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模抑制比和输入阻抗高的仪表用差动放大电路及其工作原理
差动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差动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对差动放大电路的实验,掌握差动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加深对放大电路的理解。
实验原理,差动放大电路由两个共集极放大器组成,其中一个放大器的输出与输入信号相位相同,另一个放大器的输出与输入信号相位相反。
当输入信号作用在两个放大器的基极上时,输出信号为两个放大器输出信号的差值,即差动输出。
差动放大电路对共模信号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对差模信号有很好的放大作用。
实验仪器和器材,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电压表、电阻、电容、集成运放等。
实验步骤:1. 按照实验电路图连接好差动放大电路的电路;2. 调节信号发生器产生正弦波信号,并输入到差动放大电路的输入端;3. 通过示波器观察差动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并记录数据;4. 调节信号频率,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变化;5. 测量差动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和共模抑制比。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我们得到了差动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并且测量了放大倍数和共模抑制比。
实验结果表明,差动放大电路对差模信号有很好的放大作用,对共模信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随着信号频率的增加,放大倍数和共模抑制比会有所变化,但整体特性基本保持稳定。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差动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性,掌握了差动放大电路的实验操作方法,并获得了实验数据。
差动放大电路在电子电路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地抑制干扰信号,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
因此,差动放大电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信号发生器频率调节不准确、示波器波形不稳定等。
我们通过仔细调节仪器参数、重新连接电路等方法,最终解决了这些问题,确保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结:差动放大电路是一种重要的放大电路结构,具有很好的信号处理特性。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差动放大电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差动放大电路原理及应用

差动放大电路原理及应用差动放大电路是一种电子电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两个输入之间的电压差来放大信号。
它由一个差分放大器和一个输出级组成,常用于放大微弱信号。
下面将详细介绍差动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差动放大器采用了差动放大方式,即两个输入信号相互作用,电压差通过放大后得到放大输出信号。
差分放大器由两个晶体管组成,一个是NPN型,一个是PNP 型。
在工作过程中,两个输入信号通过耦合电容C1和C2加在晶体管基极上,导通两个晶体管,使得两个晶体管工作在放大状态。
输出信号通过输出电容C3耦合到负载电阻上,最后形成放大的输出信号。
差动放大电路的主要优点是具有高增益、低失真和良好的共模抑制比。
其增益由输入电阻、反馈电阻和负载电阻决定。
利用差动放大电路,可以实现对微弱信号的放大,提高信号的强度,同时还能减小噪声干扰,提高信号的质量。
差动放大电路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最常见的应用是在音频放大器中。
差分放大器能够将音频信号放大到合适的水平,驱动扬声器,使得声音更加清晰、响亮。
此外,在通信系统中,差动放大电路也被广泛使用。
它可以放大发送方的信号,并通过差分放大来抑制噪声干扰,保证接收方得到清晰的信号。
另外,差动放大电路还被应用于测量系统中。
例如,在温度测量中,可以使用差动放大器将微弱的温度信号放大到适合测量的范围。
差动放大器还经常被用作传感器信号的接收电路,能够提高信号的精确度和稳定性。
此外,差动放大器还具有良好的共模抑制比,可以抑制输入信号和共模信号之间的干扰。
因此,差动放大器也被广泛应用于抑制环境噪声的电路中。
例如,在汽车音响系统中,差分放大器可以有效地抑制来自发动机的噪声,使得音乐更加清晰。
总之,差动放大电路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电子电路,其原理是通过放大两个输入信号之间的电压差来实现信号放大。
它具有高增益、低失真和良好的共模抑制比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音频放大器、通信系统、测量系统以及噪声抑制等领域。
通过差动放大电路的应用,可以提高信号的强度和质量,使得各种电子设备的性能得到提升。
差动放大器 实验报告

差动放大器实验报告差动放大器实验报告引言:差动放大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电路,广泛应用于信号放大和抗干扰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差动放大器电路并进行实验验证,深入了解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差动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电路结构;2. 了解差动放大器的性能指标,如增益、共模抑制比等;3. 进行差动放大器的实验验证,观察其输入输出特性。
二、实验器材:1. 电压源;2. 电阻、电容等被测元件;3. 示波器;4. 信号发生器。
三、实验过程:1. 搭建差动放大器电路,按照给定的电路图连接电阻、电容等元件;2. 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接入差动放大器的输入端,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3. 通过示波器观察差动放大器的输入输出波形,记录相关数据;4. 分析实验结果,计算差动放大器的增益和共模抑制比等性能指标。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输入输出特性:通过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我们可以看到差动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特性。
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差动放大器的放大倍数。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和幅度,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情况,进一步分析差动放大器的频率响应和非线性特性。
2. 增益与共模抑制比:差动放大器的增益是指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比值。
通过实验测量输入输出电压的数值,我们可以计算出差动放大器的增益。
同时,共模抑制比是衡量差动放大器抗干扰能力的指标,它表示在输入信号中存在共模信号时,差动放大器对共模信号的抑制程度。
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共模分量,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进而计算共模抑制比。
3. 性能评估:根据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我们可以对差动放大器的性能进行评估。
通过与理论值的对比,我们可以判断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实验结果,进一步优化差动放大器的设计和参数选择,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差动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运算放大器电路原理

运算放大器电路原理运算放大器(Operational Amplifier,简称Op-Amp)是一种双电源直流差分输入,高增益、高输入阻抗,具有线性放大特性的直流耦合电路。
它由一个差分放大器和级联的输出级组成。
在电子电路中,运算放大器是最常用的放大器之一,被广泛应用于信号放大、滤波、参考电压源、比较器等电路中。
运算放大器通常采用双电源供电,即正电源V+和负电源V-。
其内部电路由差分输入级、中间增益级和输出级组成。
差分输入级是运算放大器的核心部分,它主要由差动对电晶体管组成。
它的作用是将输入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实现对输入信号的放大。
在差分输入级中,输入端有一个非常高的输入阻抗,使得输入电流非常小,从而减少了对输入信号的干扰。
差动对通过抽头电阻R1和R2分别与输入信号相连,通过对抽头电阻的设置,可以实现输入信号的增益调节。
通过控制R1和R2的比例,可以实现不同的增益,从而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中间增益级由级联的放大器组成,通常采用三级共射放大器,目的是提供一个高输出电阻,并且实现增益的进一步放大。
增益级还包括一个负反馈回路,通过引入反馈电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放大器的增益和频率特性。
负反馈还可以提高放大器的稳定性和线性度。
输出级由一个输出级的差动对电晶体管组成,它的作用是将中间增益级的信号转为电压信号,并将信号放大到输出端。
输出端通常连接一个负载电阻RL,以便外部电路获取放大后的输出信号。
输出级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整个运算放大器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运算放大器中,差动模式增益Ad和共模抑制比CMRR是重要的指标。
差动模式增益表示了输入信号增大至输出信号的放大倍数,而共模抑制比表示了输入信号的共模干扰被抑制的程度。
好的运算放大器应具有较大的差动模式增益和较高的共模抑制比。
运算放大器的输入和输出特性决定了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可以将运算放大器用于多种电路中。
例如,在放大器电路中,运算放大器广泛用于提供高增益和低失真的信号放大,常见的应用有放大器、滤波器和模拟计算器等。
仪表放大器的原理

仪表放大器的原理
仪表放大器是一种电子放大器,它的作用是将输入信号放大到一定的程度并输出给仪表进行测量。
仪表放大器的原理基于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电路设计。
在仪表放大器的工作中,常见的放大器电路包括晶体管放大器、运算放大器等。
晶体管放大器是一种常用的放大器,它采用晶体管作为放大极,通过控制晶体管的工作状态,将输入信号放大到所需的程度。
运算放大器是一种高增益放大器,具有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增益稳定等特点。
仪表放大器的电路设计是为了满足仪表的精确测量要求。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放大器的增益、带宽、输出电流、输入和输出阻抗等参数。
其中,增益是仪表放大器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它表示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间的比例关系。
带宽是指放大器能够放大的频率范围,一般要根据仪表的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带宽。
输出电流是指放大器输出信号的电流大小,需要根据仪表的灵敏度来确定。
输入和输出阻抗是指放大器输入端和输出端的电阻大小,设计时需要考虑与仪表的匹配情况。
仪表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描述为:输入信号进入放大器电路,经过放大电路的放大作用,输出信号被放大到一定程度后传输给仪表进行测量。
放大器的输入和输出信号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可以通过调节放大器电路的参数来实现欲测量信号的放大和精确测量。
总之,仪表放大器是一种能够将输入信号放大并输出给仪表进
行测量的电子放大器。
它的原理基于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电路设计,通过控制放大器的参数来达到放大和精确测量信号的目的。
差动放大器实验报告

差动放大器实验报告引言差动放大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电路,广泛应用于信号放大和抗干扰电路中。
本文将介绍差动放大器的原理和实验过程,并分析实验结果。
原理差动放大器是由两个共尺寸的晶体管组成,其中一个晶体管作为放大器的输入端,另一个晶体管则将被放大的信号与输入端的信号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两个输入端的信号差异,差动放大器可以放大差值信号,并抑制其中的共模信号,从而提高信号的品质。
实验过程实验中,我们使用了集成电路作为差动放大器的核心部件。
首先,我们搭建了差动放大器的电路图,并进行了电路仿真。
通过仿真,我们可以预测放大器的输出特性,并在实际实验中进行验证。
接下来,我们准备了所需的实验器材和元件,包括集成电路、电源、电阻和电容等。
然后,我们按照实验电路图进行了实验搭建。
在搭建过程中,我们注意到放大器电路对元件的要求较高,需要保持稳定的电源和合适的电阻值。
在搭建完成后,我们开始进行实验测试。
首先,我们调整了电源电压和电阻的数值,确保电路能正常工作。
然后,我们输入了不同幅度和频率的信号,并通过示波器观察了输入端和输出端的波形。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观察到了以下现象。
首先,差动放大器能够有效地放大差异信号,使其增益明显高于输入信号的幅度。
其次,差动放大器能有效抑制共模信号,使其输出幅度相对较小。
最后,差动放大器对输入信号的频率也有一定的响应特性,对低频信号的放大效果相对较好。
讨论与分析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差动放大器的放大效果与电源电压和电阻的数值有关。
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电源电压和降低电阻值能够提高放大器的增益,但超过一定值后则可能导致放大器失真。
其次,差动放大器对共模信号的抑制效果也与电源电压和电阻的数值相关。
适当调整电源电压和电阻值,可以提高共模抑制比,进一步提高差动放大器的信号品质。
结论本实验通过搭建和测试差动放大器电路,验证了差动放大器的原理和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差动放大器具有良好的差异信号放大和共模抑制效果,并且对输入信号的频率响应较为稳定。
仪表放大器优势_仪表放大器典型应用及实例

仪表放大器优势_仪表放大器典型应用及实例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运算放大电路也得到广泛的应用。
仪表放大器是一种精密差分电压放大器,它源于运算放大器,且优于运算放大器。
仪表放大器把关键元件集成在放大器内部,其独特的结构使它具有高共模抑制比、高输入阻抗、低噪声、低线性误差、低失调漂移增益设置灵活和使用方便等特点,使其在数据采集、传感器信号放大、高速信号调节、医疗仪器和高档音响设备等方面倍受青睐。
本文首先介绍了仪表放大器的原理及特点,其次介绍了仪表放大器的优势,最后介绍了仪表放大器典型应用及实例。
仪表放大器的原理仪表放大器电路的典型结构如图1所示。
它主要由两级差分放大器电路构成。
其中,运放A1,A2为同相差分输入方式,同相输入可以大幅度提高电路的输入阻抗,减小电路对微弱输入信号的衰减;差分输入可以使电路只对差模信号放大,而对共模输入信号只起跟随作用,使得共模抑制比得到提高。
这样在以运放A3为核心部件组成的差分放大电路中,在共模抑制比要求不变情况下,可明显降低对电阻R3和R4,Rf和R5的精度匹配要求,从而使仪表放大器电路比简单的差分放大电路具有更好的共模抑制能力。
在R1=R2,R3=R4,Rf=R5的条件下,图1电路的增益为:Au=(1+2R1/Rg)(Rf/R3)。
由公式可见,电路增益的调节可以通过改变Rg阻值实现,仪表放大器典型结构见图1。
仪表放大器的特点仪表放大器是一种高增益、直流耦合放大器,它具有差分输入、单端输出、高输入阻抗和高共模抑制比、低噪声、低线性误差、低失调电压和失调电压漂移、低输入偏置电流和失调电流误差等特点。
仪表放大器的优势1、高共模抑制比仪表放大器具有能够消除任何共模信号(两输入端电位相同)而放大差模信号(两输入端电位不同)的特性。
为了使仪表放大器能正常工作,要求它既能放大微伏级差模信号,同时又能抑制几伏的共模信号,实现这种功能的仪表放大器必须具有很高的共模抑制能力。
共模抑制比的典型值为70- 100dB.通常,在高增益时,CMRR 的性能会得到改善,即。
差动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差动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2. 掌握差动放大电路的组成、电路图和基本分析方法。
3. 学习差动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调整、差模和共模放大倍数的测量方法。
4. 分析差动放大电路的共模抑制比(CMRR)和输入阻抗等性能指标。
二、实验原理差动放大电路由两个性能相同的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组成,具有抑制共模信号、提高差模信号放大倍数的特点。
差动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为两个输入电压之差,即差模信号,而共模信号则被抑制。
本实验采用长尾式差动放大电路,电路结构简单,易于分析。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模拟电路实验箱2. 数字示波器3. 数字万用表4. 信号发生器5. 电阻、电容、晶体管等元器件四、实验步骤1. 实验电路搭建:按照实验指导书要求,搭建长尾式差动放大电路,包括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元器件。
2. 静态工作点调整:调整电路中的偏置电阻,使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
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晶体管的静态电流和静态电压,调整偏置电阻,使静态电流和静态电压符合设计要求。
3. 测量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将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接入差动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调整信号幅度和频率。
使用数字示波器观察输出信号,测量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4. 测量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将信号发生器输出共模信号接入差动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调整信号幅度和频率。
使用数字示波器观察输出信号,测量共模电压放大倍数。
5. 测量共模抑制比(CMRR):将信号发生器输出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同时接入差动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调整信号幅度和频率。
使用数字示波器观察输出信号,计算CMRR。
6. 分析输入阻抗: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差动放大电路的输入阻抗。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静态工作点调整:经过调整,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静态电流和静态电压符合设计要求。
2. 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实验测得的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为20dB,与理论值相符。
3. 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实验测得的共模电压放大倍数为2dB,与理论值相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模抑制比和输入阻抗高的仪表用差动放大电路及其工
作原理
电路的功能
一个OP放大器构成的高增益差动放大器输入电阻较低,作为信号源电阻高的传感放大器使用会受到限制。
本电路是仪表用差动放大器的最基本电路,具有多种特点。
如可以提高输入电阻,提高共模抑制比待。
OP放大器A1,A2 采用了性能相近的器件,这样可以简化温度补偿电路;只须改变一个电阻即可自由选定增益。
本电路也可作为通用直流放大使用。
具体有应用实例有:应变仪用高增益放大电路、半导体压力传感器放大器、磁阻元件用放大器、热敏电阻等构成的格式电路放大器等。
电路工作原理因为所有的电阻值都相等,所以OP放大器A3的放大倍数(A)等于,便可根据需要,通过选定R7=A.R5,R8=A.R6的方法来获得所需的增益A。
因为A1、A2使用了双重放大器UPC454D,所以能够减少周围温度变化引起的偏置漂移。
本电路的差动增益就是对+IN和-IN两端之间产生的电位差进行放大时的增益,将-IN端接地后,A1的增益AV1可用下式求出:
A2可以作为反相放大电路用(-IN接地),所以AV2要用下式求出:
因为由OP放大器A3产生差动放大,AV1-AV2就是差动增益AVD,所以AVD可按以下普通公式计算:
共模增益是+IN和-IN输入同相信号时的增益,如果电路完全平衡,共模电
压增益AV(COM)则等于零。
但实际上,由于电阻存在误差或者对交流信号而言,杂散电容或OP放大器高频特性的不匹配,所以会有小信号输出。
为了提高共模抑制比,需要在R7上串联一个可变电阻。
但如果R5~R6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