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365-1999_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检测规程

合集下载

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规程目录(2014.4)

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规程目录(2014.4)
DGJ32/TJ 155-2013
24.00
101
居住建筑标准化外窗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DGJ32/TJ157-2013
15.00
102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勘察规程
DGJ32/TJ 158-2013
30.00
103
江苏省城建档案馆业务工作规程
DGJ32/C 05—2008
38.00
104
城市道路照明技术规范
DGJ32/TJ143-2012
62.00
89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DGJ32/TJ144-2012
32.00
90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DGJ32/TJ145-2012
15.00
91
城镇户外广告和店招标牌设施设置技术规范
DGJ32/J 146-2013
20.00
92
固化粉煤灰应用技术规程
DGJ32/TJ 94—2010
12.00
40
聚氨酯硬泡体防水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DGJ32/TJ 95—2010
22.00
41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GJ32/J 96—2010
44.00
42
电力场所热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配置设计、安装与验收规程
DGJ32/TJ 97—2010
14.00
43
钻芯法检测外墙外保温构造技术规程
96
劲性复合桩技术规程
DGJ32/TJ151-2013
18.00
97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数据监测系统技术规程
DGJ32/TJ152-2013
25.00
98
民用建筑能耗统计标准

标准图集

标准图集

苏州二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苏二建技字[09]第8号

关于认真做好现行标准图集、
江苏省建设工程地方标准核查更新工作的通知
各分公司、公司有关部门:
根据江苏省建设厅、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等官方网站提供的信息,对现行国标图集、省标图集和江苏省建设工程地方标准(截止至2009年5月31日)进行统一整理、汇总,汇总整理结果详见附录。

请各分公司、公司有关部门对照附录内容,根据实际需要做好相应的配备工作,对已有的标准图集、标准规程进行统一梳理,将标准图集纳入受控文件管理体系,做好有效性识别和相应的更新替换工作,并将其有效性管理纳入日常技术管理、检查工作中。

特此通知
附:现行常用标准图集、江苏省建设工程地方标准目录
苏州二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二○○九年六月二十四日
附录:
现行常用标准图集、江苏省建设工程地方标准目录
(截止至2009年5月31日)
一、现行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规程。

江苏省地方标准

江苏省地方标准
40
DB32/T183-98
民用建筑外墙外保温挤塑聚苯乙烯保温板施工及验收规程
41
DB32/T184-98
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42
DB32/T185-98
住宅建筑外墙内保温纸面石膏玻璃棉板施工及验收规程
43
DB32/T192-98
低合金盘圆变形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暂行)
44
DB32/T196-98
79
DB32/304-1999
结构安装工程第十二分册
80
DGJ32/TJ05-2004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条件
81
DGJ32/TJ04-2004
优质建筑工程质量评价标准
82
DGJ32/J16-2005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
2006.4.1施行
83
DGJ32/J19-2006
《民用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建筑用丙烯酸聚合物乳液
74
DB32/376-1999
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
75
DB32/T380-2000
江苏省住宅设计标准
76
DGJ32/TJ02-2004
江苏省城市6B级人民防空工程设计标准
77
DGJ32/TJ03-2004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完好技术标准
78
DB32/114-95
建筑施工企业设备完好规范
84
DGJ32/J23-2006
《民用建筑节能工程现场热工性能检测标准》
85
DGJ32/J22-2006
《水泥基复合保温砂浆建筑保温系统技术规程》
86
DGJ32/J21-2006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规程》

江苏省地标

江苏省地标
2006-06-06
保留
55
DGJ32/J40-2006
第十四分册电气工程
2006-06-06
保留
56
DGJ32/J41-2006
第十五分册通风空调工程
2006-06-06
保留
57
DGJ32/J42-2006
第十六分册工业管道工程
2006-06-06
保留
58
DGJ32/J43-2006
第十七分册焊接工程
桩承载力自平衡测试技术规程
1999-04-26
废止
江苏省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共21分册
2
DB32/293-1999
第一分册土石方与爆破工程
1999-06-10
废止
DGJ32/J27-2006
3
DB32/294-1999
第二分册地基与基础工程
1999-06-10
废止
DGJ32/J28-2006
保留、拟修订
10
DB32/T479-2001
粉煤灰空心砖
2001-07-18
保留
11
DB32/T538-2002
江苏省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标准
2003-02-28
保留
12
DGJ32/D01-2003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2003-08-01
保留
13
DGJ32/TJ01-2003
江苏省节能住宅小区评估方法
7
DB32/298-1999
第六分册钢网架工程
1999-06-10
废止
DGJ32/J32-2006
8
DB32/299-1999
第七分册地面工程(地面与楼面工程)

智能化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

智能化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第一节施工管理 (4)一、设计依据 (4)二、工程特点及目标 (6)三、工程实施内容 (6)四、施工过程管理 (6)五、工程质量管理 (8)六、工程质量的目标 (9)七、工程投资控制 (9)八、成品保护措施 (10)九、对用户的培训 (10)第二节质量控制手段 (10)一、质量控制流程图 (11)二、项目经理部质量控制管理总则 (12)三、质量计划 (12)四、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14)五、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14)六、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16)七、质量持续改进 (16)第三节各系统施工技术 (18)一、周界报警系统 (18)二、视频监控系统 (20)三、联网可视对讲系统施工方案 (22)四、背景音乐公共广播系统 (23)五、电子巡更系统的施工方案 (23)第四节竣工验收管理 (24)一、项目经理部竣工退场管理总则 (24)二、竣工验收准备 (24)三、竣工资料 (25)四、竣工验收管理 (25)五、竣工结算 (27)第五节施工人员配比 (28)一、项目组织介绍 (28)二、组织机构设置 (29)三、组织机构框图 (30)四、人员配备方案 (31)五、劳动力配备表 (31)第六节施工分项进度 (33)第七节施工机械清单 (38)第八节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40)一、依据及规范 (40)二、项目经理部安全生产控制管理总则 (40)三、安全保证计划 (41)四、安全保证计划的实施 (42)五、安全检查 (44)六、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处理 (45)第九节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47)一、施工准备阶段的措施 (47)二、施工阶段的措施 (48)第十节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50)第十一节防火保安措施 (50)第十二节卫生防疫及其他事项 (51)第十三节冬雨季施工准备措施 (51)第十四节项目组织协调 (53)第十五节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表 (54)一、计划开竣工日期 (54)二、施工进度表 (55)第一节施工管理一、设计依据《居住区智能化系统配置与技术要求》CT/TD4-2003《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南京市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管理规定》南京市政府第177号令《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范》GA30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标准》DGJ-32/D01-2003《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实施及验收规范》DB-32/366-1999《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检测规程》DB-32/365-1999《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评估标准》DB-32/T367-1999《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115《报警图像信号有线传输装置》GB/T16677-1996《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90《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94《防盗报警控制台》GB/T16572-1996《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电缆分配系统》GB6510-86《电视监控工程费用概预算编制办法》GA/T 70-94《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T79-85《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T50312-2000《国际商用建筑布线标准》ANSI EIA/TIA 568A/B《通信系统机房设计》GBKJ-90《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GBJ1987《有线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200-94《卫星电视地球接收站通用技术条件》GB11442-89《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图形符号》SJ2708-87甲方招标文件以及系统相关的可供参照国家及地方行业标准二、工程特点及目标本次招标的智能化系统工程量较大,各系统之间相互穿插、技术难度较大,要求严格,必须保证各系统的可靠性与实用性以及整个系统的兼容与扩展,使得系统建成后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及地方智能化系统的相关标准,为使整个工程项目能够按期保质保量地顺利完成,本施工方案经过综合考虑,加强施工管理效能,合理组织,责任到人,人员到位。

第五章 安全防范系统检测

第五章 安全防范系统检测

第五章安全防范自动化系统(SAS)的检测一、概述安全防范自动化系统(SAS:Safety Automation System)是以维护公共安全、预防刑事犯罪和灾害事故为目的,运用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和各种现代安全防范技术构成的入侵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等,或这些系统组合或集成的电子系统或网络,主要包括入侵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停车库管理系统、巡更系统等。

1. 入侵报警系统入侵报警系统(IAS: intruder alarm system) 利用传感器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探测并指示非法进入或试图非法进入设防区域的行为、处理报警信息、发出报警信息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2.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VSCS: video surveillance & control system) 利用视频技术探测、监视设防区域并实时显示、记录现场图像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3. 出入口控制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ACS: access control system) 利用自定义符识别或/和模式识别技术对出入口目标进行识别并控制出入口执行机构启闭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4.电子巡查系统电子巡查系统(guard tour system)对保安巡查人员的巡查路线、方式及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的电子系统。

5. 停车场管理系统停车库(场)管理系统(parking lots management system) 对进、出停车库(场)的车辆进行自动登录、监控和管理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二、检测依据《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2003《智能建筑工程检测规程》CECS182:2005《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检测规程》DB 32/365-1999《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02《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 50314-2006《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入侵探测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10408.1-2000《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 12663-2001《视频人侵报警器》GB 15207-1994《报警系统电源装置、测试方法和性能规范》GB/T 15408-1994《报警图像信号有线传输装置》GB/T 16677-1996《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GB 16796-1997《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198-1994《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 308-200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 367-2001三、检测方法(一)、入侵报警系统的检测(1)仪器设备兆欧表(量程:100V,精度1.0级);直流电压表(量程:额定值的1.5倍,精度0.5级);直流电流表(量程:额定值的1.5倍,精度0.5级);音频信号发生器;万用表;声级计;电子秒表。

建筑智能化系统验收标准自动化与远程控制要求

建筑智能化系统验收标准自动化与远程控制要求

建筑智能化系统验收标准自动化与远程控制要求建筑智能化系统在现代建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提供便利、安全和节能的环境。

然而,智能化系统的验收标准与自动化和远程控制要求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探讨建筑智能化系统验收标准以及自动化与远程控制的要求。

一、建筑智能化系统验收标准1. 介绍建筑智能化系统的重要性和作用:在这一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建筑智能化系统对于提供便利、安全和节能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它在现代建筑中的作用。

2. 系统功能要求: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功能要求是指系统应具备的基本功能,比如照明控制、温度调节、安防监控等。

在本节中,将详细描述每个功能的要求。

3. 设备和材料要求:本节将介绍建筑智能化系统中所需的设备和材料的要求,包括其质量标准、可靠性和适用性。

4. 系统性能评估:在实际验收过程中,需要对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

这包括系统的稳定性、响应速度、可靠性等方面。

本节将详细讨论如何对系统性能进行评估。

5. 集成和兼容性测试:在建筑智能化系统中,不同的子系统和设备需要进行集成和测试。

本节将介绍如何测试系统的集成和兼容性,以确保不同部分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的顺利进行。

6. 验收文件和报告:在完成建筑智能化系统的验收之后,需要编写相关的验收文件和报告。

本节将介绍这些文档的要求和内容。

二、自动化与远程控制要求1. 自动化控制系统:自动化控制是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核心部分,其能够实现系统的自动化运行和控制。

本节将详细介绍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要求和功能。

2. 远程控制功能:远程控制功能使得用户能够通过互联网或其他通信手段对建筑智能化系统进行远程监控和操作。

本节将讨论远程控制功能的要求和实现方式。

3. 安全性需求:由于建筑智能化系统涉及到用户的个人信息和实时控制,必须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本节将探讨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安全需求,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方面。

4. 数据管理和分析:建筑智能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用于系统的优化和故障排除。

大屏显示器技术协议

大屏显示器技术协议

三方协议大屏幕(南京欧帝)一、总则本协议书的使用范围,仅限于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电力分公司屯兰110KV 变电站设备订货技术协议,它提出了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基本技术要求,本协议作为合同不可分割的部分与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二、技术规范1、参照遵守的相关规范、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0《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施工图集》 GJBT-47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程》 JGJ/T16-92《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标准》 DBJ13-2000《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检测规程》 DB32/365-1999《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 GB2887—89《工业企业通讯设计规范》 GBJ42-81《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 GBJ115-8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F232-92《以太网通讯标准》 IEEE802.3《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设备的安全》 GB4943-95《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T75-94《报警图像信号有线传输装置》 GB/T 16677-1996 X-Window,X11协议标准;2、项目质量要求:A、系统能够满足安全生产信息网络系统兼容连接,能够实时显示安全生产信息、各种形式的图形、视频图像等;B、系统满足远程视频会议系统、本单位多功能视频会议系统的显示接入;C、系统须满足每天24小时,每年365天连续运行,平均无故障时间不少于60000小时D、显示屏须无坏像素点。

3、大屏幕显示系统技术要求:3.1 大屏幕拼接屏: A 、屏幕尺寸:采用18块拼接单元作3行6列拼接(图纸如下),根据周围环境、播放的信息内容并结合人眼的视觉特性,坐席位置和高度,确定屏幕的安装高度。

46寸超窄边DID 46寸超窄边DID 46寸超窄边DID 46寸超窄边DID 46寸超窄边DID 46寸超窄边DID 46寸超窄边DID 46寸超窄边DID 46寸超窄边DID 46寸超窄边DID 46寸超窄边DID 46寸超窄边DID 46寸超窄边DID 46寸超窄边DID 46寸超窄边DID 46寸超窄边DID46寸超窄边DID46寸超窄边DIDLEDB 、拼接单元拼接单元尺寸46英寸,采用超窄边液晶面板,拼接单元之间的物理拼缝(横向和纵向)须不大于6.7mm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检测规程DB32/365-19991总则1.0.l为贯彻执行国家和江苏省关于建筑能化系统工程建设的有关规定,加强对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质量管理,适应智能建筑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根据DB32/181,结合工程实践,特制定本规程。

l.0.2本规程适用于对建筑物或建筑群的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通信网络系统(CN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综合布线系统(GCS)、系统集成(SI)与电源、防雷、接地及电磁兼容的各项性能、功能的检验和测试。

1.0.3所以使用的产品、材料必须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及要求,并与产品技术手册、使用说明、工程合同规定的内容相符合。

1.0.4检测过程应由以下主要环节组成:1主要技术文件、资料的审查;2检测大纲编制、测试方案设计;3实施检测;4检测结果的评价。

1.0.5技术文件资料至少包括以下内容:1国家、省行业管理部门核准的有关产品的认证认可证书;2智能化系统各部分的功能要求书、工程合同、工程设计图、设计变更文件、施工记录、竣工图、调试报告、软硬件产品性能规格说明、操作手册;3系统自检记录、试运行记录、人员培训记录和考核成绩、运行管理制度等。

1.0.6检测大纲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检测的目的、检测的依据、检测内容与方法、测试用仪器仪表、测试用例、检测步骤、检测数据记录与数据处理方法、检测人员组织安排、检测结果评判。

1.0.7检测项目应覆盖功能要求书、工程合同、设计要求书等文件规定的系统的性能范围。

1.0.8检测所用仪器仪表的性能应稳定可靠,准确度应优于被测对象的测量误差,并应经省级及省级以上法定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后方能使用。

1.0.9检测要求:1检测前,智能化系统应已试运行3~6个月。

2检测单位必须具有省级以上(包括省级)授权的法定检测资格。

3检测过程应遵从先产品,后系统;先子系统,后集成系统的的顺序。

4要求定量检测的项目,在同一条件下每个点必须进行三次以上读值。

数据处理方法遵照GB4883的规定。

5要求定性检测的项目,判定应一致,是与否的结论应明确,无二义性。

l.0.10除特别要求外,被检测对象的抽样方法遵照GB10lll的规定。

1.0.11各子系统设计均应满足DB32/181及其它有关标准的要求。

1.0.12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检测除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现行的各项有关标准和规范。

l.0.13引用标准附件A所包含的标准的条文,通过在本规程中引用而构成本规程的条文。

在本规程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程的各方应探讨使用引用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2术语和符号2.0.14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TheSystemEngineeringofBuildingIntellgentization,符号SEBI在建筑物内,增加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综合布线系统以及这些系统的集成化管理系统,是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于一体并达到最优化组合的向使用者提供节能、高效、舒适、便利、安全环境的系统工程。

2.0.15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uildingAutomationSystem,符号BAS将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冷热源、空调、给排水、变配电、照明、防火、保安、运输等设备和系统进行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为目的而构成的一个综合系统。

2.0.16通信网络系统CommunicationNetworkSystem,符号CNS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语音、数据、图像传输的基础,同时与外部通信网络(如公用电话网、计算机互联网、数据通信网、综合业务数字网、卫星通信网及广播电视等)相连,并与世界各地互通信息。

2.0.17办公自动化系统OfficeAutomationSystem,符号OAS应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先进技术和系统科学、行为科学等科学知识,不断使人们的办公业务借助于各种办公设备,并由这些办公设备与办公人员构成服务于某种办公目标的人机信息应用系统。

2.0.18综合布线系统GenericCablingSystem,符号GCS也称结构化布线。

是一个模块化的、灵活性极高的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信息传输网络。

它能连接语音、数据、图像的传输设备以及用于控制管理的设备装置。

2.0.19系统集成SystemIntegration,符号SI将建筑物或建筑群中的不同功能的子系统通过集成的方式,将它们在物理上和逻辑上连接在一起以实现综合信息、资源的共享及整体任务的协同工作。

3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3.l一般规定3.1.l本章适用于对建筑设备运行管理系统、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检测。

3.1.2检测的项目有不合格者应在整改后进行复检。

复检时,抽样数加倍,复检不合格则判该项目所在子系统不合格。

3.2建筑设备运行管理系统3.2.l硬件检测3.2.1.l抽样检测1每种类型传感器、执行器抽检5%,但不应少于10支。

总数少于10支时全部检测。

2现场DDC控制器抽检20%,但不应少于10台。

总数少于10台时全部检测。

3.2.1.2 DDC控制器的检测项目1数字量输入输出检测对DDC编程,在其中一个数字输入端接一个手动开关,当开关闭合时,指定的数字输出动作为合格。

2模拟量输入输出检测对DDC编程,在其中一个模拟输入端接一个温度传感器,并将系统设定值提高2。

C,在一个模拟输出端接一个电动调节阀,根据传感器温度的变化,电动调节阀按设计要求自动调节为合格。

3关闭系统工作站及网络控制器,DDC照常工作为合格。

4 DDC对等通信检测对一个控制新风机的DDC编程,将连接在系统内的其它任意一个DDC上的空气温度传感器作为此DDC的送风温度传感器,此DDC实现对该新风机的自动控制为合格。

3.2.1.3风阀驱动器、水阀驱动器的检测对联接风阀驱动器、水阀驱动器的DDC编程,在该DDC的一个模拟输入端接一个温度传感器,并将系统设定值提高和降低,在两种情况下,风阀驱动器、水阀驱动器均能按控制程序要求动作,有效行程在100%范围内为合格。

3.2.1.4室内外温湿度传感器的检测用手持温湿度测量仪,检测任意监控环境下的温湿度,测量仪测试值与系统工作站显示的室内外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值进行比较,当显示值的绝对误差低于室内温湿度控制精度时为合格。

3.2.1.5流量传感器的检测将安装在总供水管上或总回水管上的流量传感器的测量值与超声波流量计测得的流量值进行比较,当相对误差不大于5%时为合格。

3.2.16气体浓度传感器的检测用气体成份分析仪测量监控环境内被控气体成份的浓度,并与系统工作站显示的被控气体浓度比较,当相对误差不大于3%时为合格。

3.2.l.7电量变送器的检测用电量测量仪测量被监测系统的电量,测量仪测得的电量与系统工作站显示的电量变送器或智能电量仪表测得的值比较,当相对误差不大于3%时为合格。

3.2.1.液体开关或液位传感器的检测1根据液位开关所在高度,人为提高水位或降低水位,液位开关正常动作为合格。

2根据水箱或油箱当前液位,用与液位传感器测量精度相当刻度的直尺测量液位高度,直尺测量的液位高度值与系统工作站显示的液位传感器测得的值比较,当相对误差不大于2%时为合格。

3.2.1.9中央管理计算机可靠性检测1计算机在操作系统控制下,撤除或投入外围设备时,不应出错。

2系统电源切断及UPS供电试验,在此过程中系统数据不应丢失。

3.2.2软件测试3.2.2.l系统时间表设置检测临时编制一个系统时间表,使部分机电设备在指定时间进行自动启停控制,当指定的机电设备在指定时间自动启停为合格。

3.2.2.2数据交换检测系统软件能将系统所监视的实时测量数据,设备开关状态、报警数据以数据文件的格式存贮,其他在同一环境下运行的软件可共享此类数据为合格。

3.2.2.3图形编辑功能测试系统人机界面软件应具有丰富的图形库及灵活的空调、冷冻机房、锅炉房、给排水、供电、建筑结构平面等图形创建与编辑功能。

现场绘制一张空调布置平面图,能在系统工作站现场创建与编辑此图为合格。

3.2.2.4数据趋势曲线显示检测对于存贮的模拟量数据,能用趋势曲线来显示,且时间刻度及信号幅度均可任意设置为合格。

3.2.2.5报警检测选择部分报警点,人为将其设置成报警信号,系统工作站立即弹出报警信号所属系统模拟图或建筑结构平面图,并按系统设计所定义的声光报警,并在打印机上打印出与该报警信号有关的信息为合格。

3.2.2.6程序下载检测在系统工作站编制一个控制机电设备的程序并下载到下一个DDC,启动DDC后,该DDC按该程序要求运行为合格。

3.2.2.7控制参数设置检测在系统工作站将任意一台新风机的送风温度设置值改变,这台新风机按新的设置值运行为合格。

3.2.2.8机电设备遥控启停检测在系统工作站上调出任意一台机电设备模拟图,在图上作关闭或启动机电设备操作,该设备能按关闭或启动命令动作为合格。

3.2.2.9数据趋势曲线与直方图,机电设备运行状态与报警数据列表打印检测。

系统工作站按命令要求打印出数据趋势曲线或直方图、设备运行状态或故障报警数据列表为合格。

3.2.2.10机电设备通信接口联机检测在系统工作站上能显示出任意一台通过通信接口联机的机电设备内部运行参数,并发命令至该机电设备,该设备立即响应该命令为合格。

3.2.2.11子系统接口联机检测在系统工作站上能显示出任意一个通过智能接口联机的子系统的有关参数,并发命令(在该子系统允许发命令的情况下)至该子系统,该子系统立即响应该命令为合格。

3.2.2.12人机界面检测1人机接口界面应符合友好、汉化、图形化要求,图形切换流程清晰易懂。

界面切换的响应时间最大不大于3s,平均值不大于2s。

2在各级界面下,用2个检测用例进行非常规操作、误操作、快速操作,系统均能连续稳定、正常工作为合格。

3不同密级下对应操作权限的检测。

在不同密级下进行一次非法越权操作,系统对此操作均予以拒绝为合格。

3.2.3系统功能检测3.2.3.1系统开通率检测对照系统实施方案总I/O点数表,检测实际有效投入运行的I/O点数,有效投入运行的I/O点数达到100%时为合格。

3.2.3.2冷热源设备群控与冷冻机房设备联动控制检测在超过二台以上冷源设备运行的情况下,停运部分空调设备,系统能根据空调系统的负荷变化自动停运一台或多台冷源设备,并自动联动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碟阀等设备。

尔后,将停运的空调设备恢复运行,系统作与负荷减少过程相反的操作为合格。

热源设备的群控及联动检测与此过程相同。

3.2.3.3空调供回水压差自动控制检测在不改变冷冻机运行台数时,降低部分空调设备的负荷,系统通过调节旁通阀,保持集水器和分水器之间的压差稳定在设计允许范围内为合格。

3.2.3.4给排水监控检测将由系统监控的水池或水箱提升到上限水位或降低到下限水位,水位传感器正常动作并联动水泵排水或注水为合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