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的温度控制系统

合集下载

基于PLC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编号: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基于PLC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指导教师学生姓名学号专业自动化教学单位机电工程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德州学院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院(系):机电工程学院专业:自动化 2014 年 4月 7日目录1引言 (2)1.1课题背景以及研究的目的、意义 (2)1.2温控系统的现状 (2)1.3项目研究内容 (3)2系统硬件设计 (4)2.1 PLC选择 (4)2.2 硬件电路设计 (7)3 系统软件设计 (13)3.1 编程与通信软件的使用 (14)3.2 程序设计 (14)3.3 系统程序流程图 (15)3.4 控制系统控制程序的开发 (16)4系统的仿真和运行测试 (25)4.1 组态王的运行 (25)4.2 实时曲线的观察 (26)4.3 分析历史趋势曲线 (27)4.4 编辑数据的报表 (27)4.5系统稳定性测试及最终评估 (27)参考文献 (29)谢辞 (30)附录一三菱FX系列PLC指令一览表 (30)附录二系统程序(梯形图) (32)基于PLC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德州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山东德州253023)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日本三菱公司FX2N系列的可编程控制器从而进行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进而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关于炉温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

该设计编程时调用了PID控制模块,使得程序更为简洁,运行速度更为理想。

在软件上,则是通过利用比较新型的三菱专用软件三菱(PLC)GX Developer 8.86Q,实现控制系统的实时监控、数据的实时采样与处理。

实验证明,此系统具有快、准、稳等优点,在工业温度控制领域能够广泛应用。

关键词:温度控制;可编程控制器;三菱FX2N;PID控制模块1引言1.1课题背景以及研究的目的、意义进入21世纪后,我国社会的各项发展突飞猛进,世界的技术更是日新月异,竞争也愈演愈烈,传统的人工的操作已不能满足于目前的制造业前景,也无法保证高质量的要求,更不能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的形象。

基于PLC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基于PLC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1 引言1.1 设计目的温度的测量和控制对人类日常生活、工业生产、气象预报、物资仓储等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许多场合,及时准确获得目标的温度、湿度信息是十分重要的。

近年来,温湿度测控领域发展迅速,并且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温湿度的测控芯片也相应的登上历史的舞台,能够在工业、农业等各领域中广泛使用。

1.2 设计内容主要是利用PLC S7-200作为可编程控制器,系统采用PID控制算法,手动整定或自整定PID参数,实时计算控制量,控制加热装置,使加热炉温度为为一定值,并能实现手动启动和停止,运行指示灯监控实时控制系统的运行,实时显示当前温度值。

1.3 设计目标通过对温度控制的设计,提高在电子工程设计和实际操作方面的综合能力,初步培养在完成工程项目中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要求。

培养团队精神,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提高查阅资料、语言表达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技能。

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2.1 系统硬件配置及组成原理2.1.1 PLC型号的选择本温度控制系统采用德国西门子S7-200 PLC。

S7-200 是一种小型的可编程序控制器,适用于各行各业,各种场合中的检测、监测及控制的自动化。

S7-200系列的强大功能使其无论在独立运行中,或相连成网络皆能实现复杂控制功能。

因此S7-200系列具有极高的性能/价格比。

2.1.2 PLC CPU的选择S7-200 系列的PLC有CPU221、CPU222、CPU224、CPU226等类型。

S7-200PLC 硬件系统的组成采用整体式加积木式,即主机中包括定数量的I/O端口,同时还可以扩展各种功能模块。

S7-200PLC由基本单元(S7-200 CPU模块)、扩展单元、个人计算机(PC)或编程器,STEP 7-Micro/WIN编程软件及通信电缆等组成。

表2.1 S7-200系列PLC中CPU22X的基本单元本设计采用的是CUP226。

它具有24输入/16输出共40个数字量I/O点。

基于plc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论文

基于plc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论文

基于plc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论文摘要:本设计论文基于PLC温度控制系统,旨在设计一个可靠、稳定、高效、精确的温度控制系统,应用于实际工业生产中。

通过研究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硬件设备的特性和功能,并结合PID控制算法和PLC编程技术,实现对温度的自动控制和实时监测。

关键词:PLC、温度控制系统、PID控制、编程技术Abstract:This design paper is based on the PLC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with the aim of designing a reliable, stable, efficient, precise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that can be applied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Through research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hardware equipment such as sensors, actuators, and controllers, combined with PID control algorithms and PLC programming technology, we will achieve automatic control and real-time monitoring of temperature.Keywords: PLC,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PID control, programming technology一、引言随着科技和工业的进步,现代化工业生产中需要用到大量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智能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还能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

其中,温度控制系统是工业生产中最常用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之一。

基于PLC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作者:曹建军李洋胡明张建王红美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年第11期摘要:本文从整体上分析和研究了控制系统的硬件配置、电路图的设计、程序设计、控制对象数学模型的建立、人机界面的设计等,并基于西门子可编程控制器和组态软件开发了温度控制系统,实现了控制系统的实时监控、数据的实时采样与处理。

实验证明,此系统具有快、准、稳等优点,在工业温度控制领域能够广泛应用。

关键词:温度控制;可编程控制器;人机界面;组态王中图分类号:V23 文献标识码:B1 概述温度控制在电子、冶金、机械等工业领域应用非常广泛。

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温度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越趋向于智能化、自适应、参数自整控制等方向发展。

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应用很广泛的自动控制装置,PLC 不仅具有传统继电器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而且能扩展输入输出模块,特别是可以扩展一些智能控制模块,构成不同的控制系统,将模拟量输入输出控制和现代控制方法融为一体,实现智能控制、闭环控制、多控制功能一体的综合控制。

具有控制能力强、操作灵活方便、可靠性高、适宜长期连续工作的特点,在传统工业的现代化改造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适合温度控制的要求。

2 系统设计及模型建立本论文通过德国西门子公司的S7-200系列PLC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实际炉温转化为电压信号,经过模拟量输入模块转换成数字量信号并送到PLC中进行PID调节,PID 控制器输出量转化成占空比,通过固态继电器控制炉子加热的通断来实现对炉子温度的控制。

同时利用亚控公司的组态软件“组态王”设计一个人机界面(HMI),通过串行口与可编程控制器通信,对控制系统进行全面监控,从而使用户操作更方便。

总体上包括的技术路线:硬件设计、软件编程、参数整定等。

控制器的设计是基于模型控制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

首先要根据受控对象的数学模型和它的各特性以及设计要求,确定控制器的结构以及和受控对象的连接方式。

基于PLC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基于PLC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1 引言1.1 设计目的温度的测量和控制对人类平常生活、工业生产、气象预报、物资仓储等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许多场合,及时准确获得目的的温度、湿度信息是十分重要的。

近年来,温湿度测控领域发展迅速,并且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温湿度的测控芯片也相应的登上历史的舞台,可以在工业、农业等各领域中广泛使用。

1.2 设计内容重要是运用PLC S7-200作为可编程控制器,系统采用PID控制算法,手动整定或自整定PID参数,实时计算控制量,控制加热装置,使加热炉温度为为一定值,并能实现手动启动和停止,运营指示灯监控实时控制系统的运营,实时显示当前温度值。

1.3 设计目的通过对温度控制的设计,提高在电子工程设计和实际操作方面的综合能力,初步培养在完毕工程项目中所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和规定。

培养团队精神,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提高查阅资料、语言表达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技能。

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2.1 系统硬件配置及组成原理2.1.1 PLC型号的选择本温度控制系统采用德国西门子S7-200 PLC。

S7-200 是一种小型的可编程序控制器,合用于各行各业,各种场合中的检测、监测及控制的自动化。

S7-200系列的强大功能使其无论在独立运营中,或相连成网络皆能实现复杂控制功能。

因此S7-200系列具有极高的性能/价格比。

2.1.2 PLC CPU的选择S7-200 系列的PLC有CPU221、CPU222、CPU224、CPU226等类型。

S7-200PLC 硬件系统的组成采用整体式加积木式,即主机中涉及定数量的I/O端口,同时还可以扩展各种功能模块。

S7-200PLC由基本单元(S7-200 CPU模块)、扩展单元、个人计算机(PC)或编程器,STEP 7-Micro/WIN编程软件及通信电缆等组成。

表2.1 S7-200系列PLC中CPU22X的基本单元本设计采用的是CUP226。

它具有24输入/16输出共40个数字量I/O点。

基于PLC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论文

基于PLC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论文

南京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PLC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班级:测控072学号:xxx学生姓名:xxx指导教师:xxx 教授xxx 副教授起迄日期:xxx设计地点:xxxGraduation Design (Thesis)The Design Of The Temperature Examination In PLC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ByWANG Zhu JieSupervised byProf. XIA Qing GuanAssociate Prof. LU HongSchool of Automation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June, 2011摘要本文介绍基于PLC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包括A/D转换、标度变换、温度检测环节、积分分离PID算法以及过零数字触发电路的设计。

主要内容:实际温度经温度传感器检测,得到模拟电压值,模拟量再经A/D转换和标度变换后得到实际炉温。

数字控制器根据恒温给定值与实际温度的偏差e(k)按积分分离PID控制算法,得到输出控制量u(k),控制可控硅导通时间,调节炉温的变化使之与给定恒温值一致。

达到恒温控制目的。

本系统对温度检测和调节环节做了进一步的优化设计,使该系统更实用、易行和可靠,同时也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减轻人工劳力负担。

它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温度检测;温度传感器;A/D转换;PIDABSTRACTThe introduction of temperature-based PLC control system design, including A/D conversion, scaling transformation, temperature checking links, scoring a zero separation PID algorithms and digital triggering circuit design. Main elements : the actual temperature of the test temperature sensors, analog voltage is the value, volume via simulation A/D after his conversion and scaling practical furnace temperature. Digital signal controllers will be under constant temperature to the value and the actual temperature deviations e (k) by scoring separation PID control algorithms, with the volume of export control u (k), lead-time silicon-controlled rectifier control, regulate furnace temperature changes to the current agreement with the given constant temperature. Achieve thermostatic control purposes. Temperature of the system to do further testing and regulatory aspects of the design optimization, enabling the system more practical and easy OK and reliable, while also raising product quality and reducing the burden of manual labor. It must have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reference value.Key words:temperature testing; Temperature sensors; A/D conversion; PID目录前言 (1)第一章系统总体方案 (2)第二章系统硬件设计 (4)2.1 PLC选择 (4)2.1.1 FX2N-48MR-001PLC (4)2.1.2 FX2N-4AD特殊功能模块 (5)2.2 硬件电路设计 (7)2.2.1 温度值给定电路 (8)2.2.2 温度检测电路 (8)2.2.3 过零检测电路 (10)2.2.4晶闸管电功率控制电路 (10)2.2.5 脉冲输出通道 (13)2.2.6报警指示与显示电路 (13)2.2.7 复位电路 (14)第三章系统软件设计 (15)3.1 编程与通信软件的使用 (15)3.2 程序设计 (16)3.3 系统程序流程图 (17)3.4 控制系统控制程序的开发 (18)3.4.1 温度设计 (18)3.4.2 A/D转换功能模块 (18)3.4.3 标度变换程序 (20)3.4.4 恒温控制程序 (20)3.4.5 数字触发器程序设计 (24)3.4.6 显示程序 (26)3.4.7 恒温指示程序 (27)3.4.8 报警程序 (27)第四章总结与展望 (28)4.1 总结 (28)4.2 展望 (28)致谢 (29)参考文献 (30)附录一:三菱FX系列PLC指令一览表 (31)附录二: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和信号放大器 (33)附录三:系统程序(梯形图) (36)前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的技术日趋完善,竞争也愈演愈烈;传统的人工的操作已不能满足于目前的制造业前景,也无法保证更高质量的要求和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的形象。

基于PLC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基于PLC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作为世界第一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人们对绿色农产品的需求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日益增强,因此我国农业由粗放式向集约式、精细式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而设施农业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物生长主要受温度、湿度、光照强度、CO2浓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建造智能温室的目的就是为了对这些环境参数进行自动控制。

通过对温室控制对象和温室环境的特点的分析,确定了控制系统的结构和控制方案,本文设计了以 PLC 为下位机,以装有组态王软件的 PC 机为上位机的分布式智能温室监控系统。

硬件主要包括 PLC 及其特殊功能模块、各种传感器电路、电源和执行部件,软件主要是组态王软件和三菱 PLC 编程软件 GX Works。

控制系统有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两种控制方式。

在自动控制模式下,下位机PLC 通过传感器采集环境参数,并与用户设定的环境参数上限下限比较,控制相应执行部件启停,调节温室环境参数。

在手动控制模式下,用户根据需要控制上位机组态王手动画面的模拟开关,控制 PLC 发出开关指令控制对应执行机构,对温室环境进行调节。

上位机 PC 的组态软件与下位机 PLC 通信,完成人机交互的功能。

通过组态王实时显示下位机采集的环境参数当前值、执行部件状态、故障报警等,同时可以进行趋势曲线查看、数据库操作等。

另外用户设定环境参数、手动自动控制切换、手动控制模式下控制模拟开关也在组态王上进行。

通过系统的测试实验,智能温室监控系统基本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但是还需要继续完善才能运用于实际温室。

关键词:智能温室,PLC,组态王ABSTRACTABSTRACTAs the biggest agricultural country in the world,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Hasa pivotal position in national economy.With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demand for green vegetables are growing,therefore our country agriculture overdevelopment extensive to intensive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and as one of the importancy of the developing,agricultural facilities are receiving much more attention. Crop growth is mainly affected by temperature, humidity, light intensity, carbon concentration's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factors, so the purpose of building Intelligence is to automatically control these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ontrolled object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greenhorn,we determine the structure of the control system and control programs. In this paper, we design a distributed intelligent greenhouse control system,which ha slower computer-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and upper computer-a personal with King. Hardware mainly includes the PLC and its special function module, all kinds of sensor circuit, power supply and execution unit;software maidenlinesses King and Mitsubishi PLC programming software-GX Developer.The control system has two control modes-manual control and automatic control. In the automatic control mode, lower computer-PLC collected environmental parameter sensors and compared with the minimum maximum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which are set by the users to controlthe start and stop of the corresponding execution unit adjusted the parameters of greenhouse environment. In manual control mode, overcontrol analogue switch in the Glenview's manually screen according to the need,controllership PLC to give out switch order to con troll the corresponding execution immunoregulation the greenhouse environment. Upper computer communicate with computerist-PLC to complete the function of the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Anticaking real-time display the current environment parameter values collected by computerist-PLC , the states of the execution units ,alarms and so on. In themeantime,users can view the trend curves,operate report forms or Access data base Longview. Users setting the minimum maximum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switchingmanual/automatic control and controlling analogue switch in manual control mode are also can be operated in King.Through system testing experiment,the intelligent greenhouse monitoring system achieves the expected design requirements,but it also need to continue to improve Borden to be used in practical greenhouse. Keywords:Intelligent Greenhouse,Environmental parameters,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King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plc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plc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plc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温度控制系统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作为一种工业控制设备,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灵活性。

本文将介绍如何设计一套基于PLC的温度控制系统,以满足现代工业生产中对温度控制的需求。

二、PLC温度控制系统原理PLC温度控制系统主要通过传感器采集温度信号,将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后,输入到PLC进行处理。

根据预设的温度控制策略,PLC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驱动执行器(如加热器、制冷装置等)进行加热或降温,从而实现对温度的精确控制。

三、设计步骤与方法1.确定控制目标:明确温度控制系统的控制范围、精度要求、响应速度等指标。

2.选择合适的PLC型号:根据控制需求,选择具有足够输入/输出点、运算速度和存储容量的PLC。

3.设计硬件系统:包括传感器、执行器、通信模块等硬件设备的选型和连接。

4.设计软件系统:编写温度控制程序,包括输入数据处理、控制算法、输出控制等功能。

5.系统调试与优化:对系统进行调试,确保温度控制精度和稳定性,并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优化。

四、系统硬件设计1.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根据控制范围和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温度传感器,如热电偶、热敏电阻等。

2.选择合适的执行器:根据控制需求,选择合适的执行器,如伺服电机、电磁阀等。

3.通信模块:根据现场通信需求,选择合适的通信模块,如以太网、串口等。

五、系统软件设计1.编写程序:采用相应的编程语言(如梯形图、功能块图等)编写温度控制程序。

2.输入数据处理:对传感器采集的温度信号进行滤波、标定等处理,确保数据准确性。

3.控制算法: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编写控制算法,如PID控制、模糊控制等。

4.输出控制:根据控制算法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驱动执行器进行加热或降温。

六、系统调试与优化1.调试:对系统进行调试,确保各设备正常运行,控制算法有效。

2.优化: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对控制参数、控制策略等进行优化,提高系统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PLC 的温度控制系统
时间:2009-03-10 16:11:56 来源:控制工程网作者:
朋友强在电话里有气无力地告诉我:砸了!笔试、面试总成绩排在第八名;慧同公司还按照《招聘简章》,通知他明天带50元钱参加体检。

他已经不想再花冤枉钱,去当映衬红花的绿叶了。

1 引言
染色工序在纺织品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染色质量直接决定了纺织品的色泽、外观,甚至还影响纺织品的生产成本。

在染色工序中,影响染色的因素主要有染液浓度、温度、液位等,其中温度控制是很重要而又复杂的控制过程。

染色过程实际上是执行由工艺人员针对不同织物的一条温度曲线,每个工艺对染色的温度、升降温过程都有严格的要求,否则,容易使织物产生色差、缸差、条痕等疵点,造成复染率上升,生产成本的增加。

针对染色过程温度控制的复杂性,设计了基于PLC 的染色机温度控制系统,实现对染色过程温度的控制,从而减少织物疵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 系统控制要求
1)温度曲线存储要求对于不同的染色品种,其对温度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对应的温度工艺曲线也是不同的,若将所有染色品种的温度工艺曲线都存入现场温度控制器中,则对该控制器的内存要求非常高,导致系统臃肿,因此本系统设计通过一台中控机,将工艺人员设定的不同的温度工艺曲线,全部由工作人员在中控机上输入后经PROFIBUS—DP 现场总线下传给现场控制器,现场控制器根据接收的温度工艺曲线进行温度控制,同时现场控制器可以随时向中控机申请修改温度工
艺曲线的参数。

在网络中断时,现场控制器可以保存当前的温度工艺曲线,并且具有断电长期保存当前温度曲线的功能。

2)温度控制要求
在染色工艺过程中,典型的工艺曲线如图1 下所示:
图1 典型的工艺曲线
由图1 可知,染色工艺可以分为多个曲线段,不同的曲线段对应不同的温度。

对染色过程的温度控制主要是对染槽升温、保温、降温,结合生产的实际要求又将升温分为直接升温到指定温度和按斜率准确地升温到指定温度;同理,降温也分为直接降温到指定温度和根据斜率准确地降温到指定温度。

因此温度控制分为五个子程序:直接升温、按斜率升温、保温、直接降温、按斜率降温。

直接升温还是斜率升温、直接降温还是斜率降温根据实际需要通过中控机设定,而后由现场控制器PLC 的主程序调用相应子程序。

3)报警及显示功能
为系统设置了一个TD 200 文本显示器,显示染色过程中的一些操作和报警信息,该显示器适用于所有西门子S7-200 系列的PLC。

4)中控机监控要求
采用西门子公司的WINCC 实现中控机对现场PLC 的监控,主要实现当前温度显示、动态温度曲线显示、温度等参数设置、报警记录和打印报表等功能。

3 系统的硬件构成
本系统采用西门子公司推出的S7-200PLC 作为现场控制器,选用CPU226 主机模块;通过CP5613 卡完成现场控制器同中控机之间的通信。

现场控制器S7-200 扩展了一块智能温度数据采集模块EM231,该模块带有4 个模拟输入点,集成有16 位/转换器,分辨率达0.1℃,能自动进行线性化处理,有冷端补偿功能,不再需要外部变送器,一个模块就能完成数据采集及数据处理功能。

系统的温度信号的检测采用铂电阻PT100,铂电阻具有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可靠的特点,在工业上广泛用于-200℃~+500℃之间的温度测量。

由于现场控制器S7-200 不能直接同PROFIBUS—DP 现场总线相连,因而为S7-200 外扩了PROFIBUSDP 模块EM277。

对于不同的染色品种,对应的温度工艺曲线也是不同的,若将所有可能用到的温度曲线存入现场控制器中,则对现场控制器的内存要求很高,因此本系统设计通过中控机,将工艺人员设定的不同的温度工艺曲线,全部由工作人员在中控机上输入后经PROFIBUS—DP 现场总线下传给现场控制器,现场控制器根据接收的温度工艺曲线进行温度控制,同时现场控制器可以随时向中控机申请修改温度工艺曲线的参数。

在网络中断时,现场控制器可以保存当前的温度工艺曲线,并且具有断电长期保存当前温度曲线的功能,同时可以将现场的温度等信号上传至中控机,形成监控界面,如果需要可以通过网卡将中控机同工厂信息网以及Internet 网相连,实现底层到高层的信息共享。

系统的结构图如图2 所示。

4 系统的软件设计
由图1 可知,染色工艺可以分为几个曲线段,不同的曲线段对应不同的目的温度、升降温时间、保温时间。

对染色过程的温度控制主要是对染槽升温、保温、降温,结合生产的实际要求又将升温分为直接升温到指定温度和按斜率准确地升温到指定温度;同理,降温也分为直接降温到指定温度和根据斜率准确地降温到指定温度。

因此温度控制分为五个子程序:直接升温、按斜率升温、保温、直接降温、按斜率降温。

直接升温还是斜率升温、直接降温还是斜率降温根据实际需要通过中控机设定,而后由现场控制器PLC 的主程序调用相应子程序。

由于间歇式染色机的染缸体积较大,加热管道与冷水管道相对较小,造成比较大的温度惯性,一般可将其认为是一种具有纯滞后大惯性的被控对象,因而在
升/降温段采用趋势判断补偿法,如果是升温,则在温度到达T 目标温度-△Ti 时停止升温;若是降温,则在温度到达T 目标温度+△Tj 时,停止降温,其中△Ti、△Tj 为补偿温度。

由于温度控制的程序都在现场控制器PLC中,但是染色工艺参数是从中控机下传给PLC的,因而在PLC 的主程序中,需要根据接收到的来自中控机的数据进行判别,再执行相应的子程序。

在下传的数据中包括目标温度、斜率、保温时间等,因而PLC 可以根据这些数值判断升温、保温、还是降温。

但是判断升温、降温、保温,光凭目标温度、斜率、保温时间不能得到精确的判断,因而使用前一曲线段的目标温度辅助进行判断。

由下面温度控制判断表1 表示。

(说明:T*为本曲线段的目标温度,T*′为前一曲线段的目标温度)
表1 温度控制判断表
根据表1,PLC 可以进行染色过程的温度控制。

下面以斜率降温为例,说明PLC 的温控过程。

首先在主程序中判断当前目标温度是否小于上一步目标温度,再判断斜率不等于零,若满足这两个条件,就按照指定斜率降温。

在斜率降温时,将降温段曲线按时间分成若干个相等的小间隔,对每一小间隔计算出相应的温度作为这
一小段的温度给定值,因而工艺曲线的降温段可以用阶梯性表示,如图3 所示,又因为染机的大惯性,因而降温曲线段可由图4 表示。

只要每一间隔的时间足够小,则计算的每一间隔的温度给定值与理想值的偏差就可忽略。

本系统采用采样时间将降温段曲线分成相
两次目标温度比较斜率K 保温时间t 当前动作图示
K≠0 t="0" 按斜率升温
T*-T*′>0 K≠0 t≠0 按斜率升温后保温
K=0 t="0" 直接升温
K=0 t≠0 直接升温后保温
K≠0 t="0" ERROR
T*-T*′=0 K≠0 t≠0 保温
K=0 t="0" ERROR
K=0 t≠0 保温
K≠0 t="0" 按斜率降温
T*-T*′<0 K≠0 t≠0 按斜率降温后保温
K=0 t="0" 直接降温
K=0 t≠0 直接降温后保温
等的小间隔,每个间隔的温度设定值可由下式计算(其中T 设J 为每一间隔的温度给定值):
同理,根据采样周期、降温斜率计算出降温时间t,再计算总采样周期数N、温差△T(其
中T0 为温控前的实际温度,KJ 为降温斜率,Tt 为采样周期,T 为当前温度):
△T= T -T 设J
在斜率降温时,为了能准确的控制温度值,设定了差温报警值Te 和控制输出域值Tc,根据
温差△T 与它们的比较,得出以下控制规律:
a.△T>0
1.△T≥Te,则全开冷却阀并显示“降温太慢”,同时报警。

2.Tc<△T<Te,则开始PID 控制,得出控制量U 作为冷却阀开启时间。

3.△T<Tc,自然动作,当前采样周期数加1。

b.△T <0
1.|△T|≥Te,全开加热阀并显示“降温太快”,同时报警。

2.|△T|<Te, 关闭冷却阀,并将当前采样周期数加1。

5 结束语
本系统结构灵活,通过PROFIBUS-DP 总线将现场控制器互连成网,用户可以在中控机上编辑各种条件下的温度曲线,通过总线快速下传给现场的控制器,使其依据接收到的温度曲线控制染色过程中的温度,同时可通过PROFIBUS—DP 控制网络实现现场数据的上载。

本系统不但可以实现温度控制,而且根据需要还可扩展其他染色工艺过程的控制如水位、液位等参数的控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本文作者创新点:采用S7-200PLC 作为生产现场的控制器,完成温度控制,本系统能及时准确地控制染色产品的质量,将产品的质量隐患消灭在现场,保证染色一致性和一次准确化;通过PROFIBUS—DP 总线实现快速响应、高效率、低成本生产,大大提高染整设备的自动化、连续化、智能化水平,同时,应用网络通信技术可为间歇式染色机与染色厂企业信息管理层、互连网的连网提供了基础,使设备的控制系统具有开放性的体系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