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法律
《生活中的法律》课件

• 法律基础知识 • 生活中的常见法律问题 • 生活中的法律风险与防范 • 法律援助与救济途径 • 生活中的法律意识培养
01
法律基础知识
法律的定义与作用
法律的定义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 统治阶级意志,以国家强制力保 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法律的作用
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 调整社会关系、打击犯罪行为。
04
法律援助与救济途径
法律援助制度
01
02
03
04
法律援助的定义
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 人提供免费的法律帮助。
法律援助的对象
主要面向经济困难人群,以及 涉及国家利益或公共利益的案
件当事人。
法律援助的形式
包括法律咨询、代理、辩护等 。
法律援助的范围
涵盖民事、刑事、行政诉讼等 领域。
诉讼程序与非诉讼程序
法律执行
指国家机关通过各种方 式将已经生效的法律文
书的内容付诸实施。
强制执行
在义务人拒不履行法定 义务时,通过国、拍卖 、划拨等措施。
强制执行的程序
需要遵循相应的法律规 定,确保合法合规。
05
生活中的法律意识培养
提高个人法律素养
01
02
03
了解基本法律知识
03
生活中的法律风险与防范
合同违约风险与防范
合同违约风险
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导致合同一方或双方未能履行合同义务 ,从而引发纠纷和损失的风险。
防范措施
在签订合同前要充分了解对方信用状况和履约能力,明确约定违约责任和违约 金数额,注意保留相关证据,以便在纠纷发生时维护自身权益。
劳动争议风险与防范
生活中的法律_案例分析(3篇)

一、引言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工具。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法律无处不在,它既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又保护着人们的权益。
本文将以一起家庭暴力案件为例,对生活中的法律进行分析。
二、案例分析1. 案件背景小王(化名)与小张(化名)于2018年结婚,婚后育有一子。
婚后,小王发现小张有家庭暴力行为,经常动手打她。
在忍受了多年的家庭暴力后,小王决定离婚。
2. 法律分析(1)家庭暴力行为违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规定:“禁止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行为侵犯了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属于违法行为。
(2)离婚诉讼小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家庭暴力是夫妻感情破裂的重要原因之一,法院应当支持小王的离婚请求。
(3)损害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家庭暴力行为给受害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加害人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费用。
”小王可以要求小张赔偿因其家庭暴力行为所造成的损失。
(4)保护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涉及家庭暴力的案件,可以根据需要采取下列保护措施:……(二)禁止加害人接近受害人及其亲属;……(四)责令加害人迁出受害人的住所;……”法院可以根据小王的需求,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保障她的合法权益。
家庭暴力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违法行为,它严重侵犯了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在遇到家庭暴力时,受害者应当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本文通过对一起家庭暴力案件的案例分析,说明了生活中法律的作用,以及受害者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四、启示1. 提高法律意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为自己维权提供法律依据。
2. 遇到家庭暴力,不要忍气吞声,要勇敢地站出来,寻求法律帮助。
3. 社会各界应关注家庭暴力问题,共同努力,消除家庭暴力,构建和谐家庭。
生活中的法律小案例真实(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和小红是邻居,两家住在一栋居民楼的同一层。
小明家住在东侧,小红家住在西侧。
两家原本关系融洽,但近期却因为一堵墙的问题产生了纠纷。
这堵墙原本是两家共同使用的防火墙,多年来两家都靠这堵墙作为分隔。
然而,近期小明家装修时,将防火墙的一部分拆除了,并在拆除后的位置安装了一扇门。
小红认为这样会影响她的采光和通风,因此多次与小明协商,希望他能够恢复原来的防火墙。
但小明却认为拆除防火墙后安装门是为了方便进出,且拆除的部分很小,不会对小红家造成太大影响。
二、案例分析1. 邻里关系的重要性邻里关系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良好的邻里关系有助于营造和谐的社区环境。
在这个案例中,小明和小红原本关系融洽,但由于一堵墙的问题产生了纠纷。
这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处理好邻里关系,避免因琐事引发纠纷。
2. 邻里纠纷的解决途径邻里纠纷的解决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1)协商解决:小明和小红可以尝试通过协商解决纠纷。
在协商过程中,双方应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尊重对方的合法权益。
(2)调解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寻求社区居委会或相关部门的调解。
调解员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帮助双方达成共识。
(3)法律途径:如果调解无效,双方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
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 案例中的法律问题在这个案例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相邻权:相邻权是指不动产权利人之间因相邻关系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八十四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2)侵权责任:小明家拆除防火墙后安装门,可能侵犯了小红家的采光权和通风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三、案例启示1. 加强法律意识,尊重他人合法权益在这个案例中,小明家在装修时未充分考虑邻里的感受,侵犯了小红家的合法权益。
生活中真实的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9年5月,某市居民王某(化名)在自家小区内遭遇了一起非法侵入住宅的纠纷。
事发当天,王某下班回家,发现家中门窗紧闭,但门把手却异常松动。
王某担心家中被盗,立即拨打了报警电话。
警方到达现场后,发现家中并无财物丢失,但客厅沙发上却坐着一名陌生男子。
经询问,该男子自称是王某邻居李某(化名),因好奇进入王某家中。
随后,警方将李某带回派出所进行调查。
二、案件经过经调查,李某与王某系邻居关系,两人关系一般。
事发当天,李某因家中琐事与妻子发生争吵,情绪激动之下,误以为王某家中无人,遂进入王某家中寻找安慰。
在王某回家前,李某在王某家中逗留了一段时间,后被王某发现。
王某要求李某立即离开,但李某却以回家取东西为由,拒绝离开。
在警方到达现场后,李某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三、案件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之规定,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考虑到李某系初犯,且认错态度良好,警方对其作出了行政拘留十日的处罚。
案件处理过程中,王某与李某就此事进行了多次协商。
王某要求李某赔偿其精神损失费,但李某表示自己无力承担。
经调解,双方达成协议:李某向王某赔礼道歉,并赔偿王某误工费500元。
四、案件启示1.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提高警惕,注意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
一旦发现家中门窗异常,应立即报警。
2. 遵守法律法规。
公民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要遵守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本案中,李某因一时冲动,误闯他人住宅,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3. 增强邻里关系。
邻里之间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增进友谊。
本案中,若李某与王某关系较好,或许就不会发生此类事件。
4. 加强法制教育。
家庭、学校、社会要加强对公民的法制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使每个人都成为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五、结语生活中,法律案例无处不在。
这起因非法侵入他人住宅引发的纠纷案,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合法权益。
感受生活的法律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引言生活,是我们每个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充满了欢笑与泪水,挫折与成功。
而法律,作为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工具,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这篇笔记中,我将摘抄一些关于感受生活的法律知识,以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法律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感受生活的法律摘抄1. 民法(1)婚姻家庭婚姻家庭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规定了夫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以下是一些关于婚姻家庭的法律摘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二条:夫妻双方有相互扶养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二条:一方要求离婚的,应当先进行调解;调解无效的,准予离婚。
(2)继承继承是家庭关系中的重要环节,法律规定了继承人的权利和义务。
以下是一些关于继承的法律摘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十四条:继承人应当依法继承遗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三十三条:继承人可以放弃继承权。
2. 刑法刑法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法律。
以下是一些关于刑法的法律摘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3. 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是解决民事纠纷的重要法律。
以下是一些关于民事诉讼法的法律摘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当事人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的,有权上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的,可以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4. 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是解决行政纠纷的重要法律。
以下是一些关于行政诉讼法的法律摘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典型案例生活中的法律(3篇)

第1篇一、引言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工具。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法律无处不在。
本文将结合几个典型案例,探讨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典型案例一:交通肇事逃逸【案例背景】某日,王某驾驶一辆轿车在市区行驶,因操作不当,与一辆电动车发生碰撞。
事故发生后,王某担心承担法律责任,驾车逃离现场。
【法律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发生交通事故,当事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并迅速报警。
王某在事故发生后逃离现场,属于交通肇事逃逸。
【法律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交通肇事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并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此外,如果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王某还将面临刑事责任。
三、典型案例二:高空抛物【案例背景】某小区居民楼,一居民从高空将花盆扔下,砸中楼下一辆行驶中的电动车,导致电动车驾驶员受伤。
【法律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法律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高空抛物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在本案中,侵权人应承担赔偿责任,包括医疗费、误工费、精神损害赔偿等。
四、典型案例三:夫妻共同债务【案例背景】张某与李某结婚,婚后张某以个人名义向银行贷款购置房产。
离婚时,李某要求分割该房产,并承担相应的贷款。
【法律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夫妻共同财产包括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
夫妻共同债务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为夫妻共同生活、抚养子女、履行抚养义务等所发生的债务。
【法律后果】在本案中,张某购置房产的贷款属于夫妻共同债务,李某有权要求分割该房产,并承担相应的贷款。
五、典型案例四:知识产权侵权【案例背景】某科技公司研发了一款软件,并取得了软件著作权。
第一课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第一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1、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等。
2、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
3、工厂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道路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安全交通法》超市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虚假广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学校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4、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5、民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
(如生活、健康、名誉、房屋、用具、储蓄、签订合同、生产、贸易、消费)6、行政法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
7、法律的作用:①法律维护了我们的正常生活。
②法律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
③法律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
④法律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
⑤法律保护了我们的权利,规定了我们的义务(法律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法律让我们的生活更安全;法律让我们的生活更公平。
)8、法律援助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法律保障制度。
第二课宪法是根本大法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
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力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
2、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答:①因为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②因为宪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它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3、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颁布的(四次颁布:1954、1975、1978、1982,五次修改:1988、1993、1999、2004、2018)。
2014年12月4日设为国家宪法日(2001年12月4日全国法治宣传日,2018年宪法宣传周)。
4、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分析生活中典型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工具。
在日常生活中,法律案例无处不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典型法律案例入手,分析法律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方面的作用。
二、典型法律案例分析1. 案例一:张某与李某相邻权纠纷案案情简介:张某与李某是邻居,两家房屋相邻。
李某在自家庭院搭建了一个阳光房,导致张某的采光受到严重影响。
张某多次与李某协商,要求拆除阳光房,但李某拒绝。
无奈之下,张某将李某诉至法院。
分析:此案涉及相邻权纠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八十四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张某的采光权受到李某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得到法律保护。
法院审理后,判决李某拆除阳光房,恢复张某的采光权。
2. 案例二:王某与李某劳动合同纠纷案案情简介:王某在某公司工作多年,双方签订有劳动合同。
公司因经营不善,决定裁员。
在裁员过程中,公司未按照法律规定支付王某经济补偿金。
王某不服,将公司诉至法院。
分析:此案涉及劳动合同纠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依照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公司未按照法律规定支付王某经济补偿金,侵犯了王某的合法权益。
法院审理后,判决公司支付王某经济补偿金。
3. 案例三:张某与李某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案情简介:张某驾驶摩托车与李某驾驶的汽车发生碰撞,导致李某受伤。
交警部门认定张某负主要责任。
李某要求张某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等损失。
分析:此案涉及交通事故责任纠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
”张某负主要责任,应承担赔偿责任。
法院审理后,判决张某赔偿李某的医疗费、误工费等损失。
4. 案例四:王某与李某婚姻家庭纠纷案案情简介:王某与李某结婚多年,因性格不合,感情破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是张大妈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她的五个儿女 都不赡养她。在调解无效的情况下,张大妈把五个 儿女告上了法院。最后法院判决,每个子女每月支 付赡养费80元。有的子女不肯支付,张大妈向法院 申请了强制执行。 同学们,从以上两种不同的解决方式中,我们悟出什 么道理?
(1)法律不是解决纠纷的唯一方式,许多纠纷 并不需要诉诸法律来解决。 (2)但是,法律往往是解决纠纷的最后方式和手段。在无法 通过其他方式来协调解决的情况下,才会运用法律来解决。
你希望在接下来的课中,了解哪方面的法律?
1。父债子还,夫债妻还的古训不合法,如果负债人超过他遗 产的数额的债务,你可以不还。 2。你被公安机关传唤或拘传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2小时。 3。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学校没有权利开除在校学生。 4。如果你成为被告,又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律师,人民法 院可以指定承担法律援助的律师为你提供法律帮助。 5。别人借你的钱,一定要到期催还,如到期两年内未催要 ,你将失去催要的权利。 6。如果你未满18周岁的孩子夜不归宿,你必须对孩子进行 教育,否则你就是违法。 7。如果你被虚假广告骗了,请及时向工商部门反映情况, 你的举报会很好的帮助别人,同时也会很好的保护你自己。 8。精神病人在神志清醒时犯罪,夜要承担法律责任。 9。喝醉酒犯罪,法律不饶你。 10。如果你对行政机关的罚款、扣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为 不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11。如果你遭遇飞来的横祸,如被从楼上掉下的花盆砸伤, 或是路边的广告牌砸着你,或是掉进没盖好盖的窑井而受伤, 你可以把他们的管理者告上法庭。 12。如果你想写遗嘱,一定要注明年、月、日,并亲手签名 ,让人代书,一定要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代书人,见证人 和遗嘱人都要签名。
生活中的法律
学校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义务宣传员小明第一次开普法讲座就遇上了三个棘手人物
爷爷:我都八十多 了,快进棺材了, 学法还有什么用?
父亲:我一不违法, 二不犯罪,法律跟 我有什么关系?
孙子:我还小呢。 没到14岁,不负法 律责任,干嘛要学 法?
怎么说服这一家人呢?请你帮帮小明。
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或 认可的,以权力和义务 为主要内容并通过国家 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调整 行为关系的规范。
爷爷解决问题的方式,我们称之为“私了”。 “私了”有什么好处呢?
省时高效,不伤感情
为什么有些问题必须通过法律来解决?什么 情况下不能私了?
(1)涉及其他人的利益时; (2)涉及国家和集体利益时; (3)情烦:他有个朋友叫孙笙,伙同他人抢劫,还伤了人。 案发后孙笙跑来找父亲,想在他家里躲几天。父亲开始不想答应,但 是孙笙指着父亲的鼻子破口大骂,骂他不讲交情。无奈之下,父亲将 孙笙藏在家里。但是警察很快抓住了孙笙,父亲也因窝藏犯罪嫌疑人 受到法律的追究。 (1)为什么法律要制裁违法犯罪? (2)法律制裁是针对谁,保护谁的? (3)从父亲的事例中,我们得到哪些教训? (1)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使违法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从而使受 害人的权利得到保护。 (2)法律制裁是针对违法犯罪行为的,保护每一个守法公民。 (3)从父亲的事例中,我们得到的教训是:对违法犯罪行为采取宽容 和迁就的态度也构成了对法律的侵犯,同样会受到法律追究。
老人的烦心事
爷爷遇上了烦心事,一儿一女谁也不肯赡养他。原来,爷爷因 为封建思想,认为只有长子才能继承家产,曾经立下口头遗嘱, 所有家产都留给儿子。 女儿: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我又不能继承家产,干嘛要 养老人? 儿子:大家都是儿女,父亲也有她一半,凭什么不养? 怎样帮助老人呢?请大家出出主意。
《继承法》相关内容: (1)子女拥有平等的继承权。 (2)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不尽赡养义务的,应当不分或少分。 后来,经过居委会调解,爷爷到公证处重新修订了遗嘱,规定遗产儿女都有继承权。谁多尽赡养 义务,谁就多分遗产。儿女们明确了权利和义务,又高高兴兴地赡养他了。
哪些法律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呢?
我上幼儿园了 我上小学 我找到工作了 我开车出门 我去购物 未成年人保护法 义务教育法 劳动法 道路交通安全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婚姻法 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 老年人权益保护法 遗产继承法
我结婚了
我与人打官司 我退休了 我去世了
我国还制定法律特别保护青少年的合法利益,大家知道有哪些法律吗?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 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制定法律就是要在生活的方 方面面为人们设立规矩,以 此来保障生活的有序和谐。
法律的传说
天庭上的众神失和,世界处于灾难的边缘。谁来调解仲裁?血气方刚的 易受水仙女的勾引,老于世故的却不敢对权势直言。天上地下找遍了, 也没有合适的人选。最后,宙斯身旁站起一位白袍金冠的女神,拿出一 条手巾,绑在自己眼睛上,说:我来!众神一看,不得不点头同意:她 既然蒙了眼睛,看不见纷争者的面貌身份,就不会受诱惑,也不必怕权 势。——这就是正义女神的蒙眼布的由来。 正义女神的天平代表着公平,女神用它来衡量每个人应得的东西,不能 多也不能少。正义女神的长剑象征着力量和权力,女神用来对付那些社 会正义和秩序的破坏者。对于不公不义的人与事,挥剑便砍。造像的背 面往往刻有古罗马的法谚:“为实现正义,哪怕天崩地裂(Fiat justitia ruat cael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