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金蛇狂舞》

合集下载

大班音乐欣赏金蛇狂舞教案

大班音乐欣赏金蛇狂舞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大班音乐欣赏《金蛇狂舞》教案年级:大班学科:音乐课时:1课时教材来源:《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材》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金蛇狂舞》这首歌曲的背景、特点及表达的情感。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传统音乐的兴趣。

3. 通过学唱、演奏、舞蹈等环节,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学生自信、勇敢的品质,培养他们的舞台表演意识。

三、教学内容1. 歌曲《金蛇狂舞》的演唱技巧及情感表达。

2. 民族乐器伴奏《金蛇狂舞》的演奏技巧及节奏感。

3. 舞蹈《金蛇狂舞》的动作要领及表演技巧。

4. 欣赏《金蛇狂舞》相关的民族音乐作品,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讲解《金蛇狂舞》的背景,引起学生对这首歌曲的兴趣。

2. 学唱歌曲:带领学生学唱《金蛇狂舞》,注意指导学生的音准、节奏和情感表达。

3. 演奏乐器:让学生尝试用民族乐器伴奏《金蛇狂舞》,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学习舞蹈:教授舞蹈《金蛇狂舞》的动作,让学生在音乐中翩翩起舞。

5. 作品欣赏:欣赏《金蛇狂舞》相关的民族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不同形式的音乐魅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展示自己的才艺。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金蛇狂舞》歌曲的掌握程度,包括音准、节奏和情感表达。

2. 学生参与民族乐器演奏的积极性及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学习舞蹈的表现力及动作准确性。

4. 学生对相关民族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及音乐素养。

5. 学生课堂参与度、自信、勇敢等品质的培养。

六、教学准备1. 教材:《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材》2. 音频设备:用于播放《金蛇狂舞》歌曲及相关的民族音乐作品3. 民族乐器:如古筝、琵琶、二胡等,用于伴奏《金蛇狂舞》4. 舞蹈道具:如扇子、丝巾等,用于舞蹈表演5. 教学视频:用于示范《金蛇狂舞》的舞蹈动作6. 课堂记录工具:用于记录学生的表现和进步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唱《金蛇狂舞》歌曲,掌握音准和节奏。

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金蛇狂舞教案

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金蛇狂舞教案

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金蛇狂舞》教案一、教学目标:1. 感受民族音乐的美妙,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2. 通过音乐活动,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

3. 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节奏感。

二、教学内容:1. 欣赏民族音乐《金蛇狂舞》。

2. 学习简单的民族舞蹈动作。

3. 了解《金蛇狂舞》的背景及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欣赏并感受《金蛇狂舞》的音乐特点。

2.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理解《金蛇狂舞》的背景及意义。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金蛇狂舞》的音乐、视频及图片。

2. 舞蹈道具:蛇形道具。

3. 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方便幼儿活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热身运动,引导幼儿进入音乐状态。

2. 欣赏《金蛇狂舞》:教师播放音乐,让幼儿聆听并感受音乐的特点。

3. 讲解与互动:教师讲解《金蛇狂舞》的背景及意义,与幼儿进行互动提问。

4. 学习民族舞蹈动作:教师示范简单的民族舞蹈动作,引导幼儿跟随音乐一起舞蹈。

5. 实践活动:幼儿分组,使用蛇形道具进行舞蹈表演。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欣赏音乐时的表情和反应,了解他们对《金蛇狂舞》的喜爱程度。

2. 评估幼儿在舞蹈表演中的表现,包括节奏感、协调性和创意。

3. 搜集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如绘画、手工制作等,以评价他们的参与程度和创造力。

七、教学延伸:1. 邀请民族音乐家或舞蹈家来园进行专题讲座,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民族音乐和舞蹈。

2. 组织幼儿参观博物馆或文化中心,让他们亲身体验民族艺术的魅力。

3. 开展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一起收集有关民族音乐和舞蹈的资料,增进亲子互动。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避免让他们感到厌烦或压力。

2. 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教师应简化舞蹈动作,以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完成。

3. 在使用道具时,确保幼儿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九、教学反馈:1. 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以及他们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态度。

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金蛇狂舞》教案精选

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金蛇狂舞》教案精选

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金蛇狂舞》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教材第四章《民族音乐》,详细内容为《金蛇狂舞》。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金蛇狂舞》的创作背景,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 通过欣赏《金蛇狂舞》,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创造力和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金蛇狂舞》的音乐结构,感受音乐中的情感表达。

重点: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设备、钢琴、卡片、图片、金蛇玩具。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金蛇玩具,引导学生谈论关于蛇的知识,引出《金蛇狂舞》。

2. 新课内容:(1)播放《金蛇狂舞》,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

(2)教师钢琴演奏,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奏摇摆,体验音乐的韵律感。

(3)分析音乐结构,让学生了解音乐的起承转合。

3. 实践情景:(1)学生分组,每组用画笔、彩纸等材料制作金蛇道具。

(2)分组进行舞蹈创编,将音乐与舞蹈相结合。

4. 例题讲解:(1)请学生举例说明在音乐中感受到的情感变化。

(2)讨论如何用舞蹈动作表达音乐的韵律和情感。

5. 随堂练习:学生跟随音乐,用舞蹈动作表现《金蛇狂舞》。

六、板书设计1. 《金蛇狂舞》2. 音乐结构:起承转合3. 情感表达:欢快、热情、激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金蛇狂舞》为主题,创作一幅音乐舞蹈画。

答案:学生需在画中表现出音乐的韵律感、舞蹈动作及情感。

2. 作业题目:用文字描述你对《金蛇狂舞》的感受。

答案:学生需从音乐、舞蹈、情感等方面进行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能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其他民族音乐,了解不同民族音乐的特点。

2. 反思:部分学生在舞蹈创编过程中表现拘谨。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多参加舞蹈活动,提高自信心和表现力。

2024年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金蛇狂舞》教案精选

2024年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金蛇狂舞》教案精选

2024年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金蛇狂舞》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教材第四章《民族音乐的魅力》,详细内容为欣赏《金蛇狂舞》这首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和体验《金蛇狂舞》的音乐风格,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2. 学习简单的民族舞蹈动作,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

3.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金蛇狂舞》的音乐内涵和民族特色。

教学重点:学会欣赏音乐,并能跟随音乐节奏进行舞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设备、钢琴、卡片、黑板、舞蹈视频。

学具:彩带、小蛇玩具、手鼓。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小蛇玩具和彩带,让学生在教室内模仿蛇的舞蹈,引导学生感受蛇的优美姿态。

2. 例题讲解(10分钟)播放《金蛇狂舞》音乐,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民族特色。

通过讲解音乐背景,让学生了解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跟随音乐节奏,学习简单的民族舞蹈动作。

教师及时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确保学生掌握动作要领。

4. 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讨论如何将舞蹈动作与音乐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学生给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金蛇狂舞》音乐欣赏2. 内容:音乐特点:节奏明快、旋律优美、民族特色舞蹈动作:简单易学、富有表现力情感内涵:欢快、热情、爱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展示所学的《金蛇狂舞》舞蹈,并讲述音乐的特点和民族特色。

2. 答案:学生需在课后练习舞蹈,并能熟练地展示给家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了解他们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掌握程度,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邀请专业民族舞蹈演员到校进行表演,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民族舞蹈的魅力。

组织学生参观民族音乐展览,深入了解民族音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金蛇狂舞》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金蛇狂舞》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金蛇狂舞》教案标题:大班音乐欣赏教案《金蛇狂舞》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欣赏、理解《金蛇狂舞》这首音乐作品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2. 通过音乐欣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意识和能力。

教具准备:1. 《金蛇狂舞》音乐录音或视频素材。

2. 课本或教辅资料。

教案内容:步骤一:引导学生了解《金蛇狂舞》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学生描述《金蛇狂舞》这首音乐作品的背景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可以给学生讲述一个故事,让他们与《金蛇狂舞》音乐产生联系。

步骤二:播放《金蛇狂舞》音乐播放《金蛇狂舞》的音乐录音或视频素材,让学生静心聆听。

可以适当让学生闭上眼睛,专注感受音乐的旋律和节奏。

步骤三:讨论音乐特点及情感表达引导学生讨论《金蛇狂舞》的音乐特点,如节奏感强、旋律欢快等。

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想法。

可以提问学生:“你觉得这首音乐给你的感觉是什么?你觉得这首音乐表达了什么情感?”步骤四:活动设计1. 面部表情配合音乐:老师播放音乐,引导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情感表达,模仿不同的面部表情,例如开心、悲伤、紧张等。

2. 舞蹈创作:让学生观看一段阿拉伯舞蹈,了解阿拉伯舞蹈的风格和特点。

然后,分小组让学生自由创作一段“金蛇狂舞”的舞蹈,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绘画表达:让学生用画笔和颜料表达《金蛇狂舞》这首音乐给他们带来的感受和想法。

可以提供一些音乐相关的图片或素材作为参考。

步骤五:展示与分享给学生展示他们创作的舞蹈和绘画作品,并让他们分享自己对《金蛇狂舞》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步骤六:总结回顾通过讨论和分享,总结学生对《金蛇狂舞》音乐的理解和感受,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欣赏活动,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步骤七: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倾听他们自己喜欢的音乐,写下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想法,并在下节课分享。

教案延伸:可以通过比较不同版本的《金蛇狂舞》音乐,让学生了解不同演奏者对音乐的诠释,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和对音乐的理解。

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金蛇狂舞》精品教案精选

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金蛇狂舞》精品教案精选

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金蛇狂舞》精品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选取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教材中《金蛇狂舞》作为教学内容。

该曲目位于教材第五章第二节,主要涉及到音乐节奏、旋律辨识和欣赏。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曲目演奏、歌词学习、舞蹈动作创编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金蛇狂舞》基本旋律和歌词;2. 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感受音乐带来快乐;3. 通过舞蹈动作创编,锻炼学生身体协调性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音乐节奏辨识和舞蹈动作创编。

教学重点:歌曲旋律、歌词学习以及音乐欣赏能力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教学课件、舞蹈道具(如金蛇头饰)。

学具:学生用书、笔、舞蹈服装。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金蛇狂舞》曲目,让学生感受音乐氛围,引导他们说出音乐中金蛇形象。

2. 歌曲学习(10分钟)(1)教唱歌曲,让学生跟唱,注意指导发音和节奏;(2)分句教唱,让学生逐句掌握旋律和歌词;(3)整体演唱,加强学生对歌曲熟悉度。

3. 例题讲解(5分钟)(1)出示舞蹈动作图,讲解动作要领;(2)示范舞蹈动作,让学生跟随练习;(3)指导学生创编自己舞蹈动作。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组练习,让学生相互纠正动作;(2)邀请个别学生上台展示,给予鼓励和指导。

5. 舞蹈表演(10分钟)让学生穿上舞蹈服装,佩戴金蛇头饰,进行舞蹈表演。

六、板书设计1. 曲目名称:《金蛇狂舞》2. 歌词及旋律简谱3. 舞蹈动作要领及图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人表演《金蛇狂舞》舞蹈,并尝试创编新舞蹈动作。

2. 答案:学生需在下次课上展示自己舞蹈表演,并分享创编动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幼儿园音乐活动,提高他们音乐素养和表现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其他形式音乐,如民族音乐、古典音乐等,拓宽他们音乐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歌曲学习中节奏和旋律掌握3. 例题讲解中舞蹈动作创编4. 随堂练习组织与指导5.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一、实践情景引入为让学生更好地投入音乐欣赏,我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要充分利用教具和多媒体设备,创造一个充满趣味音乐氛围。

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金蛇狂舞》教案精选

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金蛇狂舞》教案精选

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金蛇狂舞》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课程,以《金蛇狂舞》为主题,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七章《音乐与舞蹈》的第三节《民族音乐欣赏》。

详细内容为欣赏《金蛇狂舞》这首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作品,了解其创作背景、音乐特点和表现手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感受《金蛇狂舞》的音乐魅力,培养他们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2. 通过欣赏和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金蛇狂舞》的音乐特点,提高音乐素养。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感受《金蛇狂舞》的音乐特点,如旋律、节奏等。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设备、教学课件、音乐CD、舞蹈视频。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金蛇狂舞》的片段,让幼儿初步感受音乐的氛围,引发兴趣。

2. 背景介绍:向幼儿讲解《金蛇狂舞》的创作背景,如作曲家、演奏乐器等。

3. 欣赏与分析:引导幼儿关注音乐中的旋律、节奏等特点,通过观看舞蹈视频,让幼儿了解音乐与舞蹈的结合。

4.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音乐创作,让幼儿用彩纸、剪刀等学具制作属于自己的“金蛇”,并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

5. 展示与评价:让各组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金蛇狂舞》音乐欣赏2. 内容:创作背景音乐特点:旋律、节奏民族乐器:二胡、琵琶等舞蹈表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看《金蛇狂舞》的完整视频,尝试用舞蹈动作表现音乐。

2. 答案:根据幼儿的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是否充分激发幼儿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 是否让幼儿在实践中掌握音乐特点,提高音乐素养。

3. 是否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幼儿关注其他民族音乐作品,如《二泉映月》、《黄河大合唱》等,进一步丰富他们的音乐视野。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金蛇狂舞》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金蛇狂舞》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金蛇狂舞》教案标题:大班音乐欣赏-《金蛇狂舞》教学目标:1. 通过音乐欣赏,让学生了解传统中国戏曲音乐的魅力和特点;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对音乐的审美能力;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识。

教学重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金蛇狂舞》这首音乐的背景和特点;2. 引导学生通过欣赏音乐,感受音乐中的情感和表达。

教学准备:1. 《金蛇狂舞》这首音乐的录音或视频;2. 音乐欣赏卡片;3. 筆记板。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教师简单介绍中国传统戏曲音乐的特点和重要性。

2. 学生对戏曲音乐有什么了解或认识?让学生自由发言。

音乐欣赏(15分钟):1. 教师播放《金蛇狂舞》音乐录音或视频。

2. 学生仔细倾听,尝试感受音乐中的情感和表达。

3. 在听完后,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分享听到的感受和想法,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了解背景(15分钟):1. 教师简单介绍《金蛇狂舞》的背景和故事情节。

2. 学生可以自由提问或发表对这个故事的看法。

3.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音乐欣赏卡片,上面写着一些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来更深入地了解这首音乐。

分析音乐元素(15分钟):1. 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金蛇狂舞》音乐中的一些重要元素,如节奏、旋律、合唱等。

2. 学生可以在笔记板上记录自己的观察和分析。

表演活动(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准备一个小表演来展示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

2.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扮演,或者通过身体动作和表情来表达音乐中的情绪。

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多参与音乐欣赏活动,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尝试画出他们对《金蛇狂舞》音乐的感受和印象,用绘画的方式来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2.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其他中国传统戏曲音乐进行欣赏和分析。

评估方式:1. 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音乐欣赏和表演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音乐新课程标准教材音乐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大班 /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大班音乐欣赏《金蛇狂舞》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音乐可以提高气质与生活品位,社会上对学音乐的人最常见的评价是有气质有品位,学习音乐可以提高想象力,音乐是声音的表现艺术,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幼儿园幼儿园大班音乐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设计意图:
龙是炎黄子孙的象征,是中国人心中神圣的形象。

舞龙也是民间流传下来的众人皆知,又广为流传的民间艺术活动。

每逢重大节日、庆祝活动的时候,我们县区就会以舞梭龙来表达喜悦的心情。

深受群众,特别是孩子们的喜爱。

经常能看到孩子们模仿着舞龙的动作,乐此不疲。

为了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和喜爱本乡本土的文化艺术,因此设计了这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感受民乐中热烈欢腾的气氛,引导幼儿了解和喜爱我们的民族文化。

2、引导幼儿欣赏乐曲,分辨乐曲结构。

3、培养幼儿与同伴相互协调配合的好习惯,体验舞龙的乐趣。

环境创设:
用绸带、彩带、鞭炮、龙的图片、梭龙道具、民乐乐器(锣、鼓、钹等),装饰活动室四周,营造喜庆的氛围。

重点难点:
1、引导幼儿通过反复感受音乐,感知全曲旋律昂扬,热情洋溢,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

2、感知乐曲的结构。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录音机、vcd盘。

2、乐曲图谱。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兴趣引入。

在欢快的《喜洋洋》乐曲中,教师带幼儿跳舞进入活动室入座。

2、欣赏录像,初步感受乐曲。

看完录像后,教师提问:
(1)你们看到录像里的人们在干什么?为什么要舞龙?
(2)我们现在也一起来学着舞龙的动作,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情,好吗?(再次播放录像,幼儿自由表现)
小结:舞龙是民间流传下来的民间艺术活动。

每逢有重大节日、庆祝活动的时候,我们
县区都会以舞梭龙来表达欢庆。

3、再次完整地欣赏乐曲。

(放音乐磁带)
欣赏后,提问:
(1)听完这首乐曲,你们心里有什么感受?
(2)你最喜欢哪一部分?为什么?
小结:这首曲子的名字叫《金蛇狂舞》,是我国著名作曲聂耳根据古老的民间乐曲《倒八板》加以改编的。

这首乐曲旋律昂扬,热情洋溢,表现一种热闹喜庆的气氛,适合在欢腾热闹的场所播放。

(3)想一想,这么热闹欢腾的音乐,还可以在什么时候播放?
(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
4、分段欣赏,深入的理解与感受。

教师:“这首乐曲有几段?”(三段)
(1)教师出示图谱(一),引导幼儿边看图谱边欣赏第一段音乐后,提问:“听了这一段音乐,你感觉怎么样?”第一段有几个乐句?(3个)我们给它取名为a段。

图谱一(略)
(2)幼儿边看图谱(二)边欣赏第二段音乐后,教师提问:“第二段音乐和第一段音乐相似吗?”听了这一段音乐感觉怎么样?我们给这一段音乐取名为b段。

图谱二(略)
(3)幼儿边看图谱(三)边欣赏第三段音乐后,教师提问:“这一段音乐与第几段音乐相似?(a段)有哪儿不一样吗?”(结尾部分)第三段音乐有几个乐句?(4个),我们给它取名为c段。

图谱三(略)
(4)教师小结:《金蛇狂舞》分三段:a、b、c段。

5、整体欣赏,自由表现。

(1)过渡语:过几天,就是端午节了,小朋友们一定会很开心。

现在请你们选择一样梭龙道具或是乐器,一起舞起来吧。

(3)幼儿自由选择道具,在音乐声中大胆创作表现。

(教师重点引导幼儿相互合作)
活动反思:
音乐欣赏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并能丰富音乐想象力,开阔幼儿音乐视野,提高音乐听觉能力和音乐素质;音乐欣赏也是向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幼儿通过欣赏作品,能从中体会对生活的感受与理解,抒发情怀,愉悦身心。

《金蛇狂舞》是一节大班音乐欣赏活动,由于它的乐曲结构是幼儿不易掌握的,于是我采用图谱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形象,分辨乐曲结构,帮助孩子去体验音乐和表现音乐,解决了
活动中的重点、难点。

另外,在进行游戏活动中,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道具充分利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可以说孩子们已经主动投入并沉迷在音乐之中,他们在主动的感受音乐、欣赏音乐、体验音乐、表现音乐,将活动达到高潮。

整个活动都是在教师有序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能动性,达到本次活动的目的。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一堂好的音乐欣赏课应该体现“教学生活化”的教育理念。

我想,好的音乐欣赏课应该是一种艺术享受,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们一起探索,一起成长!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