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钢门窗--技术标准要求(繁)
塑钢门窗工程技术要求

塑钢门窗工程技术要求一、施工前,承包人必须提供塑钢型材及配件的样板给发包人,并得到发包人的认可确认,由监理公司见证封存后,方可正式安装。
二、承包人按发包人提供设计图施工。
三、塑钢型材、玻璃及配件要求⑴塑钢型材、玻璃及配件用料标准须符合下表《塑钢门窗工程使用材料及配件明细表》、发包人提供的设计图纸。
⑵塑材颜色按《塑钢门窗工程使用材料及配件明细表》及发包人提供的设计图纸,玻璃颜色按建筑图及设计图纸的要求,色差应符合国家标准。
塑钢窗分格必须符合建筑图要求。
塑材、玻璃、密封胶要求选用的品牌要经发包人认可。
四、门窗工程防渗漏、防开裂技术措施1、门窗的进场验收控制要点(1)门窗主材用料厚度、颜色;玻璃厚度、颜色、安全玻璃部位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中空玻璃是否雾化漏气;塑钢推拉门窗采用88系列;塑钢平开门窗采用60系列;(2)拼缝严实、节点防水注胶饱满、五金件与型材必须匹配,五金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塑钢门窗要进行衬钢检查,材料、形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检查门窗型材、玻璃及五金配件等原材料的合格证、质保书或有效期内的检测报告齐全。
(4) 门窗进场送检进行“五性”检测。
(采光性、水密性、隔声性)3级;气密性6级、保温性7级。
2、门框安装要求(1)门窗框安装前,必须先对洞口进行检查,应保证门窗框同预留洞口间距2-3cm内。
若间距大于3cm,需用C20细石混凝土加镀锌钢网浇筑。
7天后,方可进行门窗框安装。
(2)门窗框的固定件采用热镀锌件,厚度≥1.5mm、宽度≥20mm。
固定点间距:转角处、横竖档均≤180 mm、框边处≤500 mm。
严禁用长脚膨胀螺栓穿透型材固定门窗框。
3、门窗框的塞缝(1)南方地区各项目:南方地区仍采用铝合金门窗,门窗外框塞缝宜采用防水砂浆。
铝合金门窗框安装前,可先用防水砂浆填塞门窗框的“U”型框边,保证填塞密实。
也可根据地区特性,窗框窗台部位采用防水砂浆堵缝,框两侧和顶采用聚胺脂发泡剂堵塞饱满。
(技术规范标准)塑钢门窗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标准)塑钢门窗技术规范塑钢门窗技术规范一、设计规范1.窗型设计1)密封性能和保温性能要求高的采用平开窗,否则采用推拉窗2)一般情况下,考虑到滑轮的承重及材料本身的抗风压强度,双扇推拉窗宽度不宜超过1800mm,扇高不宜大于1500mm3)洞口宽度小于600mm时,不宜采用推拉窗,应考虑采用平开窗或上悬窗4)平开扇宽度不宜大于600mm,中空玻璃平开扇以不大于550mm为宜,装平开铰链的窗扇,高不宜大于1500mm;装滑撑的窗扇,高不宜大于1200mm5)平开窗以内开为宜,可有效提高安全性能,若设计院要求外开,应在设计中增加安全防护措施;7层以上建筑不采用外开窗;悬窗扇高度不宜大于800 mm,宽度不宜大于1200mm6)一般情况下,考虑到滑轮的承重及材料的刚度,推拉门扇宽度不宜大于2000mm,高度不宜超过2200mm,若超过此规格,需选用专用的加重型滑轮及型材7)一般情况下,平开门扇宽度不宜大于900mm,高度不宜大于2200mm,双扇平开门宽度应在1200-1800mm之间,超出此范围需考虑增加固定分格8)窗型分格设计应上下、左右照应,横框和竖框应尽量分别对齐,窗扇高度位置应考虑其使用便利性9)平开窗应考虑避免和建筑物中的水管等设施发生干涉10)尽量减少采用三扇推拉窗,若必须采用,宜采用4等分的形式,可保证接近二分之一的通风量,当必须采用3等分时,应在工艺尺寸中合理计算,保证功能完备性2.型材选型及结构设计1)对一般的多层、小高层的推拉窗,宜选用80系列,高层或商铺较大型推拉窗,宜采用88或85系列2)80、88系列推拉窗、60系列推拉门、60系列平开门窗均可选用双色共挤料3)60系列推拉门窗:(1) 推拉窗扇在一般情况下采用小扇,推拉门扇选用大扇。
(2) 带上亮或下亮推拉门窗:宽度≤2100mm的采用一体化型材。
(3) 带横梃的固定窗,宽度≤1500mm采用中梃。
宽度1500mm<B≤2400mm采用小拼条拼接。
塑钢门窗技术标准要求

塑钢门窗技术标准要求1.塑钢门窗采用的型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门窗用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型材GB/T8814-2004)的有关规定,其老化性能应达到S类的技术指标要求。
型材壁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塑料们JC/T180-2005)、(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塑料窗JC/T140-2005)的有关规定。
2.塑钢门窗采用的密封条、紧固件、五金配件等,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3.塑钢门窗钢化玻璃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用安全玻璃第2部分:钢化玻璃GB15763.2-2005)的有关规定。
4.塑钢门窗用中空玻璃应符合现场国家标准(中空玻璃GB/T11944-2002)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中空玻璃用的间隔条可采用连续折弯型或插角型且内含干燥机的铝框,也可使用热压复合式胶条。
(2)用间隔铝框制备的中空玻璃应采用双道密封,第一道密封必须采用热熔性丁基密封胶。
第二道密封采用硅酮、聚硫类中空玻璃密封胶,并应采用专用打胶机进行混合、打胶5.用于中空玻璃第一道密封的热熔丁基密封胶应符合现行标准(中空玻璃用丁基热熔密封胶)JC/T4-2003的有关规定,第二道密封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中空玻璃用弹性密封胶JC/T486-2001)的有关规定。
6.塑钢门窗用镀膜玻璃应符合国家现行国家标准(镀膜玻璃第1部分:阳光控制镀膜玻璃GB/T18915.1-2002)及(镀膜玻璃第2部分:低辐射镀膜玻璃GB/T18915.2-2002)的有关规定。
7.性能和质量检测符合国标要求。
8.塑钢门窗的品种、类型、规格、尺寸、开启方向、安装位置,连接方式及填嵌密封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内衬增强型的壁厚及设置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门窗应有出场合格证。
9.塑钢门窗框、副框和扇的安装必须牢固。
固定点应距窗角、中横框、中竖框150-200mm,固定点间距应不大于500mm。
10.塑钢门窗拼樘料内衬增强型钢的规格、壁厚应符合设计及国家现行标准门窗用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型材GB/T8814的规定,其老化性能应达到S类的技术指标要求,型钢应与型材内腔紧密吻合,其两端必须与洞口固定牢固。
塑钢窗技术要求及做法

塑钢窗技术要求及做法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塑钢门窗技术要求及做法1、本工程采用塑钢门窗外门窗为蓝灰色与白色双色共挤型材,内门窗为白色型材。
塑钢窗为内平开窗、外开上悬窗及推拉窗;门为平开门。
门窗的分格、开启形式及开启方向均需乙方根据本工程的要求进行深化设计并经甲方设计部确认。
型材采用海螺牌,型材应捆扎牢,用塑料薄膜或其他材料包装。
2、本工程建筑外门窗抗风压性能不低于4级,抗风压值不小于2500pa(4#车库为2级),气密性能不低于6级,水密性分级为4级,保温性能分级为5级,传热系数≤2.7W/㎡.K。
空气隔声性能为3级。
3、塑钢门窗的力学性能、抗风压性能、气密性能、水密性、保温性能、隔声性能、采光性能应同时满足《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塑料窗》JG/T140-2005、《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塑料门》JG/T180-2005和本工程的设计要求。
4、本工程面积大于1.5㎡的窗玻璃、距离可踏面高度900mm以下的窗玻璃、7层及7层以上建筑外开窗玻璃、所有门玻璃均采用钢化玻璃。
钢化玻璃的一般性能、安全性能等应符合《建筑用安全玻璃第二部分:钢化玻璃》GB15763.2-2005要求。
钢化玻璃需有ccc强制性认证标志。
5、本工程所用型材,共挤层厚度不小于0.2mm。
塑钢窗主型材可视面最小实测壁厚不小于2.5mm,非可视面不小于2.0 mm;塑钢平开门主型材可视面最小实测壁厚不小于2.8mm,非可视面不小于2.5mm。
平开窗、外悬窗及平开门采用60系列,塑钢推拉窗采用80系列。
门窗外可视面老化时间不小于6000h,内可视面老化时间不小于4000h。
塑钢门窗的型材其它性能应符合《门窗用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型材》GB/T8814-2004及《门窗用未增塑聚氯乙烯彩色型材》JG/T263-2010的要求。
塑钢门窗技术标准

塑钢门窗技术标准推拉门窗采用88系列(PVC)塑料门窗;平开门窗采用60系列内开塑料门窗。
二、提供塑钢截断样品、材料样板及五金件样品;及门窗物理性能及力学性能检测报告。
三、材料标准:1.门窗采用的异型材采用保定德玛斯“宝硕.海豚”、北新“龙牌”、LG、大连实德、“鹏翔”、山东“鲁宏”等UPVC系列产品,异型材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门窗框用硬聚氯乙烯型材》(GB8814),其颜色由甲方考察后最终确定。
2.主要增强型钢为闭口型式,应使用不低于GB/T 11253规定中Q235钢带材料轧制,内外表面应进行热镀锌处理;增强型钢材料厚度不应小于1.5mm,要求做防腐处理。
3.密封条均采用三元乙丙密封条,密封材料采用硅酮耐候密封胶,应符合《塑料门窗用密封条》(GB12002)的有关规定,填充发泡材料采用比利时速得牌。
4.门窗用五金件采用北新建材系列。
门窗采用的紧固件、五金件、增强型钢及金属衬板等,应符合下列要求:(1)紧固件、五金件、增强型钢及金属衬板等,应进行表面防腐处理;(2)五金件型号、规格和性能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滑撑铰链不得使用铝合金材料。
5.固定片厚度应大于或等于1.5mm,最小宽度应大于或等于15mm,其材质应采用Q235-A冷轧钢板,其表面应进行镀锌处理。
6.组合窗及连窗门的拼樘料应采用与其内腔紧密吻合的增强型钢作为内衬,型钢两端应比拼樘料长出10~15mm。
外窗的拼樘料截面尺寸及型钢形状、壁厚,应能使组合窗承受该地区的瞬时风压值。
7.玻璃及玻璃垫块、窗纱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玻璃须采用洛玻、秦皇岛耀华净白色浮法玻璃等同档次产品,中空玻璃采用的规格为5mm+9A+5mm;单层玻璃采用的规格为5mm,其品种、规格及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准的规定,并应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及检测报告;单块面积大于1.5平方米的窗玻璃和落地玻璃须采用安全玻璃;(2)中空玻璃的安装尺寸应比相应的框、扇(梃)内口尺寸小4mm~6mm;(3)玻璃垫块应选用邵氏硬度为70~90(A)的硬橡胶或塑料,不得使用硫化再生橡胶、木片或其他吸水性材料。
塑钢门窗工程技术标准(DOC)

塑钢门窗工程技术标准(DOC)1.总则塑钢门窗作为建筑物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材料要求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以确保其质量和使用寿命。
2.塑钢门窗的材料要求2.1 一般规定塑钢门窗的材料应该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耐腐蚀性、隔热性和保温性能,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防火性能和安全性能。
2.2 PVC 门窗型材PVC 型材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塑钢门窗型材,其优点在于具备良好的耐候性、耐腐蚀性和隔热性能,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使用寿命长。
2.3 玻璃玻璃是塑钢门窗中不可或缺的材料,其要求具备良好的透光性、隔热性、保温性和安全性能。
常用的玻璃有单层钢化玻璃、中空玻璃和夹层玻璃等。
2.4 五金配件五金配件是塑钢门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要求具备良好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和稳定性,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密封性和安全性能。
2.5 密封材料密封材料是塑钢门窗中的关键部分,其要求具备良好的耐久性、耐腐蚀性和耐高温性,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密封性和防水性能。
2.6 增强型钢增强型钢是塑钢门窗中的重要材料,其要求具备良好的强度和刚度,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久性。
增强型钢的应用可以提高塑钢门窗的整体性能和使用寿命。
2.7 紧固件紧固件是指用于连接和固定塑钢门窗的各种零部件,包括螺丝、螺母、垫圈、销子等。
在塑钢门窗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紧固件非常重要。
首先,紧固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确保门窗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其次,紧固件还必须具备良好的防腐性能,以提高门窗的使用寿命。
最后,紧固件的安装方式也需要考虑到方便性和美观度。
3.1 抗风压性能设计塑钢门窗作为建筑外围的重要构件,必须具备良好的抗风压性能,以确保建筑物在强风天气下的安全性。
在门窗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以下因素:1.门窗的型号和尺寸:不同型号和尺寸的门窗在受风压时的表现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
2.型材的选择:门窗的型材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抵抗风力的作用。
塑钢窗技术标准

塑钢窗技术标准1.执行标准:《建筑门窗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8485-2008《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016-2008《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9《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8484-2008施工图纸2.设计要求2.1、抗风压性能抗风压性能等级为5级。
以安全检测压力值(P3)进行分级,其分级指标值P3分级指标值3.0≤P3<3.5 单位为千帕2.2、气密性能门窗气密性等级为6级。
单位缝长空气渗透量q1和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q2分级指标值为 1.5≧q1>1.0 4.5≧q2>3.02.3、水密性能门窗水密性为3级。
分级指标值为250≤ΔP<3502.4、保温性能分级保温性等级为5级。
分级指标值 3.0>K≧2.5 w/(㎡.K)2.5、空气隔声性能隔声性能等级为3级。
分级指标值外门外窗的分级指标值30≤R W+C w<35 和内门内窗的分级指标值30≤R W+C<353、材料要求3.1、一般规定3.1.1.除非下面另有规定,工程所有的PVC型材、五金配件、玻璃、密封材料、硅酮结构密封胶为下述采用的国家或行业标准中规定的一等品及以上的品质。
所有型材、配件、密封材料均需要建设单位审批封样后方可使用。
3.2.PVC门窗型材3.2.1.PVC门窗用型材的物理机械性能及尺寸精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T8814-2004《门、窗框用硬聚氯乙烯(PVC)型材》规定。
3.2.2.PVC门窗型材可视面(非可视面)的最小实测壁厚在平开门窗时应不小于2.5mm(2.0mm)。
3.2.3.PVC型材断面构造要求:型材厚度为60mm(即60系列);为多腔构造,有独立的排水腔。
3.2.4.PVC型材应与增强型钢和五金配件相适应。
3.3玻璃3.3.1.PVC门窗玻璃应采用国家标准《浮法玻璃》(GB11614)规定的建筑级浮法玻璃或以其为原片的各种加工玻璃。
塑钢窗技术要求及检验标准

附件一:技术要求及检验标准
样板间塑钢门窗
工程技术要求
1、设计要求
中标单位需要在中标以后根据建筑施工图及甲方提供的深化方案图进行深化施工图的设计,深化施工图需经甲方认可后方可正式生产加工;
2、技术要求及主要材料性能指标
本工程所有门、窗均塑钢门窗,多层为外开窗,高层为内开窗个别部位以深化图纸为准
纱窗:不设置纱窗,但需预留加设条件;
门窗的各项技术指标应满足青岛市验收要求;其中:抗风压性不低于5级,气密性:不低于6级,水密性:不低于3级,隔声性能不低于2级;
材料技术指标及品牌要求
3.其他要求:
投标方须满足本招标文件约定的工期技术要求,设计的方案经济合理;
投标方在开标前提供材料展板,主要材料型材、密封材料、五金配件等,制作成样板并清楚标注材料名称、厂家、规格型号,定标后封样,作为现场验收的标准;
成品保护:供货产品,型材除贴胶纸保护外需附加保护带满缠框进行保护并维持,直到工程移交验收前;中标单位有义务对成品保护进行监督;
施工前需先做安装样板,待安装样板通过甲方、乙方及监理单位验收后方能大面积施工;
中标单位负责进行交工清洁,直至达到招标方要求; 施工单位在工程验收交付前需做好临水试验的自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钢门窗工程技术标准1.总则1.本标准参照国家相关标准规范编制,本标准比国家或当地政府规定高时,按照本标准执行,但有比本标准更高的要求时,按照相应国家或当地政府规定执行。
2.如工程招标文件中的技术要求与本标准不一致时,按照该技术要求执行。
3.本标准中引用的国家或行业标准一旦有更新时,塑钢门窗工程设计及制作安装单位有义务了解规范标准的更新和按照相应的标准执行。
2. 塑钢门窗的材料要求2.1.一般规定2.1.1.除非下面另有规定,工程所有的塑钢型材、五金配件、玻璃、密封材料、硅酮结构密封胶为下述采用的国家或行业标准中规定的一等品及以上的品质。
所有型材、配件、密封材料均需要我公司审批并封样后方可使用。
2.1.2.隐框、半隐框窗或1m以上边长的无框玻璃与玻璃直接粘结承受风荷载作用的,采用硅酮结构密封胶,应与接触材料相容。
2.2.塑钢门窗型材2.2.1.塑钢门窗用型材的物理机械性能及尺寸精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T8814-1998《门、窗框用硬聚氯乙烯(PVC)型材》规定。
外门窗用A类产品,B类产品仅可用以内门窗。
2.2.2.塑钢门窗型材可见面的最小实测壁厚在推拉门窗时应不小于2.2mm,在平开门窗时应不小于2.5mm。
2.2.3.塑钢型材断面构造要求:平开采用60系列型材,推拉采用88系列型材;为多腔构造,有独立的排水腔。
2.2.4.塑钢型材采用国产优质单面彩色覆膜UPVC塑钢型材。
(注:覆膜型材所采用的彩色窗膜应考虑德国等进口产品,覆膜型材所采用的胶应是无污染热熔型胶,需有很高的耐热耐水防腐性,能抵御北方各种恶劣的气候。
型材厂家方面可考虑如:北新、实德、LG好佳喜等同类品牌)。
2.2.5.塑钢型材应与增强型钢和五金配件相适应2.3玻璃2.3.1.塑钢门窗玻璃应采用国家标准《浮法玻璃》(GB11614)规定的建筑级浮法玻璃或以其为原片的各种加工玻璃。
2.3.2.窗采用厚度为4+9+4+9+4三玻两中空的中空玻璃,门采用5+12+5中空玻璃。
2.3.3.所有玻璃厚度须由专业设计单位按照下面“塑钢门窗设计要求”进行玻璃抗风压计算设计、防热炸裂设计、镶嵌结构设计提出选择意见;如有隔声、隔热、保温等要求,专业设计单位应进行验算。
要求提供计算书及相关玻璃试验报告供我公司审核后确定。
并且窗玻璃的单块面积在1.5m2以上的应采用安全玻璃;门玻璃大于0.5m2的最小厚度应不小于5mm安全玻璃,主要人流通道玻璃门应采用安全玻璃。
2.3.4.中空玻璃为设置分子筛(干燥剂)、铝条及丁基胶和聚硫胶的双层胶封边的中空玻璃,中空空气是否采用特殊气体由专业设计单位提出选择意见经甲方确定。
2.3.5.玻璃的尺寸偏差、外观质量及性能应符合下列现行标准规定:《夹层玻璃》(GB9962)《钢化玻璃》(GB/T9963)《浮法玻璃》(GB11614)《中空玻璃》(GB11944)《幕墙用钢化与半钢化玻璃》(GB17841)《夹丝玻璃》(JC433)《压花玻璃》(JC/T511)《吸热玻璃》(JC/T511)《热反射玻璃》(JC693)2.4.五金配件2.4.1.塑钢门窗用五金配件应符合下列现行标准的规定:《聚氯乙烯(PVC)门窗执手》JG/T 124-2000《聚氯乙烯(PVC)门窗合页(铰链)》 JG/T 125-2000《聚氯乙烯(PVC)门窗传动锁闭器》JG/T 126-2000《聚氯乙烯(PVC)门窗滑撑》JG/T 127-2000《聚氯乙烯(PVC)门窗撑挡》JG/T 128-2000《聚氯乙烯(PVC)门窗滑轮》JG/T 129-2000《聚氯乙烯(PVC)门窗固定片》 JG/T 132-2000《闭门器》(GB9305)《外装门锁》(GB/T2473)《弹子插芯门锁》(GB/T2474)《叶片门锁》(GB/T2475)《球形门锁》(GB/T2476)2.4.2根据门窗扇的重量自行设计选配五金配件(标称承载能力应大于实际荷载的1.5培),活动五金应能满足使用3万次以上的B级产品,投标时上报实物样品及厂家资料。
2.4.3.平开门窗采用的连杆多点锁:锁点离转角处不大于150mm,两锁点之间的距离不大于800mm;合页(或滑撑)一则,合页之间距离大于1000mm以上时,每不大于800mm设置一个暗置锁点;平开扇宽度大于800mm的,上下边也应设置锁点。
2.4.4.宽度小于800mm的上悬窗可以采用七字执手,宽度大于800mm的按照上条执行。
2.4.5.执手手柄、执手基座、传动杆、锁柱、锁块等均为Q235钢材,手柄和基座表面涂装采用聚酯型粉末涂料,其它为镀锌防腐。
耐腐蚀能力达到48 h 8级。
2.5.密封材料2.5.1.塑钢门窗用密封胶条须为三元乙丙胶条,并符合现行标准规定。
2.5.2.塑钢门窗用密封毛条必须采用经过硅化处理的丙纶纤维密封毛条,并符合现行《密封毛条技术条件》JC-T/635-1996。
选用型号能满足空气渗透性要求。
2.5.3.塑钢门窗用各种密封胶应符合下列现行标准的规定:《硅酮建筑密封膏》(GB/T14683)《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GB16776)《聚硫建筑密封膏》(JC483)《建筑窗用弹性密封剂》(JC485)2.6.增强型钢2.6.1.塑钢门窗用的增强型钢符合《聚氯乙烯(PVC)门窗增强型钢》JG/T 131-2000规定。
采用不低于GB/T 11253规定中Q235钢带力学性能的符合GB/T 2518-1988中(100-PT-Z-L-B-厚度×宽度)的热镀锌钢带轧制或Q235钢材轧制后热浸锌防腐处理。
耐蚀性应达到48 h 8级。
2.6.2.所有室外门窗的塑钢型材内腔必须设置增强型钢,型钢壁厚必须按照下面3.1条抗风压设计验算确定,并不得小于1.5mm。
内门窗经过计算满足受力要求的可不设增强型钢。
2.6.3.增强型钢应与型材内腔尺寸相一致,增强型钢与型材内腔之间的配合间隙每边以1mm±0.5mm为宜,所用增强型钢的端头与焊缝的距离不应大于5mm,并且不应影响端头的焊接,每根型材仅允许使用一根增强型钢。
用于固定每根增强型钢的紧固件,不得少于3个,其间距不应大于300mm,分两排错位排列,紧固件与型材焊缝的最大距离不应大于20mm,固定后的增强型钢不得松动。
需要焊接的型材的焊缝处,增强型钢应尽可能长接近焊缝,对于45º焊缝处,型钢也应切成45º,见下图示:增强型钢2.6.4.组合窗及连窗门的拼樘料应采用与其内腔紧密吻合的增强型钢作为内衬,型钢两端应比拼樘料长出10~15mm。
外窗的拼樘料截面尺寸及型钢形状、壁厚,应能使组合窗承受该地区的瞬时风压值。
2.7.紧固件2.7.1.外露紧固件采用镀锌或不锈钢材质。
不得采用铝质抽芯铆钉做门窗构件受力连接紧固件。
抽芯铆钉不得外露。
3.塑钢门窗设计要求3.1.抗风压性能设计3.1.1.作用于建筑外门窗上的风荷载,为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规定的围护结构风荷载标准值,按下式计算,且塑钢窗不小于1.0kN/m2,塑钢门不小于1.5kN/m2W k=βgzμsμz W0式中:W k――围护结构风荷载标准值(kN/m2)βgz――高度Z处的阵风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采用。
μs――风荷载体形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7.3.3局部风压体型系数的规定采用。
当建筑物进行了风洞试验时,可根据风洞试验结果确定。
μz ――风压高度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采用。
W 0――基本风压(kN/m 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重现期50年的基本风压采用。
3.1.2.应根据受荷情况和支撑条件采用结构力学方法对典型门窗型的主要受力增强型钢进行计算验算,选择适当的增强型钢或加强构件。
计算门窗受力时,塑钢型材可以忽略不计算,仅计算增强型钢的受力。
参照《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6-86附录A 《建筑外窗抗风压强度计算方法》进行受力计算。
3.1.3.门窗受力增强型钢由风荷载作用力产生的最大挠度值应满足下式要求,并且应同时满足绝对挠度值不大于15mm :u max ≤[u]式中:u max ―――构件弯曲最大挠度值;[u]―――构件弯曲允许挠度值:l/180。
3.1.4. 增强型钢及连接件强度计算应符合下式要求:σk式中:σk ――风荷载(标准值)作用所产生的应力;f k ―――材料强度标准值; K ―――安全系数。
3.1.5.材料强度标准值和安全系数应符合下表规定:材料强度标准值和安全系数f k3.1.6.作用于(如存在)不锈钢抽芯铆钉的拉力和剪力,应分别不大于按照《抽芯铆钉技术条件》(GB12619)规定的最小抗拉荷载和最小抗剪荷载除以安全系数K(1.55)。
3.1.7.作用于框与扇连接卡件的力,应不超过其产品标准的规定,或不大于生产厂家提供的配件承受的最小荷载值除以安全系数K(1.55)。
3.1.8.门窗玻璃的抗风压验算应按照现行行业标准《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的规定执行。
验算公式如下:a)四边支承玻璃的最大面积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当玻璃厚度t≤6mm时,Amax=0.2αt1.8/W k当玻璃厚度t>6mm时,Amax=α(0.2 t1.6+0.8)/W k式中:W k――风荷载标准值,kPa;Amax――玻璃的最大许用面积,m2;t――玻璃的厚度,mm;钢化、半钢化、夹丝、压花玻璃按单片玻璃厚度进行计算;夹层玻璃按总厚度进行计算;中空玻璃按两片玻璃中薄片厚度进行计算;α――抗风压调整系数,按下表采用。
若夹层玻璃工作温度超过70℃,调整系数应为0.6;钢化玻璃的抗风压调整系数应经试验(参照厂家提供试验数据)确定;组合玻璃的抗风压系数应采用不同类型玻璃抗风压系数的乘积。
玻璃抗风压调整系数(α)玻璃种类平板、浮法玻璃半钢化玻璃钢化玻璃夹层玻璃中空玻璃夹丝玻璃压花玻璃调整系数 1.0 1.6 1.5~3 0.8 1.5 0.5 0.6b)两边支承玻璃的许用跨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L=0.142α0.5t/W k0。
5式中符号同上。
3.1.9.门窗抗风压性能分级见下表:3.1.10.门窗抗风压性能检验在现场抽样试验,按照现行检验标准进行检测,试验定级值(P3)必须大于按照3.1.1.条计算的风荷载标准值。
3.2.水密性能设计3.2.1.水密性能设计指标:风压差值ΔP根据当地规定风压值按下式计算确定,并且对于平开窗不于350Pa;平开门及推拉门窗不小于250Pa:ΔP≥0.50μzW0W0――基本风压(Pa),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的当地重现期50年的基本风压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