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实验指导书(含答案)汇总
MATLAB 课后实验答案

实验一 MATLAB 运算基础1. 先求下列表达式的值,然后显示MATLAB 工作空间的使用情况并保存全部变量。
(1) 0122sin851z e =+ (2) 221ln(1)2z x x =++,其中2120.455i x +⎡⎤=⎢⎥-⎣⎦(3) 0.30.330.3sin(0.3)ln , 3.0, 2.9,,2.9,3.022a a e e a z a a --+=++=--(4) 2242011122123t t z t t t t t ⎧≤<⎪=-≤<⎨⎪-+≤<⎩,其中t =0:0.5:2.5 解: M 文件:z1=2*sin(85*pi/180)/(1+exp(2))x=[2 1+2*i;-.45 5];z2=1/2*log(x+sqrt(1+x^2))a=-3.0:0.1:3.0;z3=(exp(0.3.*a)-exp(-0.3.*a))./2.*sin(a+0.3)+log((0.3+a)./2)t=0:0.5:2.5;z4=(t>=0&t<1).*(t.^2)+(t>=1&t<2).*(t.^2-1)+(t>=2&t<3) .*(t.^2-2*t+1) 运算结果:z1=2*sin(85*pi/180)/(1+exp(2))x=[2 1+2*i;-.45 5];z2=1/2*log(x+sqrt(1+x^2))a=-3.0:0.1:3.0;z3=(exp(0.3.*a)-exp(-0.3.*a))./2.*sin(a+0.3)+log((0.3+a)./2)t=0:0.5:2.5;z4=(t>=0&t<1).*(t.^2)+(t>=1&t<2).*(t.^2-1)+(t>=2&t<3) .*(t.^2-2*t+1)z1 =0.2375z2 =0.7114 - 0.0253i 0.8968 + 0.3658i0.2139 + 0.9343i 1.1541 - 0.0044iz3 =Columns 1 through 40.7388 + 3.1416i 0.7696 + 3.1416i 0.7871 + 3.1416i 0.7913 + 3.1416iColumns 5 through 80.7822 + 3.1416i 0.7602 + 3.1416i 0.7254 + 3.1416i 0.6784 + 3.1416iColumns 9 through 120.6196 + 3.1416i 0.5496 + 3.1416i 0.4688 + 3.1416i 0.3780 + 3.1416iColumns 13 through 160.2775 + 3.1416i 0.1680 + 3.1416i 0.0497 + 3.1416i -0.0771 + 3.1416iColumns 17 through 20-0.2124 + 3.1416i -0.3566 + 3.1416i -0.5104 + 3.1416i -0.6752 + 3.1416iColumns 21 through 24-0.8536 + 3.1416i -1.0497 + 3.1416i -1.2701 + 3.1416i -1.5271 + 3.1416iColumns 25 through 28-1.8436 + 3.1416i -2.2727 + 3.1416i -2.9837 + 3.1416i -37.0245 Columns 29 through 32-3.0017 -2.3085 -1.8971 -1.5978Columns 33 through 36-1.3575 -1.1531 -0.9723 -0.8083Columns 37 through 40-0.6567 -0.5151 -0.3819 -0.2561Columns 41 through 44-0.1374 -0.0255 0.0792 0.1766Columns 45 through 480.2663 0.3478 0.4206 0.4841Columns 49 through 520.5379 0.5815 0.6145 0.6366Columns 53 through 560.6474 0.6470 0.6351 0.6119Columns 57 through 600.5777 0.5327 0.47740.4126Column 610.3388z4 =0 0.2500 0 1.2500 1.0000 2.2500 2. 已知:求下列表达式的值:(1) A+6*B和A-B+I(其中I为单位矩阵)(2) A*B和A.*B(3) A^3和A.^3(4) A/B及B\A(5) [A,B]和[A([1,3],:);B^2]解:M 文件:A=[12 34 -4;34 7 87;3 65 7];B=[1 3 -1;2 0 3;3 -2 7]; A+6.*BA-B+eye(3)A*BA.*BA^3A.^3A/BB\A[A,B][A([1,3],:);B^2]运算结果:A=[12 34 -4;34 7 87;3 65 7];B=[1 3 -1;2 0 3;3 -2 7]; A+6.*BA-B+eye(3)A*BA.*BA^3A.^3A/BB\A[A,B][A([1,3],:);B^2]ans =18 52 -1046 7 10521 53 49ans =12 31 -332 8 840 67 1ans =68 44 62309 -72 596154 -5 241ans =12 102 468 0 2619 -130 49ans =37226 233824 48604247370 149188 60076678688 454142 118820 ans =1728 39304 -6439304 343 65850327 274625 343 ans =16.4000 -13.6000 7.600035.8000 -76.2000 50.200067.0000 -134.0000 68.0000109.4000 -131.2000 322.8000-53.0000 85.0000 -171.0000-61.6000 89.8000 -186.2000ans =12 34 -4 1 3 -134 7 87 2 0 33 65 7 3 -2 7ans =12 34 -43 65 74 5 111 0 1920 -5 403. 设有矩阵A和B(1) 求它们的乘积C。
(完整版)MATLAB)课后实验答案[1]
![(完整版)MATLAB)课后实验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f6c08c5902d276a201292ece.png)
1 + e2 (2) z = 1 ln( x + 1 + x 2 ) ,其中 x = ⎡⎢ 2⎣-0.45 ⎦2 2 ⎪t 2 - 2t + 1 2 ≤ t <3 ⎨实验一MATLAB 运算基础1. 先求下列表达式的值,然后显示 MATLAB 工作空间的使用情况并保存全部变量。
(1) z = 2sin 8501221 + 2i ⎤5 ⎥(3) z = e 0.3a - e -0.3asin(a + 0.3) + ln 0.3 + a ,a = -3.0, - 2.9, L , 2.9, 3.03⎧t 2 0 ≤ t < 1 (4) z = ⎪t 2 - 11 ≤ t <2 ,其中 t=0:0.5:2.5 4⎩解:M 文件:z1=2*sin(85*pi/180)/(1+exp(2))x=[2 1+2*i;-.45 5];z2=1/2*log(x+sqrt(1+x^2))a=-3.0:0.1:3.0;3=(exp(0.3.*a)-exp(-0.3.*a))./2.*sin(a+0.3)+log((0.3+a)./2)t=0:0.5:2.5;z4=(t>=0&t<1).*(t.^2)+(t>=1&t<2).*(t.^2-1)+(t>=2&t<3) .*(t.^2-2*t+1)4.完成下列操作:(1)求[100,999]之间能被21整除的数的个数。
(2)建立一个字符串向量,删除其中的大写字母。
解:(1)结果:m=100:999;n=find(mod(m,21)==0);length(n)ans=43(2).建立一个字符串向量例如:ch='ABC123d4e56Fg9';则要求结果是:ch='ABC123d4e56Fg9';k=find(ch>='A'&ch<='Z');ch(k)=[]ch=⎣O2⨯3⎥,其中E、R、O、S分别为单位矩阵、随机矩阵、零矩S⎦阵和对角阵,试通过数值计算验证A=⎢⎥。
答案详解实验指导书Matlab软件应用与开发

《MATLAB 软件应用与开发》实验指导书实验1 MATLAB 绘图(一)、实验类型:验证型 (二)、实验类别:基础实验 (三)、每组人数:1 (四)、实验要求:选修 (五)、实验学时:3个学时 (六)、实验目的:学会使用MATLAB 进行二维图形以及三维图形绘制。
(七)、预备知识:本实验所用MATLAB 命令利用冒号表达式生成行向量a=初始值:步长:终值二维显函数图形绘制:直角坐标系plot(x,y),极坐标系polar(theta,rho)二维隐函数图形绘制:ezplot(隐函数表达式) 三维曲线绘制:plot3(x,y,z)三维曲面绘制:三维表面图[x,y]=meshigrid(v1,v2); %生成网格数据 surf(x,y,z)三维网格图[x,y]=meshigrid(v1,v2);mesh(x,y,z)(八)、内容与要求:1.1 已知迭代模型⎩⎨⎧=+-+=+)(3.0)1(),(4.1)(1)1(2k x k y k x k y k x ,试写出求解该模型的M 函数。
如果取迭代初值为x(0)=0,y(0)=0,那么请进行30000次迭代求出一组x 和y 向量,然后在所有的x(k)和y(k)坐标处点亮一个点(使用红色点作图),并使用蓝色*号和黑色圆圈分别标注出起点和终点,最后绘制出所需的图形。
提示:所绘制出的图形又称作Henon 引力线图,它将迭代出来的随机点吸引到一起,最后得出貌似连贯的引力线图。
1.2 按要求绘制出下列图形(1)y=sinx ,其中x 的定义域为(-2pi,2pi),步长0.1,蓝色点线,尺寸为6个标准单位,标注出x ,y 轴,图形名称;(2)y=cos(2x)+5x^2+ln(x),其中x 的定义域为(-pi,pi),红色虚线,尺寸为4个标准单位,标注出x ,y 轴,图形名称;(3)将y1=sinx ,y2=cos(2x)+5x^2+ln(x)绘制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其中y1为黄色*,尺寸为4个标准单位,y2位黑色实线,尺寸为6个标准单位。
MATLAB)课后实验答案[1]
![MATLAB)课后实验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edc54dcb58f5f61fb7366639.png)
实验一 MATLAB 运算基础1. 先求下列表达式的值,然后显示MATLAB 工作空间的使用情况并保存全部变量。
(1) 0122sin 851z e =+(2) 21ln(2z x =,其中2120.455i x +⎡⎤=⎢⎥-⎣⎦ (3) 0.30.330.3sin(0.3)ln , 3.0, 2.9,,2.9,3.022a a e e az a a --+=++=--(4) 2242011122123t t z t t t t t ⎧≤<⎪=-≤<⎨⎪-+≤<⎩,其中t =0:0.5:2.5 解:4. 完成下列操作:(1) 求[100,999]之间能被21整除的数的个数。
(2) 建立一个字符串向量,删除其中的大写字母。
解:(1) 结果:(2). 建立一个字符串向量例如:ch='ABC123d4e56Fg9';则要求结果是:实验二 MATLAB 矩阵分析与处理1. 设有分块矩阵33322322E R A O S ⨯⨯⨯⨯⎡⎤=⎢⎥⎣⎦,其中E 、R 、O 、S 分别为单位矩阵、随机矩阵、零矩阵和对角阵,试通过数值计算验证22E R RS A O S +⎡⎤=⎢⎥⎣⎦。
解: M 文件如下;5. 下面是一个线性方程组:1231112340.951110.673450.52111456x x x ⎡⎤⎢⎥⎡⎤⎡⎤⎢⎥⎢⎥⎢⎥⎢⎥=⎢⎥⎢⎥⎢⎥⎢⎥⎢⎥⎢⎥⎣⎦⎣⎦⎢⎥⎢⎥⎣⎦(1) 求方程的解。
(2) 将方程右边向量元素b 3改为0.53再求解,并比较b 3的变化和解的相对变化。
(3) 计算系数矩阵A 的条件数并分析结论。
解: M 文件如下:123d4e56g9实验三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1. 求分段函数的值。
2226035605231x x x x y x x x x x x x ⎧+-<≠-⎪=-+≤<≠≠⎨⎪--⎩且且及其他用if 语句实现,分别输出x=-5.0,-3.0,1.0,2.0,2.5,3.0,5.0时的y 值。
MATLAB实验指导书(附答案)

MATLAB基础实验指导书漳州师范学院物电系2010年10月目录实验一MATLAB环境的熟悉与基本运算 (2)实验二MATLAB数值运算 (8)实验三MATLAB语言的程序设计 (12)实验四MATLAB的图形绘制 (16)实验五采用SIMULINK的系统仿真 (20)实验六MATLAB在电路中的应用 (25)实验七MATLAB在信号与系统中的应用 (27)实验八MATLAB在控制理论中的应用 (29)实验一 MATLAB环境的熟悉与基本运算一、实验目的:1.熟悉MATLAB开发环境2.掌握矩阵、变量、表达式的各种基本运算二、实验基本知识:1.熟悉MATLAB环境:MATLAB桌面和命令窗口、命令历史窗口、帮助信息浏览器、工作空间浏览器文件和搜索路径浏览器。
2.掌握MATLAB常用命令3.MATLAB变量与运算符变量命名规则如下:(1)变量名可以由英语字母、数字和下划线组成(2)变量名应以英文字母开头(3)长度不大于31个(4)区分大小写MATLAB中设置了一些特殊的变量与常量,列于下表。
MATLAB运算符,通过下面几个表来说明MATLAB的各种常用运算符表2 MATLAB算术运算符表3 MATLAB关系运算符表4 MATLAB逻辑运算符表5 MATLAB特殊运算4.MATLAB的一维、二维数组的寻访表6 子数组访问与赋值常用的相关指令格式5.MATLAB的基本运算表7 两种运算指令形式和实质内涵的异同表6.MATLAB的常用函数表8 标准数组生成函数表9 数组操作函数三、实验内容1、学习使用help命令,例如在命令窗口输入help eye,然后根据帮助说明,学习使用指令eye(其它不会用的指令,依照此方法类推)2、学习使用clc、clear,观察command window、command history和workspace等窗口的变化结果。
3、初步程序的编写练习,新建M-file,保存(自己设定文件名,例如exerc1、exerc2、exerc3……),学习使用MATLAB的基本运算符、数组寻访指令、标准数组生成函数和数组操作函数。
Matlab实验及答案

实验一、MATLAB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2.学习使用图形函数计算器命令funtool及其环境。
3. 学习使用help命令进行帮助4. 掌握向量与矩阵的创建以及矩阵的基本操作5. 掌握数组与矩阵的概念二、实验内容熟悉Matlab操作环境,认识命令窗口、内存工作区窗口、历史命令窗口;学会使用format命令调整命令窗口的数据显示格式;学会使用变量和矩阵的输入,并进行简单的计算;掌握数组与矩阵的概念;学会使用help命令进行帮助;学会使用who和whos命令查看内存变量信息;学会使用图形函数计算器funtool;1.命令窗口的简单使用(1)简单矩阵的输入(自由创建)x=[1 3 5;2 4 6]x =1 3 52 4 6(2)求[12+2×(7-4)]÷32的算术运算结果,总结算术运算符先级[12+2*(7-4)]/3^2ans =22.有关向量、矩阵或数组的一些运算(1)设A=15;B=20;求C=A+B与c=a+b的区别A=15;B=20;>> C=A+BC =35>> c=a+bUndefined function or variable 'a'.(2)设A=[1 2 3;4 5 6;7 8 9],B=[9 8 7;6 5 4;3 2 1];求A*B与A.*B,分析原因?(A*B是两个矩阵相乘,A.*B是对应元素相乘)A=[1 2 3;4 5 6;7 8 9];B=[9 8 7;6 5 4;3 2 1];>> A*Bans =30 24 1884 69 54138 114 90>> A.*Bans =9 16 2124 25 2421 16 9(3)设a=10,b=20;求i=a/b与j=a\ba=10;>> b=20;>> i=a/bi =0.5000>> j=a\bj =2(4)设a=[1 -2 3;4 5 -4;5 -6 7]请设计出程序,分别找出小于0的矩阵元素的线性索引以及行列索引(sub2ind/ind2sub)。
MATLAB及Simulink应用实验指导书+答案

《MATLAB及应用》实验指导书班级:姓名:学号:总评成绩:汽车工程系电测与汽车数字应用中心目录实验04051001 MATLAB语言基础1实验04051002 MATLAB科学计算及绘图4实验04051003 MATLAB综合实例编程6实验04051001MATLAB 语言基础1实验目的1) 熟悉MATLAB 的运行环境 2) 掌握MATLAB 的矩阵和数组的运算 3) 掌握MATLAB 符号表达式的创建 4) 熟悉符号方程的求解2实验内容说明:从下面的题目、第1~4章课后习题中任选10题,学号为奇数的选择奇数号题,学号为偶数的选择偶数号题,并在答案之前标注题目来源,例如“课本第1章题2”、“指导书题3”等。
可以采用notebook 格式输出结果(关于notebook 请查阅其他参考资料,或上网搜索) 例如:课本第4章题1.一个半径为r 的求体积V 和表面积A 分别为:334r V π=、24r A π= a.给出以下程序的伪代码描述:计算当30≤≤r 米时的V 和A ,并同时绘制V 相对于A 的图形。
b.编写和运行部分a 中所描述的程序。
解:clc,clear; r=0:0.1:3; V=4/3*pi*r.^3; A=4*pi*r.^2; plot(A,V);grid on; xlabel('Surface Area'); ylabel('Volume');1.在一个已知的测量矩阵T(100×100)中,删除整行全为0的行,删除整列内容全为0的整列(判断某列元素是否为0方法:检查T(: ,i).*(T(: ,j))是否为0)。
2.假设汽车系在下列各年度的人口统计如表所示试用一个二维矩阵STU表示上述数据,并请计算出下列各数值:(1)汽车系在2002~2006年之间的每年平均新生、毕业生人数。
(2)5年来汽车系共有多少毕业生?(3)在哪几年,新生数目比毕业生多?(4)5年来每年的毕业生对新生的比例平均值为何?3.完成下列矩阵运算:(1) 使用randn 产生一个(10×10)的矩阵A(2) 计算B=(A+A ’)/2。
Matlab实验指导书(含答案)汇总

实验Matlab 操作环境熟悉、实验目的1.初步了解Matlab 操作环境。
2.学习使用图形函数计算器命令funtool 及其环境。
二、实验内容熟悉Matlab 操作环境,认识命令窗口、内存工作区窗口、历史命令窗口;学会使用format 命令调整命令窗口的数据显示格式;学会使用变量和矩阵的输入,并进行简单的计算;学会使用who 和whos 命令查看内存变量信息;学会使用图形函数计算器funtool ,并进行下列计算:1.单函数运算操作。
求下列函数的符号导数(1) y=sin(x);(2) y=(1+x)A3*(2-x); 求下列函数的符号积分(1) y=cos(x);(2) y=1/(1+x^2);(3) y=1/sqrt(1-x^2);(4) y=(x-1)/(x+1)/(x+2);求反函数(1) y=(x-1)/(2*x+3);(2) y=exp(x);(3) y=log(x+sqrt(1+x^2));代数式的化简(1) (x+1)*(x-1)*(x-2)/(x-3)/(x-4);(2) sin (x)A2+cos(x)A2;(3) x+sin(x)+2*x-3*cos(x)+4*x*sin(x);2.函数与参数的运算操作。
从y=xA2通过参数的选择去观察下列函数的图形变化(1) y1=(x+1)A2⑵ y2=(x+2)A2(3) y3=2*x^2⑷ y4=x^2+2(5) y5=x^4⑹ y6=x^2/23.两个函数之间的操作求和(1) sin(x)+cos(x)(2) 1+x+x^2+x^3+x^4+x^5乘积(1) exp(-x)*sin(x)(2) sin(x)*x商(1) sin(x)/cos(x);⑵ x/(1+x^2);(3) 1/(x-1)/(x-2);求复合函数(1) y=exp(u) u=sin(x)(2) y=sqrt(u) u=1+exp(xA2)(3) y=sin(u) u=asin(x)(4) y=sinh(u) u=-x三、设计提示1.初次接触Matlab 应该注意函数表达式的文本式描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Matlab操作环境熟悉一、实验目的1.初步了解Matlab操作环境。
2.学习使用图形函数计算器命令funtool及其环境。
二、实验内容熟悉Matlab操作环境,认识命令窗口、内存工作区窗口、历史命令窗口;学会使用format命令调整命令窗口的数据显示格式;学会使用变量和矩阵的输入,并进行简单的计算;学会使用who和whos命令查看内存变量信息;学会使用图形函数计算器funtool,并进行下列计算:1.单函数运算操作。
➢求下列函数的符号导数(1) y=sin(x);(2) y=(1+x)^3*(2-x);➢求下列函数的符号积分(1) y=cos(x);(2) y=1/(1+x^2);(3) y=1/sqrt(1-x^2);(4) y=(x-1)/(x+1)/(x+2);➢求反函数(1) y=(x-1)/(2*x+3);(2) y=exp(x);(3) y=log(x+sqrt(1+x^2));➢代数式的化简(1) (x+1)*(x-1)*(x-2)/(x-3)/(x-4);(2) sin(x)^2+cos(x)^2;(3) x+sin(x)+2*x-3*cos(x)+4*x*sin(x);2.函数与参数的运算操作。
➢从y=x^2通过参数的选择去观察下列函数的图形变化(1) y1=(x+1)^2(2) y2=(x+2)^2(3) y3=2*x^2(4) y4=x^2+2(5) y5=x^4(6) y6=x^2/23.两个函数之间的操作➢求和(1) sin(x)+cos(x)(2) 1+x+x^2+x^3+x^4+x^5➢乘积(1) exp(-x)*sin(x)(2) sin(x)*x➢商(1) sin(x)/cos(x);(2) x/(1+x^2);(3) 1/(x-1)/(x-2);➢求复合函数(1) y=exp(u) u=sin(x)(2) y=sqrt(u) u=1+exp(x^2)(3) y=sin(u) u=asin(x)(4) y=sinh(u) u=-x三、设计提示1.初次接触Matlab应该注意函数表达式的文本式描述。
2.在使用图形函数计算器funtool时,注意观察1号和2号窗口中函数的图形。
四、实验报告要求1.针对图形函数计算器funtool,对每一类型计算记录其中一个图形的曲线。
2.书写实验报告时要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在分析描述的时候,需要注意语言的流畅。
实验二:M文件和Mat文件操作一、实验目的1.定制自己的工作环境。
2.编写简单的M文件。
3.保存内存工作区中的变量到.mat文件。
4.学会只用Matlab帮助。
二、实验内容1.使用format命令和File|Peferences菜单定制自己的工作环境。
2.编写如下M文件,试调整参数a的大小,观察并记录y1、y2的波形特征。
%example1.mt=0:pi/100:4*pi;a=3;y2=exp(-t/a);y1=y2.*sin(a*t);plot(t,y1,'-r',t,y2,':b',t,-y2,':b');3.保存内存工作区变量a、t、y1、y2到example1.mat文件;关闭Matlab,再重新启动;观察内存工作区;重新根据.mat文件恢复原来的工作区变量。
4.在命令窗口中查看exp函数的帮助;运行helpwin查看超文本格式的帮助文件,试翻译并记录下信号处理工具箱(Signal Processing Toolbox)中的函数分类(Functions -- Categorical List)。
三、设计提示1.可以用命令语句、菜单或按钮等多种方式执行命令。
2.用于编辑M文件的文本编辑器还可以执行和调试程序。
3.不同的工具箱可能包含同名的函数,查看帮助时应注意在左侧栏选择相应的工具箱类别。
四、实验报告要求1.对实验内容2,说明参数a的大小对y1、y2波形特征的影响。
2.翻译命令窗口中的exp函数的帮助信息。
3.运行helpwin,试翻译并记录下信号处理工具箱(Signal Processing Toolbox)中的函数分类(Functions -- Categorical List)。
4.书写实验报告时要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在分析描述的时候,需要注意语言的流畅。
实验三:矩阵运算与元素群运算一、实验目的1.掌握数组与矩阵的创建。
2.掌握矩阵运算与数组运算。
3.掌握基本元素群运算。
4.掌握向量与矩阵的特殊处理。
二、实验内容1.“:”号的用法。
用“:”号生成行向量a=[1 2 3 4 5 6 7 8 9 10]、b=[5 3 1 -1 -3 -5];2.用线性等分命令linspace重新生成上述的a和b向量。
3.在100和10000之间用对数等分命令logspace生成10维的向量c。
4.生成范围在[0,10]、均值为5的3×5维的均匀分布随机数矩阵D。
5.利用magic函数生成5×5维的魔方矩阵,取其对角向量e,并根据向量e生成一个对角矩阵E。
(所谓魔方矩阵就是各行、各列、各对角线元素之和相等。
)6.另AA是3×3维魔方矩阵,BB是由A旋转180°得到。
CC是一个复数矩阵,其实部为AA,虚部为BB。
DD是CC的转置,EE是CC的共轭。
分别计算CC和EE的模和幅角。
7.f是一个首项为20,公比为0.5的10维等比数列;g是一个首项为1,公差为3的10维等差数列。
试计算向量f和g的内积s。
8.生成一个9×9维的魔方矩阵,提取其中心的3×3维子矩阵M,利用sum函数检验其各行和各列的和是否相等。
9.已知1234234534564567T⎡⎤⎢⎥⎢⎥=⎢⎥⎢⎥⎣⎦,利用函数生成左上三角矩阵12342340134004000T⎡⎤⎢⎥⎢⎥=⎢⎥⎢⎥⎣⎦。
三、设计提示1.等比数列可利用首项和公比的元素群的幂乘积生成。
2.提取子矩阵,可灵活应用“:”号或空阵[ ]。
3.尽量用Matlab函数生成上述矩阵或向量,不要用手工逐个输入。
四、实验报告要求1.编写实现第二节实验内容中所使用的函数命令,并记录相应的生成结果。
2.思考题:是否存在2×2维的魔方矩阵?。
3.书写实验报告时要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在分析描述的时候,需要注意语言的流畅。
五,参考答案1.代码:a=1:10b=5:-2:-5a =1 2 3 4 5 6 7 8 9 10b =5 3 1 -1 -3 -51.代码:linspace(1,10,10)linspace(5,-5,6)ans =1 2 3 4 5 6 7 8 9 10ans =5 3 1 -1 -3 -52.代码:logspace(2,4,10)ans =1.0e+004 *0.0100 0.0167 0.0278 0.0464 0.0774 0.1292 0.2154 0.3594 0.5995 1.00003.代码:D=10*rand(3,5)结果:D =0.1527 9.3181 8.4622 6.7214 6.81287.4679 4.6599 5.2515 8.3812 3.79484.4510 4.1865 2.0265 0.1964 8.31805.代码:A=magic(5);e=diag(A);E=diag(e)结果;E =17 0 0 0 00 5 0 0 00 0 13 0 00 0 0 21 00 0 0 0 96.代码:AA=magic(3);BB=rot90(AA,2);CC=AA+j*BB;DD=CC.';EE=conj(CC);A=abs(CC)B=angle(CC)C=abs(EE)D=angle(EE)结果:A =8.2462 9.0554 7.21117.6158 7.0711 7.61587.2111 9.0554 8.2462B =0.2450 1.4601 0.58801.1659 0.7854 0.40490.9828 0.1107 1.3258C =8.2462 9.0554 7.21117.6158 7.0711 7.61587.2111 9.0554 8.2462D =-0.2450 -1.4601 -0.5880-1.1659 -0.7854 -0.4049-0.9828 -0.1107 -1.32587.代码:f=20*0.5.^(0:9);g=1:3:28;s=dot(f,g)结果:s =158.67198.代码:A=magic(9);M=A(4:6,4:6);sum(A,1)sum(A,2)结果:ans =369 369 369 369 369 369 369 369 369 ans =3693693693693693693693693699.代码:T=[1,2,3,4;2,3,4,5;3,4,5,6;4,5,6,7]A=rot90(T);B=tril(A);T1=rot90(B,-1)结果:T =1 2 3 42 3 4 53 4 5 64 5 6 7 T1 =1 2 3 42 3 4 03 4 0 04 0 0 0实验四:线性方程组的求解一、实验目的1.掌握恰定方程组的解法。
2.了解欠定方程组、超定方程组的解法。
3.掌握左除法求解线性方程组。
4.学会测试程序的运行时间。
二、实验内容1.用两种方法求下列方程组的解,并比较两种方法执行的时间。
12345123451234512345123457 149251003 151******** 92573005 7141624002 512114500x x x x x x x x x xx x x x x x x x x xx x x x x +--+=⎧⎪----=⎪⎪---++=⎨⎪+++-=⎪⎪-++--=⎩2.判定下列方程是恰定方程组、欠定方程组还是超定方程组,并求其解。
12345123451234512345691411568147156294271244161111913103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3.用网孔电流法求如下电路的各支路电流。
4.用结点电压法求如下电路的结点电压u n1、u n2。
三、设计提示1.在计算程序的执行时间之前,应注意用clear命令将内存变量清空。
2.求得线性方程组的解之后,代入原方程验证是否正确。
四、实验报告要求1.编写实现第二节实验内容中所使用的函数命令,并记录相应的生成结果。
2.对于电路的求解,应列出相应的网孔方程和结点方程,并注意方向。
3.书写实验报告时要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在分析描述的时候,需要注意语言的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