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中古诗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题含答案(3)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题含答案(3)2017年高中语文知识竞赛题(含答案)如:矮子坐高凳——够不着八月的核桃——挤满了人(仁)稻草人救火——引火上身炒咸菜放盐巴——太闲(咸)了(1)擦脂粉进棺材——死要面子(2)骑驴看唱本——走着瞧(3)外甥打灯笼——照舅(4)猪鼻子插葱——装象(5)窗户口鸣喇叭——名(鸣)声在外87、惯用语填空。
(20分,每小题4分)如: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主心骨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智多星(1)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东道主(2)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阶下囚(3)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喻为铁公鸡(4)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门外汉(5)把技艺不精、勉强凑合的人喻为三脚猫89、根据下列数字猜成语。
(15分,每小题3分)如:12345609(七零八落)510(一五一十)(1)1256789(丢三落四)(2)1+2+3(接二连三)(3)333555(三五成群)(4)3.5(不三不四)(5)9寸+1寸=1尺(得寸进尺)88、请指出下面五副对联指的是我国古代哪位名人?(20分,每小题4分)(1)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杜甫)(2)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蒲松龄)(3)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范仲淹)(4)数点梅花亡国恨,二分明月故臣心。
(史可法)(5)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屈原)七、(45分)90、名句名篇默写。
(45分,每小题3分)(1)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2)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3)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4)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5)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通用5篇)

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通用5篇)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篇1一、判断下列诗句的书写和原文是否一致。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某")(20分,每小题2分)1、总角之晏,言笑宴宴。
( 某 )2、君当作磬石,妾当作蒲苇。
( 某 )3、纤纤捉素手,扎扎弄机抒。
( 某 )4、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比如朝露,去日苦多。
( 某 )5、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还。
( 某 )6、淮水西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 某 )7、苍海月明珠有泪,篮田日暖玉生烟。
( 某 )8、楼船夜雨瓜州度,铁马春风大散关。
( 某 )9、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某 )10、乱石穿空,惊涛拍案,卷起千堆雪。
( 某 )二、单选题。
(150分,每小题3分)1、《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一共有( B )A、304篇B、305篇C、306篇D、307篇2、成语"七月流火"出自《诗经》,它是用来形容( B )A、炎炎夏日B、夏去秋来C、春去夏来D、秋去冬来3、名句"众里寻她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灯火阑珊"是指( B )A、灯火辉煌B、灯火即将熄灭C、灯火忽明忽暗D、灯火次第闪烁4、李清照的《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 A )A、晚春B、盛夏C、初秋D、寒冬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方式被现代人所向往。
请问被称为"菊月"的月份是( B )A、八月B、九月C、十月 D十一月6、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D )A、春天B、夏天C、秋天D、冬天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请问,我国对清明节有多种的称呼,下列哪一种不是?( D )A、鬼节B、死节C、冥节D、寒食节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古诗词大赛培训题库带答案

古诗词大赛培训题库带答案古诗词大赛,大家都复习好了没?接下来CN人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2017古诗词大赛培训题库带答案,希望大家考出好成绩~一、选择题( A )1、“春晓”的意思是?A、春天的清晨B、春天早早起床C、春天天气很好( B )2、“夜来风雨声”中“夜来”的意思是?A、夜里B、昨夜C、入夜( C )3、“春眠不觉晓”中“不觉”的意思是?A、没有睡醒。
B、不想睡觉。
C、没有察觉。
( B )4、关于建德江描述正确的是?A、江名,指的是长江流建德的一段江水。
B、江名,指的是新安江流经建德的一段江水。
C、就是华山边上的建德江。
( B )5、“移舟泊烟渚”中“烟渚”的意思是A、雾气笼罩的一座山。
B、雾气笼罩的江中小块陆地。
C、雾气笼罩的一只船。
( B )6、“野旷天低树”中“天低树”指的是?A、指的是树很矮。
B、远处的天空看上去比树木还低矮。
C、天与树相连。
( C )7、“日暮客愁新”中“日暮”是什么时候?A、残夜B、夜晚C、傍晚( A )8、“葡萄美酒夜光杯”中“夜光杯”指的是?A、白玉做成的,夜间能发光的酒杯。
B、带灯的杯子。
C、夸张写杯子的精美。
( C )9、“欲饮琵琶马上催”中“马上”的意思是?A、时间很快。
B、立刻。
C、马背上。
( B )10、《出塞》中的“塞”指的是?A、指城门。
B、指边塞、边关,指边境上险要的地方。
C、指城与城的边界。
( C )11、“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谁?A、关羽赵云B、张清花荣C、卫青李广( A )12、“不教胡马度阴山”中“胡马”是谁?A、指匈奴的军队。
B、指金国的军队。
C、指女真族的马队。
( B )13、“青海长云暗雪山”中“雪山”指的是?A、青山B、祁连山C、长白山( A )14、玉门关在哪里?A、甘肃玉门,是唐代的边疆重镇。
B、河北玉门,是汉代的边疆重镇。
C、山西玉门,是隋唐时的边疆重镇。
( B )15、“不破楼兰终不还”中的“楼兰”指的是?A、匈奴的一个下属小国。
初高中诗词比赛试题及答案

初高中诗词比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床前明月光”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苏轼2. “春眠不觉晓”的下一句是什么?A. 处处闻啼鸟B. 夜来风雨声C. 花落知多少D. 故人西辞黄鹤楼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清照B. 辛弃疾C. 苏轼D. 王安石4. “独在异乡为异客”的下一句是什么?A. 每逢佳节倍思亲B. 举头望明月C. 低头思故乡D. 月落乌啼霜满天5.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哪首诗?A. 《望岳》B. 《登鹳雀楼》C.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D. 《春望》6.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出自哪位词人之手?A. 李煜B. 辛弃疾C. 苏轼D. 柳永7.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作者是谁?A. 陆游B. 王安石C. 苏轼D. 李白8.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的是什么?A. 月亮B. 星星C. 云彩D. 彩虹9.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中的“白日”指的是什么?A. 太阳B. 白天C. 雪D. 霜10.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作者是谁?A. 杜甫B. 李白C. 王维D. 李清照答案:1-5 A A C C B,6-10 A A A A 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________,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答案:故人西辞黄鹤楼12. “________,对海而唱。
”(曹操《观沧海》)答案:东临碣石13. “________,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答案:月落乌啼霜满天14. “________,人约黄昏后。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答案:东风夜放花千树15. “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答案:问渠那得清如许16. “________,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答案:此情可待成追忆17. “________,一片孤城万仞山。
中学生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范文

中学生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范文中学生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范文在各领域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试题,借助试题可以更好地考核参考者的知识才能。
一份什么样的试题才能称之为好试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学生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判断下列诗句的书写和原文是否一致。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20分,每小题2分)1、总角之晏,言笑宴宴。
( × )2、君当作磬石,妾当作蒲苇。
( × )3、纤纤捉素手,扎扎弄机抒。
( × )4、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比如朝露,去日苦多。
( × )5、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还。
( × )6、淮水西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 × )7、苍海月明珠有泪,篮田日暖玉生烟。
( × )8、楼船夜雨瓜州度,铁马春风大散关。
( × )9、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 )10、乱石穿空,惊涛拍案,卷起千堆雪。
( × )二、单选题。
(150分,每小题3分)1、《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一共有( B )A、304篇B、305篇C、306篇D、307篇2、成语七月流火出自《诗经》,它是用来形容( B )A、炎炎夏日B、夏去秋来C、春去夏来D、秋去冬来3、名句众里寻她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灯火阑珊是指( B )A、灯火辉煌B、灯火即将熄灭C、灯火忽明忽暗D、灯火次第闪烁4、李清照的《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 A )A、晚春B、盛夏C、初秋D、寒冬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方式被现代人所向往。
请问被称为菊月的月份是( B )A、八月B、九月C、十月 D十一月6、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D )A、春天B、夏天C、秋天D、冬天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请问,我国对清明节有多种的称呼,下列哪一种不是?( D )A、鬼节B、死节C、冥节D、寒食节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诗宋词知识竞赛提及答案

唐诗宋词知识竞赛提及答案唐诗宋词知识竞赛提及答案唐诗宋词知识竞赛题及参考答案1、被称为“初唐四杰”的是哪四位诗人?答案: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2、唐初三、四十年间影响最大的诗人是()答案:上官仪3、“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作者是谁?答案:宋之问《渡汉江》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两句著名诗句出自哪位作者的哪首诗?答案: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被闻一多称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是谁的诗,诗题叫什么?答案:张若虚《春江花月夜》6、请背诵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思索宇宙与人生关系的句子。
答案: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7、唐诗开创时期,在诗歌革新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大功绩的诗人是谁?答案:陈子昂8、“吴中四士”是指哪四人?答案: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包融9、请背诵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答案: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0、请说出唐诗中山水田园诗派及边塞诗派的代表各两位。
答案: 山水田园诗派: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祖咏)边塞诗派: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翰王之涣崔颢等)1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是唐代哪位诗人的哪首诗中的两句?哪两个词最能体现对景物体察入微的特点?答案:孟浩然《宿建德江》低近12、“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这是谁对王维山水诗画写下的评语?答案:苏轼13、王之涣《凉州词》中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里“春风”隐喻什么?答案:隐喻朝廷的关怀或皇上恩泽。
14、请说出最能体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主旨的两句。
答案: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5、请说出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两句脍炙人口的名句。
答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16、“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两句诗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答案: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17、被前人评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的是哪一首诗?请背诵此诗。
高中语文古诗文必备篇目默写竞赛题(含答案)

语文知识竞赛试题写出下列诗歌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依次填在答题卡)1.他山之石,_____________。
(《诗经•小雅•鹤鸣》)2.高山仰止,_____________。
(《诗经•小雅•车辖》)3.靡不有初,_____________。
(《诗经•大雅•荡》)4.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5.路漫漫其修远兮,__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6._____________,老大徒伤悲。
(《乐府歌辞•长歌行》)7.老骥伏枥,_____________;烈士暮年,_____________。
(曹操《龟蛇寿》)8.白骨露于野,_______________。
(曹操《蒿里行》)9.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10._______________,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移居二首》)11.及时当勉励,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杂诗》)12._______________,愁人知夜长。
(傅玄《杂诗》)13._______________,世乱识忠良。
(鲍照《代出蓟北门行》)14._______________,迟暮惜光辉。
(何逊《赠诸游旧》)15._______________,园柳变鸣禽。
(谢灵运《登池上楼》)16.余霞散成绮,_______________。
(谢脁《晚登三山旋望京邑》)17.蝉噪林逾静,_______________。
(王籍《入若耶溪》)18.人归落雁后,_______________。
(薛道衡《人日思归》)19.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0.年年岁岁花相似,___________________。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21.海上生明月,_______________。
(张九龄《望月怀远》)22.欲穷千里目,_______________。
古诗文知识竞赛试题参考答案

古诗文知识竞赛试题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0分,每小题1分)下列叙述你认为正确的请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50分)31、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鱼翔浅底132、兰泽多芳草所思在远道忧伤以终老。
33、乌鹊南飞何枝可依周公吐哺34、少无适俗韵羁鸟恋旧林守拙归园田35、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引以为流觞曲水丝竹管弦之盛36、奔流到海不复回朝如青丝暮成雪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37、映阶碧草自春色三顾频烦天下计长使英雄泪满襟38、古来万事东流水须行即骑访名山使我不得开心颜39、秋水共长天一色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40、既自以心为形役悟已往之不谏实迷途其未远41、有暗香盈袖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42、落日楼头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43、群山万壑赴荆门独留青冢向黄昏。
44、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蓑烟雨任平生。
45、五更鼓角声悲注,夷歌数处起渔僬卧龙跃马终黄土46,白居易47,杜甫48、李清照49、辛弃疾50、屈原21、“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中的“厌”是“厌烦”的意思。
(×满足)3、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其诗文书画皆精,才高一世,是南宋文坛宗主。
(×北宋)5、《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ד浪漫”改为“现实”)6、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其中的“柳郞中“是指柳永,而“学士”指的是辛弃疾。
(×学士指的是苏轼)8、“想当年,铁马金戈,气吞万里如虎。
”出自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铁马金戈)9、“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这一句意思是:又听见子规鸟在夜月下悲啼,不由得使行路之人面对着空旷的深山发愁。
(×悲鸣之声回荡在空山之中)11.C(A应为‚岁暮阴阳催短景‛;B应是‚舞榭歌台‛;D应是‚常作客‛。
)12.A(B‚拆‛应是‚坼‛;C应是‚惘然‛;D‚青‛应为‚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高中古诗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一、补充诗句。
(共16分,每小题1分)
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5、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7、(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8、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9、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10、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1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2、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3、(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14、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6、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二、有的诗就像一个谜语,你能猜出下面诗句写的是什么吗?(每小题3分)
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 梅花 )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 石灰 )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竹子 )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 蜂 )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 风 )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 花影 )
三、找数字,找找下面的古诗中藏有哪些数字。
(共12分)
《出塞》——( 万 ) 《芙蓉楼送辛渐》——( 一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三 ) 《山行》——( 二 )
《乌衣巷》——( 百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六、四 )
《陶者》——( 十 )《春日》——( 一、万、千 )《村居》——( 二 )
四、古诗中有许多对仗,如: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下面古诗中的词语,你能写出与哪些词对仗吗?(共15分)
苍山远——(白屋贫) 窗含西岭——(门泊东吴)
泥融——(沙暖) 三万里——(五千仞) 千山——( 万径 )
五、请把下面表示气象的词填入诗句中。
(共14分,每小题2分)
风、雪、霜、雷、云、雾、雨
1、朝辞白帝彩( 去 )间
2、北风吹雁( 雪 )纷纷
3、月落乌啼( 霜 )满天
4、斜风细( 雨 )不须归
5、日照澄州江( 雾 )开
6、水村山郭酒旗( 风 )
7、九州生气恃风( 雷 )
六、连线题 (共10分)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描写山水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歌颂情谊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蕴含哲理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热爱祖国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思念故乡
七、在括号内填上古诗的作者。
(共12分)
孟浩然杨万里白居易杜牧贺知章李白
《咏柳》—(贺知章)《春晓》—( 孟浩然 )《望庐山瀑布》—(李白)
《山行》—( 杜牧 )《小池》—( 杨万里 )《忆江南》—( 白居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