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参观乌鲁木齐烈士陵园心得体会-word范文模板 (10页)

合集下载

参观烈士陵园心得体会10篇

参观烈士陵园心得体会10篇

参观烈士陵园心得体会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总结报告、心得体会、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导游词、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tour guid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参观烈士陵园心得体会10篇参观烈士陵园心得体会(精选10篇)对于参观烈士陵园心得体会,你会写吗?来看看吧。

游览烈士陵园心得体会(精选24篇)

游览烈士陵园心得体会(精选24篇)

游览烈士陵园心得体会(精选24篇)游览烈士陵园篇1_年x月x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在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坐了二十多分钟的车到达堡子城公园,穿过那条青石小路,我们就看到了涪陵区人民英雄纪念碑。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那么庄严、肃穆,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

首先我们站好队,认真聆听了书记的致辞及对烈士们的生平介绍。

我抬头仰望,烈士雕像拿着长矛作着战斗的模样,像是随时准备冲锋,做出牺牲、无怨无悔。

我相信,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正是这样一种无私无畏的精神。

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我们集体齐唱了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气势恢弘的声音完整地诠释了我们对祖国的爱意、敬意,同时也让我们更深的体会到,正是由于革命烈士的英勇不屈和无谓牺牲才能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接着是在烈士墓前默哀,我们衷心的感激革命烈士的付出换来我们今天的安逸生活,同时也在心里默默地下定决心,定要努力学习,为先辈们的遗留,为祖国的未来!我们每一个班都为积极响应这次活动,而积极的作了准备。

每一个班的代表发言致辞,缅怀革命先烈,唱红歌、读经典、舞出民族风,展现了我们青年一代对民族与革命的传承与发扬。

今天,我们站在了这里,学习先烈们的事迹,更重要的是一种信仰,一种理念,为民族与革命事业的坚定付出。

我们的世界开始和平了,我们的时代更先进了,或许我们并不需要如先烈们般抛头颅、洒热血了。

但是,我们却要时刻铭记,我们今天的美好是怎么来的,一批又一批的先烈们牺牲了,可是他们却永远活在了我们心里。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居安思危”都是前辈们留下的宝贵财富,“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更是不能忘,不可忘!学习革命烈士们的光荣事迹,传承革命先辈们的伟大精神,于今天的我们有着更为深刻的意义。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时间的长河流淌不息,却冲刷不了我们对革命烈士的怀念,当年烈士们浴血奋战的每一寸土地,今天已鲜花朵朵、绿草如茵。

当年那硝烟弥漫的天空如今已碧空如洗、红旗飘扬。

生活在灿烂阳光下的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先烈们的英明。

个人参观烈士陵园心得体会(精选20篇)

个人参观烈士陵园心得体会(精选20篇)

个人参观烈士陵园心得体会(精选20篇)个人参观烈士陵园篇1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前往麻城烈士陵园参观学习,通过对陵园及馆藏的观瞻,我接受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深刻的人生洗礼。

作为“黄麻起义”的策源地之一这里蕴藏着深厚的革命文化气息。

在这片革命的热土上,锻造出了王树声、李硕勋等一大批开国元勋和革命先烈。

( ) 整个陵园宏伟气派,庄严肃穆!走进烈士纪念馆望着那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感受到的是革命先烈为民族解放,国家兴旺而浴血奋战的英雄形象;那些为民族解放事业而奋斗的先烈,他们抱着革命一定胜利的信念从大别山走出,征战南北,战场上他们英勇杀敌,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用小米加步枪粉碎敌人一次又一次疯狂地进攻,建立革命根据地,不断壮大革命队伍,使革命一步一步走向胜利。

参观完烈士陵园,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思绪万千……。

缅怀烈士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敬意,更是一种精神洗礼。

他们为革命,为真理,为了共产主义伟大事业而奉献了自己短暂的一生,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

作为生活在和平时代的我们,要时时缅怀他们,并把他们作为激励我们工作的动力,进而激发我们对生活的热情,对真理的追求。

我们要继承革命先辈遗志,永远坚定党的信念,时刻怀揣革命先烈对真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及对共产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定信念;永远保持对事业的激情,对生活的热情,对人民的感情。

自强不息,奋斗不止,尽心尽职做好本职工作,为国家的教育事业,为人民的幸福安康,为武生院的蓬勃发展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个人参观烈士陵园心得体会篇2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到烈士陵园看望烈士们。

一路上,我们的心情非常沉重。

到了烈士陵园,我一看,“啊,真大啊!”活动开始了,我和同学们立刻站好,因为,在烈士们面前,我们要遵守纪律,维护好自己的形象。

我们开始给烈士们献花了,我走到一名叫薛向羊的烈士碑前,把由我亲手制作的小白花放在他的墓碑前,恭恭敬敬地给他敬了个队礼。

这时,我想:英烈啊,尽管您已经去了,但您的精神却永远地活在我的心中。

参观乌鲁木齐烈士陵园有感

参观乌鲁木齐烈士陵园有感

参观乌鲁木齐烈士陵园有感从大门进去是一条长400米的林荫大道,尽头是一个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的祭坛,祭坛上呈弧线排列着五座墓碑:陈潭秋烈士的陵墓居中,左右两边分别是毛泽民和林基路烈士的陵墓,外侧是乔国桢和吴茂林烈士的陵墓。

墓碑碑体由北京房山汉白玉和泰山花岗岩制成。

正面是时任国家副主席的董必武亲笔题字,背面用汉、维吾尔、哈萨克、蒙古4种文字镌刻着烈士生平简介。

碑座上精雕细刻着象征高洁的雪莲花和小花圈。

爱国民主人士杜重远先生和中共党员、著名地质学家祁天民以及陈振亚、彭仁发、汪德祥五位烈士安葬在大祭坛后方的小祭坛上洁白晶莹的碑体掩映在苍松翠柏中,显得庄严肃穆。

一位大叔正带着两个少年站在毛泽民的墓碑前凭吊。

记者询问得知,大叔名叫吾子尔别克,是来自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一名蒙古族共产党员,两位少年是他的侄儿和儿子。

他告诉新疆都市报记者,他很久以前就知道乌鲁木齐市烈士陵园里长眠着几位英雄,今天专程带儿子和侄儿赶来悼念。

他庄重地告诉记者,这些烈士都是新疆的功臣,没有他们就没有新疆的今天,我们要永久缅怀他们。

大祭坛左前方便是烈士事迹陈列馆,1983年9月建成使用,面积约500平方米。

2004年,乌鲁木齐市烈士陵园对陈列馆进行了内外部整体装修。

装修后的烈士事迹陈列馆外观色彩以玛瑙红为基调,配上富有庄严感和现代气息的茶灰色玻璃外墙以及无框透明玻璃门,静谧中透着典雅。

1990年9月,江泽民同志来到乌鲁木齐市烈士陵园悼念烈士,亲笔题写了“继承烈士遗志,开创新疆未来”,如今,十二个镏金大字就镶嵌在烈士事迹陈列馆门壁中央。

馆内,迎面是一座黑色大理石镶面的大型屏风,上面用立体的金色字书写着邓小平同志1983年的题词:“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烈士永垂不朽!”展厅中陈列着陈潭秋等10位烈士的生平事迹介绍、他们在不同历史时期拍摄的100多幅照片以及手稿、诗作、日记,另有在狱中的审讯笔录以及他们穿过的衣物、使用过的手提箱等遗物。

在祭坛与烈士事迹陈列馆之间,有一尊名为《红色记忆》的群雕。

新疆烈土陵园扫墓有感作文

新疆烈土陵园扫墓有感作文

新疆烈土陵园扫墓有感作文《新疆烈士陵园扫墓有感》篇一:初到陵园一到新疆烈士陵园,那股庄严肃穆的气氛就“呼呼”地往脸上扑。

这地方,跟外面热闹的大街就像两个世界。

门口那几棵大树,像几个严肃的老守卫,静静地站着。

进去之后,我就像个第一次进大学校园的小学生,东瞅瞅西看看,但又不敢太放肆。

看到一排一排的墓碑,整整齐齐的,心里的“好奇小怪兽”一下就被压下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说不出的敬重。

我跟着大部队慢慢地走着,眼睛扫过那些墓碑上的名字,有的名字看起来普普通通,但在这个时候就感觉特别有分量,每一个名字背后肯定都有一大把能写成书的故事。

这时候我注意到一块墓碑有些特别,周围有一小束野花,那花有点蔫巴了,不知道是谁放的。

我就想啊,这是不是哪个念着烈士的人随手采了路边的花放这儿的。

这个举动虽然简单,但是感觉特别暖心。

大部队继续往前走,我却有点走不动了,一直回头看着那束花,就那样干巴巴地待在那块墓碑边上,像是一个小小的陪伴。

在这满是墓碑严肃的地方,那束花给这片寂静添了一点点活着的气息。

篇二:清扫碑前然后就开始打扫墓碑了,发给我一个小扫帚。

我瞅着这扫帚不咋起眼,没想到扫起来还挺费劲。

我负责的那块墓碑可能因为太靠里面,落的土和叶子特别多。

我弯着腰,像个老农民在地里除草似的,一点一点地扫。

这时候我看到碑上有些划痕,不知道是岁月的痕迹还是以前不小心弄上的。

我就用手去抹了抹,就好像想把那些污渍都抹掉。

突然我好像能想象到当年烈士们的生活,每天风里来雨里去,可能这些划痕就像是他们经历的小坎坷一样。

我越想越觉得自己这动作变得庄重起来。

扫帚在我手里不再是个简单的打扫工具,好像变得有了神圣感。

我仔细地清扫墓碑周围,连一个小角落都不放过。

我旁边有个小伙伴扫得太用力,扬起一片小灰尘,呛得自己直咳嗽。

他那副模样像个犯错的小孩,他伸着舌头对我笑笑,我也忍不住笑了。

这一笑,倒也让这肃穆中多了一点轻松感。

篇三:离开陵园扫完墓之后,我们准备离开。

我又回头看了一眼这个陵园,那些墓碑依然静静地站在那。

参观乌鲁木齐烈士陵园有感(精选五篇)

参观乌鲁木齐烈士陵园有感(精选五篇)

参观乌鲁木齐烈士陵园有感(精选五篇)第一篇:参观乌鲁木齐烈士陵园有感参观乌鲁木齐烈士陵园有感从大门进去是一条长400米的林荫大道,尽头是一个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的祭坛,祭坛上呈弧线排列着五座墓碑:陈潭秋烈士的陵墓居中,左右两边分别是毛泽民和林基路烈士的陵墓,外侧是乔国桢和吴茂林烈士的陵墓。

墓碑碑体由北京房山汉白玉和泰山花岗岩制成。

正面是时任国家副主席的董必武亲笔题字,背面用汉、维吾尔、哈萨克、蒙古4种文字镌刻着烈士生平简介。

碑座上精雕细刻着象征高洁的雪莲花和小花圈。

爱国民主人士杜重远先生和中共党员、著名地质学家祁天民以及陈振亚、彭仁发、汪德祥五位烈士安葬在大祭坛后方的小祭坛上洁白晶莹的碑体掩映在苍松翠柏中,显得庄严肃穆。

一位大叔正带着两个少年站在毛泽民的墓碑前凭吊。

记者询问得知,大叔名叫吾子尔别克,是来自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一名蒙古族共产党员,两位少年是他的侄儿和儿子。

他告诉新疆都市报记者,他很久以前就知道乌鲁木齐市烈士陵园里长眠着几位英雄,今天专程带儿子和侄儿赶来悼念。

他庄重地告诉记者,这些烈士都是新疆的功臣,没有他们就没有新疆的今天,我们要永久缅怀他们。

大祭坛左前方便是烈士事迹陈列馆,1983年9月建成使用,面积约500平方米。

2004年,乌鲁木齐市烈士陵园对陈列馆进行了内外部整体装修。

装修后的烈士事迹陈列馆外观色彩以玛瑙红为基调,配上富有庄严感和现代气息的茶灰色玻璃外墙以及无框透明玻璃门,静谧中透着典雅。

1990年9月,江泽民同志来到乌鲁木齐市烈士陵园悼念烈士,亲笔题写了“继承烈士遗志,开创新疆未来”,如今,十二个镏金大字就镶嵌在烈士事迹陈列馆门壁中央。

馆内,迎面是一座黑色大理石镶面的大型屏风,上面用立体的金色字书写着邓小平同志1983年的题词:“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烈士永垂不朽!”展厅中陈列着陈潭秋等10位烈士的生平事迹介绍、他们在不同历史时期拍摄的100多幅照片以及手稿、诗作、日记,另有在狱中的审讯笔录以及他们穿过的衣物、使用过的手提箱等遗物。

参观烈士陵园心得体会10篇

参观烈士陵园心得体会10篇

参观烈士陵园心得体会参观烈士陵园心得体会10篇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参观烈士陵园心得体会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参观烈士陵园心得体会10篇1这天,国贸二班的同学们在这一齐哀悼,一齐祭奠!我们手里握着小白花儿,一个之后一个地把小白花儿摆放在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碑前中间。

我们明白他们都是英雄,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不惜牺牲自我的宝贵生命,我们要向他们学习;我们久久地站在墓碑前,心里很沉重与敬畏。

虽然我们不明白他们是在哪场惊天动地的战役中牺牲的,但我们明白他们都是在战争中与敌人殊死搏斗的英雄,是他们的热血铺下了我们走上完美生活的红地毯,是他们用生命谱写了祖国和平繁荣的完美篇章,我们不能忘记他们,我们要向他们学习!虽然我们去的烈士陵园很肃穆与庄严,但我们敬献的花圈为烈士陵园增添了几分生气。

期望烈士们能够感受到我们的祝福与崇敬!他们的付出让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并在和谐社会的道路上前进着。

我们真的很幸福!在活动过程中,我们主要进行了几项仪式。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三分钟默哀”。

在肃穆庄严的纪念碑前,在严肃的氛围中,我们真正地诚心的默哀。

我眼前仿佛浮现出几十年前战士们英勇奋斗,捐躯卫国的壮烈场面。

他们很多人都风华正茂,但为了解放中国,为了解救亿万中国人民,他们英勇献身,舍己为人。

他们的精神和壮烈牺牲的壮举都会永载史册的!作为21世纪的青年,我们就应努力学习“五四”运动精神,并且努力学习科学知识,要有当祖国接班人的决心,并为此不断奋斗!更要珍惜我们这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要刻苦学习文化知识,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繁荣与强大,也让和谐的生活更加完美!参观烈士陵园心得体会10篇24月1日下午,我们7年级全体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一齐去郑州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

一路上,同学们表情肃穆,没有人说笑——在这场合,谁会笑呢?因为我们要去给烈士扫墓,不是去春游。

去烈士陵园的感想作文精选5篇

去烈士陵园的感想作文精选5篇

去烈士陵园的感想上个星期五,我们班组织了一次去烈士陵园的参观活动。

我一直都知道烈士陵园是一个纪念为国家牺牲的英雄的地方,但这次亲自去感受,真的让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当我们走进陵园的大门时,我的心情既激动又庄重。

陵园里绿树成荫,花儿争相开放,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

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来到了纪念碑前。

那是一座高耸入云的碑,碑上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字迹苍劲有力,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那些英雄的故事。

导游开始给我们讲述烈士的事迹。

有的烈士为了保护家乡,英勇奋战;有的则在抗击外敌的过程中,毫不畏惧地冲锋在前。

听着听着,我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涌了出来。

烈士们的勇敢和无私让我深感敬佩,也让我意识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

接着,我们在纪念碑前献上了花篮,表达我们的敬意。

站在那儿,我的心中涌起一种自豪感和责任感。

我暗暗发誓,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不辜负这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

在陵园的参观中,我还看到很多游客,有的是全家一起来,有的是带着孩子,大家都怀着敬意在这里缅怀先烈。

看着他们虔诚的样子,我觉得烈士陵园不仅是一个纪念的地方,更是一个让我们铭记历史、传承精神的地方。

离开陵园时,阳光透过树叶洒在我身上,我感到无比温暖。

回想起这次参观,我心中充满了感慨。

烈士们用生命捍卫了我们的家园,而我们则应该用实际行动来回报他们的付出。

这次去烈士陵园的经历让我更加明白了什么是爱国精神,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

未来的路上,我会努力学习,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绝不辜负那些为我们付出一切的英雄。

《去烈士陵园的感想》上个星期五,我们班组织了一次去烈士陵园的春游活动。

那天的阳光明媚,微风拂面,我的心情也格外激动。

当我们走进烈士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高的烈士纪念碑,上面刻着“为了人民的解放,英勇献身”的大字,字迹铿锵有力。

我不由自主地抬起头,心中对这些为了国家和人民而牺牲的英雄充满了敬佩。

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首先来到了陵园的讲解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参观乌鲁木齐烈士陵园心得体会
篇一:烈士陵园

清明是一年当中二十四节气之一,自这一日起,意味着寒冬已经过去,温暖的
春天已然到来;清明节则是一个重要的特殊的节日,人们在清明前后走出家门,为故去的先祖或亲人扫墓,以示缅怀凭吊。

这种既定成俗的祭祀活动千百年来
延续至今,使这一传统节日在人们的心中有了特殊的位置和凝重的份量。

据说这一节日是为纪念介子推,相传春秋时期晋国的晋公子重耳,为逃避别人
的迫害,携一群大臣逃往国外,一路上自是风餐露宿,狼狈不堪。

他的贤臣介
子推见重耳饿晕了过去,竟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煮熟做汤给他充饥,重
耳自是感动万分。

然而,重耳重整旗河山成了晋文公后,在论公行赏时却把介
子推给忘了。

晋文公是在众大臣的提醒下才想起忠巨介子推的,自然对自己的
忘恩负义羞愧不已。

于是便派人四处寻找,而介子推竟背着老母跑进了深山老
林躲了起来。

这时晋文公让人烧山,以为山烧光了介子推就会逃命出来,结果
竟烧死了介子推母子。

晋文公悲恸不已,他读着介子推留在树洞里的诗:割肉
奉君尽忠心,但愿君主常清明,愈发悲从中来,嚎啕大哭,并下令这一日为清
明节,以示凭吊贤臣清心明目治国安邦。

如此说来,介子推和后来的岳飞一样,是钟贞不二的贤臣,而这样的贤臣和英
烈在历史上多如群星,他们用自己的气节、胸怀和奉献精神激励后人。


尽管出生在东北农村,但少年的我并未少参加隆重的祭奠活动。

不过那时爷爷
奶奶健在,我没有机会参与家族式的私人祭奠,我参加的是学校组织的一年一
度的扫墓活动。

到了清明,尽管空气中流淌着微微的寒意,但春回大地,杨柳泛清,太阳散发
出来的热量让人感到温暖。

记得我是小学三年级开始给黑山阻击战牺牲的烈士
扫墓的。

清明节的前一日,我们只上半天课,因为老师有交待,扫墓是不能空
手去的,每人需待一枝自做的雪柳。

于是下午便满壕沟的转,折一枝满意的柳
枝回来,将一张张白纸剪成条状,然后用浆糊小心翼翼的沾在枝条上,就成了
一枝象模象样的雪柳了。

我手拙,做的雪柳远不及姐姐的大方美观,特别是姐
姐雪柳中间点缀的那朵白花,更令我羡慕不已,便央求姐姐帮我做一朵白花,姐姐竟爽快的答应了。

次日晨来到班级,许多同学向我扎着漂亮的白花的雪柳行注目礼,心里愈发得意。

烈士陵园位于辽西的东沙河畔,距离我就读的小学少说也有五公里。

全校师生排着整齐的队伍,手持雪柳,沐浴朝霞向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进发。

当然我们一路上也不寂寞,而是一边挥舞雪柳,一边高唱革命歌曲。

当望到丛林中矗立的黑山阻击战纪念碑时,尽管走得腿肚子酸痛,但还是格外的兴奋与惊奇,当然还有一丝丝的恐惧&&走进烈士陵园,全公社的两千多名师生云集在纪念碑前的广场上,有洁白如雪的花圈,有鲜艳如火的红旗,那场面显得
恢宏、气派和庄严。

祭奠是在雄壮的《国际歌》声中进行的。

接着是各学校的代表决心发誓言,然后便是围着烈士陵园绕一周,将手中的雪柳恭恭敬敬地插在坟头,高年级的学生还要拔坟头上的荒草,用带来的铁锹修坟。

我记得第一次接近布满鼠洞和杂草的坟冢时,为自己的畏怯感到羞耻,人家先烈们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抛头骨洒热血,而我凭吊
英烈亡灵竟然害怕,很显然不恭不敬。

这样集体的规范的扫墓活动一直持续到高中毕业,这在无形中强化了我对清明的印象,加深了我对这座乡村烈士陵园的印象。

及至初中,我才知道黑山阻击战是辽沈战役的一部分,当时东北野战军的司令员林彪政委罗荣桓曾亲临黑山城关的白塔,仔细布置这场战役。

据说梁兴初率领的一个旅战到最后只剩下八个人了,可见这场这场阻击战的惨烈悲壮!我爷爷生前不止一次说:47年家乡的秋天弥漫着硝烟,枪炮声像爆豆似的,我爷爷一家整日躲在菜窖里,战役结束后,他受四野的指派到战场上用马车收尸,其中两千多具四野官兵的遗体被拉到东沙河畔,葬在了我曾多次凭吊的烈士陵园&&这应该是我最早的形象具体的爱国教育,打开清明这扇窗口,我可以和另一个世界的勇士开始无声的交流与对话。


大学毕业后我在乌鲁木齐一所中学任教,没想到在遥远的边城,我还是遇到了烈士陵园。

后来走的地方多了,见识了各式各样的烈士陵园和纪念碑,就愈发感到,那建立在华夏大地上的一座座烈士陵园,就像我们民族的精神底座,以其浩气长存的神韵激励着后人。

乌鲁木齐烈士陵园是闻名遐尔的烈士陵园,因为这里安葬着陈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我党早期革命家的灵柩。

新疆属于和平解放,在进疆的解放军中牺牲的不多,但在盛世才统治期间,被迫害死的革命党人和进步人士不计其数。

譬如上世纪30年代进疆的陈谭秋、毛泽东、林基路等我党重要领导人,就于四二年被民党军阀盛世才秘密杀害,装进麻袋埋在了乌鲁木齐南郊的燕儿窝的乱石岗。

因通信不灵,地域遥远,直到四六年国共两党谈判大批被押的共产党人被释放后,从新疆返回延安时,毛泽东才知道他的胞弟早已牺牲&&解放后,燕儿窝建立了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

走进园内,你最先看到的是五座洁白的花岗岩
纪念碑,上面分别刻着陈谭秋、毛泽民、张毅明的名字,后面的碑文勒有各自
的生平。

再往前看,是高大的白杨挺拔的松柏或低矮的灌木,其间散布着一座
座水泥浇铸的烈士陵墓。

徜徉其间,可闻百鸟争鸣,可沐清风拂面,其环境之
幽雅并不亚于公园。

进疆工作的前两年,清明节学校还组织师生到燕儿窝给烈士扫墓,到了后来可
能担心影响学生功课,这种祭奠活动就终止了。

有一年细雨淅沥的清明节,我
独自一人来到了乌鲁木齐烈士纪念碑前空旷的空地上,显得孤独而困惑。

曾经
站在这里虔诚凭吊的人群不见了,曾经举起向先烈庄严宣誓的森林般手臂不见
了&&我不知道沉睡在这里的英烈们会不会寂寞会不会孤独,我只感到清凉的春
雨正泪珠般滑下我迷茫的脸庞&&在后来的几个暑假里,我多次出现在环境幽美
的乌鲁木齐的烈士陵园,并开始暗暗吃惊:什么时候烈士神圣的长眠之地成了
热热闹闹的公园了呢?陵园门口,小商贩的叫卖声震耳欲聋,陵园内的花丛树
影下,竟坐着一对对热烈拥抱谈情说爱的男女青年!我置身在烈士陵园,就像
置身在红尘深处。

我影影绰绰的感觉到,有一种庄严神圣的东西,正在从人们
遗忘的视野中悄然滑落。

无论怎样,位于城市的烈士陵园还是比乡村的烈士陵园幸运得多,起码不至于
遭受太大的人为的毁坏。

而乡村的烈士陵园却倒了霉。

除了缺少必要的修缮和
管理外,还出现了人与
烈士争地的怪异现象。

两年前的夏天,我回东北的农村老家,问及父亲,黑山
阻击战烈士陵园一年一度的传统集体祭奠活动早已终止,偌大的陵园冷清寂寥
了许多。

不光如此,土地承包到户,一些农民利益熏心,竟铲平了陵园的墓地,在烈士长眠的土地上栽了果树&&我本想去看看,重温少时居家祭拜英灵时庄重
的心情与情形,但我并没有去,一是行动不便,二是我怕那惨不忍睹的画面会
剌痛我虔诚的目光,会撕碎我曾经庄重的记忆。

我想那洁白的腥红的果树的花
朵簇拥下的兀立孤独的纪念碑,正在利益的万花丛中发出无声的叹息或悲泣,
而这样的情形是我不愿看到的。

不久前,我在央视的《新闻观察》栏目看到了类似的报道,四川某县的烈士陵
园周围。

成了热闹繁华的商业区,一边是烈士长眠的地方,一边是嫖客和暗娼
从事肮脏交易的宾馆&&我不知道烈士若在天有灵会不会动怒,我能够知道的是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而任何对烈士陵园的毁坏和对英灵的亵渎,都是某些
人信仰记忆的可耻的丧失。

想想吧,连古时的晋文公都能诚心缅怀贤臣,激励
自己创造未来,那么我们中的极少数人,又有什么理由亵渎甚至毁弃大地上这
一重要的信仰和精神的标识呢?&&我因此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与迷茫之中。


尽管我在边城客居多年,但直到七年后我才第一次走进东郊的东山公墓。

那是
一年异常寒冷的冬天,我单位的一位年轻女同事遭遇车祸,不幸英年早逝。


殡时学校的教师几乎全到齐了,那场面的气派奢华是我始料未及的。

死者的父
亲是某运输公司的领导,光开往东山公墓的车就不下十辆,陪葬的物品自不必说。

行进在送行的长龙般的队伍中,我自对年轻貌美女同事的早逝感到难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