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考博试题历史文献学
武大历年考博试题

2007年武汉大学世界史考博试题世界近代史一、简答题(每题10分)1、“价格革命”对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2、欧洲宗教改革后,罗马天主教是如何应对的?采取了什么措施?产生了什么效果?3、简要分析英国克伦威尔护国公制的实质及表现形式4、俄国彼得大帝是如何向西方学习,使俄国摆脱落后地位的?5、日本明治维新的三大基本国策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二、论述题(每题25分)1、欧洲近代早期,英国和法国在逐步成为主权国家的过程中有何相同和不同?这些相同和不同对这些国家的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2、你如何看待俾斯麦在德国历史上的地位?通过以上对俾斯麦的历史分析,谈谈你对“时势”与“英雄”的关系。
世界现当代史一、简答题(每题15分)1、1921年英苏《临时贸易协定》是在什么背景下签订的?产生了什么影响?2、简述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侵略的国内外原因。
3、简述“非洲统一组织”的建立过程,宗旨和组织成员国相互关系的准则。
4、1978年《中美建交联合公报》是在什么背景下签订的?具体什么内容?遗留了什么问题?二、论述题(每题20分)1、试析一战后和二战后东亚的国际关系的不同?并以此说明人类社会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进步。
2、列举一至二个20世纪60-80年代的区域合作组织,说明世界区域经济合作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2006年武汉大学世界史考博试题世界近代史一、在近代欧洲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为什么英、法等国会走上一条“自上而下”的革命道路,而普鲁士——德意志却走上一条“自上而下”的改革道路?这些不同的道路对这些国家的政治现代化进程产生了哪些不同的影响?(50分)二、面临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为什么日本会成为惟一逃脱沦入第三世界的非西方国家?“明治维新”启动的日本现代化进程究竟有哪些基本特点?(50分)世界现当代史一、简答题1、简述印度甘地主义的基本内容、目标、以及所注重的社会基础(10分)2、简述20世纪30年代欧洲集体安全体系构建的过程(15分)3、简析马歇尔计划的基本特点及其主要影响(15分)4、简析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滞涨性危机的主要影响(10分)二、论述题1、比较两次世界大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25分)2、分析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美关系解冻的主要推动因素(25分)2005年武汉大学世界史考博试题世界近代史一、简答题1、在法国波旁王朝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过决定性推动作用的人物有哪几位?分别列举他们的理论或实际贡献2、比较霍布斯和洛克的政治思想,他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2024年武汉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博综合348考研真题

2024年武汉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文博综合348考研真题
业务课名称:文博综合348
考生须知: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其他纸上无效。
2.答题时必须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做答,用其他答题不给分,不得使用涂改液。
一、简答题(8选6,每题20 分,共120分)
1.简述茶技艺申遗成功的意义。
2.列举两个近五年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
3.列举商代主要城址。
4. 简述红山文化的发现及其意义。
5. 简述东晋帝陵的布局及特征
6. 简述秦始皇陵兵马俑。
7. 简述南宋景德镇官窑瓷器的特点。
8.简述博物馆观众的研究方法。
二、论述题(8选6,每题30分,共180分)
1. 论述河北泥河湾遗址的考古发现及意义。
2. 论述西安地区汉墓的分期及特征。
3. 论述如何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4. 论述北魏洛阳城的布局特征及对后世都城规划的意义。
5. 论述二里头遗址的布局及意义。
6. 论述南宋临安城的布局特征及主要考古发现
7.论述良诸遗址群的布局及意义
8.论述博物馆教育的四个模型。
文献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ZHI JIA GE一、文献学的争辩内容和任务:1、对文献的载体材料的争辩。
〔甲骨、金石、竹简、绢帛、纸张等〕对文献的形制〔卷轴装、梵夹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的争辩。
对文献的传抄和印制方式〔写本、拓本、刻本、活字本〕的争辩。
对文献的类型〔经学、宗教、总集、别集、地方志、丛书、宗谱等〕的争辩等。
文献实证争辩: 文献实证争辩:解决文献内容的牢靠性问题:版本、校勘;解决文献内容的真实性问题:辨伪;解决文献内容的完整性问题:辑佚2、一般任务:文献整理最终任务:学术思想史和文化史的整理。
清代有名文献学家戴震说: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词也,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之道,必有渐也。
二、文献的整序和典藏名目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名目学作为读书治学的门径,强调对相关书目的生疏与书目方法的把握。
典藏学:对藏书的鉴别、购求、保藏、装补、曝书、流通等。
文献的编纂:争辩文献的编纂形式和编纂过程、方法的学问。
三、文献的载体1、甲骨文献:系统的文字,甲骨文〔殷商时期刻在龟甲骨或动物骨上的文字。
〕价值:①语言文字学价值,为人类供给了距今三千多年的象形文字汉字系统②殷商史争辩价值2、金:我国先秦时期称铜为金,金文主要指青铜器上的铭文。
价值:①语言文字资料,有助于生疏古汉字的全貌,争辩演化过程,推究古意;争辩韵学②释读及考订传世文献的佐证③古史资料2、简帛文献:中国文字的载体可分为硬材料或软材料。
硬器分为石器、陶器、铜器、甲骨上。
用毛笔蘸墨写在竹、木、帛、纸上,轻松易得,纪念性文字多用金石类,记录文字多用简帛类。
竹简过于沉重,不便书写。
价值:①佚籍复出,丰富古文献的内容,为学术争辩供给了的课题和资料。
②考校释读传世古籍③历史资料宝库④文字学资料⑤书籍制度史实物3、石刻文献:价值①文学价值②史料价值③文字学和书法价值④经学和宗教史料4、抄写与雕版四、儒学十三经《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武汉大学2022年学年第一学期文物与博物馆学《考古学通论》考试试卷(A卷)及参考答案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总分评卷人 得分武汉大学 2023-2023 学年第 1 学期《考古学通论》考试试卷〔A 卷〕考试范围:《考古学通论》;总分值:10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院/系: 专业: 姓名: 考号:留意事项: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名词解释〔6 选 4,每题 5 分,共 20 分〕1. 赝品2. 汤山人3. 堆土墓和土墩墓4. 马家窑文化5. 模印拼嵌画像砖墓6. 蚁鼻钱二、简答题〔6 选 5,每题 10 分,共 50 分〕1. 简述山顶洞人2. 试述周礼。
3. 简述西周青铜器铭文。
4. 古代纺织品文物染色中的蓝色,红色,黄色,黑色,青绿色分别可通过哪些原料制成?5. 稳固字迹和加强纸张强度的化学药品,应当具备的性能。
6. 北宋皇陵建制。
三、论述题〔3 选 2,每题 15 分,共 30 分〕1. 博物馆信息化的工作内容。
2. 自然科学测年〔断代〕法。
3. 试论述广汉“三星堆文化”的意义与价值。
评卷人 得分评卷人 得分【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6 选 4,每题 5 分,共 20 分〕1.赝品本义指工艺精湛的仿真品,价值和价格可以紧随被仿品,现在通常指工艺拙劣的仿冒品。
赝品是古董及书画市场的交易中以假乱真的行货。
由于这些物品并非原创,是临摹、仿制或复制的,而持有者、贩卖者却诓称是原作,所以把这些物品成为赝品。
2.汤山人是指1992 年在南京市江宁县汤山镇觉察的远古人类,距今30~35 万年。
觉察有头盖骨及牙齿等,同时出土的尚有哺乳动物化石。
汤山人头盖骨顶部有一小块骨,称为“前心点小骨”,为南京人特有。
3.堆土墓和土墩墓是始见于石器时代的两种墓葬形式,两者之间存在着承袭、演化关系。
①堆土墓是指没有墓坑,尸体放置在地上,然后再用土掩埋。
由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水网密布,地下水位浅,在石器时期中期就消灭了堆土墓。
有些地区连续至两周时期,形成显著的地域性葬俗特征。
博士生入学考试古代文学专业试题大全

北大中文2003博士生入学考试古代文学专业试题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1、比较三曹诗风的异同f2、论述中唐文学风气与社会文化思潮的关系3、论述近体诗的确立及其对唐代诗歌的影响中国文学史、古代文论、中国历史:一、简答:1、察举与科举2、《录鬼簿》与《南词叙录》3、宋元话本二、论述:1、论述封建制与郡县制2、试述《左传》的文学成就及其地位和影响3、举例说明常州词派的理论及其创作实践情况北大2004古代文学博士生招考魏晋隋唐方向试题n专业:1、论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体辨析与总集编纂。
2、评价西晋诗歌及其在中古诗史上的地位。
3、论述唐代散文发展的过程及其与骈文的消长。
4、元稹《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有“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雅,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
”试详论之。
专基:一,名词解释。
1战国楚竹简(上海博物馆藏)3今文经学4《乐府诗集》_ 5《四声猿》二,论述题。
25% 1严羽诗论产生的背景及其得失。
2安史之乱后的唐王朝主要矛盾。
3《聊斋》的艺术成就及其在文言小说史上的地位北大04语言学考博试题散记北语04年考博士对外汉语教学专业试题一对外汉语教学综合考试一、汉语音系系统中ju、qu、xu同属于一个音位/y/,在英语音系系统中虽不存在,但有些音位如tip /i/ 和cukoo /u/,与/y/享有部分共同的区别特征:/y/ /i/ /u/ ` +front +front -front +high +high +high+round -round +round对以英语位母语的初学者来说1、他们会怎样发这个音?2、按照对比分析假设,可以做怎样的预测?3、这些预测是否准确?4、如果预测成立,这些结果时哪些因素造成的?二、一道给古文标注标点和翻译的问题。
三、谈谈语音对句法关系的影响。
四、试论形式主义语言学和功能主义语言学的主要分歧。
历史文献学考试题及答案

历史文献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历史文献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A. 历史文献的收集与整理B. 历史文献的创作与传播C. 历史文献的鉴定与评价D. 历史文献的保存与修复答案:C2. 下列哪一项不是历史文献学的研究内容?A. 历史文献的版本研究B. 历史文献的校勘研究C. 历史文献的读者研究D. 历史文献的编纂研究答案:C3. 历史文献的鉴定主要依据哪些方面?A. 作者的生平B. 作品的创作背景C. 作品的版本与流传D. 所有上述因素答案:D4. 历史文献的校勘工作主要包括哪些内容?A. 校对文字B. 校对标点C. 校对注释D. 所有上述内容答案:D5. 历史文献的版本研究主要关注哪些问题?A. 版本的历史演变B. 版本的比较研究C. 版本的真伪鉴定D. 所有上述问题答案:D6. 历史文献的编纂工作通常包括哪些步骤?A. 选题策划B. 资料收集C. 编辑加工D. 所有上述步骤答案:D7. 历史文献的保存工作主要涉及哪些方面?A. 物理保存B. 数字化保存C. 法律保护D. 所有上述方面答案:D8. 历史文献的修复工作通常需要哪些专业技能?A. 纸张修复B. 墨迹修复C. 装裱技术D. 所有上述技能答案:D9. 历史文献的数字化保存主要采用哪些技术?A. 扫描技术B. 光学字符识别技术C. 数据库管理技术D. 所有上述技术答案:D10. 历史文献的法律保护主要涉及哪些内容?A. 著作权保护B. 知识产权保护C. 文物保护D. 所有上述内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历史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哪些?A. 版本比较B. 校勘整理C. 历史考证D. 文化分析答案:ABCD2. 历史文献的鉴定工作通常需要参考哪些资料?A. 作者的生平资料B. 作品的创作背景资料C. 作品的版本流传资料D. 作品的评论与研究资料答案:ABCD3. 历史文献的校勘工作主要解决哪些问题?A. 文字错误B. 标点错误C. 注释错误D. 内容遗漏答案:ABCD4. 历史文献的编纂工作需要考虑哪些因素?A. 选题的科学性B. 资料的系统性C. 编辑的规范性D. 出版的可行性答案:ABCD5. 历史文献的保存与修复工作需要遵循哪些原则?A. 保护原貌B. 延长寿命C. 便于使用D. 传承文化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历史文献学的研究意义。
文献学试题及答案

文献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献学的学科性质是()。
A. 历史学B. 文学C. 信息学D. 管理学答案:C2.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文献学的研究范畴?()A. 文献的收集B. 文献的整理C. 文献的编辑D. 文献的创作答案:D3. 文献的分类方法中,下列哪一项不是常用的分类方法?()A. 主题分类法B. 作者分类法C. 年代分类法D. 地区分类法答案:B4. 下列哪一项是文献学研究的主要目的?()A. 促进文献的传播B. 促进文献的保存C. 促进文献的利用D. 促进文献的创作答案:C5. 文献检索中,下列哪一项不是检索工具?()A. 目录B. 索引C. 摘要D. 书评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献学是研究文献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学科。
答案:收集、整理、利用2. 文献学的研究对象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书籍、期刊、档案3. 文献分类的依据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主题、年代、地区4. 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比较法、统计法、分析法5. 文献检索的步骤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确定检索词、选择检索工具、获取文献信息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文献学与图书馆学的关系。
答案:文献学与图书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文献学是研究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利用的学科,而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馆的组织、管理和服务的学科。
文献学为图书馆学提供了文献分类、编目和检索的理论基础,而图书馆学则为文献学提供了实践平台和应用场景。
2. 说明文献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答案:文献学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文献学有助于保存和传承人类文明的成果;其次,文献学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交流;再次,文献学提高了信息检索的效率;最后,文献学支持了学术研究和决策制定。
武汉大学历史学历年考研真题

武汉大学2000年历史学考研真题【中国古代史】一、名词解释:4分/题(任选10题,40分)1、初税亩2、郡县制3、西域都护4、三长制 5进士科 6、主户 7、元匠户制8、宣政院 9 、郑和 10、文字狱 11、地丁银二、论述题:(60分)1、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有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和“千年田,八百主”之说,试参据相关史实揭示其各自的含义。
(10分) [个人意见:参考:《文史知史》1982年第九期上的”中国封建时代的土地所有制“(张传玺著)一文]2、简述两汉隋唐时期宰相制度的异同,并就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演变趋向谈谈你的认识。
(25分)[个人意见:简述两汉时宰相制度的特点。
突出西汉前期多用功臣及其子弟为相,权势太大,皇帝与宰相在权力的分配上存在一系列矛盾。
武帝时任用“布衣”出身的公孙弘为相,结束功臣列侯子嗣独占相位的局面,将宰相牢牢掌握在手中。
后又组成以尚书为为首的宫内决策机构——中朝,凌架与以宰相为首的政务机关——外朝之上,剥夺了宰相的权力。
东汉时光武帝刘秀继续加强尚书台的作用,扩大权力,组织,形成一个独立于以******(宰相,太尉,御史大夫)为首的外朝的直接听命于皇帝的内朝官僚体系,******完全被架空,事权全归尚书台,皇权空前加强。
曹魏时设置中书监,令,掌管机要,由皇帝亲信充任,取代了尚书的机衡之权,皇权进一步集中。
降及东晋,世家大族专权,皇权不振,形成门阀世族轮流执政的贵族制。
3、试就北宋王安石变法与明代张居正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进行比较,并予以简要评价(25分)武汉大学2001年历史学考研真题【中国古代史】一、名词解释:5分/题(任选8题,40分)1、“夏商周断代工程”2、文景之治3、西域都护4、三长制5、古文运动6、庆历新政7、会子8、马可-波罗9、布政使司 10、八旗制度二、论述题:(60分)1、略述曹操“唯材是举”所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15分)2、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课题,请结合中国古代史上的几次人口迁移及自然环境变迁等因素试加分析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文献学
一、名词解释(4×5分)
稷下学宫《新序》坊刻本顾颉刚《慎子曰恭俭》
二、谈谈你对“走出疑古时代”这一思潮的看法(10分)
三、标点以下文献并概括其大意(25×2分)
1、晋中行穆子败无终及群狄于大原崇卒也将战魏舒曰彼徒我车所遇又厄以什共车必克困诸厄又克请皆卒自我始乃毁车以为行五乘为三伍荀吴之嬖人不肯即卒斩以徇为五陈以相离两于前伍于后专为右角参为左角偏为前拒以诱之翟人笑之未陈而薄之大败之(《春秋左传·昭公元年》)
2.昔共工弃此道也虞于湛乐淫失其身欲壅防百川堕高堙庳以害天下皇天弗福庶民弗助祸乱并兴共工用灭其在有虞有崇伯鲧播其淫心称遂共工之过尧用殛之于羽山其后伯禹念前之非度厘改制量象物天地比类百则仪之于民而度之于群生共之从孙四岳佐之高高下下疏川导滞锺水丰物封崇九山决汨九川陂鄣九泽丰殖九薮汨越九原宅居九隩合通四海故天无伏阴地无散阳水无沈气火无灾燀神无间行民无淫心时无逆数物无害生帅象禹之功度之于轨仪莫非嘉绩克厌帝心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赐姓曰姒氏曰有夏谓其能以嘉祉殷富生物也祚四岳国命以侯伯赐姓曰姜氏曰有吕谓其能为禹股肱心膂以养物丰民人也(《国语·周语下》)
四、以繁体考释上博六《兢公瘧》简一至二(附图版)(20分)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