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转盘滤池

合集下载

环保工程师专业知识:生物转盘

环保工程师专业知识:生物转盘

环保工程师专业知识:生物转盘环保工程师专业知识:生物转盘生物转盘又称旋转生物接触器或转盘式生物滤池,是一种生物膜法处理设备,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关于生物转盘的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⑴工作原理生物转盘去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机理与生物滤池基本相同,但构造形式却完全不同。

在生物滤池中,生物膜为固定式,但是在生物转盘中,生物膜处于运动状态。

生物转盘的核心处理装置是表面附有生物膜的盘片。

典型的生物转盘由安装在水平轴上的一系列间距很小的圆盘或多角盘片组成,约40%~45%的盘片面积浸没于半圆形槽的废水中。

生物转盘旋转时,生物膜与废水及空气交替接触。

生物转盘可以分为单级单轴、单级多轴和多级多轴等形式,级数的多少主要根据污水的水质、水量和处理要求来确定。

⑵生物转盘的工艺特征①微生物浓度高。

②生物相分级,有利于微生物生长和有机物降解。

③污泥龄长。

④耐冲击负荷能力强。

⑤生物膜上的微生物的食物链较长,产泥量较少,运行时不需曝气和污泥回流,而且动力消耗和运行费用低。

⑥无生物量调节和污泥膨胀的问题,机械设备简单,便于维护管理⑶生物转盘的构造生物转盘主要由盘体、氧化槽、转轴以及驱动装置三部分组成。

①盘体盘体作为生物膜的'载体是生物转盘最重要的部分。

它是挂膜介质,应具有质轻、耐腐蚀、易于挂膜、不变形、易于取材、便于加工等性质。

盘片的形状有圆形或正多边形或多棱角形平板。

为了提高单位体积盘片的表面积,也可采用正多角形和表面呈同心圆状波纹或放射状波纹的盘片。

盘片直径一般为1~4m。

盘片的间距一般为15~30mm,这主要考虑不为生物膜增厚所堵塞,并保证良好的通风等条件而确定的。

②氧化槽氧化槽又称曝气槽或接触反应槽,可用钢筋混凝土建成,也可用钢板或塑料板制作。

为了避免水流短路及沉积和产生死角,氧化槽的断面大多做成与盘片外形基本吻合的半圆形。

③转动轴及驱动装置转动轴是用来固定盘片并带动其旋转的装置,一般采用实心钢轴或无缝钢管制成,两端固定安装在氧化槽两端的支座上。

污水处理生物转盘的特点及应用

污水处理生物转盘的特点及应用

污水处理生物转盘的特点及应用生物转盘又称浸没式生物滤池,是20世纪60年代原联邦德国开创的一种污水生物处理技术。

早期的生物转盘用于生活污水处理,后推广到城市污水处理和有机性工业废水的处理。

处理规模也从几百人口当量发展到数万人口当量,转盘构造和设备也日益完善。

我国从70年代初开始引进生物转盘技术,对其开展了广泛的科学研究工作。

它有很多优势,在印染、造纸、皮革和石油化工等行业的工业废水处理中得到应用,效果较好。

在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中也有应用。

生物转盘与生物滤池及活性污泥法相比,具有许多特有的优越性:(1)生物转盘的生物膜能够能够周期性地交替运动于空气与废水之间,因此微生物能够直接从大气中吸收需要的氧气,使生化过程更为有利地进行;(2)转盘中生物膜生长的表面积大,一般不会发生如生物滤池中滤料堵塞的现象,即使堵塞也很容易清洗。

生物转盘没有污泥膨胀的可能,因此允许进水有机物浓度较高,适宜于处理较高浓度的有机废水;(3)污泥龄长,在转盘上能够增殖世代期很长的微生物,如硝化菌等,因此,生物转盘具有硝化、反硝化的功能;(4)微生物浓度高,特别是最初几级的生物转盘;废水在生物转盘中的停留时间比活性污泥法及生物滤池长,生物转盘能够承受冲击负荷的能力比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滤池都高,即使在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引起工作效率降低后,恢复转盘的正常工作也很快;(5)生物转盘一般不需要曝气,污泥也不需回流,因此,与活性污泥法相比,动力消耗低;(6)从一个生物转盘单元来看,其流态是完全混合型的,在转盘不断转动的条件下,槽内的污水又成推流式,因此,生物转盘的流态应按完全混合推流来考虑。

生物转盘也有其缺点:(1)制作盘片的材料价格较高,使生物转盘的建造费用高;(2)由于盘片材料的限制,使转盘的直径还不宜做得太大;当水量较大时,将需要很多盘片,并且转盘水深较浅占地面积相对较大;因此,生物转盘适宜处理水量较小的有机废水。

文章来源:易净水网——隶属于四川云智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网站为解决中小企业排污治污中出现的信息不对称,技术壁垒,项目风险高,成本高昂,行业透明度低等痛点而建立。

生物转盘的运行管理及其原理

生物转盘的运行管理及其原理

生物转盘得运行管理(一)生物转盘得投产生物转盘与生物滤池同属生物膜法生物处理设备,因此,在转盘正式投产,发挥净化污水功能前,首先需要使转盘面上生长出生物膜(挂膜)。

生物转盘挂膜得方法与生物滤池得方法相同。

因转盘槽(氧化槽)内可以不让污水或废水排放,故开始时,可以按照培养活性污泥得方法,培养出适合于待处理污水得活性污泥,然后将活性污泥置于氧化槽中(如有条件,直接引入同类废水处理得活性污泥更佳),在不进水得情况下使盘片低速旋转12-24小时,盘片上便会黏附少量微生物,接着开始进水,进水量依生物膜逐渐生长而由小到大,直至满负荷运行。

生物转盘挂膜亦可按生物滤池培驯微生物得方法进行,这样可省去污泥培驯步骤,但整个周期稍长。

用于硝化得转盘,挂膜时间要增加2-3周,并注意将进水生化需氧量浓度控制在30毫克/升以下。

因自养硝化细菌世代时间长,繁殖生长慢,若进水有机物浓度过高,回使膜中异常细菌占优势,从而抑制自养菌得生长。

当水这出现亚硝酸盐时,表明硝化均在生物膜上已占优势,挂膜工作宣告结束。

挂膜所需得环境条件与前述生物处理设备微生物培驯时相同,即要求进水具有合适得营养、温度、pH值等,避免毒物得大量进入;因初期膜量少,盘片转速低些,以免使氧化槽内溶解氧过高。

(二)生物相得观察生物转盘上得生物膜得特点与生物滤池上得生物膜完全相同,生物呈分级分布,第一级生物往往以菌胶团细菌为主,膜亦最厚,随着有机物浓度得下降,以下数级依次出现丝状菌、原生动物及后生动物,生物得种类不断增多,但生物膜量即膜得厚度减少,依污水水质得不同,每一级都有其特征性得生物类群。

当水质浓度或转盘负荷有所变化时,特征性生物层次也随之前推或后移。

通过生物相得观察可了解生物转盘得工作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正常得生物膜较薄,厚度约15毫米左右,外观粗糙,带黏性,呈灰褐色。

盘片上过剩生物膜得时脱落,这就是正常得更替,随之即被新膜覆盖。

用于硝化得转盘,其生物膜较多,外观光滑,呈金黄色。

11-3生物转盘、接触氧化和流化床4

11-3生物转盘、接触氧化和流化床4
h2-填料层上水深, 0.4 ~ 0.5 m h3-填料至池底的高度,0.5 ~ 1.5 m
五、接触氧化法的优缺点 1. 优点:
(1)生物量丰富,能够形成一个密集而稳定的 生
态系,处理效果好;
(2)应器中生物量大,容积负荷高,水力停留 时
间短,处理能力强;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水水质稳定,耐负荷冲击能力强;
(4)无污泥回流,动力消耗低,污泥产量低(与 活
定的生态系统,污泥产量低; (3)具有较高的氧利用率; (4)具有较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 (5)生物膜活性高; (6)没有污泥膨胀的问题。
缺点:填料易堵塞和更换,运行费用较高。
一、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构造
接触氧化池的主要部分
池底
池底用于设置 填料、布水布气 装置和支撑填料 的栅板和格栅。
填料
填料要求: 比表面积大; 空隙率大; 水力阻力小; 强度大; 化学和生物稳 定性好; 能经久耐用。
(11-25)
式中: N电—电机功率,kw; D—盘片半径,cm; n最小—盘片转速,r/min; a—该电机带动的轴数; N—一根轴上的盘片数; d——盘片间距,cm; c——系数,根据生物膜厚度决定,见表
11-6。
表11-6 系数c值 (Value of coefficient c)
膜厚(mm) 0~1 1~2 2~3
5、每个氧化槽的有效容积V(半圆形)
V=AL
(11-19)
对半圆形槽: A D 2 2 (11-20)
8
式中:δ—盘片边缘与氧化槽内壁之净距,一般取 δ=10-20mm,
可得:V= 0.294~ 0.335·D 2 2 L m3 (11-21)
而净有效容积V΄为:

水污染控制工程重点复习题(最终版)

水污染控制工程重点复习题(最终版)

《水污染控制工程》重点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一大类生物处理法的统称,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池、曝气生物滤池及生物流化床等工艺形式,其共同的特点是微生物附着生长在滤料或填料表面上,形成生物膜。

污水与生物膜接触后,污染物被微生物吸附转化,污水得到净化。

2、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废水生物处理的主要方法。

活性污泥法是向废水中连续通入空气,经一定时间后因好氧性微生物繁殖而形成的污泥状絮凝物。

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以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然后使污泥与水分离,大部分污泥再回流到曝气池,多余部分则排出活性污泥系统。

3、生物脱氮生物脱氮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有机氮和氨态氮转化为N 2和N x O 气体的过程。

其中包括硝化和反硝化两个反应过程。

(PPT 版)含氮化合物经过氨化、硝化、反硝化后,转变为氮气而被除去的过程。

(课本版)4、泥龄微生物平均停留时间,又称污泥龄,是指反应系统内的微生物全部更新一次所用的时间,在工程上,就是指反应系统内微生物总量与每日排出的剩余微生物量的比值。

以θC 表示,单位为d 。

5、污泥比阻单位质量干滤饼的过滤阻力m/kg ,比阻抗值越大的污泥,越难过滤,其脱水性能也差。

6、水体自净河流的自净作用是指河水中的污染物质在河水向下游流动中浓度自然降低的现象。

7、废水生物处理定义1:利用微生物的氧化分解及转化功能,以废水有机物作为微生物的营养物质,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废水中的污染物质被降解、转化,废水得以净化。

定义2:污水的生物处理是利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个体微小、代谢营养 多样、适应能力强的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对污水进行净化的处理方法。

(课本上有两种定义,自己选择哈!)8、BOD 5在规定条件下微生物氧化分解污水或受污染的天然水样中有机物所需要的氧量(20℃,5d )。

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间接反映了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量。

转盘滤池设计计算

转盘滤池设计计算

转盘滤池设计计算本文档旨在介绍转盘滤池的设计和计算的目的和背景。

转盘滤池是一种常用的水处理设备,用于过滤水中的杂质和悬浮物。

其设计和计算是为了确保转盘滤池能够有效地去除杂质,并满足特定水处理要求。

转盘滤池的设计计算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转盘滤池的尺寸和容量:根据实际处理需求和水流量,确定转盘滤池的尺寸和容量大小。

滤料选择和层数:选择适合的滤料类型和确定滤料的层数,以提高滤池的过滤效果和寿命。

过滤速度和压力:根据滤池的尺寸和滤料特性,计算合适的过滤速度和压力,以确保滤池的正常运行和过滤效果。

污泥排出系统:设计污泥排出系统,包括污泥收集和排出方式,以便及时清理滤池。

本文将针对以上方面进行详细的设计计算,以提供转盘滤池设计的参考和指导。

2.设计参数设计转盘滤池所需的参数包括:水体流量:指进入滤池的水的流量,通常以单位时间内的体积或质量来表示。

悬浮物负荷:指单位时间内进入滤池的悬浮物的质量或体积。

悬浮物通常是水中的固体颗粒或浮游生物等。

转盘滤池是一种常见的水处理设备,其工作原理和过滤机制如下:转盘滤池通过旋转转盘将水流引入滤池内部。

转盘上通常布置有多个滤芯,用于过滤水中的杂质和固体颗粒。

当水流通过滤芯时,固体颗粒会被滤芯拦截,同时清洗水将通过滤芯流出,进一步排出滤池。

这样可以实现对水中固体颗粒的有效过滤。

转盘滤池的转动速度和滤芯的结构设计会影响其过滤效果和处理能力。

适当的转动速度可以增加水流与滤芯的接触时间,提高过滤效率。

而滤芯的材质和孔径大小则决定了它的过滤精度和处理能力。

转盘滤池通过以上的工作原理和过滤机制,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杂质和固体颗粒,提高水质并保护后续水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

以上是关于转盘滤池的基本原理的解释。

本节将介绍转盘滤池的设计计算方法,包括滤盘面积、滤速、转盘数量等。

4.1 滤盘面积的计算滤盘面积是转盘滤池设计中的重要参数,它的大小决定了滤池的处理能力。

滤盘面积的计算公式如下:滤盘面积 = 总进水流量 / 滤速其中,总进水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进入滤池的水量,滤速是指水通过单位面积滤盘的速度。

生物滤池法与生物转盘法在污水处理中的优劣比较

生物滤池法与生物转盘法在污水处理中的优劣比较

生物滤池法与生物转盘法在污水处理中的优劣比较作者:孙宇阳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第15期摘要:分析生物膜法废水处理中生物滤池法和生物转盘法的差异性,通过叙述生物滤池法与生物转盘法的运行原理,来得出两者在实际污水处理中的优越性比较。

关键词:生物滤池法;生物转盘法1生物滤池法普通滤池内生物膜的微生物分为生物膜生物和生物膜面生物。

生物膜生物是以菌胶团为主要成分,辅以藻类生物。

生物膜面生物是固着型纤毛虫和游泳型纤毛虫,他们促进滤池净化速度,提高滤池整体处理效率,还有滤池扫除生物,如轮虫、线虫等,它们具有去处池内污泥,防止污泥积聚和堵塞的功能。

由于普通生物滤池的负荷低,应用也越来越少。

塔式生物滤池由顶部布水,沿塔自上而下流动,在供养充足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滤料表面迅速繁殖。

这些微生物又进一步吸附废水中呈悬浮、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物质,并随着有机物被分解的同时,微生物也不断增长和繁殖,使生物膜厚度不断增加,当生物膜上的微生物老化或死亡时,滤池中由于某些蝇类的幼虫活动以及水流的冲刷下,失活的生物膜将从滤池表面脱落下来然后随废水流出池外。

2 生物转盘法生物转盘开始运转时,转盘进行旋转,使盘片时而浸在废水里,时而暴露在空气中。

当盘片在废水中时,废水中有机物被生物膜吸附、氧化;当转盘夹带着废水离开液面后,除继续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外,还可以使空气中的氧从废水膜表面通过混合、渗透和扩散等作用补给给液膜内部的生物膜。

生物膜的厚度标准为0.5-2.0mm,随着膜的增厚,内层的微生物呈厌氧状态,当其失去活性时便使其自然脱落。

与此同时,由于转盘旋转运动,膜与废水不断摩擦,产生沿转盘切线方向的剪切力,也可使衰老的生物膜及时剥落并随废水出水一同进入二沉池。

3 两种方法的优劣性比较及改良措施生物滤池法处理废水的过程中,虽然主要依靠生物膜的作用,但并不能是生物膜越多对废水的处理效果就越理想。

生物膜较厚时,氧将很快地被表层生物膜所消耗,而靠近滤料的内层生物膜因得不到充足的氧,使兼性厌氧微生物大量生长繁殖,并且产生有机酸、氮气、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代谢产物,影响出水质量,严重时甚至改变生物膜的酸碱平衡度,导致生物膜上微生物群的数量和种类发生变化,影响废水处理效果。

生物转盘法

生物转盘法

生物膜法的主要特点:①对废水水质、水量变化适应性强,操作稳定性好②不会发生污泥膨胀,运转管理较方便③在运行方面灵活性较差④剩余污泥量较少⑤可采用自然通风供氧⑥生物膜中的生物相丰富,且沿水流方向膜中生物种群具有一定分布⑦设备容积负荷有限,空间效率较低。

生物转盘法自1954年德国建立第一座生物转盘污水厂后,在欧洲已有上千座,发展迅速。

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研究,在印染、造纸、皮革和石油化工等行业的工业废水处理中得到应用,效果较好。

生物转盘也适用于处理高浓度废水。

在设计生物转盘时,常用BOD面积负荷,而生物滤池、生物接触氧化法多用BOD容积负荷,并且与塔式生物滤池、生物接触氧化法的BOD容积负荷比较时,一般均低于后二者。

所以生物转盘自身具有很多优点,但处理效率并不很高。

生物转盘系统除有效地去除有机污染物外,如运行得当可具有硝化、脱氮与除磷的功能。

机理:与生物滤池基本相同,但构造形式与生物滤池很不相同。

当圆盘浸没于污水中时,污水中的有机物呗盘片上的生物膜吸附,当圆盘离开污水时,盘片表面形成薄薄一层水膜,水膜从空气中吸收氧气,同时生物膜分解被吸附的有机物。

这样,圆盘每转动一圈,即进行一次吸附-吸氧-氧化分解过程。

圆盘不断转动,污水得到净化,同时圆盘上的生物膜不断生长、增厚。

老化的生物膜靠圆盘旋转时产生的剪切力脱落下来,生物膜得到更新。

优缺点:优点:(1)能耗低,管理方便;(2)产泥量少,固液分离效果好(1kgBOD5产泥量约为0.25kg,含水率95~96%);(3)脱落的生物膜比活性污泥法易沉淀,不会发生堵塞现象,净化效果好(如3~4级串联,BOD5去除率一般可达90~95%);(4)可用来处理浓度高的有机废水(进水BOD5达1000mg/L);(5)废水与盘片上生物膜的接触时间比滤池长,可忍受负荷的突变;(6)耗电量少(无曝气和污泥回流装置)(去除1kgBOD5耗电量约为0.7kWh);(7)生物膜培养时间短(一般7~10天即可完成)缺点:(1)占地面积较大;(2)有气味产生,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3)在寒冷的地区需做保温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