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写作技巧ppt课件

合集下载

诗歌的表现手法 ppt课件

诗歌的表现手法 ppt课件
3 有人说三、四两句将“在物之境”与“在我之情”融 合无间,请以“乱”字为例作简要分析。
解析:三、四两句描写了阳春季节花飞叶落莺乱啼的 “境”,正因为满庭的残花落叶、莺啼,触动作者的情 思,让作者心意凄迷怅惘。一个“乱”字正是诗人此时 心境的写照,莺啼本无所谓“乱”,是诗人心绪烦乱, 才倍觉莺啼之乱。
解析:以甘露寺所处之地为立足点,借以展现祖国 江山的辽阔,尤其是长江的雄伟,同时抒发了作者 豪迈、进取的胸怀。
3 前人评价这首诗说“放入”一词最显气魄。你同 意吗?请作简要分析。
解析:同意。它使通常开窗赏景的行为转化为拥抱 江河的壮举,充分表现了诗人豪迈的胸襟和气概。
巩固练习2
2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注:①此诗写作背景:作者坐王叔文党祸被贬永州 十年后入京,复外放至更偏远的柳州。
例题分析2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参考答案:
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 “分外明”,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 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 孤独寂寞(步骤三)。
例题 分析
6
田园乐
王维
写景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体现了诗人亲近自然的乐趣
1、这首诗在写景方面有哪些特点?
答案要点:
A、a.诗中有画,突出色彩的描写,绘形绘色。 b.以 声衬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B、渲染了悠闲恬淡的 静谧气氛.

诗歌艺术手法鉴赏PPT课件

诗歌艺术手法鉴赏PPT课件

李白是豪放风格之集大成者,情感激荡,格 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是李白豪放 诗风的特点。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 回。”(《将进酒》)气势浩荡,一泻千里;
“草绿霜已白,日西月复东。”(《古风》) 描绘光阴流逝之快,人事变迁之速,一气呵 成,天衣无缝;
“燕山雪花大如席”(《北风行》)“白发三千 丈,缘愁是个长。”(《秋浦歌》)夸张虽不 合理却合情。
“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 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 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 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 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 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
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 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 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 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 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3、设想的未来之境。
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 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 写乐将倍增其乐。
例如柳永《雨霖铃》中云:“今霄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一 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 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 解忆长安。”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 渲染烘托,从而突出的中心的。
如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 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 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 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 在春山外。”上阕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 “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阕写虚。通过设想 “行人” 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 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 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 第一单元写作 写诗歌 主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 第一单元写作 写诗歌 主课件

云像一个忙碌的画家 在天空中画出一幅又一幅的图画 云像一个贪玩的小捣蛋 常常忘了回家
2.暗喻法──表现丰富的联想。
妈妈 妈妈是一个闹钟 每天早晨叫我起床
妈妈的手 妈妈的手 可以把白净的米 变成香喷喷的饭
3.阅兵法──表现景物的层次。
树 春天的树 是花儿们选美的舞台 夏天的树 是蝉儿们唱歌的教室 秋天的树 是水果们睡觉的摇篮 冬天的树 是风儿们赛跑的运动场
来说都是残酷的、令人心碎的。既然
❖ 当你走近
花只为“你”开放, 而“你”却“无
❖ 请你细听
视地走过,”那花还为谁荣呢?“在你
❖ 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那不是花瓣/
❖ 而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那是我凋零的心。”飘零的分明是花
❖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瓣,却又不是花瓣,看似矛盾,实则
这无声的凝望
这两句是语序颠倒的病句,但是这样
是我对你的心灵耳语
写产生了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
就让我静静地望着你
学借生助例形文象,融入想象
❖ 看,那洞庭、鄱阳、太湖似粒粒珍珠, ❖ 看,那泰山、黄山、峨嵋像件件翠玉。
自然景观为主 一个孩千子的纸旅鹤游·梦梦:
❖ 内蒙古草原是铺展在大地上的绿丝巾, ❖ 珠穆朗玛峰似女神庄严挺立。
❖ 确定所要表达的情感和形象,按照“写作实 践二”的要求和提示,写一首小诗。
❖ 自由 ❖ 我是一只风筝,
学生例文
❖ 能飞上万米高空,
❖ ❖
可我却不能挣脱那根牵引的长线。 我渴望张开翅膀,
点评:
❖ 在风中自由地飞翔。
感觉自己长大了,不愿接
受各种管束,渴望得到更多的
❖ 我是一只小虎, ❖ 每天吃喝不愁,

怎样写现代诗(38张)课件

怎样写现代诗(38张)课件
倾听内心声音
关注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倾听内心 的声音,找到个人独特的表达。
思考人生,提炼主题
01
02
03
反思人生经历
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思 考其中的得失、感悟和启 示。
关注人类命运
从更广阔的角度思考人类 的命运、存在的意义等哲 学问题。
探寻生命价值
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表达对生命的敬畏和追求。
挖掘内心,展现个性
注重音韵和节奏的运用,通过押韵、平仄、重复等手法,营造出鲜明的节奏感和音 乐美。
善于运用断句和分行,使诗歌在视觉和听觉上更具冲击力,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
生动形象,具有画面感
运用具象的词汇和生动的描绘,使诗 歌呈现出鲜明的视觉形象和感官体验。
注重色彩和光影的运用,通过描绘自 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色彩和光影变化, 营造出丰富的画面感和立体感。
发展历程
现代诗起源于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 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包括初期白话诗、 新月派、现代派、九叶派等,逐渐形成 了多样化的风格和流派。
现代诗与传统诗歌区别
形式差异
语言差异
传统诗歌注重格律、押韵和平仄等形 式要素,而现代诗则更加自由灵活, 不受这些形式的限制。
传统诗歌语言优美、含蓄,多使用古 典词汇和修辞手法,而现代诗则更加 注重语言的直接性、口语化和表现力。
读者共鸣点设置和引导
挖掘普遍情感
通过表达普遍存在的情感,如爱情、乡愁等,让读者产生共鸣。
触发读者记忆
选择与读者生活经验相关的元素,触发读者的记忆和情感反应。
引导读者思考
在诗歌中提出问题或表达某种观点,引导读者进行深入思考和探 讨。
06
CATALOGUE
实例分析与创作实践

第一单元写作学写现代诗歌课件(共38张ppt+内嵌视频)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一单元写作学写现代诗歌课件(共38张ppt+内嵌视频)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提高认识:
⑴诗歌分行将视觉间隔化为听觉间隔。 ⑵诗歌分行引起审美注意,让人用诗的心理来欣 赏。 ⑶诗歌分行要遵从诗歌由内到外将内心情绪视觉
化展示出来的结构形式。
戴望舒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独自彷徨在悠长、 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提高认识:
⑴意境是意象的高级形态,一个个意象以 一定的联系方式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结构时, 进入诗的意境。
⑵诗人把真挚强烈,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浓缩于有限的生活图景中,使作品具有耐人 寻味的诗情画意,即“情景交融” 。
⑶写诗就是由意象走向意境的创作过程。
讨论:下面的诗歌有意象吗?
某刊物发表的一首诗《勤奋》 :
天才与勤奋作伴 成功与刻苦相连 不要期待幸运 也不要坐等明天 听天由命,是懒惰者的信条 把握人生,是勤奋者的箴言。
有意无象 格言
讨论:下面的诗歌有意象吗?
有一首诗歌这样写道:
平滑的镜面 反射着物体的图象 映出了少女的笑脸 照出了老人的目光。
有象无意
李修炎的《镜子》: 历史的镜子最公平 如果你害怕它 将它一摔,碎了—— 它也将变成千万双眼睛……
续写诗歌
原题:2. 仿照下面小诗的第一节,再续写一节。 要求句式一致,语意连贯。 时间 时间是一把剪刀, 生命是一批绮锦; 一节一节地剪裁, 制成华裳丽服。
学生续写,小组内交流分享
学生成果展示
挫折 挫折是一把刻刀 生命是一块石头 一点一点地雕刻
刻出昂然雕像
时间是一枝毫笔 生命是一张宣纸 一笔一笔地描绘 画出惊世名作
1.创作这首诗的时候,要注意哪些方面?

常见诗歌写作手法ppt课件

常见诗歌写作手法ppt课件
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 思 ——秦观《鹊桥仙》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雨霖铃》
描写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 的具体描绘和刻画。如:《孔雀东南飞》中 对刘兰芝的描写:“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 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 口如含朱丹。”
3
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分析
11
二.修辞手法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 象 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比喻除使诗歌所描绘 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外,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 特征。
2.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以事代情。
12
3.夸张 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 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 氛。
• 4.对偶 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 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 畅。平仄相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 , 结 构相同,不重复用字,内容相对或 相近。
8
渲染:正面着意描写 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9
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分析
抑扬
有先扬后抑 (欲抑先扬)和先抑后扬(欲 扬先抑)抑扬手法往往能使行文反差强烈、 出人意料,于反差中产生盎然的情趣,于 曲折中增添隽永的意味。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世俗、清静无为归隐的思想。
6
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分析
表达方式之描写方法
白描、衬托、渲染、对比、抑扬、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等
7
白描
所谓白描手法,本是一种绘画技巧,即素描,用于文学 上即指文字简洁朴素,不加烘托渲染的描写方法。效果 是简洁、鲜明、传神。

《诗歌写作》ppt课件

《诗歌写作》ppt课件
效果。
2024/1/26
14
04
不同类型诗歌的写作方法
2024/1/26
15
抒情诗的写作方法
2024/1/26
情感表达
通过直接抒发内心情感,表达诗人的喜怒哀乐和爱恨情仇。
意象运用
借助生动具体的意象,营造诗歌的意境,增强情感的表达效果。
修辞手法
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
16
叙事诗的写作方法
2024/1/26
故事情节
01
通过叙述一个或多个故事情节,展现诗人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情
感。
人物塑造
02Leabharlann 刻画生动的人物形象,塑造具有个性和代表性的人物,增强诗
歌的感染力。
环境描绘
03
通过描绘具体的环境和场景,营造诗歌的氛围,使读者更好地
融入诗歌的情境。
17
哲理诗的写作方法
哲理思考
05
诗歌欣赏与评论
20
诗歌的欣赏方法
2024/1/26
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通过朗读、吟诵等方式,体会诗歌的韵律、节奏和音调的变化。
品味诗歌的意象美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感受诗人通过意象所营造的意境和情感。
理解诗歌的意蕴美
探究诗歌的主题、情感和思想内涵,领悟诗人的创作意图和诗歌的 价值意义。
21
诗歌的评论标准
挖掘深意
透过表面现象,探寻题材背后的深 层含义和普遍真理。
确立主题
明确诗歌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或情感 ,确保全诗围绕主题展开。
12
构思与布局
设定情境
为诗歌设定具体的时空背景和情 境,增强诗歌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构建结构

诗歌ppt课件

诗歌ppt课件

东西方诗歌传统差异分析
语言形式
东方诗歌注重音韵、对仗,语言含蓄; 西方诗歌则更注重语言的节奏、韵律 和直接表达。
审美观念
东方诗歌追求含蓄美、意境美,注重 言外之意;西方诗歌则更强调直接美、 形式美,追求完美的艺术形式。
主题内容
东方诗歌多描绘自然、抒发情感,强 调意境;西方诗歌则更多地反映社会、 探讨人性,具有更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跨文化交流在中外诗歌中体现
01
翻译与传播
中外诗歌通过翻译和传播,实现了跨文化交流,使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
能够共同欣赏和理解。
02
互相影响与融合
中外诗歌在互相影响和融合中,不断发展和创新,形成了更加多元化的
诗歌风格和题材。
03
世界诗歌的共性与个性
虽然中外诗歌存在文化差异和传统差异,但它们都具有诗歌的共性和个
02
古典诗歌欣赏与解读
《诗经》与《楚辞》选读
《诗经》概述
介绍《诗经》的成书背景、内容特点及 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诗经》名篇欣赏
选取《诗经》中的经典篇目,如《关雎》 《蒹葭》等,进行原文解读和艺术特色 分析。
《楚辞》概述
介绍《楚辞》的产生背景、主要作者及 其代表作品,阐述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 意义。
02
改进建议
针对不足之处提出具体的改进 建议,帮助学生提升写作水平。
03
鼓励创新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新的写作风 格和题材,培养创新精神。
04
互动交流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分享 创作经验等活动,促进交流学
习。
06
诗歌教育意义及推广途径
诗歌在青少年成长中作用
陶冶情操
诗歌具有独特的音韵美和意境美, 能够引导青少年感受美、欣赏美, 进而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次是押韵方式。主要有连句韵--每行都押、隔句韵--古代就有“一三五不论, 二四六分明”的要求、随韵--两句一换如信天游、•交韵--第一行和第三行押韵、 第二行和第三行押韵等。其它还有抱韵,第一行与第四行押韵,第二行和第三行押韵。 这是西方十四行诗的正宗韵格。
声调 发音过程中音高和音长的变化。沈约《四声谱》最早研究这个问题。新诗只能注 意而已。特别是在朗诵诗歌需要时。 节奏本是音乐术语,是诗歌外在音乐性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在大自然和生活中,任 何事物都有节奏。诗歌的节奏是事物的节奏和人的生理节奏--呼吸的调节及运动感 觉的反映。诗歌节奏是音组和停顿的有规律的安排。在汉语中,一个字一般是一个音 节,有独立意义的单音节、双音节或多音节构成一个音组,每组后面有或长或短的停 顿。 古诗的节奏:五言"二、二、一";七言"二、二、二、一"。 新诗的节奏:自由开放, 独特创造;每行大致相当,变化中有规律。

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是可感性,要有色彩感、立体感和具体感(化抽象为具象)。诗中有画。 四是音乐性,既有内在音乐性即情绪的律动,又有外在音乐性即声音的回环
(押韵、•节奏和声调)。对原始感情起一种节制作用。节奏是起决定作用的 因素,是事物的节奏和人的生理节奏--呼吸的调节及运动感觉的反映,是 音组和停顿的有规律的安排。一字一音节,有独立意义的单音节、双音节或 多音节构成一个音组,每组后面有或长或短的停顿。 古诗:五言"二、二、一"。新诗自由开放,独特创造,变化中有规律。
1
诗歌写作要求
一.是多义性,既有表层义,又有深层义。主要用象征手法。如松梅雪竹、长 城、百合花等。传统象征过于理性,形成僵化的套路。还有暗示、双关、婉 转等。
二是跳跃性,超过任何文体语言。因为表现心理快速活动。不要任何介词、 连词等中介质--关联词。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还可以逻辑混 乱,任意交错。如时间和空间交错。如《背时的爱情》中诗人与古代的美人 谈恋爱。
2
写法
首先要选韵。同类的韵形成韵部。现在通行的是十三辙,即十三类:中东、人辰、江 阳、言前、发花、怀来、灰堆、遥条、油求、梭波、一七、姑苏、乜斜等。每个韵部 发音部位、开口程度不同,音调音域也不一样。有的响度高,•昂扬、亢奋,如江阳、 发花等。有的响度低,苦闷、沉重,如灰堆、一七等。要因情选韵,因情变韵。 其次是转韵。较长的诗,情绪流动变化,这就要在语音形式上体现出来。如果一韵到 底,易于给人单调、疲劳之感。转韵可以使文气一振。•如《春江花月夜》,四句一韵, 流丽婉转,委婉缠绵。
3
诗歌分行 新诗没有古诗词的固定音乐规定,引进西方分行,加强节 奏感和旋律感以达到音乐性的效果。 A、分行适应诗情而 长短、疏密、参差。诗行遵从诗歌内在律--情绪节奏, 其外形是将内心情绪视觉化展示出来的结构形式。惠特曼 表现开国时开拓豪放、自由浪漫的情感,诗行很长,犹如 新大陆疆界的广阔苍茫。马雅可夫斯基表现了十月革命的 剧变,诗行呈现楼梯形,起伏大,参差不齐。 B、诗行运用省略、跳跃,随意性较大,产生新的结构意 义。如上下诗行并置产生新意:"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 骨"。 C、分行把视觉间隔化为听觉间隔,显示节奏。•这是在阅 读中产生的效果。连在一起读就无法显示节奏。 D、分行引起审美注意,让人用诗的心理来欣赏。
<诗歌写作技巧>
诗歌语言
最本色的文学语言,特殊功能
A、抒情,接近于描绘功能小的音乐。
B、有机信息系统,一个字,能产生神奇效用。
如“朱门酒肉臭”中的“朱门”,成了统治阶级的
代名词,有很多含义,还有作者和读者的感
受。
C、独立审美价值,可以把玩。小说可以抛开语
言,复述故事,而诗歌不能离开语言。 D、总的
要求是表现个性的心理感受,
4
你知道“超新星快乐作文大赛”吗?什么?不知道?!你out啦! “超新星快乐作文大赛”是超级新鲜的明星作文大赛,渴望成为超级
写作新星的你还在等什么? 把你的新发现、新观点用新形式表达出来, 用快乐的文字讲述自己的故事。获奖作品有机会刊登在中国少年文摘 并接受专访,也许下一个超级写作新星就是你哦,快来参加吧!

“文明”“和谐”“自由”“诚信”“友善” 请任意挑选一个词语,结合身边发生的故事,充分发挥想象力,写成
一篇作文。 题材不限(小说、童话、课堂作文均可); 字数:1-3年级不少于300 字,4年级及以上不少于500字; 征稿时间:2015年7月15日-9月30日 征稿倒计时: 670716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