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灿烂的中华文化》课件
合集下载
初三政治第九课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PPT课件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
军事家: 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取
得民族独立
文学家: 鲁迅——中国白话文运动的先驱
大河流域文明
一: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出现城市与最 早的文字,率先跨入了文明时代,古老的两 河流域文明最终被波斯人毁灭了。 二: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 三:埃及文化先后因亚历山大大帝占领而希 腊化;因凯撒占领而罗马化;因阿拉伯人迁 入而伊斯兰化 四: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 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
我国近年来发生的能体现文化的
凝聚力,创造力的重大事件。
“嫦娥二号”升空那一刻 众人欢 呼
神十发射成功
中华文化的作用
中华文化的力量熔铸在
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 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小结
特点
影响
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民族生命力 民族创造力 民族凝聚力
中 华 文 化
(作用)
课堂检测
第9课
振兴民族文化
第1站 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学习目标
1.理解与掌握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源 远流长。 2.通过与世界其它文化的对比,认识掌握中 华文化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3.理解掌握中华文化在不断的发展和融合的 过程中,成为团结整个民族的重要力量, 并且表现出极大的创造力。 4.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华文化
提到中国文化,你会想到 什么?
提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什么?
蒙古包
故宫
布达拉宫· 藏族
北京四合院
建 筑
布达拉宫
中国画
中 国 书 法
中
国
结
传统服装
汉族
节日文化
饮食文化
北 京 烤 鸭 汤 圆
人教版九年级政治全册:5.1灿烂的中华文化 课件 (共53张PPT)

文学家:
……
鲁迅著有《狂人日记》,茅盾著有 《子夜》,老舍《骆驼祥子》等
一、 中华文化的形成:
各族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 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二、 中华文化的组成、内容:
1、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 2、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3、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 4、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 5、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 6、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
3、近年来、中国相继与法国、俄罗斯、美国等国相互 举办文化年活动,有力的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 间的相互了解与文化交流。对于中国与外国互办文化年 的活动,认识正确的有: D ①有利于促进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沟通 ②能够使中华文化取代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 ③中华文华对人类的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④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随着电脑的普及,中国人的汉字书写能力明显下降,针对 这一危机,中央电视台推出新节目《汉字听写大会》,让观众 在比赛中领略汉字之美。我们重视汉字书写是因为汉字对传承 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1)汉字属于中华文化的哪一内容? (2)“汉字对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说明世界古代 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是什么? (3)“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说明中华文化的地位如何?
影响: 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 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 深刻影响, 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 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孙子兵法》一书被翻成英、俄、德、日等20多种语言 文字,全世界有数千种刊印本。美国的西点军校和哈佛商学院高 级管理人才培训必读教材,被誉为中华千古奇书。
(二) 传统美德 薪火相传
… …
哲学政治思想: 兼爱、非攻。 逻辑思想 。 …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5.1延续文化血脉 课件(共28张PPT)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告子下”》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
失信不立。——《左传》 吾日三省吾身:为,文化强民族强
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 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 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 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 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 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 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 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提供精神动力。
4、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的表现
2、中华文化的构成
文化典籍
《四库全书》全称《钦定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时期编修的大型丛书。在清高宗 乾隆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 成。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据文津阁藏本,共收录3462种图书,共 计79338卷,36000余册,约八亿字 [1] 。规模是《永乐大典》的3.5倍。 乾隆四十七 年(1782年)初稿完成,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全部完成。 乾隆帝命人手抄了7部 《四库全书》,下令分别藏于全国各地。先抄好的四部分贮于紫禁城文渊阁、辽宁沈 阳文溯阁、圆明园文源阁、河北承德文津阁珍藏,这就是所谓的“北四阁”。后抄好 的三部分贮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和杭州文澜阁珍藏,这就是所谓的“南三阁”。
课堂小结
第一课时 延续文化血脉 一、延续血脉文化 1.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出来的 2、中华文化的构成 3、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4、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的表现 5、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二、美德万年长 1.中华传统美德的作用及内涵 2、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3、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告子下”》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
失信不立。——《左传》 吾日三省吾身:为,文化强民族强
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 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 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 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 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 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 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 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提供精神动力。
4、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的表现
2、中华文化的构成
文化典籍
《四库全书》全称《钦定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时期编修的大型丛书。在清高宗 乾隆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 成。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据文津阁藏本,共收录3462种图书,共 计79338卷,36000余册,约八亿字 [1] 。规模是《永乐大典》的3.5倍。 乾隆四十七 年(1782年)初稿完成,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全部完成。 乾隆帝命人手抄了7部 《四库全书》,下令分别藏于全国各地。先抄好的四部分贮于紫禁城文渊阁、辽宁沈 阳文溯阁、圆明园文源阁、河北承德文津阁珍藏,这就是所谓的“北四阁”。后抄好 的三部分贮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和杭州文澜阁珍藏,这就是所谓的“南三阁”。
课堂小结
第一课时 延续文化血脉 一、延续血脉文化 1.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出来的 2、中华文化的构成 3、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4、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的表现 5、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二、美德万年长 1.中华传统美德的作用及内涵 2、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3、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五单元 中华文化 民族精神 5.1 文化根 中国心 第1框《灿烂的中华文化》

思考:“汉语热”“诗词热”说明了什么?
2、自学教材内容,思考问题:
(1)中华文化的含义:
以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为基础不断演化、发展而成的中国特有文化,我们称之为中华文化。
(2)中华文化的特点: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华夏文明是当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五千多年一脉相承,积淀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想考:你知道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吗?她们的文化还在延续吗?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爱精神
各民族的歌舞艺术异彩纷呈,带给我们“一树春风千万枝”的美韵。
这一切奇珍瑰宝,共同组成了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
二、合作探究
1、阅读材料,合作交流。
材料一:即便是不爱看展览的人,应该也听过一个词“故宫跑”。 xx年, 国宝《清明上河图》在政宫博物院举办特展,每天烧者如潮,以致出现了上千人“赛跑”的场景,于是一个新词“故宫跑”应运而生。“故宫跑”渐成常态,这是媒体在回顾xx年文化现象时的一句总结。在这句总结背后,有无数堪称震撼的画面为基础。6月,北京人艺的《茶馆》引发排队购票潮,有观众凌层3时许就排队买票;9月,《千里江山图》引观众“竞折腰”,故宫里的“冲刺跑”不断上演;11月,为一睹齐白石、傅抱石、李可染等大师的画作,中国美木馆前的长队绵延数百米....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故官跑”频频出现,对此,请读谈你的认识。(两个方面即可)
(2)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你有哪些建议? (三个方面即可)
三、自主检测
1、观察与思考
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许多国外的节日被引进到中国,成为许多年轻人热情追捧的盛日。虽然这些节日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但也有许多传统的中老年人并不太接受从国外传来的节日,在他们看来这是崇洋媚外,破坏了社会的风气。
2、自学教材内容,思考问题:
(1)中华文化的含义:
以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为基础不断演化、发展而成的中国特有文化,我们称之为中华文化。
(2)中华文化的特点: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华夏文明是当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五千多年一脉相承,积淀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想考:你知道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吗?她们的文化还在延续吗?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爱精神
各民族的歌舞艺术异彩纷呈,带给我们“一树春风千万枝”的美韵。
这一切奇珍瑰宝,共同组成了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
二、合作探究
1、阅读材料,合作交流。
材料一:即便是不爱看展览的人,应该也听过一个词“故宫跑”。 xx年, 国宝《清明上河图》在政宫博物院举办特展,每天烧者如潮,以致出现了上千人“赛跑”的场景,于是一个新词“故宫跑”应运而生。“故宫跑”渐成常态,这是媒体在回顾xx年文化现象时的一句总结。在这句总结背后,有无数堪称震撼的画面为基础。6月,北京人艺的《茶馆》引发排队购票潮,有观众凌层3时许就排队买票;9月,《千里江山图》引观众“竞折腰”,故宫里的“冲刺跑”不断上演;11月,为一睹齐白石、傅抱石、李可染等大师的画作,中国美木馆前的长队绵延数百米....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故官跑”频频出现,对此,请读谈你的认识。(两个方面即可)
(2)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你有哪些建议? (三个方面即可)
三、自主检测
1、观察与思考
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许多国外的节日被引进到中国,成为许多年轻人热情追捧的盛日。虽然这些节日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但也有许多传统的中老年人并不太接受从国外传来的节日,在他们看来这是崇洋媚外,破坏了社会的风气。
九年级思想品德 《灿烂的中华文化》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这说明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源远流长
为什么中华文化历 经沧桑,饱受磨难,却 绵延不绝,历久弥新?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的力量深深 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之中。
思考:灿烂的中华文化是由哪些
共同组成?(p65②)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 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 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 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 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等。
君子强学而力行。
中华美德的传承与发扬
南京路上好八连 • 过去的“三件宝” 现在的“新三件” • 过去提倡的“五个一” 现在提倡的“五个一点” 体现了什么?
体现了传统美德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其内容和 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与时俱进!
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我们懂得了我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的一 朵璀璨的奇葩。中华文化在自己发展 的长河中,形成了优良的文化传统, 也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美德。并且随着 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发展,其内容和 形成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显示了中 华文子还是德国人心中“ 最知名的中国人”。一位叫马克的德国人说:“这是中国 的经典,也是我们的经典。 一代文豪托尔斯泰对老子也十分推崇,有人问他,世界哪 些作家和思想家对他影响最深,他回答说,孔子、孟子对 他影响很大,而老子对他影响巨大。 尼采评论《道德经》一书说: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 宝藏,放入汲桶,垂手可得。
苏 武 牧 羊
公元前100 年,中郎苏武奉命出使匈奴,因其 副使张胜参加匈奴内部的斗争而受牵连被囚禁 。匈奴单于派人劝苏武投降,誓死不屈。匈奴 又采取各种手段,迫苏武就范未成,将苏武流 放至荒无人烟的北海牧羊。身陷绝境的苏武以 草根野鼠为食,面对南天,怀念祖国,强烈的 爱国信念,使他顽强地与困境抗争。公元前81 年,因匈奴与汉和好,白发苍苍的苏武被遣回 朝。苏武经磨难而不屈,坚贞不渝的民族气节 和爱国之心,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颂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五课 第一框 灿烂的中华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

活动:故事会
宽以待人
爱国主义
诚实守信
1、请说出上面三个历史故事 2、这些故事蕴含了哪些传统美德
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和发,在 现阶段体现为:
• 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求知精神、科学精 神、服务精神、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法 治意识等。
古埃及文明
巴比伦文化--空中花园
古罗马文明 竞技场
独具特色语言文字
戏 剧
书 法
唐诗、宋词
二、谁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 相互团结,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了祖 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三、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 地位: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 影响: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 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 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思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 德还有哪些?对我们今 天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A、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如果对国家有利,自己就不去追求富贵 。 B、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不降低自己的志向,不辱没自己的清白。 C、礼之用,和为贵 礼的作用,以和为最高境界。 D、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对别人要宽容,不能求全责备;对自己要严格要 求,惟恐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 E、志存高远 立志应当崇高远大,才能奋发向上,有所作为。 F、自胜者强
课堂小结
灿 烂 的 中 华 文 化
第五课
第一框
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
1、中华文化的产生和构成 2、中华文化的特点与地位 3、为什么中华文化会源远 流长? 4、中华文化的影响
传统美德 薪火相传
1、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 2、中华传统美德的作用 3、中华传统美德的品质
人教版九年级政治上册5.1《灿烂的中华文化》课件(共38张PPT)

灿烂的中华文化
2016 年G20峰会《最忆是杭州 》文艺晚会 讲述中国故事.晚会 运用了大量中国元素、追求中西 合璧。张艺谋围绕西湖元素、杭 州特色、江南韵味、中国气派和 世界大同五个关键词打造这场演 出,集中展现中国魅力—灿烂的 中华文化。
故宫
长城
石 刻
玉器
石 雕
木 雕
中国画
剪 纸
思考:这反映了中华文化什么特点?
中华文化绵延不绝、博大精深
。 ◆想说好英语,必须会读26个音标。同样,想
学好中文,得学会汉语拼音。这可难倒了不少老外 ,练了一会儿“妈、麻、马、骂”,脑袋就晕乎了。 ◆在“金,木,水,火,土”这五行中,每个字都可 以摆成品行结构,都能派生出一个截然不同的汉字 :“鑫,森,淼(miao),焱(yan),垚(yao) ”。 ◆在中国,叔是父亲的弟弟,伯是父亲的哥哥 ,舅是母亲的哥哥或者弟弟,而在国外统一称呼为 Uncle。
古埃及 狮身人 面像
古埃及 金字塔
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
古印度的泰姬陵
知识梳理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
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 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 弥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 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 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P68
村里保存较 完整的明清 建筑
中华文化绵延不绝、源远流长
知识梳理
中华文化的构成: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 浩 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 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 ,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 深刻的道德伦理等,共同组成博 大精深的中华文化。P67
“ 四大文明古国”指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中国、古 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但遗憾的是,除中国之 外,其他三个文明古国的文化已在地球上消失了, 只留下一些历史痕迹。.
2016 年G20峰会《最忆是杭州 》文艺晚会 讲述中国故事.晚会 运用了大量中国元素、追求中西 合璧。张艺谋围绕西湖元素、杭 州特色、江南韵味、中国气派和 世界大同五个关键词打造这场演 出,集中展现中国魅力—灿烂的 中华文化。
故宫
长城
石 刻
玉器
石 雕
木 雕
中国画
剪 纸
思考:这反映了中华文化什么特点?
中华文化绵延不绝、博大精深
。 ◆想说好英语,必须会读26个音标。同样,想
学好中文,得学会汉语拼音。这可难倒了不少老外 ,练了一会儿“妈、麻、马、骂”,脑袋就晕乎了。 ◆在“金,木,水,火,土”这五行中,每个字都可 以摆成品行结构,都能派生出一个截然不同的汉字 :“鑫,森,淼(miao),焱(yan),垚(yao) ”。 ◆在中国,叔是父亲的弟弟,伯是父亲的哥哥 ,舅是母亲的哥哥或者弟弟,而在国外统一称呼为 Uncle。
古埃及 狮身人 面像
古埃及 金字塔
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
古印度的泰姬陵
知识梳理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
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 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 弥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 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 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P68
村里保存较 完整的明清 建筑
中华文化绵延不绝、源远流长
知识梳理
中华文化的构成: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 浩 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 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 ,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 深刻的道德伦理等,共同组成博 大精深的中华文化。P67
“ 四大文明古国”指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中国、古 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但遗憾的是,除中国之 外,其他三个文明古国的文化已在地球上消失了, 只留下一些历史痕迹。.
初中思想政治《灿烂的中华文化》 课件

(想到的同学请举手)
故宫
长城
中国旗袍别致新颖
太极拳 剪纸
武术
书法
玉器
石 雕
木 雕
⑴、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 文化(64①)
你知一,已经有六千多岁了,它是从甲 骨文和金文演变而来。
•故官:旧称“紫禁城”,是明清
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规模最 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⑷、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 影响(p66①)
2.
公元前100年,中郎将苏武奉命出使匈奴,因其副使 张胜参加匈奴内部的斗争而受牵连,汉朝使节全部被囚禁。 匈奴单于派人劝苏武投降,苏武以拔剑自刎相抗,誓死不屈。 匈奴又采取各种手段, 迫苏武就范未成,匈奴单 于将苏武流放至荒无 人烟的北海(今贝加尔湖) 牧羊。深陷绝境 的苏武以草根野鼠为食, 面对南方, 怀念祖国,强烈的爱国信 念,使他 顽强地与困境抗争。他孤 身一人 与羊群相伴19年,始终不 辱汉使 气节。公元前81年,因匈奴与汉 和好, 白发苍苍的苏武被遣回朝。苏武临 大节而不辱, 经磨难而不屈,坚贞不渝的民族气节 和爱国之心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颂。
“礼之用,和为贵”:大意是“礼的 作用,以和为最高境界”。不同人间、 不同国家之间、不同文化之间要讲 “和”,整个人类社会才会和平幸福。 人与自然之间也只有讲“和”, 人类 社会才能持续发展。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大 意是“对别人要宽容,不能求全备; 对自己要严格要求,惟恐有什么地 方做得不好”。
①苟利国家,不求 富贵 ②不降其志,不辱 其身 ③礼之用,和为贵 ④与人不求备,检 身若不及 ⑤志存高远 ⑥自胜者强 ⑦君子强学而力行
⑵、与时俱进的传统美德(p67②)
⑵、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 (p65①)
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 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 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的力 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 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故宫
长城
中国旗袍别致新颖
太极拳 剪纸
武术
书法
玉器
石 雕
木 雕
⑴、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 文化(64①)
你知一,已经有六千多岁了,它是从甲 骨文和金文演变而来。
•故官:旧称“紫禁城”,是明清
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规模最 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⑷、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 影响(p66①)
2.
公元前100年,中郎将苏武奉命出使匈奴,因其副使 张胜参加匈奴内部的斗争而受牵连,汉朝使节全部被囚禁。 匈奴单于派人劝苏武投降,苏武以拔剑自刎相抗,誓死不屈。 匈奴又采取各种手段, 迫苏武就范未成,匈奴单 于将苏武流放至荒无 人烟的北海(今贝加尔湖) 牧羊。深陷绝境 的苏武以草根野鼠为食, 面对南方, 怀念祖国,强烈的爱国信 念,使他 顽强地与困境抗争。他孤 身一人 与羊群相伴19年,始终不 辱汉使 气节。公元前81年,因匈奴与汉 和好, 白发苍苍的苏武被遣回朝。苏武临 大节而不辱, 经磨难而不屈,坚贞不渝的民族气节 和爱国之心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颂。
“礼之用,和为贵”:大意是“礼的 作用,以和为最高境界”。不同人间、 不同国家之间、不同文化之间要讲 “和”,整个人类社会才会和平幸福。 人与自然之间也只有讲“和”, 人类 社会才能持续发展。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大 意是“对别人要宽容,不能求全备; 对自己要严格要求,惟恐有什么地 方做得不好”。
①苟利国家,不求 富贵 ②不降其志,不辱 其身 ③礼之用,和为贵 ④与人不求备,检 身若不及 ⑤志存高远 ⑥自胜者强 ⑦君子强学而力行
⑵、与时俱进的传统美德(p67②)
⑵、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 (p65①)
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 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 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的力 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 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 文化强国。
5、青少年要怎样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①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认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 ② 宣传,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中华 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③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为中华文化增添新的内 容。
二、传统美德
薪火相传
1、中华传统美德有哪些?【P69第一段】 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的崇高志趣,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 气,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浩然 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厚德载物, 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 气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等。 2、中华传统美德的品质: 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注意区分: 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传统美德的品质: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 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
焚书坑儒
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然历经沧桑, 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 为什么?
文字狱
2、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原因: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 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
3、中华文化的特点、作用、影响:(怎样看待、认识)
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1、我国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我国怎样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5.1 灿烂的中华 文化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
中 国 书 法
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
四大发明(科技)
蒙古包
故宫
– 布达拉宫· 藏族
建 筑
北京四合院
布达拉宫
中国画
中
国
结
传统服装
汉族
一、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
1、中华文化的构成: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 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 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 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 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等
四大文明古国
古埃及 古巴比伦
古印度
四大文明古国的发展比较
国家 产生时间 发展 波斯入侵,巴比伦王 国灭亡 结果
古巴比 伦
古印度
公元前 3500年
公元前 3000年 公元前 3000年 公元前 2100年
烟消 云散 雅利 安化
面目 全非 流传 至今
古埃及
古中国
雅利安人入侵,印度 文化雅利安化 先后希腊化、罗马化 ,伊斯兰化
作用: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 结奋进的不竭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共有 的精神家园。
影响: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为什么要保护、传承、弘扬中华文化
①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精神 动力,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②保护传承中华文化,有利于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 同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有利于增强 民族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