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5单元 《透镜及其应用》精选题40道带答案

合集下载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含答案)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含答案)

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为了防盗,在门上装上一个“猫眼”,使屋内的人能看清屋外的人是一个正立缩小的像,屋外面的人却看不清屋内的人,则“猫眼”应该是()A.凸镜B.凹镜C.凹透镜D.凸透镜2.我们用幻灯机放幻灯片时,幻灯片到凸透镜的距离是25cm,则幻灯机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10cmB.20cmC.30cmD.40cm3、放大镜不能成的像是()A.放大的实像B.缩小的实像C.放大的虚像D.缩小的虚像4、有关眼睛视物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晶状体变厚时,对光的偏折较小,此时人能看清近处物体。

B.当晶状体变厚时,对光的偏折较小,此时人能看清远处物体。

C.当晶状体变薄时,对光的偏折较小,此时人能看清远处物体。

D.当晶状体变薄时,对光的偏折较大,此时人能看清近处物体。

5. 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目镜相当于放大镜B.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C.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D.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凸透镜,目镜也相当于凸透镜6.刷脸是一种电子考勤方式,即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进行考勤。

当工作人员站在机器前0.5一1.2m处时,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就可以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

由此判断,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5mB.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1mC.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5m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1m7.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小红画了图中的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红画的光路是正确的B.透镜成的是虚像C.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 D.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8.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2厘米处,在透镜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

当物体距凸透镜8厘米,所成的像()A 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 可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 可能是正立放大的虚像D 可能是正立等大的虚像9.两块凸透镜,一个直径比另一个大,在阳光下聚焦,分别点燃两根相同的火柴,哪一个凸透镜先点燃火柴()A.焦距小的透镜B.直径大的凸透镜C.直径小的凸透镜D.焦距大的透镜10.关于生活中常见的和“影”字有关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太阳光下的“树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岸边的人在水中所成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摄影”用的照相机是根据凹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D.放电影时,屏幕上的“影像”能被所有观众看到,是光在屏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11、点光源S放在焦距为8cm的凸透镜的焦点上时,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16cm处的垂直于主轴的光屏看到一个圆形光斑,若使屏上光斑面积缩小,可采用的办法是()A.光屏远离透镜一段距离B.光屏向透镜移近一段距离C.点光源远离透镜一段距离D.点光源向透镜移近一段距离12、小明在用显微镜观察上皮组织细胞时,通过调节,已使被观察物体处在视野的中央了,但像太小,观察不清楚,这时他应该()A.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位置不变B.使物镜靠近物体,目镜远离物镜一些C.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靠近物镜一些D.使物镜位置不变,目镜靠近物镜一些13、图中的四幅图,分别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A.②①B.③①C.②④D.③④14.如图所示,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某位置(图中未标出),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a点,调节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缩小倒立的像.将蜡烛从a点滑到b点后,再移动光屏,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变小()A.凸透镜位于a点右侧B.蜡烛在b点时,像距大于二倍焦距C.凸透镜位于b点右侧D.蜡烛在a点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15、粗细均匀的物体AB横放在焦点之外的凸透镜L的主轴上(如图),关于AB通过L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像在主轴上,且A端在左边,B端在右边B.像在主轴上,且B端在左边,A端在右边C.像的A端粗、B端细D.像的A、B端粗细相同二、填空题16.张家界因山而著名,吸引许多中外游客来旅游,有少数游客在山上游玩时将空纯净水瓶扔在山上,这样做既污染了环境,同时还可能引起山林火灾.这是因为,当下雨时纯净水瓶装入水后,就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透镜.晴天强太阳光照射它时,它对光线会产生________作用,可能会引起枯叶着火.因此我们在山中游玩时一定要注意保护环境.17.在森林中旅游时,导游会提醒你,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这是由于下雨时瓶内灌了雨水后,相当于一个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太阳出来后,它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可能会引起森林火灾.18.学习透镜知识时,秦老师与同学们发现照相机、投影仪与放大镜,在距离、成像等方面有差异,经过讨论,确立了探究课题【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大小、倒正跟________(选填“物体的大小”或“物距”)有什么关系】,小敏同学利用图示装置进行实验时,发现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移动光屏能承接到一个倒立、_______的实像,与上面研究过的_______成像原理相同;若想让所成实像变大些,可将蜡烛适当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5分)1.放在凸透镜主轴上焦点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

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B.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C.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因为凸透镜的作用是对光线起发散作用D.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发散程度比原来小,仍然是会聚的一种现象2.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B.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C.凸透镜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做焦距D.平行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一定会聚于焦点3.对这五种成像情况: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照相机成像、⑤幻灯机成像,有关它们成像的性质或成像的原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成放大倒立实像的是①③⑤B.可成正立缩小虚像的是①②④C.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①②D.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③④⑤4.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仪器,如图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图,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面成450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

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A.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B.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C.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D.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5.如图是张敏同学拍摄的南湖大酒店风景相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要想使大楼的像更大些,张敏应向大楼靠近些,再拍摄B.大楼在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大楼在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拍摄时底片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6.小晨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F点为一倍焦距处,H点为二倍焦距处。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经典习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经典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

图中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后的原理图正确的是()A.甲和丙B.甲和丁C.乙和丙D.乙和丁2.如图所示,小明站在镜子前方打算用相机拍摄自己在镜子中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无法拍到自己的像,因为平面镜成的是虚像B.小明可以拍到自己的像,因为有反射光进入镜头C.小明无法拍到自己的像,因为虚像光屏承接不到D.小明可以拍到自己的像,因为平面镜也能成实像3.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

如果不爱护眼睛容易患上近视眼,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A.甲乙B.丙乙C.甲丁D.丙丁4.小欢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在图中画出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屏上形成的是烛焰倒立缩小的实像B.图中成像原理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C.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凸透镜移到40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呈现清晰的烛焰像D.将蜡烛移到65cm刻度线处,凸透镜不动,光屏移到适当位置能呈现清晰的烛焰像5.小科同学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在纸面上得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此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cm。

若凸透镜远离纸面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该凸透镜的焦距()A.一定小于10cm B.一定等于10cmC.一定大于10cm D.可能小于10cm,也可能大于10cm6.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如图,此时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像未画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屏上的像是虚像B.光屏上的像是缩小的C.光屏上的像是正立的D.将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在光屏上能呈现清晰的像7.蜡烛的烛焰发出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传播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B.烛焰通过透镜不能成像C.烛焰通过透镜后成的是放大的实像D.眼睛在A处还能观察到烛焰在凸透镜上有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8.下列事例中属于虚像的是()A.小树在地面上的影子B.水中“倒影”C.小孔成像D.幻灯机成的像9.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对其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甲:加水后,硬币“再现”乙:人民币“防伪”丙:放大镜把字“放大”丁:近视眼成因A.甲图中,硬币在“再现”是光从空气中进到水中时光发生了反射B.乙图中,防伪技术利用了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C.丙图中,放大镜把字“放大”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作用相同D.丁图中,近视眼形成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需要用凹透镜矫正10.关于生活中的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面镜成像时,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越远,所成的虚像越小B.凸透镜成实像时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成虚像时对光线有发散作用C.因为光的折射,我们观察到日出的时刻会比实际日出的时间早D.人站在河边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11.实验室里某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把物体放在距该凸透镜12cm处,则物体通过该凸透镜成的像是()A.正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12.小聪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观察《阳光学业评价》,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

2020学年人教版物理第五单元透镜及其应用单元试题(含答案)

2020学年人教版物理第五单元透镜及其应用单元试题(含答案)

物理第五单元透镜及其应用单元试题一、选择题1.关于如图所示的a、b、c、d四个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c均为凸透镜B.a为凸透镜,d为凹透镜C.b、c均为凹透镜D.b为凹透镜,c为凸透镜2.关于实像和虚像。

正确的判断是()A.实像能用光屏得到,虚像不能用光屏得到B.虚像是人的错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实像却相反C.平面镜只能成虚像,凸透镜只能成实像D.由光的反射成虚像,折射成实像3、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两倍焦距时,像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为()A. 5厘米B.10厘米C.15厘米D.20厘米4.实验课上,小柯在低倍镜下看清某种细胞结构后,将显微镜轻移到小妍面前给她看,而小妍看到的却是较暗的视野,她首先应操作的是()A.目镜B.物镜转换器C.反光镜D.粗准焦螺旋5、调查发现,近年来需要进行视力矫正的人数逐年增多,且呈现低龄化趋势。

保护视力,刻不容缓。

一位小女孩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那么她应该带什么镜来矫正她的视力()A.凹透镜,用来矫正她的远视眼B.凹透镜,用来矫正她的近视眼C.凸透镜,用来矫正她的远视眼D.凸透镜,用来矫正她的近视眼6、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对观察者所成的像是()A.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B.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C.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7.玻璃砖中有一气泡,其剖面如图所示,图中的平行光线经过玻璃砖后将会()A.平行射出B.会聚C.发散D.全部反射回来8.近年来流行一种“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神器”可以()A.增大像距B.增大像的大小C.缩短景物到镜头距离D.增大取景范围9、一束光在空气中经凸透镜折射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是平行光束B.一定是会聚光束C.折射光束比原来光束会聚些D.一定是发散光束10.如图所示是用投影仪放影投影片的示意图。

若使屏幕上的字大一些,并且还是清楚的,可行的办法是()A.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将镜头向下移动B.只需将投影仪远离屏幕C.使投影仪靠近屏幕,同时将镜头向上移动D.只需将投影仪靠近屏幕11.小明拍完毕业照合影后,想拍一张单身照,摄影师应采取的方法是()A.使照相机靠近他,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一些B.使照相机靠近他,同时镜头向前伸,离胶片远一些C.使照相机远离他,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一些D.使照相机远离他,同时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一些12、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A.成正立放大的像B.成倒立放大的像C.成倒立、缩小的像D.不成像13.学习了透镜的有关知识后,为了把一束从左侧射入的较宽的平行光变为较窄的平行光,小王同学找来了三只薄透镜,其中凸透镜L1的焦距是5cm,凸透镜L2的焦距是3cm,凹透镜L3的焦距是2cm.小王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光路,能够达到目的是()14、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上50 cm处,如图所示。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要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经某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A.凸透镜前任意位置 B.凹透镜前任意位置C.凹透镜的焦点上D.凸透镜的焦点上2、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线一定有会聚作用B.凹透镜对光线不一定有发散作用C.经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是发散光线D.经过凹透镜的光线有可能比原来更会聚了一些3、下列光学作图中,错误的是()A.凹透镜聚光B.平面镜成像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D.光的色散4、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实像不可能与物体等大B.实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C.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射入人眼D.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5、在八年级物理的学习中,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的像;④投影仪投影在屏幕上成的像。

下列关于上述“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④B.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像是①③C.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像是①②D.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像是③④6、以下有关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望远镜的物镜使远处的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要使投影仪在屏幕上成的像更大一些,应让投影片离镜头更近一些C.照相机成像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D.放大镜只能成放大的像,不能成缩小的像7、芯片(如图甲所示)是电子设备的心脏和大脑,光刻机是制造芯片的核心装备。

某种光刻机的原理如图乙所示,先在硅片表面涂一层光刻胶,再用紫外线光束透过事先设计好集成电路图的镂空掩模,经过凸透镜去照射下面的硅片,被光线照射到的光刻胶会发生反应,硅片上就会出现缩小的电路图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掩膜在硅片上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掩膜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C.要想硅片上的像变小,需将掩膜和硅片向上移动D.将掩膜和硅片向下移动相同距离,硅片上还能成清晰的像8、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5单元 《透镜及其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精选题45道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5单元 《透镜及其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精选题45道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5单元《透镜及其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精选题45道一.选择题(共16小题)1.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

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2.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的焦距是30cmB.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C.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D.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将蜡烛远离凸透镜,烛焰仍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3.小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同组的小华不小心将手指尖触摸到凸透镜,这时光屏上()A.出现手指的实像B.出现手指的影子C.烛焰的像变得不完整D.烛焰的像完整,但变暗4.张强同学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由此判断,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A.一定大于20cm B.一定在10cm到16cm之间C.一定小于8cm D.一定在8cm到10cm之间5.小林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在图中画出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屏上形成的是烛焰倒立等大的实像B.图中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完全相同C.将蜡烛移到光具座10cm刻度线处,保持凸透镜和光屏不动,光屏上仍可成清晰的烛焰像D.将蜡烛移到光具座40cm刻度线处,保持凸透镜不动,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它上面都得不到清晰的蜡烛像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屏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光屏上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该原理制成的C.若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将凸透镜向左移动适当距离,仍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D.若换用材料与口径相同但更厚一些的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远离凸透镜7.小红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投影仪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下移动C.如果用不透明纸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挡住,光屏上只能成半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减弱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应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8.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烛焰像,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一倍焦距的距离。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试卷(含答案)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过凸透镜的光线必定是会聚的B.任何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都能会聚于一点C.通过凸透镜的光线可能是发散的D.通过凹透镜的光线一定是发散的2、如图,是小明同学画的一条通过凸透镜或凹透镜后折射的光线光路图,错误的是()3.把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另一侧12cm处得到缩小的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 10cmB. 12cmC. 24cmD. 6cm4.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2厘米处,在透镜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

当物体距凸透镜8厘米,所成的像()A 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 可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 可能是正立放大的虚像D 可能是正立等大的虚像5.放电影时,电影胶片上的图案经凸透镜在银幕上成的是()A.倒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6、贝贝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发现从目镜中看细胞,其位置在视野的右上方,现在想要使看到的物体在视野的中心,则他应该向什么方向移动物体()A.左上方B.右上方C.左下方D.右下方7.关于远视眼的成因分析正确的是()A.来自近处的物体成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B.一般是由于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减弱C.晶状体太厚,或是晶状体的前后径太长D.需要戴发散透镜进行矫正8.小希对下列光学成像实例进行了分析,判断正确的是()实例:①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②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像;④幻灯机屏幕上所成的像;⑤照相机中所成的像.A.反射成像的有②③⑤B.折射成像的有①④⑤C.属于实像的是①④⑤D.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9.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字如图甲所示,怎么样使图像变成图乙()A.将载玻片顺时针转动90°B.将载玻片逆时针转动90°C.将载玻片向左上角移动D.将载玻片向右下角移动10.探究烛焰通过焦距是10cm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所示,此时()A. a为物距B. b为焦距C. 凸透镜成放大的烛焰像D. 若蜡烛,透镜不动,仅移动光屏,烛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1、点光源S放在焦距为8cm的凸透镜的焦点上时,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16cm处的垂直于主轴的光屏看到一个圆形光斑,若使屏上光斑面积缩小,可采用的办法是()A.光屏远离透镜一段距离B.光屏向透镜移近一段距离C.点光源远离透镜一段距离D.点光源向透镜移近一段距离12.高老师戴着眼镜正在批作业,听到远处有学生叫她,为了看清该学生的容貌,高老师立即摘下眼镜跟这位学生打招呼。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把放大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放大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放大镜来放大观察邮票上的细小部分,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该()A.小于10cm B.等于10cmC.在10cm到20cm之间D.大于20cm2.下图是蜡烛通过凸透镜所成像的示意图,此时,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A.u>2f B.f<u<2f C.u=f D.u<f3.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15厘米处向30厘米处移动时,则()A.像变大,像距变大B.像先变大后变小,像距变大C.像变小,像距变小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4.实验操作考试临近,同学们上实验室动手实验,通过训练提高操作技能。

如图,小明正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此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透镜与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同一类透镜B.该透镜的焦距是30cmC.此时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D.如果将蜡烛向左移,光屏需要适当右移才能再次形成清晰的像5.2021 年12 月9 日,“太空教师”王亚平为我们展示了神奇的水球光学实验,她在水球里注入一个气泡,产生了双重成像,我们能看到一个正立的像和一个倒立的像,如图所示。

其中水球的外圈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A.该水球外部成所的倒立的像原理与投影仪相同B.如果向水球继续注水,外部变厚,折光能力变强,焦距变长C.当王亚平向靠近“水球”,“倒影”会变小D.无论正立的像还是倒立的像,都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能成等大清晰的像。

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把蜡烛移至刻度尺10cm处,凸透镜不动,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C.把蜡烛移至刻度尺32cm处,凸透镜不动,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5单元《透镜及其应用》精选题40道带答案一.选择题(共14小题)1.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40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等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2.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

拿一个远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

在拿走远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将蜡烛靠近凸透镜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3.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沿着光具座,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位置向焦点移动。

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大B.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小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4.如图所示,把眼镜片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调节光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撤去眼镜片,像变得模糊,调节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

该眼镜片()A.是凹透镜,属近视眼镜B.是凹透镜、属远视眼镜C.是凸透镜,属近视眼镜D.是凸透镜、属远视眼镜5.如图,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B.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C.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小,只需将二维码靠近凸透镜D.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6.物体到凸透镜距离为10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到该透镜的距离为18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的范围为()A.5cm<f<9cm B.9cm<f<10cmC.10cm<f<18cm D.18cm<f<20cm7.如图所示为某款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拍照时,将镜头对准景物,相机通过自动调节,就能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拍摄到更大的像应将镜头远离景物B.为扩大拍摄范围应将镜头靠近景物C.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D.景物在二倍焦距以外才能成缩小的像8.图中L为一薄凸透镜,ab为一发光圆面,二者共轴,S为与L平行放置的屏,已知这时ab可在屏上成清晰的像,现将透镜切除一半,只保留主轴以上的一半透镜,这时ab在S 上的像()A.尺寸不变,亮度不变B.尺寸不变,亮度降低C.只剩半个圆,亮度不变D.只剩半个圆,亮度降低9.如图所示,早期照相馆里摄影师取景时看到的像是倒立的。

有几位同学对此现象展开了讨论:甲:将照相机靠近两位照相的人,可以看到两位照相人的全身像乙:调整相机和两位照相人之间的距离,人像变小时,应减小相机镜头和胶片之间的距离丙:要使人像更亮,必须在两位照相的人身后进行“补光”丁:现在的相机利用光学或电子技术,把倒立的像转变成正立的,便于观察这些说法正确的是()A.甲与乙B.甲与丙C.乙与丁D.丙与丁10.将一蜡烛放在装有水的烧瓶前,调整蜡烛和烧瓶至如图所示位置,在墙壁上得到清晰的像。

该像的性质是()A.缩小的虚像B.放大的虚像C.缩小的实像D.放大的实像11.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常常这样做()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12.如图是爱动脑筋的小明用手机和透镜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两倍焦距B.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的正立、放大的虚像C.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可以制作老花镜镜片D.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增大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13.小明同学用数码相机(可调焦距)拍摄了同一花菜的两张照片。

如图所示,结合图片分析,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照相机的镜头与老花镜属于一类透镜B.凸透镜能成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C.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小一些D.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大一些14.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来观察邮票细节,放大镜与邮票的距离应()A.大于20cm B.等于10cmC.小于10cm D.在10cm与20cm之间二.多选题(共8小题)15.关于生活中的透镜,下列描述合理的是()A.放映幻灯片时,在屏幕上得到的是幻灯片上景物的倒立放大的实像B.看电影时,屏幕上的像相对于胶片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体与放大镜的距离必须小于一倍焦距D.生活中用凸透镜矫正近视眼16.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

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B.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17.某同学对凸透镜成像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其中正确的是()A.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B.缩小的像都是实像,放大的像都是虚像C.缩小的像都是倒立的,放大的像都是正立的D.实像和物体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虚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一侧18.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制作的照相机模型。

通过调整内外纸筒的相对距离,可以在半透明膜上看到远处景物倒立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看到远处景物的像是虚像B.看近景时,她应把内纸筒向右拉一些C.凸透镜与半透明膜之间的距离等于凸透镜的焦距D.使用时,应把凸透镜朝向明亮的室外,内纸筒朝向较暗的室内19.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成的是虚像;乙图中成的是实像B.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 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1倍焦距以内C.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D.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20.很多车主都在车上安装了行车记录仪,便于及时用摄像头将行车过程中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在夜间可以利用摄像头周边的多点红外线补光,拍出依旧清楚的画面。

关于行车记录仪,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两倍焦距外B.行车记录仪的摄像头中用的是凹透镜C.人肉眼是可以观察到红外线的D.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一倍焦距内21.下列关于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甲中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B.图乙中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是实像C.如果把图甲中的物体靠近平面镜,则所成的像将会变小D.如果把图乙中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用手遮住,则在光屏上只能看到烛焰一半的像22.我们常常会看到树枝和树叶上有一些水珠,甲图中看到水珠后面远处景物是倒立的;乙图中透过树叶上的水珠观察到树叶清晰的叶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图中的水珠其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B.甲图中的像是可以成于光屏上的C.甲图中的水珠其作用类似凹透镜D.甲乙两图中的像都是虚像三.填空题(共17小题)23.如图是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

将铅笔靠近玻璃杯的后面,透过玻璃杯可以看到笔尖指向左侧,此时成像为正立、的虚像。

如果将铅笔由靠近玻璃杯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你会看到笔尖指向侧。

24.某小区楼道设有多功能电子门铃,此装置可以通过其内置摄像镜头来识别来访者,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经摄像镜头所成的是(选填“正立”或“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cm。

25.如图所示,小勇利用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看自己的手指纹时,应将手指放在距放大镜(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cm的位置。

当他将手臂伸直,用这个放大镜看窗外远处的物体时,他所看到的是倒立的、(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26.某手机拍照镜头可看作凸透镜,其拍照的原理是:当被拍摄的物体离凸透镜距离(大于/等于/小于)2f时,成倒立的的实像。

当手机离被拍摄的物体很近时,物体所成实像的像距将变,从手机中看到的像变模糊,为了仍能拍摄出清晰的像,我们可以自制手机微距镜头,即在手机镜头前加一(凸/凹)透镜,使近距被拍摄的物体清晰成像。

27.为了加强管理,某单位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行刷脸考勤制度。

如图,当人靠近摄像头时,光源自动打开,照亮(选填“人脸”或“显示屏”)。

人脸通过摄像头成一个倒立、的实像,并与录入的信息进行比对,从而记录考勤。

28.生物课上,小明用一个放大镜近距离观察小昆虫,当他发现看不太清楚小昆虫时,正确的做法是(填“将放大镜离小昆虫稍远一点”或“放大镜离小昆虫稍近一点”).由于小明不小心将放大镜掉在地上摔掉了一小块,他用此放大镜(填“能”或“不能”)成一个完整的小昆虫的像。

29.为保障市民的出行安全,交管部门在很多十字路口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车辆的现场照片,拍照时,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选填“凸”或“凹)透镜,所成的像是(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当车辆远离摄像头时,所成的像将会(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0.娄底高铁站的进站通道采用了人脸识别系统(如图所示),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1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照片传递给设备识别。

此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透镜,它的焦距应50cm(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1.夏天的早晨,树叶上常常会有一些露珠,透过这些露珠看到的叶脉会更清楚(如图),这是由于露珠相当于一个镜,使叶脉放大了。

这种情形下,叶脉位于该“镜”的(选填“二倍焦距以外”、“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或“一倍焦距之内”)。

32.图中是利用f=cm的凸透镜在研究成像规律时物距与像距变化关系的图象。

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15cm处,会得到一个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33.如图是一款小巧方便的手机投影仪,可以实现将“影院”搬到家中,它的镜头相当于透镜,所成的像位于(选填“一倍焦距以内”、“一倍与二倍焦距之间”或“二倍焦距以外”),若让像更大些,应将投影仪(选填“远离”或“靠近”)屏幕。

34.将一玩具鹦鹉(如图甲)紧靠凸透镜,然后逐渐远离的过程中,通过凸透镜观察到三个不同的像(如图乙),则三个像中是实像,是虚像。

三个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35.如图,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贴近书本,并逐渐增大玻璃杯子到书本的距离,尝试透过玻璃杯观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他所看到像不可能是(选填“A”、“B”、“C”或“D”,下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