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心得报告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体会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体会
我很荣幸能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在会上发表我的研究成果。
这是我人生中难得的一次经历,也是我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里
程碑。
在会议中,我认识了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和研究人员。
我
们一起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和经验,讨论了行业发展趋势和未
来的挑战。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收获了很多新的想法和思路,
拓展了自己的思维和视野。
此外,我也有机会听到一些顶尖学者的演讲和分享。
他们的精
彩演讲和深入探讨,让我对各种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这些经验不仅为我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让我更
有信心和勇气去探索更广阔的领域和未知。
在会议结束后,我还有幸参观了一些当地的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
这些参观不仅让我更深入了解当地的教育和研究环境,也增
进了我对不同文化和传统的理解和体验。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不仅是展示自己研究成果和实力的一个平台,更是一个开阔视野、拓展思维的机会。
我将一直保持学习和探索的精神,为更好地研究和推动行业的发展而努力。
国际学术会议感想

国际学术会议感想近期,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国际学术会议,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如此规模的学术盛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感受和体验。
这次会议的规模庞大,与会者来自世界各地。
与会的学者、教授和研究人员都是各个领域的专家,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内有着深厚的造诣。
这使得会议的内容十分丰富多样,从人文社科到自然科学,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无所不包。
我有幸聆听到了许多精彩的演讲,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
会议的组织和安排非常周密。
会议期间,有多个分论坛同时进行,每个分论坛都有自己的主题和议程安排。
这样的设计使得与会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研究方向选择参加相应的分论坛,充分发挥了会议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同时,会议还设置了茶歇和午餐时间,方便与会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这样的安排使得与会者可以更好地交流和合作,拓展自己的学术网络。
会议的内容非常前沿和热门。
与会者们分享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思考,这些成果和思考对于推动学术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特别记得一位教授的演讲,他分享了他们团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成果,他们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实现了人脸识别技术的突破。
这项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安防领域,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会议还举办了一些特别的活动,如学术展览和研讨会。
学术展览是与会者展示自己研究成果的机会,我也参与了其中。
在展览期间,我与其他与会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得到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研讨会则是针对某一特定主题进行的深入讨论和交流,使与会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该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研究进展。
这次会议不仅仅是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也是一个思想碰撞的场所。
在与会者的演讲和交流中,我不仅学到了新的知识,还受到了启发和激励。
与会者们的思考和见解带给我很多思考,让我对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未来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总的来说,这次国际学术会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通过这次会议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扩展了自己的学术视野。
与会者们的精彩演讲和交流让我受益匪浅。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总结(二篇)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总结近期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国际学术会议,此次会议对于我个人和学术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会议中,我与各国学者进行了交流和合作,并且参加了众多学术演讲和研讨。
以下是我对此次会议的总结,总结内容主要包括:会议背景介绍、我个人的收获以及对未来的思考。
一、会议背景介绍此次国际学术会议是由一家知名学术组织主办的一年一度的系列活动之一,旨在为学者们提供一个交流、分享和学术研究的平台。
会议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等。
会议的规模较大,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数百名学者参加。
二、我个人的收获在此次会议中,我个人不仅作为听众参加了众多学术演讲,还有幸被邀请做了一场关于我个人研究的主题演讲。
在此次演讲中,我向与会的学者们介绍了我的研究项目,并与他们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通过与会学者的讨论,我收获良多,以下是我个人的几点收获:1. 学术交流与合作:与会期间,我与许多国际学者进行了积极的学术交流,其中包括一些对我个人研究项目很感兴趣的学者们。
我们在会议期间互换了见解,相互借鉴了研究方法和思路。
这种学术合作的机会不仅为我个人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也为我日后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学术发现的碰撞:会议中的学术演讲和研讨会为我提供了一个与各种学术观点和发现碰撞的平台。
我从许多顶尖学者的演讲中汲取了新的思路和想法,对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方法做了一定的调整和修正。
这种思想碰撞的机会无疑加速了我对学术研究的理解和发展。
3. 学术资源的拓展:不仅仅是学者间的交流和合作,此次会议还为我个人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
在会议期间,我获得了许多学术期刊和书籍的推荐,这些资源对我个人的研究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此外,我还结识了一些有影响力的学者,这将为我今后的学术发展带来更多的合作机会和支持。
三、对未来的思考通过参加这场国际学术会议,我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思考。
以下是我对未来的几点思考:1. 学术国际化:此次会议使我切身体会到学术的国际化和国际交流的重要性。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总结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总结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科研投入逐年增长,高校不断增加。
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开始踏上国际舞台参与国际学术会议。
2024年我参加了多个国际学术会议,让我有机会也获得许多收获。
其中,第一个会议是一次国际的学术交流会议,我们与来自不同国家
的研究者合作,交流了各自研究方向的最新动态。
此外,我们还与其他研
究者一起探讨课题,了解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并
把这些经验汇总成文件。
另外一个会议是关于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的高端学术会议,这次会议
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者参加,会上代表们探讨了诸多有关高分子表面改
性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
我受益匪浅,不仅了解到他们的研究成果,而且拓宽了我们自身学术视野,学习到许多科学思维与方法。
此外,还有一次国际纳米技术学术研讨会,一些科研院校和国外科研
机构的专家代表现身会场,为大家带来了关于纳米材料开发、应用及其产
业链发展方向的有益讨论。
我收获颇丰,研究领域拓宽,了解到了中国研
究机构在纳米技术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也接触到了国外发达国家的纳
米技术研究前沿。
总的来说。
2024年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工作总结

2024年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工作总结2024年,我有幸参加了多个国际学术会议,并且在会议中发表了一些研究成果。
下面是我的工作总结:
1. 会议参与:我参加了多个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包括领域内的顶级会议和国际合作项目。
通过参加这些会议,我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联系,拓宽了我的研究视野。
2. 研究成果:在这些会议中,我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与其他研究人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
我提出的一些创新性的研究思路得到了认可,并受到了同行们的关注。
3. 合作项目:通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我有机会与其他研究人员共同开展合作项目。
在会议期间,我与一些学者达成了共识,并商讨了未来的合作方向。
这些合作项目将为我的研究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和资源支持。
4. 学术交流与学习: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不仅使我能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还能够从其他研究人员的报告和演讲中学习到许多新的知识和研究方法。
这些学术交流对我的研究发展和学术思维的扩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5. 研究方向调整:在会议期间,我与其他研究人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讨论,从中获得了一些宝贵的反馈意见。
这些意见启发了我对研究方向的调整和优化,使我的研究更加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
总而言之,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是我在2024年取得的重要成果。
通过这一系列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研究水平,还为未来的学术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期待着继续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与更多的学者共同探讨并解决各种学术难题。
2024年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工作总结(2篇)

2024年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工作总结在2024年,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国际学术会议,这是我职业生涯中一次非常重要的经历。
本文将对我的会议参与工作进行总结,包括前期准备工作、会议期间的具体工作以及收获与反思。
在会议前期,我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会议筹备和准备工作上。
首先,我与团队成员一起制定了会议的主题和议程,并为各个议题邀请了合适的专家和学者。
我还负责与各位嘉宾协商会议详细安排,包括演讲时间、场地预定、住宿和交通等事宜。
通过这些工作,我深入了解到会议组织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同时也提高了我的交流和协调能力。
到了会议期间,我主要负责组织和协调各项活动。
首先,我与团队成员一起保证会场的准备工作顺利进行,包括会议设备、场地布置和音响调试等。
然后,我负责统筹演讲的安排,确保每位嘉宾都按时发言,并根据议程控制演讲时间。
我还负责会议上的主持工作,组织并主持了开幕式和闭幕式等重要活动。
在会议期间,我与其他嘉宾和参会者保持密切联系,解答他们的问题并帮助解决各种困难。
通过这些工作,我锻炼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此次国际学术会议给了我很多宝贵的收获,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我通过与各位专家和学者的交流,了解到了最前沿的学术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这为我今后的学术研究和发展方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其次,我通过会议与其他参会者的交流,建立了一批国际学术界的联系,并扩大了自己的人脉圈。
这将为以后的学术合作和交流提供更多的机会。
此外,我还有幸与一些优秀的学者合作组织会议,学习到了他们的经验和智慧,提高了自己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在这次会议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和需要提高的地方。
首先,我在与国际学者进行交流时,发现自己在语言表达方面还有待加强。
由于英语不是我的母语,我在与其他外国学者进行交流时有时会遇到一些困难。
因此,我决定今后加强英语口语和写作的能力,提高自己与国际学者的交流能力。
其次,我在组织会议期间发现,自己对细节的把握还有待加强。
2024年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总结

2024年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总结____年,我有幸参加了一场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该会议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学者、研究人员和专家。
会议期间,我不仅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还有机会与其他领域的专家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
通过这次会议,我深刻意识到了学术界的多元性和重要性,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首先,这次会议为我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研究成果的平台。
我提交了一篇关于环境污染与健康的研究论文,并被会议组织者邀请做口头报告。
这给我极大的鼓舞,也让我更加专注于自己的研究工作。
在会议上,我详细介绍了我的研究方法、实验结果和结论。
通过与其他与会者的交流,我对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成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同时,与会者的不同观点和建议也为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为我的未来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其次,这次会议让我更加了解了学术界的多元性。
与会者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代表了各种不同的学科领域。
在与会者的报告和研究展示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也看到了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促进。
通过与其他与会者的交流和讨论,我了解到了一些我之前没有接触过的领域和研究方向,这为我拓宽了眼界,也让我对自己的研究工作充满了更多的可能性。
另外,这次会议还提供了一个优秀的交流和合作平台。
在会议期间,我有幸与许多国际知名学者和研究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我们在会后的休息时间里进行了一些小型的小组讨论和研讨会,分享了各自的研究进展和心得体会。
这些交流和合作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更加了解了国际学术界的前沿研究动态,也为我将来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合作机会。
此外,这次会议也展示了一些国际学术界的新趋势和新机遇。
在与会者的报告和研究展示中,我看到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技术等前沿科技在学术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和重要作用。
这引发了我对这些领域的深入思考和研究兴趣,也让我意识到了在这些领域继续深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将以此为契机,加强自己在这些领域的学习和研究,为自己的学术发展开辟更广阔的道路。
2024年参加学术报告心得体会总结范本(2篇)

2024年参加学术报告心得体会总结范本____年参加学术报告心得体会总结在2019年,全球爆发了一场新冠疫情,对全球的经济、社会生活和学术界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在经历了几年的防控和恢复过程后,____年终于可以参加学术报告会,这是我非常激动和期待的时刻。
经历了几年的学习和研究,我终于有机会向同行们展示自己的成果。
在这次学术报告中,我不仅可以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还可以倾听其他学者的研究进展,相互交流和启发。
以下是我对这次学术报告的一些心得和体会的总结。
首先,学术报告是一个重要的平台,可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在这次报告中,我详细介绍了我在过去几年中的研究工作,包括研究的背景、目的、方法和结果等。
通过报告,我能够向同行们展示我在研究领域的贡献和突破。
同时,通过与其他学者的交流和讨论,我能够进一步完善和改进自己的研究成果。
学术报告不仅是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也是一个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其次,学术报告是一个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的平台。
在这次报告中,我不仅与同行们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还与他们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通过与其他学者的交流,我了解到了一些前沿的研究进展和新的方法。
我还结识了一些研究兴趣相同的学者,我们可能会在未来的研究中展开合作。
学术界是一个合作共进的领域,通过学术报告,我们可以加强学术界的联系和合作,共同推动研究的进展。
另外,学术报告也是一个提高自己学术能力的机会。
在这次报告中,我不仅需要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还需要回答同行们的问题和质疑。
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需要我具备扎实的学术知识和表达能力。
通过这次报告,我提高了自己的学术能力,也发现了自己在学术领域的不足之处。
我会把这次报告中收到的意见和建议作为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动力,不断追求学术的卓越。
最后,学术报告还是一个展示自己研究成果的平台,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并认可自己的工作。
通过这次报告,我得到了一些来自同行和专家的赞许和肯定,这对我来说是一种鼓励和肯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參加會議經過
會議時間為2010.09.08~.2010.09.11,為期四天。
二、與會心得
2010年World Molecular Imaging Congress於日本京都的國際會議中心(Kyoto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enter)盛大舉辦,該國際會議中心同時也是1997年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的簽訂地點。
自9月8日開幕為期四天的研討會每天都安排了Poster的展示競賽,以及各種主題的Educational workshop與Oral presentation,內容相當豐富充實。
議題部分延攬了與分子影像相關的各種基礎研究,以及分子影像於臨床醫學、學術研究上的應用。
囊括(1)各種Imaging modality (Ex. MRI、CT、US…)的儀器進展暨應用,在此議題中亦包含大、小動物模型(animal model)的建立,並分享目前在各種臨床前研究上應用情形,這部份對於實驗室建立大腸直腸癌幹細胞小動物模型有很大的幫助。
(2)在各種分子影像探針的設計議題中也顯示未來多功能的分子影像探針將會是一大焦點,發展可結合功能性與解剖性的影像資訊、或使分子探針除了可以進行疾病診斷外,更具備標靶治療的能力,奈米科技(Nanotechnology)在這裡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此議題對實驗室而言可以提供我們未來在奈米藥物研究上的參考,也可與實驗室長期致力的光動力診斷治療做進一步結合。
(3)眾多議題中的另一重點便是癌症幹細胞(cancer stem cell)的偵測、診斷與消滅,這部份也與我們實驗室另一研究主軸不謀而合,經由研討會聽取許多寶貴的研究經驗,提供我們針對人類大腸直腸癌幹細胞進行診斷與治療研究上的有力資源。
分子影像融合傳統醫學影像的優勢,又更深一層讓人看到疾病的分子層次,有助於癌症與各種疾病的早期診斷與標靶治療,甚至是進行個人化治療,必定可成為未來臨床醫學研究與應用上的一大利器。
最後,非常慶幸自己能有如此千載難逢的機會赴日本參與WMIC,從世界各地前來與會的大學者及研究人才豪不吝嗇地分享他們在其專業領域上的研究與心得,提出許多寶貴的見解,都可作為未來在醫學影像或疾病診斷、治療上進一步研究的參考與靈感來源。
除此之外,也讓我有機會見識到日本千年古都-京都的文化氣質,以及漫步在歷史古蹟中的魅力,此次日本之行讓我不管在知識或是身心都獲得正面能量的薰陶。
三、參加會議經過
會議時間為2009.09.08-09.11,為期四天,我們參加了前三天的議程。
四、與會心得
生物醫學的研究過去往往只能透過定時犧牲老鼠來了解想要知道的事情。
除了十分bloody外,也因為不同個體的差異,常常不能得到一個確切直接的證據。
透過分子醫學影像的發展,研究人員可以即時觀察LIVE的狀況,也可以完全去除掉個體差異造成的誤差。
在這次的conference中,我看到了分子影像醫學確實是一門整合的科學,除了臨床研究人員外,還要化學化工領域的人才、生物領域的人才相互配合努力。
做為一個生醫領域的研究者,我覺得最新奇的,還是結合影像以及治療兩種目的,達到醫生能夠隨時偵測治療情形,隨時修正治療方法的效果。
這樣子,在個人化醫學的未來,更能夠確切的治療各種疾病。
這次與會的人士來自世界各地,研究的內容囊括多個領域,第一次參與國際會議的我,大大的開了眼界!我們主要以聽oral的演講為主,聽到許多資深研究者的切身研究經驗以及相關研究成果,學習到一些新的材料上的研發,讓我對於未來要進行的題目能夠有更多的方向。
除了資深的研究人員外,有許多oral的演講,是由博士生甚至碩士生負責,看到他們勇敢的上台分享研究成果,也讓我給自己很多的期許,希望未來也有上台發表研究成果的一天!也許是國際的會議,在Q&A時發問的人也很踴躍,我覺得臨場反應十分重要,若能有自信的回答相關的問題,也能讓與會的人對於演講的內容以及題目有更深的印象以及了解,如此更增加未來研究上國際合作的可能!
至於poster方面,囊括的領域很廣,我主要針對gene expression以及藥物影像載體設計兩方面的poster為主,原來許多我自認為很新的材料,在國際上其實已經很普遍使用了!這點讓我體會到多參加學術上會議或是分享研究成果,與不同的學者切磋,更能使自己的研究之路更為順利與平順,不用重複絆到別人的石頭!
這次的conference十分有趣,而空暇時在美麗古城京都到處走走,更讓我趁機見識到日本人的生活還有了解日本的歷史,真的收穫良多!
出國參與國際會議報告
醫學工程學研究所D9******* 魏名峰本次參與的國際會議是2010 World Molecular Imaging Congress,地點是在日本京都的國際會議中心,時間為2010年9月8日~9月11日。
議程主要是將臨床和生物醫學上所應用到的影像技術,例如:超音波、PET、MRI等,於此會議上發表各實驗室的研究成果並加以討論。
會議中最受矚目的應該是MRI影像的最新進展,特別是在小動物上觀察藥物的治療成效。
醫學影像技術在生物科技上最大的貢獻就是〝眼見為憑〞,我們可以藉由影像的形式,直接觀察標的物位置,或是藥物作用機制。
除此之外,以往藥物在小動物上的實驗必須犧牲小動物後才能看到具體成果。
但當有了更先進的影像技術後,我們可以不必犧牲小動物就能看到結果,並可以幫助我們做長時間的觀察;同時,因為小動物個體間的生理情況會有所差異,但若是同一批小動物完成相同的實驗,生理上所造成的誤差影響也會比較小,也能得到一致的數據。
以上都是生物醫學影像技術的突破,使得我們在實驗上能更方便,並得到更為可信的數據。
在本次研討會中,也有一些跟實驗室相關的研究,也是吸引我的重點方向。
有幾篇海報提到利用FDG-PET影像技術可即時觀察在光動力治療過程中腫瘤細胞的反應情形,如果有了此項技術,將幫助我們瞭解腫瘤會是何時受到光動力之傷害,或是有抗性存在的話,我們能在何治療步驟中加以修正。
此外,在幹細胞方面的研究也有許多的成果,譬如說找到新的細胞標的以利於追蹤,或是幹細胞在治療成效上的觀察等,這些成果都能夠轉應用於我們在癌症幹細胞方面的研究。
另外,在磁性奈米粒子的包覆上,所使用的材料也能給予我們新想法,除了治療之外,我們也能同時追蹤,因此更能專一且準確的毒殺癌細胞。
本研討會所提供的資訊在我們實驗室的發展方向上有極為有利的助益,並且提供了許多新的概念和想法,也使得我在研究思考上獲益良多。
World Molecular Imaging Conference心得報告
慈濟醫院影像醫學部蕭仲凱Molecular Imaging (分子影像學) 因為結合了molecular biology, cellular biology, stem cell technology, Nanotechnolgy等技術,因此被賦予了相當大的轉譯醫學的期待,同時基礎醫學也因為molecular imaging 的出現,有了新的研究方法,而臨床醫學,在分子影像學的發展之下,也建立了可行的,更多的診斷治療的工具. 因為如
此重要,本次在京都舉行的會議,吸引了各國的菁英學者,本人有幸參與過在法國
尼斯舉辦之前兩屆世界分子影像學會議,深感其進步之迅速,也有許多值得國內
學者學習之處.簡述本次會議的主題,可以發現近幾年學術界對於這領域的趨勢,
有下列幾點:
第一,Theranostic probe: 因為奈米醫學的發展,目前對於奈米顆粒的研發,已經由原先單一進行診斷或是治療的方式,進化到可以同時進行診斷以及治療的工具,
加上目前標靶藥物的出現, Theranostic probes 可以說是本次會議上,相當令人矚目的焦點.
第二, Multimodality 的應用, 由於無論是CT, MRI, PET, SPECT, Fluorescence等影像方式都無法提供解析度,靈敏度,快速,身體穿透度等各項之優越性,因此能夠結合上述之影像工具,在同一個受試者/動物體上進行影像掃描,將可以結合上述影像工具的優點,這也成為了目前分子影像學上相當令人振奮的研究工具,唯目
前相關之研究需要之經費龐大,要結合之醫學工程,化學,影像醫學等人員甚多,但
是此發展具有臨床商業價值,若以國內各項科技人才濟濟,政府相關部門應可以進行整合,發展相關之生物醫學技術.
第三,幹細胞研究的期待,由於目前已開發國家進入老人社會,在健康問題上面對著身體器官老化的問題,幹細胞的移植有機會解決部分的問題,因此如何將幹細胞分化以及移植到身體內,已經是相當重要的課題,分子影像學可以提供影像導引的方式,讓我們更了解到幹細胞在身體內運作的機制,由於個人在此方面有著幾年的研究經驗,因此對於大會中相關之研究相當的投注,並且發現這幾年來,所用的幹細胞從原先的胚胎幹細胞,骨髓幹細胞,到目前趨勢的Somatic cell+IPS 技術或是從其他已經分化的組織(如脂肪) 經過幹細胞技術進行分化,則是目前的主流,而此主流也與幹細胞之其他相關領域之研究相當的契合.
會議期間,與多位國外的知名學者互相討論相關的議題,發現大家對於此領域未來的發展都相當的樂觀,這點也可以由參展的廠商人數看出,有些分子影像學probe 已經進入了商品化(如Visen), 而在影像機器方面,則以Siemens, GE, Bruker等世界級醫療影像大廠投注的資源甚多,可以看出業界對於此領域的重視.相信在不久之後,此領域領導之醫療貢獻,會更為顯著.也希望國內的學者,能夠在此新興的領域,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