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型胶原蛋白与弗氏完全佐剂大鼠关节炎模型的建立和比较

合集下载

Ⅱ型胶原诱导关节炎小鼠和大鼠模型述评

Ⅱ型胶原诱导关节炎小鼠和大鼠模型述评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8YFC1707407) 作者简介:陶宁,女,1992-10生,在读硕士,住院医师,,E mail:1922539278@qq.com 收稿日期:2020-03-05Ⅱ型胶原诱导关节炎小鼠和大鼠模型述评陶 宁1,张 杰2 (1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中医科,沈阳 110001;2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 通讯作者,E mail:zhangjie945@126.com)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Ⅱ型胶原; 小鼠; 大鼠中图分类号: R593.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6611(2020)06-0593-06 DOI:10.13753/j.issn.1007-6611.2020.06.022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长期慢性炎症为基本病理改变的系统性多关节炎,其临床多表现为对称性、侵袭性小关节炎症,可累及到关节外器官,导致关节畸形和强直,但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为深入研究RA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药物筛选以及免疫治疗等方面,选择合适的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尤为重要。

Ⅱ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arthritis,CIA)模型是以慢性、多发性末端关节炎,甚至关节损伤等表现为主的免疫性炎症模型,其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等方面与RA有诸多相似之处,是研究RA的金标准模型[1]。

Trentham等[2]1977年首次报道了CIA模型,该模型的发病机制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个方面。

在体液免疫中,异种动物Ⅱ型胶原蛋白(typeⅡcollagen,CⅡ)注入动物体内后,活化B淋巴细胞产生的特异性胶原蛋白抗体在关节部位与胶原蛋白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活化了补体系统从而产生免疫反应,其中Th1型细胞因子通过增加MHC Ⅱ和黏附分子的表达,促进抗原递呈活化巨噬细胞,在CIA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5]。

弗氏完全佐剂致大鼠急性膝关节炎动物模型制备

弗氏完全佐剂致大鼠急性膝关节炎动物模型制备

1 0 0 %, 肿胀百分率明显高于醋酸组 , 造模第 7 、 1 4天关节积 液检查显示 I L一1 B明显升高 , HA含量降低 , 与造模前及对 照组 、 醋酸
组 比较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佐 剂 组 膝 关 节 病 理 切 片 镜 检 炎 性 反 应 明 显 , 关节腔 有大量 渗出液 , 软 骨表面粗糙 , 滑 膜 增 生、 粘连、 肥厚 , 与典 型 的 膝关 节炎 临床 病理 学 改 变相 符 。 结 论 弗 氏 完 全佐 剂 可 成 功 建 立 大 鼠急 性 膝 关 节 炎 动 物 模 型 且 优 于
t h e i f r s t d a y( d ) , 3 d , 7 d a f t e r t h e r i g h t k n e e j o i n t c a v i t y i n j e c t i o n o f s a l i n e , a c e t i c a c i d a n d F r e u n d s c o m p l e t e d a d j u v a n t 0 . 5 mL / d . I n t e r l e u k i n 一1 b e t a( I L一1 B )i n k n e e j o i n t l f u i d w a s me a s u r e d b y e n z y m e— l i n k e d i m m u n o s o r b e n t a s s a y ( E L I S A) , a n d h y a l u r o n i c a c i d ( HA )c o n t e n t w a s m e a s u r e d b y b i o c h e mi s t r y i n 7 a n d 1 4 d a y s o f p o s t o p e r a t i o n .T h e v o l u m e o f i f g h t k n e e j o i n t a n d b e l o w p a t r s w a s me a s —

常见自身免疫疾病及动物模型概述

常见自身免疫疾病及动物模型概述

常见自身免疫疾病及动物模型概述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AID〕,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响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之疾病,通常病程长、顽固且难以根治,对于患者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严见之AID包括银屑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炎症性肠病、I型糖尿病等.经典之AID包括器官特异性和器官非特异性自身抗体贰大类导致机体免疫调节功能之紊乱,免疫系统无法区别自身细胞和组织,或识别自身或非己之免疫耐受机制被破坏而引起.AID确实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和多种因素有关,如免疫耐受之丧失、免疫反响调节异常,或由于遗传因素或病毒诱发.作为医药工业界研发热点,抗AID药物之临床前研发阶段需要借助实验动物模型评价候选化合物之优劣,对于临床阶段之疗效进行预测,并对于药物调控疾病之潜在机理进行说明.本文对于常见之AID及其较广泛使用之动物疾病模型进行简要介绍.银屑病及银屑病相关动物模型银屑病〔Psoriasis〕, 俗称"牛皮癣〞,就是最为常见之慢性AID,常发于青壮年人群,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约1-3%.银屑病发病顽固且持续,最显著特征为皮肤外表红肿及白色鳞屑之覆盖,其病因尚不明确,目前以为就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如感染、压力、肥胖、吸烟等因素都可能对于疾病产生诱发临床上尚无根治银屑病之特效药物,故治疗银屑病主要以控制病症为主,如外用维生素D3类似物、糖皮质激素和维A酸,系统性使用糖皮质激素、甲氨蝶呤,以及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A药之开展,多种抗体类药物也对于银屑病具有较好疗效.科学研究中银屑病之实验动物模型主要分为自发形成、基因工程改造、病灶原位移植和直接诱发肆类,受限于模型建立难度和本钱,直接诱发类模型使用最为广泛,以下介绍两种基于小鼠之银屑病直接诱发模型.〔壹〕咪喹莫特诱导小鼠银屑病皮损模型咪喹莫特〔Imiquimod,IMQ〕就是Toll样受体7/8之抑制剂,临床上用来治疗IMQ乳膏在小鼠背部连续涂抹5~7天,会出现皮肤增厚、红斑、鳞屑等类银屑病样病症.该模型稳定、易建立、操作简单且应用广泛.a. PASI评分根据PASI评分标准对小鼠背部皮肤炎症情况评分〔包括银屑,红斑,肥厚〕,记录累积评分、体重和皮肤厚度变化.对照组空白乳膏处理未表现炎症特征,模型组IMQ处理之后,逐渐表现出皮肤炎症特征及厚度增加,第5天PASI评分到达最高值,体重在IMQ处理之第3天下降到最低点,而后逐渐恢复,阳性药抗体可降低PASI评分和皮肤厚度之增加.图1: 模型条件下小鼠背部皮肤PASI评分持续升高,体重下降,皮肤厚度增加;IL17A抗体可显著逆转皮肤病变a. 形态学检查IMQ连续处理5天后对于小鼠背部皮肤外观形态进行观察,并利用H&E染色分析组织病理学变化.图片中可见,小鼠皮肤出现红斑,鳞屑和厚度增加;H&E 染色结果显示IMQ处理促进了炎性细胞之浸润,表皮细胞之增生;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银屑病相关PD marker IL-6在皮肤中表达水平增加.对于上述病变,阳性药IL17A抗体具有明显之改善作用.图2: 模型条件下小鼠皮肤产生显著红斑、鳞屑和增厚病变,H&E染色结果可见组织增生和炎症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结果可见银屑病生物标记物IL-6表达上升.IL17A抗体可以显著抑制上述病理变化c. Bio-marker检测IMQ处理5天后收集血浆,通过ELISA检测相关细胞因子之含量,收集皮肤组织通过qRT-PCR检测相关Marker基因之转录水平.结果说明,IMQ处理诱导了IL-6、IL-β和CXCL1等炎性细胞因子产生,阳性药抗体具有较强之抑制作用.图3:模型条件下血浆、皮肤中相关炎症生物标志物表达水平急剧上升,IL17A抗体可显著抑制其水平〔贰〕IL-23诱导小鼠耳廓银屑病样变模型研究证明,IL-23/Th17信号通路在银屑病之发生和开展中起关键作用,IL-23刺激并促进Th17细胞之分化,促进Th17细胞之开展以及细胞因子〔如IL-17A,IL-17F和IL-22〕之产生,从而产生类似银过向小鼠耳部皮肤内直接注射IL-23可诱导局部之银屑样病变,该模型就是常用之另壹个银屑病动物模型,且由于机制清晰,常被用于各类靶向药物之临床前药效评价中.重组IL-23蛋白于造模之第1、3、5、7日通过皮下给药注射于小鼠耳以建立模型耳廓,其间给予抗炎药物供试品或阳性药物.小鼠耳朵厚度变化以及病理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耳厚度明显增加,而阳性药物地塞米松〔Dex〕产生了显著保护结果显示,给予IL-23造模之后小鼠耳厚增加,表皮增厚且炎细胞浸润明显,地塞米松对于上述病变具有显著改善作用.图4:耳内注射IL23细胞因子造模可造成耳部产生银屑病样病变,表现为耳厚显著增加,H&E染色结果显示造模产生银屑病相关之病理变药物地塞米松可以对于病变产生显著抑制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及动物模型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就是壹种以关节病变为主之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慢性、进行性、侵袭性关节部位炎症为主要表现,临床特征为关节红肿疼痛甚至僵直、破骨细胞之形成以及关节骨质受损等,严重可导致关节畸形乃至功能丧失,致残率高.RA多发于中老年女性人群,我国整体发病率约0.3-0.4%.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由遗传、感染、环境等因素综合导致.目前临床治疗RA仍以非甾体抗炎药和抗风湿类药物如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羟氯喹类药物开展迅速,如TNF-α单抗〔Infliximab,Adalimumab〕、IL6受体单抗〔Tocilizumab〕、CD20抗体〔Rituximab〕等药物对于风湿性关节炎之治疗能够取得较为理想之疗效.目前类风湿性关节炎之动物模型主要分为佐剂诱导〔AIA〕和胶原〔CIA〕诱导两种,其间由于CIA模型通常可在小鼠上成模而使用范围更广.胶原诱导之类风湿性关节炎〔CIA〕模型应用DBA/1小鼠,第0天注射Ⅱ型胶原蛋白和弗氏完全佐剂〔CFA〕,第21天注射Ⅱ型胶原蛋白和非弗氏完全佐剂〔IFA〕,可诱导小鼠关节炎发生,小鼠发病程度、节点较为稳定,严重程度区分度较高,适用于抗自体免疫性疾病药物之评价.a. 临床评分和细胞因子检测Ⅱ型胶原蛋白免疫2次之后,DBA/1小鼠陆续发病且严重程度随时间严重程度进行评分可见,模型组病变较严重,而IL17抗体作为阳参试剂可显著控制疾病发生开展,并抑制发病率之持续增加.图5:注射CII胶原造模后28-42天内,关节炎评分和发病率持续增加,血浆炎症因子IL6水平激增;给予IL17A抗体后,发病和炎症因子水平皆受到抑制.实验终点收集小鼠血浆通过ELISA检测PD Marker IL-6之血浆浓度,可见模型组IL-6含量显著升高,抗体可抑制IL-6升高之趋势.图6:注射CII胶原造模后28-42天内,关节炎评分和发病率持续增加,血浆炎症因子IL6水平激增;给予IL17A抗体后,发病和炎症因子水平皆受到抑制.b. Micro-CT和病理学检查实验终点对小鼠脚趾、踝关节进行Micro-CT检查和病理学分析.Micro-CT检查显示,模型组小鼠关节骨质受到严重损伤,而抗体产生了显著保护作用.图7:Micro-CT结果显示,关节炎造模使小鼠骨关节受到显著破坏,产生骨质损伤;IL17A抗体可显著逆转骨关节损伤HE染色结果显示,CIA造模造成了小鼠踝关节之严重损伤和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而IL17A抗体给药逆转了损伤和炎症反响;使用甲苯胺蓝染色分析踝关节软骨情况显示,模型组小鼠踝关节软骨局部缺失且密度不均,而抗体组小鼠软骨未见显著损伤.图8:H&E染色结果显示造模关节炎小鼠关节腔病变、异常增生严重,炎症细胞大量浸润;甲苯胺蓝染色结果显示小鼠关节软骨受到明显损伤;IL17A抗体可以显著之逆转上述关节炎相关之病理变化多发性硬化〔MS〕及动物模型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就是壹种以中枢系统炎性反响脱髓鞘疾病为其主要病理特征之罕见中枢神经类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于20-40岁中年人群,女性患者较多,国内每十万人发病率约为.多发性硬化存在反复发病之特点,难以治愈,临床表现为肢体无力导致之偏瘫、截瘫或肆肢瘫痪,感觉异常,眼部异常,共济运动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并威胁临床尚无特效药物,常以皮质类固醇为主要治疗手段,辅以血浆置换等方式进行.科学研究中,常以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模型〔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进行多发性硬化机理及相关药物研发之研究.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模型在C57BL/6小鼠上,使用弗氏完全佐剂〔CFA〕乳化抗原肽MOG35-55,通过皮下注射诱导小鼠发生免疫反响,在注射MOG后2小时和48小时两次腹腔注射百日咳毒素〔PTX〕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即可构建EAE模型.a. 临床评分通常免疫后9天小鼠出现尾部无力,后肢瘫痪,共济失调等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起之病症,于17-21天临床评分到达最大值.阳性药IL17A抗体可明显抑制发病病症,降低临床评分,改善小鼠发病造成之体重下降.图9:在使用MOG免疫小鼠之后,小鼠在9-21天内脑脊髓炎评分显著上升;随疾病进展体重也出现明显下降;IL17A抗体给药可逆转脑脊髓炎之开展b. 组织病理学检查实验终点收集脑和脊髓用于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脑组织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皮质区胶质细胞增生,海马区锥体细胞空泡变性;脊髓组织小胶质细胞增生,神经纤维脱髓鞘;而阳性药抗体可改善脑和脊髓之脱髓鞘和炎性细胞浸润.图10:H&E染色结果显示,造模小鼠之脊髓和脑组织中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结构遭到破坏;IL17A抗体那么可逆转上述病理变化归纳总结自身免疫性疾病为危害人类健康之壹大类疾病,虽多数不具有直接致命性,但会对患者之生存质量产生严药物研发有赖于可靠之动物疾病模型模拟病症、探索机理以至于评价潜在药物之疗效.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成都先导〞〕内部管线致力于肿瘤、炎症/免疫等疾病领域之新药研发.依据内部研发需求,上述疾病模型都已成功建立并有力支持了内部工程IL-17A及JAK家族等免疫相关靶点之抑制剂药效评价,并伴随开展了作用机制和PD/PK相关研究工作,数个工程已经进入先导化合物优化阶段,有望不久将来获得临床候选化合物.除支撑公司内部管线外,这些模型筛选和药效评价也可通过各种合作形式,为外部伙伴提供药效评价效劳.除上述疾病和模型外,常见之自身免疫疾病模型如模拟炎症性肠病〔IBD〕之DSS诱导之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模拟支气管哮喘等疾病之小鼠/大鼠OVA哮喘模型等均在持续建立中,敬请关注和交流.。

Ⅱ型胶原诱导的大鼠关节炎动物模型的研究

Ⅱ型胶原诱导的大鼠关节炎动物模型的研究

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Ⅱ型胶原诱导的大鼠关节炎动物模型的研究姓名:王岩艳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内科学(风湿免疫)指导教师:刘钢20060401四川大学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用皮试针头紧贴表皮浅层刺入皮内,然后使针头向上挑起并再稍向前刺入,即可注射药液。

注射后可见皮肤表面鼓起一白色小皮丘。

(见图1)图l皮内注射胶原的皮丘2.2.4灌胃:一只手拇指和食指捏紧大鼠头颈部皮肤,另外三指和掌内侧夹紧固定大鼠背部的皮肤,使口腔与食道成一直线。

另外一只手持灌胃器,将灌胃针从鼠的口腔插入,沿咽后壁慢慢插入食道,可感到轻微的阻力,此时可略改变一下灌胃针方向,以刺激引起吞咽动作,顺势将药液注入。

2.2.5动物的观察:密切观察大鼠的生命体征、活动和饮食等情况。

每天观察关节变化情况,每周称重一次,踝关节周长,踝关节直径,以自制的容积测量设备用容积法测量踝关节以下(包括踝关节)的容积。

于初次免疫第50天左右评价关节炎指数。

2.3血清标本收集:2.3.1断尾取血:①固定:大鼠放入专门自制的小木盒中固定,仅露出尾②将大鼠尾放入45℃左右的温水浸泡几分钟,并用酒精棉球涂拭尾,使尾部的血管充盈。

四川大学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Cabd图2空白组大鼠前肢Ca)后肢(b)表现,模型组大鼠前肢Co)后肢(d)红肿3.组织病理检查:HE染色,空白组滑膜细胞仅有1--2层,无增生,滑膜下未见炎性细胞浸润,无血管增生,关节软骨表面光滑,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质无破坏,关节间隙正常(见图3a,3b).与空白组相比,模璎组膝关节滑膜细胞水肿,明显增生有3—7层。

并且形成许多小绒毛状突起伸向关节腔。

滑膜下组织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结缔组织和血管增生,取代正常的滑膜下脂肪组织,血管增生形成的血管翳破坏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质,关节结构被破坏。

滑膜组织中还可见淋巴滤泡形成。

(见图30-30aX100倍b×400倍c×100倍dX400倍e×100倍fX100倍图3(a)(b)空白组滑膜组织:(c)(d)模型组滑膜细胞增生;(e)模型组滑膜组织大量炎性细胞浸润;(f)模型组增生的滑膜细胞和增生扩张的血管形成血管翳。

口服牛II型胶原蛋白诱发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口服牛II型胶原蛋白诱发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口服牛II型胶原蛋白诱发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关丽;毋丹丹;胡东生;刘冬舟;刘志刚【期刊名称】《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7(041)005【摘要】An RA animal model was developed by gavage feeding with bovine collagen type Ⅱ and aspirin,and tail vein injection with lipopolysaccharide. The diameter of ankle were measured and the score of the arthritis. The con-centration of IgE,IgG,IL-6,TNF-α and IFN-γ in serum by ELISA test. The inflammation in the ankle joints was evaluated by light microscopy and the ankle histopathological chang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Rats treated with high doses of aspirin(10 mg·kg-1 )can be successfully induced by oral bovine collagen type Ⅱ. The ankle of rat pres-ents obvious swelling and arthritis symptoms. High levels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specific antibodies were detected in the sera. The histology showed an inflammatory feature in the ankle joints. Rats treated with high doses of aspirin(10 mg·kg-1 )can be successfully induced by oral bovine collagen type Ⅱ.%按照动物建模方案分别给不同组大鼠灌胃一定剂量的阿司匹林,再给大鼠灌胃牛Ⅱ型胶原蛋白诱导其产生类风湿关节炎;建模期间进行踝关节直径的测量及关节炎指数评分;然后ELISA实验检测大鼠血清中特异性抗体(IgE、IgG)和炎症因子(IL-6、TNF-α和IFN-γ);再进一步观察大鼠踝关节组织病理改变.结果表明:经过不同剂量阿司匹林(5、10 mg·kg-1)处理的大鼠,用牛Ⅱ型胶原蛋白灌胃后,大鼠踝关节呈现不同程度的肿胀及关节炎症状;10 mg·kg-1处理的大鼠炎症更明显,其血清中特异性抗体(IgE、IgG)和炎性细胞因子IL-6、TNF-a也显著增加,而细胞因子IFN-r显著降低,同时踝关节组织也发生明显炎症病变.这表明10 mg·kg-1处理的大鼠要比5 mg·kg-1处理大鼠更易用于口服食物抗原牛Ⅱ型胶原蛋白类风湿关节炎的建成.【总页数】5页(P516-520)【作者】关丽;毋丹丹;胡东生;刘冬舟;刘志刚【作者单位】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广东深圳518001;深圳大学过敏反应与免疫学研究所,广东深圳 518060;深圳大学过敏反应与免疫学研究所,广东深圳 518060;深圳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广东深圳 518020;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广东深圳518001;深圳大学过敏反应与免疫学研究所,广东深圳5180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3.22【相关文献】1.牛Ⅱ型胶原诱导SD大鼠类风湿关节炎模型的建立 [J], 韦日明;张丽华;刘健翔;郭亚芬;蒋林彬2.牛II型胶原诱导SD大鼠类风湿关节炎模型的建立 [J], 韦日明;张丽华;刘健翔;郭亚芬;蒋林彬;3.Ⅱ型胶原蛋白酶诱导 SD 大鼠膝骨关节炎模型的建立 [J], 黄永明;潘建科;郭达;刘军;杨济源;洪坤豪;杨伟毅;许树柴4.Ⅱ型胶原蛋白与弗氏完全佐剂大鼠关节炎模型的建立和比较 [J], 林红;贺永怀;黎燕;陆应麟;沈倍奋5.类风湿关节炎共病抑郁症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J], 石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鼠CIA模型

大鼠CIA模型

Wistar大鼠CIA模型的建立将牛II型胶原溶液与等量的完全弗氏佐剂CFA于冰上混合,制备II型胶原终浓度为2.5mg/mL的混合物,然后用无菌注射器于无菌条件下抽吸,使混合物完全并充分乳化(乳化物滴入水中不松散)。

用10%的水合氯醛麻醉大鼠后,于大鼠尾根部皮下、背部皮下各注射0.1mL,共计0.2mL。

第14d再次按照上述步骤注射乳化物0.1mL,每个部位注射0.05mL。

于第28天各实验组动物腹腔注射LPS(文献中尚未找到CIA模型中注射LPS,需客户确定注射剂量)。

第二次免疫7d后,进行关节炎指数评分(通常动物的发病在免疫后的3-6周,若需要注射LPS,则需在注射后再进行关节炎指数评分),关节炎指数大于等于4分时,则模型建立成功[1-4]。

关节炎指数评分标准:0 分:无红斑或肿胀1 分:轻微的红斑和一个趾关节肿胀2 分:红斑和超过一个趾关节的肿胀3 分:红斑和踝部或腕部肿胀4 分:全部红斑以及脚趾和踝部或手指和腕部的肿胀,踝或腕不能弯曲References[1] Inglis JJ, Šimelyte E, Mccann FE, Criado G, Williams RO. Protocol for the induction ofarthritis in C57BL/6 mice. Nat Protoc. 2008. 3(4): 612-618.[2] 刘洋. 基于代谢组学方法研究清络饮治疗胶原诱导大鼠关节炎的机制及其与甲氨蝶呤的相互作用 ,2018.[3] 朱健. 湖北枫杨醇提物对CIA大鼠关节炎的作用及机制的初探 ,2018.[4] 马帅, 佟继铭, 梅爱敏, 祝晴晴, 刘永平. 赤雹根总皂苷对CIA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CD4~+、CD8~+ T细胞表达的影响.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7. (04): 70-74.。

风湿类风湿类疾病动物模型造模方法

风湿类风湿类疾病动物模型造模方法

风湿类风湿类疾病动物模型造模方法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病因与病理一直是医药工作者研究的热点,建立起理想的动物模型是十分必要的。

近年来报道较多的是Ⅱ型胶原(CⅡ)和不完全弗氏佐剂(IFA)混合注射所致的关节炎模型(CIA)及弗氏完全佐剂诱导的佐剂动物关节炎模型。

胶原关节炎模型比佐剂关节炎模型更接近人类RA的病理特征。

为了更有效地观察到关节骨破坏模型,对传统的方法进行改良后得到大鼠类风湿颞下颌关节炎动物模型。

1 材料实验动物:Wistar大鼠48只,雌性,5周龄,体重约(120±15)g,牛源性Ⅱ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Ⅱ),弗氏不完全佐剂(In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 IFA),美国Sigma公司产品。

2 方法诱导产生大鼠类风湿颞下颌关节炎模型:剃除大鼠背部周围毛,取配置好的乳剂100μl,自鼠尾部开始,在脊柱两旁皮下多点注射,每只鼠注射1.0ml,1周后加强免疫1次,注射0.5ml/只。

建立胶原诱导的大鼠实验性关节炎动物模型。

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同期注射。

服务说明:动物模型实验涉及的试剂可由客户提供,也可查看公司的产品库,亦可由我们代购。

模型名称建模方法模式动物品系类风湿关节炎(RA)小鼠模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Babl/c小鼠,SPF级,健康,雄性,体重:18g-22g类风湿关节炎(RA)大鼠模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Wistar大鼠,SPF级,雄性,体重:180g~220g类风湿关节炎(RA)兔模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大耳白兔,健康,雌雄不限,体重为1.5-2.5kg。

佐剂诱导的关节炎模式动物品系:Babl/c小鼠,SPF级,健康,雄性,体重:18g-22g实验分组:随机分组: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受试药物组(多个浓度梯度组),15只每组实验周期:4 weeks建模方法:抓取小鼠,于右后足皮内注射0.1 mL CFA 致炎,从而建立小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对照组于右后足趾皮下注射0.01moL/L 冰醋酸 0. 1mL,以排除 CFA 中溶剂的致敏效应。

松果菊提取物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的作用

松果菊提取物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的作用

松果菊提取物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的作用目的研究松果菊提取物对胶原性关节炎(CIA)大鼠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用鸡胶原Ⅱ型和弗氏完全佐剂建立CIA大鼠模型。

观察CIA大鼠足肿胀度的变化并检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前列腺素E-2(PGE-2)的水平。

结果松果菊提取物可以显著抑制CIA大鼠的足肿胀度,并且能显著抑制CIA大鼠血清IL-1β和PGE-2水平。

结论松果菊提取物对CIA大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与降低血清IL-1β和PGE-2的表达以及促使炎性细胞因子网络趋向平衡有关。

标签: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松果菊提取物;炎症因子松果菊(Echinacea purpurea L.),为菊科松果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在临床上主要用作免疫促进剂和调节剂[1-2]。

松果菊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多酚、咖啡酸衍生物和多糖[3]。

目前关于松果菊提取物对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研究仍未见报道。

为此,本实验建立胶原性关节炎大鼠模型,观察松果菊提取物对胶原性关节炎大鼠的作用并探索其可能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原料松果菊花,自然干燥,粉碎。

药品与试剂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鸡胶原II型、弗氏完全佐剂;IL-1β、PGE-2酶联免疫试剂盒。

实验动物Sprague-Dawley(SD)大鼠,雌雄各半,体重(180±20)g,本单位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样品制备称取松果菊原料,用质量15倍的70%乙醇水溶液在90℃下回流提取3次,1 h/次,减压蒸馏,真空干燥得淡黄色粉末。

1.2方法1.2.1 CIA大鼠模型的制备[4] 将20 mg鸡胶原Ⅱ型溶于10 mL预先配制好的0.1 mol/L醋酸溶液中,浓度为2 mg/Kg,4℃过夜使之充分溶解。

次日,将之与10 mL弗氏完全佐剂在冰浴下混合,充分乳化,制成稳定的乳化剂20 mL,置4℃冰箱保存备用。

除正常组外,在其他组大鼠的左后肢足跖皮内注射0.1 mL胶原乳剂致炎,第7 d在大鼠尾、背多点皮内注射0.1 mL胶原乳剂,作为激发注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卷 第1期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Vol.7No.1 1999年6月 Acta Laboratorium Animalis Scientia Sinica June,1999 型胶原蛋白与弗氏完全佐剂大鼠关节炎模型的建立和比较林 红 贺永怀* 黎 燕* 陆应麟* 沈倍奋*(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摘要 目的 对 型胶原蛋白(C -A)和弗氏完全佐剂(A-A)大鼠关节炎模型在大体外观和足部组织病理学切片等方面进行观察比较。

方法 分别采用 型胶原蛋白和弗氏完全佐剂诱导建立大鼠关节炎模型,利用排水法对大鼠足部体积进行测定,并将大鼠后足进行组织病理学切片观察。

结果 从大体外观和足部病理切片上两种大鼠模型均显示出有明显的病变,但C -A大鼠与A-A大鼠比较,滑膜增生及软骨破坏等继发性病变特征更为明显,关节炎持续时间也较长,更接近于人的类风湿性关节炎。

结论 C -A大鼠模型与A-A相比是研究RA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型胶原蛋白大鼠关节炎 弗氏完全佐剂大鼠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慢性多关节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在RA中,滑膜的持续性增生和软骨及骨的破坏是其重要的病理学特征。

RA的动物模型有多种,其中较为经典的是弗氏完全佐剂诱导的大鼠关节炎和 型胶原蛋白诱导的大鼠关节炎模型。

本文将对这两种大鼠关节炎模型的大体外观、足部肿胀程度以及组织病理学观察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以选择更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 Wistar大鼠,雌性,4~6周龄,30只,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动物中心提供。

2 主要试剂 牛源性 型胶原蛋白(C ollagen ,C ,from bovine nasal septum),酸可溶性,美国Sigma公司产品;弗氏不完全佐剂(Freund s Adjuvant Incomplete,FI A)美国Sigma公司产品;卡介苗(BCG)购于北京卫生部生物制品研究所。

3 大鼠关节炎的诱导方法型胶原蛋白诱导的大鼠关节炎模型的建立 参照文献!1∀的方法,将酸溶性 型胶原蛋白(collagen ,C )用弗氏不完全佐剂配成C 浓度为2 5mg ml的乳剂,按每只大鼠100 l乳剂含C 250 g,于左后足跖皮内注射致炎。

佐剂性关节炎的诱导按照常规方法!2∀:将卡介苗(B CG)于80#灭活1h,加入到弗氏不完全佐剂中(终浓度10mg ml),充分乳化混匀制成弗氏完全佐剂(FCA),每只大鼠注射100 l;用注射100 l生理盐水 只的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

* 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4 大鼠关节炎足体积的测定方法!3∀采用排水法测足部体积:在大鼠足部踝骨关节突出部位划一条线作为标记,用一特制量筒,灌满水后,将大鼠足部插入,使水面与踝骨上的标记处于同一界面,另用一个烧杯接从量筒侧口排出的水,测量排出水的体积,即为所测大鼠足部的体积,每只足每次测量重复5次。

5 大鼠足部病理切片制备乙醚麻醉引颈处死大鼠后,切取掌趾部,立即放入缓冲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常规梯度乙醇脱水,石蜡包埋、切片,片厚约3~5 m,HE 染色观察。

结 果1 注射诱导后大鼠的外观变化随机将大鼠分成3组,每组10只,分别用于 型胶原蛋白诱导处理组(C -A)、弗氏完全佐剂诱导处理组(A-A)和正常对照组(Control)。

C 和FCA 注射诱导后第二天,大鼠注射足即有明显的肿胀,出现急性免疫反应。

第14~21d 后,C 诱导组大鼠对侧足出现红肿,至第35~45d 后,大鼠前足出现红肿,并有关节变形。

而A-A 大鼠则到注射后第18~25d 左右才出现对侧足的肿胀。

在两种关节炎大鼠中,C -A 大鼠关节炎的持续时间较长,到四个月后肿胀仍较明显。

A-A 大鼠至四个月后足部的肿胀则逐渐消退。

如图1~3。

图1 正常大鼠注射后第35天的外观图图2 A-A 关节炎大鼠注射后第35天的外观图2 中 国 实 验 动 物 学 报 第7卷图3 C 关节炎大鼠注射后第35天的外观图2 C 诱导关节炎的大鼠足体积改变用排水法测量大鼠足部体积,观察到注射后第14~21天C -A 大鼠后足体积有明显变化,C -A 大鼠的左后足和右后足体积大于正常对照组(P<0 05),至第35~45天后足的肿胀更为明显(P<0 01)。

(见表1)。

注射后第35天可以检测到C -A 大鼠的四足体积均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P<0 01),(见表2),以上数据均用成组资料t 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表1 不同时间C 大鼠左后足和右后足体积的变化足 体 积 (cm 3)注 射 后 天 数 (d)014 35 正常大鼠左后足1 19∃0 131 37∃0 051 64∃0 07正常大鼠右后足1 16∃0 041 33∃0 081 67∃0 06C 大鼠左后足(注射足)1 14∃0 162 59∃0 53*2 67∃0 42**C 大鼠右后足(对侧足)1 15∃0 101 86∃0 19*2 24∃0 38** * P<0 05 ** P<0 01 n=10表2 注射后35d C 大鼠四足体积的变化左后足(cm 3)右后足(cm 3) 左前足(cm 3) 右前足(c m 3) 正常大鼠1 67∃0 081 64∃0 070 59∃0 020 59∃0 01C 大鼠2 67∃0 42**2 24∃0 38**0 71∃0 06**0 73∃0 09****P<0 01 n=103 C -A 和A-A 发病情况的比较注射诱导后第2天两组大鼠的注射足均发生明显的肿胀,到第14~20天左右,C -A 组就出现对侧足的肿胀,而A-A 组则约在注射后第18~25天左右才出现对侧足的反应。

到注射后4个月,C -A 大鼠足部的红肿仍然维持,而A-A 大鼠足部的红肿则逐渐消退,说明具有一定的自限性。

C -A 与A-A 比较,肿胀关节比率、发病率等有明显差别(P<0 05),(见表3)。

表3 C 关节炎大鼠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比较组 别肿胀关节比率发病率C -A72 806 10A-A24 803 103第1期 型胶原蛋白与弗氏完全佐剂大鼠关节炎模型的建立和比较表中肿胀关节比率和发病率分别表示:肿胀关节比率= 每只大鼠四肢肿胀关节数每只大鼠四肢总关节数(=80)发病率= 出现对侧关节肿胀大鼠只数注射大鼠只数(=10)4 C -A 与A-A 大鼠足部病理切片的观察比较于注射后35d,引颈处死大鼠,切取四肢,置于缓冲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石蜡包埋,切片,经HE 染色后,光镜下观察。

C -A 大鼠右后足(即对侧足)和前足病变关节中出现滑膜增生,可达6~8层,呈乳头状突起,细胞排列不规则,可见有淋巴细胞侵润,软骨面破坏呈锯齿状,有些软骨帽消失,严重的甚至炎性细胞已侵蚀到软骨中;在注射足(左后足)中则只观察到关节周围有大量的淋巴细胞侵润,分析可能左后足注射部位主要表现为注射免疫引起的炎性反应,而对侧足为继发性病变,呈现滑膜增生和软骨破坏等异常变化。

正常对照组大鼠足部切片未见炎性细胞侵润、滑膜增生和软骨破坏等异常改变如图4~8。

图4 正常大鼠后足病理切片,HE 染色,%25,无异常变化图5 A-A 大鼠左后足病理切片,HE 染色,%104 中 国 实 验 动 物 学 报 第7卷图6 A-A 大鼠右后足病理切片,HE 染色,%10图7 C -A 大鼠左后足病理切片,HE 染色,%25图8 C -A 大鼠右后足病理切片,HE 染色,%25,示滑膜增生5第1期 型胶原蛋白与弗氏完全佐剂大鼠关节炎模型的建立和比较6 中 国 实 验 动 物 学 报 第7卷讨 论临床上RA患者急性期病变出现急性炎症反应,关节肿胀,滑膜充血、水肿、组织疏松,慢性病变则表现为滑膜组织的不规则增厚,关节软骨破坏等,可以看出动物模型的病理改变与临床上的病变是相似的。

此外,我们在关节炎大鼠掌趾部的病理切片中观察到上述现象,这与RA多发于手足小关节,尤其是近侧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跖趾关节的特征是相一致的。

上述结果表明,我们所建立的C -A大鼠模型在病理学的变化上,接近人的类风湿性关节炎。

A-A 大鼠足部的病理切片中主要表现为大量炎性细胞侵润,而滑膜增生和软骨破坏则不如C -A 大鼠明显,这与文献的报道基本相同,佐剂性关节炎缺乏慢性病理过程,病变具有一定自限性。

参 考 文 献1 Seki N.J Immunol.1988,140(5)&14772 徐叔云,等 药理实验方法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1991:pp723-7253 马东来,等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1995,7(3)&13Rheumatoid Arthritis Model in Rat Induced byType Collagen and Freund s Complete AdjuvantLin Hong,et al(Ins ti tute of Medicinal Plant Development Chi 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Beijing))Objective Type 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 -A)in rats has been compared with Freund s complete adjuvant arthritis(A-A)about legs size and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Methods The legs size in C -A and A-A rats was measured by water exclusion.The legs of the arthritis rats were taken and cut section for pathological exa mination.Results The legs size and pathological section showed tha t some aspects including duration of arthritis,synovial membrane proliferation and cartilage dama ge were more significant in rats with C -A than those with A-A.Conclusions Comparing with A-A arthri tis,C -A arthritis is a good animal model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Key words Rheumatoid arthritis Animal model Type collage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