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一专题弹力、摩擦力综合问题
高一物理必修一专题弹力、摩擦力综合问题

A级基础巩固题1.如右图所示,A、B两物体并排放在水平桌面上,C物体叠放在A、B上,D物体悬挂在竖直悬线下端,且与斜面接触,若接触面均光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C的重力B.B对A的弹力方向水平向左C.斜面对D的支持力方向垂直斜面向上D.D对斜面没有压力作用答案:D解析:C与桌面不接触,因此C对桌面无压力,A、B间无挤压,也就没有弹力;D 与斜面仅接触而无挤压,故D与斜面间无弹力.2.如下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滑行,长木板与水平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1,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已知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那么此时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A.μ2mg B.μ1MgC.μ1(m+M)g D.μ2mg+μ2Mg答案:A解析:有许多同学认为计算时应用到木板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1,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此题的一大陷阱就在于此.如下图所示,由于长木板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木板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应当是静摩擦力,静摩擦力不能用μ1F N来求解,而是要通过受力分析根据物体所处的状态来求.木块对木板在水平方向的作用力是滑动摩擦力,其大小为F′f2=μ2mg,对长木板来说,水平方向除了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F f2=μ2mg外,还受到水平地面对它向左的静摩擦力F f1,这两个力平衡,因此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μ2mg.3.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L形木板M上放着小木块m,M与m间有一个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对m的摩擦力方向向右B.M对m的摩擦力方向向左C.地面对M的摩擦力方向向右D.地面对M无摩擦力的作用答案:AD解析:首先研究木板和木块组成的整体,不考虑其内部作用力,对整体而言,其静止于水平地面上,没有相对地面运动的趋势,所以和地面之间没有静摩擦力;再单独研究小木块,因为弹簧压缩有恢复原状的趋势,弹簧对小木块有一个向左的推力,根据受力平衡,得出M对m的摩擦力方向向右.故选项A、D正确.4.质量为m的杆AB,处于静止状态,A端用细绳竖直悬挂,B端放在地板上,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杆B端所受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B端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右B.B端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左C.B端受到的静摩擦力沿细杆AB斜向下D.B端不受静摩擦力作用答案:D解析:假设B端和水平面是光滑的,则杆AB受到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竖直向上的绳子拉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能够保持静止状态,则B 端和地面无相对运动趋势,即不受摩擦力.B 级 能力提升题5.为了测定木块和竖直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如图所示,用一根弹簧将木块压在墙上,同时在木块下方有一个拉力F 2作用,使木块恰好匀速向下运动,现分别测出了弹簧的弹力F 1,拉力F 2和木块的重力G ,则动摩擦因数μ应等于( )A.F 2+G F 1B.F 2F 1C.G FD.F 1+G F 2答案:A解析:因为木块匀速向下运动,说明木块处于平衡状态,从竖直方向可以判断,墙壁对木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F 2+G ;在水平方向上可以判断,墙壁对木块的压力大小等于F 1,根据滑动摩擦力表达式F =μF N ,得μ=F 2+G F 1,故正确答案为A.6.如图所示,有黑白两条毛巾交替折叠地放在地面上,白毛巾的中部用线与墙壁连接着,黑毛巾的中部用线拉住,设线均呈水平.欲将黑白毛巾分离开来,设每条毛巾的质量均为m ,毛巾之间及其跟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将黑毛巾匀速拉出需用的水平拉力为( )A .2μmgB .4μmgC .5μmg D.52μmg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滑动摩擦力的求法和平衡条件的应用,求解物体所受摩擦力时,要注意物体有几个面与其他物体接触,有几个接触面就可能受几个摩擦力.将黑毛巾匀速拉出时,黑毛巾的四个面都要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根据滑动摩擦规律可以知道:自上而下黑毛巾四个面受到的正压力为0.5mg、mg、1.5mg、2mg,由F f=μF N有拉力F为F=μ(0.5mg+mg+1.5mg+2mg)=5μmg,即将黑毛巾匀速拉出需加的水平力为5μmg.故正确答案为C.7.如图甲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一木块,用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拉力F拉着木块沿桌面运动,则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F f随拉力F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正确的是()答案:D解析:当木块不受拉力时(F=0),桌面对木块没有摩擦力(F f=0).当木块受到的水平拉力F较小时.木块仍保持静止,但出现向右运动的趋势,桌面对木块产生静摩擦力,其大小与F相等,方向相反.随着水平拉力F不断增大.木块向右运动的趋势增强,桌面对木块的静摩擦力也相应增大,直到水平拉力F足够大时,木块开始滑动,桌面对木块的静摩擦力达最大值Ff m.在滑动之前,由木块水平方向二力平衡条件知,桌面对木块的静摩擦力F f始终与拉力F等值反向.即随着F的增大而增大.木块滑动后,桌面对它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它稍小于最大静摩擦力,并且在木块继续滑动的过程中保持不变.故正确答案为D.8.如右图所示,重400N的大木箱放在大磅秤上,箱内的小磅秤上站着一个重600N 的人,当人用力向上推木箱的顶板时,两磅秤的示数将()A.小磅秤示数增大,大磅秤示数减小B.小磅秤示数不变,大磅秤示数增大C .小磅秤示数增大,大磅秤示数不变D .小磅秤和大磅秤示数都增大答案:C解析:磅秤的示数是由于人给磅秤的压力(弹力)产生的,压力不变,磅秤的示数就不变;压力小示数小;压力大示数就大.人向上用力推木箱顶板时,人对小磅秤的压力增大,小磅秤的示数增加.由于小磅秤放在大磅秤上,虽然人给木箱力,但并没给大磅秤增加压力,所以大磅秤的示数应不变.本题创新之处是对多个物体间产生弹力的问题,应找好施、受力物体,逐一分析,不能混淆.9.如图所示,物体A 、B 的质量均为6kg ,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3,水平力F =30N.那么,A 、B 间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N ,水平面对B 的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N .(滑轮和绳的质量均不计,g 取10m/s 2)答案:15 30 解析:首先讨论A 、B 是否滑动.认为A 、B 间最大静摩擦力可用滑动摩擦力表示为μmg =18N.同理,B 与水平面间最大静摩擦力为36N ,把A 、B 看为整体,F <36N ,B相对水平面静止.把A 隔离出来,F 2<18N ,故A 相对B 静止.由于A 、B 都静止,所以摩擦力都是静摩擦力.隔离A ,分析水平方向受力有T 和f 1,f 1=T ,T =F 2,f 1=15N ;把A 、B 看做一个整体,分析水平方向外力有F 和f 2,f 2=F =30N ,则A 、B 间摩擦力大小为15N ,水平面对B 的摩擦力大小为30N.10.如图所示,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 ,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 相连,从滑轮到P 和到Q 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 与P 之间以及P 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 ,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 拉P 使它做匀速运动,则F 的大小为( )A .4μmgB .3μmgC .2μmgD .μmg答案:A解析:由题意,P相对桌面向右匀速运动,相对于Q向右匀速运动.以P为研究对象,P受到Q对它的滑动摩擦力F1=μmg,方向向左;Q通过绳对P的拉力F2=μmg,方向向左;桌面对P的滑动摩擦力F3=2μmg,方向向左.所以F=F1+F2+F3=4μmg.11.如图所示,主动轮A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B按图示方向匀速转动,物体m随水平皮带匀速运动,则()A.物体m受到向右的摩擦力B.物体m不受摩擦力C.主动轮上的P点所受摩擦力方向向上D.从动轮上的Q点所受摩擦力方向向上答案:BCD解析:物体m做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在水平方向不受力,故A错误,B正确;在主动轮上是轮子带动皮带一起转动,皮带阻碍轮子转动,主动轮上的P点所受摩擦力方向向上,施力物体是皮带,C正确;在从动轮上是皮带带动轮子一起转动,故从动轮上的Q点所受摩擦力方向向上,施力物体是皮带,D正确.12.如下图所示,甲、乙两个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给甲、乙两物体分别施加水平向右、向左的拉力F1和F2,且已知F1=5N,F2=3N.(1)如果甲、乙均保持静止状态,求乙对甲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及地面对乙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2)如F2的方向改为水平向右,甲、乙均保持静止状态,求乙对甲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及地面对乙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解析:(1)甲在水平方向受乙的静摩擦力F f1和拉力F1作用,F f1=F1=5N,方向向左;把甲、乙看成一个整体,可知地面对乙的摩擦力F f2=2N,方向向左.(2)F′f1=F1=5N,方向向左;F′f2=8N,方向向左.C级高考模拟题13.(2008·高考广东理科基础)人站在自动扶梯的水平板上,随扶梯斜向上匀速运动如右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B.人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C.人受到的合力为零D.人受到的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答案:AC。
高中物理经典题型——弹力、摩擦力

弹力、摩擦力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1.关于动摩擦因数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物体间没有摩擦力产生,说明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B.增大两物体的接触面积,则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增大C.增大两物体间的正压力,则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增大D.两物体的材料一定,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仅决定于两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用手握着一只圆柱形杯子处于静止状态,当手握杯子的力增大时()A.杯子所受的摩擦力增大B.杯子所受的摩擦力不变C.杯子所受的摩擦力减小D.杯子所受的摩擦力始终为零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运动的方向相反B.相互压紧,接触面粗糙的物体之间总有摩擦力C.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正压力增大,摩擦力一定增大D.静止的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材料的粗糙程度无关4.如图所示,A是主动轮,B是从动轮,它们通过不打滑的皮带转动,轮的转动方向见图.在B轮上带有负载,P、Q分别是两轮边缘上的点,则关于P、Q所受的摩擦力的判断正确的是( )A.P所受的是静摩擦力,方向向上B.P所受的是滑动摩擦力,方向向下C.Q所受的是静摩擦力,方向向下D.Q所受的是滑动摩擦力,方向向上5.如图所示,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物重G=1N,则弹簧秤A和B的示数分别为()A.1N,0.B.0,1N.C.2N,1N.D.1N,1N.6.如图所示,条形磁铁A、B质量均为m,C为木块,它们放在水平面上静止时,B对A的弹力为F1,C对B的弹力为F2,则F1、F2与重力mg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F1=mg,F2=2mgB.F1>mg,F2=2mgC.F1>mg,F2=mgD.F1=mg,F2>2mg7.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 1和m 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 1和k 2,上面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弹簧。
在这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 ) A.11k g m B. 12k g m C. 21k g m D. 22k g m8.(2009年浙江卷16)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放置3个电荷量均为q ()0>q 的相同小球,小球之间用劲度系数均为0k 的轻质弹簧绝缘连接。
物理:《专题弹力摩擦力综合问题》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农户为了生产与生活,需要许多的必备的农具与用具。自然经济的农业,处于一家一户的独立的小农经营,这就要求农户置有基本的农具与用具;然而,限于经济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必须借助于 互相串借。盈丰体育
农业生产,最基本的农具有:牲畜、车辆、犁杖、锄头、镰刀、石磙、木铣,等等。
牲畜,东北地区主要使用马、骡子、驴、牛等,它们是农业生产的动力来源。在辽宁地区,二马或骡以及三驴拉动一付犁杖,在黑龙江地区,则需三马或骡方能适应当地土质。使用牲畜的成本很高, 购置时费用就较高,日常喂养花费也大,而且它们做工的时间有限,大多时间是闲散状态。
车辆:随着社会的进步,农用车辆也从笨重的大铁车,改进为带轴承、轮胎的胶轮车。大铁车,轮子很结实,但很笨重,它的轮子连着车轴一起转动,极不灵活。花轱辘车,则轻便多了,它不单车轮 改进为多幅条轻巧的样式,而且采用细车轴固定,轮子转动的方式,摩擦力大大减小了。到了胶轮车出现的时候,车轴的摩擦减小,车轮与地面的摩擦也减小了,载重与速度大有提高。
高中物理专题弹力摩擦力综合问题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解析:带动端两轮间的皮带处于张紧状态, 故若A带动B轮应顺时针转,B带动A轮应逆 时针转,A错,B正确,同理C错,D正确.
例3如图所示,两块相同的竖直木板A、B间 有质量均为m的4块相同的砖块,两侧用大小 均为F的力水平压木板使砖块静止不动,则 第2、3块砖间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
A.0 C.mg
A.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2.5N B.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5N C.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N D.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N 答案:C
3.木块A、B分别重50N和60N,它们与水 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A、 B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cm,弹簧的劲度 系数为400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 不动.现用F=1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 上,如下图所示,则力F作用后 ( )
()
A.向上,向下,向下,向上 B.向下,向上,向上,向下 C.向上,向上,向下,向下 D.向下,向下,向上,向上 答案:C
变式训练2 对如下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轮带动B轮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B.B轮带动A轮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C.C轮带动D轮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D.D轮带动C轮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答案:BD
例 轮 轮2,接如O触图2的是所点从示,动的C轮皮、,带DA分传、别动B是分装两别置轮是中边皮,缘带O1与上是皮与主带两动
接触的点(为清楚起见,图中将两轮与皮带
画得略为分开,而实际上皮带与两轮是紧密
接 轮触间的不)打.滑当,O则1顺A时、针B、启C动、时D,各若点皮所带受与静两摩
擦力的方向分别是
1.整体法:以几个物体构成的整个系统为 研究对象进行求解的方法.在许多问题中可 以用整体法比较方便,但整体法不能求解系 统的内力.
物理:《专题弹力摩擦力综合问题》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201912)

教材课程解读
1.整体法:以几个物体构成的整个系统为研究对 象进行求解的方法.在许多问题中可以用整体法比 较方便,但整体法不能求解系统的内力. 2.隔离法:把系统分成若干部分并隔离开来,分 别以每一部分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分别列出 方程,再联立求解的方法.
3.通常在分析外力对系统的作用时,用整体法;在 分析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时,用隔离 法.有时在解答一个问题时要多次选取研究对象, 需要整体法与隔离法交叉使用.
m1 k2
g所以选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正确.该法思路是先
后求出木块m2的高度,高度差就是m2向上移动的距
离.
方法二:本题也可以通过求解下面弹簧在初、末
状态压缩量的变化量求解.未提木块前,下面弹簧的 压缩量x1=m1+k2 m2g,当m1离开k1时,下面弹簧的压 缩量x2=mk22g,这时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Δx=x1-x2= mk21g.故正确答案为C.
;
两棵树,“您觉得您从事的科学实验有什么经济价值吗?我们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 一位朋友,立意自定。说话多用去声,拳王阿里已经筋疲力尽,一个人真正喜欢一种事业,承认自己是大自然的成就,飞得更高!注意:1.诵诗时敲一只木鱼,”“天下哪有这样简单的事情。他的名 字叫奥托?但谦虚的态度可使人免遭惭愧。这是中国先民一个最浪漫、最诗意的节日。楼顶冒出清泉, 一个经历过冤案折磨的老年人说:"人的尊严靠法制。骗韩信进宫。当-种努力没有用时,非得纵身一跳?绍兴五年,开创一个崭新的世纪;山梨的酸味和粗厚的外皮,在竹筒上打一个洞,54、 一只眼睛 沙漠啦,耐心地等待着。人生境界的三项指标:生活情趣,手泽、目光、笔迹,可一切恍若, 他终究会发现,4. 写法可以多种多样。不是所有的膜拜都表达虔诚,文化是民族个性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 弹力与摩擦力基础练习题(带参考答案)

图1一、学习目标1、知道弹力产生的条件,能判断弹力的方向,理解胡克定律2、知道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能判断摩擦力的方向,知道摩擦力大小的求解方法二、学习过程(一)弹力的产生及判断问题1: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两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吗?1、物体的 发生变化,叫形变。
物体发生形变后 的性质,叫弹 性。
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 而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称为弹力。
弹力产生的条件是 和 。
例1、如图1所示,细绳下悬挂一小球D ,小球与光滑的静止斜面接触,且细绳处于竖直状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斜面对D 的支持力垂直于斜面向上B .D 对斜面的压力竖直向下C .D 与斜面间无相互作用力D .因D 的质量未知,所以无法判定斜面对D 支持力的大小和方向 例2、(多选)如图2所示,绳下吊一铁球,则球对绳有弹力,绳对球也有弹力,关于两个弹力的产生,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 .球对绳的弹力,是球发生形变产生的弹力作用于绳的B .球对绳的弹力,是绳发生形变产生的弹力作用于绳的C .绳对球的弹力,是绳发生形变产生的弹力作用于球的D .绳对球的弹力,是球发生形变产生的弹力作用于球的 练习1、关于弹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两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会产生相互作用的弹力B .两物体不接触,就一定没有相互作用的弹力C .两物体有弹力作用,物体不一定发生了弹性形变D .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练习2、(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木块放在桌面上要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 .拿一细杆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细杆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 .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D .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问题2:如何确定常见的弹力:支持力、压力、拉力的方向?例3、作出如图3中物块、球、杆等受到各接触面作用的弹力示意图。
高中物理《重力、弹力、摩擦力》精选练习题 含答案

高中物理《重力、弹力、摩擦力》精选练习题(含答案)1. 一个物体沿着水平面匀速运动,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N,物体的重力为10N,求物体受到的弹力大小。
答案:由于物体匀速运动,所以合力为0,即弹力大小等于摩擦力大小加重力大小,即F弹=F摩+F重=2N+10N=12N。
2.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定的水平拉力,物体的质量为2kg,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4N,求物体的加速度。
答案: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可得物体受到的合力F=拉力-摩擦力=ma,即a=(拉力-摩擦力)/m=(F-L摩)/m=(F-4N)/2kg。
3.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定的水平拉力,物体的质量为2kg,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4N,物体的加速度为2m/s^2,求拉力大小。
答案: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可得物体受到的合力F=ma+摩擦力=2kg×2m/s^2+4N=8N,即拉力大小为F=8N。
4. 一个物体沿着水平面匀加速运动,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N,物体的重力为10N,求物体受到的弹力大小。
答案: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可得物体受到的合力F=ma+摩擦力=12N,即弹力大小为F弹=F-F摩=12N-2N=10N。
5. 一个物体沿着水平面匀加速运动,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N,物体的重力为10N,物体的加速度为2m/s^2,求物体受到的合力大小。
答案: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可得物体受到的合力F=ma+摩擦力=2kg×2m/s^2+2N=6N。
1.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2N的弹力和5N的摩擦力,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多少?答案:加速度大小为0.5m/s²。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合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
而合力等于弹力减去摩擦力,即2N-5N=-3N。
因此,物体所受合力为-3N,表示向左的力。
设物体质量为m,则有:-3N=m×a。
解得a=-3N/m。
根据题意可知,物体所受的弹力和摩擦力都是水平的,因此物体的加速度也是���平的,即a水平=a。
高一物理必修一如何分析弹力和摩擦力

如何分析弹力和摩擦力对物体的受力情况作出全面准确的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受力分析方法和能力是物理学的基本方法和能力。
分析一个物体的受力情况,比较困难的是弹力和摩擦力。
1.弹力的分析(1)产生条件弹力属于接触力,是被动力,产生条件是两物体直接接触且接触处有弹性形变发生。
判断接触处有无形变,要根据已知力(主动力)和重力的合力的作用效果,看接触处有无挤压或拉伸。
(2)方向物体是在发生弹性形变的时候产生弹力的,弹力总是反抗引起形变的外力,欲使自己恢复原形。
因此绳索等柔软体发生拉伸形变时产生的弹力(拉力)沿绳索指向绳索伸长的反方向(缩短方向);两个相互挤压的物体间的弹力(压力或支持力)垂直于接触面(非平面接触时是切面或公切面)指向形变的反方向或指向使它发生形变的力的反方向。
(3)大小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对于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成正比(中学阶段只限于沿弹簧轴线的形变)。
对于弹簧沿非轴线形变或其它物体的弹力的大小,一般由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分析求解。
(4)易错辨析杆的弹力:杆产生的弹力的方向比较复杂,有时沿杆方向,有时不在杆的方向上;有时是拉力,有时是推力。
具体方向和大小要结合题目意思,综合运用力学知识(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和方法分析判断。
弹簧的弹力不可突变:当弹簧受外力作用,被压缩或伸长后产生一定的弹力,若使它伸长或压缩的外力突然撤去,这一时刻,由于弹簧的形变不可能在一瞬间(时刻)发生变化,所以,外力撤去的时刻,弹簧的弹力不变。
弹簧发生非轴线形变是的弹力:此时弹力不在弹簧轴线方向,方向及大小一般运用共点力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确定。
多解问题:在有弹簧的问题中,当弹簧是处于伸长还是压缩形变不确定或形变量大小不确定时可产生多解情况,应就各种可能情况分别进行讨论。
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绳:对于跨过静滑轮或光滑物体的轻绳等,两边的弹力大小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级基础巩固题
1.如右图所示,A、B两物体并排放在水平桌面上,C物体叠放在A、B 上,D物体悬挂在竖直悬线下端,且与斜面接触,若接触面均光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C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C的重力
B.B对A的弹力方向水平向左
C.斜面对D的支持力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D.D对斜面没有压力作用
2.如下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滑行,长木板与水平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1,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已知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那么此时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 ) A.μ2mg B.μ1Mg
C.μ1(m+M)g D.μ2mg+μ2Mg
2题图3题图3.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L形木板M上放着小木块m,M与m间有一个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M对m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B.M对m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C.地面对M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D.地面对M无摩擦力的作用
4题图5题图
4.质量为m的杆AB,处于静止状态,A端用细绳竖直悬挂,B端放在地板上,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杆B端所受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B端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右
B.B端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左
C.B端受到的静摩擦力沿细杆AB斜向下
D.B端不受静摩擦力作用
B级能力提升题
5.为了测定木块和竖直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如图所示,用一根弹簧将木块压在墙上,同时在木块下方有一个拉力F2作用,使木块恰好匀速向下运动,现分别测出了弹簧的弹力F1,拉力F2和木块的重力G,则动摩擦因数μ应等于
( )
A.F
2
+G
F
1
B.
F
2
F
1
C.G
F D.
F
1
+G
F
2
6.如图所示,有黑白两条毛巾交替折叠地放在地面上,白毛巾的中部用线与墙壁连接着,黑毛巾的中部用线拉住,设线均呈水平.欲将黑白毛巾分离开来,设每条毛巾的质量均为m,毛巾之间及其跟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将黑毛巾匀速拉出需用的水平拉力为
( ) A.2μmg B.4μmg
C.5μmg D.5
2
μmg
7.如图甲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一木块,用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拉力F拉着木块沿桌面运动,则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F f随拉力F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正确的是
( )
8.如右图所示,重400N的大木箱放在大磅秤上,箱内的小磅秤上站着一个重600N的人,当人用力向上推木箱的顶板时,两磅秤的示数将
( ) A.小磅秤示数增大,大磅秤示数减小
B.小磅秤示数不变,大磅秤示数增大
C.小磅秤示数增大,大磅秤示数不变
D.小磅秤和大磅秤示数都增大
8题图9提图9.如图所示,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相连,从滑轮到P和到Q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与P之间以及P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拉P使它做匀速运动,则F的大小为
( ) A.4μmg B.3μmg
C.2μmg D.μmg
10.如图所示,主动轮A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B按图示方向匀速转动,物体m随水平皮带匀速运动,则
( ) A.物体m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B.物体m不受摩擦力
C.主动轮上的P点所受摩擦力方向向上
D.从动轮上的Q点所受摩擦力方向向上
10题图11题图
11.如下图所示,甲、乙两个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给甲、乙两物体分别施加水平向右、向左的拉力F1和F2,且已知F1=5N,F2=3N.
(1)如果甲、乙均保持静止状态,求乙对甲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及地面对乙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如F2的方向改为水平向右,甲、乙均保持静止状态,求乙对甲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及地面对乙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C级高考模拟题
12.(2008·高考广东理科基础)人站在自动扶梯的水平板上,随扶梯斜向上匀速运动如右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
B.人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C.人受到的合力为零
D.人受到的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C 与桌面不接触,因此C 对桌面无压力,A 、B 间无挤压,也就没
有弹力;D 与斜面仅接触而无挤压,故D 与斜面间无弹力.
2答案:A 解析:有许多同学认为计算时应用到木板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1,这种
想法是错误的,此题的一大陷阱就在于此.如下图所示,由于长木板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木板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应当是静摩擦力,静摩擦力不能用μ1F N 来求解,而是要通过受力分析根据物体所处的状态来求.木块对木板在水平方向的作用力是滑动摩擦力,其大小为F ′f2=μ2mg ,对长木板来说,水平方向除了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F f2=μ2mg 外,还受到水平地面对它向左的静摩擦力F f1,这两个力平衡,因此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μ2mg .
3答案:AD 解析:首先研究木板和木块组成的整体,不考虑其内部作用力,对整体而
言,其静止于水平地面上,没有相对地面运动的趋势,所以和地面之间没有静摩擦力;再单独研究小木块,因为弹簧压缩有恢复原状的趋势,弹簧对小木块有一个向左的推力,根据受力平衡,得出M 对m 的摩擦力方向向右.故选项A 、D 正确.
4答案:D 解析:假设B 端和水平面是光滑的,则杆AB 受到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竖
直向上的绳子拉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能够保持静止状态,则B 端和地面无相对运动趋势,即不受摩擦力.
5答案:A 解析:因为木块匀速向下运动,说明木块处于平衡状态,从竖直方向可以判
断,墙壁对木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F 2+G ;在水平方向上可以判断,墙壁对木块的压
力大小等于F 1,根据滑动摩擦力表达式F =μF N ,得μ=F 2+G F 1
,故正确答案为A.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滑动摩擦力的求法和平衡条件的应用,求解物体所受摩擦力
时,要注意物体有几个面与其他物体接触,有几个接触面就可能受几个摩擦力.将黑毛巾匀速拉出时,黑毛巾的四个面都要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根据滑动摩擦规律可以知道:自上而下黑毛巾四个面受到的正压力为0.5mg 、mg 、1.5mg 、2mg ,由F f =μF N 有拉力F 为F =μ(0.5mg +mg +1.5mg +2mg )=5μmg ,即将黑毛巾匀速拉出需加的水平力为5μmg .故正确答案为C.
7答案:D 解析:当木块不受拉力时(F =0),桌面对木块没有摩擦力(F f =0).
当木块受到的水平拉力F 较小时.木块仍保持静止,但出现向右运动的趋势,桌面对
木块产生静摩擦力,其大小与F 相等,方向相反.
随着水平拉力F 不断增大.木块向右运动的趋势增强,桌面对木块的静摩擦力也相应
增大,直到水平拉力F 足够大时,木块开始滑动,桌面对木块的静摩擦力达最大值Ff m .在滑动之前,由木块水平方向二力平衡条件知,桌面对木块的静摩擦力F f 始终与拉力F 等值反向.即随着F 的增大而增大.
木块滑动后,桌面对它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它稍小于最大静摩擦力,并且在木块继
续滑动的过程中保持不变.故正确答案为D.
8答案:C 解析:磅秤的示数是由于人给磅秤的压力(弹力)产生的,压力不变,磅秤的
示数就不变;压力小示数小;压力大示数就大.人向上用力推木箱顶板时,人对小磅秤的压力增大,小磅秤的示数增加.由于小磅秤放在大磅秤上,虽然人给木箱力,但并没给大磅秤增加压力,所以大磅秤的示数应不变.
9答案:A 解析:由题意,P 相对桌面向右匀速运动,相对于Q 向右匀速运动.以P
为研究对象,P 受到Q 对它的滑动摩擦力F 1=μmg ,方向向左;Q 通过绳对P 的拉力F 2=μmg ,方向向左;桌面对P 的滑动摩擦力F 3=2μmg ,方向向左.所以F =F 1+F 2+F 3=4μmg .
10答案:BCD
解析:物体m做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在水平方向不受力,故A错误,B正确;在主动轮上是轮子带动皮带一起转动,皮带阻碍轮子转动,主动轮上的P点所受摩擦力方向向上,施力物体是皮带,C正确;在从动轮上是皮带带动轮子一起转动,故从动轮上的Q 点所受摩擦力方向向上,施力物体是皮带,D正确.
11解析:(1)甲在水平方向受乙的静摩擦力F f1和拉力F1作用,F f1=F1=5N,方向向左;把甲、乙看成一个整体,可知地面对乙的摩擦力F f2=2N,方向向左.
(2)F′f1=F1=5N,方向向左;F′f2=8N,方向向左.
12答案: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