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风湿的药方_除风湿的有效中药方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单验方集锦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单验方集锦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复杂。
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已有数千年历史,中药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探讨。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药单验方,供大家参考。
1. 桂枝汤桂枝汤是最常用的中医方剂之一。
其组成成分包括桂枝、甘草、生姜和炙甘草。
桂枝是汤中的主要成分,具有温热化湿、宣通经络的作用。
甘草能够缓解药物的性质,补充体液,协调药效,以达到调和、平衡的目的。
生姜有发散寒邪的作用。
炙甘草能止咳平喘、清热解毒。
2. 苏合香附汤苏合香附汤是一种含有多种中草药的方剂,主要包括苏叶、合欢花、附子、桂枝、甘草、生姜等。
苏叶是一种常用的清热利湿药材,可以清热除湿,解毒止痛。
合欢花具有舒肝散郁、镇静安神的作用。
附子可以暖脾温中,消痰止咳。
桂枝能够温通经络、活血化瘀。
甘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调和药性。
生姜具有发散表里寒邪、温通经脉的功效。
3. 通络四逆汤通络四逆汤是一种用于治疗寒湿阻滞和瘀血堵塞的方剂,主要包括生姜、紫花地丁、辛夷、川芎、赤芍、桃仁等。
生姜具有发汗、散寒的作用。
紫花地丁能够疏通经络、清热解毒。
辛夷能够宣肺降浊、解表通窍。
川芎能够活血止痛、行经调经。
赤芍具有收敛、活血、化瘀的作用。
桃仁能够活血通络、止痛杀虫。
4. 乌蛟腹泻散乌蛟腹泻散是一种治疗关节炎的中药方剂,主要包括乌蛟、牡蛎、苍术、白芍、车前草等。
乌蛟和牡蛎能够清热解毒、祛风散寒、止痛解毒。
苍术能够化湿、健脾胃、祛痰、上升清阳。
白芍能够收敛活血、止痛、调和药性。
车前草能够利水消肿、消炎止痛。
5. 丹参益母草消肿汤丹参益母草消肿汤是一种积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方剂。
主要成分包括丹参、益母草、桑白皮、红花、地龙、茯苓、川芎等。
丹参具有祛瘀止痛、促进血液循环、排毒解毒等作用。
益母草的作用是积极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桑白皮能够活血祛风、调和气血。
红花具有疏经活络、通经行血、清热解毒的功效。
地龙具有清心除烦、扶正固本的作用。
治疗风湿的中药方

治疗风湿的中药方1、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柴胡、葛根、甘草、黄芩、羌活、白芷、芍药、桔梗、石膏。
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之恶寒发热,关节疼痛,肌肉酸楚,中医辨证为风热在表者。
2、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羌活、独活、藁本、防风、川芎、炙甘草、蔓荆子。
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之头痛头重,腰背重痛,恶寒微热,中医辨证为风湿在表者。
3、三痹汤《妇人良方》:独活、秦艽、防风、细辛、当归、芍药、川芎、干地黄、杜仲、牛膝、党参、茯苓、甘草、肉桂心、黄芪、续断、生姜。
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日久不愈,腰膝冷痛,手足拘挛,中医辨证为风寒湿痹,属于肝肾两亏,气血不足者。
4、蠲痹汤《百一选方》:羌活、姜黄、当归酒浸、黄芪蜜炙、赤芍、防风、炙甘草、生姜。
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关节游走疼痛,尤以项背、肩肘疼痛为甚,中医辨证为风痹者。
5、宣痹汤《温病条辨》:防己、杏仁、连翘、滑石、苡仁、半夏、蚕沙、赤小豆皮、栀子。
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骨节烦疼,活动不利,寒战热盛,中医辨证为湿热痹者。
6、加减木防己汤《温病条辨》:木防己、石膏、桂枝、苡仁、滑石、通草、杏仁。
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期,关节红肿热痛者。
7、乌头汤《金匮要略》:乌头、麻黄、黄芪、芍药、甘草、蜂蜜。
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剧痛,喜暖恶寒者。
1、免疫反应:机体对外源性或内源性抗原物质直接或通过巨噬细胞呈递的刺激,使相应T-细胞活化,部分T-细胞产生大量多种致炎性细胞因子造成各类组织器官不同程度的损伤或破坏;部分T-细胞再激活B-细胞,产生大量抗体,直接或与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使组织或器官受到损伤或破坏。
此外由单核细胞产生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如MCP-1等,也可参与炎症反应。
大部分风湿性疾病,或由于感染产生的外源性抗原物质,或由于体内产生的内源性抗原物质,可以启动或加剧这种自身免疫反应,血清内可出现多种抗体。
2、遗传背景:近年来的研究证明一些风湿性疾病,特别是结缔组织病,遗传及患者的易感性和疾病的表达密切相关,对疾病的早期或不典型病例及预后都有一定的意义;其中HLA人类组织白细胞抗原最为重要。
治疗风湿病的中药配方

治疗风湿病的中药配方介绍风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风湿性疾病,常表现为关节肿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传统中药在治疗风湿病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和疗效。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治疗风湿病的中药配方,希望能对患者有所帮助。
中药配方方剂一:桂枝加附子汤组成•桂枝12克•附子9克(先煎)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桂枝加附子汤具有温通经络、理气活血、除湿止痛的功效。
适用于风湿病引起的寒湿痹痛、肢体冷痛等症状。
方剂二:红花破瘀汤组成•红花12克•三七15克•羌活12克•川芎10克•樟脑5克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红花破瘀汤具有祛瘀活血、缓解疼痛的作用。
适用于风湿病引起的瘀血堵塞、关节疼痛等症状。
方剂三:五加皮除湿汤组成•五加皮10克•羌活10克•防己10克•熟地10克•白芍10克•独活10克•天麻10克•何首乌10克•川芎10克•鸡血藤10克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五加皮除湿汤具有祛湿化痰、活血止痛的作用。
适用于风湿病引起的湿热痛、酸痛肿胀等症状。
注意事项•患者在使用中药配方治疗风湿病时,应根据自身症状选择合适的配方,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使用中药治疗时,应注意药物的质量和来源,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饮食调理,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中药配方虽然在治疗风湿病方面有一定疗效,但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治疗效果因人而异。
因此,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希望本文对广大风湿病患者有所帮助。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如果有需要,请及时就医。
风湿病的几个中药处方

风湿病的几个中药处方风湿六合汤风湿六合汤--《医垒元戎》【处方】当归(酒浸,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酒洒蒸)各30克,防风,制苍术各21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养血活血,祛风除湿。
主治妊娠外感风湿,肢节烦疼,身热头痛,脉浮。
【用法用量】每次9~15克,水煎服。
【摘录】《医垒元戎》风湿六合汤--《袖珍》卷四引《圣惠》【处方】四物汤4两,防风7钱,苍术(制)7钱。
【功能主治】妊娠伤寒,中风湿之气,肢节烦疼,脉浮而热,头痛,太阳标病者。
【摘录】《袖珍》卷四引《圣惠》风湿两祛散风湿两祛散--《石室秘录》卷三【处方】薏仁5钱,芡实5钱,白术5钱,山药5钱,茯苓5钱,肉桂1钱。
【功能主治】痉证,脚缩筋促,不能起立,或痛或不痛,终年难以下床。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石室秘录》卷三风湿汤风湿汤--《医方类聚》卷九十八引《施园端效方》【处方】附子(炮,去皮),白术,甘草,当归(焙),防风,桂枝,薏仁各30克,乳香,没药,茯苓各15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主治风寒湿痹,脚气筋挛,着床不能行步。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60毫升,空腹时和滓温服,日三夜一。
【摘录】《医方类聚》卷九十八引《施园端效方》风湿汤--《普济方》卷一八五【处方】当归半两,芍药半两,麻黄(去根节)半两,白术半两,甘草(炙)半两,川乌(炮,去皮)1两。
【功能主治】风寒湿痹,腰脚疼,着床不能走;妇人产后血气虚损,伤风寒湿,口急项强,腰脚疼痹。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
每服3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日3次。
【摘录】《普济方》卷一八五风湿汤--《医方类聚》卷九十八引《施圆端效方》【处方】附子(炮,去皮)1两,白术1两,甘草1两,当归(焙)1两,防风1两,桂枝1两,薏苡仁1两,乳香半两,没药半两,茯苓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风寒湿痹,脚气筋挛,着床不能行走。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日3夜1。
治风湿的土方法草药

治风湿的土方法草药
首先,土方法中常用的草药有当归、川芎、甘草、白芍等。
当
归具有活血止痛、调经养血的功效,对于风湿病引起的关节疼痛有
一定的缓解作用;川芎能够活血化淤、舒筋活络,对于风湿病的肌
肉疼痛有一定的疗效;甘草有补脾益气、和中止痛的作用,对于风
湿病引起的消化不良、腹痛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白芍具有养血止痛、收敛涩肠的功效,对于风湿病引起的肌肉疼痛、腹泻有一定的疗效。
其次,土方法中的草药疗法需要根据个体情况配伍使用,常见
的配伍有四物汤、桂枝加附子汤等。
四物汤是一种具有活血调经、
养血止痛的方剂,适用于风湿病引起的关节疼痛、月经不调等症状;桂枝加附子汤是一种具有温经散寒、祛风止痛的方剂,适用于风湿
病引起的肌肉疼痛、寒热错杂等症状。
最后,土方法草药疗法在治疗风湿病方面需要长期坚持,不能
急功近利。
同时,患者在使用草药疗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用具有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的食物,如红枣、桂圆、姜等。
此外,适当的运动锻炼也对于风湿病的康复
有一定的帮助。
总之,土方法草药疗法在治疗风湿病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但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配伍使用,长期坚持,并且结
合饮食调理和适当的运动锻炼,才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希望患
者能够重视草药疗法的治疗效果,科学合理地进行治疗,早日康复。
除风湿羌活汤的功效与作用

除风湿羌活汤的功效与作用关于《除风湿羌活汤的功效与作用》,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除风湿羌活汤是一种中医药方,主要是包括了一些大伙儿较为了解的中草药材,是食药同源的天然秘方,下边我们就要看一下有关的详细介绍吧。
波动别称注射去湿羌活汤、除湿汤波动药方注射羌活7分,防风5分,升麻5分,黄芩5分,藁本1钱,赤芍1钱。
波动制作方法注射上锉,如模特大,作1服。
波动功效与作用注射湿由外受,或一身尽痛,或头昏脑胀如蒙,甚而昏冒。
风湿病相搏,湿因外中,得对于天阴淫雨,晴后湿蒸,早上雾露,及久卧湿地公园,出远门外出,瘴气山岚,其证头身重痛,甚而昏冒,大便溏薄,皮肤水肿。
湿似疸(熏黑黄晦一症,若兼一身尽痛,原是湿病,非疸,当从湿治),霍乱因湿,及因湿区四肢重着,关节烦病,胸隔滞闷。
风湿病上冲,头昏脑胀如裹,似有物蒙之,兼具热者。
波动使用方法使用量注射去湿羌活汤(《回春》卷二)、除湿汤(《金鉴》卷三十九)波动摘抄注射《内外伤辨》卷中波动药方注射羌活1两,防风(去芦)1钱,赤芍(酒浸,削皮)1钱,黄耆1钱,升麻7分,生甘草5分,独活5分,黄芩5分,羌活3分,黄柏3分,橘子皮3分,藁本3分,泽泻(去须)3分,猪苓(去黑皮肤)3分,薏苡仁3分,黄芩(去须)1分。
波动功效与作用注射风湿热痹,痿证,眩晕发麻。
体内湿气胜,风证没退,眩晕发麻不己者。
着痹。
热痹,或痛风挟热者,肌肉热极,体上如鼠走,唇腭裂。
波动使用方法使用量注射己方方名,《玉机微义》引作“羌活汤”。
波动每家阐述注射《医钞类编》:二活祛风胜湿,兼通骨节;防风风药卒徒,善散太阳光风湿病;藁本治疗太阳光湿寒;羌活能升厥阴清气,上治头眩;六者辛温升散,又能补虚之药,使湿从汗出也;赤芍去湿,二苓、泽泻渗湿利湿,四者使湿从人小便出也;黄耆益气固,茯苓利气,黄柏除下焦之热,黄芩除中焦之热,升柴升清障浊也。
波动摘抄注射《脾胃论》卷中波动药方注射羌活5分,防风1钱,赤芍(酒洗)1钱,黄耆1钱,独活5分,黄芩5分,升麻7分,甘草(炙)3分,羌活3分,黄柏3分,橘子皮3分,藁本3分。
风湿关节炎的中药方

风湿关节炎的中药方春季是风湿关节炎多发季节,要如何治疗调理呢?下面由店铺给大家整理了风湿关节炎的中药方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风湿关节炎的中药方1.木瓜治疗风湿痛[配方] 木瓜1个。
[制用法] 水酒各半,煮令极烂,研成粥浆样,用布摊敷于患处,凉即更换,连用3至5次。
[功效] 舒筋活络,祛风湿。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痛。
2.四树枝治疗风湿痛[配方] 椿树枝、柳树枝、桑树枝、榆树枝各60克。
[制用法] 煎汤洗澡。
[功效]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痛。
3.小茴香治疗寒湿疼痛[配方] 食盐1斤,小茴香120克。
[制用法] 共人锅内炒热,用布包熨痛处,凉了再换,往复数次。
[功效] 祛风理气,散寒止痛。
治疗风湿性关节痛。
4.五枝熏汤治风湿性腰腿痛[配方] 鲜桃树枝、鲜柳枝、鲜槐树枝、鲜桑枝各50克,透骨草30克。
[制用法] 水煎20分钟,人透骨草,再煎10分钟,即可熏洗患部,每日2—3次,每次约1小时。
[功效] 用治风湿性腰腿痛。
5.炒盐敷治关节炎[配方] 食用细盐500克。
[制用法] 每晚将盐放锅内炒热用布包好,睡前敷患处,每日1次,连用3~4日有效。
[功效] 祛风湿。
用治关节炎。
6。
当归玫瑰花治疗关节炎[配方] 玫瑰花20克,当归15克,红花10克。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2次,每次用水300毫升,煎半小时,2 次混合,分2次乘热用黄酒送服。
[功效] 活血化淤、止痛。
适用于急、慢性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
7.葵花盘治关节炎[配方] 向日葵盘适量(开花时摘下)。
[制用法] 将葵盘放人砂锅内,加水煎成膏状。
外敷关节处,包扎固定,每日1次。
[功效] 清热解毒,驱邪外出。
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均有一定效果。
8.海燕汤补肾祛风湿[配方] 海燕2只。
[制用法] 将海燕洗净,水煎取汁。
每日3次,温服。
[功效] 补肾壮阳,祛风湿。
治疗肾虚夹有风湿所致的腰腿痛。
9.五桑四藤防己汤治风湿性关节炎[配方] 桑枝12克,桑椹子12克,桑寄生12克,桑白皮9克,桑叶9克,钩藤9克,鸡血藤9克,忍冬藤12克,天仙藤6克,防己6 克。
中医治疗风湿病的方法

中医治疗风湿病的方法风湿病是一类以全身或多关节炎症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关节肿痛、僵硬、活动受限以及全身症状如疲乏、发热等。
中医药在治疗风湿病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医治疗风湿病的方法。
1.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风湿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根据风湿病的不同类型和病程,中医医生会开具相应的中药方剂。
常用的中药方剂有“四物汤”、“逍遥散”和“祛风汤”等。
这些方剂主要通过活血化瘀、健脾祛湿、疏风除寒等作用,改善风湿病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2.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风湿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中医认为风湿病与人体经络阻滞有关,通过针刺和刺激相关穴位,可以调节气血运行,解除疼痛和改善僵硬感。
常用的针灸疗法有温针、艾灸和电针疗法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针灸治疗,许多患者能够明显减轻症状,并恢复正常活动。
3.推拿按摩疗法:推拿按摩是中医治疗风湿病的另一种有效方法。
通过按摩和推拿患者的关节和相关穴位,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炎症和疼痛。
根据风湿病不同的部位和症状,推拿按摩师会采用不同的手法和技巧。
推拿按摩疗法具有操作简单、无创伤和疗效持久等特点,适合于长期治疗和康复期患者。
4.中医调理和饮食疗法:除了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中医还强调患者的整体调理和饮食习惯对治疗风湿病的重要性。
根据中医理论,风湿病多与湿气、风寒等有关,患者应避免寒湿环境,保持适宜的室温和干燥的环境。
饮食方面,应避免寒凉生冷和油腻食物,多吃温热和有助于活血化瘀的食物,例如姜、辣椒、大蒜和黑豆等。
5.中药熏蒸疗法:中药熏蒸疗法是一种特殊的中医治疗风湿病的方法。
患者躺在药物熏蒸室内,由专业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情况配置中药,通过熏蒸和吸入药物气雾,达到治疗的效果。
中药熏蒸疗法具有直接作用、温热止痛和调节免疫力的优势,适用于一些症状严重或无法口服中药的患者。
总体来说,中医治疗风湿病的方法多样且独具特色。
不同的治疗方法可以针对不同类型和病程的风湿病,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除风湿的药方_除风湿的有效中药方
风湿病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他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痛苦,特别是在阴雨天的时候,就会感觉无比的难受,今天给大家带来了治疗风湿病民间偏方,下面由给大家介绍除风湿的中药方吧,仅供大家参考。
(1)菖蒲、小茴香各60g,食盐500g,同炒热,布包,烫患处。
适用于肢体关节冷痛,遇寒痛增,得热痛减者。
(2)山栀末、飞罗面各等份,用开水或醋、黄酒、蛋清调成糊状,敷痛处。
敷处现青色,无碍,数日可退。
(3)桃仁、白芥子各6g研细末,用适量蛋清调成糊状,外敷关节痛处,3~4小时可止痛。
注意不可久敷。
(4)新鲜骨碎补3~5根捣烂敷患处。
适用于关节冷痛者。
每次5~10分钟即可见效。
(5)石蒜、生姜、葱适量捣烂,外敷患处。
适用于关节疼痛,怕风畏寒者。
(6)如意金黄膏涂患处,用纱布盖好,每日换1次。
适用于关节红肿者。
(7)蒲公英120g,加水煮成药液,用毛巾浸透,湿敷患处。
(8)仙人掌适量捣成泥状,涂敷患处。
(9)鲜紫花地丁适量,捣烂敷患处。
(10)绿豆粉和鸡蛋清调敷患处。
以上6~10疗法,均适用于关节红肿灼热、疼痛剧烈、得冷则舒、屈伸不利者。
有较好的清热、消肿、止痛作用,是用于治疗风湿的土方。
除风湿的预防措施(1)注意保暖
风湿病是全身性、系统性和弥漫性疾病,该病中90%以上是人自身免疫系统出问题时引发的。
阴冷天气会造成人体免疫力下降,血液向人体重要器官收缩,关节等部位就得不到足够的血液进行保暖。
因此,进行户外活动时一定要根据天气情况增减衣服,阴冷的地方尽量少去。
(2)注意预防流感、上呼吸道感染等感染性疾病
流感等感染性疾病会造成人体的免疫力大幅度下降,容易导致风湿病出现或复发。
关节病患者、老年人、体弱者和体内有结核、胆囊炎等慢性感染病的病人,在阴冷天气里更要注意预防流感,流感发生时尽量不要往人群聚集的地方去,防止受寒受凉引发或因感染而加重风湿病。
(3)注意保持居室温暖和干燥
有关节病等风湿病的患者,在天气寒冷时要注意保持居室内的温暖和干燥,注意给关节营造一个温暖的环境。
(4)注意摄取蛋白质营养
鲜牛奶、大豆等食物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对于预防关节炎等风湿病,减轻关节疼痛带来的痛苦,都具有比较明显的作用。
除风湿的治疗偏方1.常饮蜂王浆
每天服用5~10M L蜂王浆,连服2~3个月,可使关节疼痛明显减轻,关节活动得到改善。
2.常饮鲜牛奶
每天服用鲜牛奶500ML有助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
因为类风湿病在整个病程中,均缺钙,牛奶不但营养价值高,而且富含钙离子。
3.生姜加葱敷
首先准备一块新鲜的生姜大大葱白,然后按照1∶3的比例配用,把两者混合在一起,然后用用具把他们捣碎,乘着热气敷在患处,每隔48小时就需要换一次,这个也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哦,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
4.生姜外敷
鲜生姜切片炒热敷于膝上,两个晚上后再将陈小麦打碎,炒热包之。
5.苡仁粥
取苡米仁末,用粳米煮粥常食。
对急性期风湿热型或湿热型患者有辅助治疗作用。
6.泥炭疗法
将泥土块在火中烧成黑黄色,研成粉末与水调和,涂抹全身或患处,亦可将粉末倒入浴盆浴洗。
这种疗法对风湿有显著疗效,在欧洲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其中德国就有近百个“沁炭医院”用泥炭疗法治疗风湿病。