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硬笔书法教案模板
硬笔书法三年级教案3篇

硬笔书法三年级教案3篇硬笔书法三年级教案1篇【教学内容】一、硬笔书法简介二、硬笔书法的基本技法1.书写姿势2.执笔方法3.运笔三、欣赏几幅现代硬笔书法作品四、练习并掌握硬笔书法的基本技法【学情分析】1.小学低年级段的学生练习书法时,指力,腕力均很欠缺。
2.小学低年级段的学生耐心有限,容易坐不住。
3.小学低年级段的学生审美能力有限,需要引导。
本课教学目标1.认识书法的概念2.认识硬笔书法的特点3.掌握书写姿势4.掌握执笔方法5掌握基本运笔规律【学具准备】钢笔,铅笔,练习本,【教学过程】一、教师简介书法的概念并且阐述小学生练习书法的好处,培养学生的兴趣。
1.简介书法概念。
书法,是世界上少数几种文字所有的艺术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文书法等。
其中“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
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
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2.鼓励学生学好书法,阐述学习书法的好处学习书法至少有四个好处:第一,中国书法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古人聪明和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的宝贵财富,是我国独有的一门艺术。
教育部早已将其列为中小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作为青少年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文化素养,为将来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少儿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主要是动手,尤其是训练手指、手腕和手臂的动作,达到协调性和灵活性。
这些动作靠大脑指挥,经常有规律地训练,对促进大脑的生长发育十分有益。
少年儿童正值生长发育的高峰期,12岁时大脑发育已基本接近成人。
在此之前,抓住这个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学习书法,对促进少儿大脑的生长发育,开发智力,培养高智商的人才非常必要。
这一点往往被很多家长忽视第三,书法有严格的书写法则,少年儿童,尤其是小学阶段,主要是识字,在学习文化的同时又学习书法,既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又能促进文字书写水平的提高,把字写得更加整洁美观,又合乎规范。
硬笔书法教案完整模板范文

一、教案名称:三年级硬笔书法《横画》教学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横画的书写要领,提高书写水平。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3. 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横画的书写要领和书写技巧。
2. 难点:如何使横画书写平稳、流畅,达到美观的效果。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横画书写演示、优秀作品展示等。
2. 教学用具:硬笔书法教材、墨水、毛笔、纸张等。
3. 学生准备:坐姿正确,执笔方法规范。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横画在汉字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学生分享自己书写横画的经验和感受。
(二)新授1. 教师讲解横画的书写要领:a. 起笔:轻落笔,稍用力按一下。
b. 行笔:平稳、流畅,力道适中。
c. 收笔: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
2. 教师示范横画的书写,学生观察并模仿。
(三)练习1. 学生练习书写横画,教师巡视指导。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四)巩固1. 教师出示不同长度的横画,学生尝试书写。
2. 学生互相评价,分享书写心得。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横画的书写要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七、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练习书写横画,注意书写规范。
2. 家长签字确认,教师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八、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2. 关注学生的书写习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小学硬笔书法教案(精选9篇)

小学硬笔书法教案小学硬笔书法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包含长横、长竖、撇、捺的汉字的书写规律,写好例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在例字中归纳书写要领,根据要领书写与例字类似的字。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书法艺术的传承意识和责任感,发展个性,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教学重点:掌握包含长横、长竖、撇、捺的汉字的书写规律,写好例字。
教学难点:学生在例字中归纳和总结书写的要领。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中国的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古老的汉字承载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作为初中生要写好硬笔行楷字,从书法技法上讲,关键有两条。
一是笔画,即要掌握好自然连带这一最基本的笔画组合规律;二是结构,即要掌握笔画之间的搭配、布白。
总的来说,写好笔画是为结构服务的。
因此,归根到底是要写好结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汉字中的独体字的写法。
二、复习旧知:1.检查上节课的作业情况。
2.检查学生握笔姿势及坐姿。
三、出示例字,分析结构,授之写法。
1.出示例字,分析“十”“千”“上”的书写规律。
教师提问:“十”“千”“上”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学生回答)教师提问:书写这类例字时,在结构和笔画上我们要注意什么?(讨论)教师总结:一般这样的字在书写时要让它横平竖直,这样结构比较稳重———稳定原则。
拓展例字:“丁”、“干”、“王”、“士”等。
2.尝试练习,巩固写法。
练习:“十”、“千”、“上”、“丁”、“干”、“王”、“士”的写法。
(1)学生练习(2)交流探讨(3)展示和评价3.出示例字,分析“人”“火”“央”的书写规律。
教师提问:“人”“火”“央”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学生回答)教师提问:书写这类例字时,在结构和笔画上我们要注意什么?(讨论)教师总结:有撇有捺的字,撇捺的长度可能不同,但是撇捺的角度一般是对称的,而且撇捺的末端右边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对称原则。
拓展例字:“八”、“九”、“冬”、“大”等。
小学三年级硬笔书法教案模板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硬笔书法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3. 提高学生的硬笔书法水平,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1. 硬笔书法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正确的书写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难点:1. 硬笔书法的笔画和结构。
2. 正确的书写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养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硬笔书法的历史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硬笔书法的了解。
二、新课导入1. 教师讲解硬笔书法的基本知识,包括笔的种类、书写姿势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正确的书写姿势。
三、笔画练习1. 教师讲解基本笔画,如横、竖、撇、捺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基本笔画,注意笔画的起笔、转折、收笔。
四、结构练习1. 教师讲解汉字的结构,如独体字、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汉字的结构,注意笔画的安排和布局。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书写姿势和笔画的重要性。
2. 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学生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练习成果。
二、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一些基本笔画和汉字,让学生进行练习。
2. 学生互相评价,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
三、创新练习1. 教师出示一些有趣的汉字,让学生进行创新书写。
2. 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书法作品。
四、展示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价。
2. 教师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书法水平。
五、总结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书法艺术的魅力。
2. 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表达对书法艺术的喜爱。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硬笔书法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书写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了学生的硬笔书法水平。
小学生硬笔趣味课教案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三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硬笔书法的基本要领,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
2. 通过趣味活动,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硬笔书法的基本姿势和握笔方法。
2. 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
教学难点:1. 汉字的书写顺序和连笔技巧。
2. 汉字的美感体现。
教学准备:1. 硬笔书法教材2. 毛笔、墨水、宣纸3. 多媒体课件4. 学生硬笔书法作品展示板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出示精美的汉字书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
2.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漂亮的字是怎么写出来的吗?引出本节课主题——硬笔书法。
二、新授课1. 教师讲解硬笔书法的基本姿势和握笔方法,示范并指导学生练习。
2. 讲解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感受。
3. 进行趣味游戏:“汉字寻宝”,让学生在游戏中认识汉字的笔画和结构。
三、课堂练习1. 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练习书写基本笔画。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握笔姿势和书写笔画。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硬笔书法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练习,提高书写水平。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让学生回顾硬笔书法的基本要领。
2. 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
二、新授课1. 教师讲解汉字的书写顺序和连笔技巧,示范并指导学生练习。
2.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优秀学生的硬笔书法作品,让学生感受汉字的美感。
三、课堂练习1. 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练习书写汉字,注意书写顺序和连笔技巧。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书写错误。
四、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
2. 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书写顺序和连笔技巧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练习,提高书写水平。
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三年级硬笔书法上册教案

三年级硬笔书法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硬笔书法的基本书写姿势和书写规范。
2. 使学生能够正确、美观地书写常用的汉字。
3. 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硬笔书法的基本书写姿势和书写规范教学重点:正确的坐姿、握笔姿势和书写笔顺。
2. 第二课时:横、竖、撇、捺的基本书写教学重点:横、竖、撇、捺的书写方法和技巧。
3. 第三课时:横折、竖折、撇弯、捺顿的基本书写教学重点:横折、竖折、撇弯、捺顿的书写方法和技巧。
4. 第四课时:钩、提、折的基本书写教学重点:钩、提、折的书写方法和技巧。
5. 第五课时:综合练习教学重点:运用所学的书写方法,进行汉字书写练习。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教师详细讲解硬笔书法的基本书写姿势、书写规范和各种笔画的书写方法。
2. 采用示范法,教师在黑板上示范书写,学生跟随模仿。
3. 采用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书写技巧。
4. 采用激励法,教师及时表扬和鼓励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步骤1. 第一课时:(1) 讲解硬笔书法的基本书写姿势和书写规范。
(2) 示范横、竖、撇、捺的书写方法。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书写,教师及时纠正错误。
(4)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第二课时:(1) 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
(2) 讲解横折、竖折、撇弯、捺顿的书写方法。
(3) 示范书写,学生跟随模仿。
(4) 进行书写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第三课时:(1) 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
(2) 讲解钩、提、折的书写方法。
(3) 示范书写,学生跟随模仿。
(4) 进行书写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第四课时:(1) 复习前三节课的内容。
(2) 进行综合书写练习,学生独立完成。
(3) 教师挑选优秀作品进行展示,给予表扬。
(4)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5. 第五课时:(1) 复习本册书的内容。
(2) 学生进行书写比赛,教师评选优秀作品。
(3) 总结整个学期的学习成果,给予鼓励和表扬。
学校硬笔书法教案范文模板

课程名称:硬笔书法年级:三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硬笔书法的基本知识,包括书写工具、姿势等。
2. 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 使学生掌握基本笔画和简单的汉字书写技巧,提高书写水平。
4. 激发学生对硬笔书法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 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
2. 基本笔画的书写技巧。
3. 简单汉字的书写。
教学难点:1. 基本笔画之间的衔接。
2. 汉字结构的掌握。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书法教材、多媒体课件、示范字帖、毛笔、墨汁、宣纸、毛刷、铅笔、橡皮等。
2. 学生准备:田字格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硬笔书法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2. 引导学生观看书法作品,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
二、书写姿势与执笔方法1. 教师示范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强调“头正、身直、肩平、足安”。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基本笔画书写1. 教师讲解基本笔画的特点和书写技巧,如横、竖、撇、捺、点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业布置1. 学生练习书写基本笔画,教师巡视指导。
2. 学生尝试书写简单的汉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巩固1.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学到的内容。
2. 学生进行基本笔画和汉字书写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二、汉字书写技巧1. 教师讲解汉字书写技巧,如笔画顺序、结构安排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创作与展示1. 学生尝试创作书法作品,教师巡视指导。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
四、总结与反馈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进行反馈。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评估学生是否掌握正确的书写技巧。
2. 检查学生的作业,评估学生的书写水平和进步情况。
3.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详细硬笔书法教案设计模板

一、课程名称:硬笔书法二、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基本笔画、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能够书写规范、美观的汉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模仿、练习,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硬笔书法的兴趣,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基本笔画、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的掌握。
2. 教学难点:笔画之间的搭配、布白和整体结构的协调。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材、PPT课件、书法字帖、示范作品、教学评价表。
2. 学生准备:硬笔书法练习本、毛笔、墨水、练习纸。
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硬笔书法的历史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书写习惯,提出改进方向。
(二)新课讲授1. 基本笔画讲解与示范:- 介绍基本笔画的概念、分类和书写方法。
- 示范书写基本笔画,如点、横、竖、撇、捺等。
-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基本笔画。
2. 偏旁部首讲解与示范:- 介绍偏旁部首的概念、分类和书写方法。
- 示范书写偏旁部首,如单人旁、双人旁、三点水等。
-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偏旁部首。
3. 间架结构讲解与示范:- 介绍间架结构的概念、分类和书写方法。
- 示范书写具有代表性的汉字,如“人”、“山”、“水”等。
-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书写具有代表性的汉字。
(三)课堂练习1. 学生按照教师要求,在练习本上书写基本笔画、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书写错误,强调书写规范。
(四)评价与反馈1. 教师对学生的书写情况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2. 学生互评,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五)总结与布置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课后作业:书写具有代表性的汉字,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教学过程,反思教学效果,总结经验教训。
2. 针对学生的书写问题,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写好钢笔字的意义和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学内容:写好钢笔字的意义和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学目的:通过讲解写好钢笔字的意义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写好钢笔字的作用和方法。
教学过程:一、我国教育学家、文字学家、诗人郭沫若早就在1962年指出:“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
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
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行,是容易误事的。
”大书法家沈尹默说:“练字不但对身体有好处,而且可以养成善于观察、考虑、处理事务的敏锐和宁静的头脑。
”他们两位都是当代著名书法家,他们的话,是一生学字的经验总结,很有道理。
即使在现在电脑普及的时代,钢笔仍是不可取代的主要书写工具。
“字是人的脸面”,因此,从学生时代起开始进行正规的钢笔字训练,将受益终身。
二、根据教学经验,采用以下学习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1、临帖和摹帖临帖和摹帖是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要坚定不移。
摹帖和临帖各有所长,效果各异。
摹帖,就是把薄纸蒙在帖上,直接描画,如同描红,多摹几遍,有利于把握字形结构。
临帖,就是看着字帖,照着去写。
只要仔细认真,便容易掌握笔法笔意,从而把范本的精髓学到手。
只摹不临,虽然间架不错,但没有笔法,字就僵化,缺乏神采。
初学者宜临摹并用,相互补充。
2、临帖的方法临帖要做到三要:一要眼到手到心到;二要少而精;三要不断比较。
3、连续不断,持之以恒任何事情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练字也一样,写得太少,没有掌握,当然谈不上进步,而生硬机械地多写,疲倦了,效果也不好。
根据经验,楷书练字临帖,每天差不多要写二百多字,必须一次性连续不断写完。
这才能达到一定的量才有一定效果,较佳的量才能达到较佳的效果。
这也是锻炼毅力的好办法。
学习时要象蚯蚓钻进泥土里似的,一头钻进字帖里,专心致志。
每天抽一定时间临摹帖,滴水穿石,日久见功夫,辛勤耕耘,一定会有收获。
第二课、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姿势教学内容: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姿势教学目的:通过讲解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姿势,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姿势。
教学过程:一、正确的写字姿势1、头正身直:眼睛和本子距离一尺左右,头要端正,背要伸直、自然,向前微倾,切不可扑向桌子,弯得像大虾。
2、臂开肩平:两臂平放桌面上,两肘相对,左右一样,双肩要平,不可左右高低不同。
3、足安胸舒:胸与课桌要保持一拳距离,不能紧抵桌沿。
要使全身各部位感到舒服,轻松、自然、灵便。
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平放地上,不可并拢或一前一后,更不可交叠。
4、本子放正:写字时,本子不能斜放,从上到下书写,本子随之由下往上移动。
否则,会影响保持正确姿势,把桌面文具盒及多余课本放入课桌里。
二、正确的执笔姿势正确的执笔方法是三指执笔,五指并用。
1、大姆指、食指、中指轻握笔杆。
食指与大姆指相对不相碰,距笔尖2cm左右。
2、姆指在左,食指在右,中指第一指节(指甲盖与肉相连处)与指甲间在内上托,以取得平衡。
无名指与小指紧靠中指后面。
3、掌心要虚空,虎口要圆。
小手指和掌外侧成环状轻贴纸面,随之上下左右移动。
4、笔杆斜靠虎口处,笔杆向右下方偏斜,与纸面成45°左右,与方格对角线相符。
5、食指在大姆指前面。
如大姆指在食指前面,则要遮住视线,头自然会向左偏斜,影响写字姿势。
6、执笔不能太紧,特别是切忌大拇指压在食指上面,影响用笔的提按;食指不能过分弯曲,以免影响三指关节屈伸的变化。
学生中常见的毛病有:(1)执笔太低、太紧、太直。
(2)大姆指在食指前面并且两指相碰。
(3)大姆指压在食指上面。
(4)大姆指不用指肚而用指甲右边贴着笔杆,食指过分弯曲。
(5)虎口不呈圆形,而呈细长形,如同凤眼。
(6)掌心不虚,小指弯到掌心。
(7)笔杆未靠在虎口处,较直,与纸面向右垂直。
(8)手腕向内弯曲,呈扣状。
(9)书写时,手腕空抬。
第三课、正确的运笔方法教学内容:正确的运笔方法教学目的:通过讲解运笔方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运笔方法。
教学过程:运笔方法,是指书写点画时书写工具移动运行的具体方法,又称“行笔法”。
钢笔的运笔方法借鉴毛笔的运笔方法。
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
每一种点画的书写都要按照这个方法,缺了任何一个环节,其点画就不完美。
起笔、行笔、收笔等动作各有要领。
1、起笔。
有露锋和藏锋两种。
钢笔写字大都为露锋。
只有个别笔画(如平捺或单独出现的捺)例外。
起笔有作顿、轻作顿、不作顿三种。
一般起笔有提、有按、有轻、有重。
2、行笔。
是运笔第二步。
通常提笔运行。
但行笔时不能简单地平拖而过,要讲究轻重快慢,提按顿挫,如人在行走时,两脚必须一起一落,随时结合着才能行走,提按动作也是如此,才按便提,才提便按。
3、收笔。
回锋收笔是完成整个点画书写的最后一步,有起必有收。
收笔方式有两种:一是回锋收笔。
笔锋行到点画尾处,不能直接提起收笔,而应放慢速度,稍作停顿,如垂露竖画应将笔锋向上回收;横画则将笔锋向左回收。
使起笔与收笔相互照应。
点画含蓄,浑厚有力。
二是出锋收笔。
即笔锋直接顺势出锋,在空中收笔。
如撇、捺、悬针竖等,锋芒外露,挺劲犀利。
由于用笔有提按、轻重、徐疾的节奏,所以线条才表现出刚柔粗细的变化,字的结构就有了如同音乐、舞蹈等美的造型及韵律,字才耐看,有品味。
第四课、“点”的书写教学内容:笔画“点”书写教学目的:通过讲解正楷笔画的名称及写法,让学生掌握正楷笔画的名称及写法。
教学过程:点:楷书中的点丰富多彩,有侧点、垂点、挑点、撇点、长点等。
点的形态虽然不同,但都如人的眼睛,顾盼生情,最为传神。
因此,点要写得圆满精致,或象高山上滚下来的石头,势猛力足;或象苹果中的内核,浑厚圆润。
点是笔画和笔法的基础。
所有笔画都是从点开始延伸的。
它在书写结构组合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所谓“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
(1)右侧点:因点取侧势,故叫侧点。
写法是落笔要轻,向右下45°按笔,再顺势斜下顿笔,然后笔尖向左内迅速提起回锋。
表现为线条由细到粗,颜色由浅到深。
如:“泛、掠、滨”等。
(2)左垂点:因形似垂露,故叫垂点。
写法是由轻到重,从右至左下呈15~20°,再顺势向直下,由快到慢按笔,然后笔尖向右内迅速提起回锋。
表现为由细到粗,由浅到深。
如“小、滨、东、京”等字中的垂点。
(3)挑点:形似挑画,但比挑画短小有力。
写法是落笔由按到提,由重到轻,由慢到快,从右下45°顿笔,转笔向右上呈45°,迅速用力挑出。
如:掠、匀、羊等字中的挑点。
(4)撇点:形似短斜撇,但更短小些。
写法是向右下45°落笔,然后转笔向左下45°迅速撇出。
如六、只、总、普等字中的撇点。
(5)长点:是侧点的延长,故名。
写法是落笔要轻,随着向右下方45°行笔逐渐用力,最后斜下按拉,顿笔回锋收笔。
长点的形态,上细下粗,颜色从浅到深。
楷书中有不少字的捺画是用长点来代替,故又称“反捺”。
如“女、以、李、英”等字中的长点。
第五课、“横”的书写教学内容:笔画“横”的书写教学目的:通过讲解正楷笔画的名称及写法,让学生掌握正楷笔画的名称及写法。
教学过程:横:横画在汉字中起着横梁般的作用,它的长短变化则平衡整个汉字结构,因此,既要坚挺扎实,又要生动活泼。
写横画不论长短,为适合人的视觉效果,都要写得左低右高,略带斜势。
但也不能太斜,以5°~7°为宜,一般短横要斜,长横基本平正。
(1)右轻横:因势向下凹,故又称凹横。
写法是起笔作顿,然后转笔向右上呈7°斜行,最后顺势轻按回锋收笔。
右轻横大都在字的第一笔,快捷有气势。
如“土、王、五、至”等字中的右轻横。
(2)左轻横:因势向上仰,故又称仰画。
写法是轻起笔,向右逐渐用力,最后轻顿笔回锋收笔,左低右高,左细右粗。
左轻横常和左竖相接,在笔画中间,有时也可在第一笔。
如:“上、正、旦、直”等字中的左轻横。
(3)长横:因势向下覆,故又称覆画。
写时起笔作顿,然后向右上行笔,结束处顿笔回锋收笔。
由于头尾用笔重,速度慢,中间用笔轻、速度快,因此,整个横画是头尾粗,中间细,在平直中略带弧形,中间部分稍挺起,显得很有力量。
如:“下、万、不、百”等字中的长横。
还有在字的底部和中部的长横基本平正。
如“卫、亚、安、青”等字中的长横。
第六课、“竖”的书写教学内容:笔画“竖”的书写教学目的:通过讲解正楷笔画的名称及写法,让学生掌握正楷笔画的名称及写法。
教学过程:竖:竖画在汉字中起着支柱的作用,必须写得挺拔坚劲,它要象一个人立正的样子,胸腰挺起,精神抖擞,雄赳赳、气昂昂;切不可左歪右斜,更不能弯腰曲背。
(1)悬针竖:形似一根扎鞋底的钢针,故叫悬针竖。
写法是右下落笔,稍用力按一下,随即转笔直下;力量由重到轻,速度由慢到快,最后到3/4处提笔出锋,力到锋端。
收笔不能太快,太尖细如同鼠尾。
悬针竖大都是字的最后一笔,位置在中间居多,有的在右边。
如“中、平、年、都”等字中的悬针竖。
(2)垂露竖:象在一根木棒上悬着一滴露水,故叫垂露竖。
写法是右下落笔,稍按,然后转笔直下,收笔时顺势向下按拉,随即空回锋收笔。
垂露竖大都是一个字的左竖或右竖,少数是中竖。
如“门、同、术、引”等字中的垂露竖。
(3)短竖:起笔轻作顿,随即转笔直下,顺势按拉回锋收笔。
短竖在与短横相逢时,起笔不作顿。
如“日、且、贝、具”等字中的短竖。
有时短竖稍向右斜,如“口、回、南、而”等字中的短竖。
第七课、“撇”的书写教学内容:笔画“撇”的书写教学目的:通过讲解正楷笔画的名称及写法,让学生掌握正楷笔画的名称及写法。
教学过程:撇:撇如同人的手足,可伸可屈,在结构组合中,它主要起到平衡字势的作用。
撇的形态舒展,笔意流畅,潇洒时如同兰叶,竖实处恰似大象的长牙,撇画用笔由按到提,由重到轻,速度由慢而快,线条由粗而细,颜色由深到浅。
撇时要行笔轻捷均呈撇尖形,撇尖角度要按字中所处的位置而定,力求准确,使字搭配稳当。
(1)短平撇:一般在字的顶部,写得短而平,否则,头重脚轻,不成比例。
写法是起笔向右作顿,随即转笔向左下15°迅速提笔出锋。
宜平、宜短,“如鸟啄食”。
如“千、反、毛、禾”等字中的短平撇。
(2)短斜撇:一般在字的左肩部位。
写法是起笔作顿,随即转笔向左下45°快速出锋。
特点是短小,尖锐,有力。
如“牛、升、生、行”等字中的短斜撇。
(3)斜撇:一般如同人的胳膊或腿,与斜捺相对而出,呈45°角度。
写法是起笔作顿,然后转笔向左下,由慢而快撇出,力到锋端。
斜撇要有一定弧度,切忌写成直撇或弯曲过度。
如“人、文、木、米”等字中的斜撇。
(4)竖撇:写法是起笔作顿,随即转笔直下,约在三分之二处,向左下撇出。
撇出的地方常有弧形的意味。
呈现多半是竖,很少一部分是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