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微生物题库(8套)
《动物微生物与免疫基础》期末考试卷

3、对普通培养基的灭菌,宜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
4、肽聚糖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特有成分。
5、一个病毒可含有2种不同的核酸。
6、革兰氏染色中第三步加酒精是为了强化结晶紫的效果。
7、细菌的度量单位是毫米。
8、健康畜禽肠道内都有正常菌群分布。
9、细菌分离进行平板划线时应用接种针。
10、革兰氏染色时,革兰氏阳性菌染成红色。
11、培养多杀氏巴氏杆菌时用普通琼脂培养基即可。
12、病毒可以利用活细胞进行培养。
13、包涵体是细菌感染细胞后形成的。
14、口蹄疫病毒有7个血清型。
15、仔猪副伤寒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
16、热空气灭菌需在120℃维持2h才能达到杀死所有微生物及其芽孢的目的。
17、抗体中的IgM是五聚体。
18、噬菌体是一种细菌。
19、一般来说,细菌属于完全抗原,病毒属于半抗原。
20、免疫的效果与抗原种类关系密切,与免疫途径无关。
1、细菌的繁殖速度一般是多长时间()产生一代。
A、20-30分钟B、40-60分钟C、80-100分钟2、用显微镜观察细菌应该使用的物镜倍数为()。
A、10倍B、100倍C、1000倍3、下面有关细菌荚膜的说法哪个是错误的()。
A、抗吞噬B、运动器官C、黏附作用4、下面有关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的说法哪个是错误的()。
A、有磷壁酸B、有脂多糖C、有肽聚糖5、属于细菌特殊结构的是()。
A、细胞浆B、细胞膜C、鞭毛6、下面有关大肠杆菌说法错误的是()。
A、革兰氏阳性菌B、革兰氏阴性菌C、有鞭毛7、下列属于专性厌氧菌的是()。
A、大肠杆菌B、结核杆菌C、破伤风梭菌8、配制固体培养基时加入的琼脂的量应为多少()。
A、0.1~0.15%B、0.35~0.4%C、1~2%9、下面哪种培养基常用来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
A、固体培养基B、半固体培养基C、液体培养基10、口蹄疫A、O型鼠化弱毒疫苗属于()。
A、多联苗B、多价苗C、灭活苗11、为预防仔猪疾病,向猪体注射高免血清使其获得的免疫属于()。
动物微生物测试题及答案

动物微生物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动物微生物学研究的微生物主要包括哪些类型?A. 病毒、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B. 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C. 病毒、细菌、真菌和藻类D. 病毒、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答案:A2. 微生物的最小结构单位是什么?A. 细胞B. 病毒粒子C. 孢子D. 菌丝答案:B3. 下列哪项不是微生物的特点?A. 体积小,面积大B. 繁殖速度快C. 代谢类型多样D. 需要复杂的营养条件答案:D4. 微生物在动物疾病中的作用是什么?A. 仅作为病原体B. 仅作为益生菌C. 既可以是病原体也可以是益生菌D. 与动物疾病无关答案:C5. 微生物的分类依据不包括以下哪项?A. 形态特征B. 生理生化特性C. 遗传信息D. 环境适应性答案:D6. 动物微生物检测中常用的染色方法是什么?A. 革兰氏染色B. 酸性染色C. 碱性染色D. 以上都是答案:D7. 微生物实验室常用的培养基是什么?A. 肉汤培养基B. 琼脂培养基C. 液体培养基D. 以上都是答案:D8. 动物微生物检测中,哪种微生物最难检测?A. 病毒B. 细菌C. 真菌D. 原生动物答案:A9. 动物微生物检测中,哪种微生物的检测需要使用特殊的培养条件?A. 病毒B. 细菌C. 真菌D. 原生动物答案:A10. 动物微生物检测中,哪种微生物的检测通常需要使用显微镜?A. 病毒B. 细菌C. 真菌D. 原生动物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动物微生物学研究的领域包括哪些?A. 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B. 微生物的生理和生化特性C. 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D. 微生物与动物疾病的关系答案:ABCD2. 动物微生物检测中常用的仪器设备包括哪些?A. 显微镜B. 恒温培养箱C. 离心机D. PCR仪答案:ABCD3. 动物微生物检测中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哪些?A. 直接镜检B. 培养分离C. 分子生物学检测D. 免疫学检测答案:ABCD4. 动物微生物检测中,哪些因素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A.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B. 培养条件的选择C. 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D. 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答案:ABCD5. 动物微生物检测中,哪些微生物需要特别注意生物安全?A. 病毒B. 细菌C. 真菌D. 原生动物答案:A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所有微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
兽医微生物题库

兽医微生物题库判断题答案1. (√)单个细菌是肉眼看不见的,但细菌的群体——菌落是肉眼可见的。
2. (×)测定细菌大小的量度单位是um 和nm。
3. (×)质粒指的是细菌细胞浆中的一些脂类和淀粉颗粒等。
4. (√)细菌的基本形态包括球状、杆状和丝状。
5. (√)异养菌不能利用CO2或碳酸盐作为碳素营养。
6. (√)兼性细菌在有无分子状态氧的情况下,均能进行呼吸和生长发育。
7. (×)细菌在呼吸作用过程中所产生的能量,只有一小部分被利用于生命活动中。
8. (×)病原细菌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在15-25℃之间。
9. (√)细菌生长到静止期时菌体大小、形态染色反应均较典型。
10. (×)所有微生物都具有核酸结构。
11. (√)细菌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形态变异。
12. (√)微生物与高等生物一样,仅有遗传性而无变异性。
13. (×)L型细菌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恢复成原有细菌形态。
14. (×)所有细菌都具有致病性。
15. (×)所有革兰氏阳性菌都能形成芽胞。
16. (×)所有细菌都能形成荚膜。
17. (√)细菌的荚膜成分常常是构成细菌毒力的因素之一。
18. (×)细菌的纤毛比鞭毛数量更少、形状更长。
19. (√)细菌的菌毛常常是良好的抗原成分。
20. (×)细菌的普通菌毛都能转移质粒DNA。
21. (×)质粒的化学本质是一种蛋白质。
22. (√)质粒是细菌染色体上的一段DNA。
23. (×)质粒的化学本质是一种蛋白质,而不是DNA。
24. (√)细菌芽胞对外界不良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繁殖体强得多。
25. (×)用于消毒的化学药品叫做杀菌剂。
26. (×)抗菌作用也就是杀菌作用。
27. (√)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强,湿热的灭菌效果更好。
28. (×)因为紫外线穿透力差,所以只用于动物体表及空气等消毒。
动物微生物试题总汇

名词解释(20分)病毒:一类结构简单、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对抗生素不敏感、营严格寄生生活、有遗传、自我复制等生命特征的非细胞形态微生物的总称。
遗传:系亲代与子代的相似性,它是物种存在的基础,具有稳定性。
致病性:是指一定种类的病原微生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在特定的宿主体内寄生繁殖并引起疾病的特性。
侵袭力:是指病原微生物突破宿主皮肤、粘膜生理屏障等免疫防御机制,侵入机体活组织并在其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
包括菌体表面结构和侵袭性酶。
原代细胞:以无菌手续采动物等的组织切碎洗净之后用胰蛋白酶消化得分散的单个细胞,加培养液在细胞瓶内培养所获得的单层贴壁细胞。
免疫应答:抗原进入机体后,刺激免疫系统所发生的一系列复杂反应的过程。
包括免疫活性细胞识别抗原,产生应答并将抗原破坏或清除的过程。
免疫活性细胞:在免疫细胞中,受抗原刺激后,能特异的识别抗原决定簇,并能通过分化增值,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产生抗体或淋巴因子的细胞。
衣原体:一类形态相似,能通过过滤器、应严格细胞内寄生生活,有独特生活周期的革兰氏阴性的原核生物。
病原微生物:凡能引起人和动植物发病的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物。
抗原:凡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之结合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单克隆抗体:是由淋巴细胞杂交瘤产生的,只针对复合抗原分子上某一单个抗原决定簇的特异性抗体。
灭菌:利用理化方法杀灭物体中所有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非病原微生物及其芽孢、霉菌孢子等,使物体表面或内部无任何活微生物的过程。
质粒:是核体以外的遗传物质,为环状闭合的双股DNA,带有遗传信息,控制细菌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能自我复制。
类毒素:外毒素经0.3%—0.5%甲醛37度处理一定时间后,毒性完全丧失,但仍保留良好的抗原性,称为类毒素。
巴氏消毒法:是以较低温度杀灭液体食品及物品内的病原菌或特定微生物,而又不破坏其营养成分及有效成分的消毒方法,因为这种方法是巴斯德创立的,故称巴氏消毒法。
动物微生物复习题

动物微生物复习题一依据细菌生长曲线,病原菌致病力最强的时期是()A迟缓期B对数期C稳定期D衰亡期答案:B依据细菌生长曲线,菌体增大,代谢活跃,但细菌数不增加的时期是()A迟缓期B对数期C稳定期D衰亡期答案:A依据细菌生长曲线,病原菌形态染色特性最典型时期是()A迟缓期B对数期C稳定期D衰亡期答案:B为获得单个菌落而选择的培养基是()A固体培养基B半固体培养基C液体培养基D都不是答案:A可用于观察细菌运动性的培养基类型是()A固体培养基B半固体培养基C液体培养基D都不是答案:B内毒素的成分是()A.脂多糖B.肽聚糖C.磷壁酸D.蛋白质答案:A由革兰氏阴性菌菌体裂解产生的物质是()A内毒素B外毒素C抗毒素D类毒素答案:A与内毒素相比,外毒素具有的特性是()A.化学成分是脂多糖B.耐热C.毒性弱D.免疫原性强答案:D能够中和细菌外毒素的物质是()A.肠毒素B.内霉素C.抗毒素D.类毒素答案:C对病毒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以复制方式增殖B.测量单位是μmC.只含一种核酸D.是专性细胞内寄生物;E.对抗生素不敏感答案:B构成病毒核心的化学成分是()A.磷酸蛋白质类脂肽聚糖核酸答案:E病毒体感染细胞的关键物质是()A.核衣壳B.核酸C.衣壳D.刺突E.包膜答案:B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复制周期过程,正确的描述是()A.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成熟及释放B.吸附、脱壳、生物合成、成熟及释放C.吸附、结合、穿入、生物合成、成熟及释放D.特异性结合、脱壳、复制、组装及释放E.结合、复制、组装及释放答案:A控制病毒遗传变异的成分是()A.染色体B.衣壳C.壳粒D.核酸E.包膜答案:D对病毒体最正确的叙述是()A.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B.脱壳后仍有感染性的病毒核酸C.有刺突的包膜病毒颗粒D.可独立存在于细胞外的病毒颗粒E.成熟的、完整的、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答案:E裸露病毒保护核酸免受环境中核酸酶破坏的结构是()A.纤突B.芯髓C.衣壳D.囊膜E.膜粒答案:C不适合培养病毒的是()A.鸡胚B.易感动物C.传代细胞D.二倍体细胞E.肉汤培养基答案:E紫外线辐射主要作用于微生物的()A.糖类B.酶类C.核酸D.细胞壁答案:C果汁、牛奶常用的灭菌方法为()A.巴氏消毒B.干热灭菌C.间歇灭菌D.高压蒸汽灭菌答案:A消毒灭菌时,常以杀死()作为判断灭菌是否彻底的指标。
动物微生物试题库完整

动物微生物试题库《动物微生物》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生物制品:2、免疫:3、抗体:4、类毒素:5、干扰素:6、菌落:7、消毒:8、血清学检验:9、抗原:10、培养基:11、ADCC作用:12、微生物:13、芽孢:14、立克次氏体:15、侵袭力:16、非特异免疫:17、病原微生物:18、包涵体19、凝集反应:20、半抗原:21、灭菌:22、衣原体:23、细菌:24、病毒血凝现象:25、体液免疫:26、变态反应:27、病毒干扰现象:28、支原体:29、间歇灭菌法:30、假菌丝:31、免疫应答32、侵袭力:33、CPE:34、质粒:35、抗原决定簇:36、LD50: 37、革兰染色法:38、微生态制剂:二、填空题1、细菌是一类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微生物,根据单个细菌的形态,可以把细菌分为,和三类。
2、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和。
3、病毒主要由和构成,有的病毒还具有囊膜与纤突。
4、微生物可粗略地分为八大类,包括,,,,,,,。
5、常用的湿热消毒或灭菌法有,,,。
6、免疫有、、的功能。
7、免疫球蛋白分为,,,,五类。
8、常见的微生物变异现象有、、、、。
9、干热灭菌法包括,。
10、细菌的生长曲线分为四个时期,分别为、、、。
11、微生物中原核型的包括,,,,,。
12、口蹄疫病毒主要有、、、、、、7个血清型。
13、变态反应分为,,和。
14、酚类消毒剂包括和。
15.病原体一般感染途径有___ 、___ ___、__ _、__ __和_____ ___16、免疫系统包括___ __、___ ___和___ ___。
17、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包括_ ___、__ ___和___ ___三个阶段。
18、在补体结合试验中,无溶血现象出现称补体结合试验___ ___,说明样品中__ __抗原存在。
19、抗体是由_ __合成并分泌的免疫球蛋白。
20、常见的 G+无芽胞杆菌类细菌的代表菌有 ____ __ ____,_____ _____等。
动物微生物题库

动物微生物题库一、选择题1、以下哪种微生物不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A 细菌B 支原体C 真菌D 衣原体2、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A 肽聚糖B 脂多糖C 脂蛋白D 磷壁酸3、细菌的特殊结构不包括()A 荚膜B 芽孢C 鞭毛D 核糖体4、病毒的基本结构是()A 核酸和衣壳B 核衣壳和包膜C 核酸、衣壳和包膜D 蛋白质外壳和核酸5、以下哪种病毒属于 DNA 病毒?()A 流感病毒B 乙肝病毒C 艾滋病病毒D 脊髓灰质炎病毒6、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不包括()A 营养物质B 适宜的温度C 合适的酸碱度D 充足的氧气7、以下哪种消毒方法不能杀灭芽孢?()A 高压蒸汽灭菌B 煮沸法C 紫外线照射D 干热灭菌8、外毒素的特点不包括()A 毒性强B 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害作用C 耐热D 可制成类毒素9、以下哪种疾病是由细菌引起的?()A 狂犬病B 禽流感C 破伤风D 口蹄疫10、真菌的繁殖方式不包括()A 出芽生殖B 孢子生殖C 二分裂D 菌丝断裂二、填空题1、微生物根据细胞结构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三大类。
2、细菌的形态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
3、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_____中。
4、病毒的增殖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五个阶段。
5、细菌的致病性取决于_____、_____和_____。
6、免疫的功能包括_____、_____和_____。
7、常见的细菌培养基有_____、_____和_____。
8、支原体是一类_____、_____、_____的微生物。
9、常见的人畜共患病有_____、_____和_____。
10、微生物学的奠基人是_____和_____。
三、简答题1、简述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
2、比较内毒素和外毒素的区别。
3、简述病毒的特点。
4、简述影响细菌生长的因素。
5、简述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四、论述题1、论述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及防控措施。
兽医微生物学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兽医微生物学测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7题,每题1分,共57分)1.关于“猪瘟病毒”说法错误的是()A、黄病毒科瘟病毒属B、病毒主要通过采食侵入机体,最先定居于扁桃体C、属于DNA病毒D、病毒粒子呈球形正确答案:C2.用鸡胚增殖禽流感病毒的最适接种部位是()A、胚脑B、羊膜腔C、尿囊腔D、卵黄囊E、绒毛尿囊膜正确答案:B3.下列哪种痘病毒对预防天花具有公共卫生意义()。
A、牛痘病毒B、山羊痘病毒C、绵羊痘病毒D、鸡痘病毒正确答案:A4.下列不属于单股负链分节段RNA病毒的是A、副黏病毒科B、布尼亚病毒科C、正黏病毒科D、砂粒病毒科正确答案:A5.下列病毒中对呼吸道黏膜具有亲嗜性的是()A、脊髓灰质炎病毒B、肝炎病毒C、脑炎病毒D、流感病毒正确答案:D6.细菌缺乏下列哪种结构在一定条件下仍可存活()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核质E、以上均可正确答案:A7.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是()A、维持细菌外形B、抵抗低渗C、参与物质交换D、与抗原性、致病性、对药物的敏感性等有关E、以上都正确正确答案:E8.给动物注射免疫球蛋白()A、非特异性主动免疫B、特异性被动免疫C、非特异性被动免疫D、特异性主动免疫正确答案:B9.病料量至少是检测量的()倍A、3B、2C、4D、1正确答案:C10.下述方法不可能杀灭细菌芽胞的是()A、高压蒸气灭菌法B、干热灭菌法C、煮沸法D、间歇灭菌法正确答案:C11.PRRSV感染的靶细胞是()A、淋巴细胞B、单核巨噬细胞C、猪肺巨噬细胞D、猪肾细胞正确答案:C12.细菌摄取营养物质最主要的方式是()A、主动运输B、促进扩散C、单纯扩散D、基团移位正确答案:A13.酒精消毒最适宜浓度是( )A、100%B、50%C、95%D、75%正确答案:D14.病毒血凝素的化学成分是()A、脂质B、脂多糖C、多糖D、蛋白质正确答案:D15.常发生于烧伤、创伤、手术切口感染,表现为局部化脓性炎症的细菌是A、铜绿假单胞菌B、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C、布氏杆菌D、鼻疽伯氏杆菌正确答案:A16.与细菌侵袭力无关的物质是()A、芽胞B、血浆凝固酶C、菌毛D、荚膜正确答案:A17.下列哪种病毒可以采用HA-HI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微生物》考试试卷一
一、名词解释(每题 2分,共20分)
1.灭菌:用理化方法杀灭所有微生物。
2.病原性:一定种类的微生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在特定的宿主体内引起疫病过程
的能力或特性。
3.毒力:微生物致病能力的大小。
4.免疫:动物机体对内源性或外源性微生物进行识别、排斥、清除的过程。
5.抗原:能够刺激动物机体产生抗体和效应淋巴细胞,并能与其特异性结合的物
质。
6.类毒素:细菌的外毒素用0.3%—0.4%甲醛溶液脱毒制成的生物制品。
7.细菌:具有细胞壁的属于原核细胞型的单细胞微生物。
8.荚膜:细菌在其生活过程中在细胞壁外面产生的一种黏液样物质。
9.条件性病原体:在一定条件下某些非病原微生物转变成病原微生物。
10.噬菌体:侵染细菌的病毒。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 20分)
1.细菌的特殊结构有芽胞、荚膜、菌毛、鞭毛
2.细菌的生长曲线可分四个阶段,即繁殖期、对数期、稳定期、衰退期。
3.病毒的复制过程有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和成熟和释放
4.细菌的一般检验方法有涂片镜检、分离培养、动物接种和免疫学诊断。
病毒的培养方式有动物接种、、组织培养和鸡胚接种。
5.免疫应答的过程分为致敏阶段、反应阶段和效应阶段。
6.根据生物制品的性质和作用,概括地将其分为疫苗、免疫血清和诊断液三种类型。
三、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
(说明:将认为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每小题后面的括号内)
1.属于真核型微生物的是( B )
A.细菌
B.霉菌
C.放线菌
D.螺旋体
2.能营独立生活的最小的微生物是( B )
A.螺旋体
B.支原体
C.衣原体
D.立克次氏体
3.细菌属于( B )
A.非细胞型微生物
B.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C.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D.细胞型微生物
4.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 B ),青霉素能组阻止该物质的合成。
A.磷壁酸
B.肽聚糖
C.脂蛋白
D.脂多糖
5. 关于芽孢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 一般在体外才能形成
B. 是所有细菌生命周期中的一种生命形式
C. 不是细菌的繁殖方式
D. 一旦污染环境,其传染性可保持多年
E. 其形态、大小及位置有助于细菌的鉴定
6.动物血清中含量最高的免疫球蛋白是( A )。
A.IgG
B.IgD
C.IgA
D.IgE
7.破伤风梭菌属于( B )
A.专性需氧菌
B.专性厌氧菌
C.兼性厌氧菌
8.病毒的增殖方式是(C )。
A.出芽
B.二等分裂
C.复制
9.干热灭菌时,箱体的温度为( B )。
A.120℃
B. 160℃
C. 200℃
10.基础培养基的适宜PH值是( B )。
A.6.8-7.0
B.7.2-7.6
C.7.8-8.0
11. 常用于制备灭活疫苗的理化因素是(B)
A. 紫外线
B. 甲醛
C. 乙醚
D. 3%盐酸
E. 50%甘油生理盐水
12. 能引起I型变态反应的抗体是(E )
A. IgG类抗体
B. IgM类抗体
C. IgA类抗体
D. IgD类抗
体 E. IgE类抗体
13.具有疫苗作用的是(C )。
A.内毒素
B.外毒素
C.类毒素
D.抗毒素
14.血清学反应中的两阶段比较,( A )。
A.第一阶段快
B.第二阶段快
C.两阶段一样快
D.不一定
15.用于稀释鸡的血清的电解质浓度为( D )。
A.0.9%
B.3%
C.5%
D.8%-10%
四、是非题(每题1分,共20分)
(说明:认为陈述正确的在括号内打“√”;否则在括号内打“×”)
1.所有的立克次氏体都不能通过细菌滤器。
……………………(×)2.鸡新城疫血凝抑制试验(HI)属于抗原—抗体反应。
…………………(√)
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主要破坏鸡的外周免疫器官…………………(×)
4.临床上注射青霉素引起的过敏反应属于Ⅳ型变态反应。
……………(×)
5.非特异性免疫的作用效果可以随着与同种微生物接触次数的增多而加强(×)
6.从传染与免疫这一角度来看,没有传染也就没有免疫。
……… ( √ )
7.低于零度病毒会被杀死。
…………………………………( × )
8.抗生素可以杀死病毒。
………………………… ( × )
9. 高压蒸汽灭菌法可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 √ )
10.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血清中的补体呈无活性状态。
………………( √ )
11.特异性免疫具有遗传性。
…………………………………………( × )
12.所有的抗原都是非自身物质。
………………………………… ( × )
13.K细胞和NK细胞都能直接杀伤靶细胞,但速度不同。
………… ( × )
14.抗原的分子量越大,肯定抗原性越强。
……………………………( × )
15.半抗原也能和相应的抗体特异性结合。
……………………………( √ )
16.TI抗原和TD抗原都能刺激机体产生记忆细胞。
…………………( × )
17.在加有青霉素的血清培养基上支原体可以很好生长。
………( √ )
18.Ⅳ型变态反应中没有抗体的参与。
……………………………( √ )
19.血清学试验中,适度的振荡有利于抗原和抗体的结合………………( √ )
20.对细菌标本片进行染色时都需要进行固定。
…………………….( × )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传染能否发生取决于哪些因素?
答:1、病原微生物方面: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和性质、适当的侵入途径(2分)
2、动物机体方面:年龄、体质、性别、种类、抗感染力(2分)
3、外界环境条件(1分)
2.疫苗使用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答:1.运输与保存时要防止高温.暴晒.冻融(1分)
2.疫苗质量:是否过期.看色泽(1分)
3.动物体质:接种时机、密度(1分)
4.消毒灭菌,及时使用(1分)
5.注意接种剂量、次数与途径(1分)
3. 特异性免疫有哪些获得途径?每途径举一个例子。
答:人工主动免疫---注射疫苗;(1分)
人工被动免疫----注射高免血清或康复血清;(1分)
天然主动免疫----动物自然感染疾病痊愈后获得(1分)
天然被动免疫---通过初乳、卵黄、胎盘获得(2分)
六、论述题(10分)
请从免疫学原理方面论述为什么临床上进行畜禽免疫时需要二次免疫?
答:动物接种后抗体的产生有一定的规律性: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
(3分)
抗原第一次刺激机体时,机体有一个长时间的诱导期(一般细菌的诱导期5-7天,病毒3天),血清中产生抗体,此时抗体含量低,而且维持时间短;(2分)初次应答后,抗体明显减少,这时再次对动物进行加强免疫,抗原再次刺激机体,抗体产生的诱导期显著缩短,仅2-3天,抗体含量达到初次应答的几倍到几十倍,持续时间延长,所以疫苗或毒素预防接种后一定时间进行加强免疫。
(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