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期末测试题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期末测试题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期末测试题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A.鲫鱼 B.珊瑚工艺品 C.苏铁 D.金丝猴

2.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一项是()

A.草盛豆苗稀 B.秋风扫落叶C.北风吹雁南飞 D.大树底下好乘凉

3.下列现象中,属于与温度变化相适应的现象是

A.蛾类夜间活动 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C.海参的夏眠D.仙人掌的根系特别发达

4.下列可反映出生物能影响环境的一项是()

A.蚯蚓的刚毛有助于它在洞穴中运动 B.身体表面的黏液有助于蚯蚓在土壤中钻穴和呼吸C.蚯蚓的钻穴和取食等活动可使土壤变得更加疏松和肥沃 D.蚯蚓在雨后常会爬到地面呼吸

5.世界著名的水稻育种专家,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A.李时珍 B.孙思邈 C.华佗 D.袁隆平

6.显微镜和放大镜都属于()

A.解剖器具B.观察器具C.计量器具D.通用器具

7.“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遗传现象主要决定于细胞的()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核D.细胞质

8.人们观看健美运动员的展示时,运动员身体某处产生的隆起是由于()

A.肌肉组织有收缩功能 B.肌肉组织有产生和传导兴奋的功能

C.上皮组织具有分泌功能 D.神经组织有传导功能

9.广西的白糖是用甘蔗加工而成的,这主要用了甘蔗的()

A.输导组织 B.基本组织C.分生组织 D.保护组织

10.人体结构层次的构成顺序是()

A.细胞→组织→器官→人体 B.细胞→组织→系统→人体

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D.细胞→组织→系统→器官→人体

11.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培养草履虫时发现,草履虫常集中在培养液的表层,原因是培养液的表层()

A.氧气充足B.阳光充足 C.营养丰富 D.温暖

12.生物体由小长到大的原因是()

A.营养条件好B.细胞数目的增多

C.细胞体积的增大 D.细胞数目的增多和体积的增大

13.如图所示,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14.科学探究常常需要进行对照实验,在设计对照实验中,我们应注意的问题是()A.所有的变量都不相同B.所有的变量都相同

C.除实验变量以外,其他变量都相同 D.除实验变量以外,其他变量都不相同

15.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分别贮藏在()

①胚②子叶③种皮④胚乳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6.下列哪项不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

A.足够的水 B.充足的空气 C.适宜的温度 D.完整的胚

17.把一段带叶的枝条下端插入装有稀释的红墨水的瓶子里,放置在温暖的阳光下,待到叶脉微红时,观察茎的横切面,染红的结构是()

A.韧皮部的导管 B.木质部的导管

C.韧皮部的筛管 D.木质部的筛管

18.在木本植物的枝条上环割一周,深度至形成层,剥去圈内树皮,过一段时间可见到环割上端出现瘤状物,这种现象说明()

A.韧皮部输送有机物受阻B.木质部输送有机物受阻

C.韧皮部输送水和无机盐受阻D.木质部输送水和无机盐受阻

19.柳树叶片正面绿色深,背面绿色浅的原因是()

A.正面上表皮比背面下表皮薄 B.上表皮比下表皮的叶绿体多

C.栅栏层比海绵层的叶绿体多 D.海绵层比栅栏层的叶绿体多

20.在一个西瓜中有很多瓜籽,这是因为在西瓜植株的一朵雌花中有许多()

A.花粉 B.雌蕊C.胚珠D.子房

21.在研究植物光合作用产物的实验中,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A.不让植物进行呼吸作用B.加强植物的呼吸作用

C.运走并消耗尽叶片内的养料D.使植物的生命活动减弱

22.植物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

A.细胞核B.叶绿体C.细胞质 D.线粒体

23.人们在饲养金鱼时,常常往鱼缸里放一些新鲜的水草,其主要目的是()

A.水草可供鱼食用 B.水草能净化水质

C.水草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D.水草能增加鱼缸的美观

24.有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作用的是植物的()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吸收作用 D.呼吸作用

25.贮藏蔬菜和水果时,往往向贮存的仓库里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其目的是()

A.降低库内温度 B.促进库内气体流动

C.抑制呼吸作用D.促进呼吸作用

26.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大部分用于()

A.呼吸作用B.蒸腾作用

C.光合作用 D.自身生命活动

27.呼吸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公式,正确的是()

A.水+二氧化碳→有机物+氧+能量 B.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C.有机物+二氧化碳→水+氧+能量 D.水+氧→有机物+二氧化碳+能量

28.下列关于草履虫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草履虫能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当的反应B.草履虫对污水具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C.草履虫体内有叶绿体,能够自己制造有机物 D.草履虫生活在有机质丰富、水流平缓的水中

29.下列食物属于种子的是()

A.葡萄 B.杏仁C.西瓜D.玉米籽粒

30.我国确定每年的哪一天为植树节?()

A.3月12日 B.4月12日C.5月4日D.9月10日

二、填空题

31.生物体都有一定的结构,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_________构成的。

32.地球上的生物除了动物和植物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毒等微生物。

33.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通常包括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得出结论和_________等方面。

34.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的谜底是__________。谜面中“麻屋子”和“红帐子”分别是指其果实的________和_________。

35.绿色开花植物有六种器官,其中属于营养器官的是_______,属于生殖器官的是__________。

36.陆生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_。

37.康乃馨等草本植物的茎不能逐年加粗的原因是因为茎里没有____________。

38.__________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39.__________是地球上的生物和它们生活环境的总称。

40.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等是常用的______________器具。

41.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_,利用光能把______________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_________,并且释放出氧气,这个过程就是人们常说的光合作用。

42.“藕断丝连”中的丝属于_________组织,这种组织分布在植物体的_______、________、叶等处。

43.__________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44.绿色开花植物经过开花、传粉和________,结出果实和______________。

三、连线题

45.

①细胞核 A.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②基因B.遗传信息库

③DNA C.主要的遗传物质

④线粒体D.有特定遗传功能的DNA片段

⑤染色体E.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46.

①具有保护、吸收和分泌的功能A.神经组织

②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的功能B.肌肉组织

③具有运动等功能C.输导组织

④具有输送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的功能D.分生组织

⑤具有分裂的能力E.上皮组织

四、读图填空题

47.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下图示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________示植物细胞的结构,[①]______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细胞内外_________。

(2)能够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结构是[]________,能够将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结构是[]_______。

(3)吃西瓜时流出的红色液汁主要来自于[]__________结构。

(4)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_________结构中。

48.下图为显微镜的结构图,据图回答:

(1)对光时要转动[ ]_______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选择遮光器上较大的光圈,左眼注视[ ]_________,并转动[ ]__________直到出现明亮的视野。

(2)观察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此时眼睛应从__________注视物镜,不要使之接触玻片,然后左眼注视目镜,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直到视野中出现物像后,再转动[9]__________直到物像清晰。

(3)要想使视野中的位于右下方的物像移到中央,应向__________方向移动玻片标本。

(4)一台显微镜有5×、10×、15×三个目镜,有10×、40×两个物镜,这台显微镜的最高放大倍数是_____________倍。

49.观察叶片的横切面结构图并填空:

(1)具有保护作用的结构是[7]下表皮和[]___________。

(2)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 ]_______。它的开放和关闭由[5]________控制。

(3)叶片的基本组织是[ ]__________和[ ]__________,它们的细胞内都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叶片进行__________的场所。

五、填空题

50.小明同学在制作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的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②用凉开水漱口后,用消毒牙签的一端在口腔内侧壁轻轻刮几下;

③将牙签上附着的碎屑涂在水滴中,并用镊子分散;

④盖上盖玻片;

⑤用稀碘液染色。

请根据小明的操作,回答问题:

(1)实验中明显的一处错误是步骤________,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盖盖玻片的方法:让盖玻片的____________,然后缓慢放下,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盖玻片下_______________。

(3)与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相比,口腔上皮细胞中不具有的结构是_______和___________。

六、读图填空题

51.如下图,晴天的上午,在一株盆栽植物上套一个透明的塑料袋,扎紧袋口:

(1)下午打开袋口,迅速将一支带火星的火柴棍伸进袋内,火柴复燃了,说明袋内的_________气体较多,这是植物进行___________作用的结果。

(2)傍晚再套上塑料袋,扎紧袋口。第二天天亮前将袋内的气体导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结果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说明袋内的_____________气体较多,这是植物进行__________作用的结果。

七、探究题

52.探究实验

有一次,李梅同母亲上街时,购买到了蔬菜韭黄,其颜色呈现出浅黄色,然而有趣的是,当韭菜被放到阳光下后的第二天,发现浅黄白色的韭黄中,许多变成了“浅绿色的韭菜”。李梅觉得有些奇怪,决定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于是她尝试着做了一次科学探究实验。请你帮助李梅做出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_________能影响到叶绿素的产生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

(3)制订和实施计划:

①.取两棵韭黄分别放在甲、乙两个容器中。

②.甲放在有阳光处培养,乙放在_________处培养。

③.该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

(4)该实验的预期结果是怎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A

3、C

4、C

5、D

6、B

7、C

8、A

9、B 10、C 11、A 12、

D 13、A 14、C 15、B 16、D 17、B 18、A 19、C 20、C 21、C 22、D 23、C

24、A 25、C 26、B 27、B

28、C 29、B 30、A 31、细胞 32、细菌真菌 33、作出假设实验表达交流

34、花生果皮种皮 35、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36、根 37、形成层

38、叶 39、生物圈 40、加热 41、叶绿体二氧化碳有机物 42、输导根茎43、生物 44、受精种子

45、①B ②D ③C ④A ⑤E 46、①E ②A ③B ④C ⑤D

47、(1)2 细胞膜物质的进出

(2)⑦叶绿体④线粒体

(3)⑤液泡

(4)③细胞核

48、(1)3转换器 1目镜7反光镜

(2)侧面细准焦螺旋

(3)右下方

(4)600

49、(1)[1]上表皮

(2)[6]气孔保卫细胞

(3)[2]栅栏层[3]海绵层光合作用

50、(1)①滴一滴(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

(2)一侧接触液体(或生理盐水)产生气泡

(3)液泡细胞壁

51、(1)氧气光合

(2)二氧化碳呼吸

52、(1)光

(2)光能影响到叶绿素的产生

(3)②.黑暗③.有无光照

(4)甲中的韭黄变绿了,乙中的韭黄不变绿。

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生物试题 兰波广超 本试卷共四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学号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亲爱的同学们: 这份试卷包括选择题、判断题、连线题、填空和简答题。希望这份试卷能够伴你度过紧张、充实、愉快的90分钟,祝你成功! 一、选择题:(下列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写在下面的答题栏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1.{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是宋代诗人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中的诗句,它主要描写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鸭生活的影响() A. 阳光 B. 江水 C. 温度 D. 空气 3.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A. 生物都能快速运动 B.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 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 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4.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A. 草→蚱蜢→食草虫→蛇→鹰 B. 蚱蜢→草→食草籽的鸟→鹰→狐 C. 狐→鹰→食草虫→蚱蜢→草 D. 草→蚱蜢→食草虫→鹰→蛇 5.在研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所用的鼠妇的数量是() A. 一只 B. 两只 C. 三只 D. 十只以上 6.: 7.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各项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 夏天大雨过后,蚯蚓常常会爬出地面 B. 大树底下好乘凉 C. 鸟类迁徙 D. 沙漠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 8.西藏野牦牛休息时,体态与岩石相似,有利于捕食和御敌。这种现象体现了

() A. 生物适应环境 B. 生物依赖环境 C. 环境改变生物 D. 生物改变环境 9.去年4月底,安徽阜阳等地发生了手足口病疫情,EV71病毒是引起该病的病原体之一。下列哪项表明该病毒属于生物() A. 由有机物组成 B. 具有细胞结构 C. 能在人体细胞内繁殖 D. 能在人体发病 10.动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 A. 液泡 B. 染色体 C. 线粒体 D. 叶绿体 11.] 12.已知四台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倍数如下,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在视野中会看到细胞数目最多的镜头组合是 A. 5×、10× B. 10×、40× C. 15×、10× D. 20×、35× 13.每个生物体都有一定的结构层次,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A. 植物体→组织→器官→细胞 B. 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C.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D.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14.植物的根既能吸收土壤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又能把其他不需要的物质挡在外面,这主要是由于() A. 细胞壁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 B. 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C. 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 D. 细胞壁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15.下图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图像,按发生分裂的先后顺序,它们的关系为() { A. a→c→d→b B. a→b→c→d C. c→d→a→b D. a→d→b→c 16.植物细胞有而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是() A. 细胞壁、细胞膜、液泡 B. 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C. 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 D. 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 17.下列表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和水 B. 二氧化碳和有机物 C. 有机物和氧气 D. 有机物和水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生物期末试题(含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 七年级生物试题 (时间:60分钟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人类和很多其他生物一起生活在生物圈这个大家园中,各取所需,和睦相处,以下关于生物的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 生物都能够运动 B. 动物需要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植物则不需要 C.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 生物的生活都需要营养 2.雷鸟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换为灰色,这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现象.下列现象与此不相类似的是() A. 蚯蚓活动使土壤更肥沃 B. 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颜色而变化 C. 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 D. 有些树木秋天落叶,有些四季常青 3.在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下列最符合较长时间内鹿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4.如图是某同学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的动作,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5.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大量的糖分存在于西瓜果肉细胞的哪一结构内?() A. 细胞膜 B. 细胞核 C. 液泡 D. 细胞壁 6.使用显微镜时,进行对光,依次调节哪些结构() A. 转换器、遮光器、反光镜 B. 反光镜、物镜、目镜 C. 反光镜、转换器、物镜 D. 转换器、反光镜、遮光器 7.制作装片是显微镜观察的重要手段.如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按照实验操作过程,将①~④实验步骤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①→② C. ④→②→①→③ D. ③→④→②→① 8.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若要调查校园的生物种类,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首先制定调查方案 B. 记录要客观真实 C. 选择自己喜欢的动植物进行观察 D. 对调查结果要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 9.细胞的下列结构与生物遗传关系最密切的是() A. 细胞膜 B. 细胞质 C. 细胞壁 D. 细胞核 10.夷陵区盛产柑橘,柑橘的果肉和其中的“筋络”分别属于() A. 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B. 营养组织、分生组织 C. 分生组织、保护组织 D. 分生组织、输导组织 11.倡导低碳生活,建立低碳消费模式,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绿色植物在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气含量过程中功劳最大的是() A. 藻类植物 B. 蕨类植物 C. 种子植物 D. 被子植物 12.下列关于种子内部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是种子的主要部分 B. 胚芽逐渐发育形成茎和叶 C. 胚根尖端突破种皮,发育成新植物体的根 D. 所有种子的子叶都很肥厚,面贮存了萌发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13.如图所示是银杏树上结的“白果”,对白果的描 述正确的是() A. 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成熟时果皮脱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测试(一) 一. 选择题(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案填入方框内,40分) 1.云杉和苹果树这两种植物最主要的区别在于: A、云杉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 B、云杉没有果实,种子裸露着 C、云杉比苹果树高大 D、云杉有果实,苹果树的种子裸露 2.有些高大的乔木,根部吸收的水分可以向上输送到植物的顶部,其主要动力来自 A.光合作用 B 输导作用 C 蒸腾作用 D 呼吸作用 3.将一根枝条插入滴有红墨水的瓶中,放在太阳下一段时间后,将枝条纵切开来,用放大镜可看出哪一部分被染红了 A、筛管 B、导管 C、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的结构 D、韧皮部 4.为了将储存的粮食保持更长的时间,可采取以下条件的哪一项? A、低温、干燥、增加氧气浓度 B、高温、干燥、增加氧气浓度 C、低温、干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D、低温、潮湿、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5.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和气体交换的“窗口”是 A.表皮B.叶肉C.叶脉D.气孔 6.下列人类的哪一种活动是与植物的呼吸作用没有直接关系的? A、不随意践踏草坪 B、合理密植农作物 C、给路边的大树根部留有空隙 D、储存蔬菜的地窖留有通风孔 7.昼夜温差大的地区,所结的瓜果含糖量高,其原因是 A.有利于植物对水肥的吸收 B.白天蒸腾作用旺盛,有利于光合作用 C.白天日照强,温度高,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很旺盛 D.白天日照强,温度高,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夜间温度低,呼吸作用低,分解的有机物少。 8.被称为地球之“肺”的是: A、草原 B、针叶林 C、沼泽地 D、热带雨林

9、在有污染的燃煤发电厂周围,最易死亡的植物是: A、香樟树 B、葫芦藓 C、铁线蕨 D、凤仙花 10.绿色植物在白天可进行: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以上三种都有 11.实验中,天竺葵的叶片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物质中含有大量的: A、蛋白质 B、脂肪 C、淀粉 D、无机盐 12.一朵花中最重要的部分是 A、花蕊 B、雄蕊 C、雌蕊 D、萼片 13.玉米、水稻和小麦的茎不能增粗的原因是茎里没有: A.韧皮部B.木质部C.形成层D.髓14.葱的叶是绿色的,而地下部分则是白色的,这主要是因为: A.叶内无叶绿体B.叶绿体的形成需要光 C.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D.地下部分不进行光合作用 15.下列各项生命活动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16.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把盆栽天竺葵置于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 A.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B.让叶片积累淀粉 C.使叶中的淀粉运走或耗尽D.便于对照 17.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A.人类B.柳树C.香菇D.禽流感病毒18.绿色开花植物跟人体结构层次相比较,没有的结构层次是: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 19.一株幼小的树苗能长成枝叶繁茂的大树,主要原因是: A.营养状况好B.细胞数目的增多C.细胞体积的增大D.细胞的分裂和体积增大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期中考试试卷.doc

初一生物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试题 (设计:邵绍元时间:25分钟总分: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 )1.人体进行消化和吸收主要部位是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 )2.在肺循环的过程中,经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发生的变化是 A.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B.静脉血变成动脉血C.氧和血红蛋白分离 D.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中( )3.小明研究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时,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他把以下4支试管放在盛有37℃温水10分钟,取出冷却后,向每支试管滴入碘液。要得出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影响,应比较哪两支试管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乙和丁 ( )4.用A型和B型血清对18人进行血型测定,与A型血清发生凝集反应9人,与B型血清发生凝集反应7人,与两种血清都发生凝集的有5人,余下的都不凝集,那么A型、B型、AB型,O型的人各为A. 4、2、7、5 B. 4、2、5、7 C. 2、4、5、7 D. 2、4、7、5 ( )5.受精卵的形成场所和胚胎发育的场所分别是 A.子宫子宫 B.输卵管子宫 C. 卵巢输卵管 D.卵巢子宫 ( )6.产生胆汁的器官是 A.肝脏 B.胰腺 C.小肠 D.大肠 ( )7.在男性生殖系统中,能够产生精子并分泌雄性激素的器官是 A.前列腺 B.睾丸 C.附睾 D.精囊腺 ( )8.下列血细胞中能运载氧气的是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D.红细胞和白细胞 ( )9.在心脏和部分血管中能保证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的结构是 A.心房 B.心室 C.静脉 D.瓣膜 ( )10.血浆和血清的区别是 A.血浆里有血细胞,血清里没有血细胞 B.血浆里有血浆蛋白,血清没有血浆蛋白 C.血浆里有纤维蛋白原,血清没有纤维蛋白原 D.血浆里没有纤维蛋白原血清里有纤维蛋白原( )11.给严重贫血患者输血,最有效最经济的是输入 A.全血 B.浓缩的红细胞悬液 C.浓缩的血小板悬液 D.血浆 ( )12.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时,在同一个视野中所见到数量最多的细胞是 A.血小板 B.红细胞 C.淋巴细胞 D.白细胞 ( )13.我们通过鼻腔吸进的空气和口腔吃进的食物,进入人体的共有通道是 A.口腔 B.咽 C.喉 D.食道 ( )14.血液和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在 A.心脏 B.动脉 C.静脉 D.毛细血管 ( )15.有些药物常被封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以免对胃产生刺激。从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特点来看,其原因是 A.胃能消化淀粉 B.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 C.胆汁不能消化淀粉 D.淀粉在消化道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 )16.一复习课上,一合作小组对食物的消化过程进行回顾,四位同学提出各自的看法:甲:蛋白质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的消化,进入小肠又进一步分解成氨基酸;乙:淀粉在唾液作用下分解为葡萄糖;丙:胆汁虽不含消化酶,但能从促进脂肪的消化;丁:水、无机盐等可以不经过消化,在消化道内直接被吸收,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有一位同学的叙述需要改进,你知道是哪位同学的叙述吗? A.甲 B.乙 C.丙 D.丁 ( )17.小肠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肠长且内表面积大所适应的功能是 A.稀释食物 B.搅拌食物 C.消化和吸收 D.贮存食物 ( )18.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其功能是 A.血液流动的通道B.气体交换的场所C.水分进出的通道D.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

苏教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考试试卷-苏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期末考试试卷 班级姓名 一. 选择题(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案填入方框内,35分) 1.将松树和桃树这两种植物相比较,最主要的区别在于: A、松树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 B、松树没有果实,种子裸露着 C、松树的松球果包被着果皮 D、松树的松球果有鳞片 2.根能够不断地生长,主要是因为: A、成熟区的细胞不断地分裂新细胞 B、分生区细胞不断生长,根冠细胞不断的进行分裂 C、成熟区的细胞不断地分裂,同时伸长区的细胞不断伸长 D、分生区的细胞不断地分裂,同时伸长区的细胞不断伸长 3.将一根枝条插入滴有红墨水的瓶中,放在太阳下一段时间后,将枝条纵切开来,用放大镜可看出哪一部分被染红了 A、韧皮部中的筛管 B、木质部的导管 C、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的行成层 D、韧皮部中的导管 4.粮库中为了将储存的粮食保持更长的时间,可采取以下条件的哪一项? A、低温、干燥、增加氧气浓度 B、高温、干燥、增加氧气浓度 C、低温、干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D、低温、潮湿、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5.下列人类的哪一种活动是与植物的呼吸作用没有直接关系的? A、不随意践踏草坪 B、合理密植农作物 C、给路边的大树根部留有空隙 D、储存蔬菜的地窖留有通风孔 6.在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中,绿色植物所起的作用是: A、加快水循环的进行速度 B、增加空气的氧气含量 C、吸收地球上过多的水分 D、使大气中的氧气含量保持不变 7.被称为地球之“肺”的是: A、草原 B、针叶林 C、沼泽地 D、热带雨林 8.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 A、胚根 B、胚芽 C、胚轴 D、胚乳 9.“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是大家都熟悉的歌咏春风绿柳 的诗句。其实,万条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发育成的: A、种子 B、芽 C、叶 D、花 10.植物在白天可进行: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以上三种都有 11.在下列植物中,属于裸子植物的是: A、银杏 B、卷柏 C、牡丹 D、海带 12.实验中,天竺葵的叶片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物质中含有大量的: A、蛋白质 B、脂肪 C、淀粉 D、无机盐 13.植物体的根所吸收的水分,大部分: A、用于光合作用 B、用于呼吸作用 C、用于蒸腾作用 D、储存在体内 14.植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 A、只在种子中 B、只在叶片中 C、只在根系中 D、所有活细胞中 15.下面的食物链中,能够成立的是: A、阳光→草→兔 B、山鹰←蛇←田鼠 C、松子→松鼠→黄鼬 D、植物→田鼠→蛇→山鹰 16.生物实验中常使用显微镜,如果一台显微镜的目镜上标有10X、40X两种,则这台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

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30分,给每个选择找一个最佳的答案,每题1分) 1.合作小组讨论“生命基本特征”时,出现下面4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生物都能快速运动 B.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C.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2.下列自然现象中,与生物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花开花落 B.蜻蜓点水 C.食物腐败 D.涨潮落潮 3.下列生物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A.水稻和稗草 B.猫和老鼠 C.人和猪 D.蚂蚁和蚱蜢 4.语文课上学到的成语中,很多与生物学有关系。下列成语中,说明了生物能够影响环境的道理的是()。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D.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5.生物的生活离不开环境。你知道青蛙的冬眠和哪一种环境因素有关吗?() A.温度 B.青蛙的天敌 C.阳光 D.与环境因素无关 6.九龙江是厦门母亲河。下面四种说法中,代表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整条九龙江 B.九龙江的水 C.九龙江里所有的鱼 D.九龙江里的所有生物 7.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是正确的做法。 A.尽量将标本撕得薄一些 B.将盖玻片垂直于载玻片后迅速放下 C.若有气泡,则用手轻压赶走 D.盖上盖玻片后可直接将稀碘液滴在盖玻片上 8.不论是动物体或是植物体,它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9.荔枝汁甜味美,主要是荔枝果肉细胞的()中含有大量糖分。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液泡 10.参天大树的根部吸收的水,能够达到树冠的顶部,主要的动力来自(). A.呼吸作用 B.运输作用 C.蒸腾作用 D.光合作用 11.养金鱼的人,总要在鱼缸里放一些新鲜水草,你认为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清洁鱼缸里的水 B.使鱼缸更富生气 C.供给鱼新鲜食料 D.增加水中氧的含量

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测试题(带答案)

七年级期末生物试题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绝大多数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下列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A.艾滋病病毒 B.山羊 C.柳树 D.草履虫 2.自然界中生物的形态和特征多种多样,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逐年增粗、长高的小树 B.漫天飞舞的雪花 C.恐龙化石 D.溶洞中长高的石笋 3.某小组将调查的生物进行分类:鲫鱼、金鱼、水草、螃蟹、荷花等归为一类,松、柏、鼠、苍蝇等生物归为一类。他们分类的方法为 A. 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 B. 按照生物的用途 C. 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 D. 按照生物的数量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你认为描写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光 B.水 C.温度 D.湿度

5.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相互依存,在下列吃与被吃的生物关系中,构成食物链的是 A.白菜→菜青虫→食虫鸟 B.阳光→牧草→牦牛 C.蝗虫→青蛙→蛇→鹰 D.水分→牧草→绵羊→牧民 6.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 A.生产者和消费者 B.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C.食物链和食物网 D.全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7.“当你置身于一片树林中,你会看到高大的树木,不知名的花草,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枝叶间透过的阳光;你会听到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不远处溪水淙淙、虫鸣鸟唱,此起彼伏……”文中描述的树、花、草、虫、鸟、阳光、微风、溪水等共同构成的统一整体叫 A.生物圈 B.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C.食物链和食物网 D.生态系统 8.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最大的显微镜是 A.目镜5×,物镜8× B.目镜10×,物镜40×

C.目镜15×,物镜10× D.目镜20×,物镜15× 9. 用显微镜对光时,如果视野内光线较强,应选择下列哪项来进行调节? ①较大的光圈②较小的光圈③反光镜的平面④反光镜的凹面 A.①③ B.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10.在观察黄瓜果皮的表皮细胞时,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些绿色的颗粒状结构,该结构最可能是 A.细胞核 B.叶绿体 C.线粒体 D.液泡 11.小明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一种细胞,这种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那么这种细胞肯定不是 A.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B.苹果的果肉细胞 C.菠菜的叶片细胞 D.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12.植物的根既能吸收土壤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又能把其他不需要的物质挡在外面,这主要是由于 A.细胞壁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

七年级生物上期末试卷

石羊镇中学七年级生物2017—2018学年上学期 期末考试题 (温馨提示:请将正确答案均填在答卷的相应位置.) 一、选择题:(共40题,每小题分,共计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所描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 A .生活需要营养 B .遗传和变异 C .生长和繁殖 D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对光时,应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B .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目镜 C .要将右下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向左上方移动玻片 D.视野较暗时,应调节遮光器和反光镜 3.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⑤线粒体 ⑥叶绿体 ⑦液泡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④⑥⑦ D.③④⑤⑦ 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 ************************************************************************************************************************************************************************************************************************

4.右图表示细胞分裂与分化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表示细胞分裂,②表示细胞分化 B.人体由小长大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有关 C.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D.①使细胞数目增加,②可导致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改变 5.水果店出售的梨,它的结构层次可以排列为( ) A.细胞一组织一器官 B.组织一器官一个体 C.细胞一器官一个体 D.细胞一器官一组织 6.在制作临时装片时,必须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再慢慢盖上,目的是( ) A.避免细胞重叠不易观察 B.防止水溢出污染显微镜 C.防止被观察的材料移动 D.防止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7.葫芦藓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但在工业污染严重地区的阴湿地带却不容易找到葫芦藓,这是因为( ) A.葫芦藓没有真正的根 B.葫芦藓不适应工厂的噪声 C.葫芦藓叶薄,容易受到有毒物质的侵害 D.葫芦藓茎中没有输导组织 8.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主要区别是( ) A.有无果皮 B.有无胚乳 C.有无种子 D.有无种皮 9.右图是菜豆种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 A.胚由①②④⑤组成 B.营养物质储存在⑤中 C.萌发时,④先突破种皮 D.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都具有的结构是种皮和胚 10.下图是根尖纵切面示意图,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一. 选择题(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35分) 1.将松树和桃树这两种植物相比较,最主要的区别在于: A、松树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 B、松树没有果实,种子裸露着 C、松树的松球果包被着果皮 D、松树的松球果有鳞片 2.根能够不断地生长,主要是因为: A、成熟区的细胞不断地分裂新细胞 B、分生区细胞不断生长,根冠细胞不断的进行分裂 C、成熟区的细胞不断地分裂,同时伸长区的细胞不断伸长 D、分生区的细胞不断地分裂,同时伸长区的细胞不断伸长 3.将一根枝条插入滴有红墨水的瓶中,放在太阳下一段时间后,将枝条纵切开来,用放大镜可看出哪一部分被染红了 A、韧皮部中的筛管 B、木质部的导管 C、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的行成层 D、韧皮部中的导管 4.粮库中为了将储存的粮食保持更长的时间,可采取以下条件的哪一项? A、低温、干燥、增加氧气浓度 B、高温、干燥、增加氧气浓度 C、低温、干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D、低温、潮湿、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5.下列人类的哪一种活动是与植物的呼吸作用没有直接关系的? A、不随意践踏草坪 B、合理密植农作物 C、给路边的大树根部留有空隙 D、储存蔬菜的地窖留有通风孔 6.在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中,绿色植物所起的作用是: A、加快水循环的进行速度 B、增加空气的氧气含量 C、吸收地球上过多的水分 D、使大气中的氧气含量保持不变 7.被称为地球之“肺”的是: A、草原 B、针叶林 C、沼泽地 D、热带雨林 8.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 A、胚根 B、胚芽 C、胚轴 D、胚乳 9.“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是大家都熟悉的歌咏春风绿柳的诗句。其实,万条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发育成的: A、种子 B、芽 C、叶 D、花 10.植物在白天可进行: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以上三种都有 11.在下列植物中,属于裸子植物的是: A、银杏 B、卷柏 C、牡丹 D、海带 12.实验中,天竺葵的叶片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物质中含有大量的: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分,共60分) 1.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A.机器人B.珊瑚虫C.石钟乳D.珊瑚礁 2.植物体运输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通道是()。 A.导管B.韧皮部C.筛管D.形成层 3.牵牛花开花时间大多是在凌晨4时左右,早晨8时便开始闭花。由此可以判断影响牵牛花开花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A.水B.阳光C.湿度D.空气 4.下列图中表示植物的营养组织的是()。 A. B. C. D.5.大量砍伐森林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是()。 A.后续资源匮乏B.水土严重流失 C.绿化面积减少D. 6.在生物圈中,有“绿色水库”之称的是()。 A.淡水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湿地生态系统 7.下列植物中属于被子植物的是()。 A.苏铁B.云杉C.水稻 D.雪松 8.一个细胞分裂三次后,可形成()细胞。 A.3个 B.6个 C.8个 D.无数个9.动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 A.细胞膜B.细胞质C.叶绿体 D.线粒体 10.“克隆羊”是取出A羊的体细胞核,放入除去细胞核的B羊卵细胞中,形成的融合细胞,经早期胚胎发育后植入C羊体内发育成小羊,则该小羊的长相与()羊相似。 A.A羊 B.B羊 C.C羊 D.不能确定11.与玉米种子相比,菜豆种子没有的结构是()。 A.胚乳 B.子叶 C.胚芽 D.胚根 12.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A.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 B.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大量产生 C.围湖造田 D.白色污染

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七年级月考生物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5分,共36分) 1.营养学家建议青少年要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品,下列属于此类食品的是:() A.奶、蛋、鱼、肉等 B.五谷杂粮 C.蔬菜、水果 D.油炸薯条 2.下列营养物质中,遇碘酒变蓝色的是:() A.蛋白质 B.淀粉 C.脂肪 D.纤维素 3.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是:()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D.膳食纤维 4.下列营养物质中,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D.无机盐 5.在人体内含量最多的营养物质是() A.水 B.糖类 C.脂肪 D.蛋白质 6.小军患了夜盲症,到了夜晚就看不清东西,这主要是因为他体内缺乏()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D A.维生素 A B. 维生素 B 1 7.下列食物中,不含大量膳食纤维的是() A.芦笋 B. 菠菜 C. 芹菜 D. 猪肉 8.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A.唾液 B. 胃液 C. 肠液 D. 胆汁 9.若在人的消化道的某一部位中抽取内容物进行化验,发现其中的食物基本被消化。那么,该部位最可能是() A.口腔 B. 食道 C. 胃 D. 小肠 10.馒头经过消化分解后的最终产物主要是() A.葡萄糖 B. 脂肪酸 C.蛋白质 D. 氨基酸 11.在消化道中,淀粉和蛋白质被消化的起始部位分别是() A.口腔和胃 B. 口腔和小肠 C. 食道和胃 D. 小肠和口腔 12.人体内胆汁分泌不足时,下列营养物质的消化受到较大影响的是() A. 膳食纤维 B.淀粉 C.脂肪 D. 蛋白质

13.一位同学吃西瓜时,不小心将一粒瓜子咽了下去。瓜子在消化道内“旅行”的路线是() A. 口腔→食道→胃→大肠→小肠→肛门 B. 口腔→胃→食道→小肠→大肠→肛门 C. 口腔→大肠→胃→食道→小肠→肛门 D. 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14.2012年4月央视曝光了“毒胶囊”事件,河北某些不良企业利用皮革废料加工制成药用胶囊。但合格的药用胶囊主要成分是淀粉,不经咀嚼直接吞服,这主要是保护哪个器官免受药物的刺激?()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15.下列物质中,不经消化,就可以被小肠直接吸收的营养物质是()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D.维生素 1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膳食纤维对人体作用的是() A.促进肠道的蠕动 B.多食会增加体重 C.可以消除饥饿感 D.促进体内胆固醇的代谢 17.下列食物链的表达中,正确的是() A.小麦→蝗虫→鸡 B.阳光→蘑菇→小麦 C.蘑菇→青草→野兔 D.野兔→青草→麻雀 18. 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所述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可用下列哪条食物链来表示() A.蝉→螳螂→黄雀 B.露水→蝉→螳螂→黄雀 C.树→蝉→螳螂→黄雀 D.黄雀→螳螂→蝉 19.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 B.细菌和真菌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C.食物链和食物网一般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组成 D.阳光、空气和水都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20.由于能量的流动形式是逐级减少的,那么在生态系统中,下列哪类生物数量最少() A.鹰 B.青蛙 C.昆虫 D.草

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试卷和答案

**市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七年级生物 说明:本试题(卷)共4页,二大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1. 合作小组讨论“生命基本特征”时,出现下面4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生物都能快速运动 B.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C.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2. 我们学到的成语中,很多与生物学有关系。下列成语中,说明了生物能够影响环境的道理的是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D.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3.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 .海洋生态系统B .陆地生态系统C .城市生态系统D .生物圈 4. 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A.成熟区 B.伸长区 C.分生区 D.根冠 5.下列各项生命活动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6.植物体内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 A.氮、磷、铁 B.氮、磷、钾 C.氮、硼、钾 D.硼、磷、铁 7. 在实验设计中,下列哪个选项不能作为一组对照: A. 25℃和0℃ B. 有光和无光 C. 有空气和无空气 D. 温度和水分 8. 生物之间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食物链,下列能够完整的表示食物链的是 A.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B.猫头鹰吃田鼠,田鼠吃庄稼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蛇吃田鼠,猫头鹰也吃田鼠 9. 将籽粒饱满的种子分为甲、乙两组,在25 ℃~30 ℃下播种,甲组种在潮湿贫瘠的土壤里,乙组种在潮湿肥沃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的发芽情况是 A .甲先发芽 B .乙先发芽 C .同时发芽 D .都不发芽 10.剪取一段带有叶的大叶黄杨的茎,插入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取出用刀片把茎纵切开,用放大镜观察,被染成红色的是 A .导管 B .筛管 C .形成层 D .表皮 11. 养金鱼的人,总要在鱼缸里放一些新鲜水草,你认为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清洁鱼缸里的水 B.使鱼缸更富生气 C.供给鱼新鲜食料 D.增加水中氧的含量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姓名 班级 学号 ——O ———O ——O ——O ——O ——O ——密——O ——O ——O ——O ——封——O ——O ————O ——线——O ————O ——O ——O ——O ——O — ( 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卷 ) 七年级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试卷一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 1.生物圈是指 ( ) A. 有生物生活的地方 B.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C. 地球上全部生物 D. 地球上的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 2.我们常用来检验是否淀粉存在的溶液是( ) A.食盐溶液 B.酒精溶液 C.碘酒溶液 D.水 3. 杨树茎能不断增粗的原因是具有 ( ) A.形成层 B.韧皮纤维 C.木质部 D.树皮 4.影响萝卜产量的生态因素中,属于生物因素的 ( ) A .阳光 B .水分 C .温度 D .害虫 5.若把许多观赏植物安放在卧室里过夜,卧室里的空气中将 ( ) A. 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B. 氧气含量增多 C. 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不变 D. 有毒气体增多 6.王明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 ) A .口腔 B .胃 C .小肠 D .大肠 7.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 ( ) A .液泡 B .叶绿体 C .细胞核 D .细胞壁 8.下列哪组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少 ( ) A.10×、4× B.10×、10× C.16×、10× D.16×、40× 9.下列有关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植物只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 B.植物只在黑夜进行呼吸作用 C.植物白天和黑夜都进行呼吸作用 D.植物呼吸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10.丝瓜的花有些不结果是因为缺少花的哪个结构 ( ) A.雄蕊 B.雌蕊 C.萼片 D.花瓣 11.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 A.消耗叶片中的水分 B. 消耗叶片中的有机物 C.消耗叶片中的叶绿素 D.消耗叶片中的无机盐 12.在制作糖拌番茄时,加入食糖并搅拌,发现盘中的汁液增多了,这些汁液主要来自类似细胞中的 ( )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核 D .液泡 13.将带叶的树枝下端插入红墨水中,过一会儿把枝条纵切,被染红的部分是 ( ) A .筛管 B .导管 C .形成层 D .茎的全部 14.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 ) A.线粒体 B.叶绿体 C.细胞壁 D.液泡 15.聪明的你能够由小长大,其根本原因是 ( ) A .细胞分裂 B .细胞生长 C .细胞分裂和生长 D .细胞的分化 16.有的同学很喜欢吃爆玉米花,那么,吃的爆玉米花主要来自玉米的 ( ) A .种皮 B .胚乳 C .子叶 D.胚根 17.“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 ) ①用酒精去掉叶绿素 ②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 ③把天竺葵叶片用黑纸遮盖一部分④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⑤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 ⑥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酒 A. ④③②⑤①⑥ B.④②③①⑤⑥ C.②③④⑤①⑥ D.②④③⑤ 18.右图为叶表皮上的一个气孔,下列关于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①是保卫细胞,它们成对存在 B.②是气孔,它正处于张开状态 C.②若关闭,蒸腾作用就会减弱 D.②通常是夜间张开,白天闭合 19.葱、蒜等植物的茎,地上部分呈绿色,而地下部分呈白色,这是因为 A.叶绿体只存在于地上部分的茎中 B.地上部分能见到光,形成叶绿素 C.地上部分比地下部分的营养丰富 D.地上部分比地下部分的呼吸旺盛 20.把正在萌发的小麦种子装在潮湿的纱布袋里,悬挂于盛有澄清石灰水的广口瓶里,2~3天后观察,会发现石灰水变浑浊了。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证明 ( ) A.植物只有在潮湿环境下才能进行呼吸作用 B.正在萌发的种子能够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C.正在萌发的种子能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可吸收水、消耗氧 21.要植物的根向土壤深层生长,浇水灌溉的原则是( ) A.次数要多,水量要少 B.次数要少,水量要多 C.次数要多,水量要多 D.次数要少,水量要多 22.北方常在早春播种后进行地膜覆盖,这是为了 ( ) A .增加空气 B .增加光照 C .提高温度 D .防止被虫蛀 23.叶肉栅栏层的特点是 ( ) A .细胞圆柱形,排列疏松,含叶绿体多 B .细胞圆柱形,排列整齐,含叶绿体多 C .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含叶绿体少 D .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整齐,含叶绿体少 24.有些不法分子盗剥名贵植物杜仲的树皮作药材,致使树木死亡,这主要是因为树皮中的什么结构遭到了破坏 ( ) A.筛管 B.导管 C. 髓 D. 形成层 25. 黄瓜、胡萝卜、甘蔗、菠菜这些 植物供人们食用的部位分别属于 ( ) A .根、茎、叶、果实 B .果实、种子、叶、茎 C .果实、根、茎、叶 D .种子、叶、茎、根 二、是非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每题2分,共20分) 1.在植物体的根、茎和叶中都有导管。 ( ) 2.一朵花的结构必须包括雄蕊和雌蕊。 ( ) 3.植物的绿色部分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 ) 4.植物的呼吸作用只在晚上进行。 ( ) 5.病毒对人类只有害处没有益处。( )

七年级生物期末试题人教版

2009—20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友情提示: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本次考试,祝你答题成功! 说明:1.请用圆珠笔或钢笔答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本试题共分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共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0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在第Ⅱ卷答题栏的相应位置内。 3.第Ⅱ卷非选择题的答案直接写在试题的相应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将第Ⅱ卷 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50分) 一、选择题(共35小题,1-20题,每题1分;21-35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各项中, 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A 、生物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 、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 、生物都能自由运动 2.下列哪项不是生物生活所必需的基本条件? A 、阳光 B 、生存空间 C 、空气 D 、土壤 3.桃树不宜在热带种植,荔枝不宜在北方种植,这是受( )的制约? A 、空气 B 、温度 C 、水分 D 、土壤 4.我们吃的豆角是由花的哪一部分发育而来的? A 、花托 B 、子房壁 C 、胚珠 D 、子房 5.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是由 A 、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B 、阳光、空气、水组成 C 、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组成 D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 6.你自己发过豆芽吗?黄豆种子萌发时首先发育的是 A 、胚芽 B 、胚根 C 、子叶 D 、胚轴 7.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如果转动目镜和移动装片都未能使视野中的污点移动,那么,判定污点应在 A 、装片上 B 、目镜上 C 、反光镜上 D 、物镜上 七年级生物试题第1页(共8页) 8.有一个物像在视野中上方如图a 的位置上,要想将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进行观察,则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应是 A 、向上移动 B 、向下移动 C 、向左移动 D 、向右移动 9.动、植物细胞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 A 、有无细胞膜 B 、有无细胞壁 C 、有无细胞质 D 、有无细胞核 10.在生物的细胞结构中,与呼吸作用有关,能够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A 、细胞质 B 、细胞核 C 、线粒体 D 、叶绿体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细胞中的物质都是自己制造出来的 B 、细胞中的物质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盐两大类 C 、所有的物质都能穿过细胞膜 D 、细胞是物质、能量、信息的统一体 12.染色体的组成物质是 A 、基因和蛋白质 B 、DNA 和基因 C 、DNA 和蛋白质 D 、遗传信息和基因 13.牛的体细胞内含有30对染色体,通过两次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的体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是 A 、30对 B 、15条 C 、60对 D 、15对 14.农民在雨后移栽玉米幼苗时,一般要去掉一些叶,这是为了 A 、降低光合作用 B 、降低呼吸作用 C 、降低吸收作用 D 、降低蒸腾作用 15.下列除哪一结构外,其余结构在层次上都是一致的? A 、心脏 B 、血液 C 、肺 D 、果实 16.以下是几种关于人体的基本结构层次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B 、细胞→器官→组织→人体→系统 C 、组织→细胞→器官→系统→人体 D 、器官→组织→细胞→系统→人体 17.下列关于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四部分基本结构 B 、整个身体只有一个细胞组成,能够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C 、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草履虫能够利用种子进行繁殖 D 、草履虫对刺激产生趋向或避开的反应是通过神经系统完成的 七年级生物试题第2页(共8页)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 封 装 订 线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期末测试题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A.鲫鱼 B.珊瑚工艺品 C.苏铁 D.金丝猴 2.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一项是() A.草盛豆苗稀 B.秋风扫落叶C.北风吹雁南飞 D.大树底下好乘凉 3.下列现象中,属于与温度变化相适应的现象是 A.蛾类夜间活动 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C.海参的夏眠D.仙人掌的根系特别发达 4.下列可反映出生物能影响环境的一项是() A.蚯蚓的刚毛有助于它在洞穴中运动 B.身体表面的黏液有助于蚯蚓在土壤中钻穴和呼吸C.蚯蚓的钻穴和取食等活动可使土壤变得更加疏松和肥沃 D.蚯蚓在雨后常会爬到地面呼吸 5.世界著名的水稻育种专家,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A.李时珍 B.孙思邈 C.华佗 D.袁隆平 6.显微镜和放大镜都属于() A.解剖器具B.观察器具C.计量器具D.通用器具 7.“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遗传现象主要决定于细胞的()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核D.细胞质 8.人们观看健美运动员的展示时,运动员身体某处产生的隆起是由于() A.肌肉组织有收缩功能 B.肌肉组织有产生和传导兴奋的功能 C.上皮组织具有分泌功能 D.神经组织有传导功能 9.广西的白糖是用甘蔗加工而成的,这主要用了甘蔗的() A.输导组织 B.基本组织C.分生组织 D.保护组织 10.人体结构层次的构成顺序是() A.细胞→组织→器官→人体 B.细胞→组织→系统→人体 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D.细胞→组织→系统→器官→人体 11.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培养草履虫时发现,草履虫常集中在培养液的表层,原因是培养液的表层() A.氧气充足B.阳光充足 C.营养丰富 D.温暖 12.生物体由小长到大的原因是() A.营养条件好B.细胞数目的增多 C.细胞体积的增大 D.细胞数目的增多和体积的增大 13.如图所示,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