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饲养管理及生产指标

合集下载

新生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

新生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

新生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1.犊牛的分娩和初生护理:在犊牛分娩前,应确保分娩箱干净、舒适,并配备足够的干净干草用于铺垫。

及时为母牛切断乳头上的脐带,避免脐带感染。

清理破膜后的犊牛口鼻部,帮助犊牛快速呼吸。

2.营养饲料供应:新生犊牛的饲养管理需要提供高质量、易消化的饲料。

初生7-10天内提供高质量的初乳,这是犊牛生长发育的最佳饮食。

如果无法提供母乳,可采用配方奶粉代替。

逐渐引入容易消化的少量干草和浸泡的谷物,帮助犊牛适应固体饲料。

3.犊牛舒适的环境和住房:犊牛需要一个干净、干燥、适当通风的住房环境。

保持住房内的温度适宜,避免过度寒冷或过热。

提供干净的干垫和床料,经常清理住房以预防微生物和寄生虫的传播。

4.疾病预防和健康监测:定期给犊牛进行健康检查,观察是否有异常症状如腹泻、呼吸困难、食欲不振等。

注射预防性疫苗和提供寄生虫预防措施,如蛔虫驱虫剂等。

确保犊牛的免疫系统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

5.适当的运动和社交:提供合适的运动空间给犊牛,有助于促进其肌肉发育和骨骼生长。

同时,确保犊牛有适当的社交机会,可以与同龄犊牛进行互动,减少压力和焦虑感。

6.饮水设备和饮水保障:为犊牛提供清洁的水源,确保水质的安全和饮水的可及性。

检查饮水设备是否正常运作,并定期更换、清洁水槽。

7.合理的断奶过程:在犊牛3-4个月大时进行断奶过程,逐渐减少乳头间的哺乳次数。

同时,逐渐引导犊牛过渡到固体饲料,确保其能够适应新的饲料。

8.重视犊牛的体重和生长情况:定期测量犊牛的体重,监测其生长情况。

及时调整饲养方案,以确保犊牛正常生长发育。

总结起来,新生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包括:分娩和初生护理、提供高质量的饲料、提供舒适的住房环境、预防疾病和监测健康、适当的运动和社交、饮水设备和饮水保障、合理的断奶过程以及重视犊牛的体重和生长情况。

通过严格遵循这些要点,可以提高犊牛的幸存率和生长速度,确保其健康成长。

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

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

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犊牛是指出生不久的小牛,它们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得到良好的饲养管理。

下面将介绍一些犊牛饲养管理的要点。

一、饲料供给犊牛饲料供给的合理性对其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犊牛初期,母乳是最好的饲料,可以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抗体。

随着犊牛的生长,适当引入粗饲料和浓缩饲料,如青贮料、玉米秸秆、饲草、糠麸等。

饲料供应要定时定量,避免过度喂养或不足喂养。

二、饮水管理犊牛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每日饮水量应在5-7升之间。

饮水要保持清洁卫生,避免水源受到污染。

水槽要定时清洗消毒,确保犊牛饮水的安全性和卫生性。

三、环境管理犊牛的饲养环境要保持干燥、清洁和舒适。

牛舍内部要保持通风良好,温度适宜。

床铺要及时更换,保持干净卫生。

牛舍内要定期进行消毒,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四、疫病防控犊牛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疫病的侵害,因此疫病防控工作尤为重要。

犊牛出生后应及时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其免疫力。

同时,要定期进行驱虫和体外消毒工作,预防寄生虫和细菌感染。

五、定期体检犊牛的生长发育情况需要定期进行体检,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体检内容包括体温、呼吸、心跳、粪便等指标的观察和记录。

如有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或调整饲养管理措施。

六、合理断奶犊牛的断奶时间要根据其生长发育情况和饲养管理水平来确定。

一般来说,犊牛出生后2-3个月左右可以逐渐断奶。

断奶过程要温和,逐渐减少母乳喂养,增加粗饲料和浓缩饲料的供给。

七、合理饲养密度犊牛的饲养密度要合理控制,避免过度拥挤。

过度拥挤会增加疾病传播的风险,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

一般来说,每平方米的饲养密度不宜超过3-4头犊牛。

八、科学配种犊牛的繁殖是牧场的重要环节,科学的配种可以提高犊牛的品质和产能。

选择合适的种公牛和母牛进行配种,根据犊牛的品种和用途确定配种方案,提高犊牛的遗传质量。

九、合理运输犊牛在运输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其舒适性和安全性。

运输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清洗消毒、饲料供应、饮水管理等。

犊牛各阶段饲养技术

犊牛各阶段饲养技术

犊牛各阶段饲养技术
犊牛是牛的幼崽,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需要不同的饲养技术。

以下是犊牛各阶段饲养技术的介绍:
1. 出生后0-1个月:母乳喂养是最好的方式,需要保持乳房清洁和干燥,保证犊牛有足够的乳量和营养。

2. 1-3个月:可以开始加喂牛磺酸、补充营养和促进犊牛食欲,同时加喂草粉和糠,帮助犊牛消化,促进毛发生长。

此外,需要保持饮水渠道的清洁和水质干净,避免犊牛得病。

3. 3-6个月:此时犊牛开始吃粗饲料,如青贮料、干草、玉米秸秆等。

同时,还需要补充犊牛专用饲料,以保证营养均衡。

要注意定期为犊牛建立体型和健康档案,定期称重和观察牛排颜色。

4. 6-12个月:这个阶段的饲喂需要更多的粗饲料和犊牛饲料,并增加一些蛋白质和矿物质的摄取。

同时,犊牛也需要注重运动,鼓励犊牛参加合适的活动,如散步、奔跑等。

总之,犊牛的饲养需要注重营养均衡,保持清洁和干燥环境,同时加强犊牛的运动和健康管理,以保证犊牛的健康生长和发育。

犊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犊牛的几个饲养管理要点 - 养牛技术

犊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犊牛的几个饲养管理要点 - 养牛技术

犊牛的饲养管理技术犊牛的几个饲养管理要点-养牛技术犊牛是指从出生到断奶这段时间的小牛。

在日常生产中肉用犊牛多在6月龄时断奶,故通常把6月龄以内的小牛称为犊牛。

犊牛生长发育旺盛,需要营养较高,如果不能充分满足其营养需要,不仅影响本阶段的生长发育,还会影响其成年时生产能力的发挥。

并且此阶段容易患病,死亡率较高。

所以在生产中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确保犊牛的正常生长发育及成活率。

下面介绍犊牛的饲养管理技术犊牛的几个饲养管理要点,具体来了解一下!1、初生犊牛的护理母牛进行分娩时,正常胎位时应尽量让其自由生产,不要用外力强行拖拉,胎位不正或难产时应及时进行助产。

要用清洁的软布及时清理初生犊牛口腔、鼻腔内的黏液,将体躯上附着的黏液擦拭干净。

特别是在母牛发生难产时,犊牛常会因黏液、羊水等堵塞呼吸道,造成犊牛窒息,导致全身松软,出现假死症,这时应将犊牛后躯抬高,头部放低,握其两前肢,前后来回拉动并拍打其胸部,交替扩展和压迫胸腔,同时用纱布清理鼻、口腔内的黏液和羊水,特殊情况下,还可使用呼吸中枢类药物。

犊牛出生后,要进行断脐,用经消毒的剪刀在距犊牛肚脐10 cm 左右处剪短脐带,断口处可用5%碘酒进行浸泡消毒,断口处不用进行包扎,以便促进脐带干燥愈合,在自行脱落前要经常进行消毒,防止脐炎发生。

犊牛出生后,要及时饲喂充足的初乳,初乳是指母牛产犊后5-7天内分泌的乳汁,初乳对犊牛的生长发育起到重要的作用。

初乳与常乳相比营养成分更加丰富,干物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含量都远高于常乳。

初乳中含有溶菌酶和母源抗体,能够杀灭多种病原微生物,初乳进入胃肠道后,由于黏度较高可附于黏膜上,阻碍病原菌侵入机体,另外,初乳有较高的酸度,可抑制病原菌的繁殖,对初生犊牛起到保护作用。

初乳还可以刺激犊牛消化液的分泌,促进犊牛胃肠蠕动。

可在犊牛出生后th内饲喂第1次初乳,不要限量让犊牛吃饱,一般为1.0-1.5kg,初乳连续饲喂5-7天,每天4次,日饲喂量可以按照体重的1/6饲喂。

奶牛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奶牛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奶牛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奶牛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奶牛犊牛饲养是奶牛养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

为了确保犊牛的健康成长并提高其生产潜力,养殖者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管理技术要点。

下面是一些生动、全面且有指导意义的文章,帮助您了解奶牛犊牛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

1. 饮食管理:犊牛的饮食对其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开始时,母乳是犊牛主要的饮食来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引入全价乳粉和精细配制的犊牛配合饲料。

确保饮食的多样性和营养均衡,以满足犊牛的生长需求。

定期检查饮食质量,确保新鲜、干净、适宜温度的饮水供应,以及提供适量的粗纤维和精细饲料。

2. 犊舍管理:犊舍应该保持干燥、清洁和充足的通风。

每只犊牛都应有足够的空间,以避免相互之间的竞争。

使用干净的床材(如干草、木屑等)来提供舒适的卧床环境,并定期更换床材以保持清洁度。

保持犊舍的温度适宜,避免过冷或过热的环境。

3. 疫病防控:犊牛容易受到多种疾病的影响,因此疫病防控非常重要。

要定期进行疫苗接种,遵循兽医建议和犊牛养殖档案。

定期进行疾病筛查,包括检查犊牛的体温、粪便、呼吸和全身状态。

确保犊牛的卫生条件佳,经常清洗和消毒犊舍,避免交叉感染。

4. 行为管理:了解奶牛犊牛的行为特点,以便更好地管理它们。

注意犊牛的食欲、精神状态、体态以及排便和排尿的频率。

注意观察犊牛是否有异常行为或症状,如呕吐、拉稀、躺卧时间过长等。

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就医或更换饮食,以保证犊牛的健康成长。

总结起来,奶牛犊牛饲养管理的技术要点包括饮食管理、犊舍管理、疫病防控和行为管理。

通过遵循这些管理要点,我们可以有效地提高奶牛犊牛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潜力。

同时,定期咨询兽医,参考专业指导和技术建议,也是确保奶牛犊牛饲养成功的关键。

只有全面掌握这些技术要点,才能为奶牛犊牛创造一个理想的生长环境,提高其生产性能。

犊牛饲养

犊牛饲养

犊牛的饲养管理其实犊牛的饲养应从母牛的怀孕后期就予以重视,若母牛怀孕后期若营养不足,则犊牛出生后体弱,不易饲养。

一、初生犊牛的护理:1、清除口鼻腔粘液使呼吸道畅通。

2、用5-10%碘酒消毒(剪掉多余脐带,保留8-10公分)。

3、让母牛舔干或擦干身上的羊水(在冬季更重要),称重后放入经过消毒并铺上干净垫草的犊牛栏中。

4、作好标记及产犊记录。

二、哺喂初乳犊牛出生后尽快让其吃上初乳,一般要求出生后0.5-1小时喂初乳,喂量为1.5升左右(或相当初生重的5%)。

初生犊牛头3-5天最好喂其母乳,每天喂2 -3次,第一天喂3-4升,以后每天增加0.5升。

初乳的喂量一般为体重的8-10%,喂奶的温度38℃左右,牧场应冷冻贮存部分优质初乳备用,冷冻初乳使用时最好用水浴加热,直接加热会使免疫球蛋白变性。

初乳的功能:1、含大量的免疫球蛋白(抗体),增强犊牛的免疫力。

2、提供营养(乳脂、乳蛋白、矿物质、维生素含量都很高)。

3、初乳粘稠,可保护肠道粘膜,防止细菌侵入。

4、初乳含有较多的镁盐,因此具有轻泻作用,促进胎粪排出。

刚出生的牛犊其抗体吸收率为20%,但出生几个小时后抗体吸收率急剧下降(小肠上皮细胞对抗体的通透性逐渐下降),出生24小时后小牛几乎无法吸收完整的抗体(肠封闭)。

初乳的质量:初乳中的抗体浓度平均为6%(范围2-23%),浓稠的,黄色奶油状的初乳较好,稀薄并呈水样的初乳其抗体浓度可能较低。

干乳期较短、早产、产犊前挤奶、产犊前初乳遗漏都会造成初乳中的抗体含量低,胎次高的母牛比头胎牛的初乳含抗体水平高。

初乳与常乳成分比较(%)成分第几次挤出的初乳常奶1 2 3 4 5总固体23.9 17.9 14.1 13.9 13.6 12.9 蛋白质14.0 8.4 5.1 4.2 4.1 3.2酷蛋白 4.8 4.3 3.8 3.2 2.9 2.5免疫球蛋白 6.0 4.2 2.4 0.2 0.1 0.09 脂肪 6.7 5.4 3.9 4.4 4.3 4.0 乳糖 2.7 3.9 4.4 4.6 4.7 4.9 矿物质 1.11 0.95 0.87 0.82 0.81 0.74 比重 1.056 1.040 1.035 1.033 1.033 1.032三、常乳饲喂刚出生时,小牛消化系统的功能与单胃动物相同,真胃是唯一发育完全和有消化功能的胃。

肉犊牛各阶段的饲养管理方法

肉犊牛各阶段的饲养管理方法

肉犊牛各阶段的饲养管理方法
肉犊牛是指用于肉类生产的幼年牛,从出生到屠宰一般需要18个月到24个月。

在这
个生长过程中,饲养管理非常重要,包括饲养环境、饲料供给和健康管理等方面。

下面将
详细介绍肉犊牛各阶段的饲养管理方法。

一、出生到断奶期(0-8周)
1. 饲养环境:为了确保新生犊牛的舒适度和健康,应提供干净、温暖、通风且没有
寄生虫的饲养环境。

牲畜舍应干燥,以防止细菌和病毒的繁殖。

2. 饲料供给:新生犊牛在出生后的6小时内应被喂食初乳,以获取充足的抗体和营养物质。

之后,可以逐渐引入乳粉或乳酸菌等奶粉饲料。

每天喂食2-3次,每次饲喂约4-6升。

3. 健康管理:定期进行犊牛的体检,观察犊牛是否有腹泻、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及时处理疾病和感染。

可以为犊牛注射疫苗来预防传染性疾病。

2. 饲料供给:在断奶后的几天里,逐渐将犊牛从牛奶转换到粗料饲料。

最开始可以
提供干草和饲料粉,然后逐渐引入浸泡过的青贮料、浓缩饲料和精料。

三、育成期到屠宰期(6个月-18个月)
2. 饲料供给:为育成期的肉犊牛提供高质量的饲料,包括粗料饲料、浓缩饲料和精料。

根据犊牛的体重每天喂食适量的饲料,并保证充足的饮水。

3. 健康管理:定期进行体检,观察犊牛的生长情况,检查是否存在疾病和感染。


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预防疾病的发生。

总结:肉犊牛的饲养管理是肉类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犊
牛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减少疾病和感染的发生。

养殖场应加强对犊牛的环境管理和健
康管理,确保犊牛的生长和发育。

犊牛期的饲养管理

犊牛期的饲养管理

犊牛期的饲养管理犊牛是指出生到6月龄的牛。

这个时期犊牛经历了从母体子宫环境到体外自然环境,由靠母乳生存到靠采食植物性为主的饲料生存,由反前到反的巨大生理环境的转变,各器官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抵抗力低,易患病。

犊牛处于器官系统的发育时期,可塑性大,良好的培育条件可为其将来的高生产性能打下基础。

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可造成生长发育受阻,影响终身的生产性能。

一、初生犊牛的饲养管理(1)断脐。

在擦净新生犊牛体躯上的黏液后,脐带往往会自然扯断。

未扯断脐带的情况下,可在距犊牛腹部10~12厘米处,用消毒过的剪刀断脐带,然后挤出脐带中的黏液和血液并用碘酒充分消毒,以免发生脐炎。

断脐后约一周左右脐带会干枯而脱落,若长时间脐带不干燥、出现炎症时应及时治疗。

(2)除去黏液。

当犊牛出生后,应首先清除口腔内及鼻孔内的黏液,以免妨碍呼吸造成犊牛的窒息或死亡。

如果犊牛已吸入黏液影响呼吸时,可握住犊牛的两后肢提起到立拍打其胸部使之吐尽黏液,恢复正常呼吸。

当外界气温较低时,用干草涵括干抹布擦净犊牛体躯上的黏液,以免犊牛受凉;如果温度适宜,尽量让母牛添其犊牛体躯上的黏液。

(3)饲喂初乳,出生后30-60分钟喂初乳(1.0—1.5千克,1—3天初乳喂量每日6千克[2千克×3次],3—5天的初乳喂量每日7.5千克[2.5千克×3])次(4)卫生及温湿度的控制。

犊牛应在产房的产栏中出生,产栏的面积至少应达到8.2米2,产栏内应垫以干草,保持环境的干燥。

冬天在北方地区应注意防寒,保持产房温度在10摄氏度以上。

(5)耳标。

在犊牛出生后第三天,由技术人员对其体质健康测定进行选留,确定后应打上耳标(按习惯把耳标打到牛的一侧),此号为终身代号,并建立其系谱档案。

二、哺乳期犊牛饲养管理(1)犊牛岛饲养。

新生犊牛结束初乳期以后,从产房可转入度牛舍。

现在多采用犊牛岛饲养或单栏饲喂一个月的犊牛,可以有效防止小牛互相吸吮奶头,避免形成不健康的习惯,防止传染病的转播,便于测量食物消耗量,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拥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犊牛饲养管理及生产指标
一、饲养管理
1、犊牛出生后立即清理口、鼻腔粘液,保证犊牛正常呼吸,发生窒息者及时做人工呼吸。

2、断脐带,为防止脐带感染,应在距犊牛腹部6-8厘米处剪断,结扎、并用5%碘酒浸沾消毒1分钟后给犊牛编号、称重、记录。

3、吃足初乳,犊牛出生后必须在1-2小时内吃足初乳(乳温37℃-38℃),具体喂量第一次1.5-2公斤,以后每日按犊牛体重的10%-15%分3-4次饲喂,开始自由饮水。

4、哺喂方法:用奶桶或奶瓶哺喂时,应先让犊牛吮吸手指10秒钟左右,再让犊牛自行哺乳,以防止消化不良。

5、补喂精料,犊牛在7日龄-10日龄时使用元兴犊牛专用料开始诱食,每日添加20克左右(拌湿后抹在犊牛鼻镜上舔食),只可以舔食绝不可以稀喝。

15日龄后可将犊牛料放在食槽内,让其自由采食。

6、犊牛断角、打耳号、建档案,从15-20日龄用断角器给犊牛断角、打耳号、建档案,切除副乳头。

副乳头生长一般有三个位置。

a、正常乳头后方,b、前后乳头之间,c、正常乳头边上,可根据大小来区别,副乳头比正常乳头小。

如不能确认,可等犊牛略大些再去除副乳头。

7、饲喂干草。

断奶后开始补饲干草(苜蓿、羊草),让犊牛自由采食以促进瘤胃发育。

8、在培育过程中注意卫生条件、适当运动,并做好消化不良等疾病的预防工作。

9、犊牛培育过程中,如出现下痢的防治措施:
(1)减少犊牛的喂奶量,并加入适量的口服补液盐。

(2)20日龄以上的犊牛尽量选用乳酶生、乳酸菌、苏打片来治疗,可适量减少喂奶量,严重时配合肌注抗生素或输液治疗,关键要做好早发现早治疗。

(3)20日龄以上述方法不行,可适当用抗生素内服,如磺胺眯片。

表一犊牛从出生至2月龄培育方案单位:kg
注意:犊牛连续三天每天能够采食0.8—1公斤犊牛料时即可以断奶,如达不到,应延长到75天断奶,断奶后必须提供给犊牛优质的青干草及适宜的环境。

断奶至6月龄日粮
生长期混合精料1.4~1.8kg
优质干草1.8~2.2kg
分群管理、每群15~20头。

体尺、体重指标
二生产指标:冬季考虑三个月断奶
1、6月龄内犊牛死亡率低于5%
2、二月龄犊牛断奶体重指标初生重加33—40公斤为合格
3、二月龄断奶用奶量250公斤
4、6月龄犊牛需犊牛料:222公斤
青干草(苜蓿)240公斤
青贮300公斤
5、犊牛发病率低于10%
6、药费每头平均30元以下
7、做好各种记录,初生重、断角、建立档案,犊牛舍的环境卫生,日常工作责任心等作为考核的一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