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桥的建造技艺

合集下载

侗族风雨桥和鼓楼文化相关研究

侗族风雨桥和鼓楼文化相关研究

191作者简介:刘冬(1977— ),女,汉族,广西柳州人。

主要研究方向:博物馆、陈列展览。

侗族在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的民族,主要分布于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毗邻地区。

他们的村寨大多修在河溪两旁,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但是却创造了侗族大歌、鼓楼、风雨桥等一大批优秀的物资和精神文化遗产,侗族文化的传承更多依靠的是物资文化和精神信仰。

侗族鼓楼和风雨桥是侗族创造的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是侗族文化和精神信仰的重要的载体。

一、侗族风雨桥文化“风雨桥”在建筑史上称为廊桥或楼桥,俗称花桥,又称“福桥”,“风雨桥”这个称呼,是1965年郭沫若为广西三江县的程阳桥题诗——“艳羡林溪风雨桥,桥长廿丈四层高”以后,才广为流传的。

侗族风雨桥一般用大青石作桥墩,桥身为杉木结构,由桥梁、桥廊、桥亭组成,风雨桥一般长五、六十米,宽四、五米。

桥台上为长廊,长廊中绘有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奇花异草为题材的五彩绘画,既增加了桥的美感,又增加了桥的艺术价值。

侗族风雨桥另外还有对联、匾额和题词等,侗乡的风雨桥不仅可使人过桥、休息、避风雨,还可使人欣赏到侗家艺术。

风雨桥多建在村头寨尾,起着“堵风水,拦村寨”的作用,桥的中间阁楼往往设立神龛,神龛边必须背靠下游,面朝上游,这样神灵才能镇桥护寨。

现存著名风雨桥三江岜团风雨桥、三江程阳永济风雨桥、龙津桥、黎平孟彦镇风雨桥、黎平地坪风雨桥、通道回龙桥、龙胜平等风雨桥。

(一)侗族风雨桥是侗民族精神和信仰的载体侗族信仰万物有灵,信仰的神灵包括自然界的山神、土地神、水神、火神、天地神、日月神、雷神,侗族的祖母神“萨岁”,外来宗教包括佛教、基督教、道教。

在古代,侗族的经济生活主要来源于水田和山林,因此村寨选址多依山傍水,村寨后的山为神山,为村寨的“养寨山”、“龙山地脉”,禁止砍伐,而村前的河流里有水神,会给村寨带来财喜,但有时也会把财喜冲走。

出于保护村寨,阻挡不好的风水,拦下好的风水的目的,因此侗族多在村头寨尾建风雨桥。

风雨桥建筑施工方案

风雨桥建筑施工方案

风雨桥建筑施工方案风雨桥建筑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风雨桥是一座位于自然景观区的重要交通桥梁,总长500米,由六个主要桥墩和桥面组成。

本方案将介绍风雨桥的施工过程和相关注意事项,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二、施工方法1. 基础施工:首先完成桥墩基础的挖掘和浇筑,确保桥梁稳固。

采用开挖、护壁和支模结构完成基础工程,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2. 桥面施工:桥面采用预制梁板结构,施工时首先确定合适位置用于摆放预制梁板,然后进行固定和焊接。

完成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并进行养护。

3. 支撑结构施工:为确保桥梁稳定,将合适的支撑结构放置在桥梁底部。

支撑结构使用钢材和混凝土组成,施工时需遵循相关规范和要求。

三、施工步骤1. 施工准备:组织施工人员,确认施工计划和进度,准备所需材料和设备,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 桥墩基础施工:确定桥墩位置,进行开挖和护壁结构施工。

然后进行桥墩支模施工,并进行混凝土浇筑。

确保桥墩的结构和稳定性。

3. 桥面施工:根据预制梁板的尺寸和数量,预先准备合适的工作平台和设备。

将预制梁板放置在合适的位置,通过焊接和固定来连接预制梁板。

完成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并进行养护。

4. 支撑结构施工: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计划,将钢材和混凝土结合起来,制作适当的支撑结构。

根据桥梁形状和长度,确定合适的支撑结构位置并进行安装。

5. 完工验收:在施工完成后,进行桥梁结构的检查和验收。

确保桥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以及安全使用要求。

四、安全措施1. 施工现场的封闭和警示: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确保施工现场的封闭和安全。

2. 安全设备的使用:施工人员必须全程使用安全帽、安全鞋等个人防护装备,并且在悬索吊篮上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网,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3. 材料的安全使用:严格遵守材料使用规定,杜绝违规使用造成的安全事故。

定期对材料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和质量。

4. 施工流程的合理安排:合理安排施工流程和工期,确保施工过程中的顺利进行和安全施工。

浅谈侗族建筑艺术和技术的结晶——程阳风雨桥

浅谈侗族建筑艺术和技术的结晶——程阳风雨桥

浅谈侗族建筑艺术和技术的结晶——程阳风雨桥发表时间:2020-09-15T08:47:53.182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0年5期作者:王旭[导读] 我国拥有非常悠久的桥梁建筑史,有许多世界著名桥梁,其中程阳风雨桥作为侗族具有代表性的桥梁建筑,建筑技艺高超,建筑艺术内涵深刻。

广西旅发中盛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广西柳州 545500摘要:我国拥有非常悠久的桥梁建筑史,有许多世界著名桥梁,其中程阳风雨桥作为侗族具有代表性的桥梁建筑,建筑技艺高超,建筑艺术内涵深刻。

将建筑功能与建筑艺术紧密结合,能够满足交通修,休息娱乐等多种要求,还能够提供宗教祭祀等公共活动,程阳风雨桥已经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笔者对程阳风雨桥进行详细介绍,深入探究侗族文化的重要内涵与风俗。

关键词:程阳风雨桥;侗族建筑艺术;技术结晶引言侗族鼓楼、风雨桥、凉亭景亭等木结构建筑艺术,是侗族整体审美意识和审美价值的体现,尤其是臻于建筑艺术具有比较高层次的风雨桥获得海内外专家的一致赞赏,认为程阳风雨桥是中国建筑史上的杰作。

程阳风雨桥又名永济桥,位于三江侗族自治县内的程阳八寨景区中,是其标志性景点之一,更是广西众多风雨桥中很有名的一座,于 1982 年 2 月 23 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建筑史的瑰宝,更是世界的瑰宝,所以在分析程阳风雨桥建筑技巧时,同样需要对其建筑艺术和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探究,这样才能够挖掘其隐含的审美品格。

程阳风雨桥的建筑技巧程阳风雨桥在 1912 年至 1924 年修建完成,横跨在河面,由桥墩、桥跨、桥面和屋顶四个部分组成,为石墩木结构楼阁式建筑,整个桥梁全长 64.4m,宽 3.4m,桥亭高 10.6m,2 台 3 墩 4 孔,墩台上建有 5 座塔式桥亭,墩、台之间为桥廊,亭廊相连。

桥亭飞檐高翘,屋顶采用青瓦白栈的设计风格,与当地建筑融为一体。

利用黑白相间的横线进行分割,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效果,整个桥身的装饰不多,非常淡雅与自然环境相生相合,体现出侗族人民的民风淳朴。

风雨桥及侗族文化

风雨桥及侗族文化

程阳风雨桥的历史地位
• 程阳风雨桥与我国的石拱赵州桥、铁索泸定桥及罗马的钢 梁诺娃上的沃桥齐名,为世界四座历史名桥之一,这在世 界建筑史上都是一个奇迹。 • 程阳风雨桥由于它别具一格的建筑技艺和雄伟风姿而闻名 于世。郭沫若先生曾题诗曰:艳说林溪风雨桥,桥长廿丈 四寻高。重瓴联阁怡神巧,列砥横流入望遥。竹木一身坚 胜铁,茶林万载茁新苗。何时得上三江道,学把犁锄事体 劳。
风雨桥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 个人观点:风雨桥在景观园林中作为划分与组织空间、作 为交通廊道、引导游人路线、形成景观焦点的园林构筑物, 可以应用于河流、小溪、河谷、湖泊等水体之上,使之与 周围森林草地、似锦繁花相得益彰,共同组成一幅别具风 格、赏心悦目的美丽画卷;在丰富园林景观的同时,也能 向广大游客传播侗族传统建筑文化,增进侗族人民对本族 文化的自信心,从而促进社会和谐、民族团结。
谢谢观赏
程阳风雨桥简介
•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县城古宜镇的北面20公里 处,建于1916年,桥长64.4米,宽3.4米,高10.6米,为 石墩木结构楼阁式建筑,2台3墩4孔,墩台上建有5座塔式 桥亭和19间桥廊。 • 桥体主要由木料和石料建成,是侗寨风雨桥的代表作,是 广西壮族地区众多具有侗族韵味的风雨桥中最出名的一个, 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作为目前保存最 好、规模最大的风雨桥,是侗乡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 国木建筑中的艺术珍品。
风雨桥及侗族文化
风雨简介
• 风雨桥亦称风水桥、福桥、回龙桥,壮语叫“厅哒”,为 侗族建筑“三宝”之一。是杆栏式建筑发展及延伸。流行 于湖南、贵州、广西、湖北、浙江等地,多见于南方百越 之地。风雨桥是侗族人民引以自豪的民族建筑物。 • 通常由桥、塔、亭组成。用木料筑成,靠凿榫衔接,风格 别具一格,建筑技巧高超。建桥时,不用一颗铁钉,而是 依据力学原理和杠杆原理,在柱子上凿通无数大小不一的 孔眼,以榫衔接,斜穿直套,纵横交错,结构极为精密。 其坚固程度不亚于铁、石桥,可延二三百年而不损。

世界最具民族特色的桥梁——风雨桥(含全套施工图设计)

世界最具民族特色的桥梁——风雨桥(含全套施工图设计)

世界最具民族特色的桥梁——风雨桥(含全套施工图设计)风雨桥,顾名思义是能够挡风遮雨的桥。

'是指在桥梁上加盖廊道,亭子和阁楼等其余建筑物的一种综合建筑形式。

其起源于广西桂北的丘陵地带,即湘黔交界处,此地多为崇山峻岭,地形复杂多变,山岩陡峭,溪流众多,居住于此的侗民出行极其不便。

封闭的环境使得侗族人民与外界接触匮乏,风雨桥在这种环境下顺应而生,蓬勃发展,并形成了不同类型。

据李长杰在《桂北民间建筑》中阐述,1990年,在桂北仅三江县的独峒,八江,林溪三个乡就有风雨桥112座,风雨桥的造桥者与设计者均为土生土长的侗民,他们运用当地独特建筑手法,融合自然环境,风水观念和功能需求,设计建造出一座座形态各异,美观大方的风雨桥。

经过上百年的传承与发展,风雨桥在布局、构筑和建筑艺术上逐渐形成了独有的特色,是当地综合建筑技术的高度体现。

作为侗族的传统代表性建筑之一,风雨桥以其独特的方式反映着侗族人民的经济文化水平、生产生活方式和习惯,是研究民族建筑文化及设计手法的又一良好主体。

侗族地区偏僻的环境使得侗族人民在漫长的年月中仍然保持着原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留下了大量的风雨桥,为侗族民族建筑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目前,学界对传统风雨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类学,桥梁学和建筑等领域,鲜少对其建筑形制进行研究,本文以广西侗族传统的风雨桥为例,对其形制和分类进行梳理分析。

2广西侗族传统风雨桥的基本建筑形制特点2.1广西侗族传统风雨桥的选址侗寨多分布在崇山峻岭,溪流纵横交错之地,桥梁是出行必不可少对的交通手段之一,基于村寨原有地理环境上对风水因素和侗族人民广西的心理因素的综合考虑,侗族传统风雨桥通常有以下几种选址方式。

大多数侗民选择将风雨桥架设在在寨子的水口处。

侗寨依山傍水而建,水流就成为了侗寨的基本要素之一,入口为村头,出口是寨尾。

寨子水口处的风雨桥是不仅能够满足村民们来来往往的交通需求,也满足风水理论中水口处应该有关卡重镇保平安的要求。

风雨桥_精品文档

风雨桥_精品文档

风雨桥引言:风雨桥是一座位于中国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古老桥梁,是苗族文化的瑰宝之一。

它不仅是人们交通的要道,更是苗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被誉为“苗乡的骄傲”,风雨桥见证了苗族人民的辛勤劳作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一、风雨桥的历史与文化背景1. 渊源与建造初衷:风雨桥建于明代,始建于500多年前。

据史书记载,当时苗族人民活动在黔东南的山区,而河流纵横交错。

他们创造性地利用当地资源,建造了这座桥梁,让交通变得更加便捷。

2. 结构风格与建造工艺:风雨桥以木结构为主,采用特殊的连结方式和整体结构设计,使得桥梁可以承受强大的风雨侵袭,不易被破坏。

据传,建造者在桥梁上使用了许多蜂蜡,这样可以使桥梁更加耐水,更加耐久。

二、风雨桥的重要意义与功能1. 交通要道:风雨桥作为苗族地区的重要交通要道,相当于现代交通中的高速公路或大桥。

它连接了许多苗族村落,使人们能够方便快捷地出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 文化遗产:风雨桥不仅是一座实用的交通构筑物,更是苗族文化的重要代表。

桥梁上雕刻着许多苗族图腾和装饰,反映了苗族人民的信仰和价值观念。

它也成为了许多游客前来探访的热门景点,为地方经济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三、风雨桥的文化意义1. 苗族手工艺:风雨桥的建造依赖于苗族人民的手工艺技巧,工匠们用传统的木工工具和工艺技术将桥梁打造得雄浑有力。

风雨桥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苗族人民对于手工艺品以及传统技艺的珍视与传承。

2. 苗族婚俗:风雨桥在苗族婚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每逢婚礼季节,新郎要背起新娘,从桥上走过。

相传,只有走过风雨桥的新娘才算完婚。

这一传统习俗融入了苗族人民的婚姻观念和婚姻仪式。

四、保护与传承1. 文化保护:风雨桥目前受到政府和相关方面的高度重视,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岁月的侵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风雨桥需要得到维修和保护。

2. 传统传承:为了更好地保护风雨桥的文化遗产价值,相关部门加强了对木结构建筑的研究和传承。

侗族风雨桥建筑赏析

侗族风雨桥建筑赏析

侗族风雨桥建筑赏析
1. 独特的建筑形式:侗族风雨桥通常由桥、廊、亭组成,形成了独特的建筑形式。

桥身横跨江河,桥墩由巨大的石头砌成,坚固耐用。

廊和亭则建在桥身上,为行人提供了遮阳避雨的场所。

2. 精美的雕刻艺术:侗族风雨桥的建筑装饰非常精美,桥上的廊和亭通常采用榫卯结构,没有一颗铁钉,却十分坚固。

桥的梁柱、栏杆、屋脊等处都雕刻着精美的图案,这些图案既有装饰性,又有寓意,反映了侗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

3. 实用的功能:除了具有审美价值外,侗族风雨桥还具有实用的功能。

它不仅可以供人行走,还可以为行人提供休息的场所,遮风挡雨。

在侗族人民的生活中,风雨桥还是一个重要的社交场所,人们可以在这里交流、休息、娱乐。

侗族风雨桥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建筑,它不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还具有实用的功能。

它是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侗族风雨桥造型与装饰介绍

侗族风雨桥造型与装饰介绍
术价值
演变:风雨桥在历 史发展中不断演变, 形成了多种不同的 建筑风格和装饰艺

传承:风雨桥作为 侗族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得到了很 好的保护和传承, 成为了侗族地区的
重要文化遗产
风雨桥的分类
按照建筑材料分类:木结构风雨桥、 01 石结构风雨桥、砖结构风雨桥等
按照建筑风格分类:侗族风雨桥、
02
苗族风雨桥、瑶族风雨桥等 按照建筑年代分类:古代风雨桥、
检查和维修
提高公众对风雨桥 的保护意识,开展
宣传教育活动
鼓励民间艺人传承 风雨桥的建造技艺,
培养接班人
传承方式
01
传统技艺传承: 通过师徒传授、 家族传承等方式, 将风雨桥的建造 技艺传承下去。
02
文化保护:加强 对风雨桥的保护 和管理,设立保 护区,制定保护 措施,确保风雨 桥的完整性和原 真性。
艺术价值:风雨桥的建筑和装饰艺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 值,反映了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审美情趣。
风雨桥的造型
2 特点
桥体结构
04
桥廊两侧设有座椅,供
行人休息
03
桥面两侧设有栏杆,栏
杆上雕刻有各种图案
02
桥体分为上下两层,上
层为桥面,下层为桥廊
01
桥体由木结构组成,采
用榫卯结构连接
桥面装饰
雕刻:桥面两侧有精美的雕 刻,如龙、凤、狮子等吉祥
03
近代风雨桥、现代风雨桥等 按照建筑功能分类:交通风雨桥、
04
祭祀风雨桥、观景风雨桥等
风雨桥的文化内涵
侗族文化的象征:风雨桥是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历史传承:风雨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经过不断的 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的侗族妇女扎制的草鞋,为行人提供方便。

隆冬季节,寨里的人还轮流挑柴来生火,供行人歇息时取暖。

这些暖人的情意,显示了侗族人民乐于助人,热情待客的美德。

黎平县这条风雨桥与鼓楼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出出侗家文化之深远,将风雨桥与鼓楼结合在一起,既美观,又富有民族技艺。

风雨桥在侗族观念中是沟通阴阳两界的"生命之桥"和护寨纳财的"福桥",因此不吝雕琢修饰,使其集亭、塔、廊、桥为一体,壮丽辉煌。

从日常生活的意义上来说,风雨桥要比鼓楼实用得多,不过风雨桥在实用之外,还有着丰富的文化隐喻,侗家的风雨桥在侗族的观念中,已经远不止是实用的工具,它实际上是侗族宇宙论图式中的一个要素。

侗族在建造风雨桥时,哪怕是最不讲究的、最简陋的风雨桥,绝大多数都要把它弄成多重檐的,或至少有两层檐的骨架复杂的廊桥,即便是很短小的桥也会如此,人们甚至在
桥的廊顶上修出数个
多层檐的亭阁宝顶。

这种桥看起来就像是带了鼓楼的长廊。

同鼓楼一样,风雨桥上最显著的装饰物就是龙,人们还喜欢在风雨桥上大事彩绘以作纹身。

这些繁复的形式与侗族和越人龙文化诸多渊源有关。

风雨桥又称花桥。

这两个名称都非常有意味,风
试卷装订线试卷装订
线
雨隐喻着龙可兴风作雨;花则是龙的外形的直观意象。

从实用功能来说,这两个名称也非常贴切,风雨桥是因为在桥上可以避风雨,故叫它风雨桥;花桥是因为它花俏好看,上有彩绘,故称之为花桥。

风雨桥确实是非常有实用价值的建筑,侗乡人劳动之余、旅行之间,喜欢在风雨桥的廊中休息闲坐。

那里成了一个小型的公共场所,人们在此拉家常、谈庄稼、话世界、唱大歌,甚至还在桥的阁楼上设立神龛。

风雨桥不仅是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场所,也是人们精神生活的寄托空间。

接着来为大家介绍最著名的风雨桥--------程阳风雨桥。

广西三江程阳风雨桥,跨在林溪河上,全长达78米,有二台三墩五楼。

中楼最高,顶部冠以六角攒尖亭,下为方形三檐;左右两座都是方形,四檐,也是攒尖顶;最外两座为矩形,四檐,歇山顶。

在桥栏下有通长披檐,覆盖桥下四层悬臂木梁。

程阳桥又叫永济桥、盘龙桥,是侗寨风雨桥的代表作,是目前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风雨桥,是侗乡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木建筑中的艺术珍品。

这座横跨林溪河的木石结构大桥,桥面架杉木,铺木板,桥长77.76米,桥道宽3.75米,桥面高11.52米。

为石墩木结构楼阁式建筑,2台3墩4孔。

墩台上建有5座塔式桥亭和19间桥廊,亭廊相连,浑然一体,犹如羽翼舒展;桥的壁柱、瓦檐、雕花刻画,富丽堂皇。

整座桥雄伟壮观,气象浑厚,仿佛一道灿烂的彩虹。

它的建筑惊人之处在于整座桥梁不用一钉一铆,大小条木,凿木相吻,以榫衔接。

全部结构,斜穿直套,纵横交错,却一丝不差。

桥上两旁还设有长凳供人憩息。

游人坐在凳上向远处放眼,只见林溪河蜿蜒而来,桥的两边,茶林满坡,翠木簇拥;田园耕地,农夫劳作;河边水库,缓转灌溉。

奇特精巧的风雨桥,高大雄伟的鼓楼,别具风格的民居,和四周映衬着的青山绿水,组成了一幅幅秀丽的风俗画卷。

程阳不仅以风雨桥而闻名中外,程阳八寨的风景是浓缩了侗族文化的精华。

在程阳桥旁的山坡上可以看到,一架架巨大的水车的慢慢转动,车水之声不绝于耳;不远处的侗家吊脚楼依山傍水,鳞次栉比,连成一片,层层而上。

许多人不远千里来到程阳风雨桥,凭栏聆听流水声,感受侗家的别样情怀。

程阳桥采用的是中国南方特有的穿斗式的组合结构,既有古代百越族干栏式建筑色彩,又有汉族宫殿式的艺术。

桥的东西台亭为斜山式,东西东亭和中央亭为钻尖式、亭倚式,集中了侗族传统侗族风雨桥建筑中三种基本造型于一身。

在亭面上下均为飞角半拱,背面的瓦顶还设有古朴的装饰物,使整座程阳桥既有飞龙腾空之势,又喻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之意。

风雨桥,这种不费一钉一铆的建筑,凝聚了侗族人民的智慧与汗水,也凝结着恩爱夫妻被花龙救护的动人传说。

每一座桥,都在讲述它的过去与未来;每一阵流水或蝉鸣声都能让你深切地沉浸于凄离绝美之中。

程阳,山清水秀的侗乡,流传着花龙急救年轻夫妇的传说:一天,一对新婚不久的恩爱年轻夫妇过桥,河底却突然刮起一阵狂风,一下把女的卷走。

原来是河里的螃蟹精看上了那女子而作怪。

丈夫急得在河边大哭,差点想投河陪妻子而去...哭声惊动了水底的一条花龙,他深深为男子的痴情感动,于是飞天而出,施法将螃蟹精击杀,救出了女子。

恩爱夫妻终于重聚。

而后人为纪念花龙,就将河上唯一那座小木桥改建成画廊式的风雨桥,还在柱上刻了花龙的形象,称它为回龙桥。

由于它能让人躲避风雨,人们又改称它为风雨桥。

后来,风雨桥成了情侣们幽会密语的好去处。

伴随着潺潺流水声并肩坐在桥畔,是侗族青年男女们一种由远已久又别样的浪漫。

程阳风雨桥是建筑的集大成者,集桥、廊、亭三者于一身,在中外建筑史上独具风韵。

风雨桥大多架设在村寨下方的溪河之上,既作交通之用,又有宗教方面的含义。

它象征飞龙绕寨,以保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吉祥幸福。

程阳桥由于它别具一格的建筑技艺和雄伟风姿而闻名于世。

在贵州、广西的侗乡,有许多久负盛名的鼓楼和风雨桥。

这些兴时于汉末至唐代的古建筑,结构严谨,造型独特,极富民族气质。

整座建筑不用一钉一铆和其它铁件,皆以质地耐力的杉木凿榫衔接,拔地而起。

风雨桥是侗族建筑中最具特色的民间建筑之一。

风雨桥这一项建造技艺反映出侗族人民的力学水平已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风雨桥不仅优美坚固,还可供人行走,挡风避雨,供人休息或迎宾接客。

风雨桥拥有它独特的美感,它立而不倒,它绘凤雕龙,体现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体现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风雨桥既是一种建筑,也是一门艺术。

注意:
(1) WORD文档的命名为“学号+姓名+论文题目”;
(2)字体:宋体;字号:小四;行距:1.25 ;
(3) 字数:2500以上.
试卷装订线
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