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BT的内部结构及生产工艺

合集下载

IGBT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IGBT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IGBT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图1所示为一个N 沟道增强型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结构,N+ 区称为源区,附于其上的电极称为源极。

N+ 区称为漏区。

器件的控制区为栅区,附于其上的电极称为栅极。

沟道在紧靠栅区边界形成。

在漏、源之间的P 型区(包括P+ 和P 一区)(沟道在该区域形成),称为亚沟道区(Subchannel region )。

而在漏区另一侧的P+ 区称为漏注入区(Drain injector ),它是IGBT 特有的功能区,与漏区和亚沟道区一起形成PNP 双极晶体管,起发射极的作用,向漏极注入空穴,进行导电调制,以降低器件的通态电压。

附于漏注入区上的电极称为漏极。

IGBT 的开关作用是通过加正向栅极电压形成沟道,给PNP 晶体管提供基极电流,使IGBT 导通。

反之,加反向门极电压消除沟道,流过反向基极电流,使IGBT 关断。

IGBT 的驱动方法和MOSFET 基本相同,只需控制输入极N一沟道MOSFET ,所以具有高输入阻抗特性。

当MOSFET 的沟道形成后,从P+ 基极注入到N 一层的空穴(少子),对N 一层进行电导调制,减小N 一层的电阻,使IGBT 在高电压时,也具有低的通态电压。

2.IGBT 的工作特性1.静态特性IGBT 的静态特性主要有伏安特性、转移特性和开关特性。

IGBT 的伏安特性是指以栅源电压Ugs 为参变量时,漏极电流与栅极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

输出漏极电流比受栅源电压Ugs 的控制,Ugs 越高,Id 越大。

它与GTR 的输出特性相似.也可分为饱和区1 、放大区2 和击穿特性3 部分。

在截止状态下的IGBT ,正向电压由J2 结承担,反向电压由J1结承担。

如果无N+ 缓冲区,则正反向阻断电压可以做到同样水平,加入N+缓冲区后,反向关断电压只能达到几十伏水平,因此限制了IGBT 的某些应用范围。

IGBT 的转移特性是指输出漏极电流Id 与栅源电压Ugs 之间的关系曲线。

它与MOSFET 的转移特性相同,当栅源电压小于开启电压Ugs(th) 时,IGBT 处于关断状态。

IGBT内部结构介绍说明

IGBT内部结构介绍说明

IGBT内部结构说明本文以Infineon生产的IGBT 型号为FF400R12KE3为例,其内部解析图片G1极G2极E1极E2极IGBT 1单元IGBT 2单元AB1单元续流二极管内部说明:1、IGBT内部构造由两组独立单元系统由三个箭头位置处的外部铜排链接,并联构造,增大IGBT实际的容量;2、该型号的IGBT是双单元结构;3、1单元IGBT系统由G1,E1 ,3极,1极组成;4、2单元IGBT系统由G2,E2 ,2极,1极组成;5、单元硅晶节由两个续流二极管并联组成续流回路;6、工作过程:1)当G1,E1有PWM开关信号时,A,B硅晶节点得电,与3极开通,经1极输出。

(3极和1极由外部铜排链接,构成A组,B组同时输出)2)当G2,E2有PWM开关信号时,C,D硅晶节点得电,与2极开通,经1极输出。

(2极和1极由外部铜排链接,构成A组,B组同时输出)7、IGBT的工作原理:n-区构成空间电荷区,然后植入p导通井,它在边缘地带参杂浓度较低(p-),中心地带参杂浓度较高(p+)。

这些井里存在着层状得n+型硅,它们与发射极的金属铝表面相连。

n+区之上,先是植入一层薄的SiO2绝缘层,后形成控制区。

当栅极和发射极之间加上一个足够高的驱动电压时,栅极下面就会形成一个n沟道反型层,电子可以经由这个通道从发射极流向n-漂移区。

这些电子进入P+时,会使P+的空穴注入n-区。

这些被注入的空穴即从漂移区流向发射极的p区,也经由MOS沟道及n井区横向流入发射极。

因此在n-区出现了构成主电流(集电极电流)的载流子过盈现象,这一载流子的增强效应导致了空间电荷区的缩小和集电极-发射极电压的降低。

IGBT的构造与工作原理详解

IGBT的构造与工作原理详解

IGBT的构造与工作原理详解
什么是IGBT
IGBT(晶闸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它将晶体管和可控硅的特点结合
在一起,并具有低电流、高电压、高效率、高频率和高安全性等优点。

IGBT使得电能变换更加高效、经济和可靠,在汽车电子、电力电子、不
间断电源、五金制造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IGBT由一块特殊的半导体晶片制成,这块晶片由多层厚制结构组成,包括两个N型掺杂层和一个P型金属化层。

晶栅的底部被一个大面积的(接地)碳层覆盖,用于收集负载电流。

另外,IGBT的构造还包括具有负载电流收集端的正极和控制电流的
负极,后者的电极基本上是晶体管的极化,具有特定的分压值,使得
IGBT晶片的高端和低端之间的工作电压可以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当IGBT被施加一个高电压的时候,IGBT会被激活,产生交换电流,
这就是IGBT的开启电路原理。

IGBT的关断原理也很简单,就是当我们对IGBT施加一个较低的控制电压的时候,IGBT就会断开,关闭IGBT的开关,使IGBT的另一端的交换电流关闭。

另外,IGBT也具有较高的注入能力。

igbt工艺流程

igbt工艺流程

igbt工艺流程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是一种高压大功率晶体管,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设备中。

IGBT工艺流程是制造IGBT芯片的步骤,下面将介绍一下IGBT工艺流程的主要步骤。

首先,IGBT工艺流程的第一步是制备绝缘衬底。

在这一步骤中,我们使用硅片作为绝缘衬底,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或熔融法制备出高质量的绝缘层。

绝缘层的主要作用是隔离IGBT芯片中的各个功能层,确保它们不会相互干扰。

第二步是形成N型区。

在这一步骤中,我们使用掺杂技术将硅片的一部分掺杂成N型硅,形成N型区。

N型区是IGBT芯片的主体,它决定了IGBT的导电性能。

掺杂过程通常采用离子注入或扩散技术,以保证N型区的深度和掺杂浓度符合设计要求。

第三步是形成P型区。

在这一步骤中,我们使用与第二步相似的掺杂技术将硅片的一部分掺杂成P型硅,形成P型区。

P 型区与N型区之间形成PN结,这是IGBT工作的关键。

掺杂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P型区的厚度和掺杂浓度,以保证PN结的性能和可靠性。

第四步是形成栅极。

在这一步骤中,我们使用光刻和蒸镀技术在N型区表面形成栅极结构。

栅极是IGBT的控制电极,通过控制栅极电压可以控制电流的流动。

栅极结构通常由多层金属和氧化物组成,以提高电极的导电性能和耐压能力。

第五步是形成结电极和源极。

在这一步骤中,我们使用金属蒸镀技术在P型区和N型区之间形成结电极和源极。

结电极和源极是IGBT芯片的输出电极,它们将电流引出芯片并传递给外部电路。

金属蒸镀技术可以确保结电极和源极的导电性能和连接可靠性。

最后一步是进行封装和测试。

在这一步骤中,我们将制备好的IGBT芯片封装成封装件,以保护芯片免受环境的影响。

封装过程包括将芯片连接到封装基底、封装成型、焊接电极线和密封管等步骤。

封装完成后,还需要进行电气性能和可靠性测试,确保IGBT芯片满足设计要求。

综上所述,IGBT工艺流程包括绝缘衬底制备、形成N型区、形成P型区、形成栅极、形成结电极和源极以及封装和测试等主要步骤。

IGBT器件及其制作工艺方法

IGBT器件及其制作工艺方法

IGBT器件及其制作工艺方法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即绝缘栅双极晶体管,是一种晶体管和MOSFET的结合体,具有高压能力和高速开关特性,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领域。

本文将介绍IGBT器件的结构和制作工艺方法。

IGBT器件的结构主要包含PN结、N沟道、金属栅极、绝缘层和N+漂移区。

其中,PN结由N型材料和P型材料形成,N沟道被PN结分隔为两部分,起到隔离和控制电流的作用。

金属栅极用于控制N沟道的导电性能,绝缘层用于隔离金属栅极和N沟道,防止漏电和干扰。

N+漂移区能够传输电流,并提供低电阻通路。

制作工艺方法如下:1.衬底制备:选择要求导电性好的硅材料作为衬底,通过切割和抛光等处理,得到平整的硅片。

2.衬底掺杂:将硅片放入离子注入设备中,用磷或砷元素进行离子注入,实现N型材料的掺杂。

3.遮膜制备:在硅片表面涂覆一层氧化层,然后通过光刻技术,制作出金属栅极的图案。

4.金属栅极制备:使用物理蒸发、溅射或化学气相沉积等方法,在遮膜上部涂覆金属材料,形成金属栅极。

5.绝缘层制备: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或溅射等技术,在金属栅极上涂覆一层高介电常数材料(如氮化硅),形成绝缘层。

6.N沟道制备:通过离子注入技术,向硅片的N型区域注入硼元素,形成P型区域,与N型区域形成PN结。

7.扩散区域制备:在N型区域的上方,掺入有掺杂剂(如金属铝),并在高温下进行扩散,形成扩散区域。

8.封装:将制作好的器件封装在封装盒中,形成完整的IGBT器件。

制作IGBT器件的工艺方法需要严格的工艺控制和精确的工艺步骤,以确保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

随着技术的发展,IGBT器件的制作工艺也在不断改进和优化,以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IGBT的芯片结构及其失效模式分析

IGBT的芯片结构及其失效模式分析

③功率循环与热循环: 过大的温度变化 过频繁的温度变化
3.一些失效案例
A、过压失效
故障点靠近硅片边沿或传感器, 其电场较强。
IGBT芯片耐压环位置损坏严重
IGBT芯片耐压环位置损坏严重
3.一些失效案例 A、过压失效
故障点靠近硅片边沿或传感器, 其电场较强。
综述:IGBT芯片铝线和芯片表面键合位置为绑线点, 当此位置出现类似现象时,可以判定为过电流损坏。 损坏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 1、输出短路或输出接地; 2、母线铜牌打火导致浪涌电流; 3、门极控制信号异常(有干扰源或者本身器件损坏)
C、过热失效
故障点位于硅片中心附近,该区域发热严重。
IGBT芯片有龟裂的现象并且底部有锡溢出
IGBT芯片有龟裂的现象并且底部有锡溢出
典型过热损坏
IGBT芯片有龟裂的现象并且底部有锡溢出
IGBT芯片表面有熔融的球状物并且底部有锡溢出
综述:IGBT芯片有龟裂或者表面有熔融的球状物,出现此类现象时,可 以判定为过电流损坏。 损坏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 1、瞬间通过极大电流导致瞬时结温过高; 2、散热不良,或者散热硅脂涂抹不到位; 3、器件本身空洞率过高
D、功率循环疲劳
键合线从硅片脱落。由于热膨胀系数的不同而产 生的应力,导致铝线剥落。
E、热循环疲劳
位于底板和绝缘基片间的焊接层破裂,这是 由于热膨胀系数的不同而产生的应力所导致。
10 9 5 3 4
5.图示9处接钳位二极管的正端 6.图示1处接2管的门极(G级) 7.图示2处接2管的发射极(E级) 8.图示10处接2管的发射极(E级) 9.图示6、7两端接热敏电阻的两端
接线图横
七单元系列
六单元系列
两单元系列

IGBT内部结构和拆解

IGBT内部结构和拆解

IGBT内部结构和拆解(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作为一种功率(半导体)器件,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智能电网)、(工业)节能、电动汽车和(新能源)装备等领域。

具有节能、安装方便、维护方便、散热稳定等特点。

它是能量转换和传输的核心装置。

简单概括一下,IGBT 可以说是(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和BJT的结合体(双极结型晶体管)。

即它结合了MOSFET的栅压控制晶体管(高输入阻抗),利用BJT的双载流子来达到大电流的目的(压控双极型器件)。

那么这样的组合内部结构是怎样的呢?一、IGBT模块详解二、IGBT内部结构三、IGBT 内部(电流)流动四、如何拆卸IGBT模块?五、常见问题一、IGBT模块详解以(拆解)的IGBT模块型号为:FF1400R17IP4为例。

模块外观及等效电路如图1所示。

本模块长宽高分别为:25cmx8.9cmx3.8cm。

模块包含两个IGBT,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半桥模块。

每个IGBT的额定电压和电流分别为1.7kV和1.4kA。

二、IGBT内部结构在初步了解了IGBT模块的外部结构和应用之后,让我们进入本文的主题,看看这个高科技黑模块的内部是什么样的。

图3是去掉黑色外壳的IGBT模块内部图。

需要注意的是,最常见的铜和铝都在IGBT 模块内部。

图3. IGBT 内部结构图4是IGBT模块的剖视图。

如果去掉黑色外壳和外部连接端子,IGBT模块主要包含散热基板、DBC基板和硅(芯片)(包括IGBT芯片和(Diode)芯片)3个元件,其余主要是焊层和互连线用于连接IGBT 芯片、Diode芯片、电源端子、控制端子和DBC(Direct Bond Copper)。

下面我们将对每个部分进行简要介绍。

图4.IGBT 剖面图① 散热基板IGBT模块的底部是散热基板,主要目的是快速传递IGBT开关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由于铜具有更好的导热性,因此基板通常由铜制成,厚度为3-8mm。

比亚迪的igbt生产工艺

比亚迪的igbt生产工艺

比亚迪的igbt生产工艺比亚迪的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生产工艺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IGBT是一种常用于高压和大功率应用的功率半导体器件,具有开关速度快、低损耗、高稳定性等优点,因此在电力电子、交通运输、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比亚迪的IGBT生产工艺首先从原材料的选择开始。

采用高纯度的硅片作为基础材料,经过多道工艺加工,使其具备更好的导电性和绝缘性能。

在选择硅片时,比亚迪严格控制杂质和缺陷的含量,确保生产的IGBT具有较高的品质和可靠性。

接下来是硅片的切割和抛光。

硅片会经过切割工艺,将其切割成标准尺寸的芯片,然后通过抛光工艺使其表面光滑平整。

这样可以确保IGBT的表面质量和接触性能,提高器件的导电和散热效果。

之后是掺杂和扩散工艺。

掺杂是将适量的杂质引入硅片中,改变晶体的导电性能。

扩散是将硅片加热到高温,使杂质能够在晶格中插入,形成PN结构。

通过掺杂和扩散,可以得到具有正负电荷区域的硅片。

然后是晶圆的制备和工艺安装。

将多个经过扩散的硅片堆积在一起,形成晶圆。

晶圆具有较高的导电性和绝缘性,可以作为IGBT的主要组成部分。

通过先进的装配工艺,将晶圆和其他零件组装在一起,形成完整的IGBT器件。

最后是封装和测试。

封装是将IGBT器件封装在外壳内,以保护其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封装工艺需要使用特殊的材料和设备,确保器件内部的连接和空气密封。

封装后的IGBT器件将进行各种测试,包括电性能、温度性能、耐压性能等,以确保其符合规定的技术指标和标准。

通过以上的生产工艺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比亚迪能够生产出质量稳定、性能优异的IGBT产品。

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交通运输、工业自动化等领域,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可靠的能源控制和变换解决方案。

未来,比亚迪将继续不断改进和创新,推动IGBT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