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表面现象

合集下载

表面现象

表面现象
G r Vm ( ' p RTr r
开尔文公式
8prdr 2 p 2 4pr dr r
Vm M r
开尔文公式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P289) 人工降雨的原理
(3)液体的润湿与铺展 P
(l/g)
N
M
P298 例题
8.4 溶液的表面吸附
(1)溶液表面的吸附现象
溶液的表面吸附是指——溶质在表面 层中与本体溶液中浓度不同的现象。
溶质 溶剂
溶液 正吸附:溶质在表面的浓度大于本体浓度 (可溶性有机化合物,如醇、醛、酸、酯等)
负吸附:溶质在表面的浓度小于本体浓度
(无机电解质,如无机盐和不挥发性无机酸、碱等)
pdV dA
pdV dA
p
dA
dV
2
A 4pr
4 3 V pr 3
8prdr 2 p 2 4pr dr r
拉普拉斯公式
附加压力与液体的表面张力成正比,与曲率半径成反比。
a. 对空气中的液滴(凸液面), p'= p+Δp
b. 液体中的气泡(凹液面), P =p‘+Δp c. 水平液面, p'=p d. 对液泡, 泡内气压比泡外的要大,其差值为Δp=4σ/r
(s/g) O
O
(s/l)
接触角与各表面张力的关系
接触角:σ(l-g)与σ(s-l)的夹角。 平衡时有: (s g ) (s l ) (l g ) cos
0
(s g ) (s l ) cos (l g )
(s g ) (s l ) cos (l g )
P291 用毛细管现象解释锄地保墒的原理。

涂层现象范文

涂层现象范文

涂层现象范文涂层现象。

涂层现象是指在某些材料表面上形成一层膜状物质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在汽车表面上形成的水雾、在窗户上形成的霜等。

涂层现象的产生是由于表面张力和粘附力的作用,当水汽或其他液体在表面张力和粘附力的共同作用下,会形成一层薄膜状的涂层。

涂层现象的产生是由于表面张力和粘附力的作用。

表面张力是指液体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它使得液体表面呈现出一定的张力,使得液体能够在表面上形成一层薄膜。

而粘附力是指液体分子与固体表面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它使得液体能够在固体表面上附着并形成一层薄膜。

当表面张力和粘附力共同作用时,就会形成涂层现象。

涂层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汽车表面上形成的水雾,这种涂层现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汽车表面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而在窗户上形成的霜,这种涂层现象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窗户表面的温度,起到保温的作用。

此外,涂层现象还在工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比如在电子元件的制造过程中,涂层现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元件的导电性能。

然而,涂层现象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比如在玻璃窗上形成的水雾会影响视线,给驾驶员带来安全隐患;在金属表面形成的霜会影响金属的使用寿命。

因此,对涂层现象进行研究和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应对涂层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比如在汽车玻璃上喷涂防雾剂,可以有效地减少水雾的形成;在金属表面上喷涂防腐剂,可以有效地延长金属的使用寿命。

此外,科学家们还在研究新的材料和技术,以减少涂层现象的产生,从而提高材料的使用性能。

总之,涂层现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它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然而,涂层现象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对涂层现象进行研究和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科学家投入到涂层现象的研究中,为人类的生活和工业生产带来更多的益处。

虚荣效应的例子

虚荣效应的例子

虚荣效应的例子
虚荣效应,指的是人们在追求物质和精神满足时,过分关注表面的炫耀和攀比,而导致自身和社会的不良后果。

这种现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一些典型的虚荣效应例子。

1.豪车效应:如今,拥有一辆豪车已经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

许多人为了炫耀自己的财富和地位,纷纷购买豪车。

然而,这不仅加重了城市交通负担,还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2.奢侈品消费:在很多场合,人们为了显示自己的品味和地位,会选择购买昂贵的奢侈品。

这使得奢侈品市场日益繁荣,但也让许多人陷入了过度消费的陷阱,甚至导致债务累累。

3.社交媒体炫耀: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朋友圈、微博等平台发布自己的奢华生活、旅游照片等。

这种炫耀心理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表面现象,而忽略了内心的成长和真实的生活品质。

4.择校现象: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在起跑线上占据优势,许多家长不惜花费巨资购买学区房、送孩子上昂贵的补习班。

这种过分关注虚荣心的做法,反而给孩子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虚荣效应带来的影响和后果是严重的。

首先,过分追求表面炫耀会导致内心的空虚,让人们越来越忽视真正的幸福。

其次,虚荣效应容易诱发犯罪行为,如诈骗、盗窃等。

最后,过分关注虚荣心会加剧社会贫富差距,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为了避免受到虚荣效应的影响,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自身成
长和内心满足,而不是盲目追求物质炫耀。

同时,政府、媒体和社会各界也应共同努力,倡导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抵制过分追求虚荣的现象。

总之,虚荣效应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

水的表面张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水的表面张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水的表面张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水的表面张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水的表面张力是指水体表面液体分子的相互作用力造成的弹性。

在生活中,水的表面张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

一、水滴水的表面张力让水滴变得圆滑,因为表面张力越大,水滴的形状就越容易接近球形。

在雨中,水滴会在风挡玻璃上形成球状,并迅速滑落,让我们的视线清晰。

在厨房中,水滴在洗碗盆的表面形成球形,使得洗菜更加方便,同时也减少了水的浪费。

二、卷筒纸卷筒纸的边缘会被粘在一起,这是因为纸的表面张力。

当卷筒纸被拉开时,表面张力缩小,导致纸张的抵抗力变小。

在这种情况下,纸张变得容易被撕开。

因此,卷筒纸的边缘会被粘在一起,以保持卷筒纸的形状。

三、寄生虫一些寄生虫,如水蚤,能够在水的表面行走。

这是因为虫子的足部有蜡样物质覆盖,可以减小虫子和水之间的表面张力。

这种能力让虫子在水面上滑行,从而获得了能量和防御的优势。

四、草的叶片草和叶片在无风的情况下,能够不断地吸收水分,这是因为水分子的表面张力。

草和叶片尽可能多地将水演化到极点,利用表面张力将水储存在叶片表面。

这种现象称为毛细管作用。

另外,草的叶片能够利用水的表面张力,将露珠滚落到叶子底部的土壤。

五、水蒸汽水的表面张力对水蒸汽也有影响。

当水蒸发时,表面张力会产生负反馈,也就是困难。

表面张力使得水蒸发的速度比预期的更慢。

这种效应使得一些昆虫能够在潮湿环境下生存。

综上所述,水的表面张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了解表面张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水的性质。

同时,探索表面张力的应用也将推动科学技术的前进。

生活中的表面现象

生活中的表面现象

生活中的表面现象学院:化学院班别:09食品姓名:张李坚学号:2009404152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有趣的现象:例如汤上会漂浮这很多小油滴,而且形状都是趋向圆形;常言道竹篮打水一场空,但细心的你会发现其实竹篮打水并不空:在竹篮底部和四周的空隙处,布满了无数的水膜;小昆虫能在水面行走自如;清晨,在茂密的树林中,常常可以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柱;露珠能在叶子上滚来滚去而不粘附;浸润现象等。

我们都喝过汤,相信你们也会发现汤上油很多的小油滴。

以前小时候我喝汤总喜欢用筷子戳戳漂浮在汤上的小油滴,发现有些小油滴合并在一起,但它们合并后不管如何奇形怪状,总是趋于变圆,那时候不懂其中的原理,问母亲,母亲也给了我一个满意的答复。

现在,学了第八章物理化学之后,终于是明白了这个是表面张力现象。

那是因为不同的物质与不同的另一种物质之间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会有一定的表面张力,所以油在水的表面总是趋向为形成圆形的油滴,这是由水和油的性质决定的。

我们中国有句众所周知的古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但是现在我要从物理学的角度来我要推翻这句古言,我认为其实竹篮打水并不空。

因为在竹篮底部和四周的空隙处,布满了无数的水膜。

我们知道,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不仅在永不停息地做着无规则的运动,而且分子与分子之间既有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又有着相互作用的斥力。

正常情况下,分子间的引力等于斥力,若设这时分子间的距离d为平衡距离,那么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若大于分子直径10倍,分子间就几乎没有作用力了);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引力。

当竹篮浸在水中时,由于竹篾分子对水分子有引力作用,使得提起竹篮时篾隙间的水分子距离变大,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就形成了无数的水膜。

其实任何水面上都有着一层水膜。

这是因为水面一部分运动较快的分子不断跑到空气中去(即水蒸发),使水分子间的距离变大,分子间的引力也就明显大于斥力,从而形成了所谓的张力,使得水面好像有一层薄而又有弹性的“表皮”。

生活中的表面张力

生活中的表面张力

生活中的表面张力表面张力的力量摘要:表面张力无论在生活还是在物理中都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

它是存在于液体表面层的相互作用力,它主要取决于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本文就从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入手,通过实验阐述液体表面张力的形成,并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分析表面张力的影响因素,最后展示液体表面张力的应用。

关键词:液体表面张力;影响因素;用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物理现象,也许我们对于它们已经习以为常,但是当别人真正问起为什么的时候,我们才发现我们对它们并不熟悉。

在这里我们就来看看大自然中存在的一些物理现象,比如说我们一不小心就打碎了体温计,里面的水银撒在地上,当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小水银滴都是成球形的;雨后我们可以看到树上的叶子,草上,最明显的就是荷叶上的小水珠都是球形的。

而且我们可以拿一杯水,取一枚细针,小心的水平放置在水上,我们会发现针不会下沉而浮在水面上,并在针下方的水面形成一个小小的凹陷。

究其原因这些现象都和液体表面有关。

那么什么是液体表面张力呢?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805年由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首次提出,并作为研究对象得到社会的显著关注。

液体表面张力本质上是一种分子力,它促进了液体的表面收缩。

其实液体与空气接触时,会形成一个表面层,由于液体表面层结构不同于液体内部,这就是相邻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变现为一种张力,而这种张力就是表面张力。

表面张力由液体分子问很大的内聚力引起。

处于液体表面层中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所以它们受到指向液体内部的力的作用,使得液体表面层有如张紧的橡皮膜,有收缩趋势,使液体尽可能地缩小它的表面面积。

虽然液体表面层像一张紧绷的橡皮膜,但是液体表面张力本质上与橡皮膜张力不同,橡皮膜的分子间距会随着橡皮膜面积的增大而增大,而液体的表面张力却不受面积变化的影响,当液体表面增大时,液体内部分子会自动补充到液体表面来维持液体表面内分子间距不变。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树叶,草上的水滴成球状了,因为球形是在一定体积下具有最小表面积的几何形体,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水滴总是力图保持球状。

生活中的表面张力现象

生活中的表面张力现象

流体力学课程报告课题名称: 生活中的表面张力现象学生姓名:张XX学号:2010XXXXXX班级:XXXXXXXX专业:工程力学时间:2013年6月20日生活中的表面张力现象一、表面张力的定义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层由于分子引力不均衡而产生的沿表面作用于任一界线上的张力,在该力的作用下液体的表面总是试图获得最小的、光滑的面积达到能量最低的状态,像是一层弹性的薄膜。

表面张力产生于流体与其他物质界面处,其量纲是单位长度的力和单位面积的能。

二、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1、分子力学角度的解释液体的内聚力是形成表面张力的原因。

在液体内部,每个分子都在每个方向都受到邻近分子的吸引力(也包括排斥力)。

因此,液体内部分子受到的分子力合力为零。

然而,在液体与气体的分界面上的液体分子在各个方向受到的引力是不均衡的(如图2-1),造成表面层中的分子受到指向液体内部的吸引力,并且有一些分子被“拉”到液体内部。

因此,液体会有缩小液面面积的趋势,在宏观上的表现即为表面张力现象。

图2-1 界面及内部液体分子受力示意图2、分子势能角度的解释液体内部分子周围有大量分子,因此,内部分子的分子势能较低。

然而,表面层中的分子周围的分子明显小于液体内部分子的,所以,表面层的分子有较高的分子势能。

为了达到低能量的稳定状态,表面层中的分子有向液体内部移动的趋势,从而导致表面层中的分子数量减少,宏观表现为液体表面积减小。

如图2-2所示。

图2-2 液体界面内外分子势能示意图三、生活中的表面张力现象1、肥皂膜中的表面张力——液面收缩性如图3-1所示,将一中间系有软质棉线的铁圈在肥皂液中浸泡,在整个铁圈表面会形成一张液膜,刺破棉线左侧处液膜,在液体表面张力作用下,棉线将向另一侧拉紧;若刺破另一侧液膜,棉线将向反方向拉紧。

图3-1 肥皂膜张紧单线现象如图3-2所示,刺破棉线圈中的液膜,整个棉线圈将向四周被拉紧。

图3-3肥皂膜张紧棉圈现象如图3-4所示,将用细铁丝做的U型框架的两导轨上安置一横向铁丝,铁丝能在导轨上自由运动而不脱落。

液体表面张力与液体表面现象

液体表面张力与液体表面现象

液体的表面张力与液体的表面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你稍加留意,就会观察到许多与液体表面张力有关的现象。

如草叶上晶莹剔透的露珠,荷叶上滚动着的小水滴,玻璃板上的小水银滴等,它们为什么都是球形或近似球形这就是因为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结果。

当用细管吹出一个个五彩缤纷的肥皂泡时,在泡膜的表面上就布满了液体表面张力。

用数学可以证明,在体积相同的各种形状的几何体中,球体的表面积最小。

正是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才会出现露珠、小水银滴等都收缩为球形的现象。

你若有机会观察护士给病人输液,你会看到在输液之前,护士总是要把输液管中的空气泡排除干净。

不然的话,若让那些气泡混入人体血管中,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气泡将会阻碍血液的正常流动。

下面就来分析一下液体的表面张力,以及液体表面现象发生的原因。

1 表面张力的成因、大小和方向表面张力就是促使液体表面收缩的力。

液体与气体的交界面(属于液体薄层),称为表面层。

在表面层中,液体分子因受到液体内部分子的引力,而有一部分会被拉入液体内,致使表面层液体分子密度小于液内分子密度。

表面层中液体分子的这种布局,使得液体表面层就像一张“绷紧”的橡皮膜,而具有收缩趋势。

表面层一直处在具有收缩趋势的表面张力作用之下。

这里应指出,液体表面张力与橡皮膜张力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橡皮膜的分子间距会随着膜面积的增大而增大。

而液体表面张力却不受面积变化的影响,当液体表面层面积增大时,液内分子会自动进入液面来补充,从而维持液面内分子间距不变。

可以用一个很简单的实验,来可说明表面张力的存在。

取一段铜丝制成一个直径约cm ~85的圆环,在环上跨系一根细红线(用红线易于观察)。

将环浸入洗洁精溶液再取出,环上蒙了一层液膜,这时用粉笔头轻触线一侧的液膜,原来自由弯曲的红线则立即被液膜拉向另一侧,成为一段张紧的弧线。

实验表明,液体表面具有收缩到最小面积的趋势。

同时它还表明,表面张力的方向垂直于任一周界线且与液面相切。

理论和实验表明,表面张力的大小,可用如下公式表示:⎩⎨⎧==)(2)(双表面层单表面层LF L F αα '上式中,α称为表面张力系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的表面现象
学院:化学院班别:09食品姓名:张李坚学号:2009404152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有趣的现象:例如汤上会漂浮这很多小油滴,而且形状都是趋向圆形;常言道竹篮打水一场空,但细心的你会发现其实竹篮打水并不空:在竹篮底部和四周的空隙处,布满了无数的水膜;小昆虫能在水面行走自如;清晨,在茂密的树林中,常常可以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柱;露珠能在叶子上滚来滚去而不粘附;浸润现象等。

我们都喝过汤,相信你们也会发现汤上油很多的小油滴。

以前小时候我喝汤总喜欢用筷子戳戳漂浮在汤上的小油滴,发现有些小油滴合并在一起,但它们合并后不管如何奇形怪状,总是趋于变圆,那时候不懂其中的原理,问母亲,母亲也给了我一个满意的答复。

现在,学了第八章物理化学之后,终于是明白了这个是表面张力现象。

那是因为不同的物质与不同的另一种物质之间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会有一定的表面张力,所以油在水的表面总是趋向为形成圆形的油滴,这是由水和油的性质决定的。

我们中国有句众所周知的古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但是现在我要从物理学的角度来我要推翻这句古言,我认为其实竹篮打水并不空。

因为在竹篮底部和四周的空隙处,布满了无数的水膜。

我们知道,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不仅在永不停息地做着无规则的运动,而且分子与分子之间既有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又有着相互作用的斥力。

正常情况下,分子间的引力等于斥力,若设这时分子间的距离d为平衡距离,那么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若大于分子直径10倍,分子间就几乎没有作用力了);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引力。

当竹篮浸在水中时,由于竹篾分子对水分子有引力作用,使得提起竹篮时篾隙间的水分子距离变大,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就形成了无数的水膜。

其实任何水面上都有着一层水膜。

这是因为水面一部分运动较快的分子不断跑到空气中去(即水蒸发),使水分子间的距离变大,分子间的引力也就明显大于斥力,从而形成了所谓的张力,使得水面好像有一层薄而又有弹性的“表皮”。

这也是许多轻小昆虫能在水面上行走自如的原因之一。

小时候,总是喜欢早早起床去树林里听鸟叫声,然后就发现有很多小露珠可以在树叶滚来滚去而不附在上面,然后我就会左右摇动树叶,让那些露珠在里面滚来滚去。

玩了一会后太阳慢慢升起来了,又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柱,很漂亮,很壮观,第一次看到这个的时候我惊呆了。

后来长大了,在高中了解到这个是丁达尔效应。

这是因为云,雾,烟尘是胶体,胶体的分散剂是空气,分散质是微小的尘埃或液滴。

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丁达尔现象,也叫丁达尔效应。

现在学了第八章表面现象与分散系统后,对丁达尔效应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明白露珠能在叶子上滚来滚去而不粘附的是不浸润现象。

下雨的时候我最喜欢站在窗边听雨水的嘀嗒声,然后就发现那些水珠在玻璃上流下来的时候,不是直线流的,而是不规则的。

我们知道水珠在重力的作用下应该是沿直线垂直向下流动,但实际是在玻璃表面弯曲向下流动,这是因为在其向下运动过程中受到其他力作用而偏离垂直地面方向,这个力来源于液体表面张力。

你知道怎样判断杯子是否清洗干净吗?记得几年前的暑假在家里,我的杯子脏了,然后拿去清洗,洗了很久,自认为洗干净了,在我准备用来喝水的时候,上大学的表哥就说,你的杯子还没洗干净呢,上面还有水珠。

我看着透明而没有任何杂质的杯子,摸不着头脑,然后表哥就通俗地给我解释了下。

现在我终于找到了完整的答案。

原来在彻底清洗干净的玻璃杯子表面,当上面沾水时,不会形成水珠,而是均匀分布在其表面;而当这表面不干净,尤其有油污时,水就不会停留在油污上面,而是避开它;这是因为水对玻璃、陶瓷等表面是“浸润”的,对油污表面是“不浸润”的,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水滴要“避开”油污等“不浸润”的表面。

我们日常使用的窗玻璃,受环境、空气中各中污染的影响,表面附着各种不同的微粒,看着透明,实际上因为附着物的存在,影响到玻璃表面各处对水的“浸润”程度不同,流经的水珠所受张力影响不同,而这张力又不是只向上或只向下,这样,在不同位置受到不同方向的张力影响的水珠,只能弯曲向下流动。

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常见的现象,例如.砖块吸水、毛巾吸汗、粉笔吸墨水,这都是常见的毛细现象.在这些物体中有许多细小的孔道,起着毛细管的作用。

这些现象都和物理分不开关系,是物理让我的生活更加多彩,更加的有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