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极安装检查标准

合集下载

主辅接地极标准

主辅接地极标准

煤矿井下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装、检查、测定工作细则第一条电气设备绝缘损坏时,在设备金属外壳上和电缆的钢带(或钢丝)上会产生危险电压,人若接触上,就会发生触电事故。

保护接地就是为了避免人身触电事故的发生。

第二条36V以上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铠装电缆的钢带(或钢丝)、铅皮和橡胶(塑料)电缆的接地芯线或屏蔽护套等均必须接地。

在矿井中禁止使用无接地芯线(或无其它可供接地的保护套,如铅皮、铜皮套等)的橡套电缆或塑料电缆。

第三条所有必须接地的设备和局部接地装置,都要和总接地网连接。

第四条主接地极应浸入水仓中,主、副水仓必须各设一块。

矿井有几个水平时,每个水平的总接地网都要与主、副水仓中的主接地极连接。

第五条在下列地点应装设局部接地极:1、每个采区变电所(包括移动变电站和移动变压器)。

2、每个装有电气设备的硐室和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

3、每个低压配电点或装有3台以上电气设备的地点。

4、无低压配电点的采煤工作面的机巷、回风巷、集中运输巷(胶带运输巷)以及由变电所单独供电的掘进工作面,至少要分别装设一个局部接地极。

5、连接动力铠装电缆的每个接线盒以及高压电缆连接装置。

第六条局部接地极最好设于巷道水沟内,无水沟时应埋设在潮湿的地方。

第七条矿井内所有需要接地的设备,均通过接地用的连接导线直接与接地母线(或辅助接地母线)或铠装电缆的钢带(钢丝)、铅皮套或橡套(塑料)电缆的接地芯线(或接地护套)相连接。

而接地母线(或辅助接地母线)与连接在一起的所有电缆的接地部分,又均通过各接地导线同各局部接地极相连接,最后都直接汇接到主接地极上,从而构成一个全矿井内完整的不间断的总接地网。

第八条矿井内分区从井上独立供电者(包括钻孔供电),可以单独在井下或井上设置分区的主接地极,但其总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应满足第15条的要求。

第九条严禁井下配电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严禁由地面上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或发电机向井下供电。

但专供下架线电机车变流设备用的专用变压器不在此限。

接地极安装检查标准

接地极安装检查标准

一、井下如下地点应装设局部接地极:采区变电所(包括移动变电站和移动变压器);装有电气设备的硐室和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低压配电点或装有3台以上电气设备的地点;无低压配电点的采煤机工作面的运输巷、回风巷、集中运输巷(胶带运输巷)以及由变电所单独供电的掘进工作面,至少应分别装设1个局部接地极;照明综保和煤电钻综保必须同时装设局部接地极和辅助接地极,且两者之间的距离不得低于5m;具有漏电保护的电气开关(有试验功能),必须按要求敷设局部接地极和辅助接地极。

二、井下主接地极应用耐腐蚀钢板制成,其面积不得小于0.75m2、厚度不得小于5mm;局部接地极用两根长度不得小于1m、直径不小于22mm的镀锌铁管。

每根管子上至少要钻10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孔,两根铁管均垂直于地面(偏差不大于15°),并必须埋设于潮湿的地方。

两管之间相距5m以上,垂直埋深不得小于0.75m;如接地极周围比较干燥,应用砂子、木炭和食盐混合物或长效降阻剂填满;砂子和食盐的比例,按体积比约6:1。

三、接地网上任一保护接地点的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2Ω,每一移动式和手持式电气设备至局部接地极之间的保护用的接地芯线和接地连接导线的电阻值,不得超过1Ω;连接主接地极的接地母线,应采用截面不小于50mm2铜线,或截面不小于100mm2的镀锌铁线,或厚度不小于4mm,截面不小于100mm2的扁钢;电气设备的外壳与接地母线或局部接地极的连接,电缆连接装置两头的铠装、铅皮的连接,应采用截面不小于25mm2的铜线,或截面不小于50mm2的镀锌铁线,或厚度不小于4mm、截面不小于50mm2的扁钢;高压金属连接器必须安装接地极,冷缩管连接器、环氧树脂连接器不需要安装接地极,新安装设备接地保护不满足要求不得通电使用。

四、内、外接地螺栓的直径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当导电芯线截面不大于35mm2时,应与接地螺栓直径相同;2、当导电芯线截面大于35mm2时,应不小于连接导线芯线截面之半的螺栓直径,但至少等于连接35mm2芯线的螺栓直径;3、外接线螺栓的规格,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功率大于10KW设备,不小于M 12;(2)功率为5KW至10KW的设备,不小于M 10;(3)功率为250W至5KW的设备,不小于M 8;(4)功率不大于250W,且电流不大于5A的设备,不小于M 6;(5)本质安全型设备和仪器仪表类,外接地螺栓压紧接地芯线即可。

主接地极和局部接地极的装设要求

主接地极和局部接地极的装设要求

主接地极和局部接地极的装设要求针对近期在检查过程中不断出现接地极装设不符合规定的问题,根据《煤款安全规程》规定,特制定以下主接地极和局部接地极的装设规定要求:一.总则:(一)电压在36V以上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铠装电缆的钢带(或钢丝)、铅皮或屏蔽护套等必须有保护接地。

(二)接地网上任一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2Ω。

每一移动式和手持式电气设备至局部接地极之间的保护接地用的电缆芯线和接地连接导线的电阻值不得超过1Ω。

(三)所有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包括电缆的铠装、铅皮、接地芯线)和局部接地装置,应与主接地极接成1个总接地网。

二.主接地极:主接地极装设要求:1.主接地极应在主、付水仓中各埋1块。

2.主接地极应用耐腐蚀的钢板制成,其面积不得小于0.75㎡,厚度不得小于5mm.三.装设局部接地极地点:1.采区变电所(包括移动变电站和移动变压器);2.装有电气设备的硐室和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3.低压配电点或装有3台以上(含3台)电气设备的地点;4.无低压配电点的采煤机工作面的运输巷、回风巷、集中运输巷(胶带运输巷)以及由变电所单独供电的开拓、掘进工作面,至少分别设置1个局部接地极。

5.连接高压动力电缆的金属连接装置。

6.照明及煤电钻综保只需安装辅助接地极即可。

四.局部接地极安装要求:1.局部接地极可设置于巷道水沟内或其他就的潮湿处。

2.设置在水沟中的局部接地极应用面积不小于0.6㎡、厚度不小于3㎜的钢板或具有同等有效面积的钢管制成,并应平放于水沟深处。

3.安设在其他地点的局部接地极,可用直径不小于35㎜、长度不小于1.5m的钢管制成,管上应至少钻20个直径不小于5㎜的透孔,并垂直全部埋入底版。

4.接主接地极的母线,应采用截面不小于50㎡的铜线,或厚度不小于4㎜、截面不小于100m㎡的扁铁。

5.设备的外壳与接地母线或局部接地极的连接,电缆连接装置两头的铠装、铅皮的连接,应采用截面不小于25m㎡的铜线,或厚度不小于4㎜、截面不小于50m㎡的扁钢。

保护接地装置安装、检查工作细则

保护接地装置安装、检查工作细则

保护接地装置安装、检查工作细则煤矿井下保护接地网由主接地极、局部接地极、接地母线、辅助接地母线和连接导线组成。

一、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井下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装、检查、测定工作细则》的规定,对保护接地做出如下要求:1、接地网上任一保护接地点的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2Ω。

2、主接地极:主、副水仓中个埋设1块。

用面积不得小于0.75m²、厚度不得小于5mm的耐腐蚀钢板制成。

3、局部接地极的要求1)、下列地点应装设局部接地极①、采区变电所(包括移动变电站和移动变压器)。

②、装有电气设备的硐室和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

③、低压配电点。

例如:采煤机工作面的运输巷、回风巷的设备(设备列车、泵站),掘进工作面的设备等。

④、连接高、低压动力电缆的金属连接装置(接线盒)。

2)制作要求①、局部接地极由机修车间统一按照标准要求制作。

(见附表)②、采煤机工作面皮带巷的保护接地装置,利用轨道作为辅助接地母线,两根道轨接头处用50mm²铜线连接牢固,设置两个局部接地极,一处放置在中部水仓,另一处在皮带机头处。

二、严禁采用铝制导体作为接地极、接地母线、辅助接地母线、连接导线和接地导线。

三、移动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方法移动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是利用橡套电缆的接地芯线来实现的。

电缆接地芯线的一端和移动电气设备进线装置内的接地端子相连,另一端和起动设备出线装置中的接地端子相连,起动设备外壳与总接地网或局部接地极相连。

例如:采煤机工作面的采煤机、刮板输送机、刮板转载机,掘进工作面的掘进机等。

四、地面避雷接地极、线、设施等,变压器的接零保护,生活电压的接地线完好,主井队、洗煤厂地面设备的保护接地,主井口高压开关、电机保护接地等,均要达到标准要求。

五、检查和测定凡有值班人员的机电硐室和有专职司机的电气设备,在交接班时,必须对局部接地极、接地导线及连接导线等进行一次表面检查。

对于其他地点的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则由各属单位的维护人员每周至少进行一次表面检查。

井下接地极安装检查标准

井下接地极安装检查标准

井下接地极安装检查标准一、井下各地点应装设局部接地极:采区变电所(包括移动变电站和移动变压器);装有电气设备的硐室和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低压配电点或装有2台以上电气设备的地点;无低压配电点的采煤机工作面的运输巷、回风巷、集中运输巷(胶带运输巷)以及由变电所单独供电的掘进工作面,至少应分别装设1个局部接地极;照明综保和煤电钻综保必须同时装设局部接地极和辅助接地极,且两者之间的距离不得低于5m;具有漏电保护的电气开关(有试验功能),必须按要求敷设局部接地极和辅助接地极。

二、井下主接地极应用耐腐蚀钢板制成,其面积不得小于0.75m2、厚度不得小于5mm;局部接地极用两根长度不得小于1m、直二、径不小于22mm的镀锌铁管。

每根管子上至少要钻10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孔,两根铁管均垂直于地面(偏差不大于15°),并必须埋设于潮湿的地方。

两管之间相距5m以上,垂直埋深不得小于0.75m;如接地极周围比较干燥,应用砂子、木炭和食盐混合物或长效降阻剂填满;砂子和食盐的比例,按体积比约6:1。

三、接地网上任一保护接地点的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2Ω,每一移动式和手持式电气设备至局部接地极之间的保护用的接地芯线和接地连接导线的电阻值,不得超过1Ω;连接主接地极的接地母线,应采用截面不小于50mm2铜线,或截面不小于100mm2的镀锌铁线,或厚度不小于4mm,截面不小于100mm2的扁钢;电气设备的外壳与接地母线或局部接地极的连接,电缆连接装置两头的铠装、铅皮的连接,应采用截面不小于25mm2的铜线,或截面不小于50mm2的镀锌铁线,或厚度不小于4mm、截面不小于50mm2的扁钢;高压金属连接器必须安装接地极,冷缩管连接器、环氧树脂连接器不需要安装接地极,新安装设备接地保护不满足要求不得通电使用。

四、内、外接地螺栓的直径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当导电芯线截面不大于35mm2时,应与接地螺栓直径相同;2、当导电芯线截面大于35mm2时,应不小于连接导线芯线截面之半的螺栓直径,但至少等于连接35mm2芯线的螺栓直径;3、外接线螺栓的规格,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功率大于10KW设备,不小于M 12;(2)功率为5KW至10KW的设备,不小于M 10;(3)功率为250W至5KW的设备,不小于M 8;(4)功率不大于250W,且电流不大于5A的设备,不小于M 6;(5)本质安全型设备和仪器仪表类,外接地螺栓压紧接地芯线即可。

井下保护接地安装、检查、测定标准

井下保护接地安装、检查、测定标准
井下保护接地安装、检查、 井下保护接地安装、检查、测定标准
项目 标准及要求 1、主副水仓的主接地极和分区的主接地极均采用面积不小于0.75m2、厚度不小于5mm的钢板。 2、埋设在巷道水沟或潮湿地方的局部接地极采用面积不小于0.6m2、厚度不小于3mm的钢板 一、通用标准 3、埋设在其它地点的局部接地极采用镀锌铁管,其直径不小于35mm,埋深长度不小于1.5m,管子上至少要钻20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眼。 4、主接地母线和采区变电所及其它机电硐室的辅助接地母线应采用4*40mm的镀锌扁钢。 5、连接导线和接地导线应采用断面不小于25mm2裸铜线三编辫制作或采用成品镀锌铜线。 1、主接地极板和接地母线的焊接有效长度不小于300mm,应设有便于取出接地极进行检查的牵引装置;局部接地极板和接地母线的焊接有效长度 不小于500mm。 2、单根管状局部接地极和接地母线的焊接有效长度应为100mm,双边焊口应密实;垂直于地面(偏差不小于15°并必须埋设于潮湿的地方,如 条件所限必须保证接地电阻符合要求,焊接处必须露出底板50mm有利于检查;在敷设接地极的周围应保持潮湿。因此局部接地极的加工长度为 1650mm。 3、接地母线和接地极的连接尽量焊接,无条件时在接地极的焊接件扁铁中心上钻两个直径不小于12.5mm、间距不小于100mm的透眼。 4、接地母线和接地极的连接处应使用直径为12mm的镀锌螺栓配平垫及弹垫压紧,压口搭茬要平齐同时用不小于25mm的开口铜线鼻和连接铜导线 制作的连接母线(长度为200mm)连接起来。制作的铜线鼻连接头应无毛刺、平整。
二、接地线的 连接和紧固及 5、需要延伸的连接母线两端连接应分别在连接母线的两端钻两个直径不小于12.5mm、间距不小于100mm的透眼,应使用直径为m的镀锌螺栓 配平垫及弹垫压紧。 敷设标准 6、需要延伸的连接导线两端应使用不小于25mm的开口铜线鼻制作接头,使用直径为12mm的镀锌螺栓配平垫及弹垫压紧连接起来。

井下局部接地极及辅助接地极安装及检测规定

井下局部接地极及辅助接地极安装及检测规定

井下局部及辅助接地极安装及检测规定解释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井下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装、检查、测定工作细则、煤矿井下低压检漏保护装置的安装、运行、维护与检修细则规定,对井下电气设备的局部接地极及辅助接地极的安装及检测做如下解释,望各单位严格按规定执行;一、局部接地极安装1.局部接地极安装位置;1每个采区变电所包括移动变电站和移动变压器;2每个装有电气设备的硐室和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3每个低压配电点或10米范围内装有3台及以上电气设备的地点;4无低压配电点的采煤工作面的机巷、回风巷、集中运输巷胶带运输巷以及由变电所单独供电的掘进工作面,至少要分别装设一个局部接地极;5连接动力铠装电缆的每个接线盒以及高压电缆连接装置;2.设置于巷道水沟内的局部接地极应采用面积不小于0.6m2、厚度为4mm的钢板接地极板加工图见附图,平放于水沟深处,水沟内必须有水,且钢板全部浸入水中,与接地极板焊接的扁铁露出地面至少200mm,并与巷道底板水平;新安装的接地极板开始执行下划线标注的规定3.设置于就近潮湿处的局部接地极可用直径不小于35mm、长度为1.65m的镀锌钢管制成,管上应至少钻20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孔,并垂直埋入底板偏差不大于15°,埋入深度不低于1.5m 见附图;也可用直径不小于22mm、长度为1m 的2根镀锌钢管制成,每根管上应钻10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孔,2根钢管相距不得小于5m,并联后垂直埋入底板偏差不大于15°,垂直埋深不得小于0.75m 附图;接地极管要埋实,与大地接触良好;4.10m范围内3台及以上电气设备均安装局部接地极;三台设备含潜水泵时,潜水泵若放置于水仓内不用加接地,开关加接地;潜水泵若放置于水箱内,水箱及开关均需加接地5.如系干燥的接地坑,铁管周围应用砂子、木炭和食盐混合物或长效降阻剂填满;砂子和食盐的比例,按体积比约6:1;6.连接导线使用的裸铜线两头必须采用接线鼻进行压接,裸铜线不能松散,无断丝和毛刺现象;线鼻与接地扁铁之间的连接必须用的镀锌螺栓加防松装置弹垫和螺帽进行紧固,搭接时线鼻要垂直或平行于接地扁铁,且朝向一致;外接地螺栓规格:功率大于10KW的电气设备,不小于M12镀锌螺栓;5~10KW的,不小于M10;250W~5KW的,不小于M8;不大于250W且电流不大于5A的,不小于M67.每台设备必须用独立的连接导线与辅助接地母线接地扁铁相连接,严禁几台设备串连接地;8.辅助接地母线接地扁铁必须采用厚度不小于4mm、断面不小于100mm2的镀锌扁铁矿统一规定采用40×4镀锌扁铁;9.设备与辅助接地母线接地扁铁间的连接导线应采用截面为不小于25mm2的裸铜线矿统一规定为35mm2或40×4镀锌扁铁;扁铁与扁铁的搭接时,必须用两条螺栓联接,两孔距离为100mm;二、辅助接地极安装1.辅助接地极的安装范围:馈电开关、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装置、煤电钻综合装置、移动变电站等电气设备;2.辅助接地线采用断面3×4+1×4mm2或16mm2橡套电缆敷设,辅助接地极埋设在距局部接地极大于5m的潮湿处;3.设置在水沟中的辅助接地极板和设置在其他潮湿地点的辅助接地极管,按局部接地极安装标准执行;接地极管要埋实,与大地接触良好;4. 有辅助接地线的设备辅助接地线均压接在一起,接至辅助接地极照明综保、煤电钻综保与馈电开关辅助接地线分开敷设的亦可,但接地极规格及距离必须符合规定;每台设备必须用独立的辅助接地线与辅助接地母线相连接,严禁几台设备串连接地;三、接地电阻值规定:接地电阻值接地网上任一保护接地点的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2Ω;每一移动式和手持式电气设备至局部接地极之间的保护接地用的电缆芯线和接地连接导线的电阻值,不得超过1Ω;四、接地装置的检测:1每年至少要对主接地极和局部接地极详细检查一次;主接地极和浸在水沟中的局部接地极应提出水面检查,如发现接触不良或严重锈蚀等缺陷,立即处理或更换,并测其接地电阻值;主、副水仓中的主接地极不得同时提出检查,必须保证一个工作;2井下局部及辅助接地极接地电阻的测定,每季度一次季度25日前将测试报告报机电科;新安装的接地装置,在投入运行前,应测其接地电阻值,并必须将测定数据记入记录表内;五、本规定与煤矿安全规程、煤矿井下供电三大保护细则相抵触的执行规程及细则,未尽事宜按照规程及细则要求执行;单根管状局部接地极加工图注:1、安装时埋深不低于1500毫米; 2、钢管及扁铁采用镀锌材料;3、扁铁与钢管焊接采用连续全焊接。

井下局部接地极及辅助接地极安装及检测规定解释(新)[1]

井下局部接地极及辅助接地极安装及检测规定解释(新)[1]

井下局部及辅助接地极安装及检测规定解释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井下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装、检查、测定工作细则》、《煤矿井下低压检漏保护装置的安装、运行、维护与检修细则》规定,对井下电气设备的局部接地极及辅助接地极的安装及检测做如下解释,望各单位严格按规定执行。

一、局部接地极安装1.局部接地极安装位置。

(1)每个采区变电所(包括移动变电站和移动变压器)。

(2)每个装有电气设备的硐室和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

(3)每个低压配电点或10米范围内装有3台及以上电气设备的地点。

(4)无低压配电点的采煤工作面的机巷、回风巷、集中运输巷(胶带运输巷)以及由变电所单独供电的掘进工作面,至少要分别装设一个局部接地极。

(5)连接动力铠装电缆的每个接线盒以及高压电缆连接装置。

2.设置于巷道水沟内的局部接地极应采用面积不小于0.6m2、厚度为4mm的钢板(接地极板加工图见附图),平放于水沟深处,水沟内必须有水,且钢板全部浸入水中,与接地极板焊接的扁铁露出地面至少200mm,并与巷道底板水平。

(新安装的接地极板开始执行下划线标注的规定)3.设置于就近潮湿处的局部接地极可用直径不小于35mm、长度为1.65m的镀锌钢管制成,管上应至少钻20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孔,并垂直埋入底板(偏差不大于15°),埋入深度不低于1.5m (见附图)。

也可用直径不小于22mm、长度为1m的2根镀锌钢管制成,每根管上应钻10个直径不小于5mm 的透孔,2根钢管相距不得小于5m,并联后垂直埋入底板(偏差不大于15°),垂直埋深不得小于0.75m (附图)。

接地极管要埋实,与大地接触良好。

4.10m范围内3台及以上电气设备均安装局部接地极。

三台设备含潜水泵时,潜水泵若放置于水仓内不用加接地,开关加接地。

潜水泵若放置于水箱内,水箱及开关均需加接地5.如系干燥的接地坑,铁管周围应用砂子、木炭和食盐混合物或长效降阻剂填满;砂子和食盐的比例,按体积比约6: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3) 接地极安装、检查标准
第一条 36V以上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铠装电缆的钢带(或钢丝)、铅皮和橡套(塑料)电缆的接地芯线或屏蔽护套等均必须接地。

第二条 严禁井下配电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严禁由地面上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或发电机向井下供电。

在矿井中禁止使用无接地芯线(或无其他可供接地的护套,如铅皮、铜皮套等)的橡套电缆、塑料电缆或铠装电缆。

第三条 井下主接地极应在主、副水仓中各埋设一块。

主接地极应用耐腐蚀钢板制成,其面积不得小于0.75m2、厚度不得小于5mm。

接地母线与主接地极的连接要用焊接。

安装主接地极时,应保证接地母线和主接地极连接处不承受较大拉力,并应设有便于取出主接地极进行检查的牵引装置。

第四条 局部接地极最好设于巷道水沟内,无水沟时应埋设在潮湿的地方。

局部接地极用两根长度不得小于1m、直径不小于22mm的镀锌铁管。

每根管子上至少要钻10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孔,两根铁管均垂
直于地面(偏差不大于15),两管之间相距5m以上,垂直埋深不得小于
0.75m,如接地极周围比较干燥,应用砂子、木炭和食盐混合物或长效
降阻剂填满;砂子和食盐的比例,按体积比约6:1。

第五条 井下如下地点应装设局部接地极:
1、采区变电所(包括移动变电站和移动变压器);
2、装有电气设备的硐室和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
3、低压配电点或装有3台以上电气设备的地点;
4、无低压配电点的采煤机工作面的运输巷、回风巷、集中运输巷
(胶带运输巷)以及由变电所单独供电的掘进工作面,至少应分别装设1个局部接地极;
5、高压金属连接器必须安装接地极,冷缩管连接器、环氧树脂连
接器不需要安装接地极。

第六条 井下照明综保、煤电钻综保、具有漏电保护的电气开关(有试验功能)的使用地点应装设辅助接地极,连接导线应用2.5mm2的电缆,且辅助接地极与局部接地极相距5米以上。

第七条 接地网上任一保护接地点的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2Ω,每一移动式和手持式电气设备至局部接地极之间的保护接地用的接地芯线和接地连接导线的电阻值,不得超过1Ω;连接主接地极的接地母线,
应采用截面不小于50mm2铜线,或截面不小于100mm2的镀锌铁线,或厚度不小于4mm,截面不小于100mm2的扁钢;电气设备的外壳与接地母线或局部接地极的连接,电缆连接装置两头的铠装、铅皮的连接,应采用截面不小于25mm2的铜线,或截面不小于50mm2的镀锌铁线,或厚度不小于4mm、截面不小于50mm2的扁钢。

第八条 移动电气设备的接地,是利用橡套电缆的接地芯线实现的。

接地芯线的一端和移动电气设备的进线装置内的接地端子相连,另一端和起动器出线装置中的接地端子相连。

接地芯线和接地端子相连时,使接地芯线比主芯线长一些,以免使接地芯线承受机械拉力。

起动器外壳应与总接地网或局部接地极相连。

第九条 移动变电站的接地,应先将高、低压侧橡套电缆的接地芯线分别接到进线装置的内接地端子上,再将高、低压侧开关箱和干式变压器上的外接地螺钉分别用独立的连接导线接到局部接地极上。

第十条 高压金属连接器的接地,应将接线盒上的接地螺钉直接用接地导线与局部接地极相连接。

铠装电缆的接地,要用绑扎方法或用特备的镀锌卡环通过与接地导线相连接的连接导线把两端电缆的铅皮层和钢带(钢丝)层连接起来,在接线盒处能采用铅封的尽量铅封;接线盒两端电缆头的钢带层和铅皮层用连接导线绑扎或用铁卡环卡紧时,应沿电缆轴向把铅皮二等或三等分割开并倒翻180°,把铅皮紧贴在钢带上,铅皮与钢带接触处应打磨光洁。

铁卡环宽度不得小于30mm。

如用裸铜线绑扎时,沿电缆轴向绑扎长度不得小于50mm。

第十一条 电动机的接地,可直接将其外壳的接地螺钉接到接地局部接地极上。

橡套电缆应将专用接地芯线与接线箱(盒)内接地螺钉连接。

如用铠装电缆时,应将端头的铠装钢带(钢丝)、铅皮同外壳的接地螺钉连接。

禁止把电动机的底角螺栓当作外壳的接地螺钉使用。

第十二条 接地螺栓应采用不锈蚀材料制成,或进行热镀锌等防锈处理。

内、外接地螺栓的直径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当导电芯线截面不大于35mm2时,应与接地螺栓直径相同;
2、当导电芯线截面大于35mm2时,应不小于连接导线芯线截面之半的螺栓直径,但至少等于连接35mm2芯线的螺栓直径;
3、外接线螺栓的规格,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功率大于10KW设备,不小于M 12;
(2)功率为5KW至10KW的设备,不小于M 10;
(3)功率为250W至5KW的设备,不小于M 8;
(4)功率不大于250W,且电流不大于5A的设备,不小于M 6;
(5)本质安全型设备和仪器仪表类,外接地螺栓压紧接地芯线即可。

第十三条 接地线与电气设备或接地母线应用卡爪连接,接点处应防腐处理,不应锈蚀。

使用中锈蚀的接地扁铁,必须将锈除净并用银粉漆粉刷。

第十四条 井下总接地网的接地电阻的测定,要有专人负责,每季至少测定一次,对阻值超标的要查明原因并立即整改,并做好记录备查;新安装的接地装置,在投入运行前,应测其接地电阻值,并必须将测定数据记入记录表内。

在有瓦斯及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内进行接地电阻测定时,应采用本质安全型接地摇表,如采用普通型仪器时,只准在瓦斯浓度1%以下的地点使用,并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报有关部门审批。

第十五条 每年至少要对主接地极和局部接地极详细检查一次。

其中主接地极和浸在水沟中的局部接地极应提出水面检查,如发现接触不良或严重锈蚀等缺陷,应立即处理或更换,并应测其接地电阻值。

主、副水仓中的主接地极不得同时提出检查,必须保证一个工作。

矿井水含酸性较大时,应适当增加检查的次数。

第十六条 有值班人员的机电硐室和有专职司机的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每班必须进行一次表面检查(交接班时)。

其他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由维修人员进行每周不少于一次的表面检查。

检查发现接地装置有损坏时,应立即修复。

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未修复前禁止通电。

电气设备在每次安装或移动后,应详细检查电气设备接地装置的完善情况。

对那些震动性较大及经常移动的电气设备,应特别注意,随时加强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