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程继电保护装置的研究与应用

合集下载

保护继电器可编程逻辑功能应用探讨

保护继电器可编程逻辑功能应用探讨

() 4 增加了多个事件记录, 完善了事件监控 , 方便事故分析;
() 5实现可靠的电源各 自投功能, 充分利用P L S 功能实现 了全 功能的电源备 自投逻辑。
继电保 护继 电器可编 程逻辑功能应用是一个新生事 务, 随 着 企业 发展 , 电保 护功 能的增 强和 网络保 护 管理的现场 需 继
求, 继电保护继电器可编程逻辑 功能也必将在 网络保护 中发挥 更大的作用。
4 微 机保 护继 电器可编程 逻辑 功能应 用主要特点
[2 0 年开始,  ̄04 笔者在某单位的6 V k厂用电系统 中广泛使用
可编程逻辑方案来实现电源备 自 电压回路断线闭锁逻辑、 投、 电 动机 启动 时闭锁过流保护、 两段式负序保 护等特殊应用 。 实 在
作 条件, 包括供 电条 件、 境条 件等。 输设备工作 的直流 电 发生故障需要更换机 盘时, 环 传 操作人员必须戴上防静电手腕带, 拔
压为一 8 ±2% 允许 的电压范 围是一84~一 76;( ) 4V 0 , 3 .v 5.V 2 对系统 出的机 盘应马上装入 防静 电塑料袋 , 对需要送 出修理 的机盘 , 故 障进 行判 断和处理 , 根据 故障现象和告警指示 , 利用监控 系 还应加装 防震包 装 , 以免进一步损坏其他 元器 件 ;( ) 3 处理光 统进行故障定位 , 找出故障原因, 在最短时间内排除故 障:() 3
保护继 电器的逻辑编程功能从多个层面 、 多个角度来完善电气 需要按照定值管理模式 , 保证期逻辑功能的严肃性。 设备继电保 护整 定方案 , 弥补了多个原保护整定方案 中的漏洞
6 结论与展望
问题 :
( 完善了电动机启动过程中过流保护易误动 问题 ; 1 ) () 2完善了电压 回路断 线闭锁低 电压保护逻辑 , 防止运行人 员出现误操作; () 3 修正了电动机负序过流保护整定值易误动问题;

关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研究与应用

关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研究与应用

关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研究与应用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现代电力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它通过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进
行监测和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电力系统中,电力设备和电力线路的故障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不及时进行故障切除和控制,将会导致电
力系统的连锁故障甚至引发事故。

继电保护的研究与应用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具有重要
的意义。

继电保护的研究主要包括继电保护原理、继电保护装置的设计与开发、保护设备的选
型及参数配置等方面。

继电保护原理包括故障检测、判断和控制等内容。

故障检测通过监
测电流、电压等信号来实现,通常采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等装置来采集相应的信号,并通过继电器等保护装置进行处理和判断。

继电保护装置的设计与开发则需要根据电力系
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继电保护装置,并进行相应的算法设计和软件开发。

保护设
备的选型及参数配置则要根据电力系统的运行条件和故障特性进行合理选择和合理配置,
以提高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和灵敏度。

继电保护的研究与应用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日益扩大和复杂化,继电保护的监测范围和监测对象也越来越多,因此需要研究和开发更高效、更灵敏的
继电保护装置。

电力系统中的故障类型和故障形态多样,继电保护需要具备多种故障检测
和判断的能力,这对继电保护的算法设计和装置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继电保护应用的
实际情况包括复杂的电力系统结构和不确定的工况条件等因素,这也对继电保护的可靠性
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装置与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和未来发展

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装置与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和未来发展

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装置与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和未来发展【摘要】在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的应用是很普遍的,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之所以如此,就是它的种优点,当然,也是有缺点存在的。

为了更好的发展,就必须有透彻的了解,扬长补短,只有这样,才能够有利于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优点;发展;扬长补短在电力系统的发展中,继电保护装置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由于继电保护有着众多的优点,以及人们对它的了解日益深入,才被人们广泛的使用。

对于继电保护装置的发展,必须要认清它的优点以及缺点,要采取扬长补短的措施。

尽管现今的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还是不够成熟,但是,随着人们不断的开拓创新,终究会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

本文就是对继电保护装置、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以及继电保护未来的发展,进行介绍。

1 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装置全数字继电保护测试装置,拥有着多种功能,一是数字化,二是模块化,三是小型化,四是嵌入式人机界面,等等。

在它的技术特点中,最主要的有两个,一是高压保护,二是测量装置,必须要在满足一些条件,即数字量信号。

从硬件的结构以及软件的设计方面来完成了全数字化的操作。

整机使用了两套DSP+CPLD ,它们有着不同的模块,一是信号发生模块,二是人机监控模块,其中,用于主要控制的DSP 系统,是可以使用以太网模块的,与此同时,还可以对内部的通信协议进行自定义,通过对模块之间内部的CAN 通讯接口,进行传输以及测试的数据,从而可监控DSP 系统就能够赋予了两种功能,一是人机交互功能,二是保护自检的功能。

这两种功能都属于自动化的范畴,使工作更加精确,尽最大可能把错误控制到最低的限度,与此同时,它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也使安全性大大提高。

2 继电保护的应用近些年来,我国的继电保护方面的技术已经居于世界的前列了,经过多年的实践,它在电力的工作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继电保护网,是由各级构成的,因此,它的系统可以分为省级以及地级的保护站,是由多个部分构成的,一是变电厂,二是变电站的子站,三是录波的装置,这些通过信息传送网络来构成的。

关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研究与应用

关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研究与应用

关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研究与应用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安全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电力系统运行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

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始于上世纪二十年代,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现代化要求的提高,继电保护技术也不断完善。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保护理论、保护原理和保护技术等方面。

保护理论主要研究电力系统中各种故障类型及其特征,通过分析故障特性,确定适用的保护原理和保护方式。

保护原理研究保护装置对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发生作出判断,通过相应的动作控制,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保护技术则是通过各种继电保护装置和设备的设计、制造和应用,实现对电力系统中各类故障的可靠检测、快速定位和准确切除。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保护装置及设备的选型与配置。

电力系统中的各类保护装置和设备应根据系统的结构和运行要求进行选择和配置,既能满足对系统各类故障的保护需求,又能兼顾系统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第二,保护装置的工作特性和参数的确定。

保护装置工作特性的确定对于保护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具有重要影响,需要通过试验和仿真等方式,对其动作特性和动作参数进行确定,确保其与系统的运行要求相匹配。

保护设备的技术创新和研发。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对继电保护的技术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需要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开发出具有更高性能和更强功能的保护设备。

第四,保护工程的实施和调试。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工程的实施和调试是保护技术应用的重要环节,需要根据保护设计方案进行装置的安装和接线,并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试工作,保证保护装置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装置与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措施

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装置与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措施

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装置与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措施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装置可以有效地保护电力设备,防止电力系统故障导致的损坏和电力中断。

继电保护技术则是指采用不同的电气原理和算法设计的保护手段,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下面将介绍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措施和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

1. 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措施:(1) 安装位置的选择:根据不同的电力设备和系统要求,选择合适的继电保护装置安装位置。

一般来说,应将继电保护装置安装在距离主要故障源较近的位置,以能够尽早地检测到故障并实施保护动作。

(2) 与其他保护设备的联动:将继电保护装置与其他保护设备(如遥信、遥控、遥测等)进行联动,实现对电力设备全面的监测和保护。

通过与其他设备的联动,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操作和控制。

(3) 具备多功能:继电保护装置一般具备多种功能,如过流保护、过压保护、欠压保护、过频保护、过负荷保护等。

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继电保护装置的功能设置,以实现对电力设备的全面保护。

2. 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1) 故障检测:继电保护技术可以实时对电力系统中的故障进行检测和定位。

通过检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等参数的变化,可以判断是否存在故障,并对故障位置进行定位,以便进行及时维修和保护。

(2) 故障排除:当电力系统中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技术可以实现对故障的自动排除。

通过对故障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快速判断故障的类型和位置,并实施保护手段,以降低故障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3) 自动化操作:继电保护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操作,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通过与其他设备的联动和自动操作,可以实现对电力设备的自动保护和控制,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4) 数据采集和分析:继电保护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和故障情况,为系统的维护和改进提供依据。

可编程控制器在电机保护中的应用

可编程控制器在电机保护中的应用
工 业 自动 控 制领 域 有很 多场 合需 要对 电 机 实行 多种 保 护 ,而 目前 电机保 护 电控 系统 多采用 继 电保 护 。靠 各种 继 电器 和接 触 器 的
方 法进 行保 护 ,自动化 程 度低 、 线路 复 杂 、 投


: 硅I( ’ ’ Nhomakorabea资大 、故 障率 高 ,排 除故 障的 时间也 长 。采 用 以计 数 器 为核 心元 件 的可 编程 控制 器对 电 机 实行 保 护 , 仅具 有 结构 简单 、 用灵 活 、 不 应 灵 敏度 高 、可 靠性 好 、响应 快 的特点 ,而且 还 有数 码显 示 程 序执 行状 态 之功 能 ,维修 方
其 他模 块 供 电 。 电源 变换 器 的原 边 可 以接 到
1 0 或 2 0 交 流 电 ,电源 模块 还 包括 跳 闸 2V 4V 和报警 继 电器 。 2 3 微 处理 器模 块 . 微处 理模 块 包 含 c s 8 5 处 理器 、 mo6 0 微 E—
闸 。对于 m u 1 来说 过 载 等级 是 时 间 , p 一6 是
第 3 期
选 模快 都 插 在 该 总线 接 口上 ,1个封 装 的膜
片开关 键 和 1个 超硬 铝屏 蔽 也连 到 总线上 。 2 2 电 源模 块 . 隔离 电源 变换 器提供 直 流 5 和 2 V 为 A 0
示 工作 值 和跳 闸值 , 式 6 7和 F用 来输 入 模 、 电机全 负荷 电流 .电机 服 务 因数 和 电流互 感 器 原极 标称 值 . 式 8用 来选 择特 别 的功 能 。 模 ( ) 式 0 i 极 限及 过 载保 护 。 1模 :z t 该模 式 用 来 输 入 过 载 设 定 点 和 显 示 过 载 报 警 和 跳

电气工程中的继电保护装置设计与应用

电气工程中的继电保护装置设计与应用

电气工程中的继电保护装置设计与应用继电保护装置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设备,其作用是监测系统中的异常情况,并在发生故障时及时采取措施,以保障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和人身财产的安全。

本文将探讨电气工程中继电保护装置的设计和应用。

一、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原理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原理是基于电流、电压及功率的测量与判断,通过对电力系统的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与预设的保护动作条件进行比较,以判断系统是否存在故障,若有,则进行相应的保护动作。

具体来说,继电保护装置通过传感器获取电流、电压等信号,将其转化为适宜的输入电信号,经过处理比较后,通过控制输出回路来实现保护和自动化控制。

二、继电保护装置的设计要求1. 可靠性:继电保护装置作为系统的“守护者”,其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

在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装置的可靠性,应有备用回路和备用电源设施,以保证在发生故障时仍能够正常运行。

2. 灵敏性:继电保护装置需对异常情况作出快速、准确的反应。

因此,设计时需要合理选用传感器和信号处理设备,并采取合适的触发条件和动作时间,使装置能够及时检测故障信号,并进行相应的保护动作。

3. 兼容性:由于电力系统中存在多种类型和规格的设备,继电保护装置的设计应具有较好的兼容性。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不同设备之间的接口问题,确保装置的正常运行与其他设备的配合。

4. 可维护性:继电保护装置的设计还应考虑到维护的方便性。

即使在发生故障时,人员能够快速定位问题并进行修复,从而减少因装置故障而造成的停电或事故风险。

三、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案例1. 过电流保护:过电流是电力系统中最常见的故障类型之一。

继电保护装置通过监测电流的大小,一旦发现电流超过额定值,即判断系统发生过电流故障,触发相应的保护动作,例如切断故障回路或提醒维护人员进行检修。

2. 差动保护:差动保护主要应用于变电所和发电厂等场合,用于保护系统中的变压器、母线以及发电机等重要设备。

继电保护装置通过对电流的测量和比较,判断设备是否存在内部故障,并采取措施将故障限制在受影响的设备范围内,从而保护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可编程继电保护装置的研究与应用

可编程继电保护装置的研究与应用

可编程继电保护装置的研究与应用摘要:广域保护是近年来新兴的一个研究课题,它是建立在通信技术和计算机高速发展的基础上。

越来越多数字化变电站的建设、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电力光纤通信网的推广应用,为建设基于实时广域信息的广域智能控制系统提供了物质条件。

本文通过接入报文特点分析,多种CPU间通信方式比较,提出一种能够适应广域保护新要求的广域智能控制主机硬件结构。

关键词:广域智能控制主机;交换机;通信方式;硬件结构0 引言?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新的设计方法不断出现,特别是对于输变电领域的微机保护装置,各个地区电力运行部门形成的运行习惯差异大,工程需求变化多,因此,开发人员必须根据工程需求频繁进行程序修改,改造任务大,后续维护麻烦,很难满足可靠性要求。

目前,国外的继电保护厂家如ABB、西门子、GE等公司已经陆续将可视化逻辑编程用于电力行业的诸多领域,例如继电保护、相量测量装置(PMU)等。

目前,国内也有部分厂家在这方面进行研究。

由于采用了逻辑可视化编程,使得这些产品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1 硬件平台架构设计1.1 总体架构设计继电保护装置主要包括数据采集部分、计算和逻辑处理部分和出口执行部分。

另外还要包括监控和通信部分以管理、设置和监视装置。

装置的原理结构图如图1所示:图1装置原理结构图1.2 主CPU模块主CPU模块是整个保护装置的核心,它完成模数变换、计算、逻辑判断等功能。

主CPU模块把从交流采集模件传来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量,并从IO控制总线接收IO模件采集的开关量输入,汇总成装置的输入量。

主CPU模块对输入量计算和分析,并根据定值判断装置应该作出的动作行为,通过IO控制总线把命令发送到IO模件执行。

为了提高可靠性,主CPU模块输出一路启动开关量去控制IO模件以避免重要开关量输出误动作。

在最重要得场合,还可增加一个冗余主CPU模块,用它来控制启动开关量输出,进一步提高可靠性。

另外主CPU模块还要存储定值、事件信息和录波信息等输入输出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编程继电保护装置的研究与应用
发表时间:2016-09-30T15:13:59.170Z 来源:《电力设备》2016年第13期作者:周耀[导读] 广域保护是近年来新兴的一个研究课题,它是建立在通信技术和计算机高速发展的基础上。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宿迁供电公司江苏宿迁 223800)摘要:广域保护是近年来新兴的一个研究课题,它是建立在通信技术和计算机高速发展的基础上。

越来越多数字化变电站的建设、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电力光纤通信网的推广应用,为建设基于实时广域信息的广域智能控制系统提供了物质条件。

本文通过接入报文特点分析,多种CPU间通信方式比较,提出一种能够适应广域保护新要求的广域智能控制主机硬件结构。

关键词:广域智能控制主机;交换机;通信方式;硬件结构
0 引言?
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新的设计方法不断出现,特别是对于输变电领域的微机保护装置,各个地区电力运行部门形成的运行习惯差异大,工程需求变化多,因此,开发人员必须根据工程需求频繁进行程序修改,改造任务大,后续维护麻烦,很难满足可靠性要求。

目前,国外的继电保护厂家如ABB、西门子、GE等公司已经陆续将可视化逻辑编程用于电力行业的诸多领域,例如继电保护、相量测量装置(PMU)等。

目前,国内也有部分厂家在这方面进行研究。

由于采用了逻辑可视化编程,使得这些产品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1 硬件平台架构设计 1.1 总体架构设计
继电保护装置主要包括数据采集部分、计算和逻辑处理部分和出口执行部分。

另外还要包括监控和通信部分以管理、设置和监视装置。

装置的原理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1装置原理结构图 1.2 主CPU模块
主CPU模块是整个保护装置的核心,它完成模数变换、计算、逻辑判断等功能。

主CPU模块把从交流采集模件传来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量,并从IO控制总线接收IO模件采集的开关量输入,汇总成装置的输入量。

主CPU模块对输入量计算和分析,并根据定值判断装置应该作出的动作行为,通过IO控制总线把命令发送到IO模件执行。

为了提高可靠性,主CPU模块输出一路启动开关量去控制IO模件以避免重要开关量输出误动作。

在最重要得场合,还可增加一个冗余主CPU模块,用它来控制启动开关量输出,进一步提高可靠性。

另外主CPU模块还要存储定值、事件信息和录波信息等输入输出信息。

主模块的核心处理器采用了FREESCALE公司的MPC8313。

该CPU采用了高度集成的PowerQUICC处理器,最高主频333Mhz ,16K I-Cache,16K D-Cache,提供32位的双倍数据速率(DDR1/DDR2)存储器控制器、16位局部总线和4个直接存储器访问(DMA)通道。

1.3 数据采集模块
数据采集模块由低通滤波、回路、模数转换器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双口RAM组成。

DSP控制多路转换开关和模数转换器,将经过低通滤波的模拟量输入信号转换成数字量,DSP读取转换后的数字量并对其数字滤波后通过双口RAM传输给主CPU模块。

模数转换系统选用AD7606芯片。

AD7606是16位同步采样模数数据采集系统(DAS) ,在AD7606内部的信号调理电路中,已经包含了低噪声、高输入阻抗的信号调理电路,其等效输入阻抗完全独立于采样率且固定为1Mohm。

同时输入端集成了具有40 dB抗混叠抑制特性的滤波器,更是简化了前端设计,不再需要外部驱动和滤波电路。

因此,二次互感器输出的信号无需再经过运放来缓冲就可以直接接入AD7606。

图2交流采样电路
1.4 辅助CPU模块
辅助CPU模块主要完成通信,显示以及电源监控等等辅助功能。

辅助CPU模块在硬件选型上采用与主CPU模块一致。

CPU本身自带2个网口,可用于双以太网通信。

扩展了两个串口,一个作为装置打印,另一个作为485总线,用于与上位机系统通信。

CPU支持USB Host 和USB Device,USB Host主要用于程序更新以及数据备份等等,USB Device主要用于现地装置的调试测试时的高速通信。

辅助CPU模块与主CPU模块采用同步串口进行通信。

2 系统软件设计
2.1 总体设计
传统的保护功能是根据单一的继电保护原理配置的,用户可以配置的参数有保护功能的使能开关、定时器参数、比较逻辑阀值、出口类型以及与其他保护、监控参量的闭锁开关。

基于逻辑可编程技术平台的继电保护装置可以通过参数配置实现定制的保护原理,相对传统保护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强的扩展性。

新技术平台在功能上支持逻辑编程,支持测量量的配置,包括信号类型为电流、电压、频率、功率(有功、无功)、开关量等;运行模式为一相或三相以及测量输出为基波幅值真有效值,正、负或零序分量等,并提供了一个通用的保护判据逻辑而且支持多种功能模块,从而可以灵活的构建用户自己的保护应用。

软件部分主要分成两部分:编程调试系统以及装置内部的执行引擎部分。

2.2 编程调试子系统
编程调试子系统是装置的开发调试平台,也是集成开发环境(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IDE)由以下功能模块组成:
(1).编辑模块:主要为装置提供一个编辑环境,可以完成功能块图的编辑修改,装置的参数配置等;
(2).编译模块:将相关的逻辑配置编译成装置可解析的目标文件;
(3).调试模块:调试模块用于对用户程序中可能存在的逻辑错误等进行定位、提示,以方便用户修改同时提供联机调试;
(4).通信模块:用于负责编辑系统与运行系统的通讯;
(5).仿真模块:对用户编制的逻辑以及相关参数进行完整的连续仿真,主要用于逻辑测试。

编辑器主要完成以下功能:
(1).逻辑功能块图(FBD)的编辑、修改。

(2).硬件平台的配置,如采集通道参数的配置,开入通道的防抖配置。

(3).装置通信功能的配置,如通信规约的选择。

(4).装置LCD显示界面的编辑修改。

编辑器中最为关键的逻辑功能块图的编辑,其中功能块图的连线采用A*寻径[11]实现自动连线,具体可以参阅相关文献,这里不在赘述。

如图2所示。

2.3 执行引擎子系统
执行引擎子系统是面向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于软件平台中间层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中。

嵌入式操作系统以调用任务的方式,根据编译器解析的目标程序从标准库中调用相应的功能模块,
逻辑流程从指定存储区依次读取该功能模块的二进制编码,并进行逐行解析执行,然后把所得结果保存到输出映像区或暂存区,直至该功能模块执行完毕。

最后由继电保护装置中的处理器将输出映像区中的结果输出到指定通道,微机保护装置的保护功能元件可以归纳:突变量启动、稳态定值量启动、(方向)过流保护、零序(方向)过流保护、反时限过流保护、低电压保护、过电压保护、电压互感器断线、电流互感器断线、过负荷、检同期、重合闸、低频减载、全阻抗保护、方向阻抗、方向高频、纵差保护、过激励、非电量保护等。

基本保护算法元件包括:全周(半周)傅氏差分算法、递推式快速傅氏算法、谐波计算、阻抗计算、直流量计算、负序电量计算、功率计算和角度计算等。

由于CPU模块需同时处理保护算法和逻辑、数据采集、输入输出模件通信、监控及通信模件通信等任务,采用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可大大减轻软件开发负担。

图6 广域控制主机结构图
3实际工程应用
目前,微机保护在电力系统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微机保护装置开发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保护逻辑程序的设计和实现上存在重复劳动,工作量大,程序的灵活性不足。

4结论
目前,微机保护在电力系统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微机保护装置开发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保护逻辑程序的设计和实现上存在重复劳动,工作量大,程序的灵活性不足,后续版本维护困难,可靠性测试复杂等特点。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保护逻辑图形化编程的解决方法,在理论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可行性的设计方案,并付诸实施,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
(1).完成了继电保护通用逻辑开发平台的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

(2).采用了可视化的图形编程思想进行保护逻辑程序的设计与开发。

软件平台选用IEC61131-3标准中的功能块(FBD)语言作为本文通用逻辑开发平台的编程语言。

(3).设计和实现了软件平台的继电保护算法执行引擎。

继电保护通用逻辑开发平台的开发完成促进了图形化编程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微机保护逻辑程序的开发效率,同时又保证了程序开发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在实践中证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魏庆海,赵建中等. 现代电网运行与控制[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7.
[2]刘振亚,栾军等. 智能电网知识问答[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9.
周耀,1977.10,男,汉族,江苏省,副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单位: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宿迁供电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