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感冒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感冒ppt课件完整版

中医感冒ppt课件完整版

感冒在中医体系中地位
感冒在中医体系中的重要性
感冒是中医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中医辨 证施治的重要实践场所。
感冒与其他疾病的关联
感冒可单独发病,也可引起其他多种疾病,如咳 嗽、哮喘、肺炎等。
现代医学对感冒分类与诊断
现代医学对感冒的分类
现代医学将感冒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其中普通感冒又可分为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冒。
中医感冒ppt课件完 整版
目录
• 感冒概述与中医认识 • 感冒病因病机分析 • 临床表现与辨证施治原则 • 中药治疗策略与方法探讨 • 现代医学视角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感冒概述与中医认识
感冒定义及流行病学特点
感冒定义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 咳嗽、发热等症状。
禀赋不足
先天禀赋不足,正气虚弱, 卫外不固,易感受外邪而 发病。
年龄与性别
老年、儿童、妇女等特定 人群因生理特点不同而易 感外邪引发感冒。
03
临床表现与辨证施治原则
风寒感冒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临床表现
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 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 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
辨证要点
以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塞、 流清涕、苔薄白等为主症,结合季 节、气候及患者体质等因素进行辨 证。
辨证要点
以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等为主症,结合季节、 气候及患者体质等因素进行辨证。
虚人感冒特点和处理方法
特点
素体虚弱、易反复感冒、感冒后缠绵难愈,或反复发热、或恶风怕冷、或鼻塞流涕、 或头痛身痛、气短、乏力、舌淡苔白、脉浮无力。
处理方法

小儿感冒-精品医学课件

小儿感冒-精品医学课件
【药物相互作用】 1.与其他解热镇痛药并用,有增加肾毒性的危险。 2.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 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十、西医治疗
1.一般治疗(休息、饮水、注意空气流 通) 2.退热:物理降温
药物降温 :布洛芬、阿斯匹林、 扑热息痛、复方氨基比林 3.抗惊厥 :鲁米那5—7mg/kg/次。 4.抗感染:病毒唑
2.治疗法则: 治疗总原则:疏风解表。 风寒,风热之邪:辛温、辛凉解表; 感受暑邪:清暑解肌; 虚人感冒:扶正解肌; 时行感冒:参以解毒之药; 出现兼挟证候者,则随证论治。
九、中医治疗 (一)内治法
3.分证论治: 1)风寒感冒: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加减 2)风热感冒:辛凉解表—银翘散加减 3)暑邪感冒:清暑解表—新加香薷饮加减 4)时邪感冒:清热解毒—银翘散合普济消
钟后,温暖时浴泡双足。 3.针灸推拿疗法:推三关、六腑,清天河水 4.辨证施食:陈皮粥、灯心花粥、腐竹粥、冬瓜
苡仁汤、红萝卜马蹄粥。
九、中医治疗
维C银翘片???
维C银翘片说明书
【成份】 金银花、连翘、荆芥、淡豆豉、牛蒡子、桔梗、薄荷油、芦根、淡竹叶、维生素C、马来 酸氯苯那敏、对乙酰氨基酚等13味
缠绵难愈,多见于虚证感冒。 ④体查: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颌下
淋巴结肿大、触痛。
七、诊断
2.辅助检查 ①血常规:病毒感染时白细胞总数一般正常或 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加;细菌感染时,一般 白细胞总数增高,且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②有条件者可作病原体培养。 ③胸部X—线检查:非必须检查,但临床中毒 症状较重者可作此检查,其结果正常。
肝风则夹惊症见惊叫、惊惕,抽风,惊厥。 脾常不足,感受外邪,乳食停积,留滞中焦则
夹滞症见腹胀、吐泻。 外邪未彻,肺络失宣 ,津液停留,酿液为痰则

中医儿科感冒

中医儿科感冒
羌活6g,蚤休10g,贯众10g,板蓝根10g, 栀子10g,黄芩6g,鱼腥草30g。
兼证
1.挟痰 2.挟滞 3.挟惊
挟痰
感冒发热、咳嗽、喉间痰多、甚则气急 痰鸣。
由肺失清肃、酿液成痰或肺热炼液成痰、 痰阻肺络所致。
治以肃肺化痰。
挟痰
属寒痰者:二陈汤加苏子温肺化痰; 属热痰者:加海蛤壳、桑白皮、葶苈子
寒邪

发热咳嗽
麻黄汤
仅鼻塞流涕(表寒轻)
葱豉汤
表寒以咳为主 杏苏散(杏仁、苏叶、前胡、桔梗、枳壳)
(杏苏散偏于宣肺,此时的咳无痰 )
风寒感冒
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表邪治疗不及时入里——侵犯三阳——九味羌活汤 2、外寒内热——大青龙汤 3、兼食积 —— 清内热、解表寒(解之药为辛,清之药 之药为苦,辛主宣、主散、主行,苦主清、主泻) 总之,治表证以宣散为主,注意辨证,有何证用何药 。
暑邪感冒
分类
感受寒湿邪气 感受暑湿邪气 感受暑热邪气
所引起的感冒 (相当于现代医学 所说的胃肠型感冒)
暑邪感冒
1、寒湿型 2、暑湿型 3、暑热型
暑邪感冒
1、寒湿型
暑季发热
患者贪凉饮冷 寒湿之邪
口鼻
暑热内伏
坐卧潮湿
皮毛
肺气不宣
咳嗽
脾胃不和、气机不畅
身重困倦、胸闷纳呆
表气不宣
风热感冒
服药困难的小儿,可给双黄连针剂 0.6ml/kg静脉点滴;或穿琥宁针剂静 脉点滴;高热不退者,给清开灵注射 液静脉点滴。
儿科散剂——解毒散、风热散。表寒 里热用宣消散合解毒散。
风热头痛—祛风止痛汤(头剧头,面 发红)
暑邪感冒

小儿推拿培训PPT-感冒

小儿推拿培训PPT-感冒
清天河水 100次
推天柱骨 300次,揉肺腧 2分钟
夹痰
表现:感冒兼见 咳嗽较剧,咳声 重浊,喉中痰鸣, 苔滑腻,脉浮数 而滑。
治法:解表化痰
处方:基本方
+揉膻中 300
次,揉肺腧
300次,
揉掌小横纹 200次, 揉板门 300次
夹食
0
0 表 现 : 感 冒兼见脘
0 治 法 : 疏 风解表,
处方:基本方 +
发生原因
主要病因还是受风 了,也就是老百姓 说的着凉,咱们用 中医术语就是以风 邪为主。
是小儿非常多的外 感疾病之一,一年 四季均可发病,冬 春季最多。
外邪侵犯人体,是 否发病,还与正气 之强弱有关,小儿 为什么容易中招, 因为“脏腑娇嫩、 形气未充”的生理 特点。
由于这些特点,小 孩子的感冒相对于 成人还有夹食,夹 痰、夹惊的特点。
1
2 腹胀满 ,不思饮食,
呕吐酸腐,口气秽
消食导滞
3
揉板门 5分钟,
推四横纹 200次
浊,大便酸臭,或 腹痛泄泻,或大便
运内八卦100次,摩腹 10分钟
秘结,舌苔垢腻,
脉滑。
夹惊
表现:兼见惊惕 啼叫,夜卧不安、 磨牙,甚则惊厥 抽风,舌尖红, 脉弦
治法:解表清热, 镇惊熄风
处方:基本方 + 补肾经 300 次,清肝经 300次
揉小天心 300次
预防调护
01
04
患病期间,多饮开水,给予 易消化食物。高热患儿及时 物理降温。做好口腔护理。
03
冬春感冒流行时,少去公共 场所,避免感染。
02
注意随气候变化增减衣服, 尤其气温骤变时。勿长期衣 着过暖。

中医感冒课件培训资料

中医感冒课件培训资料
中医感冒课件培训资料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CONTENTS 目录
• 中医感冒概述 • 中医感冒的治疗方法 • 中医感冒预防与调护 • 中医感冒案例分析
CHAPTER 01
中医感冒概述
感冒的定义与分类
感冒的定义
感冒是因六淫、时行之邪,乘人体正气虚弱之时,侵犯肺卫,导致肺失宣肃, 从而出现以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主要 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疾病。
患者王某,女,55岁,感冒流清 涕,恶寒发热,无汗,舌淡苔白 ,脉浮紧。
病例分析与讨论
01
病例一分析
患者李某属于风热感冒,由于外感风热邪气,导致肺气失宣,出现发热
、咳嗽等症状。治疗时应以清热解毒、宣肺止咳为主。
02
病例二分析
患者王某属于风寒感冒,由于外感风寒邪气,导致卫阳被郁,出现恶寒
发热、无汗等症状。治疗时应以辛温解表、散寒止咳冒的主要症状包括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头痛、恶 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不同类型的感冒症状也有所不同,如 风热感冒常表现为发热较高、口渴喜饮等症状。
感冒的诊断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体征,结合季节和气候特点,可以对 感冒进行诊断。同时,中医四诊合参也是诊断感冒的重要手 段。
量。
CHAPTER 03
中医感冒预防与调护
感冒的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经常开窗通风,避免长时间在 密闭环境中滞留。
增强免疫力
保持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动 ,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勤洗手
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或 者使用含有至少60%酒精的
手消毒剂。
避免接触感染源

小儿感冒的中医诊疗 ppt课件

小儿感冒的中医诊疗  ppt课件

13
• 四、治疗 • (一)治疗原则 • 感冒治疗以疏风解表为基本原则。
原则上应区分主证和兼证辩证论治。 治疗主证时根据不同的证型相应治 以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清暑化湿 及清热解毒。治疗兼证时应在解表 的基础上,分别佐以化痰、消导、 镇惊之法,其中兼有寒痰者宜宣肺 化痰,兼有热痰者宜清肺化痰。
PPT课件 14
舌苔厚腻,脉浮滑或滑数。 • 2、夹滞证 • 感冒兼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气 秽臭,恶心呕吐,吐物酸腐,大便酸 臭,或腹痛泄泻,或大便秘结,舌苔 垢腻,脉滑。
PPT课件 12
• 3、夹惊证 • 感冒兼见惊惕,惊叫,烦躁不宁,甚
至骤然两目凝视,肢体抽搐,口唇发 绀,舌质红,脉浮弦或弦数。
PPT课件
PPT课件 6
• 4、辅助检查:病毒感染时白细胞
总数正常或偏低;细菌感染时白细 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增高,咽拭 或鼻咽部分泌物病毒分离可明确病 因。
PPT课件
7
• 三、辩证 • (一)主证 • 1、风寒感冒证: • 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流清涕,
喷嚏,咳嗽,痰稀白易咯,面色白, 头身痛,口不渴,咽无红肿疼痛,舌 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浮红。
• 同时,因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过
汗则耗伤津液,甚则损伤心阳,不 利病愈,反致病深转重,故在解表 时发汗不宜太过。如为体虚感冒者 可用扶正解表法治疗。本病除内服 汤药外,还常用中成药治疗,也可 配合使用外治疗法。
PPT课件 15
• (二)分证论治 • 1、主证 • 1、1风寒感冒证 • 治法:辛温解表。 • 主方:荆防败毒散加减。 • 常用药:荆芥、防风、羌活、苏叶、
PPT课件 2
• 二、诊断 • (一)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

儿童感冒家庭中医治疗方法护理课件

儿童感冒家庭中医治疗方法护理课件

多喝水
感冒时,孩子容易发热、出汗,导致体内 水分流失。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喝水,以补 充体内水分,同时有助于排出体内毒素。
饮食调理
感冒期间,孩子消化功能较弱,家长应提 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稀饭、面 冒的饮食调理
增加蛋白质摄入
多摄入维生素C
蛋白质是构成免疫系统的重要物质,家长 应保证孩子每天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如鱼 、肉、蛋、豆类等。
建议一
如果孩子感冒症状较轻,可以先观察孩 子的病情变化,注意饮食和休息,暂时
不用药治疗。
建议三
如果孩子感冒伴有其他症状,如呕吐 、腹泻、皮疹等,也需要及时就医,
以便确诊和治疗。
建议二
如果孩子感冒症状较重,如高烧不退 、咳嗽严重等,应及时就医,遵医嘱 治疗。
建议四
在孩子感冒期间,应定期测量体温, 观察病情变化,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 时就医。
注意事项
注意一
感冒虽然常见,但如果不及时治疗, 可能会引发其他疾病,如肺炎、心脏 疾病等。
注意二
感冒时需要积极治疗,同时保持良好 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以便尽快康 复。
注意三
感冒时需要适度休息,但也需要保持 适当的运动量,以增强身体免疫力。
注意四
感冒时需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 交叉感染。
就医建议
解答
根据症状和体征,如有发热 、喉咙痛等表现可能是风热 感冒,如流清鼻涕、怕冷等 表现可能是风寒感冒。
问题二
孩子感冒时需要立即就医吗 ?
解答
如症状较轻,可先采取家庭 护理措施,如症状持续加重 或出现高热不退等严重情况 ,应及时就医。
THANKS
谢谢
增强免疫力与锻炼
适度锻炼
适度的锻炼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和体育

中医儿科_感冒 PPT课件

中医儿科_感冒 PPT课件
南阳理工学院 中医儿科学·第四章·肺系疾病
感冒
张炜
南阳市中医院、南阳市中西医结合儿童医院 南阳理工学院 教授 主任中医师
【目的要求】
1.了解感冒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2.熟悉感冒主证的病因病机与辨证治疗。 3.掌握小儿感冒的特点,常见兼夹证的产生机理与 辨证治疗。

2012-03-04
2
目录

15
④感受时邪
外感时疫之邪,犯于肺胃二经。 疫邪性烈,易于传变,故起病急骤;

2012-03-04
邪犯肺卫,郁于肌表,则初起发热、恶寒、肌肉酸 痛; 疫火上熏,则目赤咽红; 邪毒犯胃,胃气上逆,则见恶心、呕吐等症。

16
⑤兼夹之理
夹痰---- Ⅰ.素有痰湿。Ⅱ.小儿肺脏娇嫩,感邪之后, → 失于宣肃,气机不利,津液不得敷布→内生痰液, →痰 壅气道→咳嗽加剧,喉间痰鸣----感冒夹痰。 夹滞---- Ⅰ.素有积滞。Ⅱ.小儿脾常不足,感邪之后,脾 运失司,稍有饮食不节→乳食停积,阻滞中焦, →脘腹 胀满、不思乳食,或伴呕吐、泄泻----感冒夹滞。 夹惊---- Ⅰ.肝胆素有积热。Ⅱ. 素有肝肾阴虚。 Ⅲ. 惊吓 在先。 Ⅳ.小儿神气怯弱,肝气未盛,感邪之后→热扰心 肝,引动肝风, →心神不安,睡卧不宁,惊惕抽风----感 冒夹惊。
一、病名解析 二、临床特征 三、小儿感冒特点 四、预后 五、【病因病理】 六、【临床诊断】 七、辨证要点 八、治疗原则 九、证治分类 十、中成药 十一【预防护理】

3
2012-03-04
一、病名解析
“感冒”是中医病名,首见于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 元代 《丹溪心法》作为病名出现。清《类证治裁》出现 “时行感冒”。宋《小儿药证直诀 .风论篇》首先提出 “伤风”之名。《幼科释谜 · 感冒》 : “感者触也,冒其 罩乎。触则必犯,犯则内趋;罩则必蒙,蒙则里瘀。” 又称伤风(普通感冒)。 古典医籍: “伤寒” “中风” “温热” “风温” “湿 温” “秋燥” 西医学:“急性鼻炎”、“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AUR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沐浴不当,⑤坐卧当风,⑥
暴受惊吓
9
2012-03-04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病机(理)
10
2012-03-04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病机(理)
一、病名解析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012-03-04
“感冒”是中医病名,首见于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 元代 《丹溪心法》作为病名出现。清《类证治裁》出现 “时行感冒”。宋《小儿药证直诀 .风论篇》首先提出 “伤风”之名。《幼科释谜 ·感冒》 : “感者触也,冒其罩 乎。触则必犯,犯则内趋;罩则必蒙,蒙则里瘀。”
处,请联目系录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病名解析 二、临床特征 三、小儿感冒特点 四、预后 五、【病因病理】 六、【临床诊断】 七、辨证要点 八、治疗原则 九、证治分类 十、中成药 十一【预防护理】
2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风热之邪上扰,则头痛;
热邪客于肺卫,肺气失宣,则致鼻塞、流涕、喷嚏、 咳嗽;
咽喉为肺胃之门户,风热上乘咽喉,则致咽喉肿痛 等证候。
小儿发病之后易于传变,即使是外感风寒,正邪相
争,寒易化热,或表寒未解,已入内化热,也可形
成寒热夹杂之证。
13
2012-03-04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又称伤风(普通感冒)。
古典医籍: “伤寒” “中风” “温热” “风温” “湿温” “秋燥”
西医学:“急性鼻炎”、“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AURI)”
分类
伤风(普通感冒)----冒受风邪,病邪轻浅,以肺 系症状为主,不造成流行。
2012-03-04
外因与内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内因
邪气实----积热、积滞、湿浊、 痰火、气滞、血瘀
正气虚----气虚、血虚、阴虚、 阳虚、
阴阳 失衡
外因
气候骤变----风、寒、暑、湿、 燥、火(热)
疫毒侵袭----流感爆发、他人 传染
外邪 侵入
护理失宜----①饮食不当,②
衣被失宜,③劳倦过度,④
11
2012-03-04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①感受风寒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腠理疏薄,表卫未固,冷暖 不能自调,易受外邪侵袭而发病。
风寒之邪,由口鼻或皮毛而入,束于肌表,郁于腠理, 寒主收引,致使肌肤闭郁,卫阳不得宣发,导致恶寒、 发热、无汗;
时行感冒(时疫感冒、重伤风)(流行性感冒)-3 ---时邪病毒,病情较重,具有流行特征。
2012-03-04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临床特征
《仁斋直指·小儿附遗方论》: “感冒风邪,发热头痛,咳 嗽声重,涕唾稠粘。”
4
2012-03-04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5
2012-03-04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三、小儿感冒特点
1、风寒少而风热多,热变最速。 2、表现不典型, 3、症状相对复杂,肺系症状多、脾胃症状多。 4、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症状越重、并发症越多。 5、年龄越小,临床变化越快。易产生并发症。 6、初期以病毒感染为主,2 ~ 3天后即可合并细菌感染。 7、易感综合症
原因:外因与内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风者,百病之始也”(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 “风者,百病之长也” ( 《素问·玉机真藏论》),风 邪常兼夹寒、热、暑、湿等病因为患,病理演变上可 见兼夹热邪的风热证、兼夹寒邪的风寒证及兼夹暑湿 的湿困中焦等证。
病变部位:肺,可累及肝脾。
病机关键:肺卫失宣。
慢性鼻炎、脑炎等许多疾病的前驱疾病。 少数并发心肌炎、ITP、AA、GBS。
7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五、[病因病理]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病因
2012-03-04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目的要求】
1.了解感冒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2.熟悉感冒主证的病因病机与辨证治疗。 3.掌握小儿感冒的特点,常见兼夹证的产生机理与
辨证治疗。
1
2012-03-04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寒邪束肺,肺气失宣,气道不利,则致鼻塞、流涕、咳 嗽;
寒邪郁于太阳经脉,经脉拘急收引,气血凝滞不通,则 致头痛、身痛、肢节酸痛等症。
12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②感受风热
2012-03-04
风热之邪,侵犯肺咽。
邪在卫表,卫气不畅,则致发热较重、恶风、微有 汗出;
临床以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喷嚏、咳嗽为特征。 感冒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外感性疾病之一,本病发病率占
儿科疾病首位,除了4-5个月以内小儿较少发病外,可 发生于任何年龄的小儿,婴幼儿易发病。 四季均有,尤冬春和气候骤变时。 小儿患感冒,因其生理病理特点,易于出现夹痰、夹滞、 夹惊的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四、预后
良好。多数患儿于 1 周左右恢复。 感冒的直接危害----高热惊厥(急惊风) 但往往是某些感染性疾病的前驱症状。 但往往是气管-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鼻窦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