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管理体系
学校德育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学校德育管理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一、为了加强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校所有学生,具体执行由学校德育委员会负责。
第二章学生行为规范一、尊重师长与同学1.学生应尊重教师的教学权威,严禁任何形式的侮辱、嘲笑、恶意揶揄等言行。
2.学生应尊重同学的人格,不得蔑视、歧视、诋毁、恶意揭露同学的隐私。
二、遵守校纪校规1.学生应遵守校规校纪,不得擅自离校,违者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
2.学生应服从班级管理,不得迟到、早退、旷课,对于违规行为,将严肃批评和处罚。
三、珍视校园环境1.学生应保护校园环境卫生,不得乱丢垃圾、乱涂乱刻,爱护学校的公共设施和植被。
2.学生应保护校园安全,不得参与打架、斗殴等行为,发现他人违规行为应立即报告。
四、守时守信1.学生应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不得迟到、早退。
2.学生应诚实守信,不得作弊、抄袭,不得散布谣言和不实信息。
第三章德育引导措施一、教育导向1.学校应推行思想道德课程,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道德观。
2.学校应鼓励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精神。
二、德育教师1.学校应加强德育教师的培训和选拔,确保德育教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2.学校应设立德育导师制度,德育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学业发展。
三、家校合作1.学校应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学习状况。
2.学校应组织家长会,讲解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并征求家长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第四章德育管理措施一、奖惩制度1.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奖励制度,对在德育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
2.学校应建立严肃的纪律处分制度,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学生进行纪律处分。
二、示范引领1.学校应选树优秀学生榜样,以激励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
2.学校应定期举办德育主题活动,通过宣传和展示优秀德育成果,引导学生积极向上。
德育实践:五大体系六大育人项目的实施

德育实践:五大体系六大育人项目的实施1. 引言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我们依据国家教育方针和学校教育理念,构建了德育实践的五大体系,并实施六大育人项目。
本文档旨在详细阐述这五大体系和六大育人项目的具体内容和实施策略。
2. 五大体系2.1 德育课程体系我们的德育课程体系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主要依据《中学德育大纲》进行设计,地方课程结合当地的文化、历史、社会等资源,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德育课程,校本课程则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开发符合学生需求的德育课程。
2.2 德育活动体系德育活动体系包括节日活动、仪式活动、主题教育活动和社团活动。
节日活动以重要节日和纪念日为主题,仪式活动包括升国旗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主题教育活动则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德育目标,定期开展,社团活动则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参与各类社团活动。
2.3 德育评价体系德育评价体系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主要通过观察、记录、访谈等方式,对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进行评价,终结性评价则通过学期末的德育评价报告,对学生的德育成果进行评价。
2.4 德育管理体系德育管理体系包括德育工作计划、德育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制度和家校联系制度。
德育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用于指导和反思学校的德育工作,班主任工作制度则明确班主任的职责和要求,家校联系制度则促进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2.5 德育支持体系德育支持体系包括德育队伍建设、德育资源建设和德育环境建设。
德育队伍建设主要通过培训和考核,提高德育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德育资源建设则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丰富德育教学内容,德育环境建设则通过美化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3. 六大育人项目3.1 道德教育项目道德教育项目主要包括课堂道德教育、日常行为道德教育和特殊场合道德教育。
课堂道德教育通过专门的道德教育课程,传授道德知识和原则,日常行为道德教育则通过制定和执行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特殊场合道德教育则针对特殊场合,如运动会、社会实践等,进行专门的道德教育。
学校德育体系化管理制度

一、指导思想学校德育体系化管理制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构建科学、规范、高效的德育体系。
二、组织架构1. 成立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德育副校长、政教主任、团委书记、班主任等担任成员,负责学校德育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评估。
2. 建立健全学校德育工作机构,包括政教处、团委、少先队等,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德育工作有序开展。
三、德育工作内容1. 思想政治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 道德品质教育:以“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础,培养学生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团结友爱的品质。
3. 法制教育: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 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5. 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四、德育工作制度1. 实施德育工作计划制度:每年制定德育工作计划,明确德育工作目标和任务,确保德育工作有序开展。
2. 德育工作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德育工作档案,记录德育活动开展情况、学生思想动态、班级德育工作总结等。
3. 德育工作评估制度:定期对德育工作进行评估,包括德育工作效果、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4. 德育工作表彰奖励制度:对在德育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学生进行表彰奖励,激发德育工作积极性。
五、德育工作实施1. 课堂教学:将德育内容融入各学科教学,实现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有机结合。
2. 课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体活动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德育体系化管理制度

学校德育体系化管理制度1.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任务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学校德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健康人格的基础,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为了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和规范,我们制定了学校德育体系化管理制度,旨在构建德育工作的完整体系,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学校德育体系化管理制度的意义学校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和人格的保证。
学校要树立德育至上的理念,要以构建德育为核心的教育体系,推进学生全面发展。
德育体系化管理制度的制定具有以下意义:(1)明确责任分工:制度明确学校德育管理工作中各个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权利,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明确工作要求和工作标准,保障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序进行。
(2)提高管理效率:通过德育体系化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加强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3)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持续改进:通过不断总结、分析和评估德育工作的实践经验,再不断地制定和修订学校德育体系化管理制度,可以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4)推进行为专业化:学校德育体系化管理制度的落实,可以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提高学校德育管理的水平和效果。
3.学校德育体系化管理制度的内容(1)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和定位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任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将德育工作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任务来推进。
学校将通过多种形式、多层次的教育教学活动,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健康人格。
(2)学校德育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学校德育工作的组织和领导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保证。
学校将设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德育工作的统筹和协调,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并按照年度工作计划,组织各项德育活动。
领导小组下设德育工作部门,分别负责德育工作的规划、执行和监督,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序进行。
学校德育体系构建方案构建及措施

学校德育体系构建方案及措施《中国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明确指出: “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 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 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德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 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 是学校教育的基础。
近年来,我校充分发挥学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 树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育人思想, 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 从构建教育共同体和学科育人体系两方面不断探索, 逐渐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德育教育体系和实施措施。
一、教育共同体的建立我们确立了“以管理促养成, 以养成促发展”的工作思路, 开始探索建立学生“品行养成”的教育共同体。
以每位学生个性的健康和谐发展为共同目标, 由全体任课教师、学生家长和班级学生集体组成, 相互协作支持、彼此关系融洽, 并在学生发展、教育价值和教育方式上达成高度一致。
确立学生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提高学习质量。
同时, 在教育共同体之中, 学生有了更多管理自己的可能, 在品行养成方面也有了更多的主动认识和完善自己机会。
(一)班级教师管理共同体建立班级教育共同体, 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加强学生方方面面的品行养成, 以期达到深化深层修养, 优化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 从而提高学习的品质, 提高教学的质量, 达到学校、教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1. 明确思想、完善制度, 树立人人参与管理的意识。
任何一项集体参与的工作要想做好并取得成功, 仅靠个人的自觉是不易办到的, 必须要有严格的制度加以约束和限制。
因此, 我校在制度上明确了任课教师的责任, 即任课教师不仅有授课的责任还有管理育人的责任。
同时, 转变任课教师思想, 让任课教师知道一个班级要想健康发展, 仅靠班主任是不行的, 必须做到人人参与, 人人管理, 才能使班级欣欣向荣。
2. 建立班级管理共同体, 明确管理分工, 做到人人有事管, 事事有人管, 形成管理合力。
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方案

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方案简介:学校德育体系的建设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品格、素质和道德修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学校德育体系的建设方案。
一、制定学校德育目标学校德育体系的建设首先需要明确学校的德育目标。
学校应通过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制定适合的德育目标。
目标要求既要符合学生的年龄、身心特点,又要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自主成长的需求。
二、构建德育课程体系建设学校德育体系必须从课程方面入手。
学校应构建完善的德育课程体系,将德育内容融入到各个学科中,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意识。
三、建立优秀德育师资队伍德育的教师是德育教育的核心力量。
学校应加强对德育师资队伍的培训和选拔,提高教师的教育敬业精神和道德修养。
建立激励机制,吸引优秀的教育人才从事德育工作。
四、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学校德育体系的建设也需要注重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
学校应建立积极向上、充满人文关怀的文化,倡导尊重、团结、宽容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五、丰富的德育活动德育活动是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应该开展丰富多样、寓教于乐的德育活动,包括主题讲座、德育实践、社区服务等,通过亲身参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
六、家校共育的参与学校德育体系必须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形成家校共同培养学生的合力。
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问题,构建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
七、德育评价与监控学校德育体系建设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与监控机制,对学生德育成果进行定期评估。
通过量化评估和常态化监控,及时调整和完善学校的德育工作,确保学生的德育目标得到有效达成。
八、文明校园建设学校德育体系建设还应重视文明校园的建设。
学校应通过规范的管理制度,加强学生的自律意识和文明礼仪的培养。
创建整洁、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九、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德育处精细化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目标1. 建立健全德育工作体系,明确德育工作职责,形成全员参与的德育工作格局。
2. 实施德育工作精细化,提高德育工作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素养。
4. 创建和谐校园,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组织架构1. 成立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德育副校长、各年级组长、班主任等组成。
2. 设立德育处,负责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实施和管理。
3. 各年级设立德育工作组,负责年级德育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落实。
四、管理制度1. 德育工作计划制度:德育处制定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各年级、班级根据计划制定具体实施计划,确保德育工作有序开展。
2. 德育课程制度:学校开设德育课程,如《道德与法治》、《思想品德》等,确保德育教育落到实处。
3. 德育活动制度:定期举办德育主题活动,如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丰富学生的德育体验。
4. 德育评价制度:建立健全德育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德育评价,评价结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
5. 德育工作记录制度:德育处对德育工作进行全面记录,包括活动方案、活动总结、学生表现等,确保德育工作有据可查。
6. 德育信息报送制度:各年级、班级定期向德育处报送德育工作信息,德育处对信息进行汇总、分析,为学校德育工作决策提供依据。
7. 德育工作督查制度:德育处定期对各年级、班级德育工作进行督查,确保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五、工作要求1. 全体教职工要高度重视德育工作,树立德育为先的理念,积极参与德育工作。
2. 德育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德育工作方法,创新德育工作手段。
3. 德育工作要注重实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德育。
小学德育工作体系

小学德育工作体系一、工作目标小学德育工作体系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健康心理、积极进取的新时代小学生。
具体目标如下:1. 增强学生的道德观念,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
4. 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营造和谐、团结的校园氛围。
二、工作原则1. 教育性原则:德育工作应注重教育引导,以正面教育为主,惩戒为辅。
2. 科学性原则: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
3. 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原则: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在德育工作中的协同作用。
4.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原则: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德育工作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覆盖学生学习、生活各方面。
三、工作内容1. 思想教育: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2. 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如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助人为乐等。
3. 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疾病。
4. 行为规范教育: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遵守纪律、爱护公物等良好行为习惯。
5. 课外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综合素质。
6. 家校合作:加强家校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促进家校共育。
四、实施途径1. 课堂教学:将德育内容融入各学科教学,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2. 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如班会、演讲比赛、征文活动等。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道德素养。
4. 德育队伍建设: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5. 家校共育:加强家校联系,共同开展德育活动,形成教育合力。
五、保障措施1. 组织保障:建立健全德育工作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
2. 制度保障:制定德育工作规章制度,确保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育管理体系
1
2020年4月19日
德育管理体系
北京宏志中学
-
2 2020年4月19日
3
北京宏志中学德育管理体系
德育管理是实施学校德育的关键。
德育管理直接影响着学校德育工作能
否发挥对青
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对学校工作的导向、动力、保证作用,只有将管理诸要素有机结合,构成了管理体系,才能真正落实德育在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德育管理体系中的内容,包括领导体制、队伍建设、制度建设、环境建设等诸要素。
一.德育领导体制
在德育管理体系诸要素中起领导与决定作用的是领导体制。
只有健全、完善学校德育领导体制,才能建立强有力的德育组织机构,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局面,使德育工作科学化、制度化、系列化、规范化,使整个德育工作系统有序地高效地运作。
1、德育工作领导系统
2、德育领导管理体系
(1)领导体制:校长负责,党支部发挥政治核心保证作用。
(2)专门机构:设德育副校长,选聘政教主任,下设教导员,组成政教处。
在主管校长的领导下,政教处依据本校《德育整体化工作纲要》实施德育计划,每周召开例会,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提高德育实效。
(3)领导小组:由校长、支部书记、主管校长、法制副校长、团委书记、政治教研组长、家长代表、社区代表组成,共同研究工作规划和重大决策、重要活动。
在规划、计划中,确保了德育的核心地位和在学校工作中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
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熊劲赵燕萍
副组长:李运良张桂兰
组员:蔡约翰吴守江张艳霞赵勇沈景丽
唐秀芬(法制副校长)
沈清(地坛居委会主任)
吕新志(家长代表)
4
2020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