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与缬沙坦片联合治疗高血压196例治疗分析
缬沙坦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

缬沙坦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摘要】目的: 探讨缬沙坦、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选择门诊及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4例,随机分为3组, A组40例,给予缬沙坦分散片80mg,qd,po;B组40例,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mg qd,po; C组44例,给予缬沙坦分散片80mg,qd,po、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mg qd,po。
疗程均为10w。
比较3组的疗效和安全性。
结果:A组、B组、C组血压控制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50%、700%、886%,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C组明显优于A组、B组(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缬沙坦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明显优于两者单用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两者单用时,值得推广。
【关键词】缬沙坦;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高血压;疗效;安全性【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12013402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既要求迅速有效控制血压,又要求保护靶器官、减少并发症、不良反应的发生。
合理有效的联合用药将会明显提高降压疗效,并可相互抵消或减轻不良反应[1]。
本研究选用缬沙坦、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w,进行疗效评价,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择住院及门诊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4例,随机分为3组,A组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658+64)岁;1级15例,2级19例,3级6例。
B组40例,其中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655+68)岁;1级15例,2级20例,3级5例。
C组44例,其中男24例,女20例,平均年龄(662+62)岁;1级17例,2级20例,3级7例。
3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分级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入选标准:1)所有患者均为本地常住居民。
2)均知情同意。
3)性别不限,30~85岁。
苯磺酸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用于高血压中的价值分析熊正均

苯磺酸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用于高血压中的价值分析熊正均发布时间:2023-05-16T02:18:22.059Z 来源:《健康世界》2023年8期作者:熊正均[导读] 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用于高血压中的价值重庆市永川区朱沱镇卫生院重庆 402191摘要: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用于高血压中的价值。
方法:收集本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间收治的高血压病人就诊资料,共计70例接受用药治疗。
通过数字抽签分组法分出常规组、实验组,每组纳入35例。
予以常规组单一用药治疗(缬沙坦),予以实验组联合用药治疗(缬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比较两组血压指数、治疗有效率。
结果:相较常规组,实验组血压指数更低,P<0.05。
相较常规组,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
结论:高血压病人接受苯磺酸氨氯地平、缬沙坦的联合治疗,对血压控制更平稳,治疗有效性高,建议普及应用。
关键词:高血压;苯磺酸氨氯地平;缬沙坦;价值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于医疗机构就诊的高血压病人数量与日俱增,高血压的患病率达到了37%左右,已经成为较常见的公共卫生问题。
高血压常与其他危险性心血管疾病共存,也是诱使病患病情加重的主要因素之一,医疗机构针对这一疾病主张有效治疗,控制疾病发展,而且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及时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目前,首要方法便是采用药物治疗,让患者服用降压药物,但单一的药物控制病情不佳,建议遵循当下最适合的医疗建议对患者开展联合用药。
缬沙坦能够起到控制患者血压的效果,而苯磺酸氨氯地平属于一种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将上述药物联合应用取得的降压效果会更加理想[1]。
对此,本研究分析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后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详情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线性资料实验对象在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就诊患者中挑选70名,均为高血压患者,将其以数字抽签分组法分成常规组与实验组,各分配35名病人。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治疗中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的疗效。
方法:选择2022年7月到2023年7月我院收治1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90例。
常规组接受缬沙坦治疗,实验组同时接受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实验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
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
结论: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血压,减少不良反应,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关键词:缬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高血压;疗效近年来高血压临床发病率显著上升,并且呈年轻化趋势。
临床研究发现,高血压可诱发的心血管疾病,对血压进行有效控制,能有较少并发症。
临床中有多种降压药物,可以灵活用药。
缬沙坦为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苯磺酸氨氯地平为二氢砒啶类拮抗剂,联合用药能够提升疗效,控制血压。
本研究选择收治患儿180例,对其中90例患者应用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收获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高血压患者180例,均于2022年7月到2023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90例。
常规组包括女40例、男50例;年龄范围48~80岁,平均(66.7±3.7)岁;病程1~16年,平均(7.6±1.3)年。
实验组包括女42例、男48例;年龄范围48~82岁,平均(66.9±3.8)岁;病程1~15年,平均(7.7±1.3)年。
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满足高血压临床诊断标准;具有完整的病历资料;知情并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近期应用其他类型降压药物;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依从性差,不按时用药;合并恶性肿瘤疾病;对应用药物过敏者。
缬沙坦与苯磺酸氨氯地平联用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缬沙坦与苯磺酸氨氯地平联用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高血压采用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12月高血压患者47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两组:研究组24例与对照组23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缬沙坦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两个月后的降压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研究组患者干预后血压监测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将缬沙坦与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应用于高血压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值,对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血压缬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8-0180-02对于高血压患者在合理膳食、有氧运动、减轻体重等非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药物治疗,更能提高血压的控制率,利于减轻药物毒副作用。
本文选取高血压患者24例,给予缬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取得了颇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5月—2013年12月高血压患者47例,其中:男28岁,女19岁;年龄在40—81岁,平均年龄为52.3±6.5岁;患者病程在2—15年,平均病程为5.9±1.5年。
排除标准:脑卒中患者;心肌梗死患者;合并有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患者;对药物有过敏症状患者。
两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研究组2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相比较,均无明显的差异(P>0.05),相关数据与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缬沙坦治疗:剂量为每次80毫克,每天一次,于晨起口服。
若老年患者对于降压比较敏感则需要减少服用剂量,1天口服2次,每次服用间隔为12个小时。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5mg/次,1次/d,清晨服用。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苯磺 酸 左 旋 氨 氯 地 平 片联 合 缬 沙 坦 治 疗 老 年原 发 性 高 血 压 的 临床 观 察
郭 燕青
摘要 : 目的 探 讨 苯 磺 酸 左 旋 氨 氯 地 平 片 ( 施慧达) 联 合 缬 沙 坦 治 疗 老 年 原 发 性 高血 压 治 疗 的 临 床 疗 效 。 方 法 将 2 0 1 0年 1
治疗前及治疗后 2 4 周 的收 缩 压 、 舒 张 压 及 脉 压 的 变 化 。以 静 坐 舒张压 ( s e D B P ) 降到 正常 或下 降超 过 1 0 mmHg为 降 压 有 效 。 所有病人均接受 1 年随访 , 观察 心脑 血 管 不 良事 件 的发 生 率 。 1 . 4 统 计 学 处 理 采 用 S P S S 1 3 . 0统 计 学 分 析 软 件 包 进 行 处 理, 计 量 资料 以 均 数 ±标 准 差 ( ±s ) 表示 , 采用 t 检验, 计 数 资 料 采 用 。 检验 。
危 。病 人 年 龄 均 大 于 7 O周 岁 。排 除 继 发性 高 血 压 、 各 种 慢 性 疾
病急性期或危重期 、 已 知 对 缬 沙 坦 及 施 慧 达 过 敏 病 人 。按 照 随 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及 对照组 , 各 1 5 0例 。 治 疗 组 男 9 6例 ,
女5 4 例; 年龄 7 6 . 3岁 ± 5 . 1岁 ; 伴糖 尿 病 3 5例 , 高脂 血 症 2 4 例, 冠心病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例 。对 照组 男 8 9例 , 女6 1 例; 年龄 7 7 . i 岁 ±6 . 3 岁; 伴糖尿病 3 8例 , 高脂血症 2 1 例, 冠 心病 1 5例 。两 组 病 人 在 性别 、 年龄 、 并 发 症 发 生 率 差 异无 统计 学 意 义 ( P >0 . 0 5 ) 。 1 . 2 治疗方法 所有病人均给予生活方式干预 , 包 括 减 少 钠 盐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缬沙坦联合应用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
方法:选择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60例,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用药8周后进行疗效比较。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73.3%,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
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
【关键词】苯磺酸左旋氯氨地平;缬沙坦;高血压,原发性【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537-02原发性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1],严重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这些器官的功能最终可导致衰竭。
近年来,人类死亡的首要原因是以高血压为原发病的各种心脑血管疾病。
我科自2008年8月—2010年11月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治疗效果满意,具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选自我科收治的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符合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诊断标准:非同日3次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或(和)舒张压≥90mmhg者诊断为高血压[2]。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其他心脏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如恶性肿瘤)。
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60例,对照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单用)6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血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
1.2 治疗的方法:在治疗前2周让所有患者停用影响肾功能药物和其他降压药物,治疗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商品名:施慧达,吉林省天风制药有限公司产品)2.5毫克,每天1次,缬沙坦(商品名:代文,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产品)80毫克,每天1次;对照组单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毫克,每天1次。
每天定时监测1次血压,若2周后血压未降压正常,则缬沙坦增至160毫克,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增至5毫克,8周为一个疗程。
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及安全性

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及安全性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血压,又称为动脉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特点是持续性的血压升高。
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高血压患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在本文中,将探讨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药理作用、临床研究情况,以及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
对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进行分析,从而全面了解这种联合用药方案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2000字】1.2 研究目的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为了更好地治疗高血压患者,我们进行了本研究,旨在探讨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及安全性。
通过对药理作用、临床研究、安全性评估、副作用分析和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进行全面讨论,我们希望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治疗方案,同时为患者提供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措施。
通过本研究的结果,我们将能够全面评估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在治疗高血压中的作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在治疗高血压中的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建议。
2. 正文2.1 药理作用缬沙坦是一种高选择性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从而导致血管舒张和降低血压。
血管紧张素Ⅱ是一种强力的血管收缩剂,能够促进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增加管腔内皮素-1的合成,进而引起血管收缩和水盐潴留,导致高血压。
缬沙坦能够竞争性地结合于AT1受体,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生理作用,从而减轻血管痉挛,增加尿量和降低血容量,达到降压的效果。
苯磺酸氨氯地平是一种二羟吡啶钙通道阻滞剂,作用于体循环和冠状动脉,减少心脏的前后负荷,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降低心肌耗氧量,减轻心脏负担,从而降低血压。
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缬沙坦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价值与药学分析

药物与临床DOI:10.16662/ki.1674-0742.2024.06.118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缬沙坦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价值与药学分析闫宗峰,赵国,李玉婷枣庄市山亭区人民医院,山东枣庄277299[摘要]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缬沙坦用于老年高血压疾病治疗的效果。
方法方便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于枣庄市山亭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老年高血压病人为研究对象,并按奇偶分组原则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
参照组患者仅应用缬沙坦治疗,研究组患者在缬沙坦治疗基础上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
对各组的用药效果进行评估,统计与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波动情况、肾功能指标、同型半胱氨酸值、不良反应等。
结果治疗后2周~2个月,研究组收缩压和舒张压结果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研究组尿酸、肌酐、血清尿素氮等肾功能指标降低均比参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
研究组治疗后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76,P<0.05)。
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与缬沙坦的联合应用,对控制老年高血压人群血压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苯磺酸氨氯地平;缬沙坦;同型半胱氨酸;肾功能[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24)02(c)-0118-04Clinical Value and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of Amlodipine Besylate Com⁃bined with Valsartan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YAN Zongfeng, ZHAO Guo, LI YutingZaozhuang Shanting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Zaozhuang, Shandong Province, 277299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mlodipine besylate and valsartan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hyper⁃tensive diseases. Methods 92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 admitted to Zaozhuang Shanting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from July 2022 to July 2023 were conveniently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 study group based on odd even grouping principle, with 46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were only treated with valsartan, while the study group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a combination of amlodipine besylate on the basis of valsartan. The effect of medication in each group was evaluated, and the fluctuation of blood pressure, re⁃nal function index, homocysteine value and adverse reaction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wo groups were counted and analyzed. Results After 2 weeks to 2 months of treatment, the systolic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results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0.05). The decrease in renal function indexes such as uric acid, creatinine, and serum urea nitrogen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0.05). The homocysteine level in the study group after treatment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26.676, P<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P>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amlodipine besylate and valsarta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ontrolling blood pressure level in elderly hypertensive population.[Key words] Hypertension in the elderly; Amlodipine besylate; Valsartan; Homocysteine; Renal function[作者简介] 闫宗峰(1971-),男,本科,主管药师,研究方向为老年高血压药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与缬沙坦片联合治疗高血压196例治疗分析
发表时间:2013-07-17T16:14:56.64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3期供稿作者:严春宏
[导读] 对照组中,面红患者10例,头痛患者2例。
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严春宏(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贵阳 550002)
【摘要】目的对高血压患者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缬沙坦片进行治疗,对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
方法选择我院在2012年收治的19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8例。
对照组:给患者使用左旋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
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患者加用缬沙坦片进行治疗。
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结果试验组:显效患者有80例,占81.6%;有效患者有12例,占12.2%;无效患者有6例,占6.2%;总有效率为93.8%。
对照组:显效患者有60例,占61.2%;有效患者有12例,占12.2%;无效患者有26例,占26.6%;总有效率为73.4%。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高血压患者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与缬沙坦片联合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缬沙坦片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3-0167-01 现阶段,临床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种类繁多,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和钙拮抗剂是降低血压的有效药物,临床上经常采用单一药物或两种药物联用治疗高血压,并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本文回顾性分析就诊的196 例高血压患者,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缬沙坦联合治疗,并与单一药物对照,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院在2012年1月~12月期间,收治了的高血压患者196例。
其中男性患者有107例,女性患者有89例;患者的年龄在36~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8±5.3)岁;患者的病程为1~18年,平均病程为(12.3±3.1)年。
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8例。
两组患者在病程和性别等资料上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纳入的标准
选择病例均符合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诊断标准:非同日3次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或(和)舒张压≥90mmHg者诊断为高血压[1]。
患者没有严重性的肝肾不全疾病和心功能不全以及妊娠。
患者在治疗前2周没有使用降血压药物。
1.3方法
对照组:给患者使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mg进行治疗。
初始量为2.5mg,1次/d;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可适当增加药量,最大可增至5mg,1次/d。
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使用缬沙坦片80mg治疗。
1次/d,空腹或餐后服用,如果降压效果不显著,则可增至160mg/d。
两组患者治疗的时间为一个月,均在早晨7:30服用。
1.4观察指标
采用台式水银柱血压计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测量,2次/d。
在进行测量前,安静地的休息15min。
1.5治疗效果的判定标准
参照卫生部规定的《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高血压疗效判定标准分为[2]: ①显效: 治疗后血压与治疗前基础血压比较,舒张压下降≥10mmHg 并降至正常范围或下降≥20mmHg。
②有效: 舒张压下降虽未达到10mmHg,但已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mmHg,或收缩压下降>30mmHg。
③无效: 治疗后血压下降未达到上述标准。
1.6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
组间数据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治疗效果详细情况见以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情况[例,(%)]
组别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
试验组 80(81.6) 12(12.2) 6(6.2) 92(93.8)
对照组 60(61.2) 12(12.2) 26(26.6) 2(73.4)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不良反应试验组中,出现头痛的患者有2例,面红患者4例,干咳患者4例;对照组中,面红患者10例,头痛患者2例。
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也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会引起心力衰竭和肾脏疾病,是造成脑卒中、冠心病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因此,合理选择降血压药物,有效的控制血压,对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病死率和病残率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研究表明,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缬沙坦联合用药可以显著提高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并通过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明显降低单独服用两种药物时产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两种药物在治疗高血压时具有协同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起草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病杂志,2000,8(1):97.
[2]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心血管药物对策专题组.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的建议Ⅱ抗高血压药.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8,26(1):5-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