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句子翻译
摘抄文言文翻译积累句子

《论语·学而》中子曰:“君子不器。
”此句翻译为:“孔子说,君子不只是一样工具。
”《孟子·离娄上》中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此句翻译为:“孟子说,得到正道的人会得到许多帮助,失去正道的人会得到很少帮助。
”《庄子·逍遥游》中有云:“逍遥游于无何有之乡,以至于帝乡。
”此句翻译为:“在无何有之乡自由自在地游玩,一直游到帝王的故乡。
”《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太史公曰:“大丈夫生于乱世,当立功名,以显父母;若遇太平,当隐居草野,以养德行。
”此句翻译为:“太史公说,大丈夫生活在乱世,应当建立功名,以此来荣耀父母;如果遇到太平盛世,应当隐居在草野之间,来修养自己的德行。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此句翻译为:“诸葛亮说,不淡泊名利就无法明确自己的志向,不保持内心的宁静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
”《世说新语·雅量》中记载:“颜渊问孔子曰:‘吾闻君子不器,何谓也?’孔子曰:‘器者,各有所用,故曰不器。
吾闻君子无所用其才,而用其德。
’”此句翻译为:“颜渊问孔子说:‘我听说君子不只是一样工具,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工具各有各的用途,所以说不只是一样工具。
我听说君子不利用自己的才华,而是利用自己的德行。
’”《庄子·养生主》中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己。
”此句翻译为:“庄子说,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
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最终会疲惫不堪。
”《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太史公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此句翻译为:“太史公说,天下的人熙熙攘攘,都是为了利益而来;天下的人纷纷扰扰,都是为了利益而去。
”《孟子·告子下》中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此句翻译为:“孟子说,得到正道的人会得到许多帮助,失去正道的人会得到很少帮助。
”这些文言文句子,既有对道德、人生的深刻思考,也有对世态人情的描绘,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积累。
文言文语句翻译PPT课件

例8、夫战,勇气也。 译文: 作战,(靠的是)勇气。
补——增补
规律 总结
量词省略——填上适当量词 成分省略——补出省略成分 文意跳跃——增加恰当词语
练习三:
1、客从外来,与坐谈。 译文:客人从外面来了,(邹忌)和(他)坐
着说话。
2、今以钟磬置水中。 译文: 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
者、也 —无法用现代汉语对译的
结: 虚词,删去不译。
练习二:
1、死生,昼夜事也。 译文:死亡是早晚的事。
2、夫战,勇气也。 译文:作战(靠的是)勇气。
例6:铸以为金人十二。 译文:铸成十二(个)铁人。
例7、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
译文:永州的野外,出产一种奇怪的蛇,(蛇)黑色的底
例2: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译文:这里有高大峭拔的山岭,茂密的树林 和高高的竹子。
规律总结:专有名词和基本词汇保留不译。
练习一:
1、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译文:楚国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 2、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译文:此刻项庄拔剑起舞,他的主意时时在沛公身上。
3、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译文:现在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
城。
例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译文:人生的祸患常常在极细微的事情上积累 而成。
例4: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译文:日日夜夜尽力劳作,孤孤单单受尽折磨。 例5:子瑜者,亮兄瑾也。
译文:子瑜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
删——删除
规 忽微 —同义词连用,删去一个,
律
只译一个。
作息 —偏义复词,删去作陪衬的。
总
文言文好句字词翻译

一、原文: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翻译:山上有树木,树木有枝叶,我心欢喜地喜欢你,而你却不知道。
二、原文: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翻译:那青青的衣领,牵动我悠悠的情怀。
三、原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翻译: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小洲。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理想中的伴侣。
四、原文: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翻译:那青青的佩带,牵动我悠悠的思念。
五、原文: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翻译:生死相依,与你约定白头。
握住你的手,与你共度一生。
六、原文: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翻译:经历过沧海的波澜壮阔,其他的江河难以与之相比。
除了巫山的云彩,其他的云朵不再美丽。
七、原文: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翻译:海上升起明亮的月亮,天涯海角的人们共同欣赏这美景。
八、原文: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翻译:但愿人们长久相伴,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同欣赏这皎洁的月亮。
九、原文: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翻译:月亮落下,乌鸦啼叫,霜冻满天,江边的枫树与渔火相对,我在愁绪中入眠。
十、原文: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翻译:桃花潭的水深达千尺,却不及汪伦送我之情深。
以上文言文好句,既展现了古人的智慧和情感,又富含哲理和美感。
通过对这些句子的翻译,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思想和情感,同时也能领略到古文的美感。
文言文句子及翻译

文言文句子及翻译在中国古代,文言文是一种古老的文字体系,它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表达形式之一。
文言文以其严谨的结构、优美的修辞和深刻的内涵而闻名于世。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句子及其翻译。
1. 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
翻译,孟子说,“贫穷的时候要做好自己,富贵的时候要做好全天下。
”。
2. 孔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翻译,孔子说,“花言巧语、华而不实,很少有仁德!”。
3. 荀子曰,“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
”。
翻译,荀子说,“人人都吃饭,但很少有人能真正品味。
”。
4. 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翻译,孟子说,“聪明好学,不以问下为耻。
”。
5.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翻译,孔子说,“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不要施加于别人。
”。
6. 荀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
翻译,荀子说,“不合礼的事情不要看,不要听,不要说,不要做。
”。
7. 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
翻译,孟子说,“贫穷的时候要做好自己,富贵的时候要做好全天下。
”。
8. 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翻译,孔子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知识。
”。
9. 荀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也。
”。
翻译,荀子说,“吃喝男女,是人的最大欲望。
”。
10. 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翻译,孟子说,“聪明好学,不以问下为耻。
”。
以上是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句子及其翻译。
这些句子虽然古老,但是它们所表达的思想和道理却是永恒的。
通过学习文言文,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和智慧,也可以从中汲取到对待生活、对待他人的智慧和启发。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阅读和学习,更好地理解和传承文言文的精髓,让这种古老的文字永远流传下去。
高考课内文言文句子翻译

高考课内文言文句子翻译4、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8、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
9、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10、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11、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12、且尔言过矣。
13、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14、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15、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寡人之于国也》16、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7、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8、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19、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0、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2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25、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6、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27、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8、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9、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晏子治东阿》30、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鸿门宴》31、沛公曰:“孰与君少长?”3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3、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34、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35、若属皆且为所虏。
36、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37、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38、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39、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陈情表》40、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
41、太尉自州以状白府。
《段太尉逸事状》42、今尚书恣卒为暴,暴且乱,乱天子边,欲谁归罪?43、取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来庭中。
44、段公,仁信大人也。
45、敢以状私于执事。
46、《游褒禅山记》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2024中职高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劝学》(荀子)1、原文: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译文: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加工)就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2、原文: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就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3、原文: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译文:我曾经踮起脚尖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
4、原文: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译文: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强,但听的人会听的清楚。
5、原文: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译文: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远。
6、原文: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译文: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会游泳,却能横渡江河。
7、原文: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文: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只不过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8、原文: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译文: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智慧就能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
9、原文: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译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距离,就无法到达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河流,就无法汇成江河大海。
10、原文:锲而舍之,朽木不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译文:雕刻几下就放弃,连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一直坚持雕刻下去,连金属和石头也能雕刻成功。
11、原文: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文:螃蟹有六条腿和两个大钳子,除了蛇和鳝的洞穴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的缘故。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1、原文:直不百步尔,是亦走也。
译文:只不过没有一百步罢了,也是逃跑啊。
2、原文: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译文:(跑了五十步的人)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3、原文: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
译文: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
4、原文: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译文:(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遗憾,这就是王道的开端。
九上文言文必考句子翻译

文言文作为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历经千年传承,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丰富的内涵,使得它成为高考语文考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九上文言文必考句子翻译是考生必须掌握的技能。
以下是对九上文言文必考句子翻译的详细解析。
一、《孟子·离娄上》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翻译:掌握了正确的道路,会得到许多人的帮助;偏离了正确的道路,会得到很少人的支持。
2.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翻译:人与禽兽的区别,只是相差很少。
二、《庄子·逍遥游》1.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翻译:即使全世界都赞誉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努力;即使全世界都非议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沮丧。
2.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翻译:如果水的积聚不深厚,那么它承载大船就没有力量。
三、《左传·僖公二十五年》1. “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翻译:小人常常以自己的心度君子之腹。
2.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翻译:人不是圣贤,谁能没有过错?四、《史记·项羽本纪》1.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翻译:大事进行时,不必过于拘泥于细节;大礼面前,不必过于推辞小让。
2. “此乃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翻译:这是天意要灭亡我,并非战争之过。
五、《战国策·齐策》1.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翻译:千里长堤,可能因为蚁穴而溃决。
2.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翻译:优秀的鸟儿选择树木栖息,贤明的臣子选择君主侍奉。
六、《论语·里仁》1.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翻译:等到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的叶子最后凋零。
2.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翻译:君子的恩泽,五代之后就会断绝。
七、《诗经·周南·关雎》1.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翻译: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小洲。
2.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翻译: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理想的对象。
文言文经典句子及翻译

【导语】⾃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爱国的⾚胆忠⼼留在史册上吧!下⾯是©⽆忧考⽹分享的⽂⾔⽂经典句⼦及翻译。
欢迎阅读参考! 篇⼀ 1、⼀⼨⼭河⼀⼨⾦。
译:祖国的每⼀⼨⼭河⽐⼀⼨黄⾦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的。
2、勿以恶⼩⽽为之,勿以善⼩⽽不为。
译:对任何⼀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些微⼩的。
却有益于别⼈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就不去做它。
3、不迁怒,不贰过。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并且不要再犯第⼆次。
4、⾢⼈奇之,稍稍宾客其⽗,或以钱币乞之。
译:同县的⼈对他能作诗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亲去做客,有的⼈还⽤钱求仲永题诗。
5、三⼈⾏,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从之,其不善者⽽改之。
译:三个⼈在⼀起,其中必有某⼈在某⽅⾯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师。
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6、⼈⽣⾃古谁⽆死,留取丹⼼照汉青。
译:⾃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爱国的⾚胆忠⼼留在史册上吧! 7、中峨冠⽽多髯者为东坡。
译:中间戴着⾼⾼的帽⼦长着浓密胡⼦的⼈是苏东坡。
8、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9、良药苦于⼝⽽利于病,忠⾔逆于⽿⽽利于⾏。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却对⼈的⾏为有利。
10、见侮⽽不⽃,辱也。
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出,是⼀种耻辱的表现。
篇⼆ 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不为贫贱⽽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2、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下,满坐寂然,⽆敢哗者。
译:过了⼀会⼉,只听到围幕中抚尺⼀拍,全场都安静下来,没有⼀个敢⼤声说话的。
3、⼩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译:从⼩就想着报效祖国,⽽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4、屠⼤窘,恐前后受其敌。
译:屠户很窘迫,恐怕前后受到两狼的攻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失分原因: 3、实词活用未翻译
翻译指津
一、重要实词,翻译之关键
翻译失分题例分析 (4)此人时游市上,无敢谁何者。(《书
剑侠事》) 学生答案:这个人在集市上游荡,没有人敢问他 是谁。
翻译失分原因参考翻译:这个人不时在集镇上
游走,无人敢过问他。
【点拨】时:时常,常常。
翻译失分原因 8、特殊语气未译出
翻译失分体例分析
(9)速则济,缓则不及,此圣贤所以贵机会也。 (《范景仁墓志铭》) 学生答案:快速去做就有成效,推迟了就来不及 了,这就是圣贤给我们这么宝贵的机会的方法啊。 参考翻译:赶紧办就能成事,再晚就来不及了, 这就是圣贤把机会看得很宝贵的缘故啊。 【点拨】“所以…也”可解释为“…的原因”, 也可解释为“…的方法”,结合语境,应该解释 为“…的原因”。
高三语文复习之 文言文句子翻译
教学目标: 1、诊断练习中翻译句子存在的问 题; 2、找出准确翻译句子的关键; 3、训练巩固。
翻译失分题例分析
(1)虽曰乞身而去,敢忘忧国之心?(《范景 仁墓志铭》) 学生答案:虽然说我的身体离开了朝廷,可我怎 么敢忘记为国家担忧的心呢? 参考翻译:虽说是请求退休而离开朝廷,但怎敢 忘了忧国的情怀(或:抛弃忧国之心)? 【点拨】“乞身”解释为“请求退休”,学生翻 译遗漏了“乞”。
10、不顾语境,就句译句,导致文意偏差
翻译失分题例分析 (11)公独引大体,略细故。(《范景仁墓
志铭》) 学生答案:范公只看人的大概,忽略细小行为的 原因。
参考翻译:唯独范公只看人的大节,从不 计较行为琐事。 【点拨】“细故” 文言词典解释为“小 事”。“故”在这里不解释为“原因”, 而且第二句语法有问题,不能构成句子。 翻译失分原因
翻译失分原因 5、重要虚词未翻译
翻译失分题例分析
(6)虽曰乞身而去,敢忘忧国之心?(《范景 仁墓志铭》) 学生答案:即使我乞求退休离开,(我)怎么敢 忘记忧虑国家的心呢? 参考翻译:虽然说是请求退休而离开朝廷,但怎 敢忘了忧国的情怀(或:抛弃忧国之心)? 【点拨】“虽”,一解释为“虽然”,二解释为 “即使”。
4、关键虚词有遗漏
翻译失分题例分析
(5)虽曰乞身而去,敢忘忧国之心?(《范景 仁墓志铭》) 学生答案:虽乞求退休离开朝廷,(我)怎么敢 忘记忧虑国家的心呢? 参考翻译:虽然说是请求退休而离开朝廷,但怎 敢忘了忧国的情怀(或:抛弃忧国之心)? 【点拨】“虽”,一解释为“虽然”,二解释为 “即使”。
翻译失分原因 6、重要虚词翻译错误
翻译指津
二、关键虚词翻译不能虚
翻译失分题例分析 (7)惜赴郡匆匆,未暇蹑其踪迹,疑剑侠 也。 《书剑侠事》)
学生翻译:可以赶往郡县,很匆忙,没有时间跟 踪她的行踪,怀疑是剑侠啊。 参考翻译:可惜(我)急忙着要到济南去,来不 及追踪她的踪迹,(我)怀疑(她是)剑侠。
翻译失分原因: 2、关键实词理解不准确
翻译失分题例分析
(3)速则济,缓则不及,此圣贤所以贵机会也。 (《范景仁墓志铭》) 学生答案:快速去做就有成效,推迟了就来不及 了,这就是圣贤给我们这么宝贵的机会的原因啊。 (2)参考翻译:赶紧办就能成事,再晚就来不及 了,这就是圣贤把机会看得很宝贵的缘故啊。 【点拨】“贵”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把…看得 很宝贵”
课堂巩固: (3)章累上,不报,因阖门请罪。 (《范景仁墓志铭》) 参考翻译:奏章多次呈上,没有回音。于 是范公就闭门请罪。 (得分点:报、因、(范公))
课堂巩固: (4)晚将宿逆旅,主人辞焉。(《书剑 侠事》) 参考翻译: (押解官 )晚上要到旅馆住 宿,主人拒绝了。 (得分点:(押解官 )、逆旅、辞)
11、语法错误,导致文意偏差
翻译翻译指津
四、文意通顺,满分保证
翻译翻译指津
五、用字正确,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信、达、雅
“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 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 译出来,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 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 语病。 “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语句规范、得 体,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 风格。
翻译失分原因: 1、实词有漏译,句意不通顺
翻译失分题例分析
(2)速则济,缓则不及,此圣贤所以贵机会也。 (《范景仁墓志铭》) 学生答案:事情快速办就救济,缓慢就来不及了, 这就是圣人认为机会重要的原因啊。 (2)参考翻译:赶紧办就能成事,再晚就来不及 了,这就是圣贤把机会看得很宝贵的缘故啊。 【点拨】“济”有成功的意思。
翻译失分原因 9、固定句式翻译要准确
翻译翻译指津
三、特殊句子,特殊翻译
翻译失分题例分析 (10)惜赴郡匆匆,未暇蹑其踪迹,疑剑侠也。 (《书剑侠事》) 学生答案:刚刚她急匆匆地往郡县赶去,我还未 能看清她的行踪,觉得是剑侠。 参考翻译:可惜我急忙着要到济南去,来不及追 踪她的踪迹,我怀疑她是剑侠。 【点拨】结合“新城令崔懋,以康熙戊辰往济南”以 及“崔云”,急匆匆赶路的应该是“崔云”,而 不是“她”。 翻译失分原因
【点拨】这句话的翻译省略的未补,语序 没有调整。 翻译失分原因
7、特殊句式未译出
翻译失分体例分析
(8)虽曰乞身而去,敢忘忧国之心?(《范景 仁墓志铭》) 学生翻译:虽然说请求不做官离开朝廷,但是不 敢抛弃担忧国家的心。 参考翻译:虽说是请求退休而离开朝廷,但怎敢 忘了忧国的情怀(或:抛弃忧国之心)? 【点拨】“敢…?”是一个反义疑问句,却翻译 成陈述句。
课堂巩固: (1)“…闺门之私,非所以责宰相。”识 者韪之。(《范景仁墓志铭》) 参考翻译:…家庭内部的私事,不是用来 责备宰相的理由。”有见识的人都赞同他 的说法。 (得分点:私、所以、韪)
课堂巩固: (2)嘉祐初得疾,中外危恐,不知所为。 (《范景仁墓志铭》) 参考翻译:嘉祐初年,仁宗得了病。朝廷 内外都为继承人的事感到危急和恐惧,不 知怎么办才好。 (得分点:(仁宗)、中外、(为继承人 的事))
课堂巩固: (5)此奴敢来作此狡狯,罪合死。吾当 为一决! (《书剑侠事》) 参考翻译:这个奴才敢来作这种狡诈奸滑 的事,罪孽应当处死,我当为你们做一了 断。 (得分点:狡狯、合、(你们)、决)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字字落实 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一)、“字字落实”的方法----留、删、换 (二)、文从句顺的方法---- 调、补、贯
课堂巩固: (1)“…闺门之私,非所以责宰相。”识者韪 之。(《范景仁墓志铭》) (2)嘉祐初得疾,中外危恐,不知所为。 (《范景仁墓志铭》) (3)章累上,不报,因阖门请罪。 (《范景仁 墓志铭》) (4)晚将宿逆旅,主人辞焉。(《书剑侠事》) (5)此奴敢来作此狡狯,罪合死。吾当为一决! (《书剑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