利的。适应包括表型适应和进化适应。 表型适应(Phenotypic Adaptation) :是有机体个体水平的变化,包括生理、行为和形态 上的变化,时间尺度相对短,变化的特征是可逆的。 进化适应(Evolutionary Adaption) :是多个世代的变化,时间尺度相对较长,有些适应 特征是不可逆的,是可遗传的。 3、驯化或室内驯化(Acclimation) :有机体面对环境条件变化而进行的生理性调节,尤其是 对温度的升高或降低。 4、气候驯化或季节驯化(Acclimatization) :季节性或长期的生理性调节,一般用于描述在 自然环境下,生物在生命过程中面对自然气候因子的胁迫二产生的适应性生理反应。 5、适合度(Fitness) :是生物个体产生能够存活后代,并能够对未来世代有贡献的能力的一 个指标。 6、异速生长(Allometry) :有机体的解剖、繁殖、运动方式等特征参数与个体大小的依赖性 关系称为异速生长关系。 异速生长公式为:Y=aXb,Y 是生物学变量,X 是个体大小(一般用体重表示) ,a 为常数,b 为幂。广泛应用在一下两个方面: (1)在没有测定的有机体中预测有关特征的变化; (2)将测定的结果与预测的结果进行比较; 7、体温调节(Thermoregulation, body temperature regulation) :是动物通过物理(行为)或 生理方式,将体温维持在一定的范围的过程。 8、褐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 or brown fat) :是动物体内具有特定分布区的一类特 殊的脂肪组织,具有高密度的线粒体,因此氧化速率高,产热能力强。 9、表面积规律(Surface rule) :个体较大的动物比个体小的动物具有较小的表面积与体积的 比率。因此,个体较大的恒温动物期单位体重的热量损失较少。 10、贝格曼规律(Bergman`s rule) :内温动物在冷的气候地区,身体趋向于增大,在温和的 气候条件下,趋向于减小。 11、科普式规律(Cope`s rule) :在某些分类单元内,动物个体大小的进化趋势是趋向于个 体增大。 12、艾伦规律(Allen`s rule) :内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外耳等在气候寒 冷的地方有变短的趋向。 13、化学反应器模型(Chemical reactor theory) :根据动物消化道结构及消化方式,可将化 学反应器分为三个类型,即一次性反应器、连续流动搅拌槽式反引起和栓式流动反应器。 14、最有效化对策(digestive strategy) :在最短的流通时间内,最小的消化道容积及最大的 消化率,使能量和营养的竟获得速率最大。 15、平均滞留时间(Mean retention time, MRT) :是指消化道内容物在消化道某一器官中混 合、消化、发酵和吸收所需的时间。 16、结肠分离机制(Colonic separation mechanism, CSM) :小型草食动物,实物在消化道内 发酵的时间几乎总是比食物的平均滞留时间长,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 小型草食动物通常从解
中国科学院(中科院)考博历年试题汇总

中国科学院(中科院)考博历年试题汇总中科院发育遗传所2002生物化学(博士)注:请将试卷写在答题纸上;不用抄题,但要写请题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一、名次解释:(20分)二、以动物细胞或植物细胞为例说明细胞中的膜结构及其功能。
(12分)三、在研究位置基因的功能时往往采用推定的该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已知功能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比较来推断,你认为这种比较应采用什么原则?为什么?(12分)四、真核基因在原核细胞中表达的蛋白质常常失去生物活性,为什么?举例说明。
(12分)五、简述信号肽的结构特点、功能和从蛋白质产物中切除的机理。
(12分)六、分子筛、离子交换和亲和层析是三种分离、醇化蛋白质的方法,你如何根据所要分离、纯化的蛋白质的性质选择使用。
(12分)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如何用此方法检测样品中的抗原和抗体?(12分)八、某一个蛋白,SDS凝胶电泳表明其分子量位于16900于37100标准带之间,当用巯基乙醇和碘乙酸处理该蛋白后经SDS凝胶电泳分析仍得到一条带,但分子量接近标准带13370处,请推断此蛋白质的结构?为什么第二次用前要加碘乙酸?(8分)中科院发育遗传所2000-2001生物化学(博士)2000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物化学试题1.酶蛋白的构象决定了酶对底物的专一性,请描述并图示酶与底物相互关系的几种学说。
(20分)2.什么是DNA的半保留复制和半不连续复制?如何证明?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DNA复制有何不同?(20分)3.概述可作为纯化依据的蛋白质性质及据此发展的方法。
(20分)4.简述酵解和发酵两个过程并说明两者的异同。
(15分)5.吃多了高蛋白食物为什么需要多喝水?(10分)6.在非极端环境的生物体中是否存在氰化物不敏感的呼吸作用?如果有,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5分)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10分)7.概述植物或微生物细胞感应(应答)环境刺激因子(如养分缺乏、热、冷、干旱、强光等)的可能的生物化学过程模式。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1)考试科目:动物学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其中举例1分;共30分)1.后口动物2. 咽鳃裂3. 羊膜动物4. 鳞嵴5. 物种6. 口咽式呼吸7. 混合体腔8. 生物多样性9. 动物区系10. 同源器官二、填空题(每空0.5 分,共15分)1. 降河洄游入海的鱼类其体液渗透压需要完成由()转变为()。
(提示:填高或低)。
2. 粘孢子虫是渔业养殖中危害较大的病原体之一,其无性生殖方式是()生殖。
3. 华枝睾吸虫病是一种在我国较为流行的食源性寄生虫病。
其病原体的虫卵排入水体后被第一中间宿主螺吞食后逸出(),然后逐渐发育为胞蚴,()和();后者成熟后被释放到水体中,遇到第二中间宿主鱼或虾后侵入其体内发育为()。
4. 寡毛纲动物神经系统为()。
5. 水体中常见的浮游动物蚤状溞属于甲壳纲()亚纲。
6. 蚌和鳑鮍鱼是自然界生物间相互依存的典型实例;鱼将卵产于蚌的()中,蚌的()寄生于鱼的皮肤上。
7. 动物的肌肉组织是由()胚层发育分化而来。
8. 我国陆地动物区系分属于()届与( )届两大区系;现代动物区系的基本轮廓呈现于()初期。
9. 甲壳纲动物体节常分为()部和()部;具有()对附肢。
10. 藤壶是附着在海边岩石、船体上的一种常见生物,它隶属于()亚门。
11. 大多数鱼类身上被有鳞片,而鱼鳞主要分为3种,即硬鳞、()和()。
12. 环毛蚓的生殖系统为雌雄(),生殖时()受精。
13. 环节动物的循环系统属()式循环;节肢动物的循环系统是()式;两栖动物的循环方式为()和()的双循环。
14. 鸟类在繁殖期常各自占有一定的领域,不许其他鸟类(尤其是同种鸟类)侵入,称为()现象。
15. 棘皮动物的成虫呈()对称,其幼虫呈()对称。
三、问答题(共55分)1. 简述脊索动物的三大主要特征及脊索的出现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
(8分)2. 简述近年来动物系统分类学中三大学派的主要观点。
2007年博士生入学考试试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7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科目名称:生态学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1、沉积型物质循环2、最小因子定律3、生态价4、静态生命表5、生物地球化学循环6、生态恢复7、地理隔离 8、负反馈调节二、简答题(每题8分)1、你认为当代生态学研究的中心任务是什么?2、简述用香农-威纳指数计算群落异质性的方法及其生物学意义。
3、简述群落数量分类与排序的异同。
三、问答题(任选三题,每题20分)1、栖息在同一棵树上(空间生态位相同)、有相同食物(营养生态位相同)的两种鸟能否长期共存?请说明在什么情况下不能共存?在何种情况下才能共存?2、举例说明有毒有害物质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及其生态后果。
3、如何判断一种植物在一个新的环境中能够生存,选择陆生或水生高等植物说明?如果要实验判断,需要设计哪些实验?4、列举10种有关生态学的外文杂志。
分析现代生态学对人类发展的贡献有哪些。
科目名称:生态学第1页共1页2007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科目名称:环境化学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1、污染物归趋2、限制性营养元素3、一级降解动力学4、Monod方程5、生化需氧量6、A2/O法7、酸碱缓冲容量8、沉积物释放二、简答题(每题8分)1、简述挥发作用中的双膜理论。
2、简述土壤的缓冲作用。
3、简述多环芳烃的来源及危害。
三、问答题(任选三题,每题20分)1、叙述氮氧化物(NO、NO2)在大气液相平衡体系中的转化,并给出在气液间和液相内的相应平衡关系式。
2、土壤中有许多有机的和无机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物质,土壤中这些主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有哪些?为什么有时可以用Eh值可以确定土壤中有机物和无机物可能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3、城市垃圾焚烧过程中会产生NO、HCl和PCDD等多种有害气体。
(完整)生态学考博复习题

一、简述生态学的分支学科(1)按所研究的生物类别分:微生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人类生态学等;(2)按生物系统的结构层次分: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3)按生物栖居的环境分:陆地生态学(森林、草原、荒漠生态学)和水域生态学(海洋、湖沼、河流生态学);(4)生态学与非生命科学相结合:数学生态学、物理生态学、化学生态学、地理生态学、经济生态学;与生命科学其他分支相结合:生理生态学、行为生态学、遗传生态学等;(5)应用性分支学科:农业生态学、医学生态学、污染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等.二、论述现代生态学与其他生物学分支学科(生理学、遗传学、形态学等)的联系(1)生理生态学是生理学与生态学的交叉学科,研究生物对于环境适应的生理机制。
它主要研究温度、湿度等气候因子对动植物生长、发育、生殖、存活的影响。
近代生理生态学一方面向分子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生物化学生态学等更微观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也加强了与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的结合点的研究.(2)遗传生态学是遗传学与生态学的交叉学科,是研究生物对周围自然环境和其他生物发生反应所显示的适应遗传机制。
环境的改变如果只引起生物表型上的变化,那是生态学研究的内容;只有当环境的改变造成生物遗传上的变化,并在群体中保留下来,才是遗传生态学研究的范畴.遗传生态学不及研究在自然条件下生物发生遗传变化的长期效应(进化),也研究在人工条件下发生遗传变化的短期效应(育种)。
(3)形态生态学是形态学与生态学的交叉学科,它对于揭示形态结构与功能多样性在物种生存和进化、解释不同的生态类群中动物体形态结构的适应和进化趋势,及其所表现出的趋同和趋异现象具有重要作用.三、简述生态学研究的方法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分为:野外调查研究、实验室研究、系统分析与模型模拟三种类型.(1)野外调查研究:是指在自然界原生境中对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考察研究,包括:野外考察、定位观测和原地实验等方法。
中科院博士考试样卷附答案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英语B考试大纲笔试部分笔试部分由试卷一和试卷二构成。
试卷一包括:听力、英语知识运用与阅读理解两部分。
试卷二为书面表达部分。
时间总长共150分钟,满分100分。
试卷一(75分)第一部分:听力(20分)本部分考查考生理解英语口语、获取特定信息以及简要笔记的能力,由A、B两节组成。
A节:共10题,每题1分。
要求考生根据所听到的10段对话,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找出最佳答案。
每题有12-15秒答题时间。
每段对话的录音只播放一遍。
B节:共10题,每题1分。
要求考生根据所听到的3篇对话或独白简要回答10道有关该对话或独白的问题。
问题在试卷中印出但不在录音中读出。
录音材料只播放一遍。
本部分大约需要25分钟。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与阅读理解(55分)本部分考查考生对用于一定语境中的词汇、表达方式和结构的掌握和理解书面英语的能力,由A、B和C三节组成。
A节:共15题,每题1分。
在1篇约300词的短文中留出15个空白,要求考生从短文后提供的30个词或表达式中选出最佳选项,使补足后的短文意义通顺,前后连贯,结构完整。
其中有11-12道题考查词汇和表达方式,3-4道题考查语法和语篇结构。
本节大约需要20分钟。
B节:共20题,每题1.5分,共30分。
考查考生理解总体和特定信息、猜词悟义、推断作者态度和意图的能力。
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4篇文章(平均每篇约400词)的内容,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择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本节大约需要35分钟。
C节:共10题,每题1分。
考查考生对诸如连贯性和一致性等语段特征的理解。
要求考生根据2篇留有5段空白的文章(平均每篇约400词)的内容,在每篇文后所提供的6段文字中选择能分别放进该文章中5个空白处的5段。
本节大约需要20分钟。
本部分总需时间约75分钟。
试卷二(25分)本部分考查考生英语书面表达的能力,由A、B两节组成。
A节:共1题,10分。
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1篇长约450词的、有相当难度的文章写出1篇字数为120—150词的内容提要(约占原文的1/4-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科院生态中心考博生态学真题一、名词解释1、Climax2、Biological invasion3、Fundamental niche4、Energy pyramid5、Landscape process6、Heat island7、Ecosystem service8、Allelopathy9、r/k selection10、Direct grandient anylisis二、简答(六选四)1、简述生产力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2、简述氮循环过程。
3、简述我国森林生态系统主要类型及特点。
4、简述植物对光照因子的响应方式。
5、简述生态敏感评价方法。
6、简述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三、论述(四选二)1、论述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特征,并讨论其研究方法。
2、从碳循环的角度,论述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碳源和碳汇的影响。
3、举例说明景观生态学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或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4、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角度,举例论述污染物的产生、传输、危害过程及控制对策。
1 何谓R对策和K对策?简述 r-K选择理论的生态学意义(10分)。
2 简述演替顶极理论的三个假说(10分)。
3 简述三级营养关系的概念并举例加以说明(10分)。
4 简述物种和群落或生态系统水平上生物多样性的测定方法(10分)二论述题1 我国近年来兴建了许多大型水利工程,这些工程对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试举例说明并提出环保对策(15分)。
2 外来种 (exotic species) 和入侵种 (invasive species) 有何不同?如何防止一种外来种成为入侵种?试举例说明(15分)。
3 水生植物在水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有哪些?举例说明如何利用大型水生植物保护水环境(15201X年中科院生态中心考博生态学真题一、名词解释1、MacArhthur平衡说2、恢复生态学3、净初级生产量4、空间异质性5、邻接效应6、群落排序7、湿地 8、他感作用9、同资源种团 10、原生演替二、简述题(每题8分,共48分)1.岛屿生物地理学(Island Biogeography)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2.碳(C)、氮(N)、磷(P)循环研究的重要性。
(8分)3.湖泊的富营养化形成机制及生态修复技术。
(8分)4.流域中水陆交错区(河岸带)的生态学意义。
(8分)5.生物入侵机制及生态效应。
(8分)6.关键种概念及其生态学意义(Keytone species)(8分)三、论述题(每题16分,共32分)1.论述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之间的关系。
(16分)2.请选择一个你熟悉的生态学问题,介绍其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前景。
(16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卷科目名称:生态学1、请分析“生态文明”的内涵。
(10分)2、请分析“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0分)3、从防治灾害的角度,如何理解“湖南是鱼米之乡、有色金属之乡”?(10分)4、在现代社会,如何协调“生态”与“生存”的矛盾?(15分)5、请自选一个经典的人工生态系统,说明其主要结构和功能。
(25分)6、论述建立“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学意义。
(30分)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2019年考博入学试题一、什么是生态入侵?请举例说明生态入侵的危害(10分)。
二、什么叫互利共生?请举例说明互利共生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10分)。
三、什么是生物多样性?请简述生物多样性研究在生态学理论与实践中的意义(10分)。
四、请介绍一位国际知名的生态学家,并对其主要学术思想和成就进行评述(20分)。
五、请就我国生态学/农业生态学的发展现状及其与国际上的差距进行简要评述(25分)。
六、请从生态学角度阐述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循环经济”与“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25分)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2009年考博入学试题——农业生态学科目:农业生态学/生态学一、简述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主要区别(10分)二、简述群落演替的基本理论及主要的演替类型(10分)三、简述生态系统食物链与营养级理论及其应用(10分)四、简述生态位理论及其应用(10分)五、简述种群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应用,并举例说明(15分)六、简述农业生态系统中的C、N循环的主要特点;如何通过物质循环调控来提高土壤肥力和养分利用效率(25分)七、简述我国农业发展的阶段性、主要问题及其对策建议(30分)注:一、二题任选做1题中科院生态中心2009年博士入学考试试题:生态学1.名词解释:生态位;生态系统;食物链;共生;内禀增长率2.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和耐受性法则的主要内容3.火在演替中的作用4.边缘效应的生态学意义,生态过渡带……5.生物地化循环的模式及类型6.城市与区域对全球变化的正面和负面影响7.生态工程和环境工程的区别,生态工程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所研究生试题2019年生态学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生物圈生态因子种间竞争生态位生活型季相群落交错区初级生产量景观尺度生物多样性生态工程二简答(7选6,共60分)1、影响群落演替的主要因素2、负反馈调节的生态学意义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类型及其特点4、耐盐植物的类型及特征5、生态系统受损的原因6、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类型7、水分要素的生态作用三论述(4选3,每题14分)1、阐述群落的基本特征2、举例说明影响陆地系统分布的因素3、试述生态规划的概念、特点及原则4、论述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及特点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一、名词解释(8个)温室效益生态平衡林德曼效率生物群落演替理论生态位建群种??二、简答(4题)1水体有哪些重要污染源和重要污染物?2什么是生态系统?举例说明以什么机制维护生态平衡?3什么是顶极群落?从一个荒地到顶极群落经过哪些阶段,特点是什么4简述全球碳循环途径以及对碳平衡的作用三、问答(4选3)1简述全球水循环途径以及水的生态意义2湖泊富营养化目前成为全球性问题,我国尤为突出,举例(以太湖,滇池,巢湖任意一湖)为例说明富营养化形成机制,限制因素以及预防以及治理措施3根据“能量分配原则”说明为何一种生物只能选择r对策或k对策,特征是什么,以及对生产实践的指导意义4?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201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一、名词解释(共40分,每题5分)1、群落2、生态系统3、水华4、演替5、种群空间格局6、适应7、指示生物8、生态规划二、简答题(共50分)1、什么是生态位?请举例说明。
(10分)2、简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10分)3、简述生态系统中物质分解的主要过程和影响分解的主要因素。
(15分)4、说明同化效率、生长效率、消费效率和林德曼效率的关系。
(15分)三、问答题(共60分,每题20分,任选三题)1、几个主要因素是如何控制生物群落演替的?2、试比较r 选择和K选择的主要特征,r-K选择理论在生产实践中具有什么指导意义。
3、生态系统中氮、磷循环的主要过程和主要特征。
4、水因子的生态作用以及生物对水因子的适应。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201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生态学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1、镶嵌群落2、沉水植物3、种间竞争4、Shelford耐性定律5、岛屿生物地理学说6、γ选择7、边缘效应8、生态恢复二、简答题(共50分)1、简述生物群落特征(10分)2、简述空间异质性与群落结构的关系(15分)3、简述磷循环及其生态学意义(15分)4、何谓中尺度干扰?(10分)三、问答题(任选三题,每题20分,共60分)1、什么是逻辑斯谛方程?它的生态意义是什么?2、你熟悉的生态节律与周期现象有哪些?其机制是什么?3、试述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剖析湖泊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4、假设一片面积100公顷的针叶阔叶混交林,请设计一个方案测算其总初级生产力。
2019一、名词解释协同进化动态生命表功能反应初级生产力基因流生态效率边缘效应优势种适应内禀增长率二、举例说明群落演替的过程特征、类型,并论述演替理论对退化群落恢复的指导意义三、简述种群调节的几种主要学说及其争论焦点四、写出种群指数增长、逻辑斯蒂曲线增长模型和两个种群间的竞争作用、捕食作用、寄生作用模型,并说明其中的r、k、α、ε、a五个参数的生物学意义。
五、试比较单项极群落学说与多项极群落学说的差异六、给出次级生产过程模式框图,并试述次级生产量估算的几种方法2019年一、名词解释1.种群内禀增长率(intrinsic rate of increase)2.竞争排斥原理3.r,K对策者(r-strategist and K-strategist)4.食物链5边缘效应(edge effect)6优势种(dominant)7生态系统(ecosystem)8生产力二、简述题1 解释Lotka-volterra种间竞争模型,并说明它可能的几种结局2 简述种群调节的几种主要学说及其争论焦点3 简述群落演替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4 试论系统模型建立的几个步骤5 简述全球气候变化对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
2019年一、名词解释层片(synusia)、净初级生产量(net primary production)、物质周转率(turnover)光周期现象、边缘效应(edge effect)、尺度推绎(scaling)生态交错带(ecotone)能量金字塔(pyramid of energy)、斑块(缀块,patch)、温室效应二、比较下述概念在涵义上的区别1.光补偿点与光饱和点2.r-对策与K-对策3.动态生命表与静态生命表4.原生演替与次生演替5.优势种与建群种三、简答题1.从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两方面分别简述旱生植物对干旱环境的适应2.陆地表面枯枝落叶的分解经历那些过程?在分解过程中,分解速率和待分解物质的多样性将如何变化?3.简述干扰在植物群落结构形成中的意义4.简述有关群落演替的单元顶级论和多元顶级论四、论述题1.论述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以及人类活动对碳循环过程可能产生的影响2.分析如何应用生态学原理控制或减缓因生境破碎化而造成的生物多样性下降的趋势2019年一、名词解释1.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生命表、协同进化、生态入侵、异质种群、地理变异、亲缘选择、他感作用、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服务、阿利氏规律、生物量、性状替换、生态位、同资源种团二、简述1.什么是r-选择和k-选择?比较他们的有关特征2.论述种群调节中的遗传调节学说?(奇蒂chitty学说)3.决定群落中种群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为什么热带地区生物群落的多样性高于温带和极低?4.从营养结构上讲,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包括哪些组成部分?以草地或池塘为例进行阐述三、综合分析1.何谓外来入侵种2.简述生物入侵的一般过程3.目前我国某地发现一种外来入侵的植食性小型动物爆发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