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理论的演变及其主要内容

合集下载

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

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

自亚当·斯密以来,整个经济学界围绕着驱动经济增长的因素争论了长达200多年,最终形成的比较一致的观点是: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一国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下列三个要素(Tanzi and Zee,1997,p.180):⑴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性资源的积累;⑵在一国的技术知识既定的情况下,现在资源存量的使用效率;⑶技术进步。

但是,60年代以来最流行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依据以劳动投入量和物质资本投入量为自变量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的增长模型,把技术进步等作为外生因素来解释经济增长,因此就得到了当要素收益出现递减时长期经济增长停止的结论。

可是,90年代初期形成的“新经济学”即内生增长理论则认为,长期增长率是由内生因素解释的,也就是说,在劳动投入过程中包含着因正规教育、培训、在职学习等等而形成的人力资本,在物质资本积累过程中包含着因研究与开发、发明、创新等活动而形成的技术进步,从而把技术进步等要素内生化,得到因技术进步的存在要素收益会递增而长期增长率是正的结论。

当然,许多经济学家早已看到了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Schumperter,1934;舒尔兹,1990;贝克尔,1989),但是,他们都是把它们看作是外生因素。

这样,这两种理论的政策含义出现了分歧:尽管财政经济学家一直认为财政政策能够影响经济增长(因为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间的内在联系表现在许多方面,诸如扭曲性税收的负效应、累进税对储蓄倾向的不利影响以及增加税收动用额外资源以提高公共投资水平等等),但是新古典增长论却认为,长期经济增长完全是由理论本身的外生因素决定的,因此无论采取什么政策,长期增长都不变,或者说,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充其量只有短期效应,而不能影响长期增长;而内生增长论则认为,一国的长期增长是由一系列内生变量决定的,这些内生变量对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是敏感的,并受政策的影响。

如果增长率是由内生因素决定的,那么,问题就是经济行为主体特别是政府如何能够影响增长率的大小,因而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经济发展理论

经济发展理论
内生增长理论启示我们要注重提高生产要素的效率,通过技术创新、人力资本投资、专业 化分工等途径推动经济增长。
启示二
创新驱动理论启示我们要加强创新能力和意识,通过技术和制度的创新推动经济增长和发 展。
启示三
知识经济理论启示我们要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和人力资本投资,发挥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重 要作用。
04
经济发展战略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03
经济发展理论强调提高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有助于提高人民
生活水平,改善民生。
02
传统经济发展理论
亚当·斯密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
总结词
自由市场经济理论认为,通过自由竞争和自由市场,经济能够达到最大化的繁荣 和效率。
详细描述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强调了自由市场经济的重要性,认为市场中的供求关系 会自动调节生产、价格和分配,从而实现经济的平衡和发展。政府只需要扮演一 个最小干预的角色,以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私有财产权。
这些理论对当代经济发展的启示
• 启示:传统经济发展理论提供了对市场经济运行的 基本认识和理解,揭示了经济发展的一些基本规律 。当代经济发展仍然可以从中获得很多启示,包括 对自由市场经济的尊重、对比较优势的利用、对市 场均衡价格的重视等。
03
新经济发展理论
内生增长理论
总结词
内生增长理论是一种解释经济如何实现持续、非外延式增长的经济学理论。
05
经济发展政策
产业政策
定义
产业政策是政府为了促进特定产 业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政 策。
目的
产业政策的目的是促进产业结构 升级、提高产业效率和竞争力, 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类型
产业政策可以包括产业结构政策 、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 和产业布局政策等。

经济增长理论发展史

经济增长理论发展史

经济增长理论发展史经济增长理论发展史2011-12-12 15:58古典经济学理论的⿐祖斯密认为,促进经济增长有两种途径:⼀是增加⽣产性劳动的数量;⼆是提⾼劳动的效率。

两种途径中劳动效率的提⾼更重要,⽽劳动⽣产率的提⾼主要取决于分⼯程度和资本积累的数量,因此分⼯协作和资本积累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因。

李嘉图认为长期的经济增长趋势在收益递减规律的作⽤下会停⽌。

马尔萨斯则认为⼈⼝增长与产出增长是不同步的,以⼈均产出表⽰的经济增长会受到⼈⼝增长的限制,⼈⼝增长取决于⼈均收⼊,在经济系统之外要采⽤限制⼈⼝增长超过经济增长的政策。

可见,古典经济学家们已经指出了经济增长的动因:资本、技术、⼟地、分⼯,也注意到了⾃然资源在增长中的特殊性。

19世纪后半叶,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兴起。

马歇尔认为,⼈⼝数量的增加、财富(资本)的增加、智⼒⽔平的提⾼、⼯业组织(分⼯协作)的引⼊等,都会提⾼⼯业⽣产,促使经济增长。

这些因素对⼚商⽣产的全体影响表现为收益递增。

所以,经济增长与收益递增相联系。

熊彼特使⽤“创新”概念来解释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认为创新就是企业家对⽣产要素实现的新组合,包括:引进新产品、采⽤新⽣产⽅法、开辟新市场、获取新资源、建⽴新组织等。

基于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哈罗德和多马分别独⽴地建⽴了经济增长理论,即哈罗德—多马模型。

该模型的关键假定是劳动和资本两种⽣产要素不能相互替代,在储蓄率、⼈⼝增长率不变且不存在技术进步和资本折旧的情况下,得出经济增长率为G=s/v,其中s为储蓄率,v是资本与产出⽐。

该模型的结论是:经济增长率随着储蓄率的增加⽽提⾼,随着资本与产出⽐的扩⼤⽽降低。

索洛、斯旺、⽶德和萨缪尔逊等⼈提出了新古典增长模型,其核⼼是关于总量⽣产函数性质的三个假设,即规模收益不变、⽣产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和⽣产要素之间的可替代性。

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过程体现为资本积累过程,⽽决定资本积累的因素是投资的收益率。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课件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课件

要点三
总结词
内生增长模型与Solow-Swan模型不同,它强调了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即经济增长是由经济系统内部因素决定的。
要点一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内生增长模型通常假设一个经济的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收益递增的特点,这意味着随着经济的增长,生产效率会提高,从而推动经济进一步增长。这种模型通常涉及到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和知识溢出等内生因素。
结论
内生增长模型表明,经济增长可以由经济系统内部的因素推动,而不仅仅是外部因素如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
要点三
总结词
新古典增长模型是新古典经济学派对经济增长的一种解释,它强调了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详细描述
新古典增长模型假设一个经济的生产函数是规模收益递减的,并且劳动增长率是变化的。通过这个模型,我们可以推导出资本的边际产量递增,这意味着经济增长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详细描述
财政政策的效果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现,而且受到经济周期、政治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效果可能并不稳定。此外,财政政策的实施还需要考虑财政可持续性和债务水平等因素,因此需要谨慎制定和执行。
货币政策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促进经济增长。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等货币政策工具来影响市场利率水平,进而影响投资和消费。降低利率可以刺激企业增加投资,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增长。此外,中央银行还可以通过购买国债等货币政策操作来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并刺激经济增长。
02
经济增长的源泉
01
02
资本积累的途径包括增加政府和私人部门的投资、提高储蓄率等,这些措施可以增加社会资本存量,提高生产能力。
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通过增加投资和储蓄,可以提高生产要素的供给和生产效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历程

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历程

2008 级学院:经济学院专业:经济学班级:基地084 学生姓名:王远学号:2020108346完成日期:2011年8月23日2011 年 8 月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历程摘要:本文依据各经济增长理论出现的时间顺序对其进行研究,试图通过对经济增长理论的详细回顾,深入分析各经济增长理论的进步意义和不足之处,加深对经济增长理论发展脉络的了解和认识,同时通过对已有经济增长理论的回顾提出对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新看法,为更好地研究经济增长理论做铺垫。

关键词: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新制度经济学一、引言“经济学”自其诞生起,就将研究什么是财富(性质),如何增进财富作为自己研究的根本目标。

自1776年亚当•斯密的经典巨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标志着经济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社会学科。

从亚当•斯密的巨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的题目就可以很容易看出其主要内容就是关于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如何增进国民财富的研究。

从那时起,这两个问题一直是经济学家关注的重大问题。

所谓经济增长,就是人均收入的长期增长,真正的经济增长意味着社会总收入必然比人口增长的更快,真正的经济增长意味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这是一个社会进步很重要的体现。

经济增长理论其实就是通过建立各种经济模型,考察长期经济增长的动态过程,研究解释经济增长规律和影响制约经济增长因素的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自产生以来,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形成了一个丰富的经济学的子学科,本文沿着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路径分析研究经济增长理论,提出关于经济增长理论的新观点、新看法,为经济增长理论研究提供一个新思路、新方向。

二、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在这一部分,主要归纳研究20世纪40年代以前的经济增长理论,在这期间,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经济增长理论,每位经济学家在其经济思想中或多或少提到关于经济增长的思想,但并未形成一个体系,总的来说经济增长理论只是零散、不系统的理论。

“重商主义”一次第一次由亚当•斯密赋予其涵义。

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

新古典增长模型中重要的新成分是资本和技术变革。 G=[P/Y(sp- sw)+ sw]/V
一个开放经济的定义是:拥有低的贸易壁垒,开放的金融环境和私有化的市场;
资本深化的影响 Figure 14-2
3)规模收益报酬不变。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Can Be Overcome with New Technologies
9
第二节 现代经济增长模型
1、哈罗德-多马模型 英国人哈罗德和美国人多马几乎在同时提出了相似的 经济增长模型。 (1)哈罗德模型 基本思想及假设:若要实现经济长期、稳定的增长, 在社会储蓄倾向不变时,必须使社会对资本的需求保 持一定的增长率,以便使每期的储蓄都能够转化为投 资。令厂商的投资恰好等于储蓄。哈罗德模型是建立 在加速原理基础上的。 主要假设:1)社会上只有一种产品。2)生产中只使 用资本和劳动两种要素。3)规模收益报酬不变。4) 不存在技术进步。
Figure 14-1
5
第二节 现代经济(增长2模)型 存在资本积累的经济增长:新古典模型
社会总储蓄S为:S= Sp+ Sw= sp•P+ sw•W
这里, I•σ就是哈马罗德尔的s萨/V。斯的预言明显落空了,因为他没有认识到技术 k经0=济sf发(k展)-n的k 一个创基本新问题和是一资国的本对外投贸易资战略可。 以克服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no.
Source: Jeffrey Sachs and Andrew Warner, “Economic Reform and the Process of Global Integration,”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理论

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理论

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理论在当今世界上,经济增长和发展是每个国家都追求的目标。

然而,经济增长和发展并不仅仅是发展经济,还涉及到一系列的理论和观念。

本文将对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理论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对国家和全球经济的影响。

一、古典经济学理论古典经济学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的起源之一。

亚当·斯密提出了著名的“国富论”,强调自由市场的作用,认为经济增长与发展应该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

他主张通过劳动分工、自由贸易和市场竞争来实现经济的增长。

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的。

凯恩斯认为,在经济衰退时期,政府应该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刺激需求,从而实现经济增长。

凯恩斯主义强调政府的积极干预,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和降低利率来刺激需求,从而创造就业机会和提高经济活动水平。

三、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理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理论强调市场的完全竞争和资源的有效配置。

该理论认为,在自由市场环境下,通过供求关系的调节,能够实现经济增长和发展。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重点关注供给侧的努力,即通过创新、技术进步和提高生产效率来促进经济增长。

四、制度经济学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认为,制度的安排和规则对经济增长和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这一理论强调社会和经济制度的设计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认为建立健全的市场机制和法制环境是实现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基础。

五、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实现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该理论强调教育、培训和技能的提升对经济的增长产生积极影响。

通过提高人力资本的投资,可以提高劳动生产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六、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经济增长和发展应与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性相结合。

该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和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应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以满足当前和未来的需求。

总结起来,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理论涵盖了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人力资本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不同的观点。

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

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




从 1948年开始,刘易斯到曼彻斯特大学任教授,并主持该 校杰文斯经济学讲座。开始有系统地讲授发展经济学。他 的研究就集中于经济发展问题。他的工作既有理论研究又 有实际工作。 曼彻斯特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与象征,它为一些有志 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问题研究的学者和经济学家提供了一 个富有刺激性和诱惑力的环境。在50年代中期,《曼彻斯 特学报》上曾发表过不少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的重要文章。 在曼彻斯特大学的执教与研究,是刘易斯学术生涯中具有 决定性意义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他发表著名论文《劳动 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曼彻斯特学报,1954年) 和重要著作《经济增长理论》(1955年)。 这篇论文和著作对发展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奠定 了刘易斯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理论开拓者与奠基人的地位。
启示

对象的,这种经济具有完善和统 一的要素市场。二者之间的差别在于新古典主义 的理论是在充分就业的假定下研究资源的配置效 率,而凯恩斯则是面对非充分就业的事实,探讨 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的对策。 刘易斯认为,古典主义的经济理论更适用于发展 中国家。刘易斯经济发展理论的产生,可以看成 是古典主义的理论在现代经济发展研究中的复活。
D3′ D3
D2′
D2 D1′ D1 K3>K2>K1
姜磊(2009):现代部门劳动分配 比例下降的直接原因是劳动生产率 的增长速度快于劳均劳动报酬的增 长速度,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大量 农业剩余劳动力对现代部门产生了 沉重的就业压力,导致劳均劳动报 酬增长缓慢,而劳均资本存量、劳 动者的人力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的 提高导致劳动生产率快速提升。这 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现代部 门的劳动分配比例不断下降。



在此期间,刘易斯还担任了许多行政工作。 1951年任联 合国总部不发达国家专家小组成员,1957~1959年任加纳 共和国总理经济顾问,1959~1960年任联合国特别基金的 代理人, 1959~1963年任西印度大学第一副校长。由于这 些贡献,刘易斯在1963年被英国女王晋封为勋爵。 1963年,刘易斯应邀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任教。从1968年 起他在该校公共和国际事务的伍德罗· 威尔逊学院担任詹 姆斯· 麦迪逊政治经济学讲座教授,并兼任协调发达国家 与发展中国家关系的联合国皮尔逊委员会成员。这一时期, 他主要研究国际经济关系,重点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国际经济关系的历史演变。 1986年,刘易斯从普林斯顿大学退休,住在巴巴多斯岛上, 住所就在西印度大学的科维· 希尔校园附近。在这里他继 续从事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并为各国提供发展指导。 1991年,刘易斯在他的住所去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增长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哈罗德认为,投资能扩大总需求,缓解销售 困难。但投资必然增加总供给,引起下期的需求 不足。要解决下期和更后面的需求不足,投资必 须保持一定的增长率。
哈罗德—多马模型所解决的正是:投资应保 持怎样的增长率,才能使经济长期、稳定地均衡 增长。
经济增长
主要内容
• 一、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本思想
经济增长
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应用
例如,假定储蓄率S为15%,资本一产出比率v为3:1,经济 增长率G为多少?
G =s/V=15%/3=5(%)
在资本一产量比率v不变的条件下,储蓄率高,则经济 增长率高。
可见,这一模型强调的是资本投入增加对经济增长的 作用,分析的是资本增加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s=G×V=5%×3=15%。 说明:要达到5%的产出增长率, 储蓄率必须达到15%。

经济增长
哈多经济增长模型的缺陷 • 资本和劳动不可替代、资本—产出率不变这一假
定是不现实的。
• 该模型过于强调储蓄和资本积累的作用,从而将 经济增长推向“唯资本论”的方向。 • 没有考虑到劳动投入和技术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 作用。 • 政府干预的结论带有浓厚的凯恩斯主义的色彩, 而对市场机制的作用有所忽视。
• 二、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假设前提 • 三、哈罗德——多马模型的表达及数学推导 • 四、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 • 五、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应用 • 六、对哈罗德——多马模型的评价
经济增长
前提假设




全社会只存在一个生产部门,一种生产技术,只生产 一种产品 只有两种生产要素:资本K和劳动L,两者按照一个固 定的比例投入生产,不能相互替代,v代表资本—产出 比,v=K/Y=Δ K/Δ Y,由外在因素决定 资本没有折旧,所有的投资都形成新增资本 储蓄S与国民收入Y呈简单的比例函数关系,S=s•Y, s是储蓄率,也由外在因素决定
经济增长
新古典增长模型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同哈多经济增长模型的主要区
别,主要反映在下列两个假定上:
• 假定有资本和劳动两个生产要素,但这两个生产 要素是能够互相替代的,资本和劳动的比例组合 可变 • 假定在任何时候,资本和劳动这两个生产要素都 可以得到充分利用。
经济增长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
经济增长
哈多经济增长模型的意义

1.哈罗德—多马模型在凯恩斯理论的基础上把这一理论动态 化和长期化,提出了一个经济增长理论,重新唤起了人们对长期 增长问题的研究,开创了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先河;

2.模型提出储蓄或资本的形成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变量,一 个经济的增长能力依赖于一个经济的储蓄能力,政府可以通过调 节储蓄水平、刺激资本积累来实现经济的长期增长; 3.该模型强调了经济不稳定的内生性,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 经济的特征就是其经济增长的周期性,并且这种不稳定的周期波 动具有“累积”的效应。于是,政府的干预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讲解人:余芬 蔡阳威 PPT制作:蔡阳威 余芬 资料整理:黄慧 杨璐 祝倩 罗永莹 郑双双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理论



几乎所有的经济增长理论都尝试对以下两个问 题进行合理的解释: 一是,一个国家或整个人类社会为什么会出现 持续的经济增长? 二是,为什么各国经济增长的绩效差异会如此 之大?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的模型分析
经济增长理论的三次革命:
• 第一节 哈罗德—多马模型(1940s)
• 第二节 (1950s) • 第三节 (1980s) 新经济增长理论与其经济增长模型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与索洛—斯旺模型
经济增长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强调物质资本(资本积累)的作用 “资本决定论”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外生经济增长论) —强调技术因素 的作用
经济增长
亚当· 斯密(Adam Smith)
分工是财富增长的源泉,阐述了经济增长与劳动分工、 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且把资本积累看 做是引致劳动分工和技术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大卫· 李嘉图(David Ricardo)
他的经济增长的观点与斯密基本一致,不同 之处在于他把研究的重点从生产转向分配。
新经济增长理论(内生经济增长论)—以知识积累为基础 技术进步 人力资本积累
劳动分工演进
制度变迁等因素共同作用
经济增长
背景知识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在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兴起之前,西方经济学说史 中已经有丰富的经济发展思想。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西方经济学家开始并越来越重视生产力水平如何提高、社会 财富如何增进、国民经济如何改善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实质 就是生产日益社会化过程中的经济发展问题。其代表人物有 亚当· 斯密、大卫 · 李嘉图、马尔萨斯、约翰· 穆勒、李斯特 及马歇尔等。
经济增长

1957 年,索洛经过验证发现,资本和劳动 对总增长率的贡献约为 12.5%,技术进步对总增 长率的贡献率约为 87.5%,于是确立了技术进步 决定经济增长的观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之后,丹尼森等提出技术进步率表现为经 济增长率中未被要素增长所说明的余值。
经济增长

假定储蓄全部转化为新投资即投资总是等于储蓄。
经济增长
基本方程式


H-D模型根据凯恩斯收入决定论的静态均衡条件,即 投资等于储蓄(I=S)推到出来的 于是,I=S=Δ K 两边同除以Δ Y,得 Δ K/Δ Y = v = S/Δ Y = s•Y/Δ Y, v = s•Y/Δ Y 于是可以得 G =Δ Y/Y = s/v 这就是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本方程式。即一国的经 济增长率( G)由储蓄倾向及资本—产出比所决定。 假定v在短期内是一定的,这就意味着生产的技术水 平是一定的,因此储蓄和资本的不断形成是经济保持 持续增长的决定因素。
Y K L Y K L Y K L , , 分别为经济增长率、资 本增长率和劳动增 Y K L 表示技术进步的增长贡 献率, 是资本的产出弹性因 , 是 劳动力的产出弹性系数
经济增长不但取决于资本和劳动力的增长率,而且还取 决于资本和劳动对产量增长相对作用的权数,取决于技 术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