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第3讲透镜及其应用试题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训练-附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训练-附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训练-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关于凸透镜成像及其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实像B.照相机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电影投影机投到屏幕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D.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一定都比物体小2.如图所示,F是透镜的焦点,其中正确的光路图是()A.B.C.D.3.如图所示,这是妈妈给李华上网课使用的一款手机屏幕放大器。

其主要部件是一个透镜,通过它可以看到正立、放大的手机上的画面,下面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透镜的应用与投影仪的原理相同B.通过透镜看到的画面是放大的实像C.手机离透镜的距离要大于该透镜的二倍焦距D.要想通过放大器看到的画面变大些,应将手机稍远离放大器4.如图所示,能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光路图及矫正方法正确的是()A.近视眼矫正图B.远视眼成像原理C.近视眼成像原理D.近视眼矫正图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f=12cm,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图中光屏和蜡烛互换位置后光屏上不能呈现清晰的像B.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会再次得到清晰的像C.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移到30cm刻度线处,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会再次得到清晰的像D.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移至45cm刻度线处,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会再次得到清晰的像6.城市的很多街口都安装了360°高清晰摄像头,由公安局实施24小时监控,来保护人民的安全。

摄像机的像距几乎不变,但镜头的功能类似于人眼睛的晶状体,焦距可以调节,如图所示。

某犯罪嫌疑人在成像板上已经成清晰的像,此时镜头的焦点在F处,在监控此人的过程中(该人在成像板上的像保持清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常人的眼睛明视距离为50cmB.如果该人靠近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a点C.不管该人走近还是走远,所成的像都是倒立、放大的实像D.如果保持人与镜头的位置不变,撤去成像板,则不能成像7.如图,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左侧,在右侧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光屏上能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B.蜡烛向左适当移动,要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光屏要适当向右移动C.蜡烛、透镜位置不变,只换一只焦距更短的透镜,要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D.此透镜的焦距在7.5cm至15cm之间8.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作出的像距v和物距u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当u=l8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当u=8cm时,该凸透镜的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相同D.物距u从15cm增大到30cm的过程中,光屏上成的像逐渐变小二、填空题9.某手机拍照镜头可看作凸透镜,其拍照的原理是:当被拍摄的物体离凸透镜距离(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f时,成倒立实像。

中考物理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测试卷(附带参考答案)

中考物理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测试卷(附带参考答案)

中考物理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测试卷(附带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古老的器件应用到了光学知识,其中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A.梳妆镜B.日晷仪C.望远镜D.照相机2.物体沿凸透镜主光轴从2倍焦距处匀速向外移动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速度将()A.像变大,速度变大B.像变大,速度不变C.像变小,速度变小D.像变小,速度不变3.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从透镜处缓慢远离透镜,如图,这时在白纸上可看到的现象是()A.白纸上有缩小的光斑(小亮点),光斑大小不变B.白纸上的光斑先变大,再变小C.白纸上的光斑先变小,再变大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4.如图小问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获得的有关数据。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甲让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焦距f=20.0cmB.图乙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此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制成的光学仪器是投影仪C.图丙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成像时的像距v和物距u的关系图像,成实像时u<f D.由图丙知当u>2f时,物体移动速度大于像移动的速度5.在光具座的A点处放置一发光物体,从焦距f甲为5厘米、f乙为10厘米、f丙为20厘米的凸透镜中选择一个放置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在BC间移动光屏时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选择的凸透镜为A.甲B.乙C.甲、乙D.乙、丙6.月食和日食都是罕见天象,下列光现象与月食成因相同的是()A.墙上“兔”B.水中“塔”C.空中“桥”D.镜中“字”7.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成功进驻天和核心舱,开始中国迄今时间最长的载人“飞行”,航天员们在太空中不会看到在地球上的星星“眨跟”现象,他们开讲的“天宫课堂”和各种活动的图像和声音信号都能向地面及时传送。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测试题(带参考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测试题(带参考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测试题(带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是天文望远镜成像示意图,来自远处的光经过物镜与目镜时,发生的光学现象是()A.物镜处反射,目镜处反射B.物镜处折射,目镜处折射C.物镜处反射,目镜折射D.物镜处折射,目镜处反射2.如图是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授课”时的情景,若她的脸离水球球心的距离是30cm,则该水球的焦距可能是()A.10cm B.15cm C.20cm D.40cm3.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的两种情景。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B.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1倍焦距以内C.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D.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4.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地面上呈现人的影子B.睡莲在水中形成“倒影”C.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D.放大镜把字“放大”5.放在凸透镜主光轴上焦点F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B.两条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为S的虚像位置C.只有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凸透镜才会起到会聚作用D.凸透镜的会聚作用与点光源S在主光轴的位置有关6.如图是小明利用手机和透镜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两倍焦距B.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的正立、放大的虚像C.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可以制作近视镜片D.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适当减小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7.2021年4月30日,邵阳市天空出现了难得一见的“日晕”,许多市民都目睹了这美丽的自然奇观,如图是某摄影爱好者用相机拍摄的精彩瞬间,下列对照相机成像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实像8.如图甲所示,一幅漫画立在桌面上,小明把一个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放在漫画前,惊奇地发现,透过水杯看到漫画中的老鼠变“胖”了,还掉头奔向猫,如图乙所示。

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专题03 透镜及其应用(2)(通用版)

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专题03 透镜及其应用(2)(通用版)

专题03透镜及其应用(解析版)一、选择题(2022·江苏苏州)1. 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光具座上的蜡烛、凸透镜、光屏如图放置,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屏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B. 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8cmC. 先向右移动光屏,再移动凸透镜到某位置一定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D. 只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放上远视眼镜可在屏上再次看到清晰的像【答案】C【解析】【详解】A.图中物距大于像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 错误;B.此时物距为50.0cm-25.0cm=25.0cm此时u>2f即25.0cm>2f①像距v=67.0cm-50.0cm=17.0cm此时2f>v>f即2f>17.0cm>f②由①②得8.5cm<f<12.5cm该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8cm,故B错误;C.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向右移动光屏,像距变大,应该减小物距,才能成清晰的像,再向左移动凸透镜到某位置一定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故C正确;D.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只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成在光屏的前面,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放上远视眼镜使像更靠近凸透镜,不能在屏上再次看到清晰的像,故D错误。

故选C。

(2022·湖北宜昌)2. 如图所示是一种常见的投射灯,它的成像镜头可简化为一一个凸透镜,能把投影片ab投射到地面,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其成像原理的示意图是()A.B.C.D.【答案】B【解析】【详解】由图结合题意可知,灯内部较小的投影片在地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投影片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其实像在凸透镜另一侧二倍焦距之外,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22·湖北省黄冈市、孝感市、咸宁市)3. 2022年5月10日,在蔚蓝地球的映衬下,我国发射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成功对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

中考物理总复习知识网络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试题

中考物理总复习知识网络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试题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1、透镜: ;2、凸透镜 一、透 3、凹透镜镜 4、相关概念〔1〕主光轴:〔2〕光心:〔3〕焦点:〔4〕焦距:〔5〕物距:〔6〕像距:5、实验二、凸透镜成像规律:1、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简要归纳成下面三句话: ①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 ②实像异侧、倒,物远像近、小;③虚像同侧、正,物近像近、小。

2、实像与虚像。

像是实际光线聚集而成了,而 像是反射光线或者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聚集而成的,不是实际光线聚集成的。

2. 像能用光屏接收到,而 像不行。

3、生活中的透镜: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

眼睛 三、 近视眼应用 远视眼显微镜:1、构造 2、原理 3、作用 望远镜:1、构造 2、原理 3、作用画出显微镜、望远镜的成像原理图:励志赠言经典语录精选句;挥动**,放飞梦想。

厚积薄发,一鸣惊人。

关于努力学习的语录。

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文人留下如头悬梁锥刺股的经典的,而近代又有哪些经典的高中励志赠言出现呢?小编筛选了高中励志赠言句经典语录,看看是否有些帮助吧。

好男儿踌躇满志,你将如愿;真巾帼灿烂扬眉,我要成功。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

功崇惟志,业广为勤。

耕耘今天,收获明天。

成功,要靠辛勤与汗水,也要靠技巧与方法。

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

不要自卑,你不比别人笨。

不要自满,别人不比你笨。

高三某班,青春无限,超越梦想,勇于争先。

敢闯敢拼,**协力,争创佳绩。

丰富学校体育内涵,共建时代校园文化。

奋勇冲击,永争第一。

奋斗冲刺,誓要蟾宫折桂;全心拼搏,定能金榜题名。

放心去飞,勇敢去追,追一切我们为完成的梦。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短暂辛苦,终身幸福。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登高山,以知天之高;临深溪,以明地之厚。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把握机遇,心想事成。

奥运精神,永驻我心。

“想”要壮志凌云,“干”要脚踏实地。

**燃烧希望,励志赢来成功。

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

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

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一、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1.如图所示,图甲测凸透镜的焦距,图乙“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40cmB. 图乙的成像的特点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C. 图乙中若用遮光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只出现像的下半部分D. 图乙中若在凸透镜左侧“戴”上近视镜,光屏向右移动才能找到清晰的像【答案】D【解析】【解答】解: A、根据甲图可以知道f=10cm,故A错误;B、根据乙图u>2f,应用应该是照相机,故B错误;C、挡住了透镜上半部分,光能通过下半部分会聚成像,只是光线变少了能成一个变暗的完整的像,故C错误;D、戴上近视眼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像会成在后面,光屏向右移动.故D 正确.故选:D.【分析】(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研究的是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成像特点的变化与透镜的焦距有关.首先确定凸透镜的焦距;(2)然后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表格:物距(u)成像特点像距(v)应用u>2f倒立缩小实像f<v<2f照相机u=2f倒立等大实像v=2f测焦距2f>u>f倒立放大实像v>2f投影仪/幻灯机u=f不成像u,<f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2.下列作图错误的是()A. 力F的力臂B. 判定螺线管的极性C. 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D. 光的反射【答案】B【解析】【解答】A、由A图知,力F的力臂是正确的,A不符合题意;B、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B符合题意;C、由B图知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是正确的,C不符合题意;D、由D图知光的反射的光路图是正确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画力臂的方法:找支点;沿力的方向画延长线;过支点向力的延长线做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就是力臂;B、安培定则:用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让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C、经过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的反向延长线过虚焦点;射向虚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D、反射定律:反射线跟入射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线和入射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测试卷(带有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测试卷(带有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测试卷(带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关于常见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焦距越小的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明显B.校园内安装的监控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C.为矫正近视眼,要用适当的凸透镜片做成眼镜D.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凹透镜后一定经过焦点2.将一玩具熊猫(图甲)紧靠凸透镜,然后逐渐远离,此过程中,凸透镜可以成三个不同的像(图乙、丙、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丁、乙、丙B.图乙是虚像C.图丙的成像原理与投影仪相同D.观察到图丁时,物距比二倍焦距要大3.若凸透镜某次成像时的物距和像距均为30cm,则当物距变为20cm时,物体经凸透镜将成()A.倒立等大的像B.倒立缩小的像C.倒立放大的像D.正立放大的像4.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物体距凸透镜3Ocm 时,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清晰可得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等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5.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当物体距离透镜8cm时,成正立的像B.当物体距透镜16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从距离透镜20cm处远离透镜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D.当物体从距离透镜20cm处靠近透镜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6.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A.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乙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是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C.图丙表示的是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的情况,属于光的反射现象D.图丁中,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原理可制成照相机7.某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f,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关于a,b,c,d四点的成像情况,他归纳出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A.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B.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C.烛焰位于b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D.烛焰位于d点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8.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思想家墨子就在《墨经》中论述了小孔成像等光学现象,下列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A.海市蜃楼B.桥在水中的倒影C.用放大镜看报纸D.路灯下的影子9.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5厘米,在透镜左侧10厘米处,有一个与主光轴垂直的物体AB,在透镜右侧15厘米处放一个平面镜,镜面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则该光具组中,物体AB的成像情况是()A.一个正立实像,一个倒立实像,一个正立虚像B.一个正立实像,一个正立虚像,一个倒立虚像C.一个倒立实像,一个正立虚像,一个倒立虚像D.一个正立实像,一个倒立实像,一个倒立虚像10.如图所示,利用图甲来测凸透镜的焦距,利用图乙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0.0 cmB.图乙中成像的特点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C.图乙中若用遮光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只出现像的下半部分D.图乙中若在凸透镜左侧“戴”上近视眼镜,光屏向右移动才能找到清晰的像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训练题(附带有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训练题(附带有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训练题(附带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知识点复习1.透镜:利用光的来工作的光学元件。

2.凸透镜:中间,边缘。

对光有作用。

3.凹透镜:中间,边缘。

对光有作用。

4.三条特殊光路图:(1)凸透镜:(2)凹透镜:5.凸透镜的成像规律:6.眼睛和眼镜:(1)眼睛: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

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cm,这个距离叫做明视距离。

(2)近视眼和远视眼:佩戴用透镜做成的近视眼镜佩戴用透镜做成的眼镜专题练习一、单选题1.我市正在加快“绿色城市”建设的步伐,城市建设规划是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为此,需要航空摄影人员从高空给城市拍照,若所用的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60mm,则胶片与镜头的距离()A.大于120mm B.恰为120mm C.小于60mm D.略大于60mm2.大门和一楼“刷脸”作为教师考勤识别手段,刷脸成像过程与手机镜头成像原理相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成的像在摄像头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B.摄像头的镜片是凹透镜C.为使屏上半张脸变完整,可适当靠近摄像头D.获取脸部特征时成的是正立的实像3.小美同学需要用一块焦距为15厘米到7.5厘米之间的凸透镜.她利用光具座做实验,保持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是15厘米,更换透镜a、b、c,调节光屏,结果a镜能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b镜能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c镜可以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则符合要求的透镜的是()A.a凸透镜B.b凸透镜C.c凸透镜D.三者都可以4.下列关于光现象的分析与描述正确的是()A.平面镜成像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关,物体距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B.站在湖水边,看到“鱼儿”在清澈的水中游动,我们实际看到的是鱼儿的实像C.缤纷的彩虹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D.人配戴的是凹透镜,用来矫正远视眼5.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6.如图是爱动脑筋的小明用手机和透镜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两倍焦距B.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的正立、放大的虚像C.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可以制作老花镜镜片D.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增大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7.如下图所示,是几种光学器材的示意图,其中凹透镜的是()A.B.C.D.8.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6cm处,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6cm B.8cm C.10cm D.20cm9.2023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视觉2023,关注普遍的眼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讲 透镜及其应用
透镜成像规律作图
1.(2015·安徽)如图,L 表示凹透镜,MN 为主光轴,O 点为光心,F 为焦点.图甲和图乙表示经过凹透镜的两条特殊光路,请运用凹透镜的特殊光路,在图丙中画出物体AB 通过凹透镜所成虚像A ′B ′的光路图.
解:
2.(2011·安徽)图中L 为凸透镜,MN 为其主光轴,O 为光心,若物体AB 经凸透镜成的实像为A ′B ′,试用作图的方法确定凸透镜的一个焦点F ,并在图中标出F 的位置. 解:
有关透镜的作图证明 3.(2014·安徽)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以通过画光路图去理解.在光路图中凸透镜用图a 表示,O 点为光心,F 为焦点.图b 中A ′B ′是物体AB 经透镜所成的像.
(1)请画出图b 中两条入射光线的出射光线,完成成像光路图;
(2)在图b 中,物距用u 表示,即u =BO ;像距用v 表示,即v =OB ′;焦距用f 表示,即f =OF .请运用几何知识证明:1u +1v =1f . 解:(1)经过光心光线不改变方向;平行于主光轴光线经折射后经过右焦点.两条光线交点就是成像点,光路图如图所示:
(2)设经过光心光线,左段AO 为a ,右段OA ′为b ,
根据几何知识可知:△OA ′F ′∽△AA ′C ,△ABO ∽△A ′B ′O ,且AC =OB =M
则OF ′AC =OA ′AA ′
① AO OA ′=BO B ′O
② 即:f u =b a +b
① a b =u v
② 两式联立消去a 、b 即得1u +1v =1f
. 凸透镜成像探究实验
4.(2016·安徽)关于凸透镜成像实验,完成以下内容:
(1)首先应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固定在光具座上,并调节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图中O为凸透镜的光心,F为焦点,请画出烛焰上的S发出的三条光线(中间一条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经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并确定其像的位置S′.
解:
(3)实验中当物距u等于焦距f时,某同学却发现在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看到了烛焰正立放大的像.对此下列解释合理的是B.
A.因为烛焰有一定的宽度,实际上它的某些部分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
B.因为烛焰有一定的宽度,实际上它的某些部分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小于焦距
C.这是烛焰发出的光经凸透镜表面反射形成的像
5.(2013·安徽)某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老师要求他观察物距等于5 cm 时烛焰所成的像.实验时,他将点燃的蜡烛移到物距为5 cm处(如图),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上只有光斑(图中未画出).
(1)下列关于光斑的说法正确的是:C(填字母).
A.光斑是烛焰所成的实像
B.光斑是烛焰所成的虚像
C.光斑是烛焰发出的光折射到光屏上形成的
(2)为了观察物距等于5 cm时烛焰的成像特点,请你写出接下来的操作步骤:移去光屏,从凸透镜的右侧通过凸透镜观察烛焰的像.
绿版练
第3讲透镜及其应用
1.(2016·遂宁)为了监控取款机前的实时情况,银行ATM自动取款机上方安装有一摄像头.摄像头的工作原理相当于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取款人逐渐靠近取款机时,他所成的像会逐渐变大(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016·重庆A卷)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用该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位置如图乙时,移动光屏可得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
3.(2016·凉山)毕业前夕同学们用照相机拍毕业照时,要想使被拍的景物成的像大一些,照相机与被拍景物之间的距离应减小一些,底片跟镜头间的距离(暗箱)应增大一些.(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小林在家里拿爷爷的放大镜做实验,第一次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甲所示,此时他看到的是字的虚像;第二次小林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乙所示,这时他看到的是字的实像(以上两空填“实”或“虚”).从图甲到图乙的变化过程中,放大镜是逐渐远离(填“靠近”或“远离”)书本的.
5.(2016·济宁)小希对下列光学成像实例进行了分析,判断正确的是(C)
①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②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像;④幻灯机屏幕上所成的像;
⑤照相机中所成的像
A.反射成像的有②③⑤
B.折射成像的有①③⑤
C.属于实像的是①④⑤
D.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6.(2016·达州)下列有关光学知识说法错误的是(B)
A.远视眼的矫正是佩戴合适的凸透镜
B.在岸上看到水中的白云是光的折射现象
C.小孔成像中像的大小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
D.烛焰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以速度v从1.2f处匀速运动到1.9f处(f为焦距),这段时间内像移动的速度为v′,则v′>v
7.(2016·泰安)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 .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B .照相时,景物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C .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D .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8.(2016·嘉兴)如图所示为某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拍照时,将镜头对准景物,相机通过自动调节,就能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 .为拍摄到更大的像应将镜头远离景物
B .为扩大拍摄范围应将镜头靠近景物
C .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
D .景物在二倍焦距以外才能成缩小的像
9.(2016·河南)如图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 .甲是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矫正
B .甲是远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
C .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矫正
D .乙是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
10.(2016·娄底)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 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 之间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D)
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4 cm
B .当u =3.5 cm 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 .当u =5 cm 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 cm 处移动到8 cm 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11.(2016·滨州)小华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等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上,成的像是等大的倒立的实像.分析实验成像情况可知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2)当把点燃的蜡烛由图甲所示位置向右移至光具座的35 cm 刻度时,向右(填“左”或“右”)移动光屏会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幻灯机等)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此时,风一吹,烛焰向左偏,则光屏上成的像向右偏.
(3)小明用此光具座模拟人眼看远近不同物体的情况,当人眼看清眼前30 cm 处的物体时,凸透镜的位置、形状如图乙所示.如果将物体移至眼前50 cm 处,保持透镜(晶状体)、光屏(视网膜)之间距离不变,则应该换上更薄(填“薄”或“厚”)的凸透镜(凸透镜直径大小相同),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12.(2016·绵阳)小花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发现,保持蜡烛和屏之间的距离为45 cm 不变,只改变凸透镜的位置可以在屏上得到两个清晰的像,将凸透镜从成第一个像的位置向蜡烛移动15 cm 得到第二个像.她通过分析得出第一个像与蜡烛相比是缩小(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3.(2016·绍兴)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移动物体到某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则下列能成立的是
(D)
①如果将物体靠近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必须远离凸透镜,且光屏移动距离先大于后小于物体移动距离;
②同时移动物体与光屏,且移动距离相同,有可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
③换用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靠近凸透镜;
④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一定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另一个清晰的像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14.(2016·蜀山二模)如图表示凸透镜,MN 是主光轴,O 为光心,F 为焦点.请运用凸透镜的特殊光线在图中画出物体AB 所成的像的光路图.如果凸透镜的焦距为f ,物体AB 的高度为h 1,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u ,像到透镜的距离为v ,请你证明像的高度h 2=h 1v u
.
解: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两条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即为A的像点,然后作主光轴的垂线即可得出物体AB所成的像,如下图所示:
由△AOB∽△A′OB′可得:
AB A′B′=
OB
OB′
,即
h1
h2

u
v
,所以h2=
h1v
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