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笔忘字—现代汉字的书写危机
网络用语不规范现象浅议

网络用语不规范现象浅议网络用语不规范现象浅议网络是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在当今世界很有影响力。
随着网络媒体的飞速发展,网络语言这一信息时代的产物,作为人们在网上进行信息交流和信息处理的交际符号,越来越受到关注。
网民们以BBS(电子公告栏)、网上论坛、聊天室等为主要载体在互联网上建立了独特的网络语言文化景观。
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在网络语言的应用中呈现出反传统化的趋势。
本文结合网络环境下的汉字使用情况,探讨了当前汉字应用的不规范问题及其危害。
一、网络用语不规范现象具体表现从1987年互联网进入中国到现在,短短24年间,互联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网络用语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从最初的传统文字间的交流,到字符表情符号、表情符号、动静态图片(在这里动态图片亦可理解为“动画”),到后来流行的火星文字,再到近几年随网络技术发展而日益普及的视频聊天。
而网络语言的发展过程中随之也呈现出反传统化的趋势:如许多常用汉字的形、音、义都背离了传统,生僻字、火星文大行其道。
这些都是网络用语不规范现象具体表现,也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
二、网络用语不规范现象所带来的诸多问题(一)认读危机网络用语不规范运用,导致了受众的认读障碍,从而产生了认读危机,具体表现为:1、汉字变异形成认读危机⑴汉子字形变异:受电脑输入环境的影响,网民为了追求方便快捷的输入方式,改变了汉字的表达形式。
传统的方块字形被各式字母、数字符号所代替。
①采用字母代替汉字。
如“j-姐,g-哥,m-妹,p-屁,u-你”等。
②采用纯数字形式。
如“1314(一生一世),520(我爱你),88(拜拜)”等。
③用错字、别字随意替代。
如“虾米-什么,灰常-非常,稀饭-喜欢”等。
④拆字变异。
源自古代汉民族的一种语言文字游戏。
像“言寸身”(谢)、“卯金刀”(刘)、“田力”(男)、“十八子”(李)等形式在古代也早已存在。
在网络语言中也出现了这种拆字式的书写形式,如“弓虽—强,马叉虫—骚”等。
拯救汉字危机作文4篇

拯救汉字危机作文4篇(1901 字)近日,在歌唱类选秀节目被叫停调整之后,《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两档文化类节目横空出世。
节目本着“拯救汉字危机”、“领略汉字之美”的理念,引起越来越多的观众注意。
而癞蛤蟆'难倒七成人”、“成人汉字书写低能”的话题,引起人们反思。
更有网友调侃,“难道将来,写汉字会成为一种绝活?”在讨论和吐槽中,恰恰说明了国人意识到自己已陷入一种“汉字危机”。
提笔忘字,都是键盘惹的祸!记者近日从省教育厅获悉,从今年秋季起,我省中小学每周书法课不能少于一个课时。
专家建议,在数码时代,我们要尽量少抽“电子鸦片”,避免汉字成为“熟悉的陌生人”,努力打好这场“汉字保卫战”。
从兴趣班到课堂:书法教育普及指日可待河南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从XX年秋季起,义务教育阶段书法教育以语文课和我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中的书法艺术课为主,一至九年级要在语文课程或书法艺术课程中每周至少安排一个课时的书法课,其中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周要安排一个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普通高中要在语文等相应课程中设置与书法教育有关的选修课程。
中小学还可在美术、艺术、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中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书法教育。
河南省实验小学的语文老师、小学高级教师徐丽霞介绍,省实验小学一直十分重视学生的书法教学,学校目前开设有每周一次的书法课,聘请专业的书法老师授课。
每学期还会举办书法比赛,假期还为学生们留书法作业,开学时举办假期作业的书法比赛。
徐丽霞老师说:“老师们在板书过程中也要注意字体,这样不仅能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也能为孩子起到示范作用0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像省实验小学这样已将书法教育成功融入课堂的学校还是少数。
多数学校还是在以“兴趣班”的形式进行书法教育。
郑州市秦岭路小学的大队辅导员刘军选老师说:“目前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关键问题还是师资缺乏。
”据悉,此次我省对书法课教材已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做出了明确规定。
而为解决书法师资难题,从XX年起,省教育厅将建立河南省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基地,并持续开展书法教育省级骨干教师培训。
提笔忘字的危机

提笔忘字的危机
提笔忘字的危机
初夏的教室里,作文比赛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同学们都在奋笔疾书的时候,我却对着稿纸发愣。
不是没有灵感写不出来,而是发现有很多很熟悉的词汇忘了怎么写。
这样“提笔忘字”的尴尬,相信很多人都有过吧。
经记者调查,近八成的成年人有过这样的经历,这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吗?
识字是中华民族的根,一个个形态各异的汉字和同翩跹而出的彩蝶,散发着生命的气息和魅力。
而处于计算机时代的我们,在越来越习惯在键盘上敲下一个个标准的宋体字后,手指是越来越灵活了,可字是越来越不会写了。
如此看来,“提笔忘字”似乎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但是,我们要做的.应该是阻止这样的结果产生,因为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如果连根都保护不好,还谈什么中国梦!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引发了国人的热议,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提笔忘字”的严重性,我们应该及时呼吁国人重新审视汉字,认识到汉字对于我们的重要性。
有人说过,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行动起来吧,让“提笔忘字”成为历史,让博大精深的汉字发扬光大!。
论造成“提笔忘字”文化灾难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170作者简介:丰伟丽(1990— ),女,汉族,河南商丘人。
主要研究方向:地域文化。
一、文章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一)研究的目的汉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信息、文化的信息传递工具,正确运用汉字是中国人的核心素养也是最基本的语言能力。
手机电脑输入法里面的汉字“联想”功能无法代表我们脑子里面的知识,而且也不能一直依赖手机电脑。
因此,我们需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的加强对汉字的学习和记忆,提高母语基础;提倡汉字书写,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以避免提笔忘字,让汉字深入人心。
(二)研究的意义传承发扬汉字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对当下社会人们“文字失忆”现象不断上升的趋势,调查与分析此问题的所在和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让人们能够重视“提笔忘字”这一文化灾难。
二、提笔忘字的现象及原因分析(一) 提笔忘字的现象迄今为止,汉字是世界上发展时间最为悠久的汉字,同时汉字也是使用人数最多的。
中国发展的历史长河里,汉字的存亡也遇到过两次危机。
一次是在上个世纪初期,因为国家存亡,一些极端分子将矛头指向了汉字,预废除汉字,推崇字母。
网上有人呼吁“拯救汉字”,其实这话稍微重了一点,汉字还没有到“拯救”的地步,但是也需要提高警惕,因为汉字是我们中国人的标志之一,内心怀有一份对汉字的敬爱与尊重之情,所以我们应该对汉字未来的发展趋势保持持久的关注与传承。
(二) 原因分析“提笔忘字”是当今中国社会突出的现象,与社会与科学快速发展有很大的关联。
所说的“提笔忘字”的意思是指人们在写字的时候,突然想不起某一个汉字的写法,尽管脑里有大概轮廓,可是不能正确写出来。
书法,在全世界看来是中国基本技能之一。
书法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都还是中国人擅长的技艺,可是现在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忽视,并日趋下滑。
提笔忘字的现象愈发明显,在2017-2018年就有人中发现了这个问题。
广州市的一位中学教师对这种现象进行了调查:在当年的数据调查中发现基本没有提笔忘字现象的仅占34%。
提笔忘字的危机作文

提笔忘字的危机作文
哎呀呀,现在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呢,就是提笔忘字!嘿呀,这可真是个大问题呀!
有时候我想写个字,明明感觉很熟悉,可就是怎么也想不起来怎么写,哎呀,急得我直跺脚。
记得有一次,老师让我们写作文,我正写得带劲呢,突然就卡壳了,有个很简单的字我就是想不起来,哎呀呀,我抓耳挠腮的,就是写不出来,嘿嘿。
还有呀,现在大家都经常用手机和电脑打字,慢慢就对写字不那么熟悉啦。
有时候我拿起笔,都觉得有点陌生了呢,哈哈。
这样下去可不行呀,我们的汉字那么美,那么有意思,可不能把它们都忘了呀。
嘿呀,我们得多多练习写字才行呢,不能让提笔忘字的危机
越来越严重呀。
哎呀,我可得好好记住这些字,以后可不能再提笔忘字啦!。
探究当代大学生的“汉字失写症”现象

探究当代大学生的“汉字失写症”现象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现存的表意文字,它的形体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阶段,文字通过书写在甲骨、铜器、丝帛、宣纸等材料上,有效地记载了中华五千多年的历史文明。
当代大学生更多是借助手机和网络来了解新闻和消息,很少再读书、看报,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十分漠视,就连与他们息息相关的汉字书写也遇到了困难,在他们的作业、申请书、请假条中能看到很多的错字、别字,也经常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汉字失写症”危机正悄然声息的袭击过来。
一、何谓“汉字失写症”数码网络时代的到来,引发了全民“汉字失写症”,即提笔忘字现象。
“失写症”原本是脑神经系统受到损伤,原有书写功能丧失,这是一个医学用语。
但如今很多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经常出现这种失写的症状。
“汉字失写症”是由于越来越多的人们在手机和电脑上敲字交流,缺少对汉字笔迹的书写感和印痕感,对大脑的语言中枢产生不了刺激作用而出现的失写现象。
二、“汉字失写症”表现形式1.笔顺、笔画的错误书写在观看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河南电视台《汉字英雄》时,更多的评委关注的是学生如何记住更多的难字,恰恰把最重要的笔顺、笔画的正确书写所忽略。
有很多孩子在屏幕上书写的汉字笔顺、笔画明显不对,但整个字看着却是正确的。
更多人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如何把那些难字书写出来,却没有人去关心字体笔顺和笔画是否错误,人们关注的是结果,而忽略了过程。
2.形体结构缺少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使用手机、电脑来进行学习交流,汉字对他们来说仅仅停留在视觉冲击上。
他们对常用的3000多个汉字,基本全部都认识,但当书写某些汉字时,却容易卡壳,会出现缺胳膊少腿的现象。
这是由于在电脑、手机上输入汉字时,一部分人使用五笔输入法,他们虽然记住了汉字的形体结构,但是拿笔写字时依然会出现形体结构的缺失。
绝大多数则习惯使用拼音输入法,只要会读就能拼出自己需要的汉字,长时间使用会连汉字最基本形体结构都忘掉。
对“提笔忘字”的汉字文化危机现状的思考

对“提笔忘字”的汉字文化危机现状的思考作者:闫春波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中》2015年第03期【摘要】语文教育中的精华即是在浩瀚时光中得以永存的汉字,记录了历史兴衰,见证了世间百态的汉字,无论是语文中的阅读、写作等,均是建立在对汉字的掌握和理解之上,因此对汉字教育的关注,任重而道远。
本文首先对“提笔忘字”的汉字文化危机现状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对危机成因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对此危机的改善建议。
【关键词】提笔忘字汉字文化危机【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038-02汉字是我国的官方文字,已有八千年的悠久历史,它汇集着我们祖先的智慧,也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变革的见证之一。
汉字是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成的,是世界公认的优美文字之一,有着16亿之多的使用群体。
在我们为汉字的深远历史自豪时,一场“提笔忘字”的风暴悄然而来,网络的发展使无数网民形成“键盘依赖症”,键盘在逐渐代替手写已成事实,如何保留千年的文化传承,如何改善“提笔忘字”的危机现状,捍卫汉字文化显得意义重大。
一、“提笔忘字”汉字文化危机成因分析(一)电脑的发展已逐渐代替汉字的实用性书写电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可谓是人类生活方式上的颠覆,电脑的出现改变了许多传统事物的规律,看剧不再停留于CD,听歌不再局限于磁带,纸质书逐渐被电子书替代,汉字也潜移默化的发生着改变。
键盘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手里的“笔”,或拼音或五笔等输入形式敲出来的文字,是时代的进步,而同时也大大打击了汉字的实用性书写。
(二)学校汉字语文教育有所缺失汉字所面临的危机不仅来自于高新技术的发展,同时学校教育也应进行反思。
针对“提笔忘字”这一汉字文化危机,学校应适量改善语文教育,提升汉字书写在语文教学中所占的比例。
语文教育中的精华即是在浩瀚时光中得以永存的汉字,记录了历史兴衰,见证了世间百态的汉字,无论是语文中的阅读、写作等,均是建立在对汉字的掌握和理解之上的,而显然学校语文教育在此方面的关注尚需加强。
对“提笔忘字”的汉字文化危机现状的思考

2 0 1 5 年3 月 中 ̄ J -  ̄ q
每一 堂课 都 要精 心 准备 , 一 节课 , 如 果 内容 丝 丝入 扣 . 自 己也 会 觉 瞎做 , 就是 不做 , 问 问他 , 他 就 一脸 烦躁 , 嘴 里 叽里 咕 噜 . 甚 至不 听 得 上得 轻松 而有 条 不 紊 , 学 生 听起 来不 至 于 无精 打 采 . 课 堂 上 充 劝 阻要逃走。与家长联 系, 效果不大, 父母对他的学 习非常不关 心 满 着激 情与 活 力 . 学 生兴趣 高 涨 任其发展 。最让我愤怒的是他很 不尊重老师 . 所以. 我便 开始 有一年我有幸去无锡 参加 了于永正老师教学思想研讨会 . 不 喜 欢他 , 在 我 的课 上 , 我 甚 至不 会 去 关 注他 一 眼 . 他也对我说 : 那 些 小语界 的 名师 的课 堂给我 留下 了深 刻的 印 象 . 受益 匪 浅 “ 我 不喜 欢 上语 文课 ” 。 时 间久 了 . 他 的语 文成 绩 一 落千 丈 . 在 及 格 如 充 满童趣 的上 海名 师— — 戴建 荣 老 师。在 他 的课 堂 上 . 吹 线徘 徊 后 来我 意识 到 : 如果 一 个孩 子 生活在 批 评之 中 . 他 就 学会 拂着柔柔的春风, 飘洒着绵绵的春雨 , 游弋着 自由自在的小蝌蚪 . 了谴 责 和逃 避 ; 相反 。 如 果一 个孩子 生活在 表 扬里 . 他 就 学会 了感 蹦跳着可爱的小青蛙 , 冒着鲜嫩美味 的小春笋……他 带着二年级 谢和努力 , 学习 自然就会有所进步。尊重、 理解学生 . 用爱去感化 的 小朋 友们 . 为在 场的语 文 老 师 演绎 了一 曲优 美动人 充 满 生机 与 他们, 让 学 生理 解 师 爱 , 感受师爱, 喜 欢 每 一位 老 师 . 拉 近 师生 间 活 力 的春 天 的赞歌 ! 的距离. 从 而 爱上 学 * - 7. 不 断进 步 又如 诙 谐 幽 默 的 赵 志 祥 老 师 , 他 师从 于永 正 、 支玉 恒 , 在 小 三、 法 宝 三—— 巧用 多媒 体 。 激发 学 习热 情 学语文教学研究方面成果丰富。 《 鹿和狼的故事》 这一课成为了精 小学生的生活经验 不够丰富. 观察事物不够全面 运用传统 彩的辩论赛 , 双方辩友在赵老师的带领下 , 唇枪舌剑 、 针锋相对 . 的 教 学技 术 对他 们 施 教 , 不但 花 费 的 时 间 、 精 力多. 而 且 效 果 不 每 一位 学生 都争 先 恐后 发 表 自己的观 点 . 最后 他 们 一起 “ 还狼 以 佳 。 教 师 凭借 多媒 体 设备 向学 生提供 动 画 、 图像 、 解说 、 文字、 音乐 公 道” . 感悟 文章 中心 等 多种 信 息 , 有 利 于充 分地 调动 学生 的积 极性 、 主 动性 . 使 他 们 更 2 . 魅 力 的 课 堂 语 言 快、 更 准确 地把 握教 学 内容 中的 重点 、 难 点 同样 的教 材 , 同样 的 内容 , 同样 的环 节 . 不 同的人 上 出来是 例如 , 在教 学《 望 月》 时, 我留出 1 0分钟 让 学 生学 着 小外甥 的 不一样 的效 果。 作 为一 名教 师 . 我 们 只有 悉 心锤 炼 自己的语 言 . 让 样 子 写写 “ 月 亮像什 么” . 让 他们 在课 堂上 充分展 现 各 自不 同的 观 自己的语言更富有魅力和感染力. 才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跟着 念 , 同时我 利 用课件 不 断地 播 放 美 丽的 月夜 图 片 . 以 启迪 学生 思 你走 . 融入 课 堂 。 例如 , 一 次 昆 山市基 教科 顾 治 民主任 来我 校 对语 维的火花, 展 开幻想的翅膀 。有 学生的答案是 : 月亮像水 晶发卡. 文老师进行 听课指导 , 我有幸上了《 厄运打不垮 的信念》 . 那节课 , 装扮 着天空妈妈的乌黑秀发 有的说 : 月亮像是一个奇妙 多变的 我 几乎 是 顺利 地 完成 了教 学 内容 , 学生 的表现 也 不错 。 但是 , 试 上 造 型魔 法 师 。他一 会 儿把 自 己变得 像 小船 一 样瘦 . 一 会 儿 又 变成 惨不忍睹 : 我为了让 自己省 力一点. 直接 用了别人的一篇教案 , 匆 个 大胖 小子 . 每 天他 都在 变幻 着 自 己的 造型 … …这 写 比喻 多么 匆地 过 了一遍 内容 .我 只花 了 2 5 分钟 就把 课 结 束 了 那 天 回 家 的诗情 画意啊 ! 后, 我 重新 研 究教 材 , 重新 写教 案 . 第 二天 上课 前 又让 师傅 指 导 了 四、 法 宝 四—— 多鼓 励表 扬 . 善 于发 现学 生 的 闪光点 下, 于是 真 正上 课 时 , 我把 课 堂还 给 了学 生 , 让 学 生深 入课 文 . 作 为老 师 , 要 爱每 一 个 学生 , 要 用 真诚 的爱 去 理 解 、 宽容、 尊 听课效率获得 了提 高. 也与我有 了密切地配合 重 和 关心每 一 个 学 生。 教 师 要 多鼓励 表 扬 学生 . 少批 评 指 责 . 保 护 3 . 独到 的 闪光 之 处 学生 的 自尊 心 , 当学 生 的 点滴 成 绩被 大 家认 可 时 . 他 们会 倍 感 自 堂课 . 要 想抓 住 学生 的心 灵 . 除 了要 有 意 料之 中的课 本 内 豪, 这 种 温和 的表 扬 方 式很 容 易被 学 生接 受 . 促使 他 们有 更 大 的 容的讲解. 还 必须 要 有教 学机 智 的 独到 发 挥 . 哪 怕是 一 个短 小 的 干 劲 . 从 而转化 为 学 习的动 力 . 学 习兴趣 将 被慢 慢 激发 出来 故事、 一句幽默诙谐的话语, 都会让你的课 堂焕发 出“ 生机 ” , 学生 小 T是 我 们 班 最 让我 头疼 的 学 生 了 : 爱打 架、 迷 游戏、 好撒 的 听课 效率 获得 了提 高 谎、 喜顶嘴……其实, 他是一个比较聪 明的学生。 当我摸清 了他的 例如 , 在教授《 司马迁发愤写< 史记> 》 时。 我绘声绘 色地补充 脾 气、 性格及兴趣爱好等后 , 课上 , 我 关注他的时间变多了, 有机 讲述 了《 负荆请罪》 、 《 背水一战》 、 《 完璧 归赵》 三个史记故事 , 并让 会就叫他 回答 问题 ; 课后 . 我会像朋友似的搂 着他的肩. 谈谈 心 . 学生回忆学过的《 李广射虎》 , 由学生复述 , 并告诉他们这也是《 史 问问家里的情况 : 当着全班 同学的面表扬他双飞跳得好 . 鼓励他 记》 中的故事。这样 。 学生听课的兴趣 高涨. 记得也牢 参加冬季三项比赛 在我对他倾注了爱的时候. 我又发现 了他的 二、 法 宝 二— — 使 学生 对老 师 感兴趣 个优点 : 他其 实是 个爱表现的学生 , 也愿意帮老师做 点小事 . 像 要 建 立 以人 为本 的 学 生主 体观 . 要 尊 重 和 热 爱每 一 个 学 生 . 搬 本子 、 核 对作 业本 之 类 的 于是 。 前 不久 , 我也 封 他做 了个 “ 官” : 我们 许 多人 都 会 有 这种 体 验 : 当你 喜欢 某个 教 师 时 . 你就 会 自然 作 业本 收发 员。他 的 积极 性 非常得 高 . 做得 也 让 我挺 满 意 。 而 然地 喜欢 他 ( 她) 所教 的 那们 学科 每 个教 师 都应 以 自己的 爱心 我会用爱心浇灌花朵. 用爱心播种希望。我愿用我对教 育事 唤起 学生对 自己所教 学科 的兴趣 . 点燃 学 生对 这 门学科 的 热 爱的 业 的热 爱和 对 学生 的 高度 责 任感 . 尽 我 最大 的 可能去 激 发 学 生 学 火花 习的兴趣 , 使每一位学生喜欢上我 , 爱上学习. 不断进 步。我乐此 例如 , 我们班有个学生 , 他上课 爱做小动作 , 做作 业时, 不是 不疲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笔忘字”——现代汉字的书写危机
摘要:你是否有这种情况,偶尔提笔记录时,发现很多字忘记怎样写了,甚至一些常用字也想不起“长”什么样了。
当我们离开了能“噼啪噼啪”打字的键盘的时候,我们是否还能拿起笔杆随意的写出我们的所思所想?“提笔忘字”已逐渐成为现在人们写字时的普遍现象,当然,这与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有重要关系,更与与汉字结构的变化、表音表意功能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
关键词:提笔忘字;打字;简化;拼音化;构形理据
“微博”的“博”怎么写?“茂盛”的“茂”竟然也忘了?⋯⋯这许许多多童年学过并曾无数次书写的汉字,是否越来越经常地,在你执笔对纸时突然呈现一个尴尬的停顿——提笔忘字。
在最近拿起笔写字时,突然发现很多字写不出来了,不是忘了怎么写,就是忘了应该用哪个字。
针对这种现象的出现,我总结出以下三点原因。
一、“写字”遭遇“打字”
中国古代有“字如其人、人如其字”的说法,而如今,在方便、快捷、高效的文字信息化处理诱惑下,人们迅速进入了“码字”时代。
普及的电脑深度介入到我们的生活中,键盘正在悄悄地取代着硬笔,令越来越多的办公族成天对着电脑屏,手指随着思想在键盘上“噼啪噼啪”地有力演奏,于是,一行行、一页页的文字跳跃着码上屏幕⋯⋯除了签名,几乎很少用手写什么东西。
一项千百年来被人们运用自如的汉字手写艺术,却在电脑和网络普及应用的一二十年间就陷入尴尬境地。
传统汉字正在遭遇现代化的侵袭,提笔忘字已成新一代中国人的困扰。
“奇怪,这么简单的字居然会忘”很多人在遇到“提笔忘字”情况时往往会发出这样的疑惑,这是因为什么呢?其实这与我们用手写字越来越少有很大关系,“经常不写字,偶尔会大脑短路”。
也许有人不相信“打字”和写字会有什么区别, 二者不都是天天接触文字吗。
其实不然, “打字”用的汉字代码或拼音, 并不能促成人脑对汉字本身的记忆和提高汉字书写能力。
如果持续使用代码或拼音来“代替”汉字, 日久天长, 在键盘前你可以快速地通过电脑的“翻译”“自动生成”汉字, 而离开键盘时, 就经常显得茫然。
[6]
目前的手机输入方式有两种:键盘输入和手写输入,键盘输入方式中中文输入法主要有两种:拼音输入法和笔画输入法。
拼音输入法虽然有重码率高、对用户的发音要求较高的缺点,但却简单易学,不需要特殊记忆,使用起来很简单;相反,笔画输入法比较难,对字的笔顺笔画要求较高,很多汉字的笔顺笔画都搞不清楚;很多学生认为相对于手写输入法来说,键盘输入更便捷,手写存在“识别率低”、“切换不方便”、“识别速度较慢”等弊端。
[1]
提笔忘字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也四处可见,主要表现为许多人在离开电脑后,记录东西时往往只能写下自己想写的同音字,在誊抄时翻阅字典或用计算机对照才能写下正确的字。
[5]与往常的用字典查字不同,不再注意汉字的结构问题。
面对这种现象,我们应该警惕起来,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是滋养我们现实生存发展的血液。
在网络时代,我们不能“握着鼠标忘了笔杆”,汉字不能沦为失落的文明。
二,汉字的拼音化
汉字拼音化主张的提出是由于汉字在19 世纪的重大发明中所表现出来的“劣势”以及其他的种种原因, 近百年来针对汉字“去留”问题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
许多著名文人和政治家都提出了废除汉字, 汉字应该拼音化(或拉丁化) 的主张。
1918 年钱玄同在《新青年》《中国今后的文字问题》提出:“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文; 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蛮的思想, 尤不可不先废汉文”。
鲁迅先生也发出了“汉字不灭, 中国必亡”的感叹。
1952年毛泽东同志也作出指示: “文字必须改革, 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
”20 世纪80年代, 汉字拼音化的声音似乎进一步增强,汉字给我们使用打字机、电子计算机、电传打字机、机器翻译等带来很多困难。
[6]
而“打字”所使用的拼音输入发正是汉字拼音化的一个标志,我们在打字时只要记得汉字的音是什么,就可以选出我们所需求的字,这是我们即使一时想不起来这个字怎么写,也可以在拼音输入的提示下选出来。
字母词与简洁拼音输入也对“提笔忘字”产生着影响,例如:在输入一个词或成语时,只需要打它们拼音的首字母不用一秒即可显示,甚至连前后鼻音、是否翘舌都不必考虑。
但是用笔在纸上写其中一些字时,要考虑很久。
字母词如:MM (美眉)、LZ(楼主)、BS (鄙视)、BT (变态)等用拼音简化来代表汉字的现象使汉字的使用与书写越来越少。
三、汉字构形理据的消失
鲁迅先生曾这样高度概括汉字的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
故汉字是完全不同于拼音文字的音形意三位一体的文字,也是世界上唯一可以成为一门艺术的文字,会读不会写还算不上真正掌握了汉字。
[7] “汉字的构形理据,指的是汉字的构形原理与构形根据,是汉字字形与字义之间在初始构造阶段的物象联系或意象联系”。
[8]这些构形理据可称为解读汉字文化密码的第一把钥匙,了解汉字的构形理据有利于我们的学习与记忆。
然而。
近几十年推行的简化汉字却使汉字的构形理据遭到致命的重创,很多字用草书体代替正体,用风马牛不相及的符号代替原有的构件,使汉字形体失去了昔日的构形理据,它损坏了汉字的神韵,销熔了汉字的丰姿,使汉字的表音表意功能弱化,使我们经常会见字不识义,见字不识音。
许多“网络字词”或符号来代替规范汉字:如顶(支持), 酱紫(这样子)、偶(我)、银(人)、养眼(好看)、东东(东西)、精一杯(非常非常努力)、31 66 ( 再见)、弓虽(超强)、〔:D 〕(开怀大笑),看到这些,你会很容易写出汉字吗?我想写出的错别字会更多一些。
现在的网络用语已不再仅限于网络上使用,人们为了求新求异,经常把汉字变形、简化、异化,使汉字面目全非,不再仅限于表达原有的意思,给我们的选择和学习记忆都带来了很大困难。
所以人们倾向于使用新的符号代码代表思想,因为它们写法更简单、更容易记忆,表达的也更形象,更有趣。
由于汉字字数繁多、结构复杂,要想把几千个形状不同、用法各异的汉字记得熟练、写得正确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现代社会人们的手写机会越来越少。
现在的人们似乎更习惯于在手机和网络中直接进行复制粘贴。
“这种简单的操作不但割裂了人们与书写文化之间的维系,使得书写的过程不再是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和对话,更直接造成了传统手工书写能力的薄弱。
”[1]使其陷入“写不好———不愿写———不会写———写不好”的恶性循环中。
参考文献:
[1]徐艳平.拇指时代大学生书写能力的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9:67-69.
[2]吴倩.提笔忘字[J].走向世界,2012,04:88-91.
[3]本报记者林环实习生董雅玲.“提笔忘字”之惑[N].解放日
报,2010-07-26005.
[4]本报记者于广翔.网络时代手写汉字亟需拯救[N].齐齐哈尔日
报,2011-03-19003.
[5]本报记者韦鸣飞.提笔忘字:现代“新文盲”的困惑[N].桂林日
报,2005/11/16005.
[6]游传耀.信息时代对汉字的挑战[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
报,2007,01:47-50.
[7]杨立新.怎样化解汉字书写危机[J].人民论坛,2010,36:126-127.
[8]朱英贵.《汉字形义与器物文化》.人民出版社,2009.9.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