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探究硫代硫酸钠与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高中化学专题4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4.1硫代硫酸钠与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课件苏教选修6

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S2O32- + 2H + S↓+SO2↑+H2O 你的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
应速率增大;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减小。
2.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先在一张白纸上用黑色记号笔(选笔迹较粗一些的笔)在合适 的位置画上粗细、深浅一致的“十”字,衬在锥形瓶(锥形瓶作反应 器)底部。 (2)取一个相同大小锥形瓶,编号为3,向其中加入10 mL 0.1 mol·L1 Na2S2O3溶液。另取一支试管,加入10 mL 0.1 mol·L-1 H2SO4溶液, 同时将试管和3号锥形瓶一起放入盛有适量热水的烧杯中,片刻后 将锥形瓶和试管取出,将试管中硫酸倒入硫代硫酸钠溶液中,记录 反应所需的时间(注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不宜太高,若温度太高,反 应过快,不便于观察和比较):
(计时起点和终点与上相同) 观察到的现象:溶液出现淡黄色浑浊,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 体;3号锥形瓶产生的浑浊将“十”字完全遮盖用时间比1号锥形瓶少。 你的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增 大;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减小。
温度是如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 提示重要结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增大化学反应 速率;降低温度,可以减小化学反应速率。 理论解释: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加, 使一部分原来能量较低的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活化分子百分数增 加→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因此,升 高温度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2)因为该反应中无Cl-出现,所以MnSO4为最佳答案。 答案(1)MnSO4(或Mn2+)的催化作用 (2)B
高中化学 专题四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课题1 硫代硫酸

课题一硫代硫酸钠与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时间:45分钟)1.通过控制或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加快或减缓甚至阻止反应的进行,使化学反应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下列各图所示的措施中,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解析A、B、D采取的措施是使化学反应速率减慢。
答案 C2.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参加反应的物质本身的性质B.催化剂C.温度、压强以及反应物的接触面积D.反应物的浓度解析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决定性)因素。
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是外因。
答案 A3.将质量相同的锌粉分别投入下列4个烧杯的溶液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解析当反应中一种反应物相同时,反应速率的快慢取决于另一种反应物的浓度而不是用量,四个装置中所用的酸虽不同,但都是由c(H+)的大小决定反应的快慢。
答案 D4.对于反应:M+N―→P,如果温度每升高10 ℃,化学反应速率提高到原来的3倍,在10 ℃时完成反应的10%需要81 min,将温度提高到30 ℃时,完成反应的10%需要的时间为( )A.9 min B.27 min C.13.5 min D.3 min解析温度由10 ℃升高到30 ℃时,反应速率提高到原来的32倍,设当提高到30 ℃时,完成反应的10%需要的时间为t min,则32t=81 min,故t=9 min。
答案 A5.对于溶液中的反应:MnO-4+5Fe2++8H+===5Fe3++Mn2++4H2O下列措施能使化学反应速率提高的是( )A.加水B.增加同浓度FeSO4的用量C.向溶液中滴加稀硫酸D.加入少量KMnO4晶体解析增大浓度加快反应速率,而增加反应物用量不等于增大反应物浓度。
D项加入KMnO4晶体后,KMnO4晶体被溶解,溶液的浓度一定比原KMnO4溶液浓度大。
答案 D6.下列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A+B===C+D,反应速率由大到小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常温下20 mL含A和B各0.001 mol的混合液发生反应②常温下100 mL含A和B各0.01 mol的混合液发生反应③常温下10 mL含A和B各0.05 mol·L-1的溶液再加入蒸馏水30 mL发生反应④常温下100 mL含A 0.01 mol和B 0.005 mol的混合液发生反应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C.②④①③ D.②①④③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其他条件相同,只有A、B的浓度不同。
硫代硫酸钠与酸反应速率

实 验 知 识 扫 描
过 程 透 析 突 破
典 例 精 析 导 悟
知 能 巩 固 提 升
目 录 学 习 目 标 定 位
拓 展 课 题 研 究
实 验 知 识 扫 描
过 程 透 析 突 破
典 例 精 析 导 悟
知 能 巩 固 提 升
目 录 学 习 目 标 定 位
拓 展 课 题 研 究
实 验 知 识 扫 描
拓 展 课 题 研 究
实 验 知 识 扫 描
过 程 透 析 突 破
典 例 精 析 导 悟
知 能 巩 固 提 升
目 录 学 习 目 标 定 位
拓 展 课 题 研 究
实 验 知 识 扫 描
过 程 透 析 突 破
典 例 精 析 导 悟
知 能 巩 固 提 升
目 录 学 习 目 标 定 位
拓 展 课 题 研 究
典 例 精 析 导 悟
知 能 巩 固 提 升
目 录 学 习 目 标 定 位
拓 展 课 题 研 究
实 验 知 识 扫 描
过 程 透 析 突 破
【例1】(2009·安徽高考)Fenton法常用于处理含难 降解有机物的工业废水,通常是在调节好pH和Fe2+浓度 的废水中加入H2O2,所产生的羟基自由基能氧化降解污 染物。现运用该方法降解有机污染物p-CP,探究有关因 素对该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典 例 精 析 导 悟
知 能 巩 固 提 升
目 录 学 习 目 标 定 位
拓 展 课 题 研 究
实 验 知 识 扫 描
过 程 透 析 突 破
典 例 精 析 导 悟
知 能 巩 固 提 升
目 录 学 习 目 标 定 位
拓 展 课 题 研 究
硫代硫酸钠与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2、压强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于有气 体参加的反应来说,增大体系的压强,反 应速率增大。
如果参加反应的物质是固体、液体或 溶液时,由于改变压强对它们的体积改变 很小,因而它们的浓度改变也很小,可以 认为压强与它们的反应速率无关。
B、向1号锥形瓶中加入 10mL
Na2S2O3 溶液 C、向2号锥形瓶中加入 Na2S2O3 溶液 和 5mL 5mL
0.1 mol﹒L-1
0.1 mol﹒L-1 0.1 mol﹒L-1
蒸馏水
D、另取两支试管,各加入10mL 形瓶中,记录反应所需的时间。
H2SO4 溶液,然后同时将该溶液分别倒入1、2号锥
2.比较不同浓度的硫代硫酸钠溶液和同浓度的硫 酸反应的速率大小的实验中,锥形瓶瓶底衬有画 了“十”字的白纸,先向瓶内加入硫代硫酸钠溶 液,再加入硫酸溶液。需记录反应所需的时间, 正确的记时方法是 A.加入硫代硫酸钠溶液后即开始记时,瓶中出 现浑浊 现象时记时结束 B.加入硫代硫酸钠酸溶液后即开始记时,加入 硫酸溶液后记时结束 C.加入硫酸溶液后即开始记时,瓶中出现浑浊 现象记时结束 D.加入硫酸溶液后即开始记时,至看不到瓶底 “十”字记时结束
遮盖时结束。通过比较记录的反应所需时间,可以判 断反应速率的大小。
四、实验准备1、仪器:5来自mL 锥形瓶、烧杯、试管、温度
计、白纸、量筒、计时器
2、试剂:0.1 mol﹒L-1 Na2S2O3溶液
0.1 mol﹒L-1 H2SO4溶液
蒸馏水、热水
实验1 探究硫代硫酸钠与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3) 同时将热的试管中的稀硫酸 溶液倒入热的锥形瓶中,冷的试管 中的稀硫酸倒入冷的锥形瓶中,并 将溶液的温度和反应所需要的时间 记在表2中。
(五) 注意事项
1.Na2S2O3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速率较快,为了便于记录和比 较溶液出现浑浊时间的长短, 控制反应物浓度和反应温度十 分重要,可以试着改变上述实 验所采取的浓度、温度条件, 探究出本实验最佳条件。
2.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 取两个50mL锥形瓶, 分别贴上编号为1、2号的标签。 向1号锥形瓶中加入 10mL0.1mol•L―1Na2S2O3溶液, 向2号锥形瓶中加入 5mL0.1mol•L―1Na2S2O3溶液和 5mL蒸馏水。
(2) 另取两支试管,各加入 10mL0.1mol•L―1H2SO4溶液,然后 同时将该溶液分别倒入1、2号锥形 瓶中,将反应所需要的时间记录在 表1中。
(三) 实验用品
• 0.1mol•L―1Na2S2O3溶液, 0.1mol•L―1H2SO4溶液,蒸馏 水。
• 50mL锥形瓶,烧杯,试管, 温度计,秒表,白纸,黑色记号 笔。
(四) 实验步骤
• 1. 实验准备
• 为了比较实验中溶液出现浑浊的快慢, 可用黑色记号笔在一张白纸的适合位置画 上粗细、深浅一致的“十”字,贴在锥形 瓶的底部。实验时间以Na2S2O3和H2SO4两 溶液相混合时开始计时,到溶液出现的浑 浊将锥形瓶底部的“十”字完全遮盖时结 束。通过比较记录的反应所需时间,可以 判断反应速率的大小。
• 2.探究本实验最佳条件,并研 究如何指导学生实验;
• 3.体验比较法在化学实验中的 应用。
(二) 实验原理
• 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生成不溶于水的硫,溶液变浑浊。 S2O32―+2H+ == SO2↑+S↓+H2O
影响速率因素实验硫代硫酸钠与硫酸知识点

影响速率因素实验硫代硫酸钠与硫酸知识点一、知识概述《硫代硫酸钠与硫酸反应中影响速率因素实验相关知识点》①基本定义:- 硫代硫酸钠($Na_2S_2O_3$)是一种白色结晶性粉末,在这个实验中它是反应物之一。
硫酸($H_2SO_4$)是常见的强酸,也是反应的反应物。
这个实验主要是观察这两者反应时速率受不同因素影响的情况。
反应方程式为$Na_2S_2O_3 + H_2SO_4 = Na_2SO_4 + S↓+ SO_2↑+H_2O$,溶液会变浑浊,生成硫单质,以这个现象来判断反应的进程。
②重要程度:- 在化学学科里,这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的典型实验。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对反应速率如何产生影响,对于深入学习化学动力学有着基础且重要的作用。
③前置知识:- 要知道化学反应速率的基本概念,就是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
要熟悉简单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像测量液体体积、观察实验现象、控制反应条件等。
还得对硫代硫酸钠和硫酸这两种物质的性质有基本了解,比如硫酸的酸性、硫代硫酸钠的不稳定性等。
④应用价值:-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化学反应都会受到外界因素影响。
比如说在工业生产化肥、化工原料合成的时候,控制反应速率非常关键,可以提高产量、降低成本。
在药品研发合成中,通过控制反应速率能提高药品纯度、保证药品质量。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 在化学学科中,这边属于化学反应动力学板块,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部分的内容。
它跟物质的量、化学反应平衡等知识都有联系,都是围绕化学反应这个核心概念展开的不同研究方向。
②关联知识:- 和物质的化学性质相关,因为不同物质性质决定反应能否进行以及反应速率。
跟物理化学中的阿仑尼乌斯公式(关联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这里)也有联系,这个公式从理论上解释了温度对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
还与控制变量法联系紧密,因为在探究影响反应速率因素时,要一个个控制变量去做实验。
高中化学《原理》综合实验2 硫代硫酸钠与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综合实验二硫代硫酸钠与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一.实验目的1.学会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pH等因素对硫代硫酸钠与酸反应速率的影响。
2.了解并认识温度、浓度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及某些规律。
3.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养成科学实验的严谨、求实的习惯和态度。
4.体验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在化学实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二.实验原理硫代硫酸钠跟硫酸反应的离子化学方程式:S2O32-+2H+=H2O+S↓+SO2生成物单质硫在溶液中可形成淡黄色浑浊(也可能是白色浑浊),当硫代硫酸钠溶液和硫酸溶液混合时,可根据溶液中变浑浊的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
为了探究温度对上述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可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硫酸溶液分别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试验。
同样,为了探究浓度对上述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可在相同温度下,用不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硫酸溶液进行实验。
三.实验器材1.器材:锥形瓶、烧杯、试管、温度计、白纸、计时器2.试剂:0.1 mol∙L-1Na2S2O3溶液、0.1 mol∙L-1H2S2O3溶液、蒸馏水、热水四.实验步骤、数据处理与结论1.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先在一张白纸上用黑墨水水笔(选笔迹较粗一些的笔)在合适的位置画上粗细、深浅一致的“十”字,衬在锥形瓶(锥形瓶作反应器)底部。
(2)取两个锥形瓶,编号为1、2。
向1号锥形瓶中加入10 mL 0.1mol∙L-1Na2S2O3溶液,向2号锥形瓶中加入5 mL0.1 mol∙L-1 Na2S2O3溶液和5 mL蒸馏水。
(3)另取两支试管,各加入10mL 0.1 mol∙L-1 H2SO4溶液,然后同时将该溶液分别倒入1、2号锥形瓶中,记录反应所需的时间:1号瓶中__________________、2号瓶中________________。
(以倒入10mL 0.1 mol∙L-1H2SO4溶液时为计时起点,以产生浑浊将锥形瓶底部的“田”字刚好完全遮盖为计时终点)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原理》综合实验2硫代硫酸钠与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高中化学《原理》综合实验2硫代硫酸钠与硫酸反应速
率的影响因素
一、实验目的
1、通过观察反应速率,研究硫代硫酸钠与硫酸反应的速率受什么因素影响;
2、加深理解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当硫代硫酸钠溶液和硫酸溶液反应时,可以产生氢离子,它可以与氯雪花重合,改变其颜色,持续时间越长,表示反应更快。
根据这个原理,通过观察氯雪花改变的颜色,确定反应的速率。
三、实验准备
1、反应物:硫代硫酸钠溶液50ml,硫酸溶液50ml;
2、辅助品:烧杯、烧酒精灯、烧杯内热加热器、氯雪花溶液、反应板。
四、实验步骤
1、先将50ml的硫代硫酸钠溶液和50ml的硫酸溶液放入烧杯中,加热;
2、用氯雪花溶液滴上反应板;
3、将反应液以滴定的方式一滴一滴加入反应板;
4、用烧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混合液,观察氯雪花改变的颜色,依次记录;
5、当氯雪花颜色彻底发生改变,此时停止加热,计时停止。
五、实验结果
1、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1)温度升高: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也会加快。
(2)反应物浓度:当反应物浓度升高时,反应速率也会随之增加。
(3)光照:反应物暴露在光照下,反应速率会有所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Na2S2O3+O2==2Na2SO4+2S↓
(六) 问题与研讨
• 1.通常用化学反应速率来衡量化学反应进 行的快慢。化学反应速率是以单位时间内反 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的。
•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 反应物浓度不断减少,对应反应物的反应速 率每一瞬间都在减少,所以利用上述公式求 得的是t2-t1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
• 2.实验比较法,常常是指通 过平行实验或先后的系列实验 作观察和对比,分析影响因素 的一类方法。“比较”是人们 研究各类问题时常用的方法, 即找出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 同点,再进行分析。
实验一
探究硫代硫酸钠与 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一) 实验研究目的
• 1.理解化学反应速率概念,掌 握浓度、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 响关系;
• 2.探究本实验最佳条件,并研 究如何指导学生实验;
• 3.体验比较法在化学实验中的 应用。
(二) 实验原理
• 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生成不溶于水的硫,溶液变浑浊。 S2O32―+2H+ == SO2↑+S↓+H2O
(3) 同时将热的试管中的稀硫酸 溶液倒入热的锥形瓶中,冷的试管 中的稀硫酸倒入冷的锥形瓶中,并 将溶液的温度和反应所需要的时间 记在表2中。
(五) 注意事项
1.Na2S2O3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速率较快,为了便于记录和比 较溶液出现浑浊时间的长短, 控制反应物浓度和反应温度十 分重要,可以试着改变上述实 验所采取的浓度、温度条件, 探究出本实验最佳条件。
(四) 实验步骤
• 1. 实验准备
• 为了比较实验中溶液出现浑浊的快慢, 可用黑色记号笔在一张白纸的适合位置画 上粗细、深浅一致的“十”字,贴在锥形 瓶的底部。实验时间以Na2S2O3和H2SO4两 溶液相混合时开始计时,到溶液出现的浑 浊将锥形瓶底部的“十”字完全遮盖时结 束。通过比较记录的反应所需时间,可以 判断反应速率的大小。
2.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 取两个50mL锥形瓶, 分别贴上编号为1、2号的标签。 向1号锥形瓶中加入 10mL0.1mol•L―1Na2S2O3溶液, 向2号锥形瓶中加入 5mL0.1mol•L―1Na2S2O3溶液和 5mL蒸馏水。
(2) 另取两支试管,各加入 10mL0.1mol•L―1H2SO4溶液,然后 同时将该溶液分别倒入1、2号锥形 瓶中,将反应所需要的时间记录在 表1中。
3.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1) 取两个50mL锥形瓶,分别贴上编号为3、 4号的标签。向两锥形瓶各加入 10mL0.1mol•L―1Na2S2O3溶液。另取两支试 管,各加入10mL0.1mol•L―1H2SO4溶液。
• (2) 取编号为4号的锥形瓶和其中一支盛有 10mL0.1mol•L―1H2SO4溶液,同时放入盛有 热水的烧杯中,片刻后将锥形瓶和试管从 热水中取出。
• [2] 王祖浩主编. 普通高中课程标 准实验教科书•化学 实验化学. 南 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44~45
• 这种浑浊现象的出现,有快有慢, 实际上反映了反应速率的大小。通过 本实验设计,经过实验结果的比较, 从而得出硫代硫酸钠与酸反应速率的 影响因素。
(三) 实验用品
• 0.1mol•L―1Na2S2O3溶液, 0.1mol•L―1H2SO4溶液,蒸馏 水。
• 50mL锥形瓶,烧杯,试管, 温度计,秒表,白纸,黑色记号 笔。
3.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影响的研究 不仅在实验室里有重要意义,而且 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在确 定工业生产条件时,要充分考虑条 件对化学反应限度、速率等方面的 影响,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例如, 工业合成氨生产中,就是对温度、 压强、反应物氮氢气体体积比进行 优化,使合成氨产率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 [1] 张多霞主编. 中学化学实验手 册.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 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