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技术在灌区灌溉管理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2014EsriUC_Arcgis在灌区工程中的应用

2014EsriUC_Arcgis在灌区工程中的应用

XZQDM XZQMC 469022104202 大城村委会 469022104202 大城村委会 469022104205 五星村委会 469022104001 南吕社区居委会 469022104209 大罗村委会 469022104209 大罗村委会 469022104209 大罗村委会 469022104209 大罗村委会 469022104209 大罗村委会 469022104210 咸六村委会 469022104210 咸六村委会 469022104210 咸六村委会 469022104206 佳塘村委会 469022104206 佳塘村委会 469022104206 佳塘村委会 469022104206 佳塘村委会 469022104206 佳塘村委会 469022104206 佳塘村委会 469022104206 佳塘村委会 469022106205 海株村委会 469022106205 海株村委会 469022106205 海株村委会 469022106205 海株村委会 469022106205 海株村委会 469022106205 海株村委会 469022106205 海株村委会 469022106205 海株村委会 469022106205 海株村委会
关闭dwg文件中对判断地类无关的图层,比如高程点 、高程线等(利用“识别”工具结合“定义查询”)。 导出dwg文件中各种地类的分界线,利用分界线裁 剪之前的面文件(使用“裁剪面工具”) 结合dwg文件中的图符或文字标注,对裁剪后的每 一块面的“小类名称”添加属性:水田、旱地、橡胶等 等。 参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 ,填写属性表中的“地类代码”、“地类名称”,完成 后的土地现状图如下图所示。
镇级代码 县级代码 镇级名称 469022104 469022 南吕镇 469022104 469022 南吕镇 469022104 469022 南吕镇 469022104 469022 南吕镇 469022104 469022 南吕镇 469022104 469022 南吕镇 469022104 469022 南吕镇 469022104 469022 南吕镇 469022104 469022 南吕镇 469022104 469022 南吕镇 469022104 469022 南吕镇 469022104 469022 南吕镇 469022104 469022 南吕镇 469022104 469022 南吕镇 469022104 469022 南吕镇 469022104 469022 南吕镇 469022104 469022 南吕镇 469022104 469022 南吕镇 469022104 469022 南吕镇 469022106 469022 坡心镇 469022106 469022 坡心镇 469022106 469022 坡心镇 469022106 469022 坡心镇 469022106 469022 坡心镇 469022106 469022 坡心镇 469022106 469022 坡心镇 469022106 469022 坡心镇 469022106 469022 坡心镇

gis在农业中的应用例子

gis在农业中的应用例子

gis在农业中的应用例子
GIS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例子:
1. 地图制作和分析:GIS技术可以用来制作各种类型的地图,比如土地利用、灌溉系统、收获周期等,也可以方便地进行地形分析、土地覆盖分析等,从而帮助农民更好地规
划和管理农田。

2. 耕地评估:通过分析土壤质量、植被覆盖、降水情况等因素,GIS技术可以评估土地的适宜度和潜在生产力,并提供耕作和肥料、灌溉等建议。

3. 种植计划:GIS技术可以对农作物种植周期、温度、日照等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最优种植方案,并帮助农民合理调配种植面积和品种选择。

4. 水资源管理:GIS技术可以对农田灌溉技术进行分析和评估,比如水资源的利用、土地的蓄水能力、灌区管网的规划等,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地使用水资源。

5. 农产品物流管理:通过GIS技术的全局视角和多维度数据处理能力,可以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进行优化和管理,并提高效率和可视化程度。

6. 疫情监测:GIS技术可以用来监测和预防农业疫情,比如通过农场内的巡查和采样,对病害和虫害进行实时监测,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

综上所述,GIS技术的应用能够优化农业生产、提高农业效率,对于农业现代化、可
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灌溉渠道流量计算方法的GIS与空间分析技术研究

灌溉渠道流量计算方法的GIS与空间分析技术研究

灌溉渠道流量计算方法的GIS与空间分析技术研究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灌溉渠道的合理运行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灌溉渠道的流量计算是确保灌溉效果和农田用水安全的基础。

本文将探讨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与空间分析技术进行灌溉渠道流量计算的方法和应用。

一、GIS在灌溉渠道流量计算中的作用1. 数据收集与处理灌溉渠道流量计算需要大量的空间信息数据,包括地形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平均水深数据等。

GIS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收集这些数据,并进行统一的处理和管理,为流量计算提供详尽准确的数据基础。

2. 空间分析与模拟灌溉渠道的流量计算需要考虑到水流的流速、流量和方向等。

通过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对灌溉渠道的水流进行模拟和分析,推算出各个点位的水流量,并结合地理位置信息,为农田的灌溉需求做出准确的预测。

二、空间分析技术在灌溉渠道流量计算中的应用1. 地形与水文分析利用GIS中的DEM(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和水文分析工具,可以确定灌溉渠道的起始点和末端点的地势差,从而计算出水流的高度差。

结合平均水深数据,可以进一步计算出单位时间内的水流量。

2. 时空模拟与预测通过GIS的时空模拟功能,可以基于历史气象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和灌溉渠道流量数据来进行模拟和预测。

通过建立灌溉渠道流量与环境因素的关联模型,可以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对灌溉需求进行预测,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三、GIS与空间分析技术在灌溉渠道流量计算中的案例应用1. 综合评价与决策支持通过GIS技术,可以将各类数据进行集成分析,通过对灌溉渠道的综合评价,提供决策支持。

比如可以利用GIS分析结果,对灌溉渠道进行优化设计,提高水流的效率和流量计算的准确性。

2. 灌溉效果评估利用GIS与空间分析技术,可以对灌溉渠道的水流动态进行监测和评估。

通过实时收集数据,可以分析出实际灌溉流量与理论计算流量之间的差异,并根据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管理,以确保农田的灌溉效果。

四、结论随着GIS与空间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灌溉渠道的流量计算方法也得到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农田水利规划和农业生产管理的方法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农田水利规划和农业生产管理的方法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农田水利规划和农业生产管理的方法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在农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GIS为农业生产管理提供了一种高效、精确和系统化的方法,尤其在农田水利规划和农业生产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利用GIS进行农田水利规划和农业生产管理的方法。

首先,利用GIS技术进行农田水利规划可以提高用水效率,减少浪费。

通过收集和整合与水利相关的各种地理数据,如地形、地下水位、气象等信息,GIS可以建立水资源分布模型和水需求模型,预测水资源的供应和需求状况。

同时,利用GIS技术还可以分析农田不同地块的排水情况,识别和解决排水死角等问题。

在规划农田水利设施时,GIS可以帮助决策者根据地理信息和各种因素进行评估和权衡,制定最合理和科学的方案。

其次,利用GIS进行农业生产管理可以提高农作物生产效益和产量。

农业生产涉及到众多因素,如土壤质量、气候条件、水资源、植被覆盖等,这些因素在空间上的分布往往不均匀。

利用GIS技术,可以将这些地理数据进行集成和分析,建立农作物适宜区域模型和农作物生长模型。

通过对农田进行数字化管理,可以精确确定不同地块的土壤类型、养分含量、水分状况等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施肥、灌溉等农业活动,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益和产量。

此外,利用GIS还可以实现农田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和保护。

通过利用GIS技术获取农田的地理属性和土地利用信息,可以制定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合理规划农田的种植结构和轮作方案,减少耕地的退化和沙化趋势。

同时,GIS还可以帮助农民分析和评估农田的景观生态功能,以及农田与自然环境的交互作用,从而保护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实现循环农业和绿色农业的发展。

最后,利用GIS进行农田水利规划和农业生产管理还可以提高管理决策的精确性和决策的效率。

GIS技术可以将各种农田数据进行整合和融合,建立农田数据库和专家系统,为农田水利规划和农业生产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和决策智能。

GIS在农业精准管理中的应用

GIS在农业精准管理中的应用

GIS在农业精准管理中的应用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农业领域对GIS的需求日益增长。

本文将探讨GIS在农业精准管理中的应用。

二、GIS在农业土地管理中的应用1. 地理数据采集与分析GIS可以帮助农业管理者采集和分析地理数据,如土壤类型、地形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整合和分析,农业管理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土地的特性和潜力,从而制定出更合理的土地管理策略。

2. 农田规划与农作物种植优化利用GIS技术,农业管理者可以对农田进行规划和优化,根据土地的特性和气候条件,合理安排农作物的种植。

比如,在某个地区,GIS可以帮助管理者确定最适合种植玉米或水稻等作物的区域,以提高农田的产出效益。

三、GIS在农业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1. 水资源调查与监测利用GIS技术,农业管理者可以进行水资源的调查和监测。

他们可以通过地理数据分析和模拟,了解某个地区的水资源状况,并根据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以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和过度利用。

2. 灌溉规划与效益评估通过GIS技术,农业管理者可以帮助农民规划灌溉系统,确定灌溉设施的位置和布局,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水资源的效益。

同时,GIS还可以对灌溉效果进行评估,帮助管理者和农民调整灌溉方案,提高灌溉的效率和水资源的利用率。

四、GIS在农业病虫害防控中的应用1. 病虫害监测与预警利用GIS技术,农业管理者可以对农田中的病虫害进行监测和预警。

他们可以通过空间分析和数据模型,预测病虫害的分布和传播趋势,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减少农作物的损失。

2. 病虫害防治策略制定通过GIS技术,农业管理者可以根据农田的特性和病虫害的分布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

他们可以利用GIS分析和模拟病虫害的传播规律,确定最佳的防治时间和方法,提高防治的效果。

五、GIS在农业生产监管中的应用1. 产品追溯与溯源GIS可以帮助农业管理部门进行产品的追溯与溯源。

通过对农产品流通的地理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可以追溯出产品的生产地、种植过程、采摘日期等信息,确保产品的质量与安全。

GIS在精准灌溉中的应用研究进展_王炳亮

GIS在精准灌溉中的应用研究进展_王炳亮

文章编号 1004-5260(2002)04-0071-04GIS在精准灌溉中的应用研究进展Ξ王炳亮 田军仓(宁夏大学水利系,宁夏永宁,750105)摘 要 本文综述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精准灌溉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可供有关灌溉人员参考。

关键词 精准灌溉;地理信息系统;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 S275 文献标识码 A 地理信息系统(G eographic In formation System2 GIS)是在计算机硬件、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局部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1],它是集计算机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测绘遥感科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学科为一体的新兴边缘科学。

在精准灌溉中,GIS起着重要的作用。

精准灌溉技术(Precision Irrigation—PI)广义上指按照田间每一操作单元的具体条件,精细准确地调整各项土壤和作物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优化使用水投入量,以获得最高产量和最大经济效益,同时保护生态环境的一种高科技灌溉技术[2]。

它主要的技术支持体系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 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监测技术(RS)、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ST)、决策支持系统(DSS)或专家系统(ES)、智能化农机技术(I AM)、变量投入技术(VRT)、环境监测系统、系统集成、网络化管理和培训系统。

1 GIS在精准灌溉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精准灌溉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土壤、水文、水资源、作物、灌水技术、以及灌区供水等众多领域。

1.1 水文和水资源领域Merritt等(2000)利用GIS在收集、处理数据方面的优势,使用GIS对河流历史图片进行分析,同时依据水文和泥沙记录、河流轮廓等,把人工管理下的河流与未受影响的河流进行对比来研究人类管理因素对河流以及河岸的影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

Hernandez等(2000)在研究流域地面植被和降雨空间差异对径流模型的影响时,使用GIS建立的关于USG S数字高程模型的专题图层、美国国家土地数据库(ST ATSG O)以及Landsat北美生态景观特征(NA LC)分类提供的数据进行研究,开辟了此类研究工作的新局面[4]。

WebGIS在农业灌溉管理系统中应用论文

WebGIS在农业灌溉管理系统中应用论文

WebGIS在农业灌溉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摘要: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化。

本文探讨了webgis技术在农业灌溉管理中的应用,指出该技术对提高农业灌溉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webgis;农业灌溉管理系统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4-178-001一、引言农业灌溉是农业生产和灌区经济效益的基本保障,针对农业灌溉信息化管理的迫切需求和传统管理方法的缺点,本文探讨了webgis 技术在农业灌溉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整合webgis技术和传统信息管理系统的优势,构建了基于b/s架构的农业灌溉管理系统。

webgis是gis与国际互联网的有机结合,是gis在广域网环境下的一种应用。

从国际互联网的任意一个节点,人们可以浏览网上的各种分布式的、具有超媒体特性的地理空间数据及属性数据,进行地理空间分析、查询,以支持智能辅助决策。

二、设计内容开发智能化、简便实用、易于推广的农业灌溉管理系统,从而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数据采集与数据通讯:由分布于园林内的传感器实现数据的采集;由下位机通过各种位于农田内的传感器现场显示储存,定时向绿化带灌溉管理的总控系统发送水分、气候、灌溉排水系统运行条件方面的数据,使得数据库信息能够保持实时更新,也可以通过上位机向各下位机调用瞬时数据,了解实际情况。

2.数据库管理及信息查询:数据库主要包括基本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

基本数据库存储相对稳定的即随时空变化不大的数据(如作物信息表,区域信息表,传感器信息表,工作人员信息表等);空间数据库存储相应地理信息的数据。

通过灌区信息管理模块对采集的各种相关信息进行综合与分类,并将其存储于专用数据库中,同时webgis也可以从中调用相关属性数据。

3.基于webgis的后台管理界面:本系统拟采用java语言进行开发,采用b/s结构。

GIS在灌区信息化中的应用

GIS在灌区信息化中的应用
2 1 年 第 6期 00
XN O G U IN N C N
GS I 在灌区信息化中的应用
李晓辉 刘 建 印
( 邯郸市漳滏河灌溉供 水管理 处 , 河北邯郸

06 0 ) 5 0 1
要 :G S 灌 区信 息化 中应 用具有 十分 重要 的意 义, 高水 资源利 用效 益有很 大 的 实用价 值, I 在 灌 区的 应 用就是 把 灌 区 I在 对提 GS
内各 种与水相 关信 息 通过 各种技 术 手段 , 照 统一 的数据 规 则 ,集 成到 统一 的地理 信 息平 台上 ,从 而实现 灌 区 内与 水相 关 的各种 信息 按
的统 一管理 。灌 区 GI 的建设 目的是消 除灌 区问的信 息孤 岛,屏 蔽 系统异 构 ,实现灌 区信 息的共 享和协 同服务 。 S 关键 词 :G S灌 区;信 息化 ;平 台 I


1 7 .0 ) 库 、实时流 量数 据库 、气 象数据 库 、实时险情 、工 情数 据 刘 建 印 ( 9 81 一 ,男 , 河 北 省 永 年 县 ,专 科 , 邯 郸 市 漳 库 、旱情数据库 ② 水利空 问信息应用 包括 、灌 区公众信息 、 滏 河 灌 溉 供 水 管 理 处 ,研 究 方 向 :水 文 水 资 源 工 程 灌区项 目管 理 、灌 区行业 管理 、数 据查 询 。③灌 区 公众 信
水利行业 是关 系到我 国国计 民生的重要 基础行业 , 国 息。④灌区项 目管理 。⑤灌区行业管理 。⑥灌区数据查询 。 我 政府对其发展极其 重视 。水利部提 出了 “ 以信 息化带动水 利 3 、系统功能 : 现代化” ,目前 ,G S I 技术 已成 功应用于防 汛抗 旱决策 支持 、 () 1 、信息 的查 询功 能包括 基础 地理 信息 的 双 向查 询 水资 源规划 与管 理 、水环 境保 护 、水土保 持 监测 、流 域规 ( 行政 区划分 、水系 、地形 、 土地 利用等信息) ;灌区 水利工 划 、水利设施 管理 、水利工程规划 、农 田水利等方 面 ,取得 程信 息查询 ( 区水利工程基本情况 、历 史资料 、现状 、工 灌 了 良好 的 效 果 。 程运 行信息 等) ;雨情 、水情 等信 息 查询与 分析 ( 备图形 具 G S是 以地理空 间数据库为基础 ,在计算机软 硬件的支 和 属性 问的双向 查询) I ;图 层分层管理 与显 示 ( 对地 图和 图 持下 ,对地理 空间 数据及 其相关 属性数据进 行采集 、输入 、 层 的管理维护及 显示) ;基 本 GI 能 ( 形的缩放 及图版 S功 图 存储 、编 辑 、查 询 、分析 、显 示输 出和 更新的应 用 技术 系 制作 、打印 等) ;三维 实时浏 览 ( 模场景 的实时地 形浏 大规 统。 览及 地形 的动态注 记等) () 统计功能 包括 水情 、雨情统 2 计 、工情统 计 、灾 情统计 等。 ()空 间分析功 能包括 空间 3 Gl 灌 区信息化建设 中的必要性 S在 插值 、图形叠加 、最佳路径选取 、缓 冲区分析 、最佳 空间分 l 、GI S在灌区信息化建设 中的重要性 灌区水资源调度是 灌区管理的核 心工 作 ,水资源调度 涉 布方案等 。 及到大量的空问特 征信息 ,G S是 空间型 的信息 系统 ,能很 I 四、GI S技术在水利行业应用 的发展趋 势 好的处理 各类空间特征信息 。将 G S与灌区水资源调度模 型 I 在以信息化 带动水利现代 化的战略方 针指导 下 ,G S在 I 集成 ,可实现灌 区调度 管理的可视化 ,更好的发挥辅助决 策 水利行业 的应用 将 “ 处不在 ” 无 ,而且迅速 地 占领管理和 决 的作用。 策层 面。它的发展趋势有以下三个。 2 I 、G S在灌区信息化 中的应用 l 、网络 GI ( b I) S We G S 在灌 区信息 化系统建 设中 ,信 息的存储和处理构 成 了整 Wc G S可用于除 了一 般数据外 的特殊 数据类 型 ,尤其 bI 个 信息化 系统 的 基础 。 为了节 约水 资源 、调控 农业 灌 溉用 是矢 量数据的处理 ,以网络 浏览器为应用工作平 台 ,在客 户 水 , 常需 要对灌 区中的水位 、流量 、成分等参数进 行测量 端可 以实现对矢量数据 的操 作 ,可 以在 多个 客户端实现原来 常 并及时传给 管理 中心 ,以便 于监控 、管理 。灌 区信息化 管理 在本机上 才能 实现 的功能 ,并可通过网络远程调 用和 发布各 系统通过实现地 理信息与管理信 息相结合 ,为灌 区管理 部 门 类数据 、图形 、图像 。 提供一种新型的 、可视化的 、高效 的管理系统 。 2 、三 维 G S和 四维 G S I I 三 维 尤其是 实时 的三维 GS系统 为各种 水利 信息提 供 I 二 、GI 系统 组 成 S 了更 为直 观的表现方式 。在灌 区的地理信息 、城市及蓄 滞洪 G s一般 由以下 四大部分组成: I () 1硬件 。GI S的硬件是一组 电子 设备。它 通常包括 中央 区洪水演进 、水利工程布置 、堤 防等工情 信息的表达 、地 面 处理器 ( P ) C U 、磁盘 存储 器 、显 示器 、绘 图仪 、数 字化 仪 与地下结 合的地 质构造描述 、水流流 动的三维表现 、宏观 地 和扫描仪等 。() 2软件 。GI S的软件是 一个含若干程序模块 的 形地貌表现 、通视性分析等等方面使 用得特别多或者是特 别 软 件包。它主要包括 数据 输入和格式转换模块 、数据编辑模 有 前景 ,而且它也 是虚拟或仿真 的基础 。 目前三维功能较 强 S软 块 、数据管 理模块 、数据 操作模块 以及数据显 示和输出模块 的 GI 件也趋 于采 用组件 架构 。 水利 上很 多 问题是时 问 等 。() 3数据 。G S的数 据 是和 空 间地 理要 素 相 关的 数 据 。 序列 问题 、动态监测及过程 问题 。 I 3 、VR G S技 术 —I GI S数据按类型 可分 为空 间数据和属性 数据。其 中空间数据 VR GI — S技术是 虚拟现实技 术与 GI S技术 的结合 ,包括 通常 为几何 图形或图像数据 ,属性数据通常为文档 或表格数 bI o I 据 。GI 据按 内容又可 以 分为基础 数据 ,如地 质 、地貌 、 与 We G S和 C mG S结 合的技术 ,专 门用于 研究地学或 以 S数 地形数据 : 专题数 据 。如行政 区划 、水 系 、交通 、水利 遥测 地球 系统 为对象的虚拟现实技术,目前只能达到仿真的水 站 点 等数 据 : 观 数 据 ,如综 合 统 计指 标 数 据 。() 户 。 平 ,可以做到 :l 宏 4用 对灌 区内现 时的地理 区域的 非常 真实的表 G S的用户是使用 GI I S的操作者。这些操作 者必须受过 严格 达 ;2可 在所在地理 范围内外 自由移动 ; 3在三维 数据库 中 S的各种功能 ; 4以可视化功能作 为用户接 口的 自然的 的培训 ,具有 G S的基本概 念 ,熟 悉专业的管理业 务 ,具备 有 GI I 通用的计算机操 作能力 ,能够 在实际工作 中运用 GI S软件 来 整体部分 。 处理管理S I 技术 ,必须在进一 步加强标 准化 、规范化 的基础上 ,大力开展基础数据 库的建 三、灌 区 Gl S系统建设 设 。尤其是富有 水利行业特色的数据库 ,如灌 区空问展 布式 l 、系统概述 GS I 在灌 区的应用就是 把灌区 内各种与 水相 关信 息通过 社 会经济数据库 、雨情和水情数据 库 、水旱灾情数据库 ,等 I 的应用水平 ,充分发挥 G S 有 I现 各种技术手段 ,按照统一 的数据规则 ,集成到统 一的地理信 等 。此 外还 要加快提高 G S 全球定位 系统 、网络计 算机 息 平 台上 ,从 而实 现 灌 区内与 水相 关的 各种信 息 的统 一管 的和潜在的功能 ,并且与遥感 、 理 。灌区 G S I 的建设 目的是消除灌 区间的信 息孤 岛 ,屏蔽 系 等 高新技 术以及 水利行业本身的技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 作 者简介: 统异构 ,实现 灌区信息的共享和协 同服 务。 李晓辉 (9 87 ) 1 7 .一 ,男,河北省南宫市 ,本科 ,邯郸市漳滏 2 系统结构 、 ①水利空 间信 息包 括 、基础测绘数据 、实时 水雨情数据 河灌溉 供水管理处 ,研究方 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IS技术在灌区灌溉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12-12T16:18:05.49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作者:党朋
[导读] 摘要:在新的发展时期,农业生产经营领域的工人需要把农业生产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与民生问题更加系统、全面地联系起来。

渭南市东雷二期抽黄工程管理局陕西省 714000
摘要:在新的发展时期,农业生产经营领域的工人需要把农业生产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与民生问题更加系统、全面地联系起来。

农田水利灌溉管理的不足与相关领域的工作有关,员工可以进一步加强现代化管理,加大水利灌溉管理投入,提供更可靠、稳定的资金支持,配合人才开展水利灌溉管理。

本文主要研究了GIS技术在灌区灌溉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GIS技术;灌区灌溉管理;应用
前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各界对于我国农业生产管理,特别是农业生产管理当中的水利灌溉管理技术等方面越来越关注。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新时期,如何全面系统地分析出水利灌溉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用更加现代化的管理和发展策略,提升我国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效率,成为了相关领域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之一
1灌溉管理的重要意义
1.1减少用水矛盾
在新的发展时期,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当中,有利于优化水资源使用的先后顺序,增强农田水利灌溉工作的科学性。

在科学化水利灌溉管理方法的引导下,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

不仅如此,科学的水利灌溉管理技术,还能帮助相关领域的工作部门达到良好的水利资源统筹和管理规划,是科学性的管理方法,实现水利资源的优化管理配置,从而降低水资源利用环节的矛盾,实现农业生产良性发展。

1.2提升灌溉效率
新时期水利灌溉管理工作实行了分层收费的管理模式。

此种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民的节约用水的灌溉意识,从而达到资源节约提高灌溉效率的目的。

此外,将新型农业生产和管理技术推广到基层农业生产管理工作当中,同样能够达到推进农业生产和水利灌溉管理效率提升的效果。

1.3减轻生产压力
水利灌溉管理可以通过更加公平、公正和公开的收费制度与管理体制,妥善解决水利灌溉管理领域中存在的收费不规范的现象。

新型水利灌溉管理模式通过对代理收费等问题进行处理,全面提升了农民的生产和管理压力。

此外,合理的水利工程项目收费管理制度,还在不同程度上优化了农民生产和管理的理念。

农民在科学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充分达到了节约开支扩大收益的效果,充分减轻了环节的生产和管理工作的压力。

2灌区建设与管理存在设计问题
虽然部分区域的水库管理局对水库灌区工程提高了一定的重视,针对干渠和支渠部分的灌区建设做好了防渗处理,有效提升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在末级的渠道管理中还会存在管理责任不足的现象,集中表现在对水库灌区灌溉管理工作中,虽然看似是由镇村进行水库管理,但是水管部门也具有一定的管理责任。

由于针对水库灌区灌溉管理没有制定相对完善的管理措施,农民在参与性上也呈现出严重的不足,致使水库工程在管理的过程中,由于管理责任缺失,对水库工程的使用性能缺乏有效的监管,存在年久失修的状况,这对水库工程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将带来严重影响。

3 GIS技术在灌溉管理中的应用
3.1水文水资源概况
某市地处北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冬季严寒少雪,夏季炎热多雨,多年平均蒸发量1789.8mm,多年平均降水量480mm,降水多集中在7、8、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68.1%;年平均径流深47.4mm,年降水总量49.70亿m3,经常有干旱、冰雹、大风、暴雨、霜冻等不利天气,自然灾害频繁。

该地区河流属于辽河和大凌河两个流域。

其中,辽河流域有绕阳河、柳河、养息牧河与秀水河4条水系,境内流域面积7252km2,占全地区总面积的70%;大凌河流域有细河与牛亡牛河2条水系,境内流域面积3103km2,占全地区总面积的30%。

全区5km以上河流313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300km2的河流有13条(1000km2以上的中型河流5条),多为季节性河流,具有河道比降大、多泥沙的特点。

全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434m3,是全省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1/2,全国人均占有水源量的l/5;亩均水资源量149m3,不足全省的1/3,是全国的1/12,在辽宁14个地市中排最后一位。

此外,由于地下水资源超采严重,造成一些地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偏高,农业灌溉用水受到极大限制。

该市水资源匮乏,资源性、工程性和水质性3种缺水形式并存,资源性缺水突出。

3.2灌溉农业地下水保障能力评估方法
灌溉农业地下水保障能力评估的ABC模型应用在相关研究中,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客观阐明大区域的灌溉农业用水对地下水依赖状况、地下水保障能力分布特性与成因。

本文将该模型嵌入到GIS平台中,并以其为基础评估农业用水对地下水的依赖程度、地下水对灌溉农业用水保障程度和灌溉农业的地下水保障能力。

目前,该方法几乎没有被应用到地市及县域地下水保障能力评估中。

灌溉农业地下水保障能力评估的ABC模型可概括为:
C= =1- (1)
式中,C一灌溉农业的地下水保障能力,它是指在现状开采条件下可用于灌溉农业的地下水开采资源能够确保当地灌溉农业用水需求的能力,是表征地下水对当地灌溉农业用水保障能力的综合指标。

C值的评价结果可分为5级:安全保障(>0.5)、较安全保障(0.0—0.5)、基本保障(-0.5—0.0)、难以保障(-1.0~一0.5)和无法保障(<-1.0);B一地下水对灌溉农业用水的保障程度,它是指评价区可用于灌溉的地下水开采资源量占当地灌溉用水量的比率;其中地下水开采资源量表示评价区可持续开发利用、且不引起不良生态环境和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或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问题的下水量。

A一农业开采量占当地农业灌溉用水量的比率;其中农业开采量指灌溉农业用水过程中取用地下水的水量。

用于灌溉的地下水开采资源量一般没有标准的统计数据,根据农业用水量占当地总用水量的比例为指标,确定地下水开采资源的基值分区,例如当农业用水量占当地总用水量比率介于50%~70%的地区,以当地开采资源量的60%作为基值。

该方法为灌溉地下水资源量的估
算打下了基础,但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强,因此本文提出采用以下计算公式: G1= ×RG (2)
式中,G,一用于灌溉的地下水开采资源量;
结束语
要想使水库灌区灌溉管理能够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就必须加强对灌溉管理工作的重视,这不仅仅关系到农民的经济收入,还与区域经济发展和国民经济水平具有直接联系。

因此,在后续发展中需要不断加大对水库灌区灌溉管理工作的重视,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柳婧.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18,(2):227.
[2]林义.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控制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18): 1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