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制品论文——现代新技术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
超高压在及灭菌技术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

超高压技术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摘要:针对超高压技术的特点,介绍了超高压技术在肉制品中的应用包括超高压用于肉制品品质的改良、对肉制品的杀菌和杀虫效应、超高压技术在肉类保藏中的应用,并对超高压技术在肉制品中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超高压技术杀菌肉制品应用超高压食品加工技术是指利用100MPa以上压力、在常温或较低的温度下,使食品中的酶、蛋白质、核糖核酸和淀粉等生物大分子改变活性、变性或糊化,同肘杀死微生物以达到灭菌保鲜,而食品的天然味道、风味和营养价值不受或很少受影响、低能耗、高效率、无毒素产生的一种加工方法。
超高压技术的出现虽然有100多年的历史,但只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食品工业才开始出现商业化。
食品超高压加工技术,是当前备受各国重视、广泛研究的一项食品高新技术。
日本、美国、欧洲等国在超高压食品的研究和开发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我国超高压处理食品技术正处于早期研究阶段,至今市场上尚未见到超高压食品出售。
但是只要加快开展超高压食品研究,就一定能缩小与国际间的差距,对于我国参与国际竞争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超高压处理的特点,超高压处理基本是一个纯物理过程。
(1)更好保持食品原风味(色、香、味)和天然营养物;(2)瞬间压缩,作用均匀、时间短、操作安全和能耗低;(3)污染少;无化学添加剂;(4)通过组织变性,得到新物性食品;(5)压力不同作用影响性质不同等。
1超高压用于肉制品品质的改良1.1对肉制品的保水性、乳化性、黏结度的改善食盐在肉制品加工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除了具有调味功能外,在高浓度(0.6~1.Omol/L)食盐溶液中,还能使肌原纤维蛋白部分溶解而赋予肉制品必要的保水性,乳化性和组织黏结性。
有研究表明,超高压技术可以在低盐的情况下,改善肉制品的黏结等性质,是开发低盐肉制品的有效手段。
如日本铃木敏郎采用(0.1~0。
2mol/L)KCI盐溶液,常压下肌原纤维蛋白质不溶,若施以超高压处理则肌原纤维蛋白质会发生全溶解现象,即超高压对肌原纤维蛋白质的溶解有促进作用,而在食盐溶液中存在同样的结果。
新加工技术在我国传统肉制品中的应用

的 肉制 品风 味。
目前 , 仅名 优传 统 肉食 品就 有 50多 种 , 0 而且 新
产 品还 在不 断涌 现。主要 品种有 腌腊 制 品 ( 咸 肉、 如 酱 肉 、 肉) 酱 肉 肉制 品 、 烤 肉制 品 ( 括 烟 熏 制 腊 、 熏 包 品、 明烤 和暗烤制 品 ) 干 制 品 ( 肉干 、 、 如 肉松 、 肉脯 ) 、 油炸制 品 、 灌肠制 品 ( 以香 肠 、 肚 为 主 ) 中式 火腿 肠 和
量管理 , 整养殖 结构 , 制药 物残 留 , 调 控 才能促 进 肉类 产业 向着安 全可靠的方 向进一步发展 。
2 12 原料 肉质 差 引起 的安全 问题 ..
( 如金华 、 如皋 、 宣威火腿 等 ) 。腌 腊制 品包 括酱 肉、 』
Ho v r,t e e a ev ro sk n so r b e x se n t e ta iin lme tp o u t we e h r r a iu i d fp o l mse it d i h r d to a a r d cs,a d i i e yd f — n t sav r if i
1 概 述
我 国的传 统 肉制品 , 因其独 特 的 风味 、 色 和造 颜 型而 闻名 于世 , 受 广 大 消费 者 的青 睐 。传 统 肉制 深 品在原 料选 择 、 配方 调制 、 加工 制 造 和产 品 的色 、 、 香
2 我国传统 肉制 品存在 的问题
2 1 安 全 问题 多 .
夸综 述. . .
由凌工 业
MEAT I NDUS RY T
2 1 年 第 5期 01 总第 3 1 6 期
新 加 工 技 术 在 我 国传 统 肉制 品 中 的 应 用
肉制品加工中常用的技术及存在问题

肉制品加工中常用的技术及存在问题------食品研发与生产肉是人类动物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人们必需的主要副食品之一。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者对肉制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已不满足于吃饱,而要求吃好,迫切需求营养均衡、风味独特的中高档肉制品。
因此,备受国内外研究者普遍关注的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而均衡、易消化、色香味俱佳的中式发酵肉制品、功能性复合肉制品和重组肉制品等新型肉制品的研发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若这些新型肉制品能够投入工业化生产,必将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着国内外对肉制品加工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
对肉制品的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的研究越来越多,加工程度由初加工向深加工方向发展。
一、几种常见的肉制品分类概述1、发酵肉制品发酵肉制品是指在自然或人工控制条件下,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产生具有特殊风味、色泽和质地,且具有较长保存期的肉制品。
其特点是通过优选复合发酵菌种,调控发酵和成熟不同阶段的工艺过程,使产品中的蛋白质分解、变性,赋予产品坚实的质地;同时由于蛋白质降解而形成肽、氨基酸等小分子化合物,提高了生物利用率,使产品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有益于人体健康。
肉类发酵常用的微生物有乳杆菌属、链球菌属、片球菌属、微球菌属和青霉菌属等。
其具有降低pH值、减少腐败、改善组织与风味、促进发色、防止氧化变色、减少亚硝胺的生成、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以及产生毒素等作用。
2、重组肉制品重组肉制品是一种能为企业带来显著经济效益的新型肉制品,指借助于机械和添加辅料(食盐、磷酸盐、大豆蛋白、淀粉、卡拉胶等)以提取肌肉纤维中的基质蛋白,利用添加剂的粘合作用,使肉颗粒或肉块重新组合,经冷冻后直接出售或者经预热处理保留和完善其组织结构的肉制品田。
从加工方法来分,重组肉制品的生产基本上有3种工艺:大肉块的成型、片块状肉的成型、撕块状及碎肉的成型。
1)重组肉制品的加工机理大小不同(从肉块、碎肉到肉粒)的肉片均可结合在一起,以模仿整肉的外观和质构,或形成质构独特的新产品。
食品生物技术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

食品生物技术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食品行业也在不断研发新的技术来提高产品质量和满足市场需求。
其中,食品生物技术的应用对于肉制品加工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食品生物技术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
一、肉制品中的食品酶食品酶是通过基因工程手段从微生物中提取的纯化酶制剂,在肉制品加工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肉制品中常用的催化剂酶谷氨酸酶,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大量生产。
谷氨酸酶能够改善肉质的风味和储存稳定性,提高产品的质量。
此外,蛋白酶、淀粉酶等也可以通过食品生物技术手段生产,实现精确的酶活。
酶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品质,还能降低加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二、发酵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发酵技术在肉制品加工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应用食品生物技术,研发和使用独特的菌种,可以有效改善肉制品的风味和质地。
例如,通过利用嗜酸菌进行发酵,可以使肉制品具有特殊的酸味,增加产品的鲜美度。
此外,在腌制和熟化的过程中,利用食品生物技术生产的发酵剂能够快速发酵,缩短熟化时间,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三、肉制品中的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在肉制品加工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食品生物技术,研发和应用新型的食品添加剂,可以有效改善产品的质量和延长保鲜期。
例如,利用发酵产物中的乳酸、醋酸等有机酸,可以作为天然的食品酸味调味剂,提高产品的风味。
此外,食品生物技术还可以用于生产天然的防腐剂和抗氧化剂,降低产品中防腐剂的使用量,减少对人体的潜在危害。
四、肉制品中的基因改良技术基因改良技术是食品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基因改良技术,可以在肉制品加工中实现对肉质和营养成分的调控。
例如,通过基因改良技术,可以提高肉禽的抗病能力和生长速度,提高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此外,基因改良技术还可以用于改良动物饲料,提高肉禽营养价值,使产品具有更好的口感和口感。
总结起来,食品生物技术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为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好处。
滚揉技术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滚揉技术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滚揉技术是一种将肉制品放入滚筒中进行摇晃、滚动、揉捏等操作的
加工方法。
这种技术可以改善肉制品的质地、口感和保水性,提高产
品的附加值。
在肉制品加工业中,滚揉技术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
部分。
首先,滚揉技术可以改善肉制品的质地和口感。
在滚揉的过程中,肉
制品的蛋白质会被打断,使得肉质更加细腻,口感更加柔软。
同时,
滚揉还可以使肉制品中的脂肪和水分更加均匀地分布,从而增加了产
品的口感和风味。
其次,滚揉技术可以提高肉制品的保水性。
在滚揉的过程中,肉制品
中的蛋白质会被打断,形成一种网状结构,从而能够更好地锁住水分。
这样一来,肉制品在烹饪过程中就不容易失去水分,从而保持了原有
的口感和质地。
除此之外,滚揉技术还可以提高肉制品的附加值。
通过滚揉,肉制品
的外观和口感都得到了改善,从而增加了产品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滚揉还可以使肉制品更容易加工和制作,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和产品质量。
总之,滚揉技术在肉制品加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滚揉,肉制品的质地、口感和保水性都得到了改善,从而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滚揉技术在肉制品加工业中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肉制品论文——现代新技术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

现代新技术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生科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肉制品,是指用畜禽肉为主要原料,经调味制作的熟肉制成品或半成品,如香肠、火腿、培根、酱卤肉、烧烤肉等。
也就是说所有的用畜禽肉为主要原料,经添加调味料的所有肉的制品,不因加工工艺不同而异,均称为肉制品,包括:香肠、火腿、培根、酱卤肉、烧烤肉、肉干、肉脯、肉丸、调理肉串、肉饼、腌腊肉、水晶肉等.随着市场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及我国入世进程的加快,肉类食品工业的竞争也日益加剧。
为了适应这一形势的变化,肉制品工业需要采用高新技术,合理有效地利用原料,采用先进合理的杀菌处理技术及有效的贮藏方法,并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建立适应市场竞争机制的、高效有序的肉制品工业生产体系。
以现代高科技为基础的肉制品加工新技术,主要包括原料肉处理、快速腌制、辅料添加、干燥和成熟、熟制、杀菌、包装等内容。
1 鲜肉及原料肉处理为了减少鲜肉的原始菌,提高原料肉的品质并保持其新鲜度,现在工业生产采取了3项新科技手段。
(1)嫩化技术。
主要采用高压、电刺激、生物酶等嫩化技术。
高压的物理作用可以激活肉中钙激活酶,通过钙激活酶对肌纤维结构蛋白的降解而发生嫩化。
电刺激也可以使肉品质改良。
常用的生物酶嫩化剂有猕猴桃蛋白酶、生姜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及动物蛋白酶,微生物中培养的肉类蛋白酶等。
(2)冷冻速冻技术。
大量研究表明,-18C是极为科学的冷藏标准温度。
目前一些食品冷冻专家又提出了新理论,即速冻食品的质量取决于时间和温度两个因素,并且还要重视产品速冻前的质量、加工方法以及包装等因素。
(3)保鲜技术。
包括气调保鲜技术(100%CO2;75%O2 25%CO2;50%O2 25%CO2 25% 2);保鲜膜的应用技术;高效抗氧保鲜剂的应用。
2 快速腌制在肉制品生产过程中,腌制是一个很重要的工艺过程。
传统的腌制方法已不适应肉制品加工业的发展要求,取而代之的是机械化生产,其腌制过程是:(1)腌制液(盐水)配制;(2)盐水注射;(3)滚揉。
肉制品加工研究进展与新技术应用

测和展望 。
关键 词 :肉制 品J  ̄ ; J l 研究进展 ; 新技术 ; 前景展望
中 图分 类 号 :T 2 1 S5 . 6 文 献标 志码 :A d i 03 6/s .6 1 9 4 () 0 0 . 1 o:1 . 9 i n17 — 66C. 1.50 9 js 2 1 0
肉 是 人 类 动 物 蛋 白 质 的 主 要 来 源 ,是 人 们 必 需 制 品 的 研 究 现 状 , 阐 述 了 肉制 品 加 工 中 采 用 的 新 技 的 主 要 副 食 品 之 一 。 随 着 科 学 的 进 步 和 生 活 质 量 的 术 ,剖 析 概 述 其 研 发 及 生 产 中 存 在 的 主 要 问 题 , 对
P o r s n w T c n lg p iain i a r c s i g r g e sa d Ne e h oo yAp l t n Me t o e s c o P n
S a ,L i e i a g ino uD n aXul ,K n ab ,HuS ieg i aj,'huY jn h 如1 e J h n ,LuY nu g o  ̄ ,S i g h u
Ab  ̄a t Re e r h sau f fr ne a rd cs r s u t r d me t p o u t n o o i a r d cs a e s' : c s a c t t s o e me td me t p o u t , e t cu e a r d c s a d c mp s e me t p o u t r t r s mma ie n t i a e . h s r u t h v p l a in d v lp n r s e t , u i u a o n aa c d n t t n u r d i h sp p r T o e p o cs a e a pi t e eo me tp o p cs z d c o nq e f v ra d b n e ur i . l l io I ea o a e p l ain sau f n w e h oo y i a r c s i g a d i d c td t e q e t n o tr s a c n t l r td a p i t tt s o e tc n l g n me t p e sn b c o o n n iae h u s o s a u e e r h a d i b d v l p n f a r c s i g I fr c se h e eo me t e d n y o e me tp o e sn n t ef t r . e eo me t o me t o e s . t o e a td t e d v lp n n e c f h a r c s ig i u u e p n t t h Ke o d : me t r c s ig;r s ac r g e s n w tc n l g yw r s a o e sn p e e r h p o r s ; e e h oo y; d v lp n r s e t e eo me t o p cs p
食品加工工艺论文肉制品加工技术论文食品加工技术论文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分析[专业论文

食品加工工艺论文肉制品加工技术论文食品加工技术论文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分析摘要:真空冷冻干燥技术是目前被世界公认的最先进的食品加工技术。
本文首先概述了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研究综述,然后主要介绍了真空冷冻干燥的基本原理以及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应用,最后探讨了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的应用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的展望。
关键词:真空冷冻干燥技术;食品加工;应用引言真空冷冻干燥技术是目前被世界公认的最先进的食品加工技术。
真空冷冻干燥装置的设计制造等没有一套成熟的计算方法和检测标准,真空冷冻干燥食品、果蔬、花卉等也没有一套现成的预冷工艺,基本上是凭经验。
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和关注。
下文主要探讨了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的综述及其应用的实践,最后对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1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重要生产工艺和应用现状的综述1.1 真空冷冻干燥原理与特点1.1.1 真空冷冻干燥的原理根据热力学中的相平衡理论,水的三相点(汽、液、固三相共存)温度为0.0098℃,三相点压力为609.3pa(4.57mm/mg)在水的相变过程中,当压力低于三相点压力时,固态冰可以直接转化为气态的水蒸气即冰晶升华。
真空冷冻干燥即是把含有大量水的物质预先冷冻,使物质中的游离水结晶,冻结成固体,泳后在高真空条件下使物质中的冰晶升华,待冰晶升华后再除去物质中部分吸附水,最终得到残余水量为1-4%左右的干制品。
真空冷冻干燥简称为冻干。
1.2 真空冷冻干燥的特点冻干过程决定了其干制品具有如下特点:1.2.1 食品干燥是在低温(-40℃到+55℃)下进行,且处于高真空状态,因此,特别适用于热敏性高和极易氧化的食品的干燥,可以保留新鲜食品的色香味及营养成分。
1.2.2干制品不失原有的固体骨架结构,保持物料原有的形态。
1.2.3冻干制品具有多孔结构,因此,具有很理想的速溶性和快速复水性.复水时,比其它干燥方法生产的食品更接近新鲜食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新技术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生科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肉制品,是指用畜禽肉为主要原料,经调味制作的熟肉制成品或半成品,如香肠、火腿、培根、酱卤肉、烧烤肉等。
也就是说所有的用畜禽肉为主要原料,经添加调味料的所有肉的制品,不因加工工艺不同而异,均称为肉制品,包括:香肠、火腿、培根、酱卤肉、烧烤肉、肉干、肉脯、肉丸、调理肉串、肉饼、腌腊肉、水晶肉等.随着市场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及我国入世进程的加快,肉类食品工业的竞争也日益加剧。
为了适应这一形势的变化,肉制品工业需要采用高新技术,合理有效地利用原料,采用先进合理的杀菌处理技术及有效的贮藏方法,并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建立适应市场竞争机制的、高效有序的肉制品工业生产体系。
以现代高科技为基础的肉制品加工新技术,主要包括原料肉处理、快速腌制、辅料添加、干燥和成熟、熟制、杀菌、包装等内容。
1 鲜肉及原料肉处理为了减少鲜肉的原始菌,提高原料肉的品质并保持其新鲜度,现在工业生产采取了3项新科技手段。
(1)嫩化技术。
主要采用高压、电刺激、生物酶等嫩化技术。
高压的物理作用可以激活肉中钙激活酶,通过钙激活酶对肌纤维结构蛋白的降解而发生嫩化。
电刺激也可以使肉品质改良。
常用的生物酶嫩化剂有猕猴桃蛋白酶、生姜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及动物蛋白酶,微生物中培养的肉类蛋白酶等。
(2)冷冻速冻技术。
大量研究表明,-18C是极为科学的冷藏标准温度。
目前一些食品冷冻专家又提出了新理论,即速冻食品的质量取决于时间和温度两个因素,并且还要重视产品速冻前的质量、加工方法以及包装等因素。
(3)保鲜技术。
包括气调保鲜技术(100%CO2;75%O2 25%CO2;50%O2 25%CO2 25% 2);保鲜膜的应用技术;高效抗氧保鲜剂的应用。
2 快速腌制在肉制品生产过程中,腌制是一个很重要的工艺过程。
传统的腌制方法已不适应肉制品加工业的发展要求,取而代之的是机械化生产,其腌制过程是:(1)腌制液(盐水)配制;(2)盐水注射;(3)滚揉。
为了提高肉的持水能力,需将腌制液进行细化处理,即通过均质机进行高压均质,使均质后的蛋白、香料颗粒由25 !m下降到1 !m以下,从而提高出品率。
通过注射和滚揉工艺,在压力和剪切力等机械能的作用下,肉表面积增大,从而改善了腌制材料的扩散速度,加速了纤维蛋白的萃取速度。
使腌制时间由原来的2 3天,降低至24 h之内。
3 现代辅料及食品添加剂西式肉制品加工技术的引进和我国肉制品加工产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对辅料的传统认识。
要生产出风味俱佳的产品,不仅是一般的调味料、填充料和天然的香辛料所能满足的,还需要有各种品质改良剂,如乳化剂、保水剂、增稠剂、呈色剂、风味剂、抗氧化剂等。
在提取技术上,为保留香辛料的挥发性香味成分与无菌加工,宜用超低温粉碎或萃取成香精。
常用的技术有超临界CO2萃取、冷冻磨碎技术、微胶囊化技术等。
4 加快干燥和成熟以生产香肠为例,传统发酵香肠的生产工艺中,发酵、干燥和成熟工序的时间较长,一般从几周半干香肠到几个月干香肠,生产效率低下。
为了提高生产,在不降低产品感官品质的条件下,目前主要采用:(1)酶类成熟。
挪威的MATFORSK在发酵香肠的生产工艺中,添加由乳酸菌产生并修饰的丝氨酸蛋白分解酶,在不影响产品品质的前提下,将发酵香肠的干燥和成熟时间减少了30%(由原来的3周减少到2周);(2)添加PSE肉。
PSE肉由于具有较低的pH值,因而保水性较低,相应的干燥速度较快。
在发酵香肠的生产中,添加适量比例低保水性的PSE肉是切实可行的方法之一;(3)冷冻干燥。
德国的研究结果表明,添加2%的冷冻干燥原料肉,可将发酵香肠的干燥成熟时间缩短20%;(4)超高压处理和超声波处理。
现代原料肉经这两种处理,会使腌制液的扩散速度更快,更均匀。
经处理后的肉嫩化,保水性提高;在超声波的干燥过程中,加速了水分向表面扩散速度。
5 熟制常用的方法主要是以热空气、热蒸汽或热水为加热介质,此法易造成产品受热不均,即外周部分被过度热处理,而内部中心则没有达到所要求的热加工温度。
现今新工艺是利用不同波长的电磁辐射,使热能在食品内部产生,并且快速、均匀地传导到整个产品。
根据波长不同,可以分为无线电波加热、微波加热和远红外加热3种。
6 杀菌以往车间灭菌多采用酸、碱、药物、紫外线照射等方法,效果不太理想。
目前采用的高频臭氧发生器,杀菌效果超过90%。
常见的肉制品杀菌新技术有:原子射线辐照技术、微波杀菌技术、高温杀菌技术、高压脉冲杀菌技术、高压杀菌技术、超声波杀菌技术等。
其中高温杀菌技术工艺设备简单,灭菌效果好,是当前广泛采用的一种可靠新方法。
在国外,辐照技术得到荷兰、以色列、南非等国家的认可。
最近,美国也开始允许使用辐照技术处理家禽肉类制品。
7 包装1,肉制品包装方法(1)密着包装:密着包装方法有两种:一是把制品装入肠衣后,直接把真空泵的管嘴插入,抽去其中的空气。
二是把制品放入密闭室内,利用真空把肠衣内的空气排除。
(1)除气收缩包装:指将制品装入肠衣后,在开口处直接插入真空泵的管嘴,把空气排除。
通常是采用铝卡结扎肠衣,所以缺乏密封性。
使用这种肠衣的制品主要有粗直径的烟熏制品(通脊火腿、压缩火腿、波罗尼亚香肠、半干小肠)和叉烧肉等。
(2)真空包装:真空包装的基本原理是:为了使制品和肠衣紧贴到一起,在密封室内使其完全排除空气,但当其恢复到正常大气压条件下时,制品的容积就收缩,使包装物的真空度变得比密封室内的真空度还低。
真空包装方法有间歇式和连续式。
适合包装的产品有块状制品、切片制品、法兰克福肠类制品、维也纳香肠等。
这种包装已成为今后食品包装的潮流。
(3)真空贴体包装:这种包装形式是利用制品代替包装模子,包装外形就是制品的实际形状。
这种包装真空度好,还可以抑制从产品中析出的汁液,保存效果较好。
这种包装有连续式和间歇式两种,适合于包装火腿、培根、香肠等,在对形状不规则的肉制品包装时,更能体现出它的优势。
(2)充气包装:这种包装通常是使用非透气性薄膜,并充入非活性的二氧化碳或氮气。
这种包装的作用是防止氧化和变色,延缓氧化还原电位上升,抑制好氧性微生物的繁殖。
缺点是采用这种包装形式,由于制品和薄膜不是紧贴在一起的,所以包装的内外有温度差,使包装薄膜出现结露现象,这样就看不到袋内的制品了。
充气包装适合于维也纳香肠、法兰克福香肠的包装。
(3)加脱氧剂包装:脱气收缩包装、真空包装、气体置换包装都可以隔绝氧气,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把吸氧物质放入包装袋中的方法,其效果与上述其他方法相同。
一般包装时,即使把氧气排除,从薄膜表面还会透进一些氧气,故想完全隔绝氧气是不可能的。
脱氧剂的作用是把透入包装袋中的氧气随时吸附起来,以维持袋内氧气浓度在所希望的极限浓度之下,这样就能防止褪色、氧化,抑制细菌繁殖。
加脱氧剂的优点还有成本低、不需要真空和充气设施,操作方便灵活。
2、肉制品常用的包装材料肉及肉制品由于种类不同,所要求的保鲜和贮藏条件不同。
因此,使用的包装材料种类也很多。
若按产品的种类分,可把肉品的包装材料分为保鲜包装材料、低温贮藏肉品包装材料和常温保存肉品包装材料。
(l)适合于保鲜包装的材料①保鲜膜:一般是用单层聚偏二氯乙烯制成的一种超薄透明膜,此膜具有较高的阻氧性和阻湿性,耐热温度较高,包装时薄膜容易切断,同时,膜本身还具有较强的附着性,使用方便。
现在超市冷柜中所零售的传统肉制品、生鲜肉类、半成品以及干酪、蔬菜、水果等一般多用此膜进行包装。
②冷却肉用膜:此膜是用特殊共挤出技术所生产的高收缩率多层复合薄膜。
薄膜中心是以聚偏二氯乙烯(PVDC)作为阻隔材料,其两侧是以聚烯烃作为外层。
此种薄膜具有低温高收缩性,有优良的透明度和光泽;氧气、水蒸气和其他气体的透过率非常小,使被包装物能长期在稳定状态下保存;具有优良的热水收缩性,能将肉紧密地贴住,使肉汁不易渗出,且让包装工序的作业比较容易。
(2)低温贮存肉制品用薄膜:适合于这种产品的包装材料很多,有天然肠衣、胶原肠衣、纤维肠衣、纤维素肠衣、各类塑料薄膜等。
①天然肠衣:天然肠衣是用山羊、绵羊、猪、牛的肠子加工制成的。
这种肠衣透烟性、透气性、弹性都很好,可食用,可烟熏、干燥和蒸煮,烟熏后能出现良好的色泽。
②胶原肠衣:该肠衣一般是用牛的胶原蛋白制成。
这种肠衣透烟性、透气性、机械强度都较好,规格统一,品种多样,可以食用,可烟熏和蒸煮,烟熏时上色均匀,且适合机械化生产和打卡。
这种肠衣在使用前应在温水中浸泡约10分钟,使其复水后再进行灌装。
灌装时应填充结实,可使用任何形式的烟熏和蒸煮过程,③纤维素肠衣:是用纤维素黏胶直接吹成的肠衣。
④纤维肠衣是用纤维素黏胶再加一层纸张加工而成的产物。
机械强度较高,可以打卡;对烟具有通透性,对脂肪无渗透;不可食用,但可烟熏,可印刷;在干燥过程中自身可以收缩。
这种肠衣在使用之前应先浸泡(印刷的浸泡时间应长一些),应填充结实(填充时可以扎孔排气),烟熏前应先使肠衣表面完全干燥⑤纤维涂层肠衣:是用纤维素粘胶、一层纸张压制,并在肠衣内面涂上一层聚偏二氯乙烯而成。
此种肠衣阻隔性好,在贮存过程中可防止产品水分流失,加强了对微生物的防护;收缩率高,外观饱满美观,可以印刷;但不能烟熏、不可食用。
⑥塑料肠衣:包括聚偏二氯乙烯肠衣、尼龙肠衣(聚酰胺肠衣)、聚合物肠衣(如聚酯)等。
(3)用于常温保存肉制品的包装常温保存的肉制品是指那些用非透性材料包装,并经过了121℃以上灭菌,可以在常温下流通,保质期6个月以上的产品。
适用于这种包装的材料必须是非通透性的,可耐高温灭菌。
肉制品包装常用的材料有铁听、铝箔、复合袋、玻璃罐以及聚偏二氯乙烯薄膜等。
①铁听是用马口铁制成。
主要用于肉罐头的包装,如午餐肉罐头、鱼肉罐头等,这类包装的产品一般在常温下可保质1年以上。
②铝箔罐用铝箔冲压成形而成。
主要用于肉类罐头。
③复合袋是以尼龙(PA)和聚丙烯(PP)为基础,采用耐高温的粘和性树脂通过共挤出工艺制得的蒸煮用复合薄膜,或是采用铝箔复合而制成的可以耐受121℃灭菌,同时又能很好地防止外界氧气进入袋中,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袋内物质变质,可使肉制品在室温下保存6个月的复合袋。
主要用于常温保存的烧鸡、牛肉等的包装。
④聚偏二氯乙烯膜此膜前面已经介绍,既可用于包装低温肉制品,也可用于高温灭菌肉制品的包装。
如现在大量用于火腿肠的包装。
⑤玻璃罐目前主要用于水果罐头的包装,很少用于肉类的包装。
8 肉制品加工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在21世纪,肉制品加工业将广泛采用高新技术,并以提高产品的产出率和质量,改善产品品质和风味,提高产品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提高生产效率与节能、防止环境污染为重点。
9 肉制品行业的展望1肉类加工工业发展机会1.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给食品工业发展创造了巨大的需求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