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高一理解性默写复习题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理解性默写系列练习1217(共三十组,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理解性默写系列练习1217(共三十组,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1)钱塘自古繁华,不同的地域文化交汇于此,正如柳永《望海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出了杭州既有西北的羌管乐,也有江南的采菱歌。

(2)面对雄浑阔大的洞庭湖,杜甫不禁“ ____________”,滴滴泪水都是沥血大爱;张孝祥泛舟洞庭湖,尽管头发稀疏衣着单薄,却依然“____________ ”,表现出他心志的坚定。

(3)“不绝如缕”形容情势危急,刘克庄《贺新郎》中“____________ ”句也以此比喻国家的衰微不堪;“暴虎冯河”指无所凭借,有勇无谋,而荀子在《劝学》中认为君子之所以高于众人,是因为“____________ ”。

(4)古人常以酒寄情,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用“___________”来表达回归田园的闲适自得;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__________”来化悲伤为旷达。

(5)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自己编写《史记》除了想要探求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系,还希望做到“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二)(1)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据说是从《归去来兮辞》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中得到启发,体现了诗人安贫乐道、傲然自得的精神追求。

(2)荀子《劝学》“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不懈,即使再难的事情也可以做到。

(3)峨眉山位于四川,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李白曾移居四川,很熟悉峨眉山,他的诗文中多有“峨眉”的身影,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不胜枚举。

(4)《沁园春·雪》中写“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其北国雪景非常壮阔;而《登泰山记》中写“________ , ________”,其泰山雪景也格外雄浑。

(5)《六国论》中的“________”是为赵国不能坚持使用武力而灭亡感到遗憾,而《谏太宗十思疏》的“________”也为历朝历代罕能长治久安指出了原因,两者似有相通之处。

(便于教师直接打印)最新沪版高中名句默写以及答案

(便于教师直接打印)最新沪版高中名句默写以及答案

默写一忧劳可以兴国,,杨柳依依。

座中泣下谁最多?。

,留取丹心照汗青今年欢笑复明年,。

,俯察品类之盛满招损,,鸟倦飞而知还。

何当共剪西窗烛,。

,白鸟悠悠下聊乘化以归尽,!,清辉玉臂寒。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相逢何必曾相识。

无求生以害仁,。

,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

,月有阴晴圆缺。

轻拢慢捻抹复挑,。

,天上人间木欣欣以向荣,。

,,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夫祸患常积于忽微,,不知南方不肯休默写二君子固穷,。

,雨雪霏霏。

群贤毕至,,老大嫁作商人妇。

嘈嘈切切错杂弹,。

,琵琶声停欲语迟。

今年欢笑复明年,。

,谦受益衣带渐宽终不悔,,双照泪痕干。

何时倚虚幌,。

,泉涓涓而始流。

银瓶乍破水浆迸,。

,微风燕子斜醉不成欢惨将别,。

,审容膝之易安。

忧心烈烈,。

,唯见江心秋月白。

一死生为虚诞,,为君翻作琵琶行。

落日照大旗,,犹抱琵琶半遮面。

云无心以出岫,。

,知来者之可追。

默写三多情自古伤离别,,徘徊于斗牛之间今宵酒醒何处?。

,凌万顷之茫然此去经年,。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山河表里潼关路。

诵明月之诗,,到黄昏、点点滴滴。

水之行避高而趋下,,。

两三航未曾着岸。

舞幽壑之潜蛟,,,凄凄惨惨戚戚。

寒蝉凄切,,。

,最难将息。

由俭入奢易,,,如今有谁堪摘!青,;,怎一个愁字了得!故不积跬步,,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兴,百姓苦。

,。

,不舍昼夜。

默写四守着窗儿,!,水为之而寒于水。

燎沉香消溽暑,。

,朽木不折;挟飞仙以遨游,,,却是旧时相识。

都门帐饮无绪,,。

,羽化而登仙水因地而制流,,渺沧海之一粟白露横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闻道有先后,,用之不竭故乡遥何日去?。

,金石可镂多情自古伤离别,,徘徊于斗牛之间知者乐水,,竟无语凝噎。

不积小流,,,暮霭沉沉楚天阔。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凌万顷之茫然默写五结庐在人境,。

,白首不见招。

问君何能尔,。

,,只识弯弓射大雕。

此中有真意,。

,连山到海隅。

休说鲈鱼堪脍,,?,由来非一朝。

廊腰缦回,,荫此百尺条。

(完整word版)上海高考理解性默写练习及答案

(完整word版)上海高考理解性默写练习及答案

上海高考理解性默写1.《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感慨秦汉历史变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

(2分)2.王先生买了一套房子,朋友向他祝贺,他却引用了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名句来表达自己的惭愧心情。

他引用的名句应该是:,,。

3.《登金陵凤凰台》中,李白感伤皇帝被奸臣蒙蔽的两句诗是:“____ ______,_____ ____。

”4.杜甫的《月夜》诗中与“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种从对面入笔,曲折地表达情感的手法相似的一句是,。

5.“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用的最突出的手法是。

在柳永《八声甘州》中运用相同手法的句子是“,、?”6. 《月夜》中,杜甫在描写妻子独自看月的情景后,写出了希望结束两地看月的诗句:, 。

7.老子和荀子均以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道德经》);而荀子则说:“,。

”(《劝学》)8.在柳永的《八声甘州》中描摹秋天景物渐渐衰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评周邦彦词句“,”曰:“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觉白石《念奴娇》《惜红衣》二词,犹有隔雾看花之恨。

”10.柳永《雨霖铃》中“自古多情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两句,直抒胸臆,感情深厚;陆游《书愤》中也有直抒胸臆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秋)11.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联,由空间开拓视野,由时间驰骋想象,营造了开阔悠远、囊括宇宙的境界:杜甫《登楼》中相似手法写出相似境界的一联是“,。

”12.苏轼《•密州出猎》一词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两句用典抒情,杜甫《登楼》一诗中运用相似手法的一联是“,”13.陆游《书愤》中运用意象叠加手法的诗句是“,。

沪教版高一理解性默写复习题

沪教版高一理解性默写复习题

沪教版高一理解性默写复习题引言理解性默写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沪教版高一理解性默写复习题是一套专门针对高一学生的复习题目,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其学习成绩。

本篇文档将详细介绍沪教版高一理解性默写复习题的特点以及如何正确使用这些题目进行复习。

一、沪教版高一理解性默写复习题的特点1. 全面覆盖知识点:沪教版高一理解性默写复习题涵盖了高一各个学科的重点知识点,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等。

这个套题的设计目的是帮助学生从多个学科的角度全面理解和掌握知识。

2. 知识点深度剖析:每个复习题都会深度剖析知识点,引导学生回顾和思考相关概念和原理。

通过自己的理解和记忆,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并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3. 灵活的题型设计:沪教版高一理解性默写复习题的题型设计灵活多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

这些题型不仅可以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如何正确使用沪教版高一理解性默写复习题进行复习1. 制定学习计划:在使用沪教版高一理解性默写复习题之前,学生应该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

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知识掌握情况,合理安排每天的复习内容和时间。

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复习的效果。

2. 阅读题目:在进行复习之前,学生应该认真阅读每个复习题目,并理解题目要求。

对于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补充学习。

这样可以确保对题目的正确理解,从而提高复习的准确性。

3. 默写答案:接下来,学生可以开始默写答案。

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默写,以提高默写速度和准确性。

在默写时,要注意整洁和规范,尽量避免错误和涂改。

沪教版高一理解性默写复习题

沪教版高一理解性默写复习题

沪教版高一理解性默写复习题导语:理解性默写是学习语文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默写,能够加深对文字的理解和记忆。

本篇文档为您提供了一组沪教版高一理解性默写复习题,希望能够帮助您巩固学习成果,提升语文水平。

一、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完成后面的小题。

过去的两个星期田老师开始给我们布置家庭作业了。

这次作业是点评《阮先生火了》这篇课文中的一个人物。

角色扮演是一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活动。

在点评的时候,需注意语文学科社会属性。

角色扮演活动可按语文学科的多个重点进行点评。

例如(点一种即可):作为沪教版选修2教材中的《阮先生火了》,作为读写能力培养之一的课文,可从读的角度:鉴赏故事情节的趣味性,了解生活中的冲突。

可从写的角度:掌握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提高书写能力。

有写个人简笔,有写谈感受,有写角色扮演经历的。

任务一:“阮先生火了”的故事开头呈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情节,请用自己的话来叙述一下。

任务二:在阅读《阮先生火了》这篇课文之前,你是否觉得你是一个有耐心、善于倾听别人观点的人?请用一两句话描述一下你的想法。

提示词:自信、谦虚、有耐心、善于倾听。

任务三:阅读《阮先生火了》这篇课文后,你对文中的角色和故事有了详细的了解,请简要描述一下阮先生的性格特点。

提示词:聪明、自信、乐观、活泼。

任务四:请描述一下你最喜欢的角色,并简要说明你喜欢这个角色的原因。

提示词:善良、乐观、努力。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要求写出词汇或短语的解释。

1. 默写解释:“社会属性”是指某一学科的某一内容和其他学科相关的特点或属性。

2. 默写解释:“角色扮演”是指用自己扮演特定角色的方式来理解和解读文本。

3. 默写解释:“鉴赏”是指对文本进行评价和赏析。

4. 默写解释:“感受”是指对文本内容产生的情感和体验。

5. 默写解释:“分析”是指对事物进行细致思考,深入剖析。

三、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短文。

她是班上的“花痴”,总是脑子里装满了美丽的幻想。

她的幻想中,有无数漂亮的衣服和闪亮的首饰。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理解性默写练习(共18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理解性默写练习(共18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1)黄庭坚《登快阁》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描绘了初登快阁时所览胜景,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意境开阔。

(2)姚鼐《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简明的语言写出了满山遍雪及积雪的光彩。

(3)中国古代诗文与茶、酒有密切关系。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___________”一句以品茶极写无聊;陶潜《归去来兮辞(并序)》中“________”一句写作者自斟自酌。

2.(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描写自己完全摆脱了尘俗杂事,生活悠闲自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所倡导的学习态度与新时代我们所大力倡导的务实精神不谋而合。

(3)“酒”是古代诗歌中的常见意象,古代诗人常常借酒表达愁绪,如“__________,__________。

”3.(1)《古诗十九首中》多有思妇感怀之词。

《亭中有奇树》中云:“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涉江采芙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表达了这样的情绪。

(2)苏轼《赤壁赋》中,以月亮圆缺增减的辩证关系为例,形象地揭示了世间万物变化的一般规律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3)古人常从鬓发的细微变化生出对生命深沉的感喟,这样的诗句比比皆是,如“_________,_______ ”两句。

4.(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会赞许你是仁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江花月夜》一诗中,写了游子和思妇通过互相望月来表达思念之情,与《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海)高一第二册(含理解运用性)背诵默写 参考答案

(上海)高一第二册(含理解运用性)背诵默写 参考答案

上海高一第二册(含理解运用型)背诵默写填空1、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中“,。

”一句,和汉陆贾《新语·慎微篇》:“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

”一句表意类似。

2、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中作者凭吊历史兴衰最典型的句子是:,。

3、,无语东流。

(《八声甘州》柳永)4、柳永的《八声甘州》中“不忍登高临远,,。

”一句直接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5、楚天千里清秋,。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6、,澄江一道月分明。

(《登快阁》黄庭坚)7、千岩万转路不定,。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8、,日月照耀金银台。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9、白云回望合,。

(《终南山》王维)11、,燕尾绣蝥弧。

(《塞下曲》卢纶)12、黄沙百战穿金甲,。

(《从军行》王昌龄)参考答案:1、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中“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一句,和汉陆贾《新语·慎微篇》:“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

”句类似。

2、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中作者凭吊历史兴衰最典型的句子是: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3、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八声甘州》柳永)4、柳永的《八声甘州》中“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一句直接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5、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6、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登快阁》黄庭坚)7、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8、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9、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终南山》王维)11、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塞下曲》卢纶)1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王昌龄)。

沪教版2017高考理解性默写(高中)

沪教版2017高考理解性默写(高中)

7、“君子生非异也〞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善假于物也〞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缺乏的道理。

8、?劝学?一文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作者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来作结,皆宜说明君子之所以能超越常人,是后天善于学习的结果的道理。

9、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

而?荀子•劝学?中那么用“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10、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1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那么知明而行无过矣。

12、只有坚持,才会成功。

是正如?荀子.劝学?在后面说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1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用心一〞和螃蟹虽有六跪而二螯,然“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的“用心躁〞形成鲜明比照,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

1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用好马劣马的比喻说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道理的句子是:“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三、?蒹葭?1、?蒹葭?在今天常被我们引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道路曲折的诗句是“溯洄从之,道阻且右〞,且被谱上了曲演唱,成为了歌曲的一局部。

2、?蒹葭?写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衬托惆怅心情的诗句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萋萋,白露未曦。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3、反映追求的道路漫长遥远,充满艰难险阻的: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反映追求的道路高阻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4、?蒹葭?中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寻找追求的诗句:5、?诗经·蒹葭?中于浓浓的秋凉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2、?诗经·采薇?中写在一个雨雪纷飞的日子,戍卒终于踏上了归途,然而他们没有一丝欢愉,只感到一片悲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解性默写复习题《登金陵凤凰台》
1.《登金陵凤凰台》从体裁上看属于。

2.诗人借诗句“,”,发出了繁华易逝,盛时难在,惟有山水长存的无限感慨。

3诗人通过“,”寄寓了六朝兴废的感慨。

4.诗人从对历史凭吊的眼光投向永恒的大自然诗句是
“,”
5.诗句“,”化用”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的说法,用来寄寓自己忧时伤国、怀才不遇的感慨。

《八声甘州》(柳永)
1.“,一番洗清秋”选自柳永的《》
2.词中借深秋萧瑟寥廓的景象来表现游子的客中情怀的诗句是
“,,。


3.词人由仰观转向俯察,运用借代手法描摹秋天景物渐渐衰败的诗句
是” ,”。

4.词人运用拟人手法同时借用长江水表达物是人非感慨的诗句是
“,。


5.作者登高望远,直接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6.词人感叹自己四处奔波,无理由在他乡久留的诗句是
“,?”
7.词人运用化实为虚的手法,抒发思乡之苦和怀人之情的诗句是
“,,。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1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描写远望景物,并倒装的的诗句是:
“,,。


2.《登建康赏心亭》中“,,”运用传统意象“落日”和“鸿雁”抒发了游子之愁。

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作者运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的句子是:”,,,。


4.词人表示不愿学为家乡美食而归隐的张季鹰,而要壮心许国的句子是“,,?“
5 用典表现自己对朝中小人的不满的句子: “,,。

”6用典表现自己对时局、国势关注并感叹时光流逝的句
子: ,,。

7. “,,”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感伤。

8.辛弃疾,(朝代)著名(风格),字,号。

《登快阁》黄庭坚
1.黄庭坚,(朝代)著名诗人,字,号,晚号涪翁,与、晁补之、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 "。

生前与齐名,世称"苏黄"。

2.诗句“,”以谐趣的笔调表达了诗人对官场
生活的厌倦,以及如释重负的欢快心情。

3.《登快阁》中化用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的诗句是“,”。

4. 诗句“,”抒发了用伯牙、子期,阮籍嵇康的典故抒发了诗人因世无知音、怀才不遇而借酒浇愁的苦闷和感慨。

5. “,”直接抒发了诗人渴望归隐、追求自在洒脱精神境界。

《塞下曲》《从军行》和《过华清宫》
1、这三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

从题材上看,《从军行》《塞下曲》属于,而《过华清宫》属于。

2.卢纶,字。

3.《塞下曲》运用衬托手法刻画出威猛而矫健的将军形象的诗句是
“,”
4. “,”这两句诗以悬殊的数字对比,充分体现出将军平时对军队的严格训练,也使这位将军的形象更为丰满突出。

《从军行》
1.王昌龄,字。

后人誉为。

2.诗中描写边地风光、借以渲染战争气氛的诗句是
“,”。

3. “,”这两句诗集中概括了戍边将士长期酷烈的战争生活以及决心破敌的豪情。

《过华清宫》
1.杜牧,字,号,和并称”小李杜“
2.诗中用”“与”“构成鲜明的对比,蕴含着对骄奢淫逸生活的无言谴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