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中药抑菌效果的测定

合集下载

5种中草药抑菌作用的研究

5种中草药抑菌作用的研究
a t u g cint i e e t xe t g i s 5 kn s f ln ah g n 。nwhc 。h c h l xr c fo A. a iuaeh dt e d s s e t m f ni n a a t df rn tn an t id a t to e s i ih t ea o o t t rm p n c lt a e t p cr o f l o o f e a op p l e a h wi u a t u g cin w t ea t u g ae g i s 5 k n s f ln ah g n fa b v 0 n i n a a t , i t i n a rt s a t i d a t to e s l a o e5 %, p cal i h d mo t n i n a c i g i s B f l o hh n f l a n op p o l s e i y t a s t u g a t n a an t . l a f l o
B t o hei brn r n , o y s i r e ni n a t t [ e l T e l h l x at o 5k d o hns e i n l l t h d o ys or e gi a B t t n e i t tu g s R s t h c o et c i s f iee dc a p n a 血e r p a e a r ic e a n h a f l e . u】 a o r sf n C m i as
CHEN os e g fh mi ̄ De at n, ixa gU ies y Xn in ,Hea 5 0 3 Gu -h n C e s t pr me tX n in nvri , ixag t n n4 3 0 ) Ab ta t 『 bet eT e i t td e ni n a cino kn so hn s dcn lnso id f ln ah gn sr c 0 ici ] h m su yt tu g a t f id f iee v a o h a f l o 5 C me iia pa t n5kn s a t toe l op p

野菊花两种提取方式对5种常见细菌的抑菌效果的比较

野菊花两种提取方式对5种常见细菌的抑菌效果的比较

野菊花两种提取方式对5种常见细菌的抑菌效果的比较【摘要】目的:观察野菊花两种提取方式对5种常见细菌的杀菌效果的分析。

方法:分别用50%的乙醇和水煮提取野菊花的有效成份,用琼脂稀释法制备含野菊花不同药物浓度的MH平板,在平板上点种不同的标准菌株,培养24h观察平板上的细菌生长情况。

结果水煮提取野菊花对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粪肠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为2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为50%;50%的乙醇提取野菊花对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为50%,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为25%,对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最低,均为3.12%。

结论: 两种提取方法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抑菌效果有明显不同,相反,对革兰阴性杆菌及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果无明显差别。

【关键词】野菊花最小抑菌浓度琼脂稀释法长期以来,大量的医学工作者研究细菌对多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对中药的抗菌活性及抗菌的特点较研究抗生素少得多。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不断增强,人们开始关注中药的抗菌作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丁香、野菊花、五倍子、黄莲等中药有明显的抑菌效果[1~3]。

野菊花是其中的一类清热解毒中药,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作用。

本研究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提取的野菊花的有效成份对4种细菌和一种真菌的抑菌作用进行探讨,旨在为中药在临床的应用提供依据。

1 标准菌株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粪肠球菌(ATCC29212)、金黄色葡萄球菌(25923)、白色念珠菌(ATCC64550),以上菌株均购自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2 实验方法2.1 药液的制备2.1.1 水煮法称取100g野菊花中草药,加10倍量蒸馏水小火煮沸2次,每次1h,合并2次水煎液,浓缩至100ml,最终得浓缩液的浓度为100g/100ml,调整pH值至7.0~7.2,冰箱保存备用。

5种中药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的研究

5种中药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的研究

5种中药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的研究王双双;杜锐;吴胜奎;孙江洋;石金凤;宗颖;时坤;李健明;赵丹;曾范利【摘要】采用水提,水浴加热的方法提取黄芩、黄连、黄柏、鱼腥草和五倍子五味中药的有效成分,通过二倍稀释法测出各个药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采用肉汤稀释棋盘法测定五味中药的联合抑菌情况.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黄连高度敏感;对黄芩、黄柏、五倍子和鱼腥草为中度敏感.黄芩、黄连和五倍子的杀菌作用较强,鱼腥草和黄柏的杀菌作用较弱.通过联合抑菌指数(FLCL)可知五倍子与黄芩、五倍子与黄连联合用药为协同作用.五倍子与鱼腥草、黄连与鱼腥草、黄连与黄芩的联合作用,表现为相加作用.黄连与黄柏、黄芩与鱼腥草、黄芩与黄柏、五倍子与黄柏的联合作用,表现为无关作用.鱼腥草与黄柏表现为拮抗作用.【期刊名称】《中国兽医杂志》【年(卷),期】2017(053)012【总页数】4页(P55-57,中插5)【关键词】中药提取物;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小抑菌浓度;最小杀菌浓度;联合抑菌指数【作者】王双双;杜锐;吴胜奎;孙江洋;石金凤;宗颖;时坤;李健明;赵丹;曾范利【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吉林长春130118;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吉林长春130118;吉林省梅花鹿生产与产品应用研究室,吉林长春130118;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吉林长春130118;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吉林长春130118;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吉林长春130118;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吉林长春130118;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吉林长春130118;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吉林长春130118;吉林农业大学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118;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吉林长春1301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3.7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革兰阳性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无论对人类健康还是食品安全等都具有危害。

5种中草药及复配液的抑菌性研究

5种中草药及复配液的抑菌性研究

5种中草药及复配液的抑菌性研究作者:王兴娜黄瑞琪鹿小诗矫强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20年第06期摘要;挑选了黄连、柴胡、甘草、板蓝根、黄芪这5种中草药,采用水提法制备单剂中草药的提取液,并按照排列组合法,将5种提取液按照相同比例进行混合,得到不同配方的复配液,共计31种。

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供试菌,采用牛津杯法对3种供试菌进行体外抑菌,经对比分析后发现,ML 6(柴胡、甘草、板蓝根)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好,其抑菌圈直径最大为24.6 mm,ML 3(黄连、柴胡、黄芪)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能力均较强,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2.5和20.8 mm。

关键词;致病菌,中草药,复配液,抑菌性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20)06-0156-03Abstract;Five kind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were selected to do experiments,such as Chinese goldthread,radix bupleuri,liquorice,isatis,astragalus membranaceus.The extract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were prepared by water formulation,and five kinds of extracts were mixed according to the same proportion to obtain a total of 31 different compounds.Bacillus subtilis,Escherichia coli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 were choosed for the test bacteria,the Oxford Cup method was used to inhibit bacteria in vitro of three kinds of test bacteria,after analyzing the average of three groups data in the parallel experiments,we found that ML 6 (radix bupleuri,liquorice,isatis) had the best bacteriostatic effect on Bacillus subtilis,and the diameter of the fungus ring was 24.6 mm at the maximum,ML 3 (Chinese goldthread,radix bupleuri,astragalus membranaceus) had strong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gainst E.coli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and the diameter of the fungus ring was 22.5 and 20.8 mm,respectively.Key words;Pathogen,;Chinese herbal,;Compound solution,Antimicrobial抗生素的滥用致使许多细菌和病毒突变,出现了耐药性的细菌和病毒,所以从天然药物中筛选毒副作用小的高效抑菌中草药及其有效成分的复配物刻不容緩[1]。

中药的抑菌作用及其抗菌谱

中药的抑菌作用及其抗菌谱

中药的抑菌作用及其抗菌谱2005版中国药典中规定微生物限度检查和无菌检查需要做验证,对于绝大部分化学类药物来说,它们抑菌性的有无及抗菌谱比较容易判断;然而,对于中药制剂来说,却无法准确判断,给验证和检查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针对这种情况,本人查阅了《药用植物学》、《生药学》及部分其他文献资料,把有抑菌作用的中药及其抗菌谱整理如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敬请各位同仁多加指正,补充,谢谢!艾叶对多种致病细菌及真菌有轻度抑制作用白矾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炭疽杆菌、痢疾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白色念珠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等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白果白果酸能抑制结核杆菌的生长,体外对多种细菌及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白蔹水浸剂对同心性毛癣菌,奥杜盎氏小胞癣菌、腹股沟和红色表皮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5%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亦有抑制作用。

萆薢抗真菌荜茇对白色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萹蓄对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绿脓杆菌以及须疮癣菌、羊毛状小芽胞菌、皮肤霉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柴胡煎剂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蟾皮蟾蜍总甙注射液对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四联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有抑制作用;蟾酥还有镇痛作用葱白对白喉杆菌、结核杆菌、痢疾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有抑制作用,对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

大黄有抗感染作用,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最敏感的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其次为白喉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等;对流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大蓟对人型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

大蒜挥发油、浸出液及大蒜素对多种致病细菌、真菌、阿米巴原虫及阴道滴虫等具有明显的抑菌或杀菌作用地榆体外抑菌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人型结核杆菌以及某些致病真菌均有作用远志人型结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白芷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水浸剂对奥杜盎小芽胞癣菌等致病真菌有一定抑制作用。

5种中药和28种抗生素对养殖鳗鲡致病菌的抑制作用_李秋云

5种中药和28种抗生素对养殖鳗鲡致病菌的抑制作用_李秋云

芩)和 28 种抗生素(强力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等)对 5 株鳗鲡常见病原菌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旨在筛选高效 的抑菌药物,为鳗鲡养殖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五倍子 石榴皮 大 黄
虎杖
黄芩
病原菌
MIC MBC MIC MBC MIC MBC MIC MBC MIC MBC
Note:Underline “- ”indicat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IC and
查 气单胞菌。
MBC.
研 1.1.2 试验药物 中药:五倍子,产地湖北;石榴皮,产地
究 甘肃;虎杖,产地福建;大黄,产地甘肃;黄芩,产地河北 。
由表 1 可见,5 种中药对 5 株致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效
收稿日期:2013-12-19 基 金 项 目 :厦 门 市 重 点 项 目(3502Z20110014,3502Z20123027);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Z81231);集美大 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ZQ2008015);集美大学创新团 队基金(2010A003) 作者简介:李秋云(1990-),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水产 病害防治,E-mail:liqiuyun900818@163.com 通讯作者:李忠琴,女,副教授,主要从事生药学与水产病害防治 研究,E-mail:zhqinli@jmu.edu.en
易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强和药物残留超标等[5,6]。因此,研究
与 开 发 高 效 的 抗 菌 药 物 ,以 充 分 发 挥 其 疗 效 ,具 有 重 要 意
义。中草药具有抗微生物、驱(杀)虫等功效,毒副作用小,
!!!!!!!!!!!!!!!!!!!!!!!!!!!!!!!!!!!!!!!!!!!!!

几种中药颗粒剂与水煎剂对不同种类耐药菌株的体外抑菌作用效果

几种中药颗粒剂与水煎剂对不同种类耐药菌株的体外抑菌作用效果

几种中药颗粒剂与水煎剂对不同种类耐药菌株的体外抑菌作用效果【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黄芩、薄荷、苦参、连翘及蒲公英五种中药的颗粒剂与水煎剂对几种耐药菌株的抑制效果。

方法:分别选取五种抑菌中药(黄芩、薄荷、苦参、连翘及蒲公英)的颗粒剂与水煎剂,采用血平板分离处理后获取五种耐药菌株,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鲍曼不动杆菌。

通过中药药敏纸片琼脂扩散法检测药物抑菌圈直径,并对比不同剂型之间的抑菌情况。

结果:本次所选5种中药药物水煎剂及颗粒剂均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黄芩、连翘和薄荷的水煎剂及颗粒剂可抑制铜绿假单胞菌以及鲍曼不动杆菌;黄芩水煎剂和颗粒剂可抑制肺炎克雷伯菌以及大肠埃希菌,统计学分析表明,五种中药水煎剂和颗粒剂对耐药菌株的抑制效果相近,差异不显著(P>0.05)。

结论:本次所选五种中药制剂均可抑制耐药菌株,不同剂型之间的抑菌效果相近。

【关键词】耐药菌株;抑菌中药;颗粒剂;水煎剂;抑菌圈随着抗生素滥用问题不断加剧,临床上耐药菌株也屡屡出现。

耐药菌株的出现意味着患者感染风险上升,死亡几率增加,医学领域一直都在探索一种替代抗菌药物以改善多重耐药菌株引起的感染问题,抑菌中药是其中一个重要方向。

传统中药的应用历史比较悠久,而且在抗菌方面有着诸多成就,研究指出:中药饮片可有效抑制多重耐药菌[1]。

水煎剂是中医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传统剂型,现阶段大部分研究均采用单味抑菌中药水煎剂,但煎制工序繁琐,而且不方便携带[2]。

中药配方颗粒是基于中药饮片制成的一类中药剂型,主要通过现代化制药科技对中成药物实施提取、分离、炮制、浓缩等工艺处理,最终制备成颗粒剂型,并普遍应用于中医药临床。

与水煎剂相比,中药配方颗粒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中药饮片药性,又避免了繁琐的煎制工作,且质量控制更为严格,安全性更高,应用更为方便。

但临床关于中药颗粒剂与常规水煎剂的药效差异仍然存在较大争论[3]。

基于此,本文观察分析黄芩、薄荷、苦参、连翘及蒲公英五种中药的颗粒剂与水煎剂对几种耐药菌株的抑制效果,旨在对比两种剂型的抑菌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分别选取五种抑菌中药(黄芩、薄荷、苦参、连翘及蒲公英)的颗粒剂与水煎剂,采用血平板分离处理后获取五种耐药菌株,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鲍曼不动杆菌。

黄芩等六种中草药的体外抑菌试验

黄芩等六种中草药的体外抑菌试验

s n i v e n c lsa n na a c ma a E. o i 6 a d E. oi4 r o e s i et t e v l n s e s i et s me eo ie a d a t n a r . c l 2 n c l 0 wee n t n i v o o h rf e C l e e t o s t i I i h r a dc n se c p k l a . eb l me i ie x e t u l p s c Ke ywo d :Chn s h r a me i ie i i oa t a tra t s a t a tra e fc rs i e e eb l d cn ; nv t n i c ei le t n i ce i l fe t r b ; b
a I we eb t e n l40a d 1 1 .I wa o r t l e stv o s a u m ei a u i e d t l ndt M C r ew e / he n /0 t sm dea ey s n iiet oln m a rc n m m l ra heM C l n

2 ・ 兽 医临床 6
广东畜牧兽 医科技 2l # ( 鲞 塑 oo  ̄ 笠


黄芩 等 六种 中草 药 的体 外 抑 菌 试 验
王德 成 ,张翠婷 ( 莞市黄江 兽 医站 ,广 东 东莞 东 53 7 2 7 0)
摘 要:应 用平板打孔法和试管两倍稀释法检测 了本地常见清热型 中草药黄芩 、青葙子、五 色梅 、一 点红 、鸡蛋花、少花龙葵等对 沙门氏菌和大肠杆 菌的抑制作用 。结果表 明:沙 门氏菌对黄芩 、一点红和
中 图分 类 号 :¥ 5 . 5 8 3 7 文 献 标 识码 :A 文章 编 号 :1 0 — 5 7(01 ) 6 0 2 — 2 0 5 8 6 2 0 0 — 06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997- 06- 06 收稿 1997- 10- 27 修回)
2 48 2 48 2 50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ON GERMICIDAL EFFICACY AND STABILITY OF ACIDIC WATER WITH HIGH REDOX POTENTIAL Yi Jiany un, et al First Affiliated H ospital of Guang zhou M edical College, Guangzhou 510120 Abstract The acidic w ater w ith hig h redox potential has a redox potential of > 1100 m V and a pH of < 2 7 Germ icidal test found that the w ater could kill 100% of bacterial veg etative forms unprotected by organic substance and Cand ida albicans in 1 ~ 5 m in and 100% of spores of Bacillus subtilis v ar niger in 20 m in When it w as used fo r w iping the sur face of wor king table or imm ersing the vag inoscope for 1~ 2 m in, the killing rate o f natural bacter ia o n these articles w as 87 92% and 74 80% ~ 80 49% respectively After it w as kept at room temperature for 3 day s, its redox potential decreased obviously , but the pH value did not change sig nificantly Key words acidic w ater w ith high r edox p otential gemicidal action stability
用 1 min, 可分别将痢疾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白色念珠菌与淋球菌全部杀灭。
含碘清洗消毒剂由聚乙烯吡咯烷酮碘与 表面活性剂复配面成 ( 含有效碘 8000 mg/ L) 。 前曾报道, 以有效碘浓度为 250 mg/ L 的含碘 清洗消毒剂溶液作用 10 min, 可将大肠杆菌 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 99 9% 以上
别进行试验。结果, 黄连、黄芩与大黄水煎 浓缩液对所试菌的抑菌作用多强于黄柏、苦 参水煎浓缩液者。前 3 种中药水煎浓缩液对 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 径 > 25 mm 。水煎浓缩液经乙醇沉淀处理 后 , 抑菌作用多减弱 ( 表 1) 。
表 1 各种中药浓缩液对细菌的抑菌作用
细菌 不同中药抑菌圈直径 ( mm) 黄连 黄芩 大黄 黄柏 苦参 水煎浓缩液 ( pH 3~ 4) 奇异变形杆菌 表皮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绿脓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21 36 13 12 33 11 35 11 11 28 11 34 < 10 12 25 < 10 19 < 10 < 10 24 < 10 16 < 10 < 10 11
5 种中药抑菌效果的测定
宫锡坤 陈星灿 张 蓬* ( 沈阳药科大学, 沈阳
提要
110015 )
黄连、黄芩、大黄提取液对奇异变形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
菌的抑菌作用多强于黄柏、苦参提取液者。其水煎浓缩液经乙醇提取处理后, 所剩物质的抑菌作用减弱。黄 连、黄芩、大黄水煎液最小抑菌浓度, 随药液 pH 升高而增大。 关键词 抑菌作用 中药 黄连 黄芩 大黄
EXAMINATION OF BACTERIOSTATIC EFFICACY OF FIVE CHINESE HERBAL DRUGS Gong Xikun, et al Shenyang Pharm aceutic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15 Abstract T he eff icacy of extract s of Rhiz oma Cop tidis, R adix Scutellar iae and Radix Rhei in inhibiting Pr oteus mirabil is, Stap hylococcus ep ider midis , Escherichia coli , Pseudomonas aer uginosa and Stap hy lococcus aur eus was st ronger than that of Cort ex Phellodendr i and Radix Sophorae Flavescentis T he bact eriostatic ef ficacy of the residual substances aft er ethanol ex trac t ion of t heir concentrated decoctions decreased T he m inimal bact eriost atic concentrat ions of w at er decoct ions of Rhi zoma Cop tidis , Radix Scutellar iae and Radix Rhei increased w ith increasing pH values of their solut ions Key words bact er iostat ic ef f icacy Radix Rhei Chinese her bal drugs Rhiz oma Cop tidis Radix Scut el lar iae
缩液含药量为 100 g/ 100 ml, 取其不同浓度 ( mg/ ml) 稀释液 1 ml, 分别 加于定量肉 汤 琼脂中 制 成平 板。冷 凝后 , 对 平板 表面 分 区, 向每区接种一接种环菌液。培养后, 找 出无菌生 长的 最低药 物浓 度 ( 最小 抑菌 浓 度, M IC) 。 2 结果 经用水煎浓缩液 ( pH 3~ 4) 及其调 pH 值为 5~ 6 者, 以及水煎加醇处 理浓缩液分
106
Chinese Journal of Disinfection 1998; 15 ( 2)
表 3 高电位酸性水放置室温下的稳定性
放置时间 ( d)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5 20 ORP 值 (m V) 1136 1100 1024 703 548 548 535 530 520 513 502 500 490 pH 值 2 2 2 2 2 2 2 2 2 2 55 56 56 52 50 50 50 52 58 60
水煎浓缩液 ( pH 5~ 6) 奇异变形杆菌 表皮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绿脓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22 32 15 10 36 12 31 11 13 30 12 36 10 13 26 < 10 16 < 10 < 10 21 < 10 10 < 10 < 10 &l菌 表皮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绿脓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22 20 < 10 < 10 11 14 12 11 10 < 10 12 14 < 10 10 < 10 < 10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108
Chinese Journal of Disinfection 1998; 15 ( 2)
表 2 不同 pH 中药水煎液对细菌最小抑菌浓度的比较
黄连水煎液 M IC 细菌 奇异变形杆菌 表皮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绿脓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注: 结果为 3 次试验平均值。 ( 1997- 08- 21 收稿 1997- 12- 17 修回) ( mg/ ml) pH 4~ 4 5 pH 5~ 6 6 25 0 10 50 00 25 00 0 78 12 50 1 56 100 00 50 00 0 78 黄芩水煎液 M IC ( mg/ ml) pH 3~ 4 pH 5~ 6 12 50 0 78 6 25 6 25 1 56 50 00 3 13 100 00 50 00 3 13 大黄水煎液 M IC ( mg/ ml) pH 3~ 4 pH 5~ 6 25 00 1 56 100 00 50 00 3 13 50 00 3 13 100 00 50 00 6 25
* 56 期微生物制药专业毕业生
中国消毒学杂志 1998 年第 15 卷第 2 期
107
对黄连、黄芩、大黄、黄柏、苦参等中 药水煎液, 用打孔法和琼脂平板连续稀释法, 进行了抑菌效果测定。现将结果报告于下。 1 方法 1 1 药液的制备 用传统 煎煮 法分 别对 黄 连、黄 芩、 黄 柏、大黄与苦参煎煮 2 次。第 1 次加水 500 ml 煮沸 30 min, 第 2 次加水 300 ml 煮沸 20 min 。2 次煎 液合并 后过滤 , 再将 滤液浓 缩 至 100 ml 即成水煎浓缩液。其 pH 值为 3~ 4。 另向其水煎浓缩液中加浓度为 95% 的乙 醇, 使混合液中乙醇浓度为 70% 。放置 48 h 使沉淀 , 过滤, 回收乙醇, 则制成醇处理后 浓缩液。 1 2 菌液的制备 取生 长于 普通 营养 琼脂 斜面上 的试 验 菌, 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于 37 ~ 10 6cfu/ ml 的菌悬液。 1 3 抑菌效果的测定 1 3 1 打孔法 在表面涂有菌液的平板 上打孔 ( 直径 6 mm) , 用琼脂封孔底。向孔 内加 0 07 ml 药液。于 37 培养 24 h, 测量 抑菌圈直径。 1 3 2 琼脂平板连续稀释法 以水煎浓 培养 6~ 12 h。经比浊判定菌量后, 稀释至含菌量为 1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