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安全运输
集装箱运输安全管理制度

集装箱运输安全管理制度集装箱运输安全是现代物流行业中的重要问题,关乎到货物运输的效率、成本,甚至生命财产安全。
随着物流业的发展,集装箱运输的规模不断扩大,管理机制和制度的完善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围绕集装箱运输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安全操作规定集装箱运输的安全操作规定是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
首先,所有关于装卸作业、搬运作业的人员,均需要熟知并严格遵守集装箱操作的安全规定。
例如,不得未经许可擅自操作集装箱、在集装箱内不得存放危险品等。
其次,为了实现集装箱运输的完整性和安全,需要依照国家和地方的法规和标准进行集装箱的运输、装载和卸载。
二、管理和监督机制一套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对于确保集装箱运输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管理者应建立集装箱运输安全考核规则,定期进行安全督导,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同时,全体员工必须受到安全教育和培训,提升其专业素质和安全意识。
在进行集装箱运输时,每一步操作都需严格按照规定执行,避免因管理松散导致可能的事故。
三、技术设备支持高端的技术和设备是保障集装箱运输安全的基础。
现代化的集装箱装卸设备和信息化的货物管理系统,能够提升操作效率,降低人为错误。
除此之外,安全设备如CCTV监控系统、安全警报装置等也是必不可少的,用以监控集装箱的装卸运输过程,保证在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处理。
四、应急处理程序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出现意外,集装箱运输也无法避免此规律。
因此,每家物流公司都应拥有一套详细的应急处理程序。
这套程序需要包含如何识别危险、如何进行初步处理、怎样调用更专业的救援力量等情况的处理,以确保在出现问题时能快速反应并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结论总的来说,建立完整的集装箱运输安全管理制度,需要企业从操作规定、管理监督、技术设备到应急处理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和完善。
只有这样,才能在复杂的运输环境中,确保集装箱运输的安全可靠,最终推动企业的稳定发展。
集装箱、大件货物运输安全管理制度

集装箱、大件货物运输安全管理制度集装箱和大件货物的运输安全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制定的规章制度。
该制度包括以下内容:
1. 集装箱包装标准:对于装载在集装箱内的货物,要求货物必须符合相应的包装标准,以确保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发生破损或泄漏的情况。
2. 集装箱装载规范:规定货物在装载集装箱时必须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摆放和固定,以防止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倾覆或碰撞的情况。
3. 装卸安全操作规程:对于集装箱和大件货物的装卸过程,规定了相应的操作规程,包括使用专业的设备和工具、合理的分配人员、遵守安全操作流程等,以确保装卸过程中不会发生人员伤亡或货物损毁的情况。
4. 货物运输保险:要求货主在运输过程中购买相应的货物运输保险,以确保在意外事件发生时能够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
5. 货物运输监管:规定运输公司或承运人必须配备专业的监管人员,对货物运输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包括货物的跟踪、仓储、运输工具的维护等。
6. 安全培训与考核:要求相关人员必须接受专业的安全培训,并定期进行相应的考核,以确保其具备相应的运输安全管理知识和技能。
通过以上制度的实施,能够有效地提高集装箱和大件货物运输的安全水平,保障货物的完整和安全到达目的地。
集装箱、大件运输安全管理制度(四篇)

集装箱、大件运输安全管理制度集装箱和大件运输安全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集装箱和大件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预防事故和损失而制定的一套制度和管理措施。
1.集装箱安全管理制度:- 集装箱应符合国际和国内相关标准,在运输前进行检验和验收。
- 集装箱应使用适当的密封和锁具,防止盗窃和非法开启。
- 使用符合规范的起重设备进行装卸搬运,并采取适当的固定措施保证集装箱稳定。
- 集装箱应配备合适的标志和符号,清楚标注货物性质、重量和运输要求。
- 集装箱应按照规定的堆放方式进行储存,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2.大件运输安全管理制度:- 进行合适的运输前评估,确定合适的运输方式和规划路线。
- 大件货物应由专业人员进行装卸,使用合适的起重设备和固定装备,确保货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严格遵守运输载重限制,确保货车或运输设备符合安全运输要求。
- 使用适当的防护措施,如防护网、包装材料等,保护货物免受外界的损害和环境的影响。
- 运输过程中,及时沟通和交流相关部门和人员,确保安全运输。
此外,集装箱和大件货物的安全管理制度还应涵盖以下方面:- 货物的装卸和运输操作规程和安全培训。
- 危险品和易燃易爆品的运输管理。
- 安全保护设施和装备的配备和使用。
- 检查和维护制度,定期对设备和货物进行检查和保养。
- 事故处理和应急预案的制定。
所有相关方都应共同遵守和执行集装箱和大件运输安全管理制度,确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集装箱、大件运输安全管理制度(二)集装箱和大件运输安全管理制度是一种组织、管理和监督集装箱运输和大件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措施。
这些措施旨在确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减少货物的损失和意外事件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在集装箱和大件运输安全管理制度中的要点:1. 货物包装和固定:确保货物在集装箱中得到适当的包装和固定,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的移位、碰撞或损坏。
2. 货物搬运设备和工具使用:确保使用合适的搬运设备和工具来处理和搬运集装箱和大件货物,提高操作安全性和减少人员伤害的风险。
集装箱运输安全协议(全文)

集装箱运输安全协议(全文)1. 引言本协议旨在确保集装箱运输过程中的安全,保护货物和人员的安全,并促进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
本协议适用于所有使用集装箱进行国际运输的相关方,并强调各方在运输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
2. 安全措施2.1 安全封条在装箱过程中,应在集装箱门上安装安全封条,以确保在运输过程中不会有未经授权的人员打开集装箱。
安全封条应具有易检测和破损报警功能,并记录封条编号以便跟踪。
2.2 安全检查在装箱前和运输过程中,应进行安全检查,以确保集装箱内部没有非法物品。
检查包括使用物理和技术手段,例如X射线扫描仪、犬类嗅探等,以便及时发现和阻止潜在的安全威胁。
2.3 集装箱追踪通过使用现代技术,如全球定位系统(GPS),应实时追踪集装箱的位置和状态。
追踪信息可以与相关方共享,以确保货物的安全运输和及时交付。
2.4 危险品管理对于运输危险品的集装箱,应严格遵守相关国际危险品运输规定。
危险品应正确标识,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以防止事故发生,并保护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3. 风险管理3.1 保险各方应在运输过程中购买适当的保险,以在意外事件发生时获得赔偿。
保险应覆盖货物损失、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风险。
3.2 紧急应对计划各方应制定紧急应对计划,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如交通事故、火灾等。
紧急应对计划应包括行动方案、联系人信息和紧急事件处理流程等。
3.3 安全培训和教育各方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以提高运输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培训内容应包括集装箱安全操作、危险品处理和事故应急处置等。
4. 合规要求4.1 国际公约和准则各方应遵守相关的国际公约和准则,如《联合国海上运输公约》、《国际海上危险货物规则》等,以确保集装箱运输的安全和合法性。
4.2 国内法规和标准各方应遵守国内法规和标准,包括运输、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各方应及时更新自己的操作和流程,并确保合规性。
5. 合作与沟通5.1 信息共享各方应及时共享运输信息,包括集装箱状态、路线和预计到达时间等。
集装箱运输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集装箱运输安全管理制度范文集装箱运输安全管理制度一、目的和依据为保障集装箱运输安全,确保物资和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顺利和安全,提高运输效率,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管理制度的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流与货运企业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集装箱运输活动的企业和个人。
三、集装箱运输安全责任人员1. 企业应设专职人员负责集装箱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统一协调、监督和推进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2. 集装箱运输安全责任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接受必要的培训。
四、集装箱运输安全控制措施1. 集装箱运输前的准备工作(1)对运输所需的集装箱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2)对集装箱运输途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3)与相关单位进行必要的协调和沟通,确保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2. 集装箱装卸作业的安全管理(1)确保集装箱装卸作业场所的安全,提供必要的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
(2)对参与装卸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其熟悉操作规程和安全防范措施。
(3)严格控制装卸作业的质量,确保作业过程中的仓储物品不受损坏。
3. 集装箱运输车辆和设备的安全管理(1)对集装箱运输车辆和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2)制定和执行集装箱车辆和设备使用规范,防止超载、超速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3)加强对司机的培训和管理,确保其具备良好的驾驶技术和安全意识。
4. 集装箱运输过程的安全控制(1)对运输路线进行合理选择,避开高风险区域和危险品运输禁止区域。
(2)加强对集装箱的安全监控,采用符合要求的封闭装置和安全防护措施。
(3)确保集装箱紧固牢固,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倾倒、滑动等意外情况。
(4)对集装箱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和事故进行及时处理和报告,确保安全知识和经验的交流和共享。
五、集装箱运输安全教育与培训1. 集装箱运输企业应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集装箱、大件货物运输安全管理制度

集装箱、大件货物运输安全管理制度集装箱和大件货物运输的安全管理制度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1. 集装箱装卸的安全管理:包括集装箱的装卸过程中的操作规范、作业流程的安全保障、装卸设备的安全检查和维护等。
确保装卸过程中的人员和设备安全。
2. 集装箱运输的安全管理:包括货物的装箱、堆放和固定的规范要求,确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还需要制定合理的货物摆放和固定方案,确保货物的重心稳定,防止倾倒、脱落、滚动等事故发生。
3. 道路和航线的安全管理:对运输道路和航线进行评估和检查,确保道路和航线的安全性,防止因道路状况不良、天气恶劣等原因导致的交通事故。
4. 车辆和运输设备的安全管理:对运输车辆和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包括车辆的制动系统、悬挂系统、轮胎、灯光等各项安全设备的检查和维修。
5. 集装箱、大件货物的安全验收和监管:对运输过程中的集装箱和大件货物进行安全验收,并进行必要的监管和跟踪。
确保货物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装箱、运输和交付。
6. 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对于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例如火灾、事故等,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保障货物和人员的安全。
总之,集装箱和大件货物运输的安全管理制度需要综合考虑装卸、运输、交付等各个环节的安全要求,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流程,确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集装箱运输安全管理制度

集装箱运输安全管理制度导言集装箱运输是现代物流运输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运输效率高、运输成本低、货物损坏率低等优点。
然而,由于集装箱运输涉及多个环节和多个参与方,其安全管理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
本文将从集装箱运输的定义、存在的安全问题、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和关键内容等方面详细介绍集装箱运输安全管理制度。
一、集装箱运输的定义集装箱运输是指将货物装入集装箱,并通过航空、铁路、公路或海运等形式进行的运输方式。
在这种运输中,货物装箱后就基本上不再被拆开,从而提高了整个运输过程的效率。
集装箱运输的主要特点包括标准化、模块化、多式联运和集装箱码头。
然而,正是由于这些特点,集装箱运输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问题。
二、集装箱运输存在的安全问题1. 货物损毁和丢失:在集装箱运输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货物可能会被损坏或丢失。
这可能是因为在集装箱装填过程中没有采取妥善的保护措施,也可能是由于运输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导致。
2. 集装箱本身的安全问题:集装箱需要经受多次装卸、堆放和运输过程的考验,容易出现破损、变形等问题。
如果集装箱本身存在安全隐患,可能会导致货物运输过程中发生意外,对相关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3. 不合规运输:集装箱运输过程中,有些货物可能存在特殊性,需要符合一定的运输条件,如温度控制、防潮等。
如果运输过程中违反相关的运输规定,可能导致货物受损,甚至对环境和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
三、集装箱运输安全管理的必要性为了解决集装箱运输中存在的上述安全问题,确保货物和人员的安全,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以下是集装箱运输安全管理的必要性体现:1. 保护货物和财产安全:通过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可以合理组织货物的装卸、堆放和运输过程,确保货物不受损坏或丢失。
2. 保障人员安全:集装箱运输涉及多个环节和多个参与方,相关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可以确保参与集装箱运输的人员不发生人身伤害。
3. 符合法律法规:集装箱运输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集装箱运输的要求和规定可能不同。
集装箱运输安全协议(全文)

集装箱运输安全协议(全文)第一章:引言1.1 背景1.2 目的第二章:关键原则2.1 责任所有参与集装箱运输的各方都应该承担起各自的责任,确保货物安全运输。
发货人、承运人、船舶经营人和目的地仓库经营人应坚守其职责,并采取适当的措施确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2.2 信息分享各方应积极分享信息,包括货物内容、运输路线、运输工具、货物包装和安全要求等。
通过信息共享,可以提前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2.3 风险评估在运输前,各方应进行风险评估。
通过评估货物特性、运输环境和可能面临的威胁等因素,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预防事故。
2.4 物理安全对于货物的物理安全,各方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如使用封条、锁定集装箱门等。
确保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进入集装箱,防止货物被盗或损坏。
2.5 灾害和事故的应急响应各方应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等突发事件。
预案应包括协调救援和处理紧急事态的程序和方法。
第三章:关键措施3.1 集装箱检查和包装要求对于出口和进口货物,应进行集装箱检查,确保集装箱内没有非法和危险品。
同时,对货物进行适当的包装,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损坏。
3.2 电子标签和追踪技术采用电子标签和追踪技术可以有效管理和跟踪货物的位置和状态。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减少货物丢失和盗窃,并提供货物的实时信息。
3.3 人员培训和资格认证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操作技能,各方应定期进行培训,并颁发相应的资格证书。
培训内容应包括货物包装、安全操作和应急响应等方面的知识。
3.4 合作机制和信息共享平台各国和国际组织应建立合作机制和信息共享平台,以加强集装箱运输安全的监管和管理。
通过共享信息和经验,可以提高整体运输网络的安全性和效率。
第四章:监督和执法4.1 监督机构和职责各国应设立相应的监督机构,负责集装箱运输安全的监管和执法工作。
监督机构应对承运人、船舶经营人和目的地仓库经营人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遵守相关规定和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都是采用专用机械完成。
• 测定时记录仪安装在集装箱底部。 左右0.2~1.1G
• 集装箱装船时
跨运车 前后0.2~2.1G 上下0.4~1.8G 左右0.2~2.4
起重机 前后0.1~1.5
上下0.3~4.2
五、缓冲设计
• t=Ch/G • =WG/A
式中: • C:缓冲材料的缓冲系数 • h:物品跌落高度(cm) • G:内装物的容许冲击值(脆值) • W:物品重量(kg) • A:缓冲材料的相对面积(cm2)
v0 W
g
h
a W v1
v2
速度
V=gt1
v1 V=at2
v0 落下
t1 时间
t2 v2 碰撞
公式推导
• F=ma
V2=V1+at1
• 第一阶段: V1=V0+at1=0+gt1=gt1
• 第二阶段: V2=V1+at2 , 0=V1-at2 , V1=at2
• 所以:gt1=at2,即a/g=t1/t2,令 G=a/g
• 经验公式:G=0.8H+11
•
G:冲击值;H:坠落高度(cm)
• 坠落位置:H=30cm,G=35
•
H=120cm,G=107
2、机械装卸货物
• 比人力装卸所受冲击小。 • 小型叉式装卸车,翻落产生的冲击与坠落
高度成正比。 • 人力装卸事故仅限于一个纸箱,而机械装
卸是成组装卸,事故损失大。
3、集装箱装卸
容许冲击值(脆值)
• 冲击加速度a是以g的倍数G来表示的,对货 物的影响程度,取决于该货物本身的特性, 有的货物很容易受损,有少数的货物即使 从高处跌落也不会受损。
• 各种货物本身都具有其固有的易碎性,这 种易碎性就表现在货物受到一定程度的冲 击后,会引起破损,把这种破损的界限值 称为货物的容许冲击值。
2.铁路运输中
• 铁路运输集装箱时,利用集装箱上的顶角 件与车辆上的紧锁装置锁紧,则集装箱本 身和箱内所装的货物,将受到与公路运输 时同样的惯性力与离心力的作用。
• 当车辆变速运行和车辆连接碰撞时,所产 生的冲击力较大,最严重的情况是车辆在 运行中进行紧急急刹车时所产生的冲击, 因为此时产生的冲击力为最大值。
• 左右方向上测得的最大冲击值G为4左右, 波型平稳。
• 在上下方向上G的最大值为5.5,只发生1次, 而G为3~4发生了4次。经分析认为都是在 公路上通过有坑洼或高低不平的地方发生 的。
• 虽然G最大值可达5.5。但是对货物危害性最 大的,是那些发生次数较多,G为0.5~0.2 的小冲击:21km,达到390次之多。
m=WG/A=50×30/2500=0.6kg/cm2 按照这一缓冲应力值,在各种缓冲材料的缓冲系
数曲线图(见下图)中,可找到2号材料之缓冲 系数为C=5.3。
所以,为要保护包装内的货物所需要的缓冲材料 (2号)的厚度为:
t=Ch/G=5.3×100/30=18cm
C
12
4
3
5.3
0
0.6
σ(kg/cm2)
• 在铁路集装箱运输中,其冲击值的大小还 与运输距离的长短、铁路设备的新旧程度 和铁轨的长度有关。
• 前后方向G为10以上的冲击只发生1次,原 因:
• 货车在进行编组时;
• 货车在中途站进行摘挂作业时;
• 在铁路场地上向侧线转轨时。
集装箱场上的装卸
• 这种微振动长时间和不断的作用,会使垫 木上的钉子松动,如装钢管类货物时,严 重时会发生系紧索断裂的危险。
• 箱门处有空隙,货物摇摆,货垛要倒塌。集 装箱要受到两次振动和冲击。
• 防止货物前后左右移动和翻倒,需要用绳索、 网络或木材等加固。
• 集装箱箱底和所装货物之间的摩擦系数,一 般取0.4,如采用板架集装箱装载,箱底可 能被淋湿,摩擦系数取0.2。
二、外力和冲击值
• 一般外力的大小可用冲击值G来表示 • 研究冲击值与集装箱运输的关系 • 以货物跌落为例:
国外资料
• 铁路车辆在连接碰撞时,前后方向的最大 冲击值G为2.6,碰撞冲击值的大小与碰撞 速度和连接部分缓冲装置的质量有关。
• 在缓冲装置质量比较好的条件下,最严重 的紧急刹车时,其前后方向的冲击值G为 3~4,上下方向为2,左右方向为1。
• 日本认为:货车在调车场编组连接时所产 生的冲击值可能比上述数值还大。
货物的容许冲击值
货名 鸡蛋
容许冲击值 货名 (G) 40~50 陶瓷器
容许冲击值 (G)
70~100
电子管
80
小型照相机 80~120
电灯泡
50~60 无线电
70~100
陶瓷器 (盘子)
200 电视机
40~60
• 货物的易碎度是有方向性的,一种货物一 般在某一方向上易碎度比较弱,而在另一 方向上就比较强。
• 另外考虑:拆箱取出货物后,还需要又一 段比较长的距离用卡车运输,因此还必须 考虑到这一段卡车运输过程中,货物可能 受到的冲击值。
日本卡车试验
• 卡车运输中其冲击值大小,与实际装载量 占最大载货量的比值、缓冲器的状态、货 物装载的位置、公路路面的条件等有关。
• 前后方向的G值都在1以下,上下方向的G 值以高低不平的路面来看,最大值也只有3。
• 运输中集装箱和箱内货物所受外力: 运输工具运动产生的 装卸作业产生的
三、运输工具运动产生的冲击力
• 公路运输中的卡车和底盘车 • 铁路运输中的货车 • 海上运输中的船舶 • 航空运输中的货机
1.公路运输中
• 集装箱放在底盘车上运行 • 当车辆加速、减速和回转时,箱内货物将
受到惯性力和离心力的作用。 • 在高低不平的路面上运行时,集装箱会受
• 装纸箱货时,由于纸箱之间的摩擦,又可 能使货物标志消失。
• 对于装在上层的,并用螺钉、螺栓之类的 零件进行固定的货物,由于微振动而使螺 钉、螺栓松动,甚至有可能从固定位置上 掉下来。
3.海上运输中
• 船舶在海上航行,会产生各种摇摆:横摇、 纵摇和升降。
• 这三种运动,对货物所产生的作用力比陆 上运输工具小。
[例1]某包装物的重量为50kg,缓冲材料的相对面 积 为 2500cm2 , 内 装 物 的 容 许 冲 击 值 为 30 , 落 下高度为100cm,求所需缓冲材料的厚度。
解 : 已 知 : W=50kg , A=2500cm2 , G=30 , h=100cm
因此可求出包装货物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 各种货物的适宜相对湿度和温度是各不相 同的(表2)。
• 一般来说,相对湿度低于50%,空气较为 干燥,相对湿度超过75%,空气较为潮湿。
• 干燥的货物适宜相对湿度一般为50%-75%, 如棉、麻、丝、毛等织品。
• 某些含水量多的货物,如水果、蔬菜、湿 木材等,适宜相对湿度为80%-95%。
• 一般货物适宜温度为0℃-25℃。
布鞋 胶鞋 塑料薄膜 合成洗涤剂
35以下 -10-25 0-30 35以下
适宜相对湿 度(%)
75以下 80以下 80以下 80以下 80以下
50-75 50-75 75以下 75以下
3、温度对货物的质量影响
• 如温度过高:
• 1)加速货物汽化速度,散失水分,造成重量损耗, 质量下降。
• 2)促进货物的呼吸作用以及微生物和害虫的繁殖, 引起货物品质的降低、腐败和霉烂。
• 如:横摇:30°,横摇周期18s,前后方向 的冲击最大值G为0.6,上下方向0.3,左右 方向0.2。
海上运输会产生二次冲击
• 一次冲击:直接作用在货物的冲击。 • 二次冲击:海上运输,船舶摇摆产生倾斜,
会使货物产生滑动。如果箱内所装载的货 物不加以固定,则摇摆时间长了,货物之 间或货物与箱壁之间会形成很大的空隙, 就会使货物对箱壁产生很大的冲击。
4.航空运输中
• 飞机在着陆和起飞时,集装箱和箱内的货 物将受到一定的冲击。
• 飞行中,由于受到紊乱气流影响会产生摇 摆,对集装箱和箱内货物会产生作用力。
• 按IATA的标准,航空运输时其紧固负荷约 为4.5g(即G=4.5)。
• 从安全角度考虑,集装箱在飞机上以及箱 内所装的货物,都需要进行充分的固定。
毛织品
20以下
钟表、缝纫 机
10-30
皮革制品
5-10
人造革
-10-30
肥皂
-4-30
Hale Waihona Puke 玻璃制品30以下适宜相对湿 货物名称 适宜温度
度(%)
(℃)
55-65 日用小五金 30以下
55-65 铝制器皿
20-30
55-65 火柴
30以下
55-65 蜡烛
25以下
55-75 牙膏
1-30
60-70 75以下 80以下 80以下
11以下 15以下 11-13 15-16 8以下
货物名称 皮革制品
纸张 卷烟 晒烟叶 茶叶 香菇 乌枣
安全水分(%) 14-18 8-14 11-13 12-16 10以下 17以下 22以下
• 外界空气湿度的变化幅度只要在能使货物 保持安全水分限度内,货物就不会引起质 量的有害变化,如果变化幅度长时间地超 过或过分低于安全幅度就会直接影响到货 物的含水量,使货物不能保持安全水分而 造成货物质量的降低或损害。
• 在这些小冲击不断地反复作用下,将会使箱 内用钢带或钢丝绳系紧的货物产生松弛。
• 问题在于:在集装箱运输过程中,箱内货物 看不到,又不能立即系紧,时间一长货物在 箱内就会产生自由运动,造成货损。
• 解决方法:对装箱后的货物采取制动措施, 使它即使在系紧索稍有松动的情况下,货物 也不会产生很大的移动。
• 各种货物的安全含水量是不同的(见表1), 故对外界环境的湿度适应性也是各不相同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