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试《机械原理》科目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机械原理》考试大纲 .doc

《机械原理》考试大纲 .doc

《机械原理》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23一、考试要点: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机械原理知识进行机构分析、运动分析,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二、考试的学科范围:《机械原理》的考试范围包括:机构的结构分析、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力分析、机械的效率和自锁、机械的平衡、机械速度波动调节、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和轮系的相知识。

三、考查要点:1.机构的结构分析要求掌握机构的结构分析的内容及目的;机构的组成;机构运动简图;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机构自由度的计算;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时应注意的事项.2.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要求掌握机构运动分析的任务、目的和方法;用速度瞬心法作机构的速度分析;用矢量方程图解法作机构的速度及加速度分析;综合运用瞬心法和矢量方程图解法对复杂机构进行速度分析;用解析法作机构的运动分析。

3.平面机构的力分析要求掌握机构力分析的任务、目的和方法;构件惯性力的确定;运动副中摩擦力的确定;不考虑摩擦时机构的力分析;考虑摩擦时机构的力分析。

4.机械的效率和自锁要求掌握机械的效率;机械的自锁。

掌握计算机械效率和确定自锁条件的方法。

5.机械的平衡要求掌握机械平衡的目的及内容;刚性转子的平衡计算;刚性转子的平衡实验;转子的许用不平衡量;平面机构的平衡。

掌握刚性转子的平衡计算和实验方法;了解平面机构的平衡。

6.机械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要求掌握机械的运动方程式;机械运动方程式的求解;稳定运转状态下机械的周期性速度波动及其调节;机械的非周期性速度波动及其调节。

7.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要求掌握连杆机构及其传动特点;平面四杆机构的类型和应用;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知识;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

8.凸轮机构及其设计要求掌握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推杆的运动规律;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

9.齿轮机构及其设计要求掌握齿轮机构的应用及分类;掌握渐开线齿廓啮合基本定律和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掌握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条件;掌握变位齿轮、斜齿圆柱齿轮传动、蜗杆传动、圆锥齿轮传动的特点及尺寸计算。

内蒙古工业大学2020年801机械原理

内蒙古工业大学2020年801机械原理

科目代码
801
一、考试范围及要点
1、机构的结构分析
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机构的组成;机构运动简图和示意图;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条件;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的注意事项;平面机构结构分析。
2、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机构运动分析的目的与方法;图解法机构运动位置分析;瞬心法机构速度分析;矢量方程图解法机构速度、加速度分析;综合运用瞬心法和矢量方程图解法的机构运动分析。
6、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凸轮机构的应用与分类;推杆的常用运动规律;凸轮机构的基本尺寸;直动或摆动从动件(尖顶、滚子)盘形凸轮廓线的图解法设计;图解法平面凸轮机构运动分析。
7、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渐开线齿轮的齿廓曲线及其特性;渐开线齿轮的啮合传动;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与尺寸;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齿轮传动的重合度;渐开线齿廓的切制原理及相关实验;齿廓的根切、最少齿数、变位修正法;变位齿轮概述;斜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尺寸及传动;蜗轮蜗杆传动;圆锥齿轮传动。
8、齿轮系及其设计
齿轮系的功用与分类;定轴轮系及其传动比计算;周转轮系及其传动比计算;复合轮系及其传动比计算。
9、其他常用机构
棘轮机构、槽轮机构等间歇运动机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10、机械的平衡
机械平衡的目的;刚性转子的静平衡条件及计算;刚性转子的动平衡条件及计算;平衡实验与转子的许用不平衡量和不平衡度。
11、机械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
机械运转及作用力;机械系统的等效动力学模型及运动方程的建立;稳定运转状态下机械的周期性速度波动及其调节;飞轮的设计计算。
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180分钟
3、题型及比例:作图题(约30%)、计算及分析题(约70%)

2019宁波大学892机械原理考试大纲

2019宁波大学892机械原理考试大纲

2019年宁波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名称: 892机械原理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值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平面机构运动分析、平面机构的力分析和机械效率、刚性回转件的平衡、机械速度波动的调节、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凸轮机构及其设计、齿轮机构及其设计、轮系及其设计、其他常用机构。

(四)试卷题型结构1.选择(填空)题2.问答题3.计算题4. 综合分析设计题二、考查目标课程考试的目的在于测试考生对于机械原理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机构的综合分析设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目标包括:1.掌握常用机构主要类型、特点、应用等基本知识;2.掌握常用机构的运动特性及设计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机械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3. 具有能综合运用上述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解决实际设计问题的能力。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第一部分: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1.理解零件、构件、运动副及运动链、机构、机械、机器的概念,了解机构引入运动副之后运动所受到的约束。

2.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

3.掌握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及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并能识别机构中的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

4.掌握平面机构的高副低代方法和Ⅱ级、Ⅲ级杆组的结构特点,掌握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和结构分析方法。

第二部分:平面机构运动分析1.理解速度瞬心的概念,掌握机构速度瞬心的确定方法以及速度瞬心法在机构速度分析中的应用。

2.掌握应用矢量方程图解法作平面机构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分析。

3.熟悉用解析法作平面机构的位置、速度、加速度分析的思路。

第三部分:平面机构的力分析和机械效率1.了解平面连杆机构动态静力分析数学模型的建立思路。

801机械原理考研初试大纲

801机械原理考研初试大纲
11、机械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
机械运转及作用力;机械系统的等效动力学模型及运动方程式;机械运动方程式;稳定运转状态下机械的周期性速度波动及其调节;飞轮的设计计算。
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答卷时间:180分钟
3、题型及比例:作图题(约30%)、计算及分析题(约70%)
参考书目:
初试自命题考试大纲样式
科目名称
机械原理
科目代码
801
一、考试范围及要点
1、机构的结构分析
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机构的组成;机构运动简图和示意图;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条件;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平面计算机构自由度的注意事项;平面机构组成原理及结构分析。
2、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机构运动分析的目的与方法;瞬心法机构速度分析;矢量方程图解法机构速度、加速度分析;综合运用瞬心法和矢量方程图解法作机构速度分析。
3、面机构的力分析
力分析的目的与方法;构件惯性力的确定;不考虑摩擦的机构力分析;运动副的摩擦力分析;考虑摩擦的机构力分析。
4、机械的效率和自锁
机械的效率计算;机械的自锁分析。
5、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平面四杆机构的类型与应用;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知识;图解法平面四杆机构设计;平面连杆机构运动分析。
6、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8、齿轮系及其设计
齿轮系的功用与分类;定轴轮系及其传动比计算;周转轮系及其传动比计算;复合轮系及其传动比计算。
9、其他常用机构
棘轮机构、槽轮机构等间歇运动机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10、机械的平衡
机械平衡的目的;刚性转子的静平衡条件及计算;刚性转子的动平衡条件及计算;平衡实验与转子的许用不平衡量和不平衡度。
凸轮机构的应用与分类;推杆的常用运动规律;凸轮廓线的图解法设计;凸轮机构的基本尺寸;平面凸轮机构运动分析。

机械原理考核大纲(20100506)修订

机械原理考核大纲(20100506)修订

《机械原理》考核大纲课程代码:012045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总学时数:56学分:3.5适合专业:机制、机电、机设、材料、交通等。

一、考核要求及命题原则要求学生掌握机构学和机械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熟练的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相关的基本问题,了解一些有关的最基本机械实验方法,了解一些常用的机构,对有关的工程常识有一般了解。

二、考核内容1、考核的范围:绪论。

第一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全部内容。

第二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2-1、§2-2、§2-3(只讲同一构件上点间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求法)。

第三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3-1、§3-2、§3-3、§3-4(解析法除外)、§3-5(解析法除外)。

第四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4-1、§4-2、§4-3、§4-5(P140最后一段解析法至P144不讲)。

第五章齿轮机构及其设计:除§5-10、§5-11、§5-13外的内容。

第六章轮系及其设计:除§6-6外的内容。

第九章平面机构的力分析:除§9-5、§9-6外的内容。

第十章平面机构的平衡:§10-1、§10-2、§10-3。

第十一章机器的机械效率:§11-1、§11-2。

第十二章机器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12-1、§12-2。

2、考核的主要内容:绪论:机械原理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机械原理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

第一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平面运动副及其分类;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

第二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用瞬心法作平面机构的速度分析;用相对运动图解法作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第三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平面四杆机构的类型与应用;有关四杆机构的一些基本知识;平面四杆机构运动设计。

天津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初试自命题科目大纲 - 803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804 内燃机原理

天津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初试自命题科目大纲 - 803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804 内燃机原理

803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1.机械原理部分
主要考查学生对机构学与机器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常用机构的分析与设计方法的掌握,以及相关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机械设计部分
主要考查学生对通用机械零件设计计算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以及运用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一般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机械原理部分(占 50%)
机构的组成和结构分析,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平面机构的力分析,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凸轮机构及其设计,齿轮机构及其设计,轮系及其设计,其他常用机构(间歇运动机构、组合机构、螺旋机构),机器的运转和调速,机械的平衡,机械的效率。

2.机械设计部分(占 50%)
机械零件工作能力及计算准则,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摩擦、磨损及润滑,连接(螺纹、键、花键、过盈),机械传动(带、链、齿轮、蜗杆),轴,轴承(滑动、滚动),联轴器和离合器,弹簧。

三、试卷类型及比例
1.机械原理部分(占 50%)。

江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803机械原理

江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803机械原理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机械原理》考试大纲一、考试要求机械原理是机械类各专业中研究机械共性问题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

其考核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机构学和机械动力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具有拟定机械运动方案、分析和设计常用机构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第一章机构的组成和结构了解机构的组成(包括构件、运动副概念,平面运动副的各种分类,平面高低副引入约束的情况)。

读懂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包括构件与各种运动副的表示,机构的组成和动作原理)。

掌握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包括机构自由度概念、自由度计算公式、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计算自由度时应注意的三类问题: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与虚约束的识别与处理)。

掌握平面机构的高副低代。

第二章平面连杆机构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三种基本型式(曲柄摇杆、双曲柄、双摇杆机构),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方法。

掌握四杆机构的曲柄存在条件(主要是根据机构的几何参数判断其具体类型)。

掌握四杆机构的急回特性、传力特性和死点位置(包括机构极限位置的作图,图上标注极位夹角、摇杆摆角,计算行程速比系数,机构压力角、传动角、死点等基本概念;能对曲柄摇杆机构和偏置曲柄滑块机构进行急回运动特性分析,用压力角或传动角表达机构的传力性能,并找到机构的最小传动角或最大压力角的位置;了解机构死点位置的特点)。

掌握用瞬心法对简单高、低副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如四杆机构、凸轮机构)。

掌握刚体导引机构设计以及急回机构的设计(主要是曲柄摇杆机构或曲柄滑块机构的设计)。

第三章凸轮机构了解凸轮机构的组成及分类;理解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及其特点(包括凸轮机构的运动学设计参数(如基圆,升距,推、回程运动角,远、近休止角等),常用运动规律的线图和冲击特性)。

掌握图解法设计盘形凸轮轮廓曲线(主要是尖顶或滚子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设计)。

了解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和自锁概念,了解凸轮机构压力角与机构基本尺寸的定性关系(如压力角与基圆半径之间的关系,从动件偏置方位的合理选择,滚子半径的确定原则)。

机械原理考试大纲

机械原理考试大纲

机械原理考试大纲
在机械原理考试大纲中,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考点:
1. 机械原理基础知识
- 牛顿定律
- 动力学和静力学基本概念
- 动力学方程和静力学平衡条件
2. 力的分解和合成
- 力的合力和分力
- 力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
- 力的正交分解
3. 简化模型
- 离散质点系
- 刚体
- 平面力系
4. 动力学和静力学分析
- 直线运动和平面运动
- 动态平衡和静态平衡
- 惯性力和约束反力
5. 杠杆原理
- 杠杆的平衡条件和运动条件
- 杠杆的机械优势和功率传递
6. 摩擦力分析
- 摩擦力的计算和应用
- 静摩擦和动摩擦的特性
7. 齿轮传动
- 齿轮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齿轮传动的速比和转矩传递
8. 曲柄机构
- 曲柄机构的运动分析
- 曲柄机构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
9. 运动学分析
- 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
- 运动学图示法和几何法
10. 动力学分析
- 动力学方程的建立和求解
- 弹簧与阻尼的影响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机械原理考点,考生可以根据大纲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试《机械原理》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为使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专业科目《机械原理》的命题科学、完善、合理,根据国家教委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我校《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大纲》,结合有关招生专业的实际情况,重点考核学生《机械原理》课程的基本理论,典型机构的工作原理、分析和综合方法,受力分析和设计计算方法,作图和运用图解方法的能力,综合应用以上知识对较为复杂的问题的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初试科目满分均为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二)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基础理论知识(40%)、综合与分析(40%)、创新能力(20%)。

(四)试卷题型结构
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分析题、计算题、作图题。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机构的结构分析和综合
1.机构的组成、运动简图绘制;2.自由度计算;3.机构组成原理和机构分析。

(二)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
1.四杆机构的类型及演化、曲柄存在条件、平面四杆机构的几个基本概念;2.平面连杆的运动分析;3.运动副中的摩擦、考虑摩擦时的机构力分析;4.机械效率及自锁;5.平面四杆机构设计及其运动分析。

(三)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1.凸轮机构的应用及分类;2.从动件运动规律;3.凸轮轮廓设计;4.凸轮基本尺寸的确定。

(四)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1.齿轮机构类型及应用;2.齿廓曲线、渐开线、圆柱齿轮参数计算;3.齿廓加工原理、齿厚、公法线、变位、渐开线齿轮传动、变位齿轮传动;4.斜齿圆柱齿轮传动;5.蜗杆传动;6.圆锥齿轮传动。

(五)轮系及其设计
1.轮系的应用;2.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3.周转轮系和混合轮系传动比计算。

(六)机械的运动方案及机构的创新设计
1.机构创新设计;2.典型机构机械运动方案设计。

(七)机器动力学
1.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机械系统的等效力学模型,机械的真实运动规律,机械速度波动的调节。

2.机械的平衡:刚性转子的静平衡和动平衡,平面机构动平衡。

具体要求如下:
1.掌握部分: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和机构组成原理;用瞬心法和矢量方程图解法做平面机构运动分析;平面连杆机构特性及图解法设计;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及其传动;其它齿轮传动与直齿轮传动相比的特点;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机构组合的方式;机械系统运动方案拟定。

2.熟悉部分:机构分析的解析法;高副低代;凸轮机构;运动副中的摩擦、机械的效率与自锁;机构的构型;机器动力学,包括速度波动和机构平衡。

3.了解部分:内容中的其余部分。

命题原则及宗旨
机械原理共150分
试卷中各教学内容所占比重
机构的结构分析(15±5) %;机构的运动分析(20±5)%;机器动力学(25±5)%;常用机构的分析与设计(30±5)%;机械传动系统运动方案设计(10±3)%。

试卷中各考核层次分数比例
了解内容(20±5)%;熟悉内容(30±5)%;掌握内容(50±5)%。

题量和难易程度
学习优秀的本科毕业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3小时)能答完全部试题,并获得120分(满分150分)以上成绩。

四、考试用具说明
使用黑色笔作答,考试应带圆规,三角板和量角器等绘图工具和计算器,图解和作图题允许使用铅笔。

五、主要参考书目
1.机械原理,孙桓主编,2006.5,第七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机械原理,郑文纬等,2004.8,第七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3.机械原理作业集,葛文杰主编,2004.4,高等教育出版社
4.机械原理习题集,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原理教研室编,2005.6,高等教育出版社
注:黑体为重点参考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