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017年高考物理25题

合集下载

2016年高考全国3卷理综物理试题(word精校版有解析答案)

2016年高考全国3卷理综物理试题(word精校版有解析答案)

2016年⾼考全国3卷理综物理试题(word精校版有解析答案)绝密★启封并使⽤完毕前试题类型:Ⅲ2016年普通⾼等学校招⽣全国统⼀考试理科综合能⼒测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务必将⾃⼰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题,每⼩题6分,共126分。

可能⽤到的相对原⼦质量:⼆、选择题:本⼤题共8⼩题,每⼩题6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项是符合题⽬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4.关于⾏星运动的规律,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A.开普勒在⽜顿定律的基础上,导出了⾏星运动的规律B.开普勒在天⽂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星运动的规律C.开普勒总结出了⾏星运动的规律,找出了⾏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D.开普勒总结出了⾏星运动的规律,发现了万有引⼒定律【答案】B【考点定位】考查了物理学史【⽅法技巧】平时学习应该注意积累对物理学史的了解,知道前辈科学家们为探索物理规律⽽付出的艰⾟努⼒,对于物理学上重⼤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15.关于静电场的等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电势不同的等势⾯可能相交B.电场线与等势⾯处处相互垂直C.同⼀等势⾯上各点电场强度⼀定相等D.将⼀负的试探电荷从电势较⾼的等势⾯移⾄电势较低的等势⾯,电场⼒做正功【答案】B【考点定位】考查了电势,等势⾯,电场⼒做功【⽅法技巧】电场中电势相等的各个点构成的⾯叫做等势⾯;等势⾯与电场线垂直,沿着等势⾯移动点电荷,电场⼒不做功,等势⾯越密,电场强度越⼤,等势⾯越疏,电场强度越⼩16..⼀质点做速度逐渐增⼤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t 内位移为s ,动能变为原来的9倍。

2016-2019年高考全国卷“理科综合物理试卷第25题”汇总——参考答案

2016-2019年高考全国卷“理科综合物理试卷第25题”汇总——参考答案


由动能定理得
-mg·CD-F0·DA=12mv2-12mv21

由④⑤⑥⑦⑧式和题给数据得,小球在 A 点的动量大小为
p=mv1=m
23gR 2

(3)小球离开 C 点后在竖直方向上做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g.设小球在
竖直方向的初速度为 v⊥,从 C 点落至水平轨道上所用时间为 t.由运动学公式有
则有
F0 =tan α

mg
F2=(mg)2+F20

设小球到达 C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v,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v2

R
由①②③式和题给数据得
34mg

v= 5gR

2
(2)设小球到达 A 点的速度大小为 v1,作 CD⊥PA,交 PA 于 D 点,由几何关系得
DA=Rsin α

CD=R(1+cos α)
v⊥t+12gt2=CD

v⊥=vsin α

由⑤⑦⑩⑪式和题给数据得
共 24 页 第 11页
t=3 5R

5g
共 24 页 第 12页
7.【2017 年全国卷Ⅰ】 【答案】(1) v0-2gt1 (2)详见解析 【解析】(1)油滴带电性质不影响结果.设该油滴带正电,油滴质量和电荷量分别为 m 和 q, 油滴速度方向向上为正.油滴在电场强度大小为 E1 的匀强电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匀强电 场方向向上.在 t=0 时,电场强度突然从 E1 增加至 E2,油滴做竖直向上的匀加速运动,加速 度方向向上,大小 a1 满足
2016~2019 年高考全国卷“理综第 25 题”汇总
参考答案
1.【2019 年全国卷Ⅰ】

2016年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2)(解析)

2016年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2)(解析)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分)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

用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如图所示。

用T表示绳OA段拉力的大小,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A.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B.F逐渐变大,T逐渐变小C.F逐渐变小,T逐渐变大D.F逐渐变小,T逐渐变小【考点】2G: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3C:共点力的平衡.【专题】11:计算题;12:应用题;31:定性思想;49:合成分解法;527: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本题关键是抓住悬挂物B的重力不变,即OB段绳中张力恒定,O点缓慢移动时,点O始终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列式求解各力变化情况.【解答】解:以结点O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下图所示:由题意知点O缓慢移动,即在移动过程中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则可知:绳OB的张力T B=mg根据平衡条件可知:Tcosθ﹣T B=0Tsinθ﹣F=0由此两式可得:F=T B tanθ=mgtanθT=在结点为O被缓慢拉动过程中,夹角θ增大,由三角函数可知:F和T均变大,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掌握共点力平衡条件是正确解决本题的关键,本题中注意对缓慢拉动所隐含的在拉动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平衡状态条件的挖掘.2.(6分)如图,P为固定的点电荷,虚线是以P为圆心的两个圆.带电粒子Q 在P的电场中运动.运动轨迹与两圆在同一平面内,a、b、c为轨迹上的三个点.若Q仅受P的电场力作用,其在a、b、c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a b、a c,速度大小分别为v a、v b、v c,则()A.a a>a b>a c,v a>v c>v b B.a a>a b>a c,v b>v c>v aC.a b>a c>a a,v b>v c>v a D.a b>a c>a a,v a>v c>v b【考点】37:牛顿第二定律;A6:电场强度与电场力.【专题】32:定量思想;43:推理法;532: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根据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弯曲方向,即可判断库仑力是引力还是斥力;电场线密的地方电场的强度大,电场线疏的地方电场的强度小,电场力做正功,速度增大,电场力做负功,速度减小,根据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点电荷的电场强度的特点是离开场源电荷距离越小,场强越大,粒子受到的电场力越大,带电粒子的加速度越大,所以a b>a c>a a,根据轨迹弯曲方向判断出,粒子在运动的过程中,一直受静电斥力作用,离电荷最近的位置,电场力对粒子做的负功越多,粒子的速度越小,所以v a>v c>v b,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16年-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试题(江苏卷,正式版解析)

2016年-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试题(江苏卷,正式版解析)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试题类型: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试题(江苏卷)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案要求1.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9题,共9题)和非选择题(第10题~第15题,共6题)两部分。

本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水笔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选其他答案。

做大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做大,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需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需加黑、加粗。

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一轻质弹簧原长为8 cm,在4 N的拉力作用下伸长了2 cm,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A)40 m/N(B)40 N/m(C)200 m/N (D)200 N/m【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知弹簧的弹力为4N时,弹簧伸长2cm,根据胡克定律F=kx,代入可得弹簧的劲度系数k=200 N/m,所以A、B、C错误;D正确。

2.有A、B两小球,B的质量为A的两倍。

现将它们以相同速率沿同一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

图中①为A的运动轨迹,则B的运动轨迹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知A、B两球抛出的初速度相同,虽然质量不同,但牛顿第二定律知,两球运动的加速度相同,所以运动的轨迹相同,故A正确;B、C、D错误。

3.一金属容器置于绝缘板上,带电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于容器中,容器内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

容器内表面为等势面,A、B为容器内表面上的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大(B)小球表面的电势比容器内表面的低(C)B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与该处内表面垂直(D)将检验电荷从A点沿不同路径到B点,电场力所做的功不同【答案】C4.一自耦变压器如图所示,环形铁芯上只饶有一个线圈,将其接在a、b间作为原线圈。

——2017年高考物理25题

——2017年高考物理25题

高考真题:25题汇编2017年(全国1卷20分)真空中存在电场强度大小为1E 的匀强电场,一带电油滴在该电场中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0v 。

在油滴处于位置A 时,将电场强度的大小突然增大到某值,但保持其方向不变。

持续一段时间1t 后,又突然将电场反向,但保持其大小不变;再持续同样一段时间后,油滴运动到B 点。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1)求油滴运动到B 点时的速度(2)求增大后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保证后来的电场强度比原来的大,试给出相应的1t 和0v 应满足的条件。

已知不存在电场时,油滴以初速度0v 做竖直上抛运动的最大高度恰好等于B 、A 两点间距离的两倍。

2017年(全国2卷20分)如图,两水平面(虚线)之间的距离为H ,其间的区域存在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

自该区域上方的A 点将质量为m 、电荷量分别为q 和–q (q>0)的带电小球M 、N 先后以相同的初速度沿平行于电场的方向射出。

小球在重力作用下进入电场区域,并从该区域的下边界离开。

已知N 离开电场时的速度方向竖直向下;M 在电场中做直线运动,刚离开电场时的动能为N 刚离开电场时动能的倍。

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求(1)M 与N 在电场中沿水平方向的位移之比;(2)A 点距电场上边界的高度;(3)该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

2017年(全国3卷20分)如图,两个滑块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kg m A 1=和kg m B 5=,放在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木板的两端,两者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5.01=μ;木板的质量为kg m 4=,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02=μ。

某时刻A 、B 两滑块开始相向滑动,初速度大小均为s m v /30=。

A 、B 相遇时,A 与木板恰好相对静止。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2/10s m g =。

求(1)B 与木板相对静止时,木板的速度;(2)A 、B 开始运动时,两者之间的距离。

2016年全国卷各省市高考理综物理试题汇总(含解析)

2016年全国卷各省市高考理综物理试题汇总(含解析)

2016全国各省市高考物理试题汇编2016年高考(新课标卷II)理科综合物理部分解析....................................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试卷(天津卷)....................................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浙江省)........................................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 卷)理科综合(物理部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充满云母介质,接在恒压直流电源上。

若将云母介质移出,则电容器() A.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大 B.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大 C.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 D.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 【答案】D【解析】由4πr SC kdε=可知,当云母介质抽出时,r ε变小,电容器的电容C 变小;因为电容器接在恒压直流电源上,故U 不变,根据Q CU =可知,当C 减小时,Q 减小。

再由UE d=,由于U 与d 都不变,故电场强度E 不变,答案为D【考点】电容器的基本计算2、现代质谱仪可用来分析比质子重很多倍的离子,其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加速电压恒定。

(完整版)2017年高考全国1卷物理试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版)2017年高考全国1卷物理试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2017 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理科綜合能力測試二、選擇題:本題共8 小題,每小題6 分,共48 分。

在每小題給出の四個選項中,第14~17 題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第18~21 題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

全部選對の得6 分,選對但不全の得3 分,有選錯の得0 分。

14.將質量為1.00kg の模型火箭點火升空,50g 燃燒の燃氣以大小為600 m/s の速度從火箭噴口在很短時間內噴出。

在燃氣噴出後の瞬間,火箭の動量大小為(噴出過程中重力和空氣阻力可忽略)A.30 kg ⋅m/s B.5.7×102k g⋅m/sC.6.0×102kg⋅m/s D.6.3×102k g⋅m/s15.發球機從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兩個速度不同の乒乓球(忽略空氣の影響)。

速度較大の球越過球網,速度較小の球沒有越過球網,其原因是A.速度較小の球下降相同距離所用の時間較多B.速度較小の球在下降相同距離時在豎直方向上の速度較大C.速度較大の球通過同一水平距離所用の時間較少D.速度較大の球在相同時間間隔內下降の距離較大16.如圖,空間某區域存在勻強電場和勻強磁場,電場方向豎直向上(與紙面平行),磁場方向垂直於紙面向裏,三個帶正電の微粒a,b,c 電荷量相等,質量分別為m a,m b,m c,已知在該區域內,a 在紙面內做勻速圓周運動,b 在紙面內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c 在紙面內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

下列選項正確の是A.m a>m b>m cC.m c>m a>m bB.m b>m a>m cD.m c>m b>m a17.大科學工程“人造太陽”主要是將氚核聚變反應釋放の能量用來發電,氚核聚變反應方程是2 H +2 H→3He +1 n ,已知2H の質量為2.0136u,3He の質量為3.0150u,1n の質量為1 12 0 1 2 01.0087u,1u=931MeV/c2。

2016年高考全国2卷物理部分

2016年高考全国2卷物理部分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 卷)理科综合(物理部分)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4、质量为m 的物体用轻绳AB 悬挂于天花板上。

用水平向左的力F 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 ,如图所示。

用T 表示绳OA 段拉力的大小,在O 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A 、F 逐渐变大,T 逐渐变大B 、F 逐渐变大,T 逐渐变小C 、F 逐渐变小,T 逐渐变大D 、F 逐渐变小,T 逐渐变小【答案】A【解析】以O 点为研究对象,设绳OA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物体的重力为G,根据力的平衡可知,θtan G F =,θcos G T =,随着O 点向左移,θ变大,则F 逐渐变大,T 逐渐变大,选项A 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静电力的性质与能的性质,考查考生应用电场性质分析问题的能力。

15、如图,P 为固定的点电荷,虚线是以P 为圆心的两个圆。

带电粒子Q 在P 的电场中运动,运动轨迹与两圆在同一平面内,a 、b 、c 为轨迹上的三个点。

若Q 仅受P 的电场力作用,其在a 、b 、c 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 、b a 、c a ,速度大小分别为a v 、b v 、c v ,则A 、a a >b a >c a ,a v >c v >b vB 、a a >b a >c a ,b v >c v >a vC 、b a >c a >a a ,b v >c v >a vD 、b a >c a >a a ,a v >c v >b v【答案】D【解析】由点电荷电场强度公式2r Q k E =可知,离场源电荷越近,电场强度越大,有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越大,由此可知,a c b a a a >>,选项A 、B 错误;由力与运动的关系可知,运动粒子受到的库仑力指向运动轨迹凹的一侧,因此运动电荷与P 点点电荷带同种电荷,粒子从c 到b 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动能减少,在从b 到a 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动能增大,因此粒子在b 点的速度最小,由于c 、b 两点的电势差小于a 、b 两点的电势差,因此粒子从c 到b 的过程中,动能的减少量小于从b 到a 的过程中动能的增加量,因此粒子在c 点的动能小于在a 点的动能,即有b c a v v v >>,选项D 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真题:25题汇编2017年(全国1卷20分)真空中存在电场强度大小为1E 的匀强电场,一带电油滴在该电场中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0v 。

在油滴处于位置A 时,将电场强度的大小突然增大到某值,但保持其方向不变。

持续一段时间1t 后,又突然将电场反向,但保持其大小不变;再持续同样一段时间后,油滴运动到B 点。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1)求油滴运动到B 点时的速度(2)求增大后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保证后来的电场强度比原来的大,试给出相应的1t 和0v 应满足的条件。

已知不存在电场时,油滴以初速度0v 做竖直上抛运动的最大高度恰好等于B 、A 两点间距离的两倍。

2017年(全国2卷20分)如图,两水平面(虚线)之间的距离为H ,其间的区域存在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

自该区域上方的A 点将质量为m 、电荷量分别为q 和–q (q>0)的带电小球M 、N 先后以相同的初速度沿平行于电场的方向射出。

小球在重力作用下进入电场区域,并从该区域的下边界离开。

已知N 离开电场时的速度方向竖直向下;M 在电场中做直线运动,刚离开电场时的动能为N 刚离开电场时动能的1.5倍。

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求(1)M 与N 在电场中沿水平方向的位移之比; (2)A 点距电场上边界的高度; (3)该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

2017年(全国3卷20分)如图,两个滑块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kg m A 1=和kg m B 5=,放在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木板的两端,两者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5.01=μ;木板的质量为kg m 4=,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02=μ。

某时刻A 、B 两滑块开始相向滑动,初速度大小均为s m v /30=。

A 、B 相遇时,A 与木板恰好相对静止。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2/10s m g =。

求 (1)B 与木板相对静止时,木板的速度; (2)A 、B 开始运动时,两者之间的距离。

2016年(全国1卷18分)如图,一轻弹簧原长为2R ,其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7°的固定直轨道AC 的底端A 处,另一端位于直轨道上B 处,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直轨道与一半径为56R 的光滑圆弧轨道相切于C 点,AC=7R ,A 、B 、C 、D 均在同一竖直面内。

质量为m 的小物块P 自C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最低到达E 点(未画出),随后P 沿轨道被弹回,最高点到达F 点,AF=4R ,已知P 与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1=4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取34sin 373755︒=︒=,cos ) (1)求P 第一次运动到B 点时速度的大小。

(2)求P 运动到E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3)改变物块P 的质量,将P 推至E 点,从静止开始释放。

已知P 自圆弧轨道的最高点D 处水平飞出后,恰好通过G 点。

G 点在C点左下方,与C 点水平相距72R 、竖直相距R,求P运动到D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改变后P 的质量。

2016年(全国2卷20分)轻质弹簧原长为2l ,将弹簧竖直放置在地面上,在其顶端将一质量为5m 的物体由静止释放,当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长度为l 。

现将该弹簧水平放置,一端固定在A 点,另一端与物块P 接触但不连接。

AB 是长度为5l 的水平轨道,B 端与半径为l 的光滑半圆轨道BCD 相切,半圆的直径BD 竖直,如图所示。

物块P 与AB 简的动摩擦因数μ=0.5。

用外力推动物块P ,将弹簧压缩至长度l ,然后释放,P 开始沿轨道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1)若P 的质量为m ,求P 到达B 点时速度的大小,以及它离开圆轨道后落回到AB 上的位置与B 点间的距离;(2)若P 能滑上圆轨道,且仍能沿圆轨道滑下,求P 得质量的取值范围。

2016年(全国3卷20分)如图,两条相距l 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位于同一水平面(纸面)内,其左端接一阻值为R 的电阻;一与导轨垂直的金属棒置于两导轨上;在电阻、导轨和金属棒中间有一面积为S 的区域,区域中存在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均匀磁场,磁感应强度打下B 1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为1B kt =,式中k 为常量;在金属棒右侧还有一匀强磁场区域,区域左边界MN (虚线)与导轨垂直,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0,方向也垂直于纸面向里。

某时刻,金属棒在一外加水平恒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在t 0时刻恰好以速度v 0越过MN ,此后向右做匀速运动。

金属棒与导轨始终相互垂直并接触良好,它们的电阻均忽略不计。

求(1)在t =0到t =t 0时间间隔内,流过电阻的电荷量的绝对值;(2)在时刻t (t >t 0)穿过回路的总磁通量和金属棒所受外加水平恒力的大小。

2015年(全国1卷20分)一长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置一小物块,在木板右方有一墙壁,木板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4.5m ,如图(a )所示。

0t =时刻开始,小物块与木板一起以共同速度向右运动,直至1t s =时木板与墙壁碰撞(碰撞时间极短)。

碰撞前后木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始终未离开木板。

已知碰撞后1s 时间内小物块的v t -图线如图(b )所示。

木板的质量是小物块质量的15倍,重力加速度大小g 取210m s 。

求(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1μ及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2μ; (2)木板的最小长度;(3)木板右端离墙壁的最终距离。

2015年(全国2卷20分)下暴雨时,有时会发生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某地有一倾角为θ=37°(sin37°=53)的山坡C ,上面有一质量为m 的石板B ,其上下表面与斜坡平行;B 上有一碎石堆A (含有大量泥土),A 和B 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

假设某次暴雨中,A 浸透雨水后总质量也为m (可视为质量不变的滑块),在极短时间内,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减小为83,B 、C 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减小为0.5,A 、B 开始运动,此时刻为计时起点;在第2s 末,B 的上表面突然变为光滑,μ2保持不变。

已知A 开始运动时,A 离B 下边缘的距离l =27m ,C 足够长,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 2。

求: (1)在0~2s 时间内A 和B 加速度的大小 (2)A 在B 上总的运动时间2014年(全国1卷20分)如图,O 、A 、B 为同一竖直平面内的三个点,OB 沿竖直方向,BOA =60°,OB=23OA 。

将一质量为m 的小球以一定的初动能自O 点水平向右抛出,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恰好通过A 点。

使此小球带电,电荷量为q (q >0),同时加一匀强电场,场强方向与△OAB 所在平面平行。

现从O 点以同样的初动能沿某一方向抛出此带电小球,该小球通过了A 点,到达A 点时的动能是初动能的3倍;若该小球从O 点以同样的初动能沿另一方向抛出,恰好通过B 点,且到达B 点的动能为初动能的6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求:(1)无电场时,小球到达A 点时的动能与初动能的比值; (2)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2014年(全国2卷20分)半径分别为r 和2r 的同心圆形导轨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一长为r ,质量为m 且质量分布均匀的直导体棒AB 置于圆导轨上面,BA 的延长线通过圆导轨的中心O ,装置的俯视图如图所示;整个装置位于一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 ,方向竖直向下;学科, 网在内圆导轨的C 点和外圆导轨的D 点之间接有一阻值为R 的电阻(图中未画出)。

直导体棒在水平外力作用下以角速度ω绕O 逆时针匀速转动,在转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

设导体棒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导体棒和导轨的电阻均可忽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求:(1)通过电阻R 的感应电流的方向和大小;(2)外力的功率。

2013年(全国课标1卷19分)如图,两条平行导轨所在平面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θ,间距为L 。

导轨上端接有一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为C 。

导轨处于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

在导轨上放置一质量为m 的金属棒,棒可沿导轨下滑,且在下滑过程中保持与导轨垂直并良好接触。

已知金属棒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忽略所有电阻。

让金属棒从导轨上端由静止开始下滑,求:(1)电容器极板上积累的电荷量与金属棒速度大小的关系;(2)金属棒的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2013年(全国课标2卷18分)一长木板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在t=0时刻将一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块轻放到木板上,以后木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己知物块与木板的质量相等,物块与木板间及木板与地面间均有摩擦.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物块始终在木板上。

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 =10m/s 2求:(1)物块与木板间;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从t=0时刻到物块与木板均停止运动时,物块相对于木板的位移的大小。

2013年(全国大纲卷卷20分)如图,虚线OL 与y 轴的夹角θ=60°,在此角范围内有垂直于xOy 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

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q>0)的粒子从左侧平行于x 轴射入磁场,入射点为M 。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 。

粒子离开磁场后的运动轨迹与x 轴交于p 点(图中未画出)且R OP 。

不计重力。

求M 点到O 点的距离和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

xy OLMθ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