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吨天生活污水厂设计(改良氧化沟工艺)——毕业设计
5万吨每天城市污水处理厂sbr工艺课程设计(可编辑)

5万吨每天城市污水处理厂sbr工艺课程设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2012/2013 学年第二学期系别: 环境与市政工程系专业:环境工程姓名: 吕继飞学号: 021410134课程设计题目:5万吨每天城市污水处理厂指导教师: 朱新峰目录第1章课程设计任务书- 1 -1.1.《水处理工程》的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1 -1.2 课程设计的内容和深度- 1 -1.3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1 -1.4.课程设计步骤和参考资料- 4 -1.5处理工艺方案的比选- 5 -1.6.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程序- 6 -1.7 原始资料- 7 -第2章设计说明书- 7 -2.1城市污水概论- 7 -2.2废水特性与水质分析- 8 -2.2.1 废水特性- 8 -2.2.2 水质分析- 8 -2.3工艺流程比选- 9 -2.3.1工艺流程选取原则- 9 -2.3.2工艺方案分析- 10 -2.4工艺流程- 13 -2.5工艺说明- 13 -2.5.1粗格栅间- 13 -2.5.2污水提升泵房- 14 -2.5.3细格栅间- 14 -2.5.4曝气沉砂池- 14 -2.5.5小型鼓风机房- 14 -2.5.6配水井- 15 -2.5.7氧化沟- 15 -2.5.8二沉池- 15 -2.5.9污泥泵站- 16 -2.5.10污泥井 - 16 -2.5.11浓缩脱水机房- 17 -2.6处理效果预测- 18 -第3章污水工艺设计计算- 18 - 3.1 污水处理系统 - 18 -3.1.1格栅- 18 -3.1.2 污水提升泵站- 19 -3.1.3 曝气沉砂池 - 19 -3.1.4 SBR池设计计算 - 20 -3.1.5接触消毒池与加氯间- 24 -3.2污处理系统- 25 -3.2.1剩余污泥泵房- 25 -3.2.2污泥浓缩池- 25 -3.2.3浓缩污泥贮池- 26 -3.2.4污泥脱水间- 26 -结论与建议- 29 -附图- 30 -第1章课程设计任务书1.1.《水处理工程》的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1. 依据《课程设计任务书》所提出的资料和要求,学生亲自动手设计一个污水处理厂,主要包括完成设计计算书和设计说明书的编写以及污水处理厂的平面、高程布置图、以巩固和深化《水处理工程》所学的理论知识,实现由理论与实践结合到技术技能提高的目的;2. 熟悉国家建设工程的基本设计程序以及与我专业相关的步骤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基本设计程序包括:可行性研究(立项)----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设计----施工----竣工验收(有时视工程规模和技术复杂程度将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合并为扩大初步设计)。
5万吨城市污水处理厂(A20工艺)设计说明书

污水厂设计说明书第一章 ZT市污水处理厂设计任务书第一节设计任务及要求一、设计任务。
根据所给GZ市资料建一座污水处理厂。
二、设计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对该城市进行污水处理厂的扩大初步设计。
2.编写设计说明计算书。
3.画出两张图:1号图纸: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图(1:500)。
.1号图纸:污水和污泥处理工艺高程布置图(横比1:300;纵比1:500)第二节基本资料一、设计原始资料全年主导风向南风历年最高温度 38 ℃最低温度 4 ℃全年平均气温 24 ℃厂区设计地面标高 +0.00m地震烈度 6级以下二、污水资料1.设计污水总污水量5.0万m3/d,其中工业废水占60%,生活污水占40%。
1.污水处理厂设计地面标高为0.00米。
2.污水提升泵房进水间污水管引入标高为-5m,。
三、出水要求污水处理后应达到国家污水排放标准一级B。
表1 基本控制项目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日均值)单位:mg/L序号基本控制项目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A标准B标准1 化学需氧量(COD)50 60 100 120①2 生化需氧量(BOD5)10 20 30 60①3 悬浮物(SS)10 20 30 504 动植物油 1 35 205 石油类 1 3 5 156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5 1 2 57 总氮(以N计)15 20 ——8 氨氮(以N计)②5(8)8(15)25(30)—9 总磷(以P计)2005年12月31日前建设的1 1.5 3 52006年1月1日起建设的0.5 1 3 510 色度(稀释倍数)30 30 40 5011 PH 6~912 粪大肠菌群数/(个/L)103104104—注:①下列情况下按去除率指标执行:当进水COD大于350mg/L时,去除率应大于60%;BOD大于160mg/L时,去除率应大于50%。
②括号外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括号内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
项目名称数值≤20mg/lSS≤20mg/lTN≤20mg/1;TP ≤lmg/lBOD5≤20mg/l SS≤20mg/l总氮(以N计)≤20mg/1 TP≤lmg/l第二章城市污水处理厂总体设计第一节设计规模的确定一、设计规模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规模以平均时流量计一、设计流量设计时不考虑工业废水流量的变化。
污水处理厂设计_毕业设计

污水处理厂设计_毕业设计一、引言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大量的污水产生,如果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成为了保护环境、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举措。
本次毕业设计旨在设计一座高效、经济、环保的污水处理厂,以满足特定区域的污水处理需求。
二、设计任务与要求(一)设计规模根据给定的区域人口、工业用水等数据,确定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规模,包括日处理水量、最大时处理水量等。
(二)进水水质分析进水的主要污染物指标,如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₅)、悬浮物(SS)、氮、磷等的浓度范围。
(三)出水水质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排放标准,确定处理后的出水水质要求,确保达标排放。
(四)工艺流程选择综合考虑污水的性质、处理效果、运行成本、占地面积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五)主要构筑物设计对污水处理厂的各个构筑物,如格栅、沉砂池、初沉池、生物处理池、二沉池、消毒池等进行详细设计,包括尺寸、结构、设备选型等。
(六)平面布置与高程布置合理规划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局,使各构筑物之间的连接顺畅,便于操作和管理;同时进行高程布置,确保污水在处理过程中能够自流,降低能耗。
三、工艺流程确定(一)常见工艺流程介绍目前,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包括传统活性污泥法、氧化沟法、A²/O 法、SBR 法等。
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成熟,但占地面积较大,运行费用较高;氧化沟法具有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运行稳定;A²/O 法同时具备去除有机物、氮和磷的功能,效果显著;SBR 法工艺灵活,可适应水质水量的变化。
(二)本设计工艺流程选择经过对各种工艺流程的对比分析,并结合本设计的进水水质和出水要求,最终选择 A²/O 工艺流程。
该工艺能够有效地去除有机物、氮和磷,且具有运行稳定、管理方便等优点。
四、主要构筑物设计(一)格栅格栅是污水处理厂的第一道处理工序,用于去除污水中的较大悬浮物和漂浮物。
氧化沟毕业设计

1285.76
二沉池
D32m,5.73m
2
287.88
消化池
D16m,H8m
2
188.4
造价总和
1763.95
6.1 土建费用造价列表
6.2 主要设备造价
名称
规格
数量
功率kw
格栅除污机
FH型旋转式
2
2.5
螺旋泵
350QW1000-12
6
55
阶梯式格栅除污机
JT型
2
2.2
栅渣压榨机
SY型
2
1.5
螺旋砂水分离器
4
8
24
768
污泥泵
30
4
24
2880
单螺杆泵
7.5
2
24
360
螺旋输送机
1.5
2
24
216
其他
1000
总功率
32624
主要电器消耗电力设备一览表
电表综合电价(元/d)为:32624×0.5=16312 即每月电费(元)为: 16312×30=489360 每年电费为587.2万元。
6.5 工资福利开支
采用两个污泥浓缩池,每个池面积为A/2=62.5m2
则浓缩池直径为
取污泥浓缩时间T=16h,则
3.3.4 浓缩池工作部分高度h1
3.3.6 浓缩池总高度
3.3.5 缓冲层高h3 超高h2取0.3m h3取0.3m
3.3.7 浓缩后污泥体积 H=h1+h2+h3=3.6m
3.3.4 超高h2
氧化沟工艺处理城市污水
论文题目:
第一章 设计概论
1.1 原始数据
5万吨天生活污水厂设计(改良氧化沟工艺)——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题目:某县 5.0万吨/天生活污水厂设计(改良氧化沟工艺)院系名称:化学学院专业班级:目录1.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氧化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发展 (1)1.1.1氧化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1)1.1.2氧化沟技术的演变及发展 (2)1.2氧化沟脱氮除磷的矛盾关系及某些解决方法 (3)1.2.1污泥泥龄 (3)1.2.2碳源 (3)1.2.3硝酸盐 (4)1.2.4系统的硝化和反硝化容量问题 (4)1.3氧化沟的曝气和混合推动设备 (4)1.3.1曝气设备 (4)1.3.2水下推进设备 (5)1.3.3氧化沟曝气设备选型及设计关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四沟式氧化沟工艺原理及特点 (6)1.4.1工艺原理 (6)1.4.2四沟式氧化沟工艺特点 (6)2.设计说明书 (7)2.1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 (7)2.2进水水质及出水所需达到的目标 (7)2.3流程说明 (7)2.3.1格栅 (8)2.3.2进水泵房 (9)2.3.3旋流沉砂池 (9)2.3.4厌氧混合池与氧化沟 (11)2.3.5二级提升泵房及废水调节池 (13)2.3.6气水反冲洗滤池与清水池 (13)2.3.7消毒池 (15)2.3.8加药间 (15)2.3.9污泥储泥池 (15)2.3.10污泥浓缩脱水机房 (15)3.设计计算书 (16)3.1粗格栅的设计 (16)3.2进水泵房的设计 (18)3.3细格栅的设计 (18)3.4旋流沉砂池的设计 (20)3.5厌氧混合池与氧化沟的设计 (22)3.6二级提升泵房及废水调节池的设计 (29)3.7气水反冲洗滤池与清水池 (30)3.8消毒池 (34)3.9加药间 (34)3.10污泥储泥池 (35)3.11污泥浓缩脱水机房 (35)结论 (38)致谢 (39)参考文献 (40)1.绪论上百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在逐渐形成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重大的环境问题,在我国近几十年来集中出现,呈现压缩型、复合型、结构型的特点。
改良氧化沟工艺毕业设计

改良氧化沟工艺毕业设计氧化沟工艺是一种常见的水处理技术,其运用广泛,已成为现代化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核心环节。
本文将从现有氧化沟工艺的特点与不足出发,对氧化沟工艺进行改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
氧化沟工艺特点与不足氧化沟工艺的特点是:占地面积小、投资少、操作简单、处理效率高、出水质量好。
特别是在小城市和乡村的污水处理中,更是能够充分体现出其良好的应用性。
但是,现有氧化沟工艺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如COD和氨氮等物质处理效率不高,而且处理后的污泥难以处理。
为此,本文对氧化沟工艺进行改良。
改良氧化沟工艺设计经过对现有氧化沟工艺的分析,本文针对氧化沟工艺的不足,进行了以下改良方案的制定:改良1:加装氧气池氧化池加装氧气池,增加氧气供应时序,使微生物生长更为充足、更完整,以此提升处理效率。
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氨氮会被转化为亚硝酸盐,在后续处理中可进一步转化为硝酸盐。
以此提高氨氮和COD的处理效率。
改良2:调整氧化池的BOD/COD 比调整氧化池的BOD(有机物)与COD(化学需氧量)比,以提高处理效率。
通常情况下,BOD/COD比为0.5,调整到BOD/COD比为0.65,能够进一步提高水质处理效率。
因为氧化池中有机物的含量高,不能满足微生物的需要,而加大BOD/COD比则能够满足微生物生长的需要。
改良3:调整氧化池的深度根据微生物的生长特点,氧化池的深度应当不过深,以便氧气更为充足,使用更加方便。
改良后的方案中,氧化池的深度为2-3m,这样能够避免深度过深的问题。
改良4:处理污水前预处理预处理是指在污水进入氧化池前,对污水进行初级处理,以去除一些比较顽固的有机物质,通过预处理,既可以减少污水负荷,也能保障维持好氧微生物的充足生长所需要的含氧量,进而提高处理效率,并且在处理后的污泥处理也变得更加容易。
综上,通过对氧化沟工艺的改善,污水处理效率可大大提高。
本文的方案实施起来,可以非常方便,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现有技术改进现有工艺,从而使氧化沟工艺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生产和生活,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5万m3/日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厂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5万m3/日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厂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课题名称:5万m3/日氧化沟-接触过滤工艺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1、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依据(选题意义、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主要参考文献目录)1.1 选题意义: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蓬勃向上,各方面的变化日新月异,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了许多。
随着城市工业生产的发展,城市人口的递增,城市规模的扩大,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出量日益增多,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周围河流,致使城市周围环境污染十分严重,不但直接污染了市区的地下饮用水,而且对河流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危害,人类和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受到了日益严重的威胁。
同时,水生态系统体现了人与水的和谐共存与协调发展,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关键因素,与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因而,城市污水治理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理论是用于实践的,将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设计原理、方法和步骤,能根据原始设计资料正确地独立地选定设计方案,掌握污水厂设计的基本,尤其是专业知识用于本次毕业设计之中,以提高自己的工程设计能力,为自己走上工作岗位进行工程设计打下坚固的实践基础。
通过毕业设计,能够熟悉并掌握排水工程的设计内容、流程及各构筑物的设计方法,熟悉设计计算书和设计说明书的编写内容和编制方法,并绘制工程图纸。
该城市的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常年平均气温为13~24℃,厂区平均地面标高为20m,百年一遇的最高洪水位为20m。
因为该城市人口较多城市污水排放量大,如果不处理直接排放到沟河,将对水体造成污染,因为污水中含氮磷较多,也可使水体富营养化,所以必须建设污水处理厂对该城市排放的污水进行处理。
所选择的污水处理工艺应具有一定的脱氮除磷功能以防水体的富营养化。
据此,需确定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流程和处理构筑物的类型与数量,进行处理构筑物及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和污水厂各构筑物以及各种管渠等总体布置。
50000吨天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设计

50000吨天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设计综合设计(论文)50000吨/天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设计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环境工程年级班别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4年4月15日一、设计(论文)的内容南海市丹灶镇横江生活污水处理厂一期处理规模为50000吨/天,对该污水处理进行工艺设计。
二、设计(论文)的要求与数据表1 生活污水设计水质指标主要污染产物SS COD Cr BOD5氨氮磷酸盐原水水质(mg/L)250 350 180 30 4排放标准(mg/L)≦40 ≦40 ≦20 ≦8 ≦0.5三、设计(论文)应完成的工作选择工艺流程,计算各处理构筑物的尺寸,选定主要设备的型号及处理能力,并绘出总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高程图、管道布置图、二沉池的剖面图及溢流堰详图,对辅助构筑物进行布置和设计,给出整个工程的投资概算。
编制正式设计说明书,完成毕业设计。
五、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1.《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2.张自杰主编,《环境工程手册》—水污染防治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陈季华,奚旦立,《废水处理工艺设计及实例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4.张希衡主编,《废水治理工程》,冶金工业出版社,1984。
5.《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一级标准。
7.《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二时段一级标准。
8.《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B标准。
摘要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中心城区和小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镇生活污水对城区及附近河流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各地政府大力投入资金,力图改变现今水体的水质。
:本设计要求处理佛山南海区丹灶镇50000吨/天的生活污水。
进水水质为BOD5 180mg/L,CODcr:350mg/L, SS:250mg/L,氨氮:30mg/L,磷酸盐:4mg/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万吨天生活污水厂设计(改良氧化沟工艺)——毕业设计2013届毕业生毕业设计题 目:某县 5.0万吨/天生活污水厂设计(改良氧化沟工艺)院系名称: 化 学 学院 专业班级:学生姓名: 学 号:指导教师: 教师职称: 教 授2013年05月18日摘要在我国目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氧化沟污水处理技术被认为是出水水质好、运行可靠的污水生物处理方法,特别是其封闭循环式的池型较适用于污水的除磷脱氮。
对于中小城市及乡镇采用氧化沟处理污水来说,其建设速度快、投资省、管理方便等优点,使得能收到很好的预期效果。
日处理量为5.0万吨的小型污水处理厂,采用改良氧化沟工艺,以改进型四沟式氧化沟和曝气生物滤池为核心处理构筑物。
污水通过管道进入提升泵房、经细格栅后进入厌氧池+氧化后的生物反应池中,在氧化沟内与回流污泥在厌氧池内混合,进行磷的释放,然后进入改进型的四沟式氧化沟,出来的清水进入气水反冲洗滤池中进行深度处理,最后经紫外线消毒后出水。
四沟式氧化沟采用边沟排泥,这样既有利于除磷,又有利于后续的污泥处理;通过工程实践,根据氧化沟工艺设计和应用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提出氧化沟处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完善措施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改进型四沟式氧化沟;曝气生物滤池;脱氮除磷;Title 50,000 t/d sewage plant design based on improved oxidation ditch process for a countyAbstractIn our current technology, economic conditions, the oxidation ditch waste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is considered the water quality is good, reliable operation of biolog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 methods, Especially its closed circular pool type is more suitable for phosphorus and nitrogen removal of sewage. Oxidation ditch sewage treatment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 and towns, the speed of its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management and easy, so expected to receive good effect. Daily processing capacity of 50,000 tons of small sewage treatment plants, improved oxidation ditch process, improved four oxidation ditch and 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 as the core processing structures. Sewage through a pipe into the upgrading pumping stations, into the anaerobic tank through fine grid + oxidized biological reaction vessel, in the oxidation ditch and the return sludge in the anaerobic tanks mixed phosphorus release, and then enter the Improvedthe four oxidation ditch, out of the clear water into the gas-water backwash filter depth processing, the final effluent after UV disinfection. The four oxidation ditch Ditch mud, both for phosphorus removal, but also conducive to subsequent sludge treatment; engineering practice, according to the shortcomings and problems that exist in the oxidation ditch process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xidation ditch treatment lifesewage and industrial wastewater perfect measures and trends.Keywords :Improved four oxidation ditch;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Nitrogenand phosphorus removal.目录1.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氧化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发展 (1)1.1.1氧化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1)1.1.2氧化沟技术的演变及发展 (2)1.2氧化沟脱氮除磷的矛盾关系及某些解决方法 (3)1.2.1污泥泥龄 (3)1.2.2碳源 (4)1.2.3硝酸盐 (4)1.2.4系统的硝化和反硝化容量问题 (4)1.3氧化沟的曝气和混合推动设备 (4)1.3.1曝气设备 (4)1.3.2水下推进设备 (5)1.3.3氧化沟曝气设备选型及设计关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四沟式氧化沟工艺原理及特点 (6)1.4.1工艺原理 (6)1.4.2四沟式氧化沟工艺特点 (6)2.设计说明书 (8)2.1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 (8)2.2进水水质及出水所需达到的目标 (8)2.3流程说明 (8)2.3.1格栅 (9)2.3.2进水泵房 (10)2.3.3旋流沉砂池 (10)2.3.4厌氧混合池与氧化沟 (12)2.3.5二级提升泵房及废水调节池 (14)2.3.6气水反冲洗滤池与清水池 (15)2.3.7消毒池 (16)2.3.8加药间 (16)2.3.9污泥储泥池 (16)2.3.10污泥浓缩脱水机房 (17)3.设计计算书 (18)3.1粗格栅的设计 (18)3.2进水泵房的设计 (20)3.3细格栅的设计 (20)3.4旋流沉砂池的设计 (22)3.5厌氧混合池与氧化沟的设计 (24)3.6二级提升泵房及废水调节池的设计 (31)3.7气水反冲洗滤池与清水池 (32)3.8消毒池 (36)3.9加药间 (37)3.10污泥储泥池 (37)3.11污泥浓缩脱水机房 (37)结论 (40)致谢 (41)参考文献 (42)1.绪论上百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在逐渐形成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重大的环境问题,在我国近几十年来集中出现,呈现压缩型、复合型、结构型的特点。
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社会各方面的变化日新月异,但与之而来的严重的环境污染也同样让我们目不暇接。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并影响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且时空分布严重不均,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原始资源型缺水问题已经日益突出。
近几年频繁出现的极端天气,比如2008年南方大雪冰封了河流湖泊和亿万同胞回家的路;2010年山东、甘肃出现六十年不遇的干旱,使许多水库、河流干涸和断流;2012年7月北京遭遇61年最强暴雨,造成经济损失近百亿元;而与此同时三年连旱使得云南苦不堪言。
华北地区几乎处于有河皆涸、有水皆污的状况,致使许多城市限水限电,南方不少城市也面临“有水难用”、“优于水而忧于水”的发展困境。
长此以往,江南水乡将无水可喝,说出去这不是天大的悲哀吗?是我们采取行动的时候了[1]。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以及人们对安全健康和社会环境的关注,国家和地方对污水排放的控制也越来越严格,对污水处理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科学发展观已经逐渐深入人心。
在近10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城市污水处理的理论和技术有了巨大的发展,在污水处理技术方面应用最多的是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及其变型工艺,如氧化沟法及其变型工艺、SBR法及其变型工艺,还有生物膜法[2]。
其中氧化沟法及其变型工艺被认为是出水水质好、运行可靠、基建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低的污水生物处理方法,特别是其封闭循环式的池型尤其有优势,适用于污水的除磷脱氮,在国内外用得最为广泛[3]。
1.1氧化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发展1.1.1氧化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氧化沟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形,最早是由荷兰果里卫生研究所(TND)的帕斯维尔(A﹒Pasveer)教授发明的。
1954年首先在海牙北部的沃绍本建造了第一个生产型实验厂并投入使用,试验厂的基本特征是跑道型循环混合式曝气池,以后几经改革作为污水处理设施用于污水处理厂的建造中。
氧化沟的池体狭长,池深较浅,在沟槽中设有机械曝气和推进装置,近年来也有采用局部区域鼓风曝气外加水下推进器的运行方式。
池体的布置和曝气、搅拌装置都有利于廊道内的混合液单向流动。
廊道中水流虽然呈推流式,但过程动力学接近完全混合反应池。
当污水离开曝气区后,溶解氧浓度降低,有可能发生反硝化反应[4]。
1.1.2氧化沟技术的演变及发展氧化沟工艺已有百余年的历史,自诞生以来,其发展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1)第一代氧化沟——Pasveer氧化沟Pasvee r氧化沟可追溯到1920年,其雏形是在英国Sheffield建成的桨板曝气池,是一种简易污水处理系统,最初属于延时曝气法,目的是处理周边城镇的污水,服务人口只有几百人。
它把常规处理系统的四个主要内容合并在一个沟中完成,白天进水曝气,晚上作沉淀池用,结构简单,处理效果好。
第一代氧化沟沟深1—2.5m,为了可以连续运行,已发展了多种形式,设置了二沉池。
(2)第二代氧化沟——规模型和用于处理工业废水氧化沟较于其他污水处理方法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管理方便和构筑物少便于维护等优点,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其数量和规模不断增长和扩大,处理能力也大大增加。
新一代氧化沟采用直径1m的曝气刷和立式曝气器,使氧化沟的沟深逐步扩大,可达3.5m,称之为Carrouse l氧化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