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出版社沪教版六年级文言文必备
沪教版六年级古文古诗

沪教版六年级古文古诗四1、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四2、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四3、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绝句南宋·志南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雨晴唐·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3.题弟侄书堂唐·杜荀鹤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4.南园十三首(其五)唐·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5.对酒秋瑾(近代女革命家、诗人)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6.狱中题壁谭嗣同(近代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一三、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一四、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一五、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一六、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一七1、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沪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古诗文言文【范本模板】

望驿台唐·白居易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夜泉明·袁中道山白鸟忽鸣,石冷霜欲结。
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迢迢牵牛星汉《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十六字令三首毛泽东一九三四年到一九三五年其一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其二山,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其三山,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山川之美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陈太丘与友期《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沪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知识点

沪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知识点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卖油翁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②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1]解释加点的字:(1)康肃笑而遣之(_______)(2)尝射于家圃(______)(______)(3)乃取一葫芦置于地(_______)(________)(4)睨之,久而不去(______)(5)无他,但手熟尔(_______)(6)尔安敢轻吾射(______)(______)[2]翻译下面的句子:(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尔安敢轻吾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我亦无他,惟手熟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个故事使我们明白了______(成语)的道理。
[4]哪句话写出了陈尧咨的骄横之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文言文赏析。
登泰山记(节选)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上海教育出版社(沪教版)六年级文言文必备

六上通假字1.孰为汝多知乎知:通“智”,智慧2.山岛竦峙竦:通“耸”,高3.卿今当涂掌事涂:通“途”,掌事,掌管政事4.辑以羽翠辑:通“缉”,连缀5.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坐:通“座”,座位,供人坐的地方6.及反,市罢遂不得履反:通“返”,返回7.宣王说之说:通“悦”,高兴8.尊君在不不:通“否”古今异义1.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今义:日期或盼望2.太丘舍去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3.下车引之古义:拉今义:带领4.元方人门不顾古义:回头看今义:照顾5.相委而去古义:放弃,舍弃今义:委托6.及其日中如探汤古义:热水今义: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7.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古义:距离今义:到......(用于从所在地到另一个地方)8.歌以咏志古义:指写诗歌今义:歌曲或唱歌9.水何澹澹古义:多么今义:为什么10.造化钟神秀古义:聚集今义:指一种计时的器具11.水光潋晴方好古义:刚刚,正好今义:四个角都是90度直角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立体;人的品行端正;一边或一面;地区,地域;办法吗,做法,技巧;正在,量词12.蜀之鄙有二僧古义:边境今义:品质低下13.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古义:反而,难道今义:看,照管,注意14.贫者语于富者日古义:告诉,说今义:话语,说话15.子何恃而往古义:敬称,相当于您今义:儿子16.饰以玫瑰古义:文中指美玉今义:一种花的名字17.郑人有欲买履者古义:鞋子今义:踩,脚步,履行18.湣王立古义:即位今义:站立19.终亡其酒古义:失掉今义:死亡20.但当涉猎古义:只今义:转折连词2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研究今义:治理22.见往事耳古义:历史今义:过去的事情23.及鲁肃过寻阳古义:到今义:经过词类活用1.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活用为动词,相约,约定2.孔子东游名词作状语,到东方3.而日中时近也近,远:形容词作代动词,离人近,离人远4.歌以咏志名词作代动词,写诗歌5.东临碣石名词作状语,向东6.造化钟神秀形容词作名词,这里指神奇、秀丽的景色7.一览众山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小特殊句式1.省略句(1)太丘舍去“舍”后面省略宾语“之”(代词,代那位朋友)(2)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以”后面省略了“之”字,应为“以之告富者”,译为“把去南海这件事告诉了富和尚”(3)肃遂拜蒙田“拜”后省略介词“于”,可补充为“肃遂拜于蒙田”2.倒装句:(1)孰为汝多知乎谓语前置,起强调作用,应为“孰为汝知多乎”3.宾语前置:(1)吾欲之南海,何如“何”作“如”的宾语前置,应为“如何”,译为“怎么样呢”(2)子何恃而往“何”作“恃”的宾语前置,应为“恃何”,译为“凭借什么”(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何见事”是宾语前置,应为“大兄见何事之晚乎”,译为“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啊”4.介宾短语后置:蒙辞以军中多务“以军中多务”为介宾短语后置,应为“蒙以军中多务辞”,译为“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一词多用1.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动词,是孰为汝多知乎动词,以为,认为为栏之柜动词,做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介词,给吾能为之足子安能为之足动词,画2.其:问其故代词,指两小儿及其日中代词,它,指太阳3.之: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代词,它人之为学者有难易乎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蜀之鄙有二僧助词,的吾欲之南海助词,到为栏之柜结构助词,的至之而忘操之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宣王说之代词,指南郭先生4.而:子何恃而往连词,表示承接关系,不译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连词,表示转折关系,不译5.当:当涂掌事与“涂”连用译为“当道,当权”但当涉猎应当6.见:见往事耳动词,知道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动词,认清,识别7.度: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动词,测量吾忘持度名词,尺码8.足:数人饮之不足足够画蛇添足脚六下通假字:1.不亦说乎通“悦”,愉快,高兴2.是知也通“智”,明智,聪明3.亲戚畔之通“叛”,背叛4.螳螂委身曲附通“跗”,脚背5.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通“旁”,旁边古今异义:1.七里之郭古义:外城今义:池塘2.池非不深也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3.委而去之古义:离开今义:到......去4.委而去之古义:放弃今义:地域5.亲戚畔之古义:指父母兄弟等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词类活用:1.温故而知新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新知识2.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3.环而攻之而不胜名词作状语,围4.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巩固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作动词,限制6.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作动词,震慑,征服7.蝉高居悲,鸣饮露形容词作动词,放声特殊句式:1.省略句:(1)可以为师矣“以为”是“以之为”的省略,之,指代能温故而知新的人(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省略了“择”(3)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省略主语,楚人2.固定句式:不亦说乎“不亦......乎”表反问,可译为“不也......吗”3.判断句: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一词多义:1.而:学而时习之连词,表承接,然后温故而知新连词,表承接,就人不知而不愠连词,表转折,却2.以:可以为师矣介词,凭,靠终夜不寝,以思连词,用来3.知:人不知而不愠知道,了解知之为知之明白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通“智”,聪明温故而知新知道,领悟4.利:天时不如地利有利条件兵革非不坚利锋利5.之:三里之城的,助词多助之多到天下顺之代词,指得道者6.故:人问其故原因温故而知新原来的,旧的7.延:延颈欲啄螳螂伸长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于晏子迎接,引进。
沪教版六年级上册古诗及文言文

沪教版六年级上册古诗及文言文精选范本精选范本精选范本精选范本精选范本精选范本精选范本精选范本精选范本精选范本丰乐亭游春<宋>欧阳修精选范本红树春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咏柳<唐>贺知章精选范本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精选范本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游园不值<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三衢道中<宋>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精选范本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小园<宋>陆游村南村北鹁鸪声,水刺新秧漫漫平。
行遍天涯千万里,却从邻父学春耕。
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精选范本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精选范本。
【文言文】沪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古诗文言文

望驿台唐·白居易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夜泉明·袁中道山白鸟忽鸣,石冷霜欲结。
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迢迢牵牛星汉《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十六字令三首毛泽东一九三四年到一九三五年其一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其二山,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其三山,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山川之美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陈太丘与友期《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去.后乃.至。
元方时...。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期日中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沪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知识点

沪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知识点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文言文阅读。
勉谕儿辈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①。
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②一匹,可办粗衣几件。
不馋③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注释)①费用:花费钱财。
②纱绢:一种细薄的丝织品。
③馋:这里是饥饿的意思。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由俭入奢易: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可办粗饭几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翻译。
(1)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经济繁荣的今天,商品供应充足,我们还需要“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吗?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文言文阅读。
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①,田中有株②,兔走触株,折颈③而死。
因释其耒④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⑤。
今欲以先王之政⑥,治⑦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选自《韩非子·五蠹》(注释)①耕者:耕田的人,农民。
②株:树木被砍伐后,残留下来露出地面的树桩。
③颈:脖颈,就是脖子。
④耒(lěi):古代耕田用的农具,就是犁耙。
⑤而身为宋国笑: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
⑥政:政策。
⑦治:管理。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兔走触株走:__________(2)因释其耒而守株释:_________(3)而身为宋国笑为:__________(4)冀复得兔冀:_________[2]请指出下面各句中“而”字的不同用法。
上海教育出版社(沪教版)六年级文言文必备

六上通假字1.孰为汝多知乎知:通“智”,智慧2.山岛竦峙竦:通“耸”,高3.卿今当涂掌事涂:通“途”,掌事,掌管政事4.辑以羽翠辑:通“缉”,连缀5.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坐:通“座”,座位,供人坐的地方6.及反,市罢遂不得履反:通“返”,返回7.宣王说之说:通“悦”,高兴8.尊君在不不:通“否”古今异义1.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今义:日期或盼望2.太丘舍去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3.下车引之古义:拉今义:带领4.元方人门不顾古义:回头看今义:照顾5.相委而去古义:放弃,舍弃今义:委托6.及其日中如探汤古义:热水今义: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7.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古义:距离今义:到......(用于从所在地到另一个地方)8.歌以咏志古义:指写诗歌今义:歌曲或唱歌9.水何澹澹古义:多么今义:为什么10.造化钟神秀古义:聚集今义:指一种计时的器具11.水光潋晴方好古义:刚刚,正好今义:四个角都是90度直角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立体;人的品行端正;一边或一面;地区,地域;办法吗,做法,技巧;正在,量词12.蜀之鄙有二僧古义:边境今义:品质低下13.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古义:反而,难道今义:看,照管,注意14.贫者语于富者日古义:告诉,说今义:话语,说话15.子何恃而往古义:敬称,相当于您今义:儿子16.饰以玫瑰古义:文中指美玉今义:一种花的名字17.郑人有欲买履者古义:鞋子今义:踩,脚步,履行18.湣王立古义:即位今义:站立19.终亡其酒古义:失掉今义:死亡20.但当涉猎古义:只今义:转折连词2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研究今义:治理22.见往事耳古义:历史今义:过去的事情23.及鲁肃过寻阳古义:到今义:经过词类活用1.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活用为动词,相约,约定2.孔子东游名词作状语,到东方3.而日中时近也近,远:形容词作代动词,离人近,离人远4.歌以咏志名词作代动词,写诗歌5.东临碣石名词作状语,向东6.造化钟神秀形容词作名词,这里指神奇、秀丽的景色7.一览众山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小特殊句式1.省略句(1)太丘舍去“舍”后面省略宾语“之”(代词,代那位朋友)(2)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以”后面省略了“之”字,应为“以之告富者”,译为“把去南海这件事告诉了富和尚”(3)肃遂拜蒙田“拜”后省略介词“于”,可补充为“肃遂拜于蒙田”2.倒装句:(1)孰为汝多知乎谓语前置,起强调作用,应为“孰为汝知多乎”3.宾语前置:(1)吾欲之南海,何如“何”作“如”的宾语前置,应为“如何”,译为“怎么样呢”(2)子何恃而往“何”作“恃”的宾语前置,应为“恃何”,译为“凭借什么”(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何见事”是宾语前置,应为“大兄见何事之晚乎”,译为“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啊”4.介宾短语后置:蒙辞以军中多务“以军中多务”为介宾短语后置,应为“蒙以军中多务辞”,译为“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一词多用1.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动词,是孰为汝多知乎动词,以为,认为为栏之柜动词,做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介词,给吾能为之足子安能为之足动词,画2.其:问其故代词,指两小儿及其日中代词,它,指太阳3.之: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代词,它人之为学者有难易乎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蜀之鄙有二僧助词,的吾欲之南海助词,到为栏之柜结构助词,的至之而忘操之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宣王说之代词,指南郭先生4.而:子何恃而往连词,表示承接关系,不译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连词,表示转折关系,不译5.当:当涂掌事与“涂”连用译为“当道,当权”但当涉猎应当6.见:见往事耳动词,知道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动词,认清,识别7.度: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动词,测量吾忘持度名词,尺码8.足:数人饮之不足足够画蛇添足脚六下通假字:1.不亦说乎通“悦”,愉快,高兴2.是知也通“智”,明智,聪明3.亲戚畔之通“叛”,背叛4.螳螂委身曲附通“跗”,脚背5.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通“旁”,旁边古今异义:1.七里之郭古义:外城今义:池塘2.池非不深也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3.委而去之古义:离开今义:到......去4.委而去之古义:放弃今义:地域5.亲戚畔之古义:指父母兄弟等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词类活用:1.温故而知新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新知识2.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3.环而攻之而不胜名词作状语,围4.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巩固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作动词,限制6.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作动词,震慑,征服7.蝉高居悲,鸣饮露形容词作动词,放声特殊句式:1.省略句:(1)可以为师矣“以为”是“以之为”的省略,之,指代能温故而知新的人(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省略了“择”(3)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省略主语,楚人2.固定句式:不亦说乎“不亦......乎”表反问,可译为“不也......吗”3.判断句: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一词多义:1.而:学而时习之连词,表承接,然后温故而知新连词,表承接,就人不知而不愠连词,表转折,却2.以:可以为师矣介词,凭,靠终夜不寝,以思连词,用来3.知:人不知而不愠知道,了解知之为知之明白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通“智”,聪明温故而知新知道,领悟4.利:天时不如地利有利条件兵革非不坚利锋利5.之:三里之城的,助词多助之多到天下顺之代词,指得道者6.故:人问其故原因温故而知新原来的,旧的7.延:延颈欲啄螳螂伸长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于晏子迎接,引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上
通假字
1.孰为汝多知乎知:通“智”,智慧
2.山岛竦峙竦:通“耸”,高
3.卿今当涂掌事涂:通“途”,掌事,掌管政事
4.辑以羽翠辑:通“缉”,连缀
5.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坐:通“座”,座位,供人坐的地方
6.及反,市罢遂不得履反:通“返”,返回
7.宣王说之说:通“悦”,高兴
8.尊君在不不:通“否”
古今异义
1.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今义:日期或盼望
2.太丘舍去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3.下车引之古义:拉今义:带领
4.元方人门不顾古义:回头看今义:照顾
5.相委而去古义:放弃,舍弃今义:委托
6.及其日中如探汤古义:热水今义: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
7.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古义:距离今义:到......(用于从所在地到另一个地方)
8.歌以咏志古义:指写诗歌今义:歌曲或唱歌
9.水何澹澹古义:多么今义:为什么
10.造化钟神秀古义:聚集今义:指一种计时的器具
11.水光潋晴方好古义:刚刚,正好今义:四个角都是90度直角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立体;人的品行端正;一边或一面;地区,地域;办法吗,做法,技巧;正在,量词
12.蜀之鄙有二僧古义:边境今义:品质低下
13.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古义:反而,难道今义:看,照管,注意
14.贫者语于富者日古义:告诉,说今义:话语,说话
15.子何恃而往古义:敬称,相当于您今义:儿子
16.饰以玫瑰古义:文中指美玉今义:一种花的名字
17.郑人有欲买履者古义:鞋子今义:踩,脚步,履行
18.湣王立古义:即位今义:站立
19.终亡其酒古义:失掉今义:死亡
20.但当涉猎古义:只今义:转折连词
2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研究今义:治理
22.见往事耳古义:历史今义:过去的事情
23.及鲁肃过寻阳古义:到今义:经过
词类活用
1.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活用为动词,相约,约定
2.孔子东游名词作状语,到东方
3.而日中时近也近,远:形容词作代动词,离人近,离人远
4.歌以咏志名词作代动词,写诗歌
5.东临碣石名词作状语,向东
6.造化钟神秀形容词作名词,这里指神奇、秀丽的景色
7.一览众山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小
特殊句式
1.省略句
(1)太丘舍去“舍”后面省略宾语“之”(代词,代那位朋友)(2)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以”后面省略了“之”字,应为“以之告富者”,译为“把去南海这件事告诉了富和尚”(3)肃遂拜蒙田“拜”后省略介词“于”,可补充为“肃遂拜于蒙田”
2.倒装句:
(1)孰为汝多知乎谓语前置,起强调作用,应为“孰为汝知多乎”
3.宾语前置:
(1)吾欲之南海,何如“何”作“如”的宾语前置,应为“如何”,译为“怎么样呢”
(2)子何恃而往“何”作“恃”的宾语前置,应为“恃何”,译为“凭借什么”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何见事”是宾语前置,应为“大兄见何事之晚乎”,译为“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啊”
4.介宾短语后置:
蒙辞以军中多务“以军中多务”为介宾短语后置,应为“蒙以军中多务辞”,译为“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一词多用
1.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动词,是
孰为汝多知乎动词,以为,认为
为栏之柜动词,做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介词,给
吾能为之足子安能为之足动词,画
2.其:问其故代词,指两小儿
及其日中代词,它,指太阳
3.之: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代词,它
人之为学者有难易乎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蜀之鄙有二僧助词,的
吾欲之南海助词,到
为栏之柜结构助词,的
至之而忘操之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宣王说之代词,指南郭先生
4.而:子何恃而往连词,表示承接关系,不译
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连词,表示转折关系,不译5.当:当涂掌事与“涂”连用译为“当道,当权”
但当涉猎应当
6.见:见往事耳动词,知道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动词,认清,识别
7.度: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动词,测量
吾忘持度名词,尺码
8.足:数人饮之不足足够
画蛇添足脚
六下
通假字:
1.不亦说乎通“悦”,愉快,高兴
2.是知也通“智”,明智,聪明
3.亲戚畔之通“叛”,背叛
4.螳螂委身曲附通“跗”,脚背
5.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通“旁”,旁边
古今异义:
1.七里之郭古义:外城今义:池塘
2.池非不深也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
3.委而去之古义:离开今义:到......去
4.委而去之古义:放弃今义:地域
5.亲戚畔之古义:指父母兄弟等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
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词类活用:
1.温故而知新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新知识
2.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
3.环而攻之而不胜名词作状语,围
4.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巩固
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作动词,限制
6.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作动词,震慑,征服
7.蝉高居悲,鸣饮露形容词作动词,放声
特殊句式:
1.省略句:
(1)可以为师矣“以为”是“以之为”的省略,之,指代能温故而知新的人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省略了“择”
(3)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省略主语,楚人
2.固定句式:
不亦说乎“不亦......乎”表反问,可译为“不也......吗”
3.判断句: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一词多义:
1.而:学而时习之连词,表承接,然后
温故而知新连词,表承接,就
人不知而不愠连词,表转折,却
2.以:可以为师矣介词,凭,靠
终夜不寝,以思连词,用来
3.知:人不知而不愠知道,了解
知之为知之明白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通“智”,聪明
温故而知新知道,领悟
4.利:天时不如地利有利条件
兵革非不坚利锋利
5.之:三里之城的,助词
多助之多到
天下顺之代词,指得道者
6.故:人问其故原因
温故而知新原来的,旧的
7.延:延颈欲啄螳螂伸长
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于晏子迎接,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