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调查方案

合集下载

田野调查工作计划范文

田野调查工作计划范文

田野调查工作计划范文一、背景介绍田野调查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实地调查和观察,获取真实、有效的数据,为研究问题提供实证的依据。

本工作计划旨在利用田野调查方法,深入研究某社会议题,并提出合理的研究设计和调查方案。

二、研究目标本次田野调查的目标是研究某社会议题,具体目标如下:1. 确定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

2. 了解相关的理论和前期研究成果。

3. 判断研究问题是否适合采用田野调查方法。

4. 通过田野调查获取数据,分析和解释研究问题。

三、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本次田野调查的研究问题是某社会议题。

研究目的有以下几点:1. 揭示该议题的真实情况和特点,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2. 探究该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政策和解决方案提供依据。

3. 验证、修正或拓展相关的理论或研究成果。

四、理论和前期研究成果的梳理在进行田野调查前,需要对相关的理论和前期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了解研究问题的背景和现有的知识。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田野调查提供理论支持和参照。

1. 查阅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了解相关理论框架和概念。

2. 梳理理论研究中的争议和研究方法。

3. 查找相关案例和实证研究,了解该议题的实际情况和调查方法。

4. 总结和归纳前期研究中的不足之处,为本次田野调查提供参考。

五、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设计采用合适的研究方法是田野调查的关键,该方法应能够解答研究问题、获取真实数据和达到研究目的。

在选择和设计研究方法时,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的收集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法,结合具体情况确定最适合的方法。

2. 受访者的选择:从总体中抽取样本,并根据研究目的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分层抽样或个别受访者的深入调查。

3. 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方法:根据研究问题和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4. 伦理问题和隐私保护:在进行调查过程中,要尊重受访者的权益,保护其隐私和个人信息。

六、调查工具和流程的设计根据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设计,需要制定相应的调查工具和流程。

田野调查方案提纲

田野调查方案提纲

田野调查方案提纲一、调查目的和背景1.1 调查目的本次田野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收集有关某一特定领域或问题的详细信息,以便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2 调查背景详细介绍调查对象的背景信息,包括其历史、发展、目前状况等,以及为什么对该对象进行调查的原因和意义。

二、调查对象和范围2.1 调查对象明确调查的具体对象和内容,并进行详细描述。

包括调查对象的名称、地理位置、组织结构等基本信息。

2.2 调查范围确定本次调查的范围,包括调查时间、地点、调查人员等相关信息。

三、调查方法3.1 实地观察详细描述在调查过程中进行实地观察的方法和步骤。

比如,观察对象的外观特征、工作状态、人员组成等。

3.2 访谈说明调查过程中进行访谈的方式和目标,包括采访对象的选择、采访问题的准备等。

访谈的目的是为了获取调查对象的观点、经验和意见。

3.3 数据收集介绍收集数据的方法和工具,包括问卷调查、统计数据、案例研究等手段。

说明数据收集的具体步骤和流程。

3.4 数据分析说明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的方法和工具,以及分析数据的步骤和流程。

重点强调对数据的合理利用,以便得出准确的结论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四、调查计划4.1 调查时间安排详细说明本次调查的时间安排,包括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每天的工作时间等。

确保调查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的调查工作。

4.2 调查地点安排确定本次调查的具体地点,并说明调查人员在该地点的工作安排和要求。

确保调查人员在指定地点进行调查、观察和记录。

4.3 调查人员安排说明调查人员的数量、能力和责任分工。

确保每个调查人员对自己的工作职责有清晰的认识,以及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调查任务。

4.4 调查工具和设备准备列出需要准备的调查工具和设备,包括问卷、相机、录音笔等。

确保调查人员能够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进行调查工作。

五、调查结果分析和总结5.1 数据分析和整理根据之前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方法,提取有关调查对象的重要信息。

田野调查工作计划范文怎么写

田野调查工作计划范文怎么写

田野调查工作计划范文怎么写一、背景介绍田野调查是指在田野条件下开展系统采集自然、社会和人文等方面的数据和信息,是一种基础性的调查方法,其结果直接关系到科研成果的可靠性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田野调查工作一般需要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以保证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文主要从田野调查工作计划的编写角度,介绍田野调查的目的、意义、工作内容、时间安排等方面的内容。

二、目的和意义1. 目的:本次田野调查的目的是对当地农村居民的生活情况和农业生产状况进行调查,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2. 意义:通过这次田野调查,我们可以了解到当地农村居民的实际生活情况和需求,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同时也可以帮助农户了解自家的生产状况和优劣势,为其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和帮助。

三、工作内容1.选择调查地点:根据研究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符合条件的调查地点。

2. 编制调查问卷:根据调查目的和内容,制定详细的调查问卷,确保能够涵盖到需要的信息。

3. 调查对象:确定调查对象,并与其沟通,说明调查目的和意义,取得其配合。

4. 数据采集: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和问卷内容,开展实地调查和数据采集工作。

5. 数据整理和分析: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6. 编写调查报告:将调查结果以报告形式进行详细的总结和归纳,对相关政策提出建议。

四、时间安排1. 调查准备:包括选择调查地点、编制调查问卷、确定调查对象等,时间安排为1周。

2. 数据采集:根据实际调查需要,时间安排为2周。

3. 数据整理和分析:在数据采集结束后,将数据整理和分析工作安排在1周内完成。

4. 编写调查报告:在整理和分析工作结束后,将报告写作工作安排在1周内完成。

五、资金预算1. 调查设备费用:包括摄影设备、录音设备等,预计5000元。

2. 差旅费用:包括车费、餐费等,预计10000元。

3. 劳务费用:包括实地调查人员的工资、各类补贴等,预计20000元。

田野调查的方案

田野调查的方案
-使用录音设备记录访谈内容;
-利用照相机、摄像机记录实地场景;
-使用专业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
六、组织结构与人员配置
1.调查团队结构:
-项目领导小组:负责调查全盘工作;
-专业研究组:负责具体调查内容的设计与执行;
-数据处理组:负责数据收集、处理与分析;
-行政支持组:负责后勤保障、协调沟通。
2.人员配置:
2.经济发展:
-当地产业结构、农业发展、乡村旅游;
-居民收入来源、就业情况、创业环境;
-企业发展现状、产业链条、市场状况。
3.社会事务:
-教育资源、教学质量、教育需求;
-医疗卫生服务、公共卫生状况、医疗保障;
-社会保障体系、社区服然资源利用、生态保护、环境治理;
-制定应急预案,处理突发事件;
-尊重当地文化习俗,避免文化冲突。
九、成果交付与评价
1.成果交付:
-提交一份详尽的调查报告,包括调查方法、数据分析、结论与建议;
-提供调查数据光盘,包含原始数据及分析结果;
-根据调查成果,编制政策建议报告。
2.评价:
-成果的实用性:调查报告对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参考价值;
-成果的科学性:调查方法与数据分析的严谨性;
3.分析总结阶段:
- XX年XX月至XX年XX月:数据整理与分析、撰写调查报告、成果提交。
八、质量控制与风险管理
1.质量控制:
-采用双盲法进行数据审核,确保数据准确性;
-对调查员进行培训,统一调查标准;
-定期召开团队会议,交流调查进展,解决遇到的问题。
2.风险管理:
-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保护调查对象隐私;
-气候变化对当地生活的影响;
-生态旅游发展潜力与挑战。

田野调查工作计划

田野调查工作计划

田野调查工作计划
一、前期准备
1.明确调查目的和范围
2.确定调查方法和工具
3.组建调查团队并分工
4.制定调查计划和时间表
5.联系相关单位或个人,获得支持和协助
二、采集数据
1.实地走访,了解情况
2.使用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信息
3.记录数据,保证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数据处理与分析
1.整理数据,进行分类汇总
2.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和解读
3.撰写报告,呈现结果
四、成果展示与推广
1.向相关单位或个人汇报调查结果,并征求意见建议
2.组织专题研讨会或座谈会,分享经验和成果
3.发布调查报告或文章,宣传推广
五、注意事项与风险控制
1.遵守法律法规,保护被调查对象的隐私权和知情权
2.确保数据安全性及机密性,并防止泄露风险的发生。

3..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保持客观公正态度。

六、预算与资源管理
1..合理制定预算,并控制成本。

2..合理利用现有资源,避免浪费。

3..合理安排时间和人力资源,确保任务顺利完成。

七、总结与反思
1.总结调查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

2.反思调查目的是否达到,数据收集是否准确和完整。

3.对调查结果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

田野调查的方案

田野调查的方案

田野调查的方案引言田野调查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实地观察、访谈、记录等手段,收集、整理和分析实际材料,以获取真实、详实的研究数据。

田野调查的设计方案是确保调查的有效性和科学性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田野调查的方案设计要点及步骤,并提供一套具体可行的田野调查方案。

田野调查方案设计要点田野调查方案的设计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目的清晰明确:明确研究的目的、问题和假设,以指导调查的开展和数据的收集。

2.调查对象明确界定:确定研究对象的范围、特征和数量,以便确定调查的样本和调查方法。

3.样本选择合理可行:根据调查对象的特点和研究目的,采用合适的抽样方法选择调查样本,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可行性。

4.调查内容全面详实: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设计全面、详实的调查内容和调查问题,以获取丰富、准确的数据。

5.调查方法科学可靠:选择适合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的调查方法,包括实地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以确保数据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6.调查过程严谨系统:按照预定的调查方案和步骤开展实地调查工作,确保调查过程的严谨性和系统性。

7.数据分析有效可信:对收集到的调查数据进行合理的整理、描述和分析,提取有用的信息和结论。

8.伦理问题重视关注:在田野调查中应关注伦理问题,确保调查对象的权益和隐私得到尊重和保护。

田野调查方案设计步骤田野调查方案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研究目的和问题在开始设计田野调查方案之前,需要明确研究的目的和问题。

例如,对于某个社会现象的调查,研究目的可能是了解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问题可能涉及到现象的定义、特征、成因等。

2. 确定调查对象和样本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确定调查对象的范围和特征,例如某个地区的居民、某个族群的成员等。

然后,根据调查对象的特征和样本容量要求,采用合适的抽样方法选择调查样本,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可行性。

3. 设计调查内容和工具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设计全面、详实的调查内容和调查问题。

幼儿园春季田野调查方案

幼儿园春季田野调查方案

幼儿园春季田野调查方案幼儿园春季田野调查方案一、引言幼儿园的田野调查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活动,通过实地观察和亲身体验,让幼儿从多个角度去了解自然界和社会环境。

春季是万物苏醒的季节,正是进行田野调查的最佳时机。

本文将深入探讨幼儿园春季田野调查的方案,为幼儿园教师提供指导和建议。

二、田野调查主题选择1. 学校周边自然环境的调查(1) 植物调查:幼儿们可以观察和记录校园内各种植物的特点和生长情况,如花卉、树木等。

(2) 动物调查:幼儿们可以观察和记录校园内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栖息地。

(3) 土壤调查:幼儿们可以了解不同地点的土壤质量和土壤中的生物组成。

2. 社区环境的调查(1) 公园调查:幼儿们可以走进社区公园,观察和记录花草、鸟类等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2) 街道调查:幼儿们可以观察和记录社区街道上的建筑、交通规则和环境保护情况。

(3) 社区居民调查:幼儿们可以采访社区的居民,了解他们的职业、家庭和社区服务等。

三、田野调查方案1. 准备工作(1) 确定田野调查的主题和目标。

(2) 收集和准备相关的图书、图片、工具等资料,供幼儿调查时参考和使用。

(3) 组织教师和幼儿进行调查前的讨论,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并设立调查目标。

2. 调查活动(1) 实地观察:带领幼儿走进调查地点,观察和记录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和现象。

(2) 记录和绘制:引导幼儿使用相机、录音机等工具记录调查过程,鼓励他们用绘图的方式表达所观察到的事物。

(3) 采访和交流:引导幼儿主动与周围的人或动物进行交流,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4) 收集和整理:带领幼儿收集和整理调查中获得的物品、照片和记录,通过制作展板、小册子等形式进行展示。

3. 结果分析和总结(1) 回顾调查内容:与幼儿一起回顾他们的调查成果,让他们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2) 分析数据:帮助幼儿分析他们收集到的数据,引导他们从中找出规律和问题。

(3) 总结和展示:引导幼儿总结调查的重要发现和经验,并组织展示活动,与其他班级或家长分享调查成果。

田野调查工作方案模板

田野调查工作方案模板

田野调查工作方案模板一、调查目的。

本次田野调查的目的是对某一特定领域、问题或现象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以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为进一步研究和分析提供必要的基础。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希望能够了解该领域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为相关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查范围。

本次田野调查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调查对象,确定调查对象的范围和类别,包括个人、群体、组织或地区等。

2. 调查内容,明确调查的具体内容和要点,包括调查的重点、关注的问题和需要获取的信息。

3. 调查方法,确定调查的方法和手段,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观察、实地考察等。

4. 调查时间,确定调查的时间安排和进度计划,包括调查的开始时间、持续时间和结束时间。

5. 调查地点,确定调查的地点范围和具体位置,包括城市、乡村、学校、企业等。

三、调查内容。

本次田野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调查背景,对调查的背景和相关情况进行介绍,包括调查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2. 调查问题,明确调查的问题和重点,包括调查的核心内容、关注的焦点和需要解决的疑问。

3. 调查方法,确定调查的方法和手段,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观察、实地考察等。

4. 调查步骤,规划调查的具体步骤和流程,包括调查的准备、实施和总结等。

5. 调查要点,明确调查的要点和重点,包括需要获取的信息、数据和材料等。

四、调查方法。

本次田野调查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问卷调查,设计和发放调查问卷,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

2. 访谈调查,与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的访谈,获取相关情况和意见。

3. 观察调查,进行实地观察和记录,获取相关现象和情况。

4. 实地考察,走访调查地点,了解相关情况和背景。

五、调查时间安排。

本次田野调查的时间安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调查准备,确定调查的具体内容和要点,制定调查计划和方案。

2. 调查实施,按照计划和方案进行调查的实施和执行。

3. 调查总结,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形成调查报告和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数学文化与教育研究》田野调查方案
第一部分:
调查黔东南州民族风情园中的鼓楼、风雨桥建筑群
主持人:(科任教师)罗永超(现场讲解);
协助人:(班主任)杨文金、李光辉、杨万鑫;
调查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11级3个班全体学生;
调查地点:黔东南州民族风情园;
调查时间:第十三周星期五上午8:30—11:30;
调查对象:鼓楼、风雨桥建筑群;
组织形式:学生以班为单位,于第十三周星期五上午8:10以前从学校乘凯开线公交车至民族风情园,8:30开始调查工作,教师现场讲
解至11:00,布置任务后,学生继续对鼓楼群进行自由调查,
11:30结束;午间活动。

调查内容:鼓楼的外形结构(包括4、6、8面及复合型,层数,楼冠形状等)、内部结构(占地面积百余平方米,高数十米的鼓楼建筑,
其整体以杉木做柱、枋,凿榫衔接,横穿斜套,纵横交错,结
构严谨牢固,却不用一钉一铆,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它充分
显示了侗族人民具有较好的数学和力学的应用能力)、建造技艺
(主要是指数学的应用:勾股定理、比例、多边形、多面角、
三角函数、黄金分割、尺规作图等应用);风雨桥建筑特征,数
学力学的应用。

调查目的:了解鼓楼、风雨桥中所蕴涵的数学文化;
第二部分:
调查黔东南州民族博物馆
主持人:(科任教师)罗永超;
讲解人:博物馆讲解员(现场讲解);
协助人:(班主任)杨文金、李光辉、杨万鑫;
调查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11级3个班全体学生;
调查地点:黔东南州民族博物馆;
调查时间:第十三周星期五下午13:30—16:30;
调查对象:黔东南州民族文化(以民族服饰、银饰、文化生活为主);
组织形式:学生以班为单位,于第十三周星期五下午13:20到黔东南州民族博物馆集中,13:30开始调查工作,由班主任带队,以班为
单位分三批在博物馆讲解员的指导下参观学习。

参观后,学生
仍可以在博物馆内继续自由调查,16:30结束返校。

教师坚守
岗位直至最后一名学生安全回校;
调查内容:黔东南州民族历史、传说、文化、生活等。

重点:苗族盛装为什么被誉为是“穿在身上的一部史诗”,苗族
盛装中都蕴涵着怎样的数学文化,琳琅满目的苗族银饰有着丰
富的几何图形,其中都蕴涵着怎样的数学文化;
调查目的:黔东南州民族服饰、银饰、生活所蕴涵的数学文化。

对上述两部分的总要求:
基本要求:学生没有特殊情况一律不准请假,确实需要请假的,须经科任老师和班主任老师都同意后方可离开。

调查记录算一次作业。

调查结果:学生完成一份有关“民族服饰(或银饰、生活等)的数学文化”,或一份有关“民族建筑数学文化”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也可
以是以上两部分调查结果的综合。

调查报告占期末成绩的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