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分子动理论.ppt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第三版)热学 第二章

大学物理(第三版)热学 第二章

一、 理想气体的微观图象
1. 质点 P nkT P 0
在 T 一定的情况下 n 值小 意味着分子间距大 2 .完全弹性碰撞
3. 除碰撞外 分子间无相互作用 f=0
范德瓦耳斯力(简称:范氏力)
f
斥力
合力
r0
O
s
10 -9m r
d
引力
分子力
气体之间的距离
r 8r0 引力可认为是零 可看做理想气体
第3步:dt时间内所有分子对dA的冲量
dI dIi ix 0
1 2
i
dIi
nimi2xdtdA
i
dIi
2ni mi2xdtdA
第4步:由压强的定义得出结果
P

dF dA

dI dtdA

i
ni
m
2 ix
i dA
ixdt
P

dF dA

dI dtdA
2. 气体分子的自由度
单原子分子 双原子分子 多原子分子
i3 i5 i6
二、 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理 条件:在温度为T 的平衡态下 1.每一平动自由度具有相同的平均动能
1 2
kT

1 3

3 2
kT

1 2
m
1
3
2

1 2
m
2 x

1 2
m
2 y

1 2
m
2 z
每一平动自由度的平均动能为 1 kT
2
2.平衡态 各自由度地位相等
每一转动自由度 每一振动自由度也具有 与平动自由度相同的平均动能 其值也为 1 kT

大学物理-气体分子动理论

大学物理-气体分子动理论

v
v1 v2 v3 … …
N ΔN1 ΔN2 ΔN3 … …
速率为 vi 的概率为:
Pi
Ni N
长时间“观测”理想气体分子的速率 v :
v
0 ~ +∞ 连续分布
速率为 v → v + dv 的概率为:
Pv~vdv
dNv N
0
???
速率分布函数
Pv~vdv
dNv N
f (v)dv
f (v) dNv Ndv
刚性双原子分子的动能
分子动能
平动动能
t x
t y
t z
转动动能
r
r
t x
t y
t z
r
r
1 kT 2
t x
t y
t z
r
r
5 kT 2
温度较高时,双原子气体分子不能看作刚性分子,分子
平均能量更大,因为振动能量也参与能量均分
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能量
分子模型 刚性单原子分子 刚性双原子分子 刚性多原子分子
每个分子频繁地发生碰撞,速度也因此不断变化;
二、压强形成的微观解释
单个分子与器壁碰撞 冲力作用瞬间完成,大小、位置具有 偶然性;
大量分子(整个气体系统)与器壁碰撞 气体作用在器壁上是一个持续的、不 变的压力;
压强是气体分子给容器壁冲量的 统计平均量
三、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
建立三维直角坐标系 Oxyz
vz i N
气体处于平衡态时,气体分子沿各个方向运动的机会均等。
vx vy vz
气体分子速率平方的平均值
v v1 v2 v3 … …
N ΔN1 ΔN2 ΔN3 … …
v

2024版(推荐)《大学物理》ppt课件

2024版(推荐)《大学物理》ppt课件
(推荐)《大学物理》ppt课件
2024/1/27
1

CONTENCT

2024/1/27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力学基础 • 热学基础 • 电磁学基础 • 近代物理初步 • 实验方法与技能培养 • 课程总结与展望
2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2024/1/27
3
《大学物理》课程简介
课程性质
大学物理是理工科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培 养学生掌握物理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实验操作
熟练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保证 实验的顺利进行。
数据处理和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有用信息,得 出结论。
2024/1/27
36
典型实验案例分析与讨论
01
02
03
04
案例一
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通过气 垫导轨上滑块的运动,验证牛 顿第二定律,加深对力和运动 关系的理解。
案例二
角动量守恒定律 内容、条件及应用
10
功和能
功的定义和计算
恒力做功、变力做功的计算方法
动能定理
内容、表达式、意义及应用
势能的概念和计算
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等势能的计算方法
机械能守恒定律
内容、条件及应用
2024/1/27
11
03
热学基础
2024/1/27
12
温度与热量
温度的定义和单位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 理量,其单位是摄氏度(°C) 或华氏度(°F)。
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提高物理素养。
2024/1/27

大学物理ppt课件完整版

大学物理ppt课件完整版

03
计算机模拟和仿真
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值模拟和仿真 实验,验证理论预测和实验结果 。
2024/1/25
5
物理学的发展历史
01
02
03
古代物理学
以自然哲学为主要形式, 探讨自然现象的本质和规 律,如古希腊的自然哲学 。
2024/1/25
经典物理学
以牛顿力学、电磁学等为 代表,建立了完整的经典 物理理论体系。
固体的电子论
介绍了能带理论、金属电子论、半导体电子 论等。
30
核物理和粒子物理基础
原子核的基本性质
包括核力、核子、同位素等基本概念。
放射性衰变
阐述了α衰变、β衰变、γ衰变等放射性衰变过程及 其规律。
粒子物理简介
介绍了基本粒子、相互作用、粒子加速器等基本 概念。
2024/1/25
31
THANKS
感谢观看
19
恒定电流的电场和磁场
恒定电流:电流大小和方 向均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 。
2024/1/25
毕奥-萨伐尔定律:计算 电流元在空间任一点产生 的磁场。
奥斯特-马可尼定律:描 述电流产生磁场的规律。
磁场的高斯定理和安培环 路定理:揭示磁场的基本 性质。
20
电磁感应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描述变化的磁场产生感应电动势的规律。
01
又称惯性定律,表明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状态
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
02
又称动量定律,表明物体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
成反比。
牛顿第三定律
03
又称作用与反作用定律,表明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大学物理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2024)

大学物理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2024)
2
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3
2024/1/29
13
圆周运动
2024/1/29
01
变速圆周运动
02
变速圆周运动的特点和性质
03
变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14
相对运动
2024/1/29
01 02 03
参考系与坐标系 参考系的选择和建立 坐标系的种类和应用
15
相对运动
2024/1/29
相对速度与牵连速度 相对速度的定义和计算
2024/1/29
简谐振动的动力学特征
分析简谐振动的动力学特征,包括回复力、加速度 、速度、位移等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简谐振动的能量特征
讨论简谐振动的能量特征,包括动能、势能 、总能量等的变化规律,以及能量转换的过 程。
32
振动的合成与分解
2024/1/29
同方向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
分析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规律,介绍合振动振幅、合 振动相位等概念。
5
大学物理的研究方法
03
观察和实验
建立理想模型
数学方法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通 过实验可以验证物理假说和理论,发现新 的物理现象和规律。
理想模型是物理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研究 方法,它忽略了次要因素,突出了主要因 素,使物理问题得到简化。
数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工具,通过数学方法 可以精确地描述物理现象和规律,推导物 理公式和定理。
2024/1/29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一切自然现象,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 、光学等各个领域。
应用举例
热力学第一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爱因斯坦的 质能方程等。

大学物理(第三版)热学-第一章

大学物理(第三版)热学-第一章

从实验归纳总结
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转化 热力学第二定律 ---过程方向性 基础定律
地位: 相当于力学中的牛顿定律
2021/6/7
12
三、 本课程中研究对象的理想特征
1.对象 理想气体
宏观定义:
严格遵守玻意耳定律
实际气体理想化:
P 不太高 T 不太低
若高压 低温?
2021/6/7
1) 在理想气体理论基础上加以修正
每一时刻系统都处于平衡态 实际过程的理想化---无限缓慢(准) “无限缓慢”:系统变化的过程时间>>驰豫时 间 例1 气体的准静态压缩
2021/6/7
过程时间 ~ 1 秒
驰豫 时间
<
103 16
s
实际过程太迅速了 怎么办? 1)修正原理论 2)更普遍的理论或经验
本课介绍 • 气体分子动理论
平衡态下 理想气体的状态量与微观量的关系 •热力学基础 实验的总结---必定涉及过程
3.5 4190/m 3 十亿
大量、无规则
统计方法
数学基础---概率论
2021/6/7
23
讨论 1.理气状态方程
PV M RT PV RT NkT
P nkT
2.不漏气系统 各状态的关系
PV C T
2021/6/7
24
3. P-V 图
P
P.V.T P.V.T
V
P V 图上一个点代表一个平衡态 一条线代表一个准静态过程
2021/6/7
5
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 •从单个粒子的行为出发
统计的方法
•大量粒子的行为--- 统计规律 例如:微观认为宏观量P
是大量粒子碰壁的平均作用力

大学物理热力学基础.

大学物理热力学基础.

11.01310522.4103
22.7102(J)
Qacb Acb
V(l)
7-3 气体的摩尔热容量
一、热容与摩尔热容的定义: 热容量:系统在某一无限小过程中吸收热量dQ与温
度变化dT的比值称为系统在该过程的热容量(C)
dQ
C dT
表示升高1K所吸收的热量
J K1
单位质量的热容量叫比热容。 CMC比 JK1kg1
摩尔热容量:1 mol 物质的热容量(Cm)
M C Mmol Cm
1mol 物质温度升高1K时所吸收的热量。
JK1mo1
二、理想气体的摩尔热容量
1、理想气体的定容摩尔热容:
dQ CV ( dT )V
( dE dT
)V
理想气体 dE i RdT
2 3
单原子理想气体 CV 2 R
双原子理想气体
1、理想气体的绝热准静态过程的过程方程
dA PdV dE M M moC lVdT (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M RT Mmol
对其微分得:
M
PdVVdP RdT Mmol
(2)
联立(1)(2)得:
dP dV0 PV
PV con. s(3t)
(泊松公式)
将 PV cons.与t PV M RT联立得:
准静态过程是一种理想的极限。
三、准静态过程的功和热量
1、体积功的计算
dl
➢当活塞移动微小位移dl 时, 系统对外界所作的元功为:
p F S
➢系统体积由V1变为V2,系统对外界作总功为:
A dA V2pdV V1
dV0, 系统对外作正功;
dV0, 系统对外作负功;
例:有1mol理想气体 (1)a b等温,

大学物理06分子动理论

大学物理06分子动理论
热物理学
组成物质的分子或粒子都在作永不停息的无规则 运动,称为热运动。大量分子热运动的集体效应在宏 观上表现为物体的热现象和热性质。
研究分子热运动,讨论热现象的规律、分析物体 热性质的理论称为热物理学。 热物理学包括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 • 宏观理论——热力学: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通过归 纳和推理得出有关热现象的基本规律,因而其结论普 遍而且可靠。 • 微观理论——分子动理论:从分子结构和分子运动出 发,应用力学规律和统计方法,研究大量分子热运动 的集体效应,从微观本质上解释热现象和热性质。
热力学平衡态
三、平衡与涨落 一个与外界没有能量、质量交换的系统,经一定时间后 达到稳定的,不再有宏观状态的变化。此时,系统内各 部分的宏观性质均相同。
处在平衡态的系统的宏观量,如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但不能保证任何时刻大量分子撞击器壁的情况完全一样, 这称为涨落现象,分子数越多,涨落就越小。 N
t
热力学平衡态
二、温标
确定温度数值的表示方法——温标 (1)选定测温质 (2)选定与温度单调变化的属性
(3)假定测温属性与温度成线性关系
(4)选定温度标准点,将温度计分度 不同测温质或不同测温属性测量同一温度数 值可能不同。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高景jgao@
热力学平衡态
三、理想气体温标和状态方程
LR R R R LR R RRLR RRRL 1 3 4
R R R R 0 4 1
C(n) 1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高景jgao@
C n 某一宏观态出现的几率: pn N 2
热力学平衡态
1 2 3 4 n n’
L L L L 4 0
LLLR LLR L LR LL R LLL 3 1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t 273.15
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当系统处于平衡态时,各个状态参量之间的关系式。
理想气体
M
pV
RT
M mol
M 气体质量
p
Mmol 气体的摩尔质量
I ( p1,V1,T1)

R 普适气体常量
8.31J / mol
o

II ( p2,V2,VT2 )
例:氧气瓶的压强降到106 Pa即应重新充气,以免混 入其他气体而需洗瓶。今有一瓶氧气,容积为32 l,
压强为1.3107 Pa,若每天用105 Pa的氧气400 l ,问此 瓶氧气可供多少天使用?设使用时温度不变。
解: 根据题意,可确定研究对象为原来气体、用去气 体和剩余气体,设这三部分气体的状态参量分别为
p1 V1 M1 p2 V2 M2 p3 V3 M3 使用时的温度为T
设可供 x 天使用
原有 x 每天用量 剩余
理想气体的分子模型是弹性的自由运动的质点。
二、理想气体的分子性质 平衡态下:
1、平均而言,沿各个方向运动的分子数相同。 2、气体的性质与方向无关,
即在各个方向上速率的各种平均值相等。
vx vy vz vx2 vy2 vz2
3、不因碰撞而丢失具有某一速度的分子。
三.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
y l1
V NA
NA
k R N A 1.381023 J K 1玻尔兹曼常量
p nkT
p 2 nw 3
w 1 mv 2 3 kT 气体动理论第二基本方程
2
2
温度是气体分子平均平动动能大小的量度
例题:下列各式中哪一式表示气体分子的平均
平动动能?(式中M为气体的质量,m为气体
分子质量,N为气体分子总数目,n为气体分子
i 1
l1l2l3 N
N
vix2
i 1
N
vix2
N n
l1l2l3
平衡态下
vx2
vy2
vz2
1 3
v2
p
nmvx 2
1 3
nmv 2
w 1 mv 2 ——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 2
p 2 nw 3
气体动理论第一基本方程
6-3 温度的统计解释
一、温度的统计解释
M pV RT
M mol
p 1 N RT n R T
3.质量为M的理想气体内能:E M i RT
M mol 2
4.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的平动动能之和:n w
5.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的动能之和: n k
n为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
例题8:如果氢气、氦气的温度相同,摩 尔数相同,那么着两种气体的
1、平均动能是否相等? 不等 2、平均平动动能是否相等?相等 3、内能是否相等? 不等
系统分类(按系统与外界交换特点):
孤立系统:与外界既无能量又无物质交换 封闭系统:与外界只有能量交换而无物质交换 开放系统:与外界既有能量交换又有物质交换
平衡态系统 系统分类(按系统所处状态):
非平衡态系统 热平衡态: 在无外界的影响下,不论系统初始状态如 何,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系统的宏观性质不随时间 改变的稳定状态。
√ C T相同,但 PN2 PHe D T相同,但 PN2 PHe
w 3 kT 2
pv m RT M mol
p
RT
M mol
例题7:在密闭的容器中,若理想气体温 度提高为原来的2倍,则
√ A w , p都增至2倍。
C w , p 都不变。
B w 增至2倍,p增至4倍。 D w 增至4倍,p增至2倍。
k
i 2
kT
氢气 i=5 氦气 i=3
w
3 2
kT
E N. i kT
2
例题9:H2的温度为00C,试求:
1、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w
3 2
kT
2、分子的平均转动动能。 kT
3、分子的平均动能。 5 kT
2
例3:储有氢气的容器以某速度v作定向运动。假设该 容器突然停止,全部定向运动动能都变为气体分子热 运动动能,此时容器中气体的温度上升0.7K。求:(1) 容器作定向运动的速度v
w 3 kT 2
p nkT
6-4 能量均分定理 理想气体的内能
一、自由度 确定一个物体的空间位置所需要的独立坐标数目。
He
O2
H2O
NH3
以刚性分子(分子内原子间距离保持不变)为例
z
z
C(x, y, z)
y
C(x, y, z)
y
x
单原子分子
平动自由度t=3
i tr 3
x 双原子分子
平动自由度t=3 转动自由度r=2
1 kT 2
如果气体分子有i个自由度,则分子的平均动能为
i kT
k2
三、理想气体的内能
分子间相互作用 可以忽略不计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0
理想气体的内能=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之总和
1mol理想气体的内能 (摩尔内能)为
E0
i NA(2
kT
)
i 2
RT
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内能为 E M i RT Mmol 2
t 2l / vix
单位时间内i分子对A1面的冲量 2mv ix vix / 2l1
则 i分子对A1面的平均冲力 Fix 2mvix vix / 2l1
所有分子对A1面的平均作用力
压强
Fx
N i 1
Fix
m l1
N
vix2
i 1
N
p
Fx l2l3
m l1l2l3
N
vix2
i 1
mN vix2
第三篇 热 学
研究物质各种热现象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热力学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
气体动理论
统计方法 宏观量是微观量的统计平均
统计物理
玻耳兹曼
麦克斯韦
6-1 平衡态 温度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一、平衡态
热力学系统(热力学研究的对象): 大量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等)组成的宏观物体。 外界:热力学系统以外的物体。
(V,N,m )
A2 O viy viz
A1 l2 vi
vix l3 x
z
vi vixi viy j vizk
平衡态 下器壁各 处压强相 同,选A1 面求其所 受压强。
y
A2 O
mv ix
mv ix A1
x
l1
i 分子动量增量
pix 2mv ix
i分子对器壁的冲量 2mv ix
i分子相继与A1面碰撞的时间间隔
温度改变,内能改变量为 E M i RT
Mmol 2
例 就质量而言,空气是由76%的N2,23%的O2和 1%的Ar三种气体组成,它们的分子量分别为28、32、 40。空气的摩尔质量为28.910-3kg,试计算1mol空气
在标准状态下的内能。
解: 在空气中
N2质量 M1 28.9103 76% 22.1103 kg
平衡条件: (1) 系统与外界在宏观上无能量和物质的交换, (2) 系统的宏观性质不随时间改变。
非平衡态: 不具备两个平衡条件之一的系统。
说明: •平衡态是一种热动平衡
处在平衡态的大量分子仍在作热运动,而且因 为碰撞, 每个分子的速度经常在变,但是系统的宏 观量不随时间 改变。
例如:粒子数
箱子假想分成两相同体积的部分, 达到平衡时,两侧粒子有的穿越 界线,但两侧粒子数相同。
kT
N
nV
P kT
V
1.33 1.38 1023
300
106
3.211016 个
每个分子平均平动动能为:
___
w
3 kT
2
故N个分子总动能:
Ek
__
wN
3 kTN
2
3 k T P V 2 kT
3 PV 3 1.33 106 2 106 (J)
2
2
二、气体分子的方均根速率
w 1 mv2 3 kT
摩尔数
n1
M1 Mmol 1
22.1 28
0.789
O2质量 M2 28.9103 23% 6.65103 kg
摩尔数
n2
M2 M mol 2
6.65 32
0.208
Ar质量 M3 28.9103 1% 0.289103 kg
摩尔数
n3
M3 Mmol 3
0.289 0.007 40
1mol空气在标准状态下的内能
•平衡态是一种理想状态
对热力学系统的描述:
1. 宏观量——状态参量
平衡态下描述宏观属性的相互独立的物理量。
如 压强 p、体积 V、温度 T 等。
2. 微观量
描述系统内个别微观粒子特征的物理量。 如分子 的质量、 直径、速度、动量、能量 等。
微观量与宏观量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二、温度 表征物体的冷热程度
数密度,NA为阿伏加得罗常量)

(A) 3m
2M
pV (B)
3M pV
2Mmol
(C)
3 2
npV
(D)
3 M mol 2M
N A pV
解:w 3 kT 3R T
2
2N A
3 pVMmol 3 pVm NA 3 pVm 2 MN A 2 MN A 2M
例:(1)在一个具有活塞的容器中盛有一定的气体。 如果压缩气体并对它加热,使它的温度从270C升到 1770C,体积减少一半,求气体压强变化多少? (2)这时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变化多少?
p1 V1 M1 T
p2 V2 M2 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