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出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内容包括歌曲、读谱知识、综合训练、欣赏、选用教材及乡土教材。

本册教材共有歌曲七首,补充歌曲四首,其中中国民歌一首,外国民歌一首。

综合训练以多声部发声练习与创编旋律练习为主,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与创作能力。

欣赏曲目共有七首,着重训练学生的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并能用自己喜爱的形式表现出来。

器乐训练以竖笛吹奏练习为主,能够准确表现音乐作品中的力度、速度、情绪等的变化。

1、思想教育。

引导学生热爱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做共产主义接班人;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了解一些西方音乐文化,提高音乐修养。

2、审美教育。

用热烈而又欢快的情绪,轻松、柔美、富有弹性的声音来表现歌曲,通过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以及欣赏和感受美的能力。

3、技能训练。

培养学生的竖笛吹奏能力,会自己看谱,读懂力度、速度等音乐符号,用竖笛表现。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创编旋律,并为自己创编的旋律配上歌词,用竖笛或其他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发展。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发声练习曲及二声部练习曲来提高演唱技巧和合唱水平,使学生更好的表现歌曲;感受乐曲的速度、力度、强弱的变化,分辨并表现感受到的音乐情绪,同时受到思想教育。

教学难点:通过节奏、表演,力度、速度、吹奏等训练,培养学生多方面的音乐表现力。

学生情况分析:本年级四个班学生,经过了五年半的学习,有了一定的音乐感受力,能较为准确的分析音乐作品,并能用竖笛或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出来。

但在竖笛吹奏方面,少部分学生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教学进度安排1、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三课时2、转圆圈---------------------------四课时3、土拨鼠---------------------------三课时4、盼红军---------------------------三课时5、走向太阳------------------------三课时6、我爱沙滩、我爱大海----------三课时7、天地之间的歌-------------------三课时第一课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教学内容:一、歌曲: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综合训练一、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目的:一、指导学生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教育他们向雷锋叔叔学习。

小学音乐六年下册全册教案

小学音乐六年下册全册教案

,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
互评互改,提高作品质量
作品互评
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评价作品,从观众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评价内容可以包括作 品的创意、表现技巧、完整性等方面。
作品修改与完善
根据互评结果,学生可以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和完善。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采纳他人的 建议,并在修改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法及基本音阶的吹奏。
简谱视唱练习
音准与节奏训练
通过模唱、构唱等练习方法,提高学生的音准和 节奏感,为视唱简谱打下基础。
简谱视唱
学习简谱的基本知识,如音的高低、长短及休止 符等,并能准确地视唱简单的简谱乐曲。
多声部合唱训练
通过多声部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和声听觉和协 作能力,提高音乐表现力和感染力。
04
不同风格音乐体验
1 2 3
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
通过对比欣赏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的不同风格和 特点,引导学生理解两种音乐形式的差异和各自 魅力所在。
摇滚乐与爵士乐
介绍并体验摇滚乐和爵士乐的不同风格和元素, 如强烈的节奏、即兴演奏等,拓宽学生的音乐视 野和感受力。
电影音乐与舞蹈音乐
了解电影音乐和舞蹈音乐的特点和作用,通过欣 赏经典的电影音乐和舞蹈音乐作品,感受音乐与 影像、舞蹈的完美结合。
小学音乐六年下册全册教案
汇报人:XX 20XX-01-19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歌唱技巧与表达 • 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 • 欣赏与鉴赏能力培养 • 创作实践与合作能力训练 • 期末复习与考试安排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教材内容概述
音乐知识
教材结合歌曲和欣赏曲目,传授基本的乐 理知识、音乐常识和音乐历史,提高学生 的音乐素养。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全册教案(沪教版)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全册教案(沪教版)

上海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上海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山路弯弯 2第二单元欢乐舞步 10第三单元七子之歌 18小舞台 2 4第四单元多彩剧苑 32第五单元欧洲音韵 40第六单元依依校园情 46小舞台 5 2第一单元山路弯弯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学生能用高亢的声音唱山歌,2、通过学唱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了解山歌,并且与《唱山歌》进行比较,感受不同时代同一题材的歌曲所展示的生活面貌,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3、通过学唱歌曲《山这边,山那边》,了解山歌的历史和关于山歌的传说。

4、听赏乐曲《空山鸟语》主题音乐片段,了解二胡的音色与风格。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教学难点:学唱歌曲《山这边,山那边》的曲调,感受山歌的风格和韵味1、太阳出来喜洋洋1、导入提问:你们知道世界历史上的七大奇迹吗?导出长城。

师:“今天我们学习有关长城的歌曲。

先请大家阅读一则古老的传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

”生熟悉歌曲内容。

2、听听唱唱欣赏歌曲。

在学生倾听音乐的过程中,教师可提示学生注意旋律音阶的特点。

随琴学唱旋律部分,注意体验江苏民歌的旋律的美感,感受五声音阶的特点。

重点处理一字多音的唱法。

3、唱唱说说播放歌曲《孟姜女哭长城》,请学生跟音乐一起唱,教师指导学生用有弹性的声音和高位置的歌唱状态进行演唱,唱完请学生说说秦始皇修建长城对劳动人民带来什么影响?为什么说长城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力量的结晶?通过问题讨论形式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反思:2、山这边,山那边教师介绍长城,为什么称他为万里长城?2、学生有感情地歌曲《山这边,山那边》朗诵歌曲《山这边,山那边》的歌词,将学生带入意境。

3、感受歌曲播放歌曲《山这边,山那边》,听完歌曲请学生谈谈歌曲的情绪(苍凉、暗淡、悲伤、悲壮),然后为歌曲选择一个适当的速度进行演唱。

(做课本第八面的第一条练习)简介作品:歌曲《山这边,山那边》是流行于我国抗战时期的一首优秀作品,刘雪庵曲,潘孑农词,作于1937年,原是潘孑农所编电影剧本《关山万里》中的主题歌,后因“八·一三”上海爆发战争,影片未拍成,但此曲却风行全国。

沪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沪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1、太阳出来喜洋洋教学目标:能学会演唱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及听赏表现形式不同的同名作品,并将感受写下来。

教学重点:学习简谱,及“波音”、“连音线”这些乐理知识教学难点:学唱歌曲,并能够结合山歌风格特点演唱,注重对同学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教育教学过程:1、引出民歌主题。

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我们有万里长城,长江黄河,56个民族团结一家,安定祥和,因为受生活地域性和风俗人情的影响,他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歌唱风格,我们把各民族间带有自己地方特色的歌曲称为民歌。

在今天的音乐课上,老师将带领你们去领略一下四川民歌的风格。

了解民歌种类:劳动号子:劳动人民在劳动过程中编唱并直接服务于劳动的歌曲。

它的音乐大多坚实有力,粗犷豪迈,歌词一般比较简单,但节奏感强,劳动者可以随着节奏调整身体的协调性。

也是在民歌中产生最早的一种。

比如民间的“打夯歌”、“划船歌”等等。

山歌:产生于山野劳动和辽阔宽广的大自然环境中,声调高亢、嘹亮、节奏自由、较为热情奔放抒发感情特点的民歌。

代表作品有陕北的“信天游”、甘肃、青海、宁夏的“花儿”等。

小调:产生在群众日常生活的休息、娱乐、集庆等场合中的民间歌曲,这种类型是流传最广泛、普遍的一种形式。

小调歌曲大都抒情细腻、婉转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比如江苏等地的“茉莉花”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首。

2、学生听赏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采花》,听赏钢琴独奏曲《巴蜀之画》中的《晨歌》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3、介绍相关知识。

《太阳出来喜洋洋》是一首四川儿童上山砍柴时唱的歌。

歌曲形式简单,乐观爽朗表达了儿童们热爱劳动、热爱山村生活的情感。

按照不同的歌唱方法分类,它属于山歌中的矮腔山歌。

其音乐清新质朴,旋律较自由。

全曲音乐只有六度,句间大多一字一音,节奏明快;句尾常用自由延长音抒发情感,使音乐悠扬舒展。

句间采用的衬词“罗儿”、“郎郎扯光扯”等,来自赶牛的吆喝声和锣鼓声,流露出歌者愉悦自得的心情,使这首山歌更加生动形象。

沪教版音乐六年级下册同步全解

沪教版音乐六年级下册同步全解

沪教版音乐六年级下册同步全解本文档是关于沪教版音乐六年级下册同步教材的全面解析。

第一章:音乐基础知识
这一章介绍了音乐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包括音乐的起源、音符
的基本形状和音高、音乐的节奏等内容。

第二章:乐器与演奏
该章节探讨了各种乐器的分类和特点,包括弦乐器、管乐器、
打击乐器等。

还介绍了一些基本的演奏技巧和乐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第三章:民族音乐
本章重点介绍了中国的少数民族音乐和其他国家的民族音乐,
包括其特点、历史背景和传统乐器。

也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音乐之
间的差异和共同点。

第四章:西方古典音乐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历程、作曲家和作品。

通过研究巴赫、贝多芬等著名音乐家的作品,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
和欣赏西方古典音乐。

第五章:音乐艺术鉴赏
该章节让学生研究如何欣赏音乐和艺术,包括音乐的表演形式、音乐会的礼仪、欣赏音乐的技巧和方法等。

第六章:音乐创作与表演
本章涵盖了音乐创作和表演方面的内容,包括简单的创作活动、小组合作演奏和舞台表演等。

以上是对沪教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的简要概述。

希望这份文档能
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研究音乐知识,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六年级全册音乐教案

六年级全册音乐教案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舞剧之窗》第一课时课题:《花香鼓舞》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欣赏歌曲,感受江南音乐风格。

了解舞剧小刀会。

2、过程与方法:哼唱歌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民族音乐的精华。

教学重点:歌曲教学教学难点:体会欢快的节奏教材分析:《花香鼓舞》是民族舞剧小刀会中的选曲,表现的是小刀会起义军打败清兵和英军,占领上海城,老百姓跳起花香鼓舞欢迎起义军,庆祝胜利的情景。

花香鼓舞的旋律取材于江苏扬州地区的名额,如果把它与茉莉花对照一下,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它与茉莉花在旋律走向上的相似之处。

中国汉族民间舞蹈。

流行于江苏北部的邗江县、江都县一带,大约是从唐代一种祭祀活动“香火会”发展而来的舞蹈时香烟缭绕、钟鼓齐鸣,充满神秘色彩。

此舞主要是女子独舞,表演者头戴唐代样式的凤冠,上身着窄袖霞披,下穿百折裙。

舞蹈时左手执鼓,右手拿鼓鞭,边打边舞,主要用打击乐器伴奏。

舞起来头摆脚晃,腰胯扭摆,不瘟不火,很有特点。

舞蹈动作有“金鸡独立”、“凤凰点头”、“仙鹤伸腿”和“风摆荷叶”等。

教学方法及手段:欣赏感受方法教学教具:电子琴、录音机教学过程一、分辨不同地区的音乐风格:阶段目标:通过欣赏茉莉花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音乐片段,感受不同地区的音乐片段。

1、教师:同学们学习了很多音乐,你们有没有发现,许多音乐的风格是不一样,有的流畅优美,有的很粗狂,现在我们来欣赏你们很熟悉的音乐,请同学们谈一谈有什么感受?并猜一猜是哪个地区的民歌?2、老师:同学们的感受很正确。

3、欣赏,了解小刀会剧情4、小刀会是成立于厦门的民间秘密团体,属天地会支派,1851年传到上海。

上海小刀会成员主要为上海的福建籍劳动人民和部分工商业主。

与小刀会性质相同的秘密结社,上海还有主要成员为广东人的天地会和本地人组成的庙帮﹑塘桥帮﹑百龙党﹑罗汉党等。

5、欣赏歌曲,回答出歌曲的风格如何(江南音乐风格)6、了解歌曲内容7、自制江南音乐光盘光盘标题:(江南的旋律)封面设计:×××绘画:×××策划制作:学校年班集体制作音响提供:××××××文字解说:××××××第四单元:《舞剧之窗》第二课时课题:《西班牙舞曲》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聆听舞剧《天鹅湖》选曲《场景音乐》和《西班牙舞曲》,能够辨别这两首乐曲的不同情绪、风格,并能够随着音乐唱出这两首乐曲的主题片段。

沪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案

沪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案

1、太阳出来喜洋洋教学目标:能学会演唱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及听赏表现形式不同的同名作品,并将感受写下来。

教学重点:学习简谱,及“波音”、“连音线”这些乐理知识教学难点:学唱歌曲,并能够结合山歌风格特点演唱,注重对同学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教育教学过程:1、引出民歌主题。

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我们有万里长城,长江黄河,56个民族团结一家,安定祥和,因为受生活地域性和风俗人情的影响,他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歌唱风格,我们把各民族间带有自己地方特色的歌曲称为民歌。

在今天的音乐课上,老师将带领你们去领略一下民歌的风格。

了解民歌种类:劳动号子:劳动人民在劳动过程中编唱并直接服务于劳动的歌曲。

它的音乐大多坚实有力,粗犷豪迈,歌词一般比较简单,但节奏感强,劳动者可以随着节奏调整身体的协调性。

也是在民歌中产生最早的一种。

比如民间的“打夯歌”、“划船歌”等等。

山歌:产生于山野劳动和辽阔宽广的大自然环境中,声调高亢、嘹亮、节奏自由、较为热情奔放抒发感情特点的民歌。

代表作品有陕北的“信天游”、、、的“花儿”等。

小调:产生在群众日常生活的休息、娱乐、集庆等场合中的民间歌曲,这种类型是流传最广泛、普遍的一种形式。

小调歌曲大都抒情细腻、婉转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比如等地的“茉莉花”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首。

2、学生听赏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采花》,听赏钢琴独奏曲《巴蜀之画》中的《晨歌》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3、介绍相关知识。

《太阳出来喜洋洋》是一首儿童上山砍柴时唱的歌。

歌曲形式简单,乐观爽朗表达了儿童们热爱劳动、热爱山村生活的情感。

按照不同的歌唱方法分类,它属于山歌中的矮腔山歌。

其音乐清新质朴,旋律较自由。

全曲音乐只有六度,句间大多一字一音,节奏明快;句尾常用自由延长音抒发情感,使音乐悠扬舒展。

句间采用的衬词“罗儿”、“郎郎扯光扯”等,来自赶牛的吆喝声和锣鼓声,流露出歌者愉悦自得的心情,使这首山歌更加生动形象。

衬词虽无实在意义,却起到更好表达山中樵夫豪迈、自由的性格特征。

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第一章:音乐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音乐术语,如音阶、节奏、拍子等。

2. 培养学生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3. 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韵律和情感,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音乐术语的学习:音阶、节奏、拍子等。

2. 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的训练。

3. 音乐欣赏:欣赏国内外经典乐曲,分析乐曲的结构和风格。

三、教学重点1. 音乐术语的理解和运用。

2. 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3. 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难点1. 音乐术语的识记和运用。

2. 歌唱技巧的掌握。

3. 音乐欣赏的深度理解。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音乐术语、歌唱技巧等。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3. 欣赏法:聆听经典乐曲,分析乐曲结构和文化内涵。

第二章:民族音乐欣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我国各民族音乐的特点和魅力。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3. 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文化多样性。

二、教学内容1. 各民族音乐的特点和魅力:民歌、民间器乐、歌舞等。

2. 民族音乐欣赏:聆听和分析各民族经典乐曲。

3. 民族音乐传承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1. 各民族音乐特点的掌握。

2. 民族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

3. 民族音乐传承意识的树立。

四、教学难点1. 民族音乐特色的理解和感受。

2. 民族音乐欣赏的深度理解。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各民族音乐的特点和魅力。

2. 欣赏法:聆听和分析民族经典乐曲。

3. 实践法:学生参与民族音乐表演活动。

第三章:西方音乐欣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西方音乐的发展历程和风格特点。

2. 培养学生对西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的音乐。

二、教学内容1. 西方音乐的发展历程:古典音乐、浪漫音乐、现代音乐等。

2. 西方音乐的风格特点:旋律、和声、节奏等。

3. 西方音乐欣赏:聆听和分析经典西方乐曲。

三、教学重点1. 西方音乐发展历程的掌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2014年3月第一、二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长城谣》【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歌曲《长城谣》,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

2、能力目标:启发学生在演唱歌曲时表现质朴自然、苍凉悲壮的深切情感,并掌握附点四分音符及一字多音的唱法。

3、情感目标:初步了解中国抗日战争时期音乐作品的特点,体验抗日时期我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重点】正确哼唱歌曲的旋律,能有感情的朗诵、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掌握附点四分音符及一字多音的唱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教师播放音乐,播放《长城》电影视频,激发学生兴趣,道东积极性,做开心一刻“心中有长城”的游戏。

二、师生活动1 教师打节奏,学生模仿2 发声训练12 34 | 5 - | 54 32 |1 -||啊-------- 啊--------啦-------- 啦---------三、新授(一)感受歌曲1 介绍歌曲,介绍歌曲的作者,出处,背景。

2 初听,播放歌曲录音,学生感受。

3 再次播放歌曲录音4 发给学生打击乐器,让学生随着音乐伴奏二拍子基本拍。

(二)初步学唱歌曲旋律1 范唱歌曲旋律,教师弹琴,学生跟唱。

2 弹奏歌曲旋律,学生跟唱旋律。

3 指导学生练唱旋律。

4 弹奏歌曲旋律,让学生跟琴试唱歌曲旋律。

5 第二段中加入领唱,女生先唱,男生后唱。

6 填歌词,教师弹琴,学生唱歌词。

7 分行演唱,男女分唱,调动学生积极性。

四、创编活动1 小组合作交流,这首歌曲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情感来演唱。

2 讨论后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五、总结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第三、四课时【教学内容】歌曲《雪莲献给边防军》【教学目标】1 学会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

2 主要采取听唱的方法学会歌曲,调动学生积极性。

3 让学生更深一步了解长城,要尊敬边防军叔叔。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教学难点】节奏【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并手拉手进行律动。

极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二、教师活动1 教打节奏,学生模仿。

2 解决重难点:让学生把节奏难的地方反复练习,在加入曲谱,进行视唱,为更好学习歌曲打下基础。

1 难点的地方多打几遍。

2 师生一起打节奏,教师纠正错误。

3 发声训练12 34 | 5 - | 54 32 |1 -||啊-------- 啊--------啦-------- 啦---------三新授1 初听,让学生初步感受歌的旋律。

感受歌曲的情绪。

2 教师弹琴,学生视唱曲谱。

教师指出难点,重点训练。

3 有感情的朗诵歌词,了解歌词的含义,说说应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

4 播放歌曲,听唱的方法学会歌曲。

5 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歌曲旋律,分为几个乐段。

6 教师弹琴,学生唱歌词,教师纠正,错误的地方多唱几遍,这样学生能更好的演唱歌曲。

7 在演唱过程中提示学生表达歌曲的感情色彩和情绪,热情,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7 男女分唱,分行演唱,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教师提问,检查教学效果。

四创编活动1 学生用打击乐给歌曲伴奏。

2 给歌曲编上新疆的动作,让学生表演。

3 师生一起舞蹈,整个课堂气氛达到一个高潮。

4 分组表演,用歌表演的形式展示歌曲五、总结1 教师总结这节课的内容2 学生讲讲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第五、六课时【教学内容】歌曲《长城长》【教学目标】1 了解叙事歌曲的表达特点,感受乐曲的演奏风格。

2 聆听歌曲,提升对长城热爱之情,表达对家乡、对大自然的热爱。

3 培养学生热爱边防军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欣赏、歌曲的结构【教学难点】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情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 谈一谈你心中的长城是什么样的。

2 学生说一说自己去没去过长城,登上长城的感受。

3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师生活动1 节奏训练2 发声训练12 34 | 5 - | 54 32 |1 -||啊-------- 啊--------啦-------- 啦---------三、新授(一)欣赏歌曲《长城长》1 介绍歌曲。

介绍作者和出处。

2 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想一想,应该用什么情绪演唱。

歌唱者使用什么3 情绪唱的。

4 复听歌曲,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

5 师生交流:说说你心目中长城是什么样的,谁去过长城,登上长城的心情和感受。

6 教师也说一说自己对长城的印象。

7 师生共同交流。

(二)哼唱歌曲,提升尊师之情。

1 完整聆听作品,交流感受与作品情绪。

2 简介作品作者及作品相关轶事。

3 视听作品片段,说出常用乐器的名称。

4 哼唱主题片段,体验主题风格,提升与同伴在共同学习中所建立的真挚友情。

四创编活动1 给歌曲用打击乐伴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五、总结1.这节课有什么收获?2.说说你最喜欢那首歌曲?教学目标 1 学会用自然和谐的声音,准确、完整第七、八课时【教学内容】歌曲《山乡里娃儿乐趣多》【教学目标】1 学会用自然和谐的声音,准确、完整地演唱歌曲《山里娃乐趣多》2 用听唱地方法学会歌曲。

3 感受山里孩子学习生活的乐趣【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教学难点】节奏【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学生听音乐进教室,调动学生积极性。

教师也做律动。

二、师生活动1 听《小螺号》2 说一说:你知道吗,这首歌曲是那个时代的?3 唱一唱印象最深的一句是什么?4 认一认词曲作者麦新。

5 演一演编上动作。

6 节奏训练7 发声训练12 34 | 5 - | 54 32 |1 -||啊-------- 啊--------啦-------- 啦---------三、新授1.初听让学生初步了解歌曲的旋律,情绪。

2.教师弹琴,一起视唱曲谱,注意下滑音和音程3-6 5-63.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诵歌词,了解歌词大意。

更好演唱歌曲。

4.教师伴奏,学生填歌词,把欢快的心情绪表达出来。

5.把难的地方单独练习几次,教师纠正错误。

6.师生合唱,准确把握好节奏。

7.歌曲的表现处理要灵活,第一段连续出现3-6 5-6要唱足。

8.对气息的要求比较高,合唱中两个声部有一句不同步,常是要注意声部之间的配合以及声音的配合。

9 合唱之前的五小节是个难点,难点乐句可专门练习,准备把握好节奏,四、创编活动给歌曲编上动作,让学生到前面来表演。

用自制的打击乐给歌曲伴奏,培养节奏感。

五、总结教师总结。

第九、十课时【教学内容】歌曲《山这边,山那边》【教学目标】1 学会用自然和谐的声音,准确、完整地演唱歌曲《幸福的明天美滋滋的里》2 用听唱地方法学会歌曲。

3 歌颂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团结,和睦,亲如一家。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教学难点】节奏【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学生听音乐进教室,调动学生积极性。

教师也做律动二、师生活动1 教师解决难点。

2 把对应的乐谱写在节奏下面,让学生视唱。

3 教师纠正错误,教师打节奏,把难的节奏写在黑板上。

4 节奏训练5 发声训练12 34 | 5 - | 54 32 |1 -||啊-------- 啊--------啦-------- 啦---------三、新授1.初听,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绪,为唱好歌曲做准备。

2.视唱曲谱,把难的地方多唱几遍。

3.有感情的朗诵歌词,了解歌词的含义,说说应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

4.播放歌曲,听唱的方法学会歌曲。

5.教师弹琴,学生填词,要唱出歌曲的意境,要有对比。

6.容易唱错的地方要反复练习,学生也可以分组练习,这样就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积极性。

7.第四句看似变化不大,但音程过关系的突然改变也可能让学生不适应,所以更应多练习。

8.歌曲的衬词部分是民歌特色,唱好了能突出民歌特点,还可以丰富歌曲的表现力。

9.师生齐唱,再一次感受歌曲的情绪。

四、创编活动分组表演,用歌表演的形式展示歌曲评出优秀的组给予表扬五教师总结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收获总结这节课的内容第十一、十二课时【教学内容】歌曲《五环童话》【教学目标】1 在听与看中初步认识音乐与电影的关系。

2 学会用自然和谐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表达热爱世界和平,期盼2008奥运会的心情。

3 知道音程的关系【教学重点】背唱歌曲【教学难点】节奏的练习【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2 认一认奥运吉祥物,看课本图片说一说他们的名称。

二师生活动1 教师打节奏,学生模仿。

2 把难点的地方写在黑板上,着重进行练习。

3 发声练习12 34 | 5 - | 54 32 |1 -||啊-------- 啊--------啦-------- 啦---------三、新授1 初听,初步感受音乐的旋律和情绪,为更好演唱歌曲做好准备。

2 认一认奥运吉祥物,看课本图片,说一说他们的名称3 先唱歌曲的旋律,要求气息要连贯,音色统一。

4 教师弹琴,学生唱谱,教师纠正错误。

5 学生有感情的朗诵歌词,使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文字语言更深刻的体会歌曲意境。

6 教师弹琴,学生填歌词,演唱时要声情并茂。

7 分声部演唱,用轮唱的方法演唱,要注意每句话的第一个字要唱的重一点,这样才能突出声部。

8 教师弹琴,学生分声部唱,教师纠正错误。

9 师生齐唱,共同感受歌曲的旋律。

四、创编活动1 学生给歌曲编上动作,随音乐跳动。

2 用打击乐给歌曲伴奏,培养学生积极性。

3 师生共舞。

五教师总结1 教师总结这节课的内容,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收获。

第十三、十四课时【教学内容】歌曲《五环旗托起的和平》【教学目标】1 在听与看中初步认识音乐与电影的关系。

2 学会用自然和谐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表达热爱世界和平,期盼2008奥运会的心情。

3 体验火炬手的传递过程。

【教学重点】演唱歌曲【教学难点】节奏训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2 认一认奥运吉祥物,看课本图片说一说他们的名称。

二师生活动1 教师解决难点。

2 把对应的乐谱写在节奏下面,让学生视唱。

3 教师纠正错误,教师打节奏,把难的节奏写在黑板上。

4 节奏训练5 发声训练12 34 | 5 - | 54 32 |1 -||啊-------- 啊--------啦------- 啦--------三、新授1 初听,初步感受音乐的旋律和情绪,为更好演唱歌曲做好准备。

2 介绍歌曲的背景,有利于学生理解歌曲的思想感情3 先唱歌曲的旋律,要用自然的声音演唱。

4 教师弹琴,学生唱谱,教师纠正错误。

5 学生有感情的朗诵歌词,使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文字语言更深刻的体会歌曲意境。

6 教师弹琴,学生填歌词,演唱时要声情并茂。

7 分声部演唱,第一段同音重复较多,要把握音准第二段除了音准升降音,下行五度要十分注意。

8 教师弹琴,学生分声部唱,教师纠正错误。

9 师生齐唱,共同感受歌曲的旋律,情绪要把握准确。

四、创编活动1 学生拿着五环表演,编上动作,进行表演2 学生和教师一起进行表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