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则小学生必背《论语》经典名句(附讲解)

合集下载

小学生必背论语:经典名句及翻译整理

小学生必背论语:经典名句及翻译整理

小学生必背论语:经典名句及翻译整理《论语》作为最经典的约束人伦理道德的古文,在汉语中有着举重若轻的作用及意义。

今天为同学们整理归纳了小学生必背论语:经典名句及翻译,其中分为:求学篇、立志篇、品德篇、处事篇等四个部分,希望大家喜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求学篇】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讲解】: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讲解】: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不贪图饮食的满足、居室的舒适(不把精力放在吃住上),而求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请教,这样做,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讲解】: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讲解】: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故知新)【讲解】:温习已知的旧知识,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讲解】: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立足与社会,四十岁时能通情达理遇事不再疑惑,五十岁时懂得了天命的道理,六十岁能听的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已经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7.朝闻道,夕死可矣。

【讲解】:早上懂得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爱真理胜于爱生命)。

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举一反三)【讲解】:(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怎么也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告诉他(四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出另外三个角,就不再往下教他(新知识)了。

论语50句(出处、释义)

论语50句(出处、释义)

1.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1.3孔子说:花言巧语、伪善的面貌,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

)2.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16孔子说:“别人不了解我,我不急;我急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3.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2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4.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11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5. 子曰:君子不器。

(2.12孔子说:“君子不像器皿一般,只有单一的用途。

”)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14孔子说:”君子是团结,而不是勾结,小人是勾结,而不是团结。

”)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15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思考,就会受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看缺乏信心。

”)8.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3.18孔子说:“服事君主,一切依照臣子的礼节做去,别人却以为他是在谄媚呢。

”)9.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3.20孔子说:“《关雎》这诗,欢乐而不放荡,悲哀而不痛苦。

”)10.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4.3孔子说:“只有仁人才能够喜爱某人,厌恶某人。

”)11.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4.8孔子说:“早晨得知真理,要我当晚死去,都可以。

”)12.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4.12孔子说:”依据个人利益而行动,会招致很多的怨恨。

”)1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16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1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17孔子说:看见贤人,便应该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

”)15.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19孔子说:“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

”)16.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4.20孔子说:“长期不改变父亲合理的部分,就可以说做到孝了。

小学生该掌握的100个经典论语

小学生该掌握的100个经典论语
【译文】孔子说: “关于任何事情认识它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
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4.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不厌其烦,何有于我哉?”《论语》
【译文】孔子说: “把所学的东西静静地记下来,不断学习而不讨厌,教育
他人而不感觉疲倦,这些我做得怎么样呢?”
15.子夏曰:“四海以内皆兄弟也。”
【译文】子夏说:“普天下的人都应是兄弟。”
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忍住气话,不用要的矛盾、恼恨的事情自然消失不生。
43.父亲母亲教须敬听父亲母亲责须顺承《弟子规》
【译文】父亲母亲教育我们做人办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当恭顺的倾听。
做错了事,父亲母亲责怪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
44.称长辈勿呼名对长辈勿现能《弟子规》
【译文】称号长辈,不可以够直呼姓名,在长辈眼前,要谦虚有礼。
24.子曰:“君子和而不一样,小人同而不睦。”《论语》
【译文】孔子说: “君子重视和睦而不强求完整同样,小人强求完整同样而
不重视和睦。”
25.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平易大方而不骄恣,小人骄恣而不平易大方。”
26.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实。
【译文】孔子说:“君子以名过其实为羞耻。
看见的是其“智”的一面。
62.天行健,君子以发奋图强。《周易》
【译文】天体运转,刚健有力,君子处世,应像天同样,自我力图上进,永
不暂停。
63.满招损,谦得益。《尚书》
【译文】骄傲自满会招来损失,谦虚虚心会获得利处。
64.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
【译文】无论做什么事,预先有准备就会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喜,那么坏朋友就会来靠近你,真切的良友良友反而渐渐疏远退却了。

(完整word版)小学生必背《论语》经典名句50则

(完整word版)小学生必背《论语》经典名句50则

(完整word版)小学生必背《论语》经典名句50则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

为了帮助你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论语》,我们整理了50句经典名句,希望你们能够认真背诵,并从中汲取营养。

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6. 朝闻道,夕死可矣。

7.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8.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9.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0.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1.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2.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3.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4.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5. 君子不器。

16.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7.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8.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19. 君子忧道不忧贫。

20. 君子谋道不谋食。

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

君子忧道不忧贫。

21.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22. 君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

色恶,不食。

臭恶,不食。

失饪,不食。

不时,不食。

割不正,不食。

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不撤姜食,不多食。

23. 君子远庖厨。

24. 君子不器。

25.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26.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27.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28. 君子忧道不忧贫。

29. 君子谋道不谋食。

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

君子忧道不忧贫。

《论语》经典名句五十则

《论语》经典名句五十则

1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
之者。 【讲解】懂得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 如以它为乐。
【立志篇】
1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讲解】读书的人不可不抱负远大,意志
坚强,因为他重任在身而路程遥远。 1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讲解】三军中可以夺取统帅,但是不可 能强迫改变一个平民百姓的志向。 1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讲解】到了一年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 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讲解】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
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讲解】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 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 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
知新) 【讲解】温习已知的旧知识,又能领悟 到新的东西,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7.朝闻道,夕死可矣。
【讲解】早上懂得了真理,晚上就死去,
也是可以的(爱真理胜于爱生命)。 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 三隅反,则不复也。 (举一反三) 【讲解】(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怎 么也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 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 发他。告诉他(四方形)的一个角,他 不能由此推出另外三个角,就不再往下 教他(新知识)了。
【讲解】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
是利。 29.过而不改,是谓过已。 【讲解】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 过错呢。
30.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讲解】君子不因为别人的话说得好就
提拔他,也不因为别人的品德不好就废弃 他的正确意见。 31.孝弟(tì 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讲解】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 根本。

小学生必背50条论语

小学生必背50条论语

小学生必背50条论语小学生必背《论语》经典名句五十则1.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讲解】研究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XXX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讲解】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不贪图饮食的满足、居室的舒适(不把精力放在吃住上),而求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请教,这样做,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讲解】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讲解】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研究,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故知新)讲解】温已知的旧知识,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讲解】我十五岁时入手下手立志研究,三十岁时能容身与社会,四十岁时能通情达理遇事不再疑惑,五十岁时懂得了天命的道理,六十岁能听的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已经到达随心所欲,想怎样做就怎样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7.朝闻道,夕死可矣。

讲解】早上懂得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爱真理胜于爱生命)。

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举一反三)讲解】(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怎么也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告诉他(四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出另外三个角,就不再往下教他(新知识)了。

9.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XXX。

讲解】奋发时候竟忘记吃饭,快乐时候就忘记了忧愁,把本人就要老了这件事也不放在心上,如此罢了。

”10.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

讲解】古代读书人研究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然后去为国家、人民服务),现在读书人研究的目的,在于给别人看(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任用)。

《论语》经典名句加解释小学生必背精编版

《论语》经典名句加解释小学生必背精编版

《论语》小学必背50句【求学篇】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讲解】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讲解】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不贪图饮食的满足、居室的舒适(不把精力放在吃住上),而求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请教,这样做,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讲解】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讲解】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故知新)【讲解】温习已知的旧知识,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讲解】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立足与社会,四十岁时能通情达理遇事不再疑惑,五十岁时懂得了天命的道理,六十岁能听的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已经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7.朝闻道,夕死可矣。

【讲解】早上懂得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爱真理胜于爱生命)。

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举一反三)【讲解】(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怎么也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告诉他(四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出另外三个角,就不再往下教他(新知识)了。

9.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讲解】发奋时候竟忘记吃饭,快乐时候就忘记了忧愁,把自己就要老了这件事也不放在心上,如此罢了。

”10.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

【讲解】古代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然后去为国家、人民服务),现在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给别人看(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任用)。

(完整word版)小学生必背《论语》经典名句50则

(完整word版)小学生必背《论语》经典名句50则

小学生必背《论语》经典名句五十则【求学篇】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讲解】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讲解】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不贪图饮食的满足、居室的舒适(不把精力放在吃住上),而求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请教,这样做,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讲解】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讲解】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故知新)【讲解】温习已知的旧知识,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讲解】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立足与社会,四十岁时能通情达理遇事不再疑惑,五十岁时懂得了天命的道理,六十岁能听的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已经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7.朝闻道,夕死可矣。

【讲解】早上懂得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爱真理胜于爱生命)。

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举一反三)【讲解】(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怎么也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告诉他(四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出另外三个角,就不再往下教他(新知识)了。

9.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讲解】发奋时候竟忘记吃饭,快乐时候就忘记了忧愁,把自己就要老了这件事也不放在心上,如此罢了。

”10.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则小学生必背《论语》经典名句(附讲解)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40则小学生必背《论语》经典名句,附讲解!
【求学篇】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讲解】: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讲解】: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不贪图饮食的满足、居室的舒适(不把精力放在吃住上),而求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请教,这样做,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讲解】: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讲解】: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故知新)
【讲解】:温习已知的旧知识,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讲解】: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立足与社会,四十岁时能通情达理遇事不再疑惑,五十岁时懂得了天命的道理,六十岁能听的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已经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7.朝闻道,夕死可矣。

【讲解】:早上懂得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爱真理胜于爱生命)。

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举一反三)
【讲解】:(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怎么也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告诉他(四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出另外三个角,就不再往下教他(新知识)了。

9.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讲解】:发奋时候竟忘记吃饭,快乐时候就忘记了忧愁,把自己就要老了这件事也不放在心上,如此罢了。

”10.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

【讲解】:古代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然后去为国家、人民服务),现在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给别人看(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任用)。

1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讲解】:懂得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以它为乐。

02
【立志篇】
1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讲解】:读书的人不可不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重任在身而路程遥远。

1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讲解】:三军中可以夺取统帅,但是不可能强迫改变一个平民百姓的志向。

1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讲解】:到了一年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品德篇】
15.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讲解】:仁,距离我远吗?只要我想要做到仁,仁就随着心念到了。

1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讲解】:自身言行正当,即使不下命令,别人也会跟着行动;若自身言行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别人也不会跟着行动。

17.巧言令色,鲜矣仁。

【讲解】:花言巧语,装出和善的面孔。

这种人,心里不会有多少“仁德”(这种人不会有真正的爱人之心)。

18.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讲解】:有了过错,别人都能看到;改了,人们都会敬仰他。

19.德不孤,必有邻。

【讲解】:世界上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有很多思想一致的人和他在一起。

20.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讲解】:一个人的高尚的品质和外在的表现一致,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21.君子不器。

【讲解】:君子不要像器具一样(只有一种固定的用途,要在任何环境都能发挥君子的作用)
22.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讲解】:人格高尚的人不可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委以重任;人格低下的人不可委以重任,却可用小事情考验他。

2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

(杀身成仁)
【讲解】:有志之士和仁人,不会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只会勇于牺牲来成全仁。

2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讲解】:做不应该做的事从而做官发财,对我来说,好比是天空浮来浮去的过眼烟云。

2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讲解】:聪明的人不会疑惑,实行仁德的人会忧愁,真正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2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讲解】:聪明智慧的人爱水,有仁德的人爱山。

聪明智慧的人爱活跃,有仁德的人爱沉静。

聪明智慧的人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

27.当仁不让于师。

04
【讲解】:在实行仁德之事的时候对自己的老师也不要谦让。

2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讲解】: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29.过而不改,是谓过已。

【讲解】: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过错呢。

30.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讲解】:君子不因为别人的话说得好就提拔他,也不因为别人的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意见。

31.孝弟(tì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讲解】: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根本。

3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讲解】:看见贤人就应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
则应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无类似缺点。

33.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讲解】:不怕东西少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

【处世篇】
3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讲解】:君子胸怀坦荡,无忧无虑;小人心胸狭隘,
常常忧愁哀戚。

3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讲解】:不怕别人不了解我,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36.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讲解】:君子如果不自重,就没有威严,(别人也不会尊重你),学习的知识就不会扎实。

做人重要的是讲求忠诚,守信用。

不要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如果犯了错误,就不要害怕改正。

37.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讲解】:自己要在社会上自立,就要使别人能在社会上自立;自己要在社会上通达,就要别人也能在社会上通达。

38.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讲解】:名分正当,说话才能合乎情理,事情才能成功。

指做事、说话必须理由正当而充足。

3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讲解】:我每天都要从多个方面检查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办事情,是否忠实呢?与朋与交往,是否有不真诚的地方呢老师传给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
4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讲解】:自己不想要或者不想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